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一分》教案(优秀7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本文是漂亮的编辑给大伙儿整理的《分一分》教案(优秀7篇),欢迎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数学《分一分》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体验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2、体会一分钟的长短,了解时间与生活的关系。
3、能围绕一分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见过钟能区分时针分针秒针。
2、物质准备:钟、汉字(长、短)、拼图玩具
活动过程:
一、发现一分钟
1、讨论:每个时钟的钟面上都有什么呢?时钟有什么用?
2、:时钟能告诉我们时间,让我们遵守时间。
二、感受一分钟
1、讨论:那么一分钟我们能够干些什么?一分钟到底是长还是短?
2、幼儿第一次判断: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分别站在"长/短"两个汉字边。
3、游戏《木头人》:请幼儿摆一个难度较高的姿势,坚持一分钟。
4、幼儿第二次判断: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分别站在"长/短"两个汉字边。
5、游戏《拼图》:请幼儿在一分钟内完成拼图,自己完成情况。
6、幼儿第三次判断:请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分别站在"长""短"两个汉字边。
7、再次讨论:一分钟到底是长还是短呢?
8、:一分钟是不会变的,不论我们做什么事情,一分钟还是一分钟,我们要专注于一分钟能够完成一些重要的事情。
三、珍惜一分钟
1、幼儿观看ppt:一分钟可以做的事情。(一分钟人可以眨60下眼睛,一分钟可以写45个字、一分钟可以喝一杯水、一分钟可以读120个字,一分钟可以做50个俯卧撑、一分钟可生产78俩汽车,一分钟可跑300米,一分钟可以数300张人民币,铅笔厂一分钟可以制造1600支铅笔,飞机一分钟可以飞行18千米。一分钟全世界诞生259个婴儿)
2、幼儿交流:一分钟可以做什么?
3、:每一个一分钟我们都不要浪费,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
活动延伸:
1、制定一分钟记录表投放在数学区供幼儿记录;
2、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和反思:我们在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时间的行为,如何改正。
大班数学《分一分》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尝试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四份,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2、探索将同一形状的图形用不同的方法四等分,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绳子每人一根;各色正方形若干;剪刀每人一份。
2、正方形不同方法四等分图示卡等。
三、活动过程:
1、幼儿操作,体验四等分的含义。
(1)师出示一根绳子,小朋友看,这是什么?(绳子)我们来学魔术师变魔术,好吗?变什么呢?将一根绳子变成四根,你们信吗?
(2)幼儿操作变魔术,师观察。要求由一根绳子变为四根一样长的'绳子。
(3)说说你是怎样变的?你是怎么知道它们是一样长?(个别)
(4)小结:把一个整体分成一样的四份,就是四等分。
2、教师提供一张正方形纸,引导幼儿想办法把它分成一样大的四份。
(1)幼儿操作,师观察。
(2)幼儿反馈尝试结果,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图示卡。
——“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分的?怎样证明你分的四份是一样的呢?”教师鼓励幼儿想出各种办法加以证明。
(3)小结。
3、再次尝试,探索正方形四等分的不同方法。
(1)师:“老师这里为你们准备了多个正方形,请你们再来试试,想办法分一分,用不同的方法,记住哦!”
(2)幼儿操作,老师观察,鼓励幼儿探索正方形的四等分的多种不同方法。
(3)幼儿交流自己的不同方法,师和其他幼儿验证。
——“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把图形分成一样大的四份的。怎样证明这四份是一样大的?还有谁用不一样的方法把图形分成了一样大四份?”
——是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正方形的四等分图示卡。
4、延伸活动:
(1)师:你们平时在什么时候可以用到这种方法?(结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如:分蛋糕、火腿肠、饮料等。)
(2)老师布置一个任务:你回家试试用四等分的方法分一分长方形,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分一分》含反思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乐于参加体验活动,让幼儿感知时间。
2、通过不同方式感受体验一分钟的长短,明白时间长短与自身努力有关。
3、知道要珍惜时间,把握好每一分钟。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幻灯片、铅笔,本。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认识时钟,知道一分钟有60秒。
一匹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猜一个谜语(猜谜: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你知道是什么吗?
出示时钟,认识时针、分针、秒针,有谁知道秒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呢?(说完钟表秒针走一圈)它走一圈又要走多少下呢?让我们一起来数一下吧。知道一分钟有60秒。
总结:60秒就是一分钟,一分钟等于60秒。
二、感受一分钟的长短。
(1)游戏《木头人》:静静感受一分钟的长短。(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动了就是小淘气。)当老师说到动了就是小淘气时,只许做身体坐直的动作。而且,要停一分钟。幼儿做游戏一遍。
教师提问:停一分钟有什么感觉?现在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怎么又觉得长了呢?
提问:谁来说说这一分钟你有什么感觉?那这一分钟你感觉是长还是短呢?
(2)大家体验一下一分钟。
我们一起来玩个一分钟说古诗的游戏,你觉得这一分钟时间长还是短?
为什么同样是一分钟,感觉却不一样呢?
(3)总结:同样是一分钟,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有的时候会觉得一分钟很长,有的时候又会觉的一分钟很短。
现在请小朋友看一分钟的动画片,说说你觉得一分钟时间长还是短。”请幼儿说说感受。
小结:“原来我们在等待或者痛苦时就会觉时间很长,而很高兴地时间就会觉得时间很短。”
三、挑战一分钟
1、“现在老师想请你们猜猜这些活动在一分钟内能不能挑战成功?”播放视频。
2、“很厉害,对不对,你觉得,她为什么会挑战成功?”做事要专心。
3、幼儿猜测一分钟能做哪些事情。
(1)幼儿自由猜测
(2)让幼儿猜一猜,他们在一分钟分别能跑多少米、写多少个字?(上网上查了些资料,一分钟跑400米,写70个字。
4、分组活动:挑战一分钟。
师:刚才小朋友看到图片上的人物他们利用一分钟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天老师也请小朋友来挑战一分钟,看看我们能和一分钟挑战?
看看小朋友能在一分钟内数多少个数,多的获胜。
看谁能在一分钟内写数字最多,多的获胜。
看看一分钟能拍多少下手,多的获胜。
5、检查幼儿情况并总结。
(1)幼儿体验结果,选出获胜者。
(2)小结:一分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短,只要抓紧时间,我们一分钟可以做的更多;原来一分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长,一分钟是很短暂的,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
“一分钟可以完成许多事情,我们要珍惜时间把事情做的又快又好。我们要怎样珍惜时间呢?”
做事要专心,不拖沓。今天的事情今天完成,珍惜时间。时间宝贵,一分钟过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不要浪费它。精彩的度过每一分钟,每一天。
6、结束活动,体验一分钟能走多远的路。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根据本班的年龄特点及兴趣爱好,以幼儿感兴趣的竞赛活动贯穿于整节课,让幼儿充分感受一分钟。活动的准备分为知识准备和物质准备,教师能充分为幼儿准备感兴趣及富有挑战性的操作材料。幼儿的知识准备,开展活动前幼儿已认识时钟,并懂得一分钟时间的概念。教师为幼儿创设了情景及图片,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感受时间的重要。但是在游戏活动中我没有很好的引导幼儿去说,由于教师组织活动比较紧张,所以导致整个活动教师的语言过多、语速较快,活动时间没有很好的支配。通过本次活动让我成长了不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好的结合新纲要,学会如何有机地总结、提升幼儿的探索发现,同时我也要掌握幼儿的兴趣点、年龄特征、知识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探索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师幼互动,从而才能达到教学的有效性。
小百科:分钟,表示时间长度的词语。
《分一分》教案 篇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页的例题,第8~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本单元结合学生生活中整理文具和学具的经验,让学生初步体会分类的意义,学会按一定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的方法,初步接触选择标准给事物分类,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 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 体验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
3。 初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教学过程]
一、 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分类需求
1.CAI故事引入。
两位小主人公自我介绍:“我是宝宝,我是贝贝,我俩是好朋友,我们长大了!上小学了!我们很想认识更多的新朋友!”
谈话:你们想认识他们吗?宝宝和贝贝邀请我们一起到他们家里做客。
CAI出示:宝宝和贝贝的书桌。(贝贝的书桌上散放着文具和学具,宝宝的书桌上放着整齐的文具盒和学具盒,盒盖打开着。)
提问:你们喜欢谁的书桌?为什么?
CAI出示:贝贝的妈妈对贝贝说:“贝贝你上小学了,自己的东西应该学会自己整理。
贝贝皱着眉说:“应该怎样整理呢?你们愿意帮助我吗?”
[评: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故事情境,通过两位主人公零乱和整齐的书桌的对比,使学生初步感受了整理分类的好处。再以主人公贝贝寻求帮助的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起学生的操作欲望,同时有机渗透了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2.学生尝试操作,形成分类方法。
(1)提问:如果你是贝贝,会怎样整理这些东西呢?小朋友们先自己理一理,然后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帮助贝贝整理的。
(2)学生个人整理,同桌交流。
(3)学生在实物展台下操作汇报怎样整理的,集体评议。
(4)CAI演示贝贝的操作,贝贝:“谢谢大家教我的好办法,书桌上的物品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放在学具盒里,一类放在铅笔盒里。这样分一分就整齐了。”
[评: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生活经验独立操作,然后与他人交流是怎样整理的,符合刚入学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使学生把具体的操作行为和抽象的言语概括相结合,令操作活动富有成效。]
二、 联系生活实际,形成分类方法
1.购物中的分类。
(1)CAI演示:贝贝妈妈:“贝贝你真棒!瞧瞧妈妈在超市买的这些东西,你能帮着分一分,整理一下吗?”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的物品。
(2)CAI演示:贝贝:“行!都有哪些东西?”同桌学生互相交流贝贝提出的问题。
(3)CAI演示:贝贝:“把这些东西放在两个袋子里,你知道怎样放合适吗?”四人小组讨论并操作。
(4)学生汇报。
(5)CAI演示贝贝的操作方法,妈妈说:“一袋装吃的,一袋装用的,你们是这样分的吗?”
2.交通工具的分类。
(1) CAI演示:贝贝妈妈:“贝贝真行!奖励你去看一会儿书吧。”
贝贝打开百科全书“交通工具”,出现课本中“想想做做”第3题中的各种交通工具。贝贝:“小朋友,你认识这些交通工具吗?”
同桌学生互说。
(2) 百科全书说:“小朋友,你知道它们各在哪里行驶吗?”
学生独立利用学具卡片分一分,然后和好朋友交流:你是怎样分的?
(3) 学生操作课件(拖动相关交通工具图标)汇报分类方法。
学生正确分类后,CAI演示:各种交通工具分别在天空、陆地、江河里行驶。
[评:从超市购物装袋到为各种交通工具分类,教师都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让学生感受到分类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加深对分类的理解。教师努力把学生的现实生活资源有效转化为教学资源,使学生切实感受了数学来源于生活。]
CAI演示:百科全书:“小朋友,只要你做有心人,仔细观察,在生活中,你能发现很多物体可以按一定标准分类,有的可以分成两类,有的还可以分成三类、四类等。”
三、 走进大自然,掌握分类方法
1.CAI演示百科全书中的“动物篇”(“想想做做”第1题,改变部分动物,突出三种生活环境:水中、陆地、天空),贝贝:“大自然中的这些动物可以分类吗?”
(1)小组讨论交流:你认识哪些动物?你知道它们生活在哪里吗?
(2)学生每人用学具卡片操作分类。
(3)学生汇报,CAI演示学生分类结果,集体讲评。
小结:小朋友说得有道理,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这些动物就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2。 CAI演示百科全书中的“植物篇”(“想想做做”第4题)。
(1)提问:这些植物你认识吗?先在小组内把自己认识的介绍给其他小朋友,然后自己动手摆一摆,可以怎样分呢?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分法多?
(2)学生在展台下操作汇报,集体评议。
[评: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进行分类,形成了和谐的、宽松的、平等的交流氛围,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总结:小朋友们开动脑筋,不仅帮助贝贝学会了分一分整理学习用品的方法,还想出不同的分类标准把植物、动物进行分类。你们真聪明!
四、 向课外延伸,活用分类方法
谈话:分一分的这种方法对于我们做什么事有帮助呢?明天上课时告诉大家,你用这种方法做了什么事,好吗?
[评:下课铃声响起,并不意味着数学课教学的终结,而是在更大时空范围内实践数学思想方法的开始。课末,教师让学生带着“我想用方法,我能用方法”的积极心态走进生活,走向社会,体现了数学应用于生活的理念。]
[总评]
1. 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运用教材。
“分一分”是学生进入小学生活初期的一个教学内容。课前,教师通过调查了解到:约半数以上的学生在家里或幼儿园有过分类整理玩具、物品的经验,但有主动分类整理习惯的不到四分之一;约四分之三的学生有超市购物经历;对常见各类动物生活习性有初步认识的学生约占三分之二。
根据此项调查,教师从学生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进行教学设计,首先,改变教材例题中直接提出问题(哪些东西放在学具盒里?哪些东西放在文具盒里?)的方式,以故事情境呈现零乱、整齐的两种场景对比,让学生感受分类整理的必要性,同时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埋下伏笔。其次,将“想想做做”第1题(把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出来)直接给出一种分类标准的习题,调整到第三层次“可以按不同分类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中教学。
全课设计注意发挥多媒体优势,创设故事情境,以贝贝和妈妈、拟人化的百科全书间对话为线索,将教学内容串联成一个帮助别人找方法,在生活中用方法,了解自然界动物、植物分类方法的整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调动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参与学习过程的热情,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的价值。教学由近及远,由小及大,既引导学生形成数学思想方法,更注重引导学生用好方法,形成好习惯。
2.把学生个体间差异作为教学资源利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由于学前教育、家庭环境等多种因素,学生间个体差异明显。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间的差异作为教学资源,创设了充分地进行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力图使每一个个体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中教师安排学生五次独立思考、操作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第一次活动,唤起学生生活中曾有的分类整理的经验,个体操作,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方法,获得自我肯定;第二次活动,四人小组合作,联系过去的购物经验进行操作,达成分类的共识,形成方法;后三次活动,重在发挥学生个体优势,向组内成员介绍自己认识的交通工具、各种动物、植物,然后独立操作分类,再与好朋友分享自己的方法。
集体评议时,教师给学生时间充分发表意见,让学生在互相争辩中明理,交流讨论中创新。宽容、轻松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设了愉悦的学习心理环境,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充分体验着参与的快乐,思维的兴趣,成功的欣喜。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分一分》 篇5
活动目标:
1、能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初步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2、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PPT、幼儿画册、雪花片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陆老师要带小朋友们一起去摘苹果,你们愿意吗?
2、实物图与数字匹配
师:看,我们摘了这么多的苹果,一起来数数,这里有几个苹果,用数字几表示(依次数数、配上相应的数字)
3、初步理解单双数
师:你们真聪明,为了奖励你们,陆老师要为你们变魔术,看好了,陆老师要把每一竖行能够两两一起的苹果圈起来。
提问:看,是不是每一组苹果都被两个两个圈起来了?(不是的)
哪几组苹果两个两个的圈,被全部圈完了?是那几个数字?
哪几组苹果两个两个的圈,到最后没有圈完的?是哪几个数字?
4、师小结
师:这些两个两个全部圈完的2、4、6、8、10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双数,没有两个两个圈完只剩一个的1、3、5、7、9叫单数。
5、根据实物认识理解单双数(PPT)
6、在游戏与操作中区分单双数
雪花片
找一找
抱一抱
7、巩固练习
《分一分》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钟、零”等8个字,会正确书写“哈、欠、钟、元、迟”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在读、议、演中理解课文,了解元元迟到的原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4、在读中体悟到时间的重要,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要做遵守纪律的孩子。
二、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游戏感受一分钟,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高兴吗?(高兴)想让所有的老师认识你吗?坐的最端正回答问题最积极的孩子,老师一定会记住你的名字!下面我们开始上课:
1.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一分钟(板书课题:一分钟)先我们就一起来做个游戏,感受一下一分钟到底有多长?全体起立,立正,两手前平举坚持站好一分钟。时间到,同学们请坐,你觉得一分钟长吗?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长,也可以说很短。想把握安排好一分钟是很不容易的。我们要认识一位小朋友元元,他因为一分钟而上学迟到了20分钟。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板书:一分钟元元迟到20分钟
(二)复习巩固,初步感知
1.师:课文中的生字宝宝迫不及待地要和大家见面了。(课件出示,学生开火车读)
2.师:在这些生字中,你觉得哪些字最好记?你有哪些小窍门儿?(充分让学生交流自己识字的方法)看来,只要我们掌握了多种方法就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很多字呢!
3、师:如果把拼音朋友去掉,你还认识它们?(课件出示认读生字,并组词)
4、师:老师想加点难度,你们还敢挑战吗?好,咱们来开火车读。小火车从哪儿开?小火车从我这儿开。
5、师:同学们的词语认得真棒!认识了本课的生字和词语,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把课文读得更准确、更流利。请你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课文,把喜欢的段落多读一读。(播放轻音乐)
6、看到大家读得这么投入,老师也想来读读课文,请全班同学来当小评委,给老师提提建议,行吗?(播放动画课件)
7、你想给老师提什么建议?你们又没有信心超过老师呢?(有)
(三)精读课文,引导分析。
1.听老师读了课文,这篇文章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
2、那咱们来看课文得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这一段内容,指名读。)
3.师: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起床时间到了,元元还想睡一分钟,觉得不会迟到的。)
师:在这里元元认为一分钟重要吗?(不重要)元元此时是什么心情呢?(不在乎、侥幸心理)谁能试着把元元当时的心情读出来?
4、过渡:元元也已经起床,很快地洗脸,吃了早点,背着书包上学去了。那么事情真的如元元所想的那样吗?他有没有迟到呢?
5、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2——6自然段。想一想:事情真的如元元所想得那样,再睡一分钟不会迟到吗?教师个别指导朗读。
6、汇报:元元上学怎么样了呢?(板书:迟到20分钟)
7、观察书上32页的图,用书上的一句话来说一说元元此时的心情。
课件出示句子:“元元非常后悔。”
(1)理解“后悔”的意思。后悔:后悔是说明自己对以前做过的事或说过的话自责和愧疚。你能读出元元当时的心情吗?
师:希望我们的同学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
(2)元元因为什么而后悔?(学生说到哪里,就出示这段话,并指导朗读。)
A、元元错过红灯时他的心情怎样?(后悔)课文中元元是怎样说的?(第2节)
B、这时上学的时间已经不早了,可是等呀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这时的心情又怎样?(着急,更加后悔)(第3、4节)
C、到了学校看到同学们都在上课,如果你是元元你会有什么感觉?(不好意思)课文中的元元又是怎样呢?()(第5节)
(3)小结:同学们真会读课文,焦急的等待使元元后悔,步行的辛苦使元元后悔,脸红的尴尬使元元后悔,迟到20分钟更使元元后悔。
(4)师:元元是不是迟到了以后进教室才后悔的?找出能表现元元后悔的句子,读一读。朗读下面三句话,读出相应的语气:
A:元元打了个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B: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C: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5)师:是呀,元元此刻才觉得一分钟很重要。看到元元这么后悔,你想对元元说些什么呢?当元元听到我们的这些话时,相信他一定会明白每一分钟都应该好好把握的。
教师小结:其实一分钟可以做很多事情,人们驾驶着汽车一分钟可以行驶11公里,印刷厂的工人叔叔借助先进的机器,一分钟可以印刷133张报纸,在北方农民伯伯能用收割机一分钟完成一百平方的麦地收割,……看来,一分钟还真不可轻视它呀!我们应该珍惜时间。
(6)师:老师这里有几句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哪几位同学能为大家读一下?(课件出示,指几名学生读一读)
(7)你还收集到哪些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呢?(充分让学生交流)
(五)拓展课文,明理升华。
大家愿意编故事吗?题目“第二天的元元”。故事发生时间段为:第二天,闹钟响了……到学校上课。(各小组演一演,再选派两个组到前面表演。)
今天学习了这篇课文,同学们懂得时间是最宝贵的,希望同学们严格要求自己,做时间的主人!做一个永远和时间赛跑的人,这样的你一定会成功!
《分一分》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积极参加分类活动,能按事物的种类和数量等特征进行分类,发展思维能力。
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了解画面内容。出示视频照片画面,引导幼儿说一说:“画面中有什么?风车、皮球和娃娃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每种玩具的数量是多少?”为幼儿进行分类活动做准备。
2、每人一捆图片玩一玩“分一分”的游戏,引导幼儿尝试按事物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将卡片分开;本文想一想可以怎样分?引导幼儿确定分类标准,尝试按照文具、水果和玩具的概念进行分类,或从功能上进行分类,如:用的、吃的、玩的等。
3、观察幼儿操作情况,可引导幼儿数一数每张卡片上实物的数量,在按照数量将每组卡片继续分,如:将水果按照数量分成7个和8个两组等。
4、引导幼儿说一说是怎样把卡片分开,为什么这样分。对不正确分类方法的幼儿,可请幼儿演示分卡的过程,教师帮助其概括出分类的标准,与大家共同分享。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