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五年级教案 >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优秀5篇正文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优秀5篇》

时间: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是漂亮的编辑帮助大家收集整理的《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优秀5篇,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文中三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朗读、理解,感受中国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和强烈的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文章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师:同学们,一首七年前的歌你听过吗?“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这首歌唱的是谁回归我们祖国母亲的怀抱?

(澳门。)

师:九年前的张明敏的一首《我的中国心》唱得又是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香港。)

师: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怀抱的时候,还有哪位游子没有回家?

(中国台湾。)

师:作为一个中国人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都是中国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请同学们听一听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然后谈谈你的感受。

(师放乐曲。)

师:听完这首歌曲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谈感受。

师:激动时,不一定要用语言来表达。情到了心中,我已经从你们的眼神中看了出来。我们就带着这种感动,穿过时光的隧道,来到五十七年前,在中国台湾的乡村小学共同上一堂……

板书课题:

难忘的一课

二、介绍背景

课文讲述的事情发生在中国台湾“光复”初期。中国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中日甲午战争以后,1895年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归还中国。中国台湾被日本整整统治了50年,在这50年里,日本对中国台湾进行着经济侵略、文化侵略、人权侵略。这篇课文讲的就是中国台湾收复后的事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

1、找出课文中多次出现的句子,用“──”画出来。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简单的语言概括。

学生汇报:

(课文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共出现了三次。)

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中国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引发自己深切感受的事。

四、围绕主线,体会情感

师:课文详写了师生学习的情景以及到小礼堂参观这两部分,我们下面就重点来学习这些内容。首先请同学们思考:“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课文中出现的三次,每一次“我”都有怎样的感受?

(强调:“我”每一次都有怎样的感受)

生谈作者的感受。

师引领学生深入理解感受:

师:我们走进文中看文章第一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一段。“为什么这位老师第一次写‘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时那么吃力?”别着急回答,我们现在每个人拿起笔来,写一写这句话。

(师生共同写这句话。)

师:你写的时候是不是一笔一画写的?是不是认真来写的?你吃力吗?为什么中国台湾的老师却吃力呢?谁来谈谈。

生谈。

师:写完这句话后,老师又是如何教自己的学生读的?

他先用闽南话,然后又用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而又那样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挚的心。

师:为什么他们读这句话是那么严肃认真?谁来解决这个问题?

(能看出他很爱自己的祖国。所以读这句话时,严肃认真而又富有感情。他们读这句话那么认真,更加体现出他们的爱国之心。)

师:他们是一遍一遍地读,请同学自己一遍一遍地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共四遍)(注意读出严肃而又那么认真的感情。)

(师指导有感情地读: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火热的真挚的心。)

师:同学们,不甘被奴役的中国台湾人,没有忘记祖国,也没有忘记祖国的语言文字,虽然写的吃力,但是他们还是一笔一画地写。虽然他们读得吃力,可是他们却读得那么──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

师:好像每个字──

(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师:我已经看到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你们真挚的心。这是第一次出现这句话,看看第二次出现是在什么情况下?

(船员和学生在教室里共同读这句话。)

师:我们看到在教室里老师这样认真,这样富有感情朗读这句话,有谁能不被吸引,又有谁能不会被感动,不会为中国台湾人民的这种感情而产生敬意呢?于是情不自禁的走进教室里,跟着孩子们怎么样读这句话,但是中国台湾的老师和孩子们却没有感到意外。这是为什么呢?谁来谈谈。

生谈。

师:不用吃惊,共同的汉民族语言,就证明了我们都是中国人。就像张明敏歌中唱的那样:“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同学们,再读这句话。

(应该是没有吃惊,没有意外,是大声的、整齐的、一遍又一遍地读。)

师:读到这,是不是很激动。

师:现在我们就做一个小节目。下课之后在上小礼堂的过程当中发生了下面的一幕。孩子们把“我”围了起来,然后领着“我”到了小礼堂,在小礼堂我们又参观了──(中国伟人的画像。)

师:那么谁愿意当老师,还有谁想当中国台湾的学生,还有谁想当‘我’”。请你读课文最后这一部分,也就是第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一部分。请同学们自学,一会儿老师要采访你们,看看同学们是否读懂了,而且感受到当时的心情。自己反复读这一部分,然后小组之间合作,分工扮演老师,扮演船员。现在开始准备。

(开始讨论准备表演。)

学生先自己表演,再到前面表演。

师生共演,师扮演中国台湾教师进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船员介绍中国伟人的图像及其他伟人)(争取让学生感受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包含浓郁、真切的爱国感情。)

师:大陆朋友就要和我们告别了,就让我们伴着《思乡曲》,共读余光中的《乡愁》诗,来送别船员。

五、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师:看得出,此时此刻,同学的心已经沸腾,还有什么可以表达我们那份心情呢?心里就只会涌出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放声朗诵,来表达你此时的心情吧!

师:下面就请拿起你的笔,再写一写这句话抒写你的心情。

(师生再次写这句话,教师用红笔。)

师:同学们,这堂课,我们在文中表达的情感中走了一趟。相信你一定记住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世界上什么都可以选择,惟独不能选择的是你的母亲、你的祖国。也许母亲丑陋但你绝不能嫌弃,因为母亲的周身血液化作了喂养你的甘甜乳汁;祖国贫穷,儿女绝不嫌弃,因为祖国的周身细胞铸造了你做人的灵魂之躯。是呀!我们的国家并不富强,需要发展,虽然也有黑暗的存在,但是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正视她,改变她,因为你是她的孩子。现在出国留学已成热门,不过有一天,一旦你身在国外,请别忘了,赵老师和你们上的这堂课。更不能忘了,这堂课里你记住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请再读这句话。

师:可以说,这是一堂人生感悟课,当然可以成为──难忘的一课!

(教师在课题后边加上叹号!)

【教学板书】

23、难忘的一课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教学反思

《难忘的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五年级的一篇阅读课,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就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如何利用本课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呢?回顾课堂,我感觉自己做得比较成功的是以下两点:

一、激趣导入,在歌曲中感受爱国之情

上课伊始,我首先演唱了《七子之歌──澳门》,接着,又让学生听了《我的中国心》这一首爱国歌曲,在听完《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后,又专门让学生谈谈自己听后的感受,在学生的谈话中,我不但进行了语言的训练,而且更主要的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了中国人民那赤诚的爱国之情。这种初感,为下面的深悟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紧抓主线,读中

为真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我决定抛开烦琐的讲,而是抓住“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课文中的三次不同意义的出现,让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赏、在读中化。读,使孩子们感受到了中国台湾师生那严肃认真、富有感情、火热而真挚的心;读,让孩子们明白了中国台湾人民对祖国的深深而浓郁的爱;读,更让孩子体验到了中国台湾与祖国之间永远也割舍不断的亲情;读,还让孩子们的那颗纯朴的爱国之心沸腾了!这样的读,给语文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这样的读,让语文课承载了生命的涌动;这样的读,使语文课升华了厚重的精神。就在课堂中,我也被深深地感动了,随着我与学生共同表演“参观小礼堂”,随着学生一把握着我的手,随着学生的一句: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我的泪不能自禁,夺眶而出。在这节课上,学生获取的已经不仅仅是语文知识,更多的是对祖国的铭心之爱,这种体验是任何说教都无法替代的。读,使学生受到了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再回眸整节课,我还有些遗憾:时间拖延了。主要原因就是虽把注意力都放到了对学生感情的激发上了,却又没把握好学生的感情的发展的程度,以至于没有见好就收,耽误了时间。这其实也折射了自己的不足:教学艺术缺乏“自然”,缺乏坚实的思想支撑。作为课改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应该具备超越教材、超越课堂的智慧和魄力,应该学会大胆取舍。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篇2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会用“真挚”、“意外”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教学难点】

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引入课文

审题:难忘的一课。

设问: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这些问题大家想不想知道啊?请大家赶快打开课文。

二、范读课文,初识文意

老师范读,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位船员在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上了一节令他终生难忘的语文课。)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

1、按生字表自学生字:

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并结合课文理解词语。读课后词语。

2、读通课文,思考: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四、检查掌握情况

1、字音:

指名拼读,直读生字,注意纠正。

2、字形:

说说易错的字,易错的地方。

如:“葛”注意笔顺,与“蔼”区别。“崇”与“祟”的区别。

3、词义:

结合课文理解。

4、读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5、指名读课文,回答刚才的问题。

五、朗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再问: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那么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请你划出来,并读一读。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质疑,做标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

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1、谁来说说“难忘的一课”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注意说明时间、地点。)

那么这节“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3次)

2、三次出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划出来:

请同学自己读一读这句话出现的`地方?怎样出现的要读出来。

二、读讲第一次出现

1、指名读出这句话出现的地方。

2、问:老师是怎样写的?

(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说明什么?“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自然段),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读讲第二次出现

1、自己朗读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划出这些词语。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

(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4、“我”这时有什么的感受?

(感动。)

5、进行感情朗读训练。

四、按刚才学法学习第三次出现

1、指名读。

2、思考:

“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

3、“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4、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问:“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

(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读训练。

五、朗读全文,总结提高

1、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中心思想。)

(表达了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围绕这个中心,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为了突出中心。)

3、朗读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在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六、总结深化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年回归祖国。我想,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能连贯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的情景。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能用“身临其境、引人入胜” 、“娓娓动听”造句。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的成长渗透了多少师长的心血,不少同学热情讴歌过辛勤培育自己的园丁。著名作家刘绍棠在《师恩难忘》这篇文章里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这是一篇深情而朴实的文章,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一片尊师情。

二、初读课文

1、播放课文录音。

2、带着"是一件什么事使作者难以忘记老师的恩情的"这一问题自读课文。读文时字字入目,读准字音。

3、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姥姥 念叨 戛然而止 引人入胜 身临其境

4、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

(2)卡片正音。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学生通读课文。

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是如此)

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四、理清课文脉络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层。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讲田老师怎样上课的?

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

第二段(第3—7自然段):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4年都是如此。

第三段(第8—9自然段):"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

五、分段读课文

六、作业 认真诵读课文。

板书设计:

师恩难忘

起因——经过——结果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导入新课:

导入:好了,上节课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还不错,老师就检查到这儿,这节课我们来深入的学习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

1、师恩难忘

2、生齐读。题目的意思是?(指名回答:老师的恩情学生难以忘怀。)读了课题,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田老师有哪些恩情让学生难以忘记?)(指名回答后,师提问:田老师究竟有何水平和本领,竟让他的学生如此的难忘呢?下面我们来听一听田老师是怎样给他的学生上课的?竟让他的学生如此难忘?请同学们把书打到第6页听课文朗读录音。)

3、播放课文录音。

(大家都听的非常的认真,同学们,40年的岁月会抹去多少人生的记忆,40年前的事情又有多少人能记得。同样的40年过去了,开学第一天田老师上课的情景,作者的回忆却仍是那样的清晰具体。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学习3——7自然段进行研究朗读)

(三)深入学习,再现情景。(学“上课”,感形象。)

1、小组研读:开学第一天,田老师是怎样上课的?(指名回答读3、4自然段)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指名学生模仿田老师的动作、语调、表情读第5自然段(师:讲了一个与小诗有关的故事)课件出示小诗。

2、你想听一回田老师的国文课吗?反复阅读第五自然段,然后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说说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田老师把一首诗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学生听。首先,故事的内容与小诗的内容吻合;其次,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已经掌握了诗的意思,并且印象深刻;再次,田老师的故事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紧密联系生活,学生易于接受,并且故事中又渗透着品质教育,让学生受到启迪;最后,田老师讲得生动、语言丰富,有助于学生掌握、积累。综上所述,如此好的教学方法学生当然喜欢了。)

3、作者在听故事时的表现是什么样的?指名回答后读第6自然段。(课件出示:“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4、用 “身临其境”造句。《师恩难忘》这篇文章写得真好,读起来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5、作者听得很认真,可见田老师的故事编得怎么样?(指名回答:引人入胜,娓娓动听……)(师:这一句写出了作者自己的感受,同时点出了老师教学技艺的高超,也说明“我”对田老师的喜爱、钦佩之情。田老师的故事真是天下一绝,难怪作者听得如痴如醉。

6、速读课文第二段(3——7),找出田老师教学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笔画下来。(田老师讲故事娓娓动听,如春雨滋润,而且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7、同桌讨论,指名汇报。

8、用“娓娓动听”“引人入胜”造句。

指名回答:我们杨凌的景色真是引人入胜!

语文老师的课讲得娓娓动听,同学们都听得全神贯注。

9、指导朗读:正是由于作者上小学时在田老师那里学习了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才使得作者走上了文学的道路了,进而长大后成了一位作家。为此,作者深深地感谢田老师,下面由我们班的男同学们带着作者的感情深深的,动情的,大声的齐读第七自然段。

田老师的课讲得娓娓动听,引人入胜,是田老师用上千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把我领进了文学殿堂的大门,这叫人怎么能忘怀呢?40年后的今天能重逢田老师,那是多么感人的情景。课件出示课文第8自然段重点句子。

(四)有感情地默读课文第三段(8——9)。(师生重逢,师恩难忘)

1、“课件出示:有一年我回家乡去,在村边遇到了老师,他拄着拐杖正在散步。我仍然像四十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

2、分角色表演:这位赫赫有名的大作家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在村庄的小河边遇到了40年前的小学教师,他是怎样做怎么说呢?作者会怎样的行礼。发挥你的想象说说。

3、向学生介绍作者刘绍棠当时的情况:课件出示:作者刘绍棠简介。(学生自由读)一位有名的作家,已经年近五十了,还恭恭敬敬地向这位老师鞠躬,为什么?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来读书。

4、学生找到了课文中一个重点句课件出示:“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了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进行理解。(春雨是绵绵的。滋润着大地,让花草树木快乐地生长。田老师的故事是娓娓动听的,滋润着“我”的心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成长,不断激发“我”对文学的兴趣,提高“我”的文学素养。)

5、学生齐读。自己再认认真真读几遍,细细体会作者的心情与情感,你体会到了什么,(能用合适的词来表达吗)?

①体会激动,朗读 。

②体会尊敬,怎样恭恭敬敬地行礼,朗读。

③体会感激,朗读。

6、读一读8、9自然段,想想还有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7、课件出示: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正是由于作者上小学时在田老师那里学习了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才使得作者走上了文学的道路了,进而长大后成了一位作家。为此,作者深深地感谢田老师。应该说,在田老师门下的学习时光,是十分难忘的。特别是田老师所讲的故事,对年幼的“我”影响很大。从文中的“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这句话可以看出,田老师所讲的故事,不仅语言生动,而且情节曲折,引人入胜,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还激发了“我”对文学的兴趣。而这种兴趣,就像一粒种子,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播种、发芽、开花、结果,影响了“我”的一生,所以“我”深深感谢田老师。)

8、课件出示:用自己的话说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含义。(一棵树苗经过十年才能长成参天大树,而人才的培养却需要一个更漫长的过程。种植树木需要很长时间,而培育人才需要更长的时间,花费更多的心血,所以我们应该尊敬并感激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这句话总结全文,再次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9、课件出示:名人名言

10、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

(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有点题的作用)

1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同学们,我们的心中此时此刻也一定勾起了对曾经教育培养自己的一位位老师的回忆,那就借大作家来表达我们心中*同的这份难忘师恩。)

12、指导朗读:说说怎样读才能表达作者对教师的尊敬与感激之情?

同桌讨论;学生自由练读;老师指读,相机引导。

是田老师把我领进了文学的大门,40年后重逢老师,我怎能不激动,不恭敬,不深深感谢,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8、9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

1、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田老师是一位让人尊敬的好老师。下面请大家把自己想象成作者,带着对老师的尊敬与感激之情跟着录音轻读课文。

2、纵观全文,说说田老师是一位怎样的教师?把你心中的感受用一两句话说出来?

(六)迁移练习:

我们这篇课文作者选取了田老师爱讲故事的事例,平常,普通,但却典型,具体,在叙事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老师的敬爱之情。同学们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老师有哪些“恩”让他们难忘,体会作者写作意图,通过细节来描写一个人。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的一件事写下来。

(七)布置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了解他的工作、生活等情况。

2、小练笔:老师,我想对你说……

3、 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她)的一件事写下来。

(八)板书设计:

1。 师恩难忘

师:口才好 文笔好 生:难忘师恩

编故事娓娓动听 如春)○(雨滋润

教学反思:

在学生初读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可先激发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再组织学生对所提出问题进行梳理,帮助提取出具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探究性阅读的问题可以是:

1、田老师讲的故事与所学的小诗有什么关系?

2、问什么说田老师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呢?教学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促进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充分阅读、思考,并讨论、交流。

《难忘的一课》内容的教学设计 篇4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狼牙山顶峰响起的壮烈的口号声,让我们感受到了日寇的凶残和中国人民的坚强不屈;1945年,中国台湾“光复”后,从小学校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又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十五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度课文,整体感知

师: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读课文

师:哪位同学能用简单的语言概括课文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五分之一举手,五分之四不举手)

师:(弥散引导)《难忘的一课》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发生的事?

生: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在中国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发生的。

师:读得非常仔细。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

生:一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

师:找得很准确。这难忘的一课内容是什么?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生:中国台湾教师还领作者参观了学校的小礼堂。

师:你很会读书。把刚才的内容串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愿意来试试?

生: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在中国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一个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教孩子们学习“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中国台湾教师还领作者参观了学校的小礼堂。

师:你今天表现得非常勇敢,归纳得也很准确,祝贺你呀!

三、围绕主线,体会情感

师: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课文中重复出现的句子是什么?在文中重复出现几次?每一次“我”都有怎样的感受?

生:读课文

师:贯穿全文并且反复出现的句子是哪一句?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1、师:读得真响亮,老师听出了你的自信。第一次出现是在什么情况?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生:我走近一间教室……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

师:今天你的表现可真棒,已经举手发言好几次了,而且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老师想再问你假如你是作者,看到这一幕,你内心有什么感受?

生:中国台湾人民很爱国。

师:你真会读书,你把作者的想法也读出来了。中国台湾人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体现在哪些方面?

生:(只有个别人举手)

师:(弥散引导)为什么这位老师第一次写得那么吃力呢?我们拿起笔,写一写这句话。

(师生写这句话)

师:你是不是认真写的?你们觉得吃力吗?为什么中国台湾教师写得吃力?

生:中国台湾教师刚学习祖国文字,他们以前被日本奴役,不准说国语不准写汉字,所以写得很吃力!

师:你不仅会读,还很会体会。“光复”什么意思?中国台湾什么时候光复的?光复前是什么样子的?

生:光复是收复的意思。中国台湾是1945年光复的。(你既会读书又善于理解,很好!)

生:中国台湾光复前被日本人统治,日本人不允许中国台湾人民讲国语。(你也很会读书。)

生:日本人真是可恨!中国台湾教师没有忘记祖国,尽管写得不熟练,但他写得很认真,因为每一个字都包含了他的爱国之情。

师:(你还加进了自己的理解,真不错。)是啊,祖国的文字最美,老师送大家一句话:写方方正正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请大家在本子上一笔一画,认真地写这句话,铭刻在心中。

师:老师和孩子们是怎样读这句话的?找出相关语句来读一读。

生: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火热的真挚的心。

师:(找得真准确,看来你用心读书了。)为什么他们读这句话时那么严肃认真?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从中体会到师生对祖国深深的爱。

生:每个字每个音,都倾注了中国台湾师生的爱国情怀。

师:(看来,你们读书时都用心思考了。)同学们,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一起来读。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再来——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2、第二次出现是什么情况下?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怀着崇高的敬意……感到意外。

师:(弥散引导)我们走进教室,跟着孩子们怎么样读这句话?

生:怀着敬意、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读这句话

师;让我们也怀着敬意、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读这句话。(连读三遍)

师:为什么“我”走进教室,谁也没有感到意外呢?

生:大家看到“我”也是中国人,感受到“我”也是爱国的,所以对“我”表示欢迎!

师:不用吃惊,共同的汉民族民族语言,就证明了我们都是中国人。让我们一起更起劲地读——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3、第三次出现是在什么情况下,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我紧紧地握着……全部感情呢?

师:“我”参观小礼堂,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为什么那样激动呢?

生:“我”听到中国台湾教师介绍,小礼堂以前画的是日本人,现在画的是中国自己的伟人。读到这儿,我感到日本人多么歹毒,他们不仅让我们当亡国奴,而且让我们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师:牢记历史,勿忘国耻。那“我”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孔子画像。孔子,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他有弟子三千,最杰出的有七十二贤。我会背孔子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你知道的还真多,看来课外你没少读书是吗?)

生:“我”还看到了诸葛亮的画像,诸葛亮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知已知彼胆识过人,他是智慧的化身。关于他的故事有《草船借箭》、《空城计》、《七擒孟获》精彩极了!(你一定也是一个阅读爱好者,有时间把你知道的故事也讲给同学们听听好吗?)

生:“我”还看到了郑成功、孙中山的画像。郑成功是民族英雄,从荷兰人手中收复中国台湾,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是中华国民第一任总统,在中国台湾人民的心中是“国父”。(你对咱们伟人的了解也不少,老师为你们的爱读书,善于读书感到骄傲。)

师:“我”看到这些画像,想到了什么呢?

生:“我”为中国台湾人民的爱国情意又一次感动。我似乎有很多话要说,但最能表达“我”这时的情感只有这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此时此刻,没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来,我们一起激动地重复这句话———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三遍)

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师:这节课为什么令作者难忘?

生:因为这节课表达出了中国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师:对,所以令作者难忘。请同学们朗读三次出现的部分,再次体会感情,用你的朗读表达你此时的心情。

生:读

师:课文围绕中心,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哪些内容写得简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详细,参观礼堂简单,这样写详略得当,主次分明。(详略得当,主次分明,说得多好啊,希望同学们今后在自己的习作中注意这种写作方法的运用。)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师:课后请学们选做以下作业,要求至少任选一题完成。

1、爱诵读的你,不妨给你的家人和朋友读一读课文。

2、爱阅读的你,不妨读一读邦德的《最后一课》。

3、爱写作的你,不妨写下你的读后感悟和思考。

4、爱唱歌的你,不妨听听中国台湾歌曲《我的中国心》。

5、爱探索的你,不妨了解一下中国台湾的地理和历史资料,和同学们分享。

《难忘的一课》内容的教学设计 篇5

各位评委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难忘的一课》。

一、说教材

《难忘的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中国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见到一位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中国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这篇课文处在第七单元中。单元训练重点是“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学习本组课文,要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了解并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叙述内容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进一步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因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学习作者抓住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事进行具体叙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真挚”、“意外”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句话。

课文中反复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贯穿全文,每一次出现都伴随着一段故事情节,都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它既是串联内容的主线,又是表达情感的主线。所以,我把理解“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又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和大纲的要求,把“学习作者抓住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事进行具体叙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作为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

本文主线清晰,叙事生动,感情充沛,很适合感情朗读。因此,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学习祖国文字”、“参观礼堂”这两个场面和“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条主线,以读为主,运用“教——扶——放”的方法,通过“朗读——理解——朗读”这种教学手段教学本课。

三、说学法

因为教是为学服务的,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引导学生运用“朗读——理解——朗读”的方法来读懂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情实感,并从中领悟到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

我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与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却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计划三个课时授完本课,并设计了下面七个教学环节:

(一)简介背景,揭题入手。

课文记叙的事情发生在中国台湾“光复”初期,因为学生对这段历史背景是陌生的,课文里虽然提到一些,但很有限。为了帮助学生学好本文,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所以,我就以介绍背景入手,把学生引入情境。

一上课,我先板书课题,然后这样引题简介:今天,我们学习《难忘的一课》,讲的是发生在中国台湾的事。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94年发生了一场中日战争,即“甲午战争”。这是由日本侵略朝鲜并向中国海陆军挑衅引起的。1895年,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中国台湾被割让给了日本,被日本整整统治了五十年!在受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时期,中国台湾人民连自己祖国的文字都不准学,不准画中国伟人像等,他们企图让中国人民忘掉自己的祖国,妄图使中国永远受日本的统治!中国人民蒙受着种种巨大的耻辱,过的是奴隶般的生活!直到1945年抗日争胜利后中国台湾才归还中国。这篇课文就是在抗日战争胜利,中国台湾归还祖国后写的。作者是田野。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程序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字词,然后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让学生知道:课文主要写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中国台湾一所乡村小学里,见到一位教师在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着重描写了哪两个主要场面?可分几段?只要引导学生找出“学习祖国文字”和“参观礼堂”这两个场面,文章的层次自然就清楚了,这时我就让学生分段并说说备段大意。接着,我让学生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这既是串联内容的主线,又是作者表达情感的主线。因此,我紧紧抓住这条主线,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每次出现这句话,作者是怎样具体叙述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导入第四个教学步骤。

(四)抓重点词句,以读促解。

1.讲读课文第3—6节。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划出作者具体叙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第一次出现的有关语句,然后仔细体会这些语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受。这里,我主要抓住“一笔一画地写”、“一遍一遍地读”、“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等语句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中国台湾人民学习祖国文字的认真态度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懂得这里作者是抓住他在中国台湾小学里所看到的师生认真学习祖国文字这一感受最深的事来叙述,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对于难理解的重点句如“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我则利用幻灯出示,抓住关键词语“真挚”的理解,让学生边品词品句,边朗读,在反复朗读中加深理解,再把理解后的意思和体会到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使学生在朗读中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陶冶与感染。并要求学生会运用“真挚”这个词。

至此,学生已理解了这部分内容,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我就及时地进行小结,使学生初步掌握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我是这样说的:“这部分,作者抓住了他在中国台湾乡村小学里所看到的师生认真学习祖国文字这一使他感受最深的事进行具体叙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我们学习这部分时,运用了“朗读——理解——朗读”的方法。

接着,我用同样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课文7—12节。

2.导读理解课文7—12节。

首先,老师范读、学生分组接读课文后,思考:①“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第二次是怎样出现的?②师生们看到作者和他们一起学习,有什么反应?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最能反映中心的一个问题:“作者是个陌生人,突然走进教室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他们却不感到‘意外’,这是为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能体会到这是共同的爱国之心,爱国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彼此亲近,把他们融合在一起。最后,我再让学生按作者和中国台湾师生当时教学的情景那样大声地、整齐地朗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把体会到的感情表达出来,还要求学生注意第二次出现这句话与第一次出现时的读法有何不同,使作者、编者、教者、读者之心聚在一起,并引起共鸣。

3.自读理解课文第13—16节。

因为教是为学服务的,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所以,教学第13—16节时,我要求学生运用上面学到的方法,带着我设计的几个思考题自读理解课文:

①“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第三次是怎样出现的?

②看到中国伟人像,作者为什么眼睛湿润了?

③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看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

没有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

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呢?

然后,我逐题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一个学生说不准或不全面,我再让其他同学起来纠正或补充),教师只是适时点拔。我估计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会感到比较困难,学生能够说出:因为作者很激动或感动而流泪,但为什么激动的理由不充足。于是我便引导学生读中国台湾教师所说的那段话,再启发:为什么原来画的是日本的伟人?现在“光复”了,中国台湾人民可以干什么了呢?学生就能领会到:现在“光复”了,终于能画上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这是多么不容易啊!所以,作者激动得眼睛湿润了。这既是发扬教学民主,又努力面对不同层次的每个学生,扎扎实实落实素质教育的内容。

为了让学生对中国伟人有更深的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我还出示了几个中国伟人像,指名学生向大家作介绍。(当然,课前得先布置学生看看有关的课外书。)

(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明辨是非和解惑的好方法,我在教学中安排这项内容,意在培养学生克服“从众心理”,养成问一问“为什么”的好习惯。

(六)总结课文。

(七)课堂练习。

读写结合,寓写作指导于阅读教学中,是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成功经验。因此,结合教材,我设计了如下两个练习:

1.填空:本文作者抓住了生活中____的事进行具体叙述,表达了人物的____。

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要求学生学习本课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写自己的感受,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我估计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或感到范围太大,不好写。因此,我给他们设计了几点提示,让学生选择感受最深的事写下来:①中国台湾人民有诚挚的爱国热情;②日本侵略中国台湾之后,不准中国台湾人民讲国语;③中国台湾被日本统治时期,学校里画的都是日本伟人,不准中国孩子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伟人;④“光复”后,中国台湾人民认真地学习祖国文字。

写完后,全班进行交流,然后自己修改习作。培养学生自改能力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的一个特色。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应是文章结构的简缩,既体现文章的重点内容,又反映文章的中心。使学生能够利用板书,总结全文。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

板书设计:

难忘的一课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我的说课内容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