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小班教案 > 小班数学《比大小》【优秀12篇】正文

《小班数学《比大小》【优秀12篇】》

时间:

《小班数学《比大小》【优秀12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小东西我们两个一起上你】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小班数学《比大小》 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比大小(二)

授课人

所在单位

授课类型

新 授 课

授课时间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在方格纸上涂一涂,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的活动,体会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在涂一涂,比一比中培养学生多种感官的综合应用能力,发展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结合具体的活动发现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难点:理解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但小数的意义不同。

课前准备

教师

视频投影仪、图例

学生

两张同样大的方格纸、彩笔

教 学 设 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创设

情境

发现

问题

我们已经和小数成为了好朋友,会比较小数的大小了。

1、大家来看这样两个小数0.3和0.30谁大呢?

2、你想通过什么方法证明0.3=0.30呢?

学生可能回答03.=0.30

学生汇报

课伊始激发学生学习的的热情,只有与小数成为好朋友,学生才能高兴地去发现它的奥妙和神奇。

二、 动手

操作,

体验

探究。

(一) 引导

第一次发现

3.和老师一起动手试一试,好吗?

4.快拿两张方格纸用彩笔涂一涂,表示0.3和0.30

教师巡视

5.在黑板粘贴的图例上随着学生的汇报涂色。

6.在小组内一起数一数涂色的方格数。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7.指名汇报(板书:0.3=0.30)

1.学生动手操作,用彩笔。

2.互相欣赏。

3.指名汇报涂色的过程。

4.学生小组合作。

5.学生汇报。

得出结论0.3=0.30

但表示的意义不同。

通过操作使学生对前面学习的分数的意义进行回顾。涂色时,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通过数一数方格使学生亲身经历涂色部分面积是相等的过程。

(二)引导第二次发现

1.视频投影仪出示教材,P10T1. 0.2和0.20谁大?

2.指名一边涂色一边汇报

1.学生在教材上完成涂色、比较。

2.同桌交流得出结论:

0.2*0.20

再次实际操作使学生感受到这两个小数也是一样大的。

(三)引导第三次发现

1、 投影仪出示教材的第2题,2个同样大的方格。

2、 提问:你想怎样涂色,使两部分相等?

3、 快动手试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结果

4、 教师巡视指导。

5、 指名汇报。

6、 教师板书

0.5=0.50 0.7=0.70

0.9=0.90 0.1=0.10

……

1、 学生自由回答。

2、 学生自由涂色、写数。

3、 小组合作交流。

4、小组代表汇报,说明理由。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的思维从几个数拓展到许多组数的比较。

(四)引导学生总结概括。

1、 提问:通过以上这些活动,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 在小组内交流。

3、 师板书结论:强调小数大小相等,但表示的意义不同。

1、小组合作交流。

2、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3、得出结论: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注: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明白就可以)

由具体实例归纳一般规律,使学生对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从感性上理解小数的意义。

三、联系

生活,

趣味

拓展。

1.指板书

提问:你还可以运用生活实际来说明两个小数是相等的吗?

2.师: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大小不变,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应用,请看投影仪,你会填吗?

0.4=( )元

0.60米=( )米

1.500千克=( )千克

8元=( )元

3.你能在括号里填上小数吗?

板书:

( )=( )=( )

4.教师巡视

5.指导汇报

师板书:

0.4=0.40=0.400

学生可能汇报:

0. 5元表示5角;

0.50元表示5角0分;所以0.5=0.50

1.学生独立解答

2.集体交流

3.学生自由选择小数独立完成

4.同桌之间交流

5.学生汇报

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蕴含着生活。

通过这一开放性问题,使学生灵活运用小数这一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后,再交流加深对这一规理解与应用,激发学生感受小数的神奇。

四、总结

升华,

回归

生活。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想对小数朋友说什么呢?

2.到生活中去寻找两个小数相等的例子,好吗?

看谁细心,找的最多

学生自由谈体会。

通过这一简短的提问,使学生更加喜欢小数,为进一步探索小数点的规律以及小数加减法作了铺垫。

让数学回归生活,学以致用。

小班数学《比大小》 2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认知的匹配,让幼儿互相交流一下。

活动准备:

1、购买好4种以上水果若干(如苹果、梨、香蕉、桔子等、西瓜、火龙果等等)。2、果盆4个。

3、水果奖章数个。

4、图片,卡片。

活动过程:

1、出示苹果、梨、香蕉、桔子各若干只。

2、出示贴有苹果、梨、香蕉、桔子图案的果盆各一个。

3、让幼儿自选一个水果,跑到相应的果盆前将水果放到果盆中,然后跑回。4、每次都放对的幼儿获得水果奖章一枚。

指导重点:

1、根据实物水果的形状、颜色与果盆上水果图案进行认知匹配。

2、让幼儿学说水果名称。

活动结束:

小朋友互相探讨,然后一起听音乐,吃点心。

幼儿园托班数学活动:

小猪住新房

活动目标:

1、在情境游戏中进一步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并能根据圆点或数字找到相应数量的小猪。

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培养与同伴间的合作能力,养成互相谦让的品质。

活动准备:

美丽的森林场景、数字卡片1——9、圆点卡片1——9、小房子9幢、小猪大卡片1——9张活动过程:

一、童谣《小肥猪》引入。

师:小猪宝宝,过来让妈妈看看你们长得怎么样?(幼儿围在老师身边一起律动童谣。)

二、新房上的秘密。

1、师:你们吃得好,睡得香,所以都长得胖胖的,真好,妈妈也真高兴。前几天妈妈在森林里给你们造了许多漂亮的小房子,等会儿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房子上还藏着秘密,看你们谁能发现。

2、幼儿自由欣赏新房,寻找房子上的秘密。

3、集中交流。(新房上有圆点卡片,它能表示多和少。)

4、进一步理解数的实际意义,找到与圆点表示相同数量的数字卡片。

师:圆点上的多和少可以用数字宝宝来表示,那我们一起帮圆点找到他们的好朋友吧!

5、猜猜小房子上的卡片有什么用处,发散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

6、交待妈妈设计卡片的用意。

师:刚刚呀你们都说了好多好多卡片标记的用处,是的,不同的地方标记有不同的用处,今天呀妈妈用这些卡片就是告诉你们,每幢房子上面圆点或数字是几就住几只小猪。

三、小猪住新房,尝试同伴间的合作意识,巩固对数字的理解。

师:现在我们要去住新房了,你可以请上你的好朋友,住进你们喜欢的新房,等会儿妈妈要来检查的,你们不可以争抢的哦。

四、根据小猪大卡片上小猪数量的多少,找到相应的小房子,进一步巩固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师:刚刚我们的小猪宝宝真好,都能和好朋友一起住新房,看,我们还多出了许多房子,那我们邀请远方的朋友一起来住,好吗?我们根据他们上次寄来的照片,帮他们安排好新房吧。(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检查。)

五、音乐律动《小火车》。

师:房子安排好了,那我们开着小火车去接他们吧!

小班数学《比大小》 3

数学活动:

给与“小小”送礼物

活动目标:

1、通过送礼物等游戏的方式,认识大小标记及其特征。

2、学习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大小。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大、小标记图片、大小娃娃各一

2、各类大小不同的物品:幼儿人手一份、教师处若干

3、一把大椅子和一把小椅子、大小娃娃家

活动过程:

1、导入。“今天,老师和小朋友玩个游戏。我说‘请起立’,你就说‘我起立’;我说‘请坐下’,你就说‘我坐下’,试试看好吗?”

2、“今天,有两位客人和我们一块儿做游戏。”

1出示大娃娃。“这是大大,我们拍拍大大,对它说句话好吗?”(大大你好!大大我喜欢你!大大欢迎你!)“请起立”“我们一起说‘大大力气大、大大是个大胖子、大大要吃大蛋糕’…”(加上动作)

2出示小娃娃。“这是小小,我们也和小小打个招呼好吗?”(小小你好!小小我请你喝水!小小我跟你玩!)“请起立”“我们一起说‘小小力气小、小小不锻炼、小小吃小面包’…”

3、游戏:给大大、小小坐椅子。

“这儿有两把椅子,看看它们一样吗?”(不一样。一把大、一把小)“我请大大和小小坐椅子,谁来帮助它们?”

小结:

大大坐大椅子,小小坐小椅子。

4、幼儿送礼物

要求:

幼儿能在目测比较出礼物的大小后,将对应的送给客人,并能讲一句话。

(1)教师提供,个别幼儿进行。

1相同的两件东西,比较后大的送给大大,小的送给小小。

2相同的三件东西,比较后大的送给大大,小的送给小小。

3从许多同类的东西中(每类3---4个)找出大小不同两件东西,比较后,大的送给大大,小的送给小小。

(2)每个幼儿将自己小篮里的礼物送给大大和小小。

(3)将大大小小送回相应的家,幼儿在娃娃家游戏。

小班数学《比大小》 4

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比大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太多的收获令我感动,课堂上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激情和热情着实令我动容,整个教学活动中,可以说我将自己完全置于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位置上,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课�

教学伊始,我就直接切入主题,创设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情景图,引发具有思考行极强的问题“仔细观察,哪盘鸡蛋多?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这样的问题一经抛出,即刻触动了学生思考的兴趣,听听孩子们的回答“只需要比最后一排就可以了,因为前几行都一样多”,“老师,第一个盘子的只空了两个格,第二个盘子空了四个格,所以第一个盘子的鸡蛋多”“老师,我能很快的数出每盘鸡蛋的个数,我5个5个地数,很快”就在这七嘴八舌中,将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使其立刻变得鲜活而灵动。同时更从侧面充分体现了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主动性,学生的语言可能稚嫩,可能不够缜密,但孩子的潜力着实令我称道,我欣慰于孩子们在课堂上能够灵动的展现自我,更称道于学生能够赋予课堂新的生命,我怎么不为之动容。学生能够自然,轻松、愉快地走进课堂,这不正是我一直苦苦追求的目标吗,静下心细细想来,其实它很简单,其实有时甚至是触手可及,但有时却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问题。

二、在自主活动中个性得到张扬。

可以说本节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要想达到教学目标并不难,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够让这样一节看似普通而平凡的教学内容,富有新意与创意,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在干巴巴的大小比较方法之后更能体现出课堂的有效性,我将本节课定位在让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层面,宗旨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练,让学生在活动中个性得到张扬。我充分利用了课前发给学生的卡片(100以内的数)巧妙地利用这张小小的卡片,并将其贯穿于教学始终,在学会了比较大小的方法后,设计了同桌两人比,四人小组比,随意找同学比,和老师比,甚至全班同学比,难度在不断地提高,更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可以说就在这一次又一次的比较中,学生巩固的不仅仅是比较方法的运用,更激发了学生挑战的欲望,同时也收获了一次又一次成功。

三、教师要不断完善与提高。

有收获,也有遗憾,课堂的调控,教学拿捏的火候与尺度,教师就知识的归纳与总结的时机,还需要完善。但通过今天的教学,更使我深刻的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们切不可低估今天的学生。教师看多远,学生就会走多远,我们也许能做到将课堂还给学生,我们也许能做到,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主体地位,但更要求我们要学会反思,学会汲取,不断学习,不断地完善自我,完善课堂,追求理想的课堂首要目标是有效,真可谓“任重而道远”。

小班数学《比大小》 5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第三课时:比大小。

2、教材简析:教材以情景的形式呈现出郑强和李明参加演讲比赛,郑强得9.87分,李明得9.90分,让学生比一比谁的得分高,然后给出张华得9。96,让学生排出名次,最后是道理解题,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与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相同,所以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在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上,为学生提供熟悉的情节,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自主学习,并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新方法,本节课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的加、减、乘、除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拟定为:

知识与技能方面:

⑴通过活动,掌握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⑵通过引导,启发使学生掌握比较几个数大小的策略、方法能将几个小数按顺序排列。

⑶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交流中探索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比较大小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学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顺序进行排列,从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难点:能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并且正确地比较它们的大小。

【说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小数的比较大小,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内容也比较枯燥,但其内容又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新课程注重小数的现实意义,适当让学生经历一些现实情景,使学生通过活动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意义。

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我在本节课的教学法上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⑴创设生动具体的教育情景,激活学生的有关经验和体验。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景,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引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投入,使他们自主的。投入学习。我在本节中首先通过展示少年演讲这一情景,在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愿望。

⑵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我们应该转变角色,开展探究性学习,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

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不同的学习效果,因为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在学习新知识时,应给学生消化吸收的空间,不强加给学生,让他们自然而然的接受新知识。

【教学程序】

设计这一课时,我以学生亲自参与的“自主探索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情景导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尝试。

1、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入手

引导学生观察,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素材,也隐含着数学知识的生长点。

2、立足探索发现,在合作交流中获得新知识

在引入的基础上,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一活动贯穿始终,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是在“做数学”而不是“学数学”。

在小组交流中,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已的想法,恰当给予肯定,然后通过引导,概括出比较的方法,实现知识的整合。

3、巩固练习

新的学习成果的强化,主要是通过练习实现的。

让学生在及时的练习中巩固所学的技能,让学生沉浸在解决问题的快乐中,能强化学生的理解,应用能力。在这节课上,我们也许看不到步调一致的和谐,但我们可以听到来自不同角落的声音。

4、总结

让同学们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最后老师鼓励总结。

总之本节课的整个过程,力求做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课堂学习的中心,课堂中的一切活动都在为学生

小班数学《比大小》 6

详细介绍:比大小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P17-18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读法和作用,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动物头像学具、﹤、﹥和15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发现问题

1、课件演示:动物乐园场景

师:今天,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小动物们都到动物乐园帮忙,热闹极了。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各有几只?

2、汇报交流。

学生:4只小鹿,5只小白兔,4只小熊,3匹马、3只猴子,2只小鸟。

3、动手操作。

(1)师:谁愿意用动物头像来表示你观察到的动物?请用学具(动物头像)表示出来。

(2)学生摆完,设疑激趣:来了这么多的动物,到底哪一种动物比较多,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来比一比看。

①小组讨论: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怎么比?比的结果是什么?

A、独立思考

B、小组交流

C、全班交流

②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和同样多;比多;比少。

(教学设想: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后,让学生自己在心里数一数,在班级汇报时说一说,在自己的桌面上摆一摆,引导孩子动脑、动口、动手全方位地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认识等号。(研究第一种情况)

(1)学生汇报:我把熊和鹿做比较。

师:那么这两种动物,谁多?谁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A:我用数的方法来比较。鹿有4只,熊有4只,所以鹿和熊一样多。

学生B:我用摆的方法进行比较,熊摆了4只,鹿也摆了4只,所以熊和鹿一样多。

(教学设想: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围绕谁和谁比?谁多?谁少?你怎么知道?进行讨论,给学生思考、探索与表达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同时教师以儿童化的语言,以商量的语气、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们共同学习,能激发孩子更高的学习热情,使孩子们敢说、敢想、敢做、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参与课堂学习。)

(2)展示学生各种不同的摆法,比出好的,将学生引导到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课件出示)

(教学设想: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但算法多样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而是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地渗透、培植,只有在学生想法多样化、摆法多样化、说法多样化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出现算法的多样化。)

(3)、认识=

熊有4只,鹿也有4只,我们就说熊和鹿的只数同样多,4和4同样多,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等号)课件出示4=4读作:4等于4

等号

(教学设想:现在的孩子,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已经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所以在认识同样多和=的过程中,应突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只要是学生能说的让他们自己说,能做的让他们自己做,能教的就让他们自己来当小老师,教自己的小伙伴。)

(4)找找动物乐园里还有谁和谁同样多,几等于几?(马和猴子同样多,3=3)

(5)举例:除了3=3,4=4以外,你还能举出别的例子来吗?根据汇报,师板书。(1=1,5=5)看黑板上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等号两边的数一样)两边相同用等号

2、认识、(兔和猴比、猴和鸟比)

(1)认识。

①汇报。学生A:我是把猴子和兔比,兔子有5只,猴子有3只,所以兔子比猴子多。

学生B:我是摆一摆知道的,兔子摆5只,猴子摆3只,多出了2只,所以兔子比猴子多。(课件出示一一对应的摆法)②引出大于号。

师:5比3多,在5和3的中间要用一个什么符号表示?等号行吗?我们把这个等号变一变,课件动画演示等号变大于号:把等号左边的口张大点,右边的口变小点,就成了大于号。(让学生体会到符号之间的联系)

③这个式子53怎么读?(5大于3)。用手势帮助我们记住大于号,课件演示:把右手食指和大拇指撑开,形成一个大于号,大口朝左大于号。

(2)认识小于号。师:5比3多,用表示,那么3比5少,应用什么符号表示?课件动画演示:把大于号转个180度就是小于号。

的名字叫什么?(小于号)这个式子怎么读?35(3小于5)。课件:我们用左手表示小于号,撑开食指和大拇指,大口朝右小于号。

三、练习与拓展。

(1)练习使用<>

师:其他的动物比较的结果怎样?小朋友们能不能自己完成?请同桌交流:说一说几大于几?几小于几?课件逐一出示

(2)引导发现: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观察这些算式,用大于号和小于号时你发现了什么?(有的孩子说:口子大的朝大数;有的孩子说:开口朝左的是大于号、开口朝右的是小于号;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编顺口溜:大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大口朝左大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两边相同用等号。)

(教学设想:记住、对孩子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引导学生如何张开想象的翅膀,用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3)揭题:我们今天认识了、,=这三个好朋友。(出示课题)(4)课件出示书P18做一做第1题。1.左图:两边各有几只灯笼,谁多谁少,几大于几?

2.右图:两边各有几只猴子,谁多谁少,几小于几?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再讲评。

(5)游戏:排排队。请5位学生上来当数字娃娃1、2、3、4、5,小朋友们,你们能给它们排排队吗?

①按大小排队。(学生可以用数字卡片自己摆摆看,再交流)

②谁最大?谁最小?你能选出其中两个数比大小吗?(每个学生用﹤﹥摆摆看,看谁想的多?再上台汇报。)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刚才我们学习了比大小,下课后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或者回家看一看哪些东西和哪些东西可以比的?谁和谁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几等于几?

(教学设想:整堂课的教学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一个问题情景,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从而增强了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小班数学《比大小》 7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掌握大、中、小的区别。

2、在探索活动中,让幼儿初步感知形状是可以通过外力改变的。

【活动准备】

1、圆形饼干(大、中、小)每位幼儿三块放人盘中。

2、投影仪、电视机。

3、课前请幼儿洗手并消毒桌面。

【活动过程】

一、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掌握大、中、小的区别。

1、观察饼干,感知形状与大小,发散幼儿思维。

师:“盘子里的饼干你们喜欢吗?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生活中,你还发现什么东西是圆形状的?”

2、品尝饼干,比较大、中、小。

师:“三块饼干比较一下,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的?”图案、花纹、厚薄等。)

“请你挑一块你最喜欢的饼干尝一尝,然后说说你吃的饼干?”(从大、中、小来分。)

“你吃的叫什么饼干,你是怎样知道中饼干的?”(让幼中饼干是相对大、小饼干而言的。)

小结:“中饼干比大饼干小些,比小饼干大些,安排们叫它中饼干。”

二、在探索中,让幼儿初步感知形状是可以通过外力改!

师:“刚才有位小朋友咬了一口饼干,你们看,饼干被口洧什么变化?把你的发现告诉老师。”

“饼干被咬,掰了以后,像什么呢?”……发挥幼儿想像探索大或中饼干的变化。(像船、山峰、扇子……)

师:“饼干被小朋友咬了以后,发生了许多变化,改变的形状。”

三、请幼儿继续吃饼干,想像、交流。(先吃完饼干的水、漱水。)

【效果分析】

本次活动“比较大、中、小”是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利用生活中常见物“饼干”进行粗浅的数学活动。活动来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幼儿在活动中感到亲切、自然。活动过程,难易结合、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恰当的设问激发了幼儿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多通道感知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便于幼儿掌握学习。生活化的数学活动使幼儿真正做到了“生活即教育”,让小班幼儿在没有学习压力和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轻松愉快地学到了粗浅的科学道理,从而掌握了有关数学的奥秘。

小班数学《比大小》 8

一 、教学目标

1、 认识“〉”、“〈”、“=”,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数的大小。

2、 培养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

二、预计教学时间: 1 节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数的大小

三、教具学具准备

猴子分水果图,猴子、梨、香蕉、桃子图片。

三、教学活动

(一)呈现课本主题图,组织学生观察,教师创设故事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1、  有一天,猴子灵灵过生日,他请了好朋友来家里庆祝。它一共请了几个朋友?它为大家准备了什么水果?每种水果各有几个?怎样整理可以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哪种水果够吃,那种水果不够吃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

(二)动手操作,学习“〉”、“〈”、“=”

1、学生用学具卡片按自己的想法,摆放小猴和3种水果

2、学生展示自己摆放的结果,师生共同摆出书中的象形图,并写上相应的数字

3、学习“3=3”

(1)一只小猴子说:我喜欢吃桃子,可我们每人能吃到一个桃子吗?

(2)一个猴子吃一个桃,3只猴子要吃3个桃子。桃子够吗?猴子的只数和桃子的各数由什么关系?(它们一样多,同样多、相等)

(3)教师:表示两种东西一样多,我们可以用符号“=”表示,并在图下面写上“3=3”并教读这个式子。

4、学习“3〉2”

方法与前面相同,告诉学生3比2大可以用“〉”表示,说说大于号的形状,

5、学习“3<4”

方法与前面相同。与小于号比较,借助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记忆大于号的用法,如“大嘴对大数,尖角对小数”等。

6、区分“〉”和“<”

(1)区分两种符号

用手势表示不同等符号,教师说名称,学生用手势表示

(2)教师说名称,学生用小棒摆出来

(3)5以内的数字比大小,填上正确的符号

(三)小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我们比较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关系符号“〉”、“〈”、“=”来表示。比较物体多少的时候,可以用一个对应一个的方法进行比较。

(三)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 课本第18页做一做第1题。

引导学生看图后说说书中是怎样比长短的?(用数格子的方法)

2、 填空

(1)左边摆2个梨,右边摆1个苹果,填(   )〉(    )

(2)左边摆4朵花,右边摆3个梨。填(    )〉(    )

(3)左边摆3个苹果,右边摆5朵花。填(    )〉(     )

3、完成书练习二第21页第5题

4、在□里填数。

□ =□                                 □〉□

6、在□里填数。

【提高练习】

7、 完成书练习二第22页第6题

8、 5〈□

【拓展练习】

9、这里有1、1、2、3、4、5、=、〉、<这些数字和符号,用这些数字和符号组成各种不同的式子。

小班数学《比大小》 9

活动目标:

1.能依据物品的特征做简单分类与视觉上的辨识,并能比较出异同。

2.通过观察,培养幼儿分辨物品间差异的能力。

3.乐意参与活动,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有强烈的表现欲和求知欲。

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比较,能从几个物品中找出不同的一个。

活动难点:

能依据物品的特征做简单分类,培养幼儿分辨物品间差异的能力。

活动准备:

梨子四个(黄、绿),卡车、小汽车、自行车、摩托车图片各四张,操作单。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实物引入。

师:今天一早老师买了一些水果,小朋友们看一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水果?(出示梨子)一共有几个梨子呀?(四个)你们再仔细看一看,这四个梨子都一样吗?哪儿不一样?那谁能把那个不同的梨子给拿出来?(幼儿取出黄色的)

总结:小朋友们真棒,都能找出不相同的这个梨子,小眼睛真厉害。

二、基本部分。

过渡语: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参观汽车城,你们想不想去?

1、现在我们来到第一个车间,(张贴卡车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卡车都一样吗?有一辆和其它的不一样,是哪一样呢?(指名幼儿指出)这辆汽车哪儿和其它的不一样呢?那老师把这辆不一样的卡车用粉笔圈出来。(教师示范)

2、第一个车间参观完了,现在我们来到第二个车间(张贴小汽车图片)小朋友们看到了什么?这些汽车都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哪一种颜色的汽车多?哪一种颜色的汽车少?哪一种颜色的汽车跟其他的不一

样?那我们把这个也圈出来。

3、小汽车参观完了,看,现在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自行车图片)现在老师要把这些自行车送给表现最好的小朋友。(四名幼儿上台,每人举一张汽车图片)小朋友们看,他们四个人的自行车都一样吗?谁的跟其他小朋友的不一样?(不一样的小朋友站在一边)哪儿不一样?教师将图片贴在黑板上,指名幼儿上前把不一样的圈出来。

4、最后老师还要带小朋友们去参观一种车,看,是什么车?(出示摩托车图片)谁想要?(四名幼儿上前,每人举一张图片)他们四个人的摩托车都一样吗?哪一个不一样?怎么不一样了?将图片贴在黑板上,指名幼儿把不一样的圈出来。

5汽车城参观完了,小朋友们表现真棒。我这儿也有很多汽车,老师要来考考小朋友们,看你们能不能把每条路上不一样的车找出来。教师示范一个。

6、幼儿操作学习单,教师巡视指导。

三、结束部分。

检查操作单完成情况,小结评价,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我把这节课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认识各种汽车,小朋友看到这么多汽车,很兴奋。第二个环节是按照汽车的外形和颜色分类,先是二种汽车分类,小孩子都很聪明,很快就完成了任务,本来设计在这要渗透多和少,大和小的内容,这个环节也忘了,再是三种汽车分类,分别有按外形和颜色分类,我引导的好像不是很好,但是孩子都能很快的正确完成操作。在这个环节,补了第一环节的颜色不一样和外形不一样。第三个环节是,找物品的差异,通过出示四个汽车,有三个是一样的有一个或外型或颜色不同,孩子都完成的比较好。数学活动应注重孩子实际操作,今后要注意。

小班数学《比大小》 10

活动目的:

1、寻找发现生活中大小不同的物品。

2、通过观察、比较,能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出“谁的大,谁的小”,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3、能主动参与,在活动中积极探索。

4、随即进行谦让教育。

活动准备:

1、创设天线宝宝家的情景,摆放各种大小不同的物品,如:碗、盘子、汤匙、玩具、衣服、鞋子等。

2、在活动周围贴上大小不同的卡片,一样的卡片大小各一。

3、活动室外面铺上大地垫和小地垫,摆放大的天线宝宝、大纸箱和小的天线宝宝、小纸箱。

活动预设:

一、谈话引入

天线宝宝欢迎大家来到天线宝宝乐园来做客。丁丁喜欢大的东西,拉拉喜欢小的东西。(出示天线宝宝和他们喜欢的大东西和小东西)引导幼儿说一说他们分别喜欢什么?

观察分析

该环节作为引入,孩子很感兴趣。但是有些孩子吸引力都在天线宝宝上,不能听清老师的要求。

二、找一找,说一说

天线宝宝乐园里还有许多有大有小的东西,请大家去看一看、找一找,回来告诉老师和  <br><p></p>小朋友。小朋友可别乱拿东西,天线宝宝们会生气的!

幼儿自由探索——集中个别讲述:我看到什么东西大,什么东西小?(结合社会性,进行谦让教育)。

观察分析

孩子们对桌上摆放的玩具动物很感兴趣,许多男孩在玩玩具,出现了争抢的现象。活动后的讲述活动,一些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话。

三、比一比

小朋友很聪明,天线宝宝们在卡片上画了许多的礼物送给大家。每人到周围拿一张卡片,然后去找和你卡片上礼物一样的小朋友,两个人手拉手随便找个位置坐下来,说一说:我们的礼物都是什么?谁的大?谁的小?

老师简单示范——幼儿自由找朋友——集中讲述。

观察分析

在找卡片的过程中,能力强的孩子会主动去找自己卡片上内容一样的好朋友,能力较弱的孩子则不能,有些孩子没有找到好朋友 。因为固定位置的影响,有的孩子找到了好朋友却不能一起坐。

四、延伸活动

天线宝宝要到外面去玩,小朋友们要不要一起去呀?门口有一条宝宝通道,拿大礼物的小朋友要爬过大的通道,去找大的天线宝宝;拿小礼物的小朋友要爬过小的通道,去找小的天线宝宝,然后把卡片放进他们的口袋里。可千万别放错了!

幼儿根据卡片上物体的大小怕地点——根据物体的大小将卡片放进大小不同的篮子里。

观察分析

孩子们对爬很感兴趣,能按老师的要求不推不挤。有个别孩子将大卡片放进小箱子。

自我反思

一、适宜性行为

1、此次活动的选材上基本能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活动各个环节连贯。

2、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

二、不适宜性行为

问题1:各个环节赶过场,给孩子自由探索的时间少。

原因:怕孩子们在自由探索时,没有按要求去做,所以孩子们才自由活动一会儿,就急着把他们集中回来。活动的指导没有针对性。

对策:应放手让孩子们自由探索,并给予一些能力较弱、不愿参加活动的孩子重点指导。还可以发挥孩子之间的互助精神,以强带弱。

问题2:在 “找卡片”这一环节中,许多孩子找到卡片,也找到和自己卡片上物品相同的好朋友。但是两个好朋友没有坐在一起,互相讲述,互相交流得较少。

原因:孩子们受固定位置的影响。

对策:改变椅子的摆放。

问题3:延伸活动“大小配对”,有的孩子将下卡片放进大箱子。

原因:没有检查孩子的配对结果。

对策:这个环节可以发挥能力强的孩子的作用,请他来扮演天线宝宝,检查其他幼儿活动的情况。如:对要将大卡片放进小箱子的孩子说:你不是我的好朋友,我的好朋友是小卡片。

问题4:活动形式没有新意

原因:活动的设计还是没有打破以往教学模式,没有创新。

对策: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将观察大小不同的物品,找卡片的环节设计成游戏的形式,适合小班教学游戏化的特点。

小班数学《比大小》 11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正确获得大小、差异变化的知觉。

2、在活动中能大胆进行尝试。

3、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方体玩具、包装盒

活动过程:

1、游戏:“长高了”

(1)幼儿尝试游戏。

师:“积木宝宝也很开心。现在,它们想和我们玩‘长高了’的游戏了。我们一起来玩吧!”

(请先按大小顺序排好的幼儿将老师那边的积木也排好。)

(2)讨论小结。

师:“我们拿出小手指好了,看一看,这里的积木宝宝是怎样长高的!”

(师生边指边一起说: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共同看看、学学按大到小垒起的方式。但是从小到大垒起,也是一种方式,老师不能否定,在这里,可以先将这种方式放一放,待以后幼儿探索更多的游戏方法中再提一下。)

(3)幼儿再次游戏。

师:“你的积木宝宝也会这样长高吗?”

“好,我们再来玩一玩!”

(4)将积木宝宝送回家。

师:“积木宝宝累了,我们送它们回家休息吧!”

2、幼儿自由探索游戏

师(拿出一盆包装盒玩具):宝宝们看,这是什么呀?(包装盒)

“它们一样吗?”“有大的,有小的,有高的,有矮的。”

“它们也想和你们玩刚才的游戏呢!你们愿不愿意呀?”

“玩具要回家了,我们也送它们回家吧!”

(这些包装盒是幼儿家庭生活中常见的方体,但是,爸爸妈妈往往把这些当作

垃圾弃置一旁。在这里,幼儿看到了利用这些“废品”也可以玩好玩的游戏,他们既体验到了游戏的乐趣,又激发了他们的想象能力。)

3、结束游戏。

师:“宝宝们,今天的游戏玩得开心吗?下次还想玩吗?那我们下次再来玩!”

活动延伸:利用这些玩具,进行多种形式的游戏。

小班数学《比大小》 12

教学目的:

1.借助直观图形,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2.会利用分数比大小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观察、猜测、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利用分数比大小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在观察、猜测、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一、分类整理

师:分数王国的小伙伴们来到了我们身边,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吧!

1

/

2,1

/

4,2

/

3,3

/

4,2

/

5,3

/

5,5

/

6,6

/

7,3

/

8。

分母相同的分数:1

/

4和3

/

4;2

/

5和3

/

5。

分子相同的分数:1

/

2和1

/

4;2

/

3和2

/

5;3

/

4,3

/

5和3

/

8。

分子、分母都不同的分数:5

/

6和6

/

7。

二、探索规律

1.分母相同的分数大小的比较

师:任选一组分母相同的分数,用图形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

1

/

4和3

/

4;2

/

5和3

/

5。

如: 3

/

4○1

/

4  3

/

4○1

/

4

2.分子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

板书:1

/

2和1

/

4

3.反馈评价

(1)61页试一试:填分数,比大小

( )○( )   ( )○( )

(2)按分数先涂上颜色,再比较大小。

3

/

10○7

/

10  1

/

8○1

/

4

4.总结规律

(1)思考讨论:①分母相同分子不同的两个分数,大小有什么规律?

②分子都是1,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大小有什么规律?

(2)学生总结:①在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时,看分子,分子大的就大,分子小的就小;

②在比较分子都是1的分数时,看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就小,分母小的分数就大。

(3)思考:2

/

3和2

/

5;3

/

4,3

/

5和3

/

8;5

/

6,6

/

7谁大谁小?

三、用规律,解决问题(教材62页“练一练”)

1.按分数涂颜色,并比较分数的大小。

2.在正方形中,涂出它的1

/

4。3.第3题。

3.数学游戏:我说你拿。(小组竞赛)

生1:拿出全部的3

/

10。生2:我应该拿3根。

生3:拿出全部的12。生4:我应该拿5根。

5.联系生活,发现问题。

师:你在生活中发现过分数比大小的例子吗?会解决了吗?举例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