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教案【优秀13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是可爱的小编帮家人们找到的13篇小学思想品德教案,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 篇1
认知:
1.知道人人都应该爱护花草树木。
2.知道花草树木对人们有好处,必须爱护。
情感:
1.喜爱花草树木。
2.愿意爱护花草树木,以爱护花草树木为荣。
行为:
爱护花草树木,做到:
(1)不摘花;
(2)不踏草坪;
(3)不折树枝,不摇小树。
教学重点:
爱护花草树木的道德意义以及怎样爱护花草树木。
教学难点:
爱护花草树木的道德意义。
教育过程:
一、想一想(使学生懂得花草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
出投影片(“想一想”中图1、图2)
1.小组交流:下天,人们为什么喜欢到树阴下?人们为什么喜欢到公园去玩呢?
2.小结:大树的枝叶就像一把大伞,为人们遮荫,树下不仅凉快,而且空气新鲜。公园里的花草树木很多,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使人心情愉快。
3.想想:你们都在哪些地方看见过花草树木?
出投影片(没有花草树木的“想一想”中的2幅图)
1.讨论: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花草树木会怎么样?
2.小结:
夏天人们就无法到树下去乘凉,我们的环境就不美了,而且空气也不新鲜,所以说花草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有了它们,可以美化环境,有益人们的健康,使人精神愉快。
师:所以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
板书:我爱花 我爱草
过渡导语:那应该怎样爱护花草树木呢?大家看
二、学一学(使学生知道怎样爱护花草树木。)
出示课件:(场景一、二)
1.说一说:这位小朋友想干什么?如果你是花儿,你会怎么说?
听录音(花儿说的话:“请不要摘下我,我要向更多的人微笑”)
请你告诉她,应该怎么做?
板书:不摘花
2.小结:
花儿可以美化环境,使人心情舒畅,不能因为自己喜欢花,就去摘花,影响大家赏花,爱花也是一种文明的行为,是人人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德。
出示课件:(场景三)
1.同桌互相说说
(1)这个小朋友想干什么?
(2)如果你是小树,你会怎么说?
听录音
(小树说的话:“请不要折我的枝条,我要长成大树,让更多的人乘凉”)
(1)请你告诉他应该怎样做?
板书:不折树枝
(2)为什么不能折树枝,爱护小树还应该怎样做?
板书:不乱摇
2.小结:
树木可以为人们遮荫,让人们乘凉,还可以清新空气,所以不能因为自己想玩,就去损坏树,影响树的生长。破坏小树是不讲公德的行为。
出示课件:(场景四)
1.同学四人一组互相说说。
(1)这两个小朋友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他们应该怎样做?
板书:不踏草
2.小结:
小草可以美化环境,清新空气,千万不能因为自己想玩,就影响小草生长,这多不文明呀!
1.说说应该怎样爱护花草树木?
2.小结:爱护花草树木要做到:不摘花、不踏草、不折树枝、不乱摇。
过渡导语:
现在大家知道怎样爱护花草树木了。老师想请你们当小老师,看看下面这些同学做得对不对。
三、评一评
看书
1.请在你认为做得对的同学下面画“√”
同学判断对错
2.请同学说说做得对的同学好在哪?做得不对的同学应该怎样做?
四、议一议(深化遵守公德的教育。)
师:在公园里,小海摘花,小新折树枝,小生踏草坪。大家都说他们做得不对,可他们都说 (听录音 小海说:“我只摘了一朵花。”小新说:“我只折一根树枝。”小生说:“我只踩了一点小草,有什么关系。”)
1.讨论:
他们说得对吗?为什么?
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2.小结:
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我破坏一点儿没关系。很多人都这样做,就会造成很大破坏。所以,爱护花草树木一定要从我做起,从爱护一朵花,一根小树枝,一点小草做起,这也是一个人讲文明,遵守公德的表现。
五、儿歌总结:
1.读儿歌
我爱花,我爱草,
我爱青青小树苗,
不摘花,不踏草,
不折树枝不乱摇。
花草树木是朋友,
我们都要保护好。
2.提问:
读完儿歌你记住了什么?
1.师:花草树木是人类的朋友,它可以美化环境,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使人们精神愉快,所以人人都要在做到:不摘花、不踏草、不要折树枝、不摇小树,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美,让我们都来行动起来,人人都来自觉爱护花草树木吧!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校园扫描、“寻找濮小文明细节”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关爱集体、关心校园的情感,培养学生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和聪慧的大脑去创造美好生活的态度。
2、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养成时时处处关注校园、关爱他人、热爱生活的行为与习惯。
3、激励学生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用自己行动让校园更美好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1、调查表
2、校园存在问题的图片
教学过程:
活动一:校园扫描,激起学生对校园生活探究的学习兴趣。
1、说一说,议一议。
师:我们在濮小学习近2年了,学校的名字会写吗?喜欢我们的学校吗,为什么?
生交流、汇报。
2、利用图片,学生提出问题。
(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入手,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空间,提出一个或几个熟悉的话题,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典型的图片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生活的积累提供了最直观的感性材料)
活动二:校园小调查,引导学生多方式、多角度收集资料。
1、发动学生用自己的慧眼,捕捉校园文明细节,寻找存在着的问题。
2、设计调查表,作好记录。
3、学生自由汇报“校园小调查”的情况。(可以是图片、照片、漫画、诗篇等)
4、教师参与学生调查的汇报、交流。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校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放开手脚,通过拍照、访谈、录像、画漫画等自己乐于参与的方式去熟悉生活环境、体验生活情趣、感受内在价值。教师也和学生一起观察交流,对调查时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平等对话。)
活动三:金点子行动,让学生学着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成果。
1、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很多好的方面,也看到一些不足的地方,你有什么想法?
2、师小结: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非常明白大家的意思,就是要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让我们的校园更美!那么就让我们行动起来,看看谁的金点子又多又好。
3、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校园小调查”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商议“改进小建议”。
4、“金点子行动”大碰撞。
(鼓励学生敞开心扉在全班交流。鼓励学生大胆交流他们想到的金点子,交流时要注意积极地去评价)
活动四:爱校小队在行动,鼓励学生在行动中张扬个性。
1、小朋友,你们准备用什么方式让校园变得更美好?
2、小组交流讨论。(鼓励学生用说、写、画、唱、演等方式表达)
3、为了让我们的校园更美好,我们能做哪些事?让我们快快行动吧!
4、分组活动讨论行动方案。
5、落实行动。
6、对此次活动中所产生的作品进行评比、展览,并选送大队部。
(指导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行为能力,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这将有利于学生构建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了解屏幕保护的作用,掌握至少一种屏保的设置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3、德育目标: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同学们,今天上课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瞪眼睛》,这可不是比比谁的眼睛大,而是看看哪个同学最有毅力,坚持时间最长。大家有没有信心坚持到底?!
下面我们宣布游戏的规则:
1、同桌作为比赛对象,面对面坐好,两手背后,不要用手势和鬼脸干扰对方,否则视为出局;
2、老师作为裁判,比赛口令为"开始"和"停",时间为1分钟;
3、坚持到底且没有眨过眼睛者胜出。
(游戏的目的不在于最后选出冠亚军,而在于让学生体验长时间不眨眼,眼睛会产生酸痛的感觉并可能伴有眼泪)
游戏结束后的问题:同学们,经过刚才的比赛,我们已经选出了咱班的"毅力将军",那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刚才眼睛有什么感觉?
小结及新知识的引入:刚才大家都谈了自己在做完游戏后眼睛的感觉,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我们的面前有一位老朋友,它一直在看着我们做游戏而且"眼睛"眨都没眨一下,大家猜猜它是谁?它的"眼睛"累不累,痛不痛?
二、知识点讲解:屏幕保护的作用是在计算机的运行过程中,显示器会常时间停留在同一个画面上,这样会使部分荧光粉老化,从而对显示器造成损害,比如说:出现黑点等。那么怎样避免这种情况产生呢?在计算机系统里自带了很多种"屏幕保护程序",它们的作用就像我们眨眼睛一样,用来保护显示器,以延长它的使用寿命。并且进入屏保之后会出现一些动画,一旦动动鼠标或键盘,又可返回到正常画面。
三、知识点示范:请一位同学跟老师合作来设置我们的屏幕保护程序。
操作步骤:
1、在桌面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打开"显示属性"对话框。
2、单击"屏幕保护程序"选项卡;
3、根据需要对"屏幕保护程序"进行设置。在设置屏幕保护程序时要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1)、选择并设置屏幕保护程序(可用"预览"全屏观察显示效果。可用"设置"按钮对选中的屏保进行设置。注意:不同的屏幕保护程序,其设置内容也不同)
(2)、设置"等待"时间:既多长时间不操作可自动运行屏幕保护程序。
四、操作园地:请大家自行练习设置屏幕保护程序,并选择一个自认为设置的最成功或自己最喜欢的屏保在下面的展示时间中和大家进行交流。
(有问题的同学可以向同学或老师求助)
五、成果展示:请大家把自己设置的屏保向大家进行展示,并讲解自己的思路及设置步骤。(老师附有讲解)
六、结束: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如何像保护眼睛一样地保护我们的显示器,那就是给它设置一个美丽的屏保。并且大家也进行了展示,那么,老师这儿也设置了一个屏保,请大家也来欣赏一下:世界排名第一的屏保蝴蝶花园破解版。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自己是小学生了。
2.知道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情感:
喜欢学校生活,喜欢上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好好学习”德目中,教学内容部分“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中“知道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要爱学习”而设置的。
每年9月1日,我国都有一千多万小学一年级新生跨入学校的大门。这是孩子们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从此,他们告别了“以玩耍为中心”的生活,向“以学习为中心”转变。这个转变,对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来说,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是一件大事。如何使他们尽早喜欢学校,愿意到学校来上学,尽快地适应学校生活,是十分重要的。
入学第一课将给一年级新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针对一年级新生对学校生活充满希望,而又有些胆怯和紧张的心理特点,本课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学生展现学校生活的美好,吸引和激励新生喜欢学校生活,促使他们愿意上学。
教法建议:
1.本课插图较多,在教学中,教师不要讲得太多,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自己感悟。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参观、访问等活动来直接了解学校及学校生活,教师可作必要的讲解,指导学生参观,引导学生感悟,使学生自己感悟到学校生活的可爱,从心里产生对学校生活的热爱之情。
2.在本课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带领刚入学的小学生参观校园。在参观中,教师要交待参观目的和要求,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要求的事物上,以保证参观活动切实达到目的。
3.要注意从学校生活的实际出发。由于各校情况不同,教师要注意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活动。
4.教学中设计了一些活动,教师组织活动时,可以由侧重点,不要平均使用力量。同时,为了保证活动质量,建议本课教学可与班主任的入学教育相结合。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
激发初入学儿童愿意做个小学生的情感,使他们知道自己是小学生了,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教学难点:
激发初入学儿童愿意做个小学生的情感,使他们爱上学,爱学习。
教育过程:
一、看一看。(使学生知道"我"上学了。)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在幼儿园的时候,你们都是小朋友,可是从9月1日这天起,你们就不再是小朋友了。老师会称呼你们什么呢?
提问:为什么称呼你们小学生呢?
板书:上学
师:在9月1日那天,有许多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成为了一名小学生。(出示小刚图)看!他叫小刚,和你们一样大,今年也上一年级,下面就让他来给你们讲讲开学那天的事情吧!
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图)。
提问:
(1)你知道小刚为什么起得这么早吗?你们猜他此时是什么心情?他为什么这么高兴呢?
(2)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表情和动作说明了什么?
2.小组交流:
开学那天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
自己的爸爸妈妈又是怎么做的?
3.小结:
从9月1日那天起,你们就已经是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不能整天只想着玩儿了,要背起小书包天天到学校去上小学。你们长大了,老师和你们的爸爸妈妈都为你们高兴。
二、说一说。(使学生懂得上学真好。)
1.出示课件。(课件中的`场景二。)
(1)说一说:
小刚在校门口看到了什么情景?
老师是什么表情?你猜猜老师拉着小刚的手会说些什么呢?
校门口的大同学是怎么做的?这说明了什么?
(2)全班交流:
开学那天,当你背着新书包走进学校大门时,看见了什么情景?说说自己当时是怎么想的?
(3)放视频:(开学第一天校门口迎接一年级新同学的场面。)
板书:多么好
(4)小结:
学校里有亲爱的老师、友好的同学,学校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这个"家"非常欢迎你们。你们现在已经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了,老师祝贺你们。
2.出示课件。(课件中的场景三。)
(1):
老师在做什么?猜猜此时小刚手捧课本会想些什么?
开学那天,当你接过新书时又是怎么想的呢?
(2)让同学摸摸新课本。
(3)小结:
从上学的第一天起,每个小学生都有自己的课本,课本里有许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你们要好好学习。
3.出示课件。(课件中的场景三。)
师:我们学校里有许多老师和同学,老师会教我们很多知识和本领,同学会和我们一起学习和游戏,学校生活丰富多彩,可有趣了!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到学校里走一走、看一看。
4.老师带同学参观学校。
参观操场。
我们的校园就像花园一样美丽。每天清晨,我们都会看到国旗从这里升起,下课时,这里是我们生活的地方,花草树木带给我们清新的空气,各种体育器材帮我们长高长大,校园、操场是我们大家成长的乐园。
参观一些专用教室。
为了能使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学校专门开辟了这些专用教室,配备了很多先进的学习设备、器材,供大家使用。希望你们珍惜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多学知识、学好知识,长大为祖国建设出力。
参观校荣誉室。
看!这些奖状、奖杯、锦旗都是我们学校得到的奖励。你们是学校的主人,学校取得的这些荣誉也是你们的荣誉,希望你们今后也能为学校争得荣誉,使荣誉室里的奖状越来越多,那时我们的学校就更可爱了。
(1)全班交流:
我们的学校好不好?好在哪里?
说一说自己此时的心情?
(2)小结:
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我们操场宽阔平坦;我们的老师亲切和蔼;我们的同学团结友爱。学校这个大家庭多么温暖呀!你们能在这个大家庭里生活,学习多快乐呀!看!上学多么好。
板书:(用红笔再次描写)多么好
(3)学儿歌。
老师像妈妈,同学似姐妹,背起书包上学校,心里多么美。教室很明亮,操场真宽阔,捧起课本学知识,上学多么好。
板书儿歌
同学一边拍手一边学儿歌。
三、想一想。(使学生懂得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出示投影片。
(1)提问:
图上都画了谁?说说他们在做什么?做得怎么样?
(2)小组交流:
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干什么的?他们工作得怎么样?
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说说自己打算怎样学习?
(3)小结:
工人、农民、解放军和我们的爸爸妈妈都在认真完成祖国交给的任务,我们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这也是祖国交给我们的任务,只有从现在起努力学习,将来才能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为祖国出力。
四、唱歌总结,激发情感
1.出示投影片。
师:看!太阳露出了笑脸,花儿也在朝我们点头微笑,同学们正迈着轻快的步伐高高兴兴地去上学。让我们伴着这愉快的心情唱一曲《上学歌》吧!
2.放音频。
(1)师生同唱《上学歌》。
(2)师生边唱边跳《上学歌》。
板书设计:
一、上学多么好
老师像妈妈,教室很明亮,同学似姐妹,操场真宽阔,背起书包上学校,捧起课本学知识,心里多么美。上学多么好。
探究活动
1.老师带同学参观校园(可参观操场、专用教室、学校荣誉室、老师办公室、传达室。)
2.到校长办公室请校长给同学们讲讲学校的历史,说些激励同学们的话。
3.回家给爸爸妈妈讲讲上学第一天的感想,让爸爸妈妈记下来,留作个人小档案的资料。
4.请家长协助,为自己建立一本成长册,里面可以放自己写的感想、也可以放照片。
5.请家长协助,为自己制定一份学习计划。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学习用品是学习必须用的。
2、知道学习用品来之不易。
3、知道应当爱惜学习用品。
情感:
1、产生对学习用品的珍爱之情。
2、愿意爱惜学习用品。
行为:
1、爱惜学习用品,小心使用,尽力爱护。
2、对学习用品不故意损坏,不乱仍,不浪费。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勤劳节俭”德目教学内容“爱惜学习用品”和基本要求中“知道学习用品来之不易,应当爱惜,不乱扔,不故意损坏”而设置的。
一年级小学生在学习生活开始时,老师和家长为他们准备了各种学习用品,他们感到很新鲜,把拥有这些用品看做是小学生的标志,他们很高兴,也很喜欢这些用品,但时间一长,就出现了一些不爱惜学习用品的现象。一是由于他们年龄小,使用与保护用品的能力低,难免使用不当,管理不当,造成学习用品损坏。二是由于他们缺少“爱惜”的思想情感,不知学习用品来之不易,只看到家长为他们准备好用品,一旦损坏、丢失,家长又为他们补充,这使他们感到“旧的一去,新的就来”,也就滋长了不爱惜、长损坏、长乱扔的坏毛病。因此,及时对一年级小学生进行爱惜学习用品的教育十分必要,以使他们从小养成节俭的好作风,好习惯。
教法建议:
1、注意联系实际,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教学前,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中对待学习用品的情况,既要了解存在的问题或不良习惯与错误认识,又要了解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典型人物和事例,以便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启发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合理的解决方法和错误行为的'矫正。
2、把了解到的学生中做得好的典型,树立为学生学习的身边榜样,加强正面教育与正确行为的指导。
3、加强趣味性,本课讲的内容是学生天天见到的学习用品,很容易感到平淡无奇,教学中一定要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育效果。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安全常识,熟悉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能够安全上学。
2、发展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活动准备
学生:搜集了解常见的交通标志,并观察自己上学路上的交通情况。
教师:一段“上学路上”的录象;制作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牌及表演用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录象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今天,我们也来当当“小交警”,大家高兴吗?
2、“小交警”正式执行任务了。我们来看看这些“小交警”做得对不对。(播放录象,让学生进行评价)
3、在上学、回家的路上,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二、联系实际,明理导行
1、你们平时是怎么,上学回家的?能跟大家说一说吗?
2、你能把你的“上学、回家路线图”画出来吗?请在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做个记号!
3、交流各自的路线图。
(教师适时提出问题,请学生说出排除危险的办法。)
4、大家的表现真不错,交警叔叔特意送来一首儿歌鼓励大家。
小朋友,记心上,
马路不是游戏场。
行人要走人行道,
马路中间不乱跑。
三、认识标志,加深理解
1、你们认识这些标志吗?
2、在马路上,我们遇到不认识的标志该怎么办呢?农村马路上一般没有交通标志,怎么过马路呢?
3、请大家拿出自己搜集到的交通标志去考考你的小伙伴吧。要对他说的答案作出判断哦。说对了,表扬他;说得不对,你教他。
(学生下位活动。)
4、在你的“路线图”上画上交通标志吧。
(学生动手,小组交流。)
5、红绿灯,像哨兵,下命令,大家听!(教师手持红绿灯指示牌,学生回答并做动作。)
师:绿灯亮——
学生:向前行!
师:红灯亮——
学生:停一停!
四、情景表演,巩固深化
1、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过马路,怎样才能安全过马路呢?让我们来玩一个过马路的游戏吧。
2、请各小组自由分配角色,合作演一演。
3、小朋友的表现老师非常满意,下课的时间要到了,老师希望大家每天都能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的基本含义。
2、懂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人要。
3、懂得现代社会更需要。
情感
1、愿意做的人,鄙视虚假和不守信的行为。
2、对自己不诚实和不守信用的行为感到不安和歉疚。
行为
1、努力做到说话做事实实在在、表里一致,当着人和背着人一个样。
2、做到学习、评比、竞赛不弄虚作假,考试不作弊。
3、做到承诺时实事求是、讲原则,作出承诺后努力兑现。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听故事《立木为信》。(见课前准备中阅读材料)
你们佩服商鞅吗?你们觉得他变法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季布是一个特别守信用,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的人。得到别人的信任是他变法成功的关键)
小结:象商鞅这样,说话、做事表里一致,不虚假,不隐瞒,办事讲信用,答应了别人的事,认真履行诺言,说到做到,就是的表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课《诚实守信》,从而使我们懂得:对于我们有什么意义,怎样才能做到。
二、 学习新课 引出观点
1、 请同学们听一个真实的故事《五毛钱丢掉的信誉》(见扩展资料)
提问:请你仔细想一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通过讨论明确一个人不是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的。是立人之本。)
对!如果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表里一致,诚实待人,说话办事讲信用,就会赢得别人的信任与尊重。
出示投影片:课文第三小节
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话。
请同学们用自己知道的例子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一段话的。
板书:为人之本
小结:看来一个人,只有能做到,才能够受到别人的尊重。
2、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百年老字号同仁堂的故事》
提问:在许多企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同仁堂药店销售却直线上升,久盛不衰,原因是什么?如果不这样做会是什么结果?
(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信誉,产品的质量,是赢得顾客信任的基本保障。也是一个企业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你还能举出类似这样的例子吗?
老师讲:飞机送面团
提问:用一架飞机送一些不值钱的面团值得吗?(学生讨论)
小结:的确送货物的价值还不及飞机运输费的十分之一。弗尔塞克总裁说:"我们宁可赔偿高额的运输费,也不可中断小供销点的供货,飞机给我们送去的不仅是几百公斤的生面团,而是多米诺皮公司的信誉!信誉!
该公司视信誉为生命,世界公认,有一年,多米诺皮公司的一家商店偶尔发生了一次中止供货事件,公司买回了1000多个只在悼念死者时才佩戴的黑袖章,命令全体员工都佩戴了好长一段时间,以此表示对这类不幸事件的哀悼。
投影课文第四小节第一句话,请大家齐读这句话。
小结:在我们现代社会,对于小到一个人也好,大到一个企业也好,是立足根本。既是做人应当具有的基本品质,同时也是一个企业稳步发展,立于不败之地的`保障 。
板书:现代社会的需要
2、 小组活动,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关于"只有,才能赢得市场;反之就会失去信誉,最终砸了自己的牌子"的事例。
各小组汇报。(在学生汇报过程中追问:谁都知道应当,但是他们为什么不这样做?使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加深认识。
3、 其实在我国历史上 ,也有许多这样的故事。
下边请听历史故事《诚实的晏殊》。
小结:这个故事说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把作为一个人起码的道德品质。
板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 联系实际 深化观点
1、 你在生活中有过这方面的体会吗?
(学生结合自己个人实际,或自己的生活实际,讲一讲对观点的体会。)
2、 请同学们看小品表演。
小品表演1:课后讨论题1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不抄别人的答案,虽然成绩一时不理想,但是一种诚实的表现。成绩是可以改变的,人的品质最可贵;抄袭别人的答案,即使一时取得好成绩,也不光彩。不仅不利于弥补学习上的漏洞,而且还养成了自欺欺人、不诚实的坏品质,最终害了自己。)
板书:从小时候要求自己
小品表演2:课后讨论题2
(使学生懂得"讲信用要有原则"的道理。学生由于年龄所限,看问题容易绝对化。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讲信用一定要与诚实联系在一起。)
板书:在小事上要求自己
小品表演3:课后讨论题3
(使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事情往往是复杂的。关心、体贴他人,灵活处事,善意的谎话,也是可以谅解的。)
小结:通过讨论大家都认识到,是一个人重要的品质,在原则问题面前,必须以诚实为第一位。同时不能与善意的谎言混为一谈。
3、 夸一夸我们班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同学。
(为同学们树立身边学习的榜样)
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自己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
2、通过观看学校的橱窗、展板、专栏、校园特色角等,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的同时,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
3、通过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和全校师生取得的各种成绩,形成为学校感到骄傲自豪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产生“我也要为校争光”的愿望。
4、初步了解一些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学校,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进对学校的认识和对未来学校的憧憬。
二、教学重点:
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
教学难点:
从校园文化中,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产生为校争光的愿望。
三、活动准备:
1、收集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的照片,学校的展板、专栏、文化墙、校园特色角等的照片,以及过去和现在本校校舍的照片或图片。
2、收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学校的照片。
四、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
1)播放歌曲《校园中的喜悦》
2)提问:听了这首歌,你知道歌中的意思是什么吗?你们喜欢学校的生活吗?
(二)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
1)看图片,了解学校开展了哪些活动。
2)说说自己参加学校活动的纪念品,回忆自己参加的学校活动,如入队时的照片,参加活动时的照片,比赛中获的奖,春游时买的小纪念品,活动后写的日记,上课时画的图画,制作的美术作品。
3)讲一讲对自己印象最深的学校活动。
(三)校园文化探秘
1)将学生实地了解到的本校的校园文化写成一个小报告。内容可以为“校园文化面面观”、“我最感兴趣的一角”、“我给校园文化的寄语”等几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学校设计这样的校园文化的用意是什么。
3)“小小设计师”: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实际,动手设计学校文化环境,并交流一下自己的设计方案。
(四)我给学校写历史
2)以小组为单位,调查、访问学校成立至今的历程,学校历年来取得的成绩,优秀学生、模范教师的事例。
3)多种形式向全班同学汇报各组收集的资料。
4)大家谈谈自己调查后的感想,畅想学校的未来可以是怎样的。
(五)学习研究活动
1)给出研究课题:不同地区的学校;不同时期的学校;不同类型的学校。学生自由组合成三个学习小组,开展研究学习。
2)请学生分组依次上台进行汇报交流,介绍自己小组的研究课题。
3)教师分别对各组内容进行补充、讲解,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共同学生。
4)教师向学生介绍自己为了实现当教师的理想,曾经就读了哪些类型的学校。学生谈谈自己的父母或周围的人曾经上过哪些学校。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我国是礼仪之邦,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继承和发扬。
2、懂得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情感:
尊敬有礼貌的人,愿意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对不讲礼貌的行为感到不满。
行为:
待人接物有礼貌。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就是依据《标准》“文明礼貌”德目认知第一条“知道我国是礼仪之邦,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继承和发扬”和第二条“知道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尊重他人的表现。愿意做个有礼貌的人”设置的。
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着重说明了礼貌待人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
第二部分讲了周恩来和宋庆龄礼貌待人的事例,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为什么要礼貌待人,同时也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楷模。
第三部分是具体说明什么叫待人有礼,怎样做到礼貌待人。
本课共有四个栏目
1、导入部分“想一想”栏目引用了培根的一句话,通过让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提出为什么要礼貌待人,从而导入本课。
2、课后练习“说一说”栏目共有两道题。第一题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两个事例,说说自己应该怎样向周恩来和宋庆龄学习。第二题是让学生理解一句俗语,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礼貌待人的理解,激发学生愿意使用礼貌语言的愿望。
3、“议一议”栏目是针对学生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进行辨析,提高学生的认识。
4、“演一演”栏目的目的是导行。
教法建议:
1、导入部分“想一想”栏目引用了培根的一句话,通过让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提出为什么要礼貌待人,从而导入本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真的照一照镜子,进而引申到“照镜子只能照出人的外表,而人的文化修养、道德品质则通过人的一言一行反映出来。”这时再出示培根的话,更有助于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
2、“演一演”栏目中的人物的行为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教学中,最好不让学生表演错误的行为,对指导学生的行为不利。教学重要坚持正面教育。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我国是礼仪之邦,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继承和发扬。
2、懂得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情感:
尊敬有礼貌的人,愿意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对不讲礼貌的行为感到不满。
行为:
待人接物有礼貌。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懂得礼貌待人的意义,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教育过程:
一、导入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照镜子的活动。
(1)教师把学生带到学校的礼仪镜前,让学生照镜子。(室外活动)
(2)提问:
同学们从镜子里看到了什么?
(人的外貌)
(3)提问:
那么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文化教养从镜子里能看到吗?怎么才能知道呢?(回教室讨论)
(4)电脑演示教材“想一想”栏目中的话,帮助学生理解上面的问题。
(5)学生回答后,教师不小结,请学生齐读教材课文的第一段,用这种方式对以上活动进行小结。
二、明理
1.师:你们知道周总理和宋庆龄吗?他们是深受人们爱戴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我们国家重要的领导人。他们在礼貌待人方面,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请同学们听听他们礼貌待人的事例。
2.播放录音:
录音内容: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学生看书)
3.电脑演示周总理和宋庆龄礼貌待人的照片。(教材中的图)
4.提问:
周恩来和宋庆龄是怎样礼貌待人的?他们这样做说明了什么?我们应该怎样想他们学习?
5.小结:他们与别人接触时态度热情文雅,说话文明和气,举止大方端庄,像他们这样就是礼貌待人。他们尊重人、理解人,是礼貌待人的楷模。
板书:态度热情文雅,说话文明和气,举止大方端庄
6.提问:周总理和宋庆龄这样对待别人,别人会有什么感受?
7.小结:别人会感到亲切、愉快,温暖,人们会尊重、信任他们,愿意与他们交往,和他们的关系更加密切,愿意按照他的要求办事。礼貌待人体现了一个人对别人的尊重和友善。礼貌待人对于个人来讲是一个人内在美的表现,是做人的基本品质。
板书:尊重、友善基本品质
8.提问:在国际交往中,他们更加重视礼节,这是为什么呢?
9.小结:在国际交往中,他们代表的是国家的形象。他们以礼貌待人,为我国赢得了崇高声誉。可见,对于一个国家来讲,礼貌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自古以来,我国就是“礼仪之邦”礼貌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继承和发扬。
10.提问:
今天,我们已进入了高科技时代,物质文明高度发达。我们在与人交往中以礼待人有什么重要作用?不讲礼貌会有什么后果?
11.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听到的事情谈认识。
12.小结:在与他人交往中,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对待自己有礼貌。同样,我们也应对别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礼貌待人,是与人友好交往的条件。社会越发展,对我们每个人礼仪方面的要求越高。尊重他人,以礼相待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板书:社会交往的需要)是做好工作、办好事情、生活愉快的前提。有人说“生活里最重要的是礼貌,他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学问都重要。”(电脑出示此句话)可见,礼貌待人确实很重要。
三、深入明理、导行
1.联系实际,深入明理
(1)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在礼貌待人方面是怎样做的?有什么体会?通过刚才的学习,自己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 篇10
教学内容
多姿多彩的中华服饰
2课时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通过介绍祖国--些不同区域不同时代人们服饰的特点,使学生初步了解人们怎样适应自然环境,利用自然环境的特点,发展生产,提高生活质量;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能,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智育目标]:
知道我国是丝绸的发源地,丝绸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的产物;知道服饰与当地气候的关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服饰在不断变化;知道什么是不文明的生活陋习。
[素质发展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社会事物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我国是丝绸的发源地,丝绸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的产物;知道服饰与当地气候的关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服饰在不断变化;知道什么是不文明的生活陋习。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社会事物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查找资料(可以是文章、采访记录,故事,图片,实物)
1、了解服饰的学问。
2、搜集一些传统服饰的故事和传说。
3、看视频资料,懂得服饰文化的差异。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活动设计
小组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传说黄帝的妻子嫘祖教会了人们养蚕、缫丝、织帛的本领。从此,人们既会制衣,又会做鞋子,从上到下都装束起来,改变了远古时代穿树叶、披兽皮的习惯。服饰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缩影。这就是衣裳的传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多姿多彩的中华服饰。
(二)衣裳的传说
介绍黄道婆改进纺织技术的故事。
(三)绚丽的丝绸
1、师:早在四千年前,勤劳智慧的我国劳动人民就懂得养蚕、缫丝,织出灿若云霞的丝绸。当中国的丝绸运到西方,传到古代的罗马帝国时,那里的人们看到五颜六色、灿烂夺目的丝绸,赞不绝口,当地的贵族都以拥有一件中国的丝绸衣裳为荣。
2、请学生边看图边介绍丝绸的生产过程。
(四)不同地域的服饰
1、师:同学们,让我们来看,中华服饰多姿多彩,形式各异。但居住在同一地区的不同民族,在服装上又有着共同之处。你们发现了吗?同小组同学可以互相讨论一下。(老师把问题打在了屏幕上,同学们可以看一下)
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北方地区因为很冷,人们穿的衣服很厚,南方地区因为很热,所以人们穿的衣服很薄。从北到南,人们的衣服由厚变薄,那么你们知道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吗?
小结:回答的很好。(点板书)由此可见,不同地域,由于受气温的影响,人们的服装都各不相同。因此居住在祖国各地的汉族也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服饰。大家请看(出示幻灯片)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服装吗?(北方)那么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当地的人都穿着什么呢?当我们这儿已经是春暖花开的季节时,在我国最北边的大兴安岭还是一片冰天雪地。那里气候寒冷,最低温度会达到零下五十多摄氏度。大兴安岭是我国最大的原始森林,那里的人们靠打猎为生,所以人们为了抵御风寒,都喜欢穿以兽皮为主的衣服。但总的来说,北方地区的人们,到了冬天,人们在衣服上的特点就是一个字:厚。同学们,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那里的气候是冬天冷,夏天凉爽,因此一到夏天,我们都喜欢向北走,到那里去度假、去避暑。
在让我们来看下一幅图。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又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服装吗?同学们可能对她们的服饰感到有些陌生,甚至以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其实,老师也是查阅了有关资料才知道,这是我国具有传统特色的民俗服饰。江南水乡气候怡人,比北方地区要暖和的多。因此,那里的人们都喜欢穿长布衣、长布裤,头上还围着蓝布包头,脚上穿的是绣花圆口的布鞋,这就是江南水乡的服饰特点,同学们,你们了解了吗?
老师这里还有一幅更具特色的服装呢?你们想不想看?同学们,图片中的人物你们认识吗?她们呀居住在我国南方福建沿海的惠安县。所以我们称那里的妇女为惠安女,她们穿的服装就叫惠安女服饰。同学们,惠安女服饰是不是很有特点,很与众不同呢?那么她的服饰哪部分最吸引你呢?她们带的帽子叫斗笠,斗笠边缘两侧还缀有塑料花或者是绢花来作为装饰。她们除了带黄斗笠特别外,头上还围着花头巾。那么,你们知道她们为什么带斗笠、围花头巾吗?(她们居住在我国南方,气候炎热,再加上她们常年居住在海边,带黄斗笠,围花头巾,是为了防止日晒的。)
3、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三个不同地区的服装都属于我国的汉族服装。让我们再回到地图上来看看,同一个时间,尤其是冬天,我国的气候是北冷南热,因此说,不同地域,由于气温的影响,人们的服饰各不相同。
那么你们知道吗,即使在同一地域,一天之内,人们的服装也是不同的。(出示幻灯)让我们来看这样两句话:(你们可以小声念一念)
山上穿皮袄,山下围皮袄。(青藏高原)
早穿皮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新疆吐鲁番盆地)
同学们那里为什么会流传着这样的话呢?同学们之间先讨论一下。那么,谁来说一下,那里为什么会流传着这样的话呢?
山上冷,山下热,说明山上、山下温差很大。那么说到山上、山下温差大,你有没有亲身体会呢?那么同学们,是什么原因造成山上、山下这么大的温差呀?(地形)青藏高原海拔很高,堪称世界屋脊。同一时间,山上是白雪皑皑,山下却是树枝茂密,一片绿色的景象,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青藏高原这种特殊的地形。
同学们,青藏高原地区聚集着我们的藏族同胞,同学们,你们知道藏族人们的服饰是什么样的吗?(男藏袍,女藏裙)那么你们知道藏服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呢?(长袖)让我们来看大屏幕。这就是藏袍服饰,当地人穿藏服很特殊,通常只穿一只袖子,冷的时候两只袖子都穿上,热的时候只穿一只或两只都不穿,藏族人们这种特殊的穿法是以为青藏高原“长冬无夏,春去秋来”这种特殊的气候影响的,但归根到底,造成这种特殊气候的原因就是因为青藏高原这种特殊的地形影响的。
让我们再来看下一句,那里为什么会流传着这样的话呢?(昼夜温差大)那么造成昼夜温差大的原因也是因为盆地这种特殊的地形。老师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报道,印象深刻,说给你们听听:一位游客去新疆旅游,回来后就大病一场,躺在病床上,他感慨的说道:尽管他饱缆了新疆的美景,却吃了不少的苦头,最让他难以忍受的就是当地的气候,昼夜温差很大,简直就是冬天和夏天的区别。那么同学们,今后有机会到新疆去,一定要注意当地的气候,多带些衣服去。
同学们,通过这两句话,我们知道了,服装的变化不仅受气温的影响,还受地形的影响。
4、那么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独具地方特色的服饰吗?你的爸爸、妈妈带你们去旅游时,你有没有看到过比较有特色的服饰呢?或者是在书上、电视上,有没有看到过?同学们互相之间先来说说。
好了同学们,老师来给你们说一个。你们看过星光大道吗?那你们看,他是谁(阿宝)阿宝,来自民间的歌手,嗓音很高。那么阿宝穿的服装就很有地方特色。你们知道这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服装吗?是居住在陕北地区的服装。当地的人们头上都系着白手巾,你们知道是因为什么吗?因为陕北地处黄土高原,风沙非常的大,因此当地的人们头上都会系着一条白毛巾,是为了防止风沙的。同学们,在我国还有着不少独具特色的服饰呢?你如果感兴趣,课下可以查阅一下有关这方面的资料,你会感到非常有意思的。
(五)服饰的变化
1、好了同学们,社会在发展着,人们的服装在不断的变化着。同学们请看这个短片。(看短片)
短片看完了,从中我们知道了,不同年代,人们的服装各不相同。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家中的新老照片,谁搜集到了?那好,就请这位同学到前面来。问:刚才的短片你认真看了吗?那好,你就结合短片中的知识,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家庭成员不同年代的服装是什么样的。(实物投影)(学生发言,介绍)那么谁还想来向大家介绍介绍?
总结:同学们介绍得真好,那么你再来说一下,看了这些照片,你有什么体会吗?
好了同学们,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穿衣从只求保暖到追求时尚,追求美,说明了社会在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那么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穿着也都是不同的,请看大屏幕,你能说出他们都是从事什么工作的吗?(医生、警察、清洁工、空姐)那么你们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他们的服装)也就是说职业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穿着。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谁来说一下,服装的变化都受什么因素影响的呢?(地形、气温、社会发展)那么也就是说,气温、地形、社会发展以及职业都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穿着。
(六)我家的“服装展示会”
好了同学们,让我们来轻松一下,欣赏一下现代童装。同学们,好看吗?那么你们想不想也来为你们自己设计美丽的服装呢?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些同学们设计好的服装作品,让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下。(实物投影)
好了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比他们设计的更好,回去后,可以为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或者你自己来设计一套服装,下节课将你的作品拿来,我们再来一同欣赏,好了。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教后反思:
通过了解我国不同地域人们的服饰特点,进一步体会祖国地域的辽阔和差异,感受我国劳动人们的勤劳、智慧和创造力,激发爱国主义的情感,体验国家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和提高,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为了完成有益的事,不怕困难和危险,是勇敢的行为;只为表现自己,不顾后果去做无益的事,是逞强。
2、能举例说出勇敢和逞强的区别。
3、知道一些真正勇敢人的故事。
情感:
1.敬佩真正勇敢的人,愿意向勇敢的人学习。
2.不喜欢逞强的行为,不愿意逞强。
行为:
1.做有益的事,不怕困难和危险,表现出勇敢精神。
2.不逞强,见到逞强的行为能加以劝阻。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勇敢坚毅”德目中有关“要勇敢、不蛮干”的要求编写的。这一年龄段的小学生一般分不清什么是勇敢什么是蛮干。他们比较争强好胜,崇拜英雄和勇敢的人,但又不能分清勇敢与蛮干的界限。本课鼓励学生学做一个勇敢的人,同时使学生划清勇敢和逞强、蛮干的界限,初步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勇敢,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对学生进行勇敢的教育,一、二年级已有基础。本课是在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勇敢不胆小的基础上进行要勇敢,不逞强、蛮干的教育。根据课程标准这一德目,在下一课还要进行勇敢机智的教育,因此在本课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好教育层次。
课文是一个发生在农村的小故事,通过张勇和陈松的不同表现,形象地说明了什么是勇敢、蛮干≮≯与逞强。
教法建议:
1、教学应有趣味性,如观看对比动画;还可适当穿插一些活动,如分角色读张勇和陈松的话等,学生通过看,来分辨什么是勇敢,什么是蛮干。通过演来体会其中的不同。使学生在愉悦中悟出道理。
2、寓理于具体事例之中。注意归纳,使学生明确什么是勇敢:做有意义的事时不怕困难和危险;什么是蛮干:做无益的事,不计后果,硬干。
3、在鼓励学生向英雄学习时,应强调学习英雄为了他人和国家的利益不怕困难甚至牺牲的精神。但不鼓励学生同歹徒做面对面的斗争。
4、因为学生年龄小,很多时候应更多强调自我保护。教育学生勇敢可落在:遇事不慌,镇定,不怕困难上。
5、如果遇到逞强的学生应积极引导,但不要过分批评,因为作为未来的人才也应有冒险精神,不要让学生变得谨小慎微。
教学设计示例
一、谁勇敢
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向真正勇敢的人学习,不逞强。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勇敢与逞强。
教育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谈话导入:
同学们都敬佩英雄人物,愿意学习他们的勇敢精神,可你们知道什么是勇敢吗?(请同学们说一说)
2、小结归纳同学们的几种想法
3、演示课件(课文导入部分"想一想")并提问:请同学们看这两个同学的表现你认为谁勇敢?
板书:谁勇敢
4、导入小结:同学们都认为敢从高高的跳台上跳水的那位女同学是勇敢的,像她这样有教练的照看既不会发生危险,又有利于锻炼自己。而在禁游区游泳的那位男同学不顾提示,不顾自己的人身安全,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的做法不是勇敢行为。
二、结合课文,启发明理。
提问:那么到底什么是勇敢呢?咱们先不急着回答,等学完这篇课文你们就明白了。请大家先看大屏幕:(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的计算机课件)
1、演示课件(课文第一幅图场景再现):这天下午,陈松、张勇和一年级的小同学刘小刚在村头的大树下玩儿。大树上有个马蜂窝,里面住着许多马蜂,这时,陈松提出要捅马蜂窝玩的想法。
2、提问:在该不该捅马蜂窝玩这件事上陈松和张勇各自的意见是什么?
3、演示课件(对第一幅图的加工处理):突出再现并进行放大、缩小处理陈松和张勇的形象、语言进行对比。
4、小结:在捅马蜂窝玩这件事上,陈松和张勇产生了分歧。陈松坚持要捅马蜂窝,表面看来,陈松显得胆大些。
5、过渡语:陈松把马蜂窝捅下来了。捅下来之后他们又表现得怎么样呢?我们来看一看在关键时刻他俩谁棒?
6、提问:陈松捅马蜂窝时是怎么想的?他现在这样说明了什么?
7、小结:陈松自认为自己胆大,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显示自己,这是逞强而不是勇敢。
8、提问:张勇在马蜂乱飞时是怎样做的?这又说明了什么?
9、小结:像张勇这样为了保护他人不怕困难和危险就是勇敢行为。
板书:不怕困难不怕危险。
10、讨论:开始是陈松说张勇不敢捅马蜂窝是胆小鬼,张勇是不是胆小鬼?为什么?马蜂把张勇的脸蜇起了好几个大包疼得他直掉眼泪还能说他勇敢吗?
11、小结:正因为张勇知道马蜂蜇人很疼,所以他极力劝阻陈松别捅马蜂窝。在出现危险时张勇挺身而出,保护他人,以至自己身上脸上被马蜂蜇了好几个大包,疼得他直掉眼泪。他掉眼泪,并不是因为被马蜂吓的,而使因为马蜂蜇人实在太疼了。不由自主的掉下了眼泪并没有哭起来,而是强忍着疼痛,我们说张勇真是个勇敢的好孩子。
三、补充事例,提高认识
1、过渡语:英雄人物受人敬仰,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小英雄戴碧荣的故事。
2、提问:你最敬佩戴碧荣什么?(为了保护他人,不怕牺牲的精神)
3、提问:你还听说过哪些勇敢人的故事,请你讲给大家听。
4、小结:通过张勇、戴碧荣、以及同学们讲的英雄人物的事迹,我们明白了真正的勇敢就是做有益的事不怕困难和危险。
四、辨析事例,指导行为
1、演示课件(课后练习1"帮一帮")
2、提问:谁知道平衡木?演示课件4(平衡木的简要介绍穿插奥运会上中国体操小将勇夺平衡木金牌的录像)
3、孙红为什么不敢上平衡木?谁来帮一帮她?
4、小结:从大家帮助孙红的话语中我感觉到大家的勇气是非常足的。孙洪听了你们的话一定会鼓足勇气克服胆怯心理练好平衡木的。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5、演示课件("帮一帮"练习2)罗军、李林放风筝,风筝挂在树上。
6、提问:罗军上树够风筝好不好?这样会怎样?
7、继续演示课件4:再现学生预测的事情发展的结果。
8、学着用今天学的道理分析这件事。(分组讨论)
9、小结:罗军不想事情的后果,盲目上树够风筝,做事无益是蛮干。
五、总结全课,提出希望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明白了什么是勇敢,什么是蛮干与逞强。希望同学们向真正勇敢的人学习,在日常生活小事中逐步培养勇敢精神,做真正勇敢的好少年。
板书设计:一谁勇敢
探究活动
1、在老师的指导和带领下爬一爬软梯、或做一些自己平时不敢做的体育活动。
2、回家后给爸爸妈妈讲讲徐洪刚和戴碧荣的故事,谈谈你的想法。
3、收集一些小学生逞强、蛮干的事例讲给同学们听。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我国是礼仪之邦,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继承和发扬。
2、懂得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情感:
尊敬有礼貌的人,愿意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对不讲礼貌的行为感到不满。
行为:
待人接物有礼貌。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就是依据《标准》“文明礼貌”德目认知第一条“知道我国是礼仪之邦,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继承和发扬”和第二条“知道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尊重他人的表现。愿意做个有礼貌的人”设置的。
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着重说明了礼貌待人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
第二部分讲了周恩来和宋庆龄礼貌待人的事例,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为什么要礼貌待人,同时也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楷模。
第三部分是具体说明什么叫待人有礼,怎样做到礼貌待人。
本课共有四个栏目
1、导入部分“想一想”栏目引用了培根的一句话,通过让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提出为什么要礼貌待人,从而导入本课。
2、课后练习“说一说”栏目共有两道题。第一题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两个事例,说说自己应该怎样向周恩来和宋庆龄学习。第二题是让学生理解一句俗语,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礼貌待人的理解,激发学生愿意使用礼貌语言的愿望。
3、“议一议”栏目是针对学生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进行辨析,提高学生的认识。
4、“演一演”栏目的目的是导行。
教法建议:
1、导入部分“想一想”栏目引用了培根的一句话,通过让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提出为什么要礼貌待人,从而导入本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真的照一照镜子,进而引申到“照镜子只能照出人的外表,而人的文化修养、道德品质则通过人的一言一行反映出来。”这时再出示培根的话,更有助于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
2、“演一演”栏目中的人物的行为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教学中,最好不让学生表演错误的行为,对指导学生的行为不利。教学重要坚持正面教育。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我国是礼仪之邦,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继承和发扬。
2、懂得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情感:
尊敬有礼貌的人,愿意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对不讲礼貌的行为感到不满。
行为:
待人接物有礼貌。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懂得礼貌待人的意义,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教育过程:
一、导入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照镜子的活动。
(1)教师把学生带到学校的礼仪镜前,让学生照镜子。(室外活动)
(2)提问:
同学们从镜子里看到了什么?
(人的外貌)
(3)提问:
那么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文化教养从镜子里能看到吗?怎么才能知道呢?(回教室讨论)
(4)电脑演示教材“想一想”栏目中的话,帮助学生理解上面的问题。
(5)学生回答后,教师不小结,请学生齐读教材课文的第一段,用这种方式对以上活动进行小结。
二、明理
1.师:你们知道周总理和宋庆龄吗?他们是深受人们爱戴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我们国家重要的领导人。他们在礼貌待人方面,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请同学们听听他们礼貌待人的事例。
2.播放录音:
录音内容: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学生看书)
3.电脑演示周总理和宋庆龄礼貌待人的照片。(教材中的图)
4.提问:
周恩来和宋庆龄是怎样礼貌待人的?他们这样做说明了什么?我们应该怎样想他们学习?
5.小结:他们与别人接触时态度热情文雅,说话文明和气,举止大方端庄,像他们这样就是礼貌待人。他们尊重人、理解人,是礼貌待人的楷模。
板书:态度热情文雅,说话文明和气,举止大方端庄
6.提问:周总理和宋庆龄这样对待别人,别人会有什么感受?
7.小结:别人会感到亲切、愉快,温暖,人们会尊重、信任他们,愿意与他们交往,和他们的关系更加密切,愿意按照他的要求办事。礼貌待人体现了一个人对别人的尊重和友善。礼貌待人对于个人来讲是一个人内在美的表现,是做人的基本品质。
板书:尊重、友善基本品质
8.提问:在国际交往中,他们更加重视礼节,这是为什么呢?
9.小结:在国际交往中,他们代表的是国家的形象。他们以礼貌待人,为我国赢得了崇高声誉。可见,对于一个国家来讲,礼貌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自古以来,我国就是“礼仪之邦”礼貌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继承和发扬。
10.提问:
今天,我们已进入了高科技时代,物质文明高度发达。我们在与人交往中以礼待人有什么重要作用?不讲礼貌会有什么后果?
11.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听到的事情谈认识。
12.小结:在与他人交往中,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对待自己有礼貌。同样,我们也应对别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礼貌待人,是与人友好交往的条件。社会越发展,对我们每个人礼仪方面的要求越高。尊重他人,以礼相待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板书:社会交往的需要)是做好工作、办好事情、生活愉快的前提。有人说“生活里最重要的是礼貌,他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学问都重要。”(电脑出示此句话)可见,礼貌待人确实很重要。
三、深入明理、导行
1.联系实际,深入明理
(1)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在礼貌待人方面是怎样做的?有什么体会?通过刚才的学习,自己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 篇13
【课程教学资源】
利用教学影像录音等教学资料开展教学,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教学优势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使小学生有好心情,培养自信心。
2.挖掘教材,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乐意学习,遵守纪律,按时作息,有责任感。
3.结合课文图画,展开合理想象,从小养成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结合课文图画,展开合理想象,从小养成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让学生懂得要按时起居、按时上学、遵守学校常规,养成按时作息、守时不拖拉的生活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谜语导入,初识钟姐姐
1.让学生猜谜语:一座小小机器房,不分昼夜工作忙。态度认真又负责,时间观念比人强。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猜谜游戏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上课伊始,趣即生;同时通过谜面,初步感受钟表的特征及用途。]
2.实物展示,观察钟表,实际感知。让学生展示课前模仿自家钟表制成的钟表模型,并分别表述钟表的形状、构造及特点,分享成果,进一步了解钟表的作用,小组交流并推荐几名学生在课堂上交流。
[设计意图: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观察能力、倾听及口语表达能力都得到培养。]
(二)模拟情境,角色扮演,了解钟姐姐
1.放录音,欣赏童话剧《钟姐姐笑了》。
(1)早晨明明睡觉,太阳公公站到了窗外,钟姐姐飞到他跟前唱起了歌儿……
(2)吃早饭时,窗外可以看见有小朋友背着书包走过,钟姐姐对明明说……
(3)上学路上,树上小鸟在叫,钟姐姐对他说……
(4)课堂上写作业,钟姐姐趴在他耳边悄悄说……
(5)晚上明明在看电视,时钟指到了8∶30,钟姐姐对明明说……
[设计意图:把教材中的图画转化成录音童话剧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学生兴趣盎然,在优美的童话录音中展开想象的翅膀……]
2.思考讨论:
(1)假如你是“钟姐姐”,在以上不同情境中你会对明明说些什么?
(2)为什么要这样说?
(3)明明该怎么做?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问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兴趣,他们必然会主动观察教材图文,积极思考:该说什么?怎么说?]
3.分组交流讨论,各小组选代表上台表演。
4.大家评价,教师激励小结:钟姐姐这样关心我们的学习、生活,使我们不断进步,健康成长,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哟!
[设计意图:结合小学生爱动、好表现自己的特点,设计此教学环节,学生们在表演时,定会争先恐后,自我表现欲得到较好的释放,师生关系更融洽,并由此得出了“时间的重要性”知识点的归纳,使教学自然而水到渠成。]
(三)联系实际,深化主题
1.出示多媒体课件(教材第42页上面两幅图片或动画),思考回答:
(1)屏幕上的图是什么意思?什么时间?妈妈说什么?贝贝说什么?
(2)贝贝这样做,上学会怎样?上课会怎样?经常这样下去会怎样?
(3)贝贝这样做好吗?如果你是贝贝,会怎么做?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年龄小,时间观念淡薄,不按时起床和休息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设计此教学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判断不按时作息是不好的习惯,从而初步形成自己要按时起床、休息的意识。]
2.合作交流:自己在按时起床、休息方面是怎么做的?
3.组间交流,制作时间表。根据学校每天上午8∶00上学,下午3∶00上学,小组合作讨论,制作本组的简易作息时间表,上台交流,最后形成科学的全班学生的起床、休息时间表。
[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设计自己的生活起居时间表,科学安排自己的生活起居,符合课程源于生活而反过来规范生活的理念。]
4.延伸主题,形成习惯:今天,我们学习了“与钟姐姐交朋友”,同学们表现得都很好,我希望大家下课以后,在家长帮助下完成下表(分发“作息时间训练表”),做到的打“△”,没做到的画“0”,真正和“钟姐姐”交上朋友,做一个按时作息的好孩子。看谁做得最好!
xx同学作息时间训练表
[设计意图:仅凭课堂教学活动就能使学生形成时间观念,是远远不够的,让家长协助,长期训练,课前、课中、课后有机结合才能逐步达到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