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明调查报告集锦【汇总四篇】》
社会文明调查报告集锦(精选4篇)
社会文明调查报告集锦 篇1
调查地点:
地铺社区、村、街道、学校周边等地方
调查时间:
20xx年2月4日
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生活周边的文明情况,引导孩子在家尊敬长辈,在校尊重老师,在外遵守社会公德,做文明礼貌的“美丽学生”。
调查方法:
1、询问周边附近的人
2、通过相关途径查询资料
3、走访地铺社区、村、街道、学校周边等地方寻找周边的垃圾,并拍下照片做证据。
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吧,中国的小朋友和日本的小朋友一起出去夏令营。在途中,乱丢垃圾的是中国小朋友,迟到早退的是中国小朋友,受不住这种生活,整天哭哭啼啼的还是中国小朋友;相反日本小朋友是比较独立的,即使自己发着高烧,生着病,也不耽误行程。
根据调查的情况与相关资料的整理,我们不难发现:垃圾几乎是随处可见,尤其在大街上,人们吃完东西好,就把食品包装袋随处乱扔,还有一些塑料袋、果皮、烟头……而在小区里,这种现象就比较少了,因为小区里常常有相关人员来清理垃圾,所以比较干净。这些乱丢垃圾的现象人们也早已见怪不怪了。把垃圾往车窗外扔,往家里的窗户外扔。这些现象,真让人寒心。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这样,在大街上,我也看到了几个穿着制服的爷爷奶奶,拿着扫帚,或是钳子的,在大街上勤勤恳恳的清理着垃圾。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家园才如此美丽,如此整洁。
是的,每个人都知道不能乱丢垃圾,也都不愿意承认自己乱丢垃圾,但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个。又有多少次,为了方便,你把垃圾丢在了地上?又有多少次,垃圾桶就在不远处,可你为了便利,把垃圾丢在了地上?又有多少次,那儿明明立这“不准乱丢垃圾”的告示牌,你却甚至连看都不看一眼,把垃圾丢在了地上?有多少次呢?
根据调查,许多家长认为,现在是一个自由的社会,懂不懂文明没什么关系,只要学习好就行;还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的娇生惯养,尽可能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这样,不仅使孩子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什么文明,根本不知道,还让孩子越来越霸道、傲慢。这些都是不对的'。不懂文明的人,就不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不懂文明的人,就会慢慢的培养出一个个坏习惯;不懂文明的人,就会被另些人嘲笑,瞧不起!相反,那些懂文明的人,不但可以更好的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培养一个个好习惯,还可以受人称赞。
从现在开始,从不乱丢垃圾开始,相信你,也可以成为一个文明的人。
社会文明调查报告集锦 篇2
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x月x日,运用问卷的形式对阳光大学生网,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调查。
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不记名问卷的方式收集到一定数量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17份,其中有效问卷117份,回收率97。5%,问卷容量为117。
2、调查问题分析
1、百分之六十左右的`同学人为生态环境资源状况十分担忧,但只有百分之三十不到的同学经常关注生态环境。
2、偶尔关注的占百分之五十左右。百分之五十以上认为环保与大学生有关但只有百分之十左右对身边的人进行环保宣传,可见大学生具有较好的环保意识但很少能够去考虑去付出行动,几乎所有人对生态环境和人文环觉得一般或不满意但只有极少数人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很多人认为地球一小时有意义,认为环境保护作用很大,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但行动性差。
3、 80%同学会在周围没有垃圾桶时,把垃圾留着,等找到垃圾桶时再丢掉,说明大学生的环保意识还是很强的,不过仍有部分同学会选择在周围无人时把垃圾丢掉,他们的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
4、81%同学会在周围没有垃圾桶时,把垃圾留着,等找到垃圾桶时再丢掉,说明大学生的环保意识还是很强的,不过仍有部分同学会选择在周围无人时把垃圾丢掉,他们的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60%同学对当今世界生态资源环境状况十分担忧,可见他们对环境十分关心。
三、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对策
1)学校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1、学校切实加强宣传力度。
2、取消食堂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3、建立一定的奖励制度和惩罚措施。
4、学校以身作则,决策要符合生态文明。
5、增加垃圾桶等基础设施的数目。
2)如何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践行能力
1、积极参加生态环保活动。
2、养成关注环保知识并向身边人传播绿色生活意识的习惯。
3、提高自身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
4、积极响应有关生态文明宣传的活动。
5、从自身出发少用一次性餐具。
四、结语
本调查通过对抽样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以阳光大学为例从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学校的生态文明建设措施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的生态文明观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建议。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其中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和努力,在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挫折,但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我们不应该害怕,我们不应该畏惧,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共建绿色家园!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
社会文明调查报告集锦 篇3
由于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在短短20年间从无到有,逐渐扩展到全球的每个角落。计算机已进入千家万户,被许多家长和学生广泛接受并熟悉。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开设,更是为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增添了时尚的元素,扩充了信息的容量,从而改变了信息被接收和分配的方式,对小学生的生活、学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事物总有正反两面性,计算机网络也像其它事物一样,在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可能会产生一些消极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小学生,当他们面对这些五光十色的外部信息时,由于年龄较小,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其中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关注网络环境下的小学德育问题,引导小学生文明上网,促进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我长期从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在网络环境下对小学生出现的各种道德品质现象是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确实感到网络德育,已成为新世纪学校德育的新课题,给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有责任、有义务针对在网络环境下小学生出现的德育问题积极探索教育方法和途径,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文明的网络环境。
一、以“思”为主,正确认识网络
每当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我都会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内容为1、你家有电脑吗?2、你上网吗?(经常、每周一次、偶尔)3、你想学到什么计算机知识?(上网查阅资料、玩游戏、打字)。结果表明有90%的家庭购买了电脑,周末上网的人约70%,选择想学的计算机知识75%选择了玩游戏,而上网查资料的、网上学习的不足20%。
小学生是单纯的、童言无忌,调查问卷的结果是发自内心的。我无权指责学生们的对与错,但问卷的结果表明,小学生已经被网络五光十色的信息深深地吸引。小学生身体和心理还很不成熟,生活阅历也十分肤浅,对各类诱惑缺乏抵制力、也缺乏美丑善恶的判断力,因此,引导小学生遵守网络文明公约,共创和谐网络环境,是一个信息技术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小学生上网的时候,很容易沉溺于中,网络成了部分家长眼中的洪水猛兽。网络有其进步的作用,禁止孩子上网会使孩子接受不到网络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使家里的电脑成了摆设,使教育没有面向未来,不利于孩子提高素质,发展能力。然而为了让孩子学习网络知识而对其上网采取不闻不问的放任态度无疑是饮鸩止渴,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其实网络是一种中性的东西,其善恶取决于使用它的人。
据统计,目前我国上网人数已达2650万,并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其中青少年占80%以上。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他们通过互联网逐渐认识缤纷的世界,解决形形色色的问题、结交各式各样的朋友,接受五光十色的信息。互联网改变了原有的思维方式。同时,小学生最容易受到网络不健康现象的侵害,互联网对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将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所以应积极探寻培养小学生网络道德的方法和途径。
二、以“导”为主,遵守网络文明公约,
大禹治水运用了“导”的方法,这值得我们借鉴。引导学生处理好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休闲娱乐与学习的关系。指导学生将时间和精力用到学习和创造当中去,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各种信息转为主动的将精力用到学习网络知识技能,或利用各种网络学校学习各学科知识。
例如,在上了《网上学习》这一课后,我鼓励家中有电脑的同学周末上101远程教育网、淄博网校等,让学生进行语文、数学同步学习。这样做的益处显而易见,学生上网的时间用在基础学科的学习上,杜绝浏览不良网站,消除不良信息给学生造成的影响。通过网校学习不仅巩固了语文、数学知识,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网络知识和技能。
再例如,学习了《关键字查询》、《目录检索》这两课,我结合学生的语文作业——语文手抄报(有关黄河的内容),积极提倡上网查阅各种黄河的资料,让学生体会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寓教育于乐,引导学生收集有用的信息,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网络技能和网络道德。
三、以“堵”为辅,共创和谐网络环境
网络的信息是海量的,各种信息良莠不齐,一些不健康的网站、信息会对小学生造成诱惑、甚至侵害,所以只“导”不“堵”,对于一些自制力差的学生难以起到网络道德意识的培养,所以还要用“导”的对立面——“堵”,以尊重孩子为前提,用“堵”的方式,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助小学生建立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
作为师长,要用自己的威信,严正地向孩子申明上网的.最基本原则:不准主动地查找、浏览不健康网站,即使被动地收到不健康内容,要做到关闭其窗口,不要怀着好奇心去浏览观看,以免误入歧途。我还让小学生背诵《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逐句讲解每一句的含义,让小学生感到只有遵守该公约,文明上网才是一名有道德、有思想的优秀当代小学生。
在讲第二单元《网上冲浪》时,发生这样一件事情对我触动颇深。
有一课是《网上世界真奇妙》,重点讲授让学生学会如何访问一个网站并学会浏览该网站的相关信息。我以访问我校校园网为例,深入浅出地做了讲解。学生学得很快,我就放心地让学生上互联网访问儿童网站。可不一会,就发现有学生对校园网上的文章乱发表评论,语言很不恭敬。我通过查找发表评论的IP地址找到了乱发言的两位同学。我问他们为什么评论的语言这样难听?其中一个学生说,我在“车迷论坛”上看到还有比我发表更难听的评论呢?我意识网络上很多不文明的行为,如垃圾邮件、带病毒的文件,含有不健康内容的邮件、虚假信息的发布,欺骗或用不文明语言攻击他人等等对小学生造成一定的暗示作用:网络可以为所欲为。真得可以为所欲为吗?不,针对这种现象,做为信息技术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对小学生进行必要的网络道德意识培养,使他们懂得净化网络环境的重要性。
我没有声色俱厉地批评他们,而让他们再背诵一遍《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针对第二句“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我问他俩,做到了吗?我明确地指出:有不同意见可以大胆发表自己的言论,亮出自己的观点,但一定有礼、有节,要友好交流而不是靠语言侮辱、贬低别人来衬托出自己水平的高低。上网时要做一个有文明、有修养的小学生,逐步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那两位同学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那以后班里再也没有出现胡乱发表评论的现象。
四、以“学”为主,提高教师的网络素养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德育力量,为此,信息技术教师要以教师自己的高尚人格去影响学生。
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不断学习网络操作技能,不断地提高网络运用能力,成为学习型、科研型的教师。只有掌握好计算机技能,熟悉网络,才能指导学生有效地运用网络资源,才能有条件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网络意识和心理变化,及时解决网络传播中的问题,从而针对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出现各种各样的思想品德问题及时发现闪光点,进行表扬,及时捕捉不足点,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去进行德育教育,使网上的思想教育落到实处。
总之,在全面推行科教兴国的今天,德育仍是一面重要的旗帜,在网络世界里,只有正确引导祖国的未来,网络德育工作才能上一个新台阶,学生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孩子拥有今天,才会拥有灿烂的明天。
社会文明调查报告集锦 篇4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在生活中不文明的现象随处可见,并日益严重。春节去公园逛了一圈,就发现不少游客的行为就足以引人深思。比如一些中年妇女未注意禁止遛狗的牌子,在公共场合遛狗。一些青年情侣坐在湖边边聊随地吐甘蔗皮。还有的游客在湖边随地乱扔零食包装带,随意把私家车停放在站台前或人行道上。垃圾箱满了,垃圾扔得满地都是。无人管理。
对于这些情况,我陷入了沉思,使不文明现象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就我个人的观点来看,首先是市民没有良好的素质,不遵守一些警告标志。其次是一些市民的环保意识不够高,没有虑及是否给其他人带来麻烦。其他市民没有劝阻那些市民的不文明行为,使得这些不文明的市民还不知道自己是否做了不文明的行为,下一次还会这样做。另外管理部门没有管理使更多的人做了不文明是行为。
针对这些原因,我在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宣传和舆论监督。我觉得新闻媒体除了报道不文明行为以外,还要大力宣扬那些主动维护环境的行为。
(二)采取奖罚措施。对于主动维护环境的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做出不文明行为的人进行惩罚。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公共场所增设一些垃圾箱,增贴一些提示性标语等等,在优美的环境中,让不讲文明的人改掉坏习惯。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发现不文明的现象,如果不消除这些不文明行为,肯定会有损锦州市的形象,还会对我们的生活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下,这些不良现象能渐渐消失,远离我们,远离我们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