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文档 > 总结报告 > 调查报告 > 网络调查报告优秀3篇正文

《网络调查报告优秀3篇》

时间: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网络调查报告优秀3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网络调查报告 篇1

一、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社会的进步,网络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大。就我们当代大学生而言,网络使用尤其普遍。通过此次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当代大学生对网络的一些使用情况,以及网络究竟对我们的而生活构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在这次调查中,我们针对各个年级,各个专业的部分学生做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结果,我们大致了解到大部分大学生课余生活中使用网络所占的比例,以及网络使用对自己生活所造成的便利与困扰。

就我们个人而言,网络的发展是这个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无法避免,但是怎样去使用互联网,取决于我们自己。我们应当理性上网,让互联网成为我们学习生活的工具,而不应该让其成为我们堕落的理由。

二、调查方式及样本的选取方法

1、问卷

我们对各个年级,各个专业的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表,该问卷旨在了解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情况以及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2、问卷内容

详情请看附录。

3、调查对象的选取

本次调查随即抽取我校各年级各专业的学生,共有150名学生,参加问卷以作为考察样本,我们采取男女相同比例进行问卷调查。

4、资料收集整理

本次调查实际发放问卷表150份,回收率146份,回收率96.7%。

三、我校学生网络使用情况概述

1、我校学生网络使用时间一般过长

大约22%的同学使用时间在三小时以内,大约53.8%的学生使用时间在四到六小时之间,剩下的24.2%的学生使用时间超过六小时。我们对其中一部分同学进行口头调查,周一至周五电脑使用情况普遍比周末时间短。其中不缺乏有周末通宵上网的同学。

2、我校学生上网时间分配情况不容乐观,学习时间过短,游戏娱乐时间占很大比例

玩游戏所占比例为53.4%,其中男生44.5%,女生8.9%;聊天看电影所占比例41%,女生31%,男生10%;学习所占比例仅12%。

3、互联网对我们的生活影响过大,积极、消极影响同时存在

92%的同学认为互联网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有比较大的影响,就其积极和消极部分各有所述。普遍认为积极与消极同在。

四、我校学生网络使用原因

1、自身原因

部分学生由于进入大学脱离了父母管制,学习压力没有高中那样大,空闲时间较多,从而花大把时间在网络娱乐上。 他们禁不住网络的各种诱惑,故而很容易沉迷于虚拟世界中。再者现代社会很多人都喜欢“宅”,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由于学生时间比较多,所以学生中出现的宅男宅女现象更为严重,所以上网是宅神们的最佳选择。大学是个群英聚集的地方,许多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存在感,受着各方面的压力,所以转入虚拟世界,希望从中找到成功的乐趣,这也是为什么玩游戏所占比例最大的原因。

但也有一些同学热爱学习,会利用网络资源来充实自己的知识面,增长自己的见识。

2、外界客观原因

由于大学课程比较少,自由时间比较多,再加上学生的课外活动比较少,自然会选择上网来打发时间。网络世界得不到有效管制也是使部分同学沉迷网络的一个重大原因。现在网络上各类信息繁杂,既有有利于学习生活的一面,也有许多不良信息。部分学生判断力不高,容易上当受骗。从调查结果看,其中也不缺乏通过电脑学习各方面知识的学生。现代网络获取信息方便快捷,便于学生打破封闭的小世界,从而了解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的各方面信息。

五、网络对我们学习生活的影响

利:网络,是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信息时代的标志。作为大学生,理所应当对其进行追求、探索。尽管这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但它具有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给予了我们遨游的空间。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想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坐在家中即可浏览众多网上图书馆丰富的图书收藏;几秒种内,便可收到相隔万里的来信,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各地各种自已所需的信息;通过各学校开办的远程教育网了解更多的知识等等。正由于网络的这些优点,才受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的青睐。

弊:网络是一个复杂的东西,它的内部充满各种信息,像反动、暴力、黄色,这类鱼龙混杂的东西太多了,大学生有时难以抵御网络惊人的吸引力。但网络是一个新生事物,网络的吸引力是无穷的,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以学习为主要目的上网的学生,美国占总数的20%,英国为15%,中国仅仅为2%。这惊人的'对比,让我们不得不深刻思考一番。

其实利弊与否主要在于你如何运用,以及如何合理安排好时间。如果是用于成天打游戏,不分昼夜,肯定是弊;如果用于学习,肯定是有利的;如果用于聊天、游戏,则是弊大于利。

六、解决方式

就学校而言,可以多开展课余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吸引更多的同学走出网络世界。

就学生自己而言,要提高自制力,制定计划,有节制的上网,使学习与娱乐两不误。

就社会而言,可以加强立法,可以加强文化和教育等执法部门的执法力度,要依法行政,要切实履行自己应履行的义务。

另外还可以加强学校,社会,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帮助,教育教导等,提高学生的主动回避网上不良信息的能力和意识。

七、总结

通过这次调查问卷,我们了解到我校学生对网络的使用时间一般较长,依赖程度较大,而学生网络使用时一般都在娱乐方面,学习时间过少。网络带来我们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弊端,这主要是因为学生自主学习性不高,没有好好利用网络资源来增强自己的见识,丰富知识面,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解决网络弊端,对社会、学校乃至家庭都提出了一些要求,但最关键的而其实还是我们学生自己。我们要理性上网,增强自制力,提高辨识力,丰富我们的课余学习生活,让网络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

附录:

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1、你的性别?

A、男生 B、女生

2、你的就读年级?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3、你是否经常使用电脑?

A、是 B、否

4、你上网的地点一般在哪里?

A、网吧 B、宿舍 C、其他

5、你一天的上网时间长短?

A、三小时以内 B、四到六小时 C、六小时以上

6、你上网一般做什么?

A、学习 B、玩游戏 C、聊天看电影 D、其他

7、你认为上网时间长短对学习是否有影响?

A、是 B、否

8、你会沉迷于虚假的网络世界吗?

A、是 B、否

9、你认为网络世界对你的生活有没有影响?

A、是 B、否

10、你认为网络对你的影响中积极影响多还是消极影响多?

A、积极影响 B、消极影响

11、你是如何处理上网与生活的关系?

网络调查报告 篇2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个人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国情、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增长见识、奉献社会,磨练意志、培养品格的一个重要过程,是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转化的过程,是发展个性、促进个人进步和完善社会角色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个专业理论功底扎实,却缺乏实践经验的大学生毕业生,在步入社会初期将面临很大挑战。大学生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释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融会贯通,可提高大学生应付各种情况的能力,培养广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实践中增长自己的见识和才干,学会自我管理,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最终实现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全面发展的目的。

在学习《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社会学》等课程之后,我们通过对周围同学寝室生活、使用电脑情况现象的观察,运用社会学中的相关理论和调查方法,调查分析网络对大学寝室同学之间心理距离的影响。

调查目的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人际交往及其思想观念产生深刻的影响。

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一方面,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大众传播媒介、交往方式,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信息资源共享、进行超越时空限制的交流等需求。另一方面,大学生对网络产生的极大的依赖,面对着电脑屏幕,浏览新闻,看电影、听音乐、聊qq,一言不发、相安其事、自得其乐,仿佛八九十年代大学生在寝室海吹狂侃,无话不说的融洽气氛已经永远定格为历史,取而代之的寝室内的沉寂和室友之间关系的渐渐疏远。我们不禁要思考:网络的普及是使寝室同学之间的心理距离更加亲近了,还是日渐疏远?

本小组成员旨在运用社会学理论所学的知识和社会调查方法,通过抽样调查,对大学生上网时间,内容及形式,对寝室生活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探究网络对大学生寝室同学之间的心理距离的影响,并为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增进寝室同学之间交流互动,营造和谐融洽的寝室生活氛围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调查对象

考虑到调查的可操作性,课题组从我院本科生中经过简单随机抽样,抽取80名同学作为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

在实证的基础上,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资料,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究电脑网络对大学寝室同学之间心理距离的影响。

调查方案及过程

本课题组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来搜集资料和数据,通过简单随机抽样,从我院本科生中抽取80名同学。为确保问卷的回收率和质量,发放自填问卷,现场填写回收的方式,问卷发放80份,回收80份,有效问卷71份,有效率88.75%。问卷设计包含对学生基本上网环境的调查,上网的时长、上网内容以及电脑网络对受调查者本人、室友的影响。

关于人际关系、心理距离的亲疏很难通过具体的指标来测量,更多地涉及一种心理感受,因此,小组成员通过访谈的形式,以及他们对和室友的关系的亲疏程度的感受,对问卷调查所不能涉及的许多难以量化的指标作一些定性描述,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是研究者获得更多直观、感性的材料。

在数据统计分析阶段,运用spass、execl等数据分析软件,将每份问卷各项内容录入之后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形成统计表格、图形,对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相关回归分析,验证假设。

调查结果

此外,通过对你拥有电脑后,你跟同学、室友相处时间变化如何?一题的统计,42%以上的学生感觉拥有自己的电脑后,寝室的集体活动少了,大多时间用于上网,23.32%的同学感觉不变,6.8%的感觉变长。

调查结果分析

上网时间及内容

此外,通过对比第4、5题的统计结果,平均每天上网1-5小时的同学的人数超过了平均每天在寝室1-5小时的人数。虽然这些统计结果需要剔除一些影响因素,但是这一组数据的差距我们不难看出网络充斥着我们的课余生活,尤其对寝室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网络网络对大学生有如此大的吸引力,源于其以下的几个特点。首先,自主性和开放性。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信息系统,其承载的信息量极大,使用者可以自主选择、随时随地从网上获取自己所需的任何信息,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其次,网络具有平等性和虚拟性。在网络上,个人身份都以符号的形式出现,地位的平等带来了交流的自由,任何人在互联网上都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网络创设了一个虚拟空间,人可以尽情地尝试扮演各种社会角色,还能轻松实现现实生活中无法企及的梦想。此外,以网络为媒介的信息沟通具有很强的交互性。网络营造的虚拟现实是一种特殊的场所,在这个场所中大家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换,新闻之后的跟帖,各种网络社区、bbs的出现为大学生提供了比现实生活中更加便捷的信息交流渠道。

通过对上网内容的统计,如图3,相当一部分同学集中在看电影、听音乐、及其他一些娱乐,浏览新闻、查找资料,以及网络交流方面,而这些也正体现了网络的便捷极大地满足了同学们的需求。一方面给同学们提供了大量新闻资讯和各种资料、丰富多彩的娱乐方式和畅通的信息交流沟通渠道。

电脑网络对寝室集体活动的影响

此外,通过对你拥有电脑后,你跟同学、室友相处时间变化如何?一题的统计,42%以上的学生感觉拥有自己的电脑后,寝室的集体活动少了,大多时间用于上网,23.32%的同学感觉不变,6.8%的感觉变长。

通过对一些同学的访谈,他们普遍感觉大一的时候,室友之间经常聊天,聊着自己的高中生活、家乡的风土民情,有的寝室几乎每天晚上都会有卧谈,聊着彼此津津乐道的各种话题。同时每个人在寝室的时间也很多,再加上大一时刚来,还是有些不安全的感觉,空间上大家也共同认为寝室是一个让人心理上感觉最安全的地方。时间空间较多重合带来的结果就是公共活动的增多,刚到大学时4个人总是一起结伴活动,日常生活中,大家经常一起去看电影、聚餐。在聊天、公共活动等互动中,寝室群体关系逐渐形成。这种大环境也对寝室成员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经历了生活上的磨合期后,寝室成员相互熟悉,互动频率逐渐增高。

网络提供资料来源和信息沟通渠道

电脑、网络对个人生活有无影响,个人的认知并不能作为唯一的依据。

尽管70%的同学认为自己并非沉迷网络,但是另一组数据却指出遇到学习困难时,有62%的同学选择通过上网查资料,向网友询问 。

不难看到,网络资源的广泛性和便捷性已经改变了同学们在学习中的选择取向。毫无疑问,每个人都会,并且愿意选择省时省力的方式,但与此同时,网络资源却成为了分割观点的存在。当前,同学学习中更倾向于从网上汲取观点,并将之当做自己的想法,缺乏了将观点提出并讨论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即使是在寝室中进行的,也会让同学在思维和相互关系这两方面有所获益。

而正是这种求便捷的心理不禁对同学个人的思维做了隐性的限制,让每个人都更乐于去搜索而非讨论,减少了思想的交锋,为个人思维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而无可争辩的事实是一个人和他人的交往受着其个人思维模式的影响。可以说,电脑网络将这一过程内化,将其固化为同学们感觉不到的一种共识。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电脑网络毫无疑问的影响了寝室同学之间的心理距离。

通过对当你遇到生活中的困难或心理压抑时你会怎么办?一题统计结果可发现,仅有23%的同学会向自己的室友倾诉,寻求其帮助,而70%以上的同学则借助网络媒介来疏通自己的抑郁情结。qq、msn、博客等远程通讯手段,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加广泛的交流空间,很多同学有心情郁闷烦躁的事情都倾向于上网倾诉解决,或者写写自己的博客发泄情绪,电脑网络为大家提供了新的情绪低落的调节方式电脑的情感支持越来越凸显出来,寝室同学作为情绪倾诉者的地位降低了。

从数据中可知,电话联系亲友依然占据了最大的比例,32%的比例可以说并不是特别高显然,网络这一新兴的媒介对于传统的电话等媒介有了一定的取代作用。不妨大胆猜测,这样通过电脑屏幕键入自己的想法,利用qq,飞信等媒介即节省了生活费,同时也比直接在寝室中接电话道明要更保守、含蓄。就这么看来,网络也许赋予了一个同学在与家人联络方面的相对隐私,但这样又是构成了同学之间漠然的基础原因?因为不了解,所以只能选择礼貌的招呼,缺乏了一个宿舍对待同一问题的共同感,也缺乏了同学之间相互的感情交流,扩大了隐私权的范围,从而在心理上制造了无形的隔阂,导致了宿舍同学之间交流不足的状况。室友作为第一选择的只占了23%,不过若将其当做社会发展的一部分来看,也许更好理解就像前言所提到的,八九十年代大学生之所以在宿舍中海吹狂侃、天南地北等现象正是随网络的崛起而消失。

此外,时代的差异也造成了这一现象: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正处于中国的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的价值还是以社会性为重;而经过将近40年的改革开放,城市化等社会演化进程,个人对家庭的定位有着脱离不开的关联。同时再看一下通过网络与网友分享这条,虽然只占据了13%,但是同样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宿舍室友之间的。交往。这条可以下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校内等实名制网络社区,二是非实名制的论坛和博客。实名制社区的出现和发展,可以说给宿舍交流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分明同处一室,却要选择网络留言,留下的文字取代了面对面的沟通,或者是对方失意是一个单纯的鼓励眼神。这给人以一种错觉,仿佛只有在网络中才能敞开心扉,只有在网上才能说出真的内容。那么,这又是基于隐私保护原则还是其他原因?(在这里我们不得而知)而另外一种非实名制的论坛和博客,其作用更像是一个树洞我讲我的,反正来看的人又不认识我(或者根本没人看)。诚然这是一种发泄方式,但这种选择本身就是对日常生活的一种回避(和日常生活相关),而这种回避显然会加重人对于舍友的不信任感,会加深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壁垒。

由此可见,与宿舍同学倾诉烦恼正处在一个很尴尬的位置它无法取代亲友语言中可感知的关切,也面对着相对私密的网络的挑战。

网络催生虚拟的社群网络

人们进入网络,除了要获得信息的满足外,人际交往也是一个重要的使用诉求。bbs、博客、网络社区的形成,为大学生提供了更为便捷、广阔的观点表达平台,并逐渐形成了以网络为媒介的虚拟社群,在这一社群有形成独特的话语符号、讨论方式和人际关系,以宿舍为单位的传统社群网络逐渐弱化。

虚拟社区的交往具有超时空性。通过网络,人们之间的交流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网络中人际互动具有匿名性和彻底的符号性。在虚拟社区里,我们只能通过网名、 id号标识自己。id号依个人的爱好随意而定。所以,传统的性别,年龄,相貌等在虚拟社区里可以随意更改。

结论及建议

互联网作为新兴的信息传播的媒介,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产生着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首先,网络极大得拓宽了同学们的信息来源渠道,使我们可以足不出户便知晓天下大事。以网络热点为中心的聊天话题的增加对没有电脑的寝室成员产生了话语剥夺。没有电脑的寝室成员大多数时候在聊天时被逐渐边缘化,加剧了寝室同学之间关系的紧张。其次,电脑网络为我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电影、音乐、游戏等,使得寝室成员对寝室集体活动心理依赖减少,寝室成员之间的直接沟通、交流机会减少,心理距离渐渐疏远。此外,一些同学对网络产生了极强的依赖性,沉迷网络游戏,产生现实的、虚拟的两个自我, 它会扭曲一个人的心智,造成人格异化,不但不利于大学生提高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反而会促使他们逃避困难,脱离现实,造成人际关系危机。最后,网络虚拟社区的形成,为大学生提供了更为便捷、广阔的意见、观点表达平台,并逐渐形成了以网络为媒介的虚拟社群,在这一社群有形成独特的话语符号、讨论方式和人际关系,以宿舍为单位的初级社群逐渐弱化。

当代大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网络在学习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减少对网络的过分依赖,提高自我管理、约束的能力,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加强与同学的沟通和交流,为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的氛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根据网络发展,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以使当代大学身自觉地按照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要求来处理网络虚拟世界中的各种关系。

网络调查报告 篇3

“到面试时,学校才明确提出不要女生,我的希望一下破灭了。”今年研究生毕业的严钰一直想到高校当老师,如今已经投出去40份简历,唯一一次参加一所师范学校的面试也以失败告终,原因就是她是女生。

新闻专业的。白雪峰今年本科毕业,她说,她们班级90名学生中女生占三分之二,班里20多名同学前几天从兰州跑到西安参加人才招聘会,但“很多理工类岗位明确不招女生”,有个文秘岗位也注明只要男性,“可能觉得女生比较麻烦吧”。据了解,她们班有三分之一的女生已经找到工作,但大多是靠家里的关系。

对于性别歧视,去年毕业的王宝却有不同看法。她说她并没有感觉在应聘过程中受到歧视,应聘成功后在参加单位新员工培训时,她发现200多名新员工中,女生比男生还多,“领导也曾直言招聘时不想要女生,但几轮考试下来,很多女生很优秀”。王宝认为大单位大公司存在性别歧视问题的就少很多,男女生同场竞技拼的都是能力。她说女大学生就业时要总是考虑歧视问题,就会给自己带上无形的紧箍咒,不利于找工作。

此外,调查还显示,“稳定、没有风险”仍是女性求职者比较看重的因素,有72.2%的被调查女生赞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其中,选择“非常同意”和“比较同意”的分别占19.4%和52.8%。从调查和招聘现场看,女大学生对薪酬的关注度有所降低,在求职最关心的6个问题中,该因素仅以12.3%的比例排在第四位,而“晋升深造机会”位列第一。刘谦分析认为,这说明女大学生更加注重自己的职业生涯长远规划,说明她们对待就业更理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