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文档 > 总结报告 > 调查报告 > 社会调查报告【通用5篇】正文

《社会调查报告【通用5篇】》

时间:

当不太了解,又想弄清某一情况或事件时,我们就需要好好地展开调查,一般会把调查结果汇集成一份调查报告。现在你是否对调查报告一筹莫展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社会调查报告【通用5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社会调查报告 篇1

一、调查的背景

消费观是价值观的体现,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消费群体其消费观将直接影响其今后的生活观念。现在网上的各种评论主要都是对当今大学生的消费进行批评的,这引起了我对大学生消费现状的兴趣,于是我于20xx年10月22日晚在浙江理工大学10号楼及浙江哩工大学学生寝室对一百余名同学做了调查。此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04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00份。

二、数据分析(在附录中已附上调查问卷及调查原始数据)

在此次调查中被调查的一百名同学中有42名男生58名女生。总体上接受调查者中有79%的同学每月的消费在500到1000元之间。

这些被调查者有82%的同学经济完全来源与父母,有11%的同学的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父母给予几奖学金,还有少数同学的经济来源是自己勤工助学或学校等机构的补助,其中女生拿奖学金几自己勤工助学的比例比男生要高。在电话费的消费上女生普遍要比男生高,但在网费的花费上男女生的比例相当,但男生上网时间普遍比女生长,消费相当主要是因为男女生带电脑的比例相近(我校拉网线后网费每月39元或42元不计时间)。在被调查者中有58%的同学表示其每月的恋爱经费为0元,在有恋爱经费支出的同学中也只有个别同学的消费在300元以上。在服饰消费上女生要大余男生,但大体同学的消费都在100到200元之间,而且百分之90以上的同学表示服饰只要适合自己就行没必要在乎是否为名牌。在娱乐方面消费主要在100元之内。在自己生活费开支的主要方面有一半以上的同学的一年消费在5000到10000之间。有7%的同学消费在3000之内。被调查者中有73%的同学认为自己的消费是合理的,还有27%的人认为自己的消费不合理。在认为自己消费不合理的同学中中有30%的同学表示非常希望对自己不合理的消费进行改变,48%的同学表示希望,另外有19%的同学对此表示无所谓。在“是什么影响自己的消费观”上有36%的同学认为是家庭教育有45%的同学在家庭和同学之外选择了其它,他们中的多数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或者是认为他们的消费主要是由具体情况而定的。

三、对大学生消费观原因分析及建议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大学生消费观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1、家庭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且现在的在校大学生都为80后,除来自农村的同学中的一部分同学外其他同学基本都为独生子女,多数家长都是在尽力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所以大学生在消费支出上不必担心透支于是就很少有同学会去计划自己的消费,不计划也就导致了一些不必要的支出。

2、大学生价值观,现在大学生主要集中年龄在18到22岁之间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价值观,一些年轻人容易赶新潮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且会产生与同学攀比的心理。而且大学生刚步入社会易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但大学生作为有自己独立思想的社会群体,部分大学生也会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这部分大学生能自己寻找自己的平衡点,自己分析自己的价值观问题,也就会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体现,这些学生就能体会父母的不容易于是就不会在平时生活中大把胡乱话钱。

3、在此次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消费明显偏少,导致此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现在大学生对大学期间的课外积累的不重视,这部分学生中有一部分认为大学的学习仅仅是以最后的大学毕业证书为目的,有部分同学认为当今中国现行的大学教育制度不适合自己,现在的社会需要的是各方面的人才,他们错误的认为不学习去做别的就会有出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在各方面技术的发达,如电脑的普及使的大多数大学生都在依赖于课本及老师,更多的是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学习,这也就减少了同学们在购书上辅导课等的开支。

4、学校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学校积极提倡节约这对在校学生的消费观形成将起积极的作用。学校尤其是大学的教育对学生的一生都有影响,学校不仅要教书,更要以育人为目标。

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就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与协调。

首先作为父母现在大学生已经步入成人的行列,作为家长应当让自己的孩子尽早的懂得生活的不易以及工作的辛苦让自己的孩子对生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不要在将自己的孩子像公主王子似的宠着,那样会使得大学生生活在温室里无法了解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对此学校应加强对在校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以便及时了解在校学生的心理动态,并进行及时的引导。作为大学生自己也不应该在一味的依赖父母与学校应当自己学会自立,对一些不良的行为及习惯提出抗议并积极的调整自己,多计划自己的生活,多体验生活。

四、经验及总结

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帮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反映了新一代青年的消费观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同时也和青年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此次调查由于时间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只在我校小范围内进行因此我也只是对我校在校大学生的消费情况进行了粗略的了解,看法难免有些片面,但在此次调查中我自己个人的收获确实很大。

此次调查也让我对我们的消费观进行了思考,我们大学生在父母老师的庇护下长大,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出生在80年代末,用一个现在流行的词——80后。现在对80后的消费评价基本是批评性的,有人说80后是挥霍的一代,出生的时代对80后的影响使得80后存在虚荣,享乐主义,自理能力差等缺点,但80后也有着自己特有的优点如做事凭感觉,不喜欢复杂的人情是非,80后的不成熟主要是因为社会阅历的不足相信在经过磨砺之后现代的大学生将会以自己崭新的一面来面对社会的考验。

社会调查报告 篇2

端午节到了,不少人家中都会有粽子。庆祝端午节不仅吃粽子,还会赛龙舟,放河灯等等。那端午节的来历和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你们知道吗?不知道?那就让我告诉你们吧!

下午,我到街上去问了一些公公婆婆,一些婆婆说:“端午节的来历是纪念一个叫屈原的人,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十分伤心,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以免让蛟龙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一些公公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我问起公公婆婆们关于一些端午节的食品和赛龙舟的时候,他们说得更起劲儿了,他们说:“端午节的食品和赛龙舟到现在已经成为人们过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东西了,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人们总会思念起屈原,在微微的月光下,诉说着对世间的美好愿望……

社会调查报告 篇3

一、题目内容:一场“偷菜”游戏引发的对年轻人社交活动的思考。

二、调查主角:目前一款名为《快乐农场》的游戏非常受欢迎。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也在发生变化。生活从未像现在这样丰富多彩,、、和等网站可以让我们结识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知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普及。历史、地理、外语、博物馆……一切都在你的掌控之中。网络正在占领我们的生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知识水平一点也没有提高,我们的知心朋友一点也没有增加。

三、受访者:来自同一所学校的学生、高中生、银行职员、医院职员和(18-25岁)

四。调查地点:泸州市江阳区大山坪社区

五。调查方法:

1、在线问卷调查

2、实地问卷调查

六。调查时间:xx年12月19日

七。调查员:高明雪诺。: 0864602028

生活繁忙,城市拥挤。在热闹的生活中,找一个可以安静种菜的花园,养几只鸡,养一只狗守护你的花园。然后,没事的时候,就趴在朋友家门口,方便的时候带点吃的回来。这就是目前年轻人玩的火热的“快乐农场”。

有些年轻人说,我们偷的不是食物,而是生命。我们有朋友,朋友有菜地,所以我可以盖漂亮的房子,拓展更广阔的领域。但就是这样一个游戏,很多人失业了。有的护士为了“偷吃”忘记给病人打针;有的同学半夜设闹钟“偷吃”;一些白领因在办公室偷食物而被公司开除。结果,生活变得黑暗。

无论是《快乐农场》的游戏魅力,还是丰富多彩的社交网站的诱惑,我们都不得不承认,互联网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了太多的空间。但是我并没有利用好这样的资源来进一步充实自己,只是在网上做一些娱乐活动。我觉得我们正在进入另一个黑暗无知的时代。

(一)调查计划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泸州市江阳区大山坪社区和“校园贴吧”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和网上问卷调查。主要问题如下:

1、你在玩快乐农场游戏吗?

2、你有博客和社交网络账号吗?

3、你每天花多少时间上网;

4、你访问时间最长的网站是什么?

5、你每天看书多长时间;

6、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需要多少时间;

7、每年旅行的时间。

8、你知道你父母的生日吗?

(2)得出结论

调查数据显示,年轻人访问时间最长的十个网站中,有九个是社交网站,朋友数量惊人。有些腾讯账号有几百个好友。55%的学生每周花在作业上的时间不到一个小时,他们每天花三分之二的时间在网上。几乎所有收到调查的人都在玩快乐农场,但花在郊游和与家人聊天上的时间少得可怜。每天只有大约1/5的人花时间看书。许多年轻人知道父母的年龄,但他们不能说出他们的确切出生日期。

每天花在网络上的时间越来越多,但是积累的知识却很少。人们以为再也不用把一些时代的知识和信息放在自己的脑子里,想知道的就在百度下面。其实当代年轻人的无知往往是不可想象的。现在有了互联网,年轻人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互相厌烦。他们10点还在网上聊天,分享照片,发短信,永远不会分开。

(3)原因分析

不是他们的错,当然也不是时代发展的错。只是这些网络工具太吸引人太好玩了,让我觉得很难拒绝。年轻人思想太丰富了。他们思考性、死亡、孤独和焦虑。他们必须找到盟友,稳定自己。然而,做到这一切的有效方法是模仿别人。这就是“同辈压力”。你知道一个大学生为什么写博客吗?因为是他们的朋友写的。你知道为什么社会上的年轻女性要纹身吗?因为她的朋友做到了。年轻人最怕的是被同龄人孤立。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比被孤立更糟糕的了。这可能就是他们一起花那么多时间上网的原因,也是他们需要一天24小时腻在一起的原因。

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平均每周发送500条短信。为什么?因为他们的社交生活是多变的,可能上完一节课,他们就会发现收到了分手信息。现在的年轻人都是短信分手,所以坐在椅子上静静的看小说。他们必须时刻注意他们的朋友在做什么,否则他们会紧张。其实他们根本不喜欢这种生活,但互联网时代就是这样。离开网络,就失去了整个社交生活。

(4)经验和体会

“和朋友聊天打篮球,但是我会一个人回家吃饭写作业。一天中很少有一段时间是我在自己喜欢的书里,思考或者和父母在一起。耐心听长辈讲外面的世界。没有太多的激情碰撞,没有一群朋友,但绝对是一两个知己。”。这就是上一代的青春生活。

现在年轻人上学,上班前都要偷吃。他们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网站,看看交友网上有没有朋友更新了日志。让学生集中精力整理自己在网上的个人空间,目的是吸引更多的朋友关注自己。

老人总是说得很好,“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真诚”。而不是现在在网上偶遇,然后和虚荣比较。社交网络交流只发生在年轻人之间,很难学到更多的生活经验。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书永远是最重要的。在业余时间,我们应该背诵唐诗,读名著。我们身边不仅仅是娱乐。作为一个当代年轻人,我们应该保持书籍和阅读的价值。书永远是你的老师,永远是你的知己。

社会调查报告 篇4

调查目的:

时下,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挣钱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却认为挣钱并不是大学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学生生活实践情况,从而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见真知。在往后实践中能更好地接触社会、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寻找发展的机会。

调查对象:

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不能忽视或放弃大学生社会实践。因此这次调查就选择了在读大学生50名,其中重庆大学20名,西南大学10名,四川外国语学院10名,西南政法大学5名,重庆交通大学5名。年级分别为大一学生5名,大二学生30名,大三学生15名。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

调查方法:

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

调查结果:

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工作,就可以去试一试,品牌代理,促销等以前不会是大学生从事的工作,现在都成为了大学生们可以接受的工作。

社会调查报告 篇5

从各方面统计和估算的数字分析,广东人过春节花钱越来越大方。在广州一大学做教师的小彭称,因为供了一套房,加上孩子上学,所以一家人春节花费还是比较节省,但即便如此,置办年货加上亲戚、朋友、同学人情走动,还是花去7000元。在白领阶层中,小彭的钱花得还不算多。今年天冷,又为逛商场多吃多穿多花费再添一把火,几乎所有的消费场所全面火爆,春节前后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消费时段。

广州市的天贸南大、广百集团等百货公司,今年春节期间投放市场的商品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0%以上,而销售增幅也同样超过20%。其中,广百初一至初七销售额达3365万元,增幅达45.5%,这说明虽然供应量大了,但需求量也在增大。而友谊百货1月前28天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0%,王府井这28天的销售额已达到去年一二月的销售总和,相当于去年全年销售额的1/3。 省经贸委市场流通处罗房枢说,今年春节来得早,从元旦开始市场已开始启动。在前后持续约一个月的春节消费月里,全省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去年全年月平均零售总额上涨约30%,达到600亿元。分摊到全省近8000万常驻人口粗略估算,意味着平均每人花费近800元。这还是一个较保守的测算 数字。

横看竖看春节地位有变

消费虽然依然火爆,但年味似乎并不是用金钱能买得到的。

说到年味,人们的眼前常常会浮现这样经典的传统图景:风雪夜归,阖家团圆,围炉夜,守岁至明,开门三声爆仗。新年游,看花市,百戏竞阵,货郎蚁集。然而年复一年,这样的简单图景反而离我们越来越远。

中国市场学会理事、暨南大学商学系主任杨建华认为,花钱更多,但品味年味更难的原因很多:

其一,将春节的过去与现在纵向相比,过去过年是人们一年消费的集中体现,虽然现在仍是这样,但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过年消费远没有过去那么高度集中。如果划曲线图,过去的曲线更陡峭,现在则平缓得多。

其二,将春节放在全年中横向来看,过去的文化较为传统单一,春节地位高企,现在东方西方文化交流,古代现代文化荟集,一年大小节日隔三差五就有一个,冲击了春节的传统地位,使得春节在人们的心目中已不再那么神圣化。特别是年轻消费者,传统观念更是淡薄。

一位消费者对记者表示:"该买的总是要买!和其它日子一样,春节只是给了自己一个花钱的理由而已。"

大人小孩不用等到新年就能换上新衣裳,餐桌天天都能摆上以前过年才能吃到的美食,小时候盼望能打打牙祭的"年"也就极大地失去了它的意味,没有人再炫耀自己的新衣新鞋,因此人们越来越体会不到"年"有什么特别。

别样消费冲淡年味

剪窗花、放鞭炮、拜祖宗天地等许多传统过年习俗,现在已经变成一种文化符号和标签。在新兴消费观念的支撑下,日益兴起的别样消费正在逐日冲淡年味。

当然,过年办年货,全家老少买新鞋新衣等传统消费需求仍然存在,且还在增长。以广州酒家集团为例,其年宵品市场投放量比去年增加了50%,仍是供不应求;传统年货一条街也是各商场、超市的保留"节目"。但是年货制作的社会化、商品化,包括吃年夜饭的酒店化,极大地冲淡了传统年味。或者说,这过年味"不地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