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班级老师教学工作总结(合集三篇)》
2024班级老师教学工作总结(通用3篇)
2024班级老师教学工作总结 篇1
一、总体评价
一学期以来,我系在“抓好常规教学管理,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加强教研室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教学水平,在教学管理工作上台阶,上水平”的指导思想的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工作成绩
1、重视教学强化教学中心地位
我系一直非常重视教学常规管理,指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教师请假制度、教师备课制度、教师听课制度、教师辅导制度、教师批改作业制度等,并在开学初、学期中间、学期末进行教学常规的重点检查,与平时检查相结合,保证了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牢固树立教学为中心的思想20_年度本系教学改革总体思路及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落实情况;
2、加强建设提高师资队伍质量
我系现有教师专兼职教师28人,副教授12人,占总数的42、86%,硕士11人,占总数的39、28%,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521”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4人,双师型教师2人。
我系教师勤于钻研,重视课堂教学,深入研究课堂教学艺术,在学生评教测评中均获得好评,经过调查,教室授课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
我系教师特别重视科研工作,积极参加科学研究,近几年来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90多篇,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有3篇文章在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举办的论文评比中获奖,有2项成果在省级获奖,有2项省级教改课题立项,有9项教学改革项目在校级立项。07年度立项课题为18项。
我系特别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为新教师配备指导教师,在业务能力上予以指导,本学期新教师开设了汇报课,受到好评。
本学期我系教材教法教研室和代数几何教研室由于工作突出获得优秀教研室一等奖和二等奖,奖励金额为6000元。
3、重视实践加快教学改革步伐
经过高职高专评估以后,我系特别重视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实施工作,组织教师制定了数学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和技能训练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实践教学的重点,进一步完善了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方案,使学生的训练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我系的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数学教育专业和保险实务专业分别获一等奖,奖励金额为13500元。
在专业建设上,我系经过组织全系教师参与社会调查,制订了金融数学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申报了新专业,在原有师范专业的基础上开拓了新的专业生长点,形成了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并存的格局。
在课程建设上,我系加强了课程建设步伐,组织申报了校级精品课程,有3门课程被评为校级二类精品课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教材建设上,我系的校级立项教材有2本已经由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和兵器出版社出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严格管理抓好教学材料建设
我系严格遵守教学计划管理的各项内容,对因为学生要调整实习而改变的课程,都严格按照教务处的要求进行规范审批,从未出现私自调整教学计划的现象,对教务处布置的各项工作都及时完成,达到最好的质量。
本学期我们组织教师对07级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充分考虑到专业需求和市场需求,削减了专业课的学时,从原来的2100多学时,调整到1900学时,加大了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力度及相关课程内容的开设,以培养学生从教能力为重点。组织教师对教学大纲、试题库进行了修订。
针对学生下学期参加实习的要求,组织教师对学生的试讲进行了过关考核,下发了考核方案,并组织教师严格考核,从考核结果看,学生的试讲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我系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选聘了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指导。我系制订了学生的论文指导教师的工作规范,并下发了指导手册。目前学生已完成选题工作,进入任务书填写阶段。我们
总结了以往在学生毕业论文评价方面的不足,对有关材料进行了修订。
5、狠抓教风促进学生学风建设
我系一直非常重视教师的管理,并严格按照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执行,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严格管理,开展活动,促进教师教学研究的氛围。教师们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勤于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认真钻研教材,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解答,利用值班课间等时间为学生辅导。
学生的学习风气比较浓厚,教师的言传身教,辅导员的严格管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了较大的提高。
据不完全统计,我系06级有80%学生获得了英语三级以上证书,05级有84%学生获得了英语三级以上证书,06级81%的学生获得了计算机应用能力证书,05级有95%学生获得了计算机应用能力证书。今年31名同学参加了专转本的考试,全部被录取。
我们组织了90名学生到新海实验中学和新浦中学的见实习活动,学生们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认真听课、备课,协助实习学校作了大量工作。我们的实习工作受到了实习学校的大力支持。
6、工作特色及创新
(1)组织了教师教学研究论文大赛,正在评选中,从教师选题来看,教师从教学的角度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
(2)组织了数学建模活动小组,第一次以学校的名义组队参加了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并取得较好成绩(省二等奖),实现了我校首次集体组队参赛的好成绩;
(3)组织了新教师汇报课,并全体进行评议,反映出新教师基本功扎实,对其他教师也是一个促进;
(4)组织了全系教师的互听课活动,共开设公开课16节,教师取长补短,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5)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扎实开展,并取得了数学教育专业和保险实务专业(资格证书100%)二个一等奖的好成绩。
(6)组织部分教师参加了市教科所举办的“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教育研讨会”,听取了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导喻平老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张华老师以及天津师范大学教授、数学教育学报编辑部主任王光明的讲座,教师们受到了深刻的专业教育。
(7)聘请了天津师范大学教授、数学教育学报编辑部主任王光明到学校讲学,就数学教育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来讨论。
(8)开展了博士论坛活动,我系在读博士郭老师为学生做了题为《群论简介》的讲座。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
1、课时计划缩减,使得自习课增加,甚至有些课程要提前结束,势必造成学期后期学生自习课增多与不易管理的矛盾;
2、学生抄作业现象依然存在,部分同学表现为缺课;
3、有一台投影仪老化,经常出故障,需予以更换;
4、缺一台照相机,原有相机已损坏,不值当修理;
5、统计实务的实践基地建设(数学建模实验室)是要重点建设的项目;
6、亟待建立教学研究团队,争取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整改思路
1、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工作,规范教学规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在教学经费及设备上加大投入,使教学管理、教学设备与时俱进;
3、尽快组建教学研究团队,为争创精品课程及特色专业打好基础。
数学教学总结五年级3
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一期来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景,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取得了必须效果。就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1、备课。
学期初,钻研了《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资料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
2、上课。
(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然后,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本事。之后,学生练习不一样坡度,不一样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构成本事,发展思维。最终,尽量让学生自我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此刻学生普遍对数学课感兴趣,参与性高,为学好数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及时复习。根据爱宾浩斯遗忘规律,新知识的遗忘随时间的延长而减慢。所以,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识基本是当天复习或第二天复习,以后再逐渐延长复习时间。这项措施十分适合低年级学生遗忘快、不会复习的特点。
(3)努力构建知识网络。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构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构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学生经历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既构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供给了可能。
2024班级老师教学工作总结 篇2
本学期,_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这一学期,虽然工作忙碌,但我觉得也很充实。为了在过去的岁月中迎来了新学期的希望,让明天的工作更精彩,收获更多,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以下总结,与大家来共同分享我的快乐、成长与烦恼。
一、积极听课,认真备课,善于反思。听课,不仅开阔了思路,也为备课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各种鲜活生动的事例,各种教学方法,模式的展示,微小细节之处的精彩处理,使我在丰富课堂教学的同时,也改变了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单调。
二、紧抓作业批改,注重对学生的辅导。作业的检查和批改,是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途径。开学以来,我一直坚持作业的认真批改,这不仅有利于对学生知识落实的情况的更好掌握,更使我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好的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对于个班里的学生,我一直坚持个别知识辅导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在给学生谈理想,谈目标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作业布置做到合理,习题精练,有代表性和启发性,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复死板的作业少做,能及时批改作业,字迹工整,并做好成绩登记。
四、加强学生成绩管理,使用好成绩册。对学生的作业情况、提问效果、课前准备等等表现都做出公正、准确的评价,发放积分卡每月兑换一次奖品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二、存在不足与今后打算:
1、班级发展不平衡,我班的学法指导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成绩仍然欠突出,还需提高;2、教学以传统方法为主缺少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成功。培优扶差工作做得不够扎实,培优目标不明确,时常有变更;3、继续更新观念,努力实践主体教学;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加大科研促教的力度,努力撰写有较高质量的教学;继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2024班级老师教学工作总结 篇3
随着新课改的展开和新课程的实施,原来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范围和过程都发生了具大的变化,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的课堂教学的要求和实施也必然随之发生改变。本文想在这方面就高一年级的历史课堂教学提出一些看法。
一、新课程的特点:
新课程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八个方面:
1、课程目标的创新:新课程改变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课程结构的变化:改变过去学科本位,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
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目标;
4、注重学生体验和知识更新:改变过去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强调注重课本知识的情况,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关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学生未来发展必备的知识。
5、课程的实施: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和简单适应,强调学生反思性、创造性实践以构建智能和人生意义的活动。
6、学习方法的变革: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关注体验性教学,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和积极探索,提倡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推进信息技术的运用;
7、课程评价的改变:评价由重结果变为重过程,侧重学生发展,注重教师的成长;
8、课程管理的创新:改变过去管理过于集中的情况,强调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
二、应有的了解:
力求完成好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应有三个基本的了解:
1、新课程下的学生:新课程首先认为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应以主动参与、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位基础进行学习。其次,新课程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具有身心发展的规律,具有巨大的潜能,且处在成长和变化的过程中。再次,新课程认为学生是个独特的人,他是具有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特性,学生与学生(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和不同个体)之间、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教师实施新课程必须把学生当作有独立性的人看待,并使自己的教育教学适应所教学生的情况、要求和认知的发展规律。
2、 新课程下的教师:新课程首先认为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也是新课程评价的参与者。其次,新课程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合作者,也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第三,新课程认为教师还是新课程的设计者(参与设计),也是自己教学行为的研究者。教师在课程标准下(新课程以课程标准取代原来的教学大纲),可以创造性的开展和改组教材,灵活的选择组织教学的形式。因此,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思路、知识结构和含量、教学工具的使用水平等)。我们应该积极的去了解以往的上课与新课程要求对照有何不足,然后扬长避短,并按新课程、新理念充实自己、改变自己。
3、新课程下的课堂和教材:新课程下的课堂具有传递、交往、情感归属、社会适应和个性发展五大功能。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决不是唯一的场所。教材则是学生学习的素材之一,并不是全部。新教材的内容设置、知识结构、评价体系和课程要求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必须重新考虑我们的课程指导思想、教学安排、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
三、应考虑的基本问题:
高一历史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应考虑的六个具体问题:
1、 初高中的衔接问题:新课程的编写采用了所谓专题的形式。这应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但初中历史教育的现状决定了众多学生既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无法成为学习高中历史课程的必要的知识基础;又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因此,在进行高中课程教学的时候必须考虑通史知识回忆和能力、方法养成。
2、 新课程下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问题:新课标在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理念有三:① 新课标要求教学的知识应注重实用性。历史教学主要是为了传授历史知识,但更重要的是为现实服务(学生个人修养的培养和对历史的借鉴);② 教学过程中以学为主,真正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活动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好学生自主学习。还要注意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不可回避的高考应试教学的关系处理好;③讲究把教学延伸到课外。课本的知识容量有限,学生的历史学习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完全不够的,很多现实有用的知识课本所及甚少或者根本没有涉及,所以,学生课外自学必不可少,教师一定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提供自学所需用资料的介绍。
3、 新课程标准下对学生的评价体系的变化问题:新课标下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学生学业情况时要求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出勤、作业、学生课外研究学习、上课情况等)与模块考试的成绩结合。这决定了教师在课程组织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学生情况(过程)进行了解和评价必不可缺。
4、 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问题:因为采用专题的形式编写教材,这一体例对教学不利的方面有以下几点:
(1)、知识系统不完整,同一阶段不同历史现象的联系不紧密 ;(2)、专题之间的跳跃性大,新知识的学习缺少旧知识的铺垫 ;(3)、专题性的历史内容理论性强,难度加大(4)、各模块教材之间历史知识的重复 ;
所以,一定要注意专题内知识的完整性问题,同时还要考虑本专题知识与其他专题的联系。
5、 课时的安排和教学的深度、难度问题。
6、 高考方案问题: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现在常说高考从高一抓起。课程的难度、讲解的深度以及上课的具体过程受高考方式的影响极大,但目前09年及09年以后的我省高考方案及其细节不明,如何把握?
7、 硬件条件不足,限制学科教学改革。多媒体教室不够用,校园网又未配备,历史学科丰富的图片、视频、史料等等都无法进入课堂,如何解决?
8、 教辅资料不匹配,旧、难、繁、偏,并不适合高一学生,怎么办?
四、解决办法和建议
1、课时:每周两课时普遍吃紧,导致课时吃紧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教师基于对教学评估的担忧,对教材呈现的所有内容都往深处讲。这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也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进度。教学不可无视课标要求、无视学生实际能力水平。教学一定要控制好深度和宽度,要大胆取舍,确定一个中心抓重点。一课的“中心”实际上是一课的真正重点,而且是能够统率全课、带动一般的张目之纲。如何确定一课的一个中心呢?关键是根据课程标准,依托教材内容,把握一课教材在整个模块中的地位,弄清本课教材的内容构成及相互关系,然后找准本课的一个中心之所在。实验教学反复表明,一节课内,如果教师的教学面面俱到,四处出击,其结果只能是一面不到,处处游击,这样的实例现在仍经常可见。
2、加强合作,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面对严峻的挑战,教师之间应加强合作,积极参与开展集体备课,通过不断的交流获取教学信息与灵感。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进行集体备课。
3、全理运用教科书,提高课堂效益。从学科能力方面来说,课程标准是最低标准,是课堂教学的最低目标。教材是素材,教学时需要处理和加工,适当补充或降低难度是备课的中心议题。大胆创新,灵活使用教材,才能使新课程改革在前进中少走弯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材处理要:重点讲授多版本教材的交叉处,切实补充教材缺漏处。
4、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问题意识。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必要从教学中好的问题开始,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方法。以问题引导学生应成为历史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通过恰时恰点的提出好问题,使学生领悟到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艺术,引导他们更加主动、更有兴趣的学、富有探索的学,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5、灵活应用多种模式教学。经济专题抽象概念多,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尤其是专题四为新增加内容,旧教材虽有但未列入教学范围。建议可以充分运用教材图片以及多媒体视频等资源开展教学;也可以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自己从网络、书籍及影视资料中去搜索中国近代生活变化的资料,再结合教材理清本课(专题)的线索,总结所要掌握的知识;也可以由教师讲授重点内容后由学生自主提问,教师解答或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也可以由教师创建网络课件,学生分小组协作学习。
6、练习选择分层次。学生在侧文侧理分科以后,学习的重点和目标发生变化,侧理学生的主要目标是会考,侧文学生的目标则是高考,即使是侧文学生由于选择的科目专业不同或学科学习能力的差异,在练习题的难度上应该也要有所不同,可以设置必做题目和选做题目以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