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专业调查报告【合集3篇】》
师范生专业调查报告(精选3篇)
师范生专业调查报告 篇1
一、专业概况
(一)专业历史沿革
我院应用韩语专业开设于20xx年,并于同年首次招生。目前已有5届毕业生。应用韩语专业靠基于市场需求和发展方向的专业定位、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专业教学队伍,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语言基础较扎实、实际应用技能较为突出的毕业生。本专业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在95%以上。从而获得了社会和企业的广泛认可。
(二)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1.培养目标
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应用韩语专业必备的韩语语言能力和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知识,培养具有良好的韩语实用基本技能,能在涉外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韩语翻译、经贸业务等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2.培养规格
(1)知识要求
1)熟练的韩语交际能力,即在听、说、读、写、译方面能以韩语为工作语言,能够用韩语处理外贸业务;
2)掌握国际商务理论与实务的专业知识;
3)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对韩国的地理历史、社会状况、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有一定的了解;
4)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进出口业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广度上能满足专业学习和业务拓展的需要;
5)熟悉我国的外经外贸政策法规,对国际贸易、国际商法、进出口报等涉外工作相关的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具备从事外贸业务及翻译工作的能力;
6)掌握常用计算机软件应用的基础知识并能熟练掌握韩语输入法。
(2)职业素质要求
1)爱岗敬业,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2)具备从事应用韩语工作所具有的基本业务素质;
3)健康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4)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较宽的知识面;
5)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一线岗位适应能力;
6)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7)具有严谨认真处理相关业务操作的态度;
8)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有较强的效率观念、规范意识和质量意识。
(3)核心能力要求
本专业的核心能力为用韩语进行国际商务活动的能力,韩语交流能力-具有较强的韩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尤其是韩语口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商务业务能力-能够用韩语从事国际商务活动,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与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
具体结构如下:
1)具有良好的韩语听、说、读、写、译能力;
2)具有熟练地应用韩语进行国际商务活动的能力;
3)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组织协调与公关能力,并具有良好的`礼仪风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
4)具有一般进出口业务谈判和接待用语以及一般经贸资料的中韩文翻译能力;
5)具有较熟练地使用现代化办公设备的能力。
表1应用韩语专业对应职业资格证书
(三)专业建设背景
1.区域产业、行业经济背景
中韩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作为中国沿海经济、文化大省的山东的威海、烟台、青岛、潍坊距离韩国最近,也是感受韩流最近的地方。韩国对华直接投资集中于中国的东北和渤海湾一带。山东是韩国企业家投资中国内地最多的省份。从20__年开始,韩国资本对山东半岛各城市的渗透力悄然增强。20__年、20__年,韩资的数额迅猛增大,其增幅远远大于欧美地区的投资。20__年底,韩国已成为山东第一投资国,仅青岛一个市累计利用韩资就占了韩国在华投资的1/4。20__年在山东注
册的韩资企业已达8586家,占全省外商投资企业的24.2%。20__年韩国与山东的贸易额达96.4亿美元,成为山东省最大的贸易伙伴。截至20__年底,韩国在山东的投资达102亿美元。大约有7万韩国人长期在山东生活工作。近年来,鲁韩两地经贸发展日益升温,目前韩国在山东的投资额已达82亿美元,占韩国对华投资的23%,是韩国企业在中国投资最多的省份,有5800余家韩国企业在山东发展。
2.人才需求情况
通过到企业实地考察、与行业专家座谈、毕业生回访、网络调查等方式,了解到环渤海经济圈每年对懂韩语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在万人以上。据国家商务部预测,未来十年仅环渤海经济圈韩资企业对掌握韩语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将增长30倍以上。随着韩资企业生产模式的转变,企业的生产、管理、服务等岗位对韩语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大增。
3.省内外该专业建设发展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全国已有90多所职业技术学院已设立应用韩语专业。然而,一些高职院校由于受到师资、教学设施等条件的限制,没有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来调整课程结构,最终导致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要求。目前高职应用韩语专业的建设还很不完善,存在专业特色不明显、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等问题。
二、专业建设情况分析
(一)专业定位与建设目标
1.专业定位
随着韩资企业从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产业结构由过去比较单一的电子产业向服装产业、服务产业等多元化产业的转变,凸显出韩企对既懂韩语又掌握相关专业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急切需求。本专业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市场调研,根据对企业的调研、走访,应用韩语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面向韩企(中韩)职员、韩语导游、旅游接待等岗位,能在韩资企业、旅游企业、涉外部门领域从事与韩语有关的工作,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较强的学习适应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建设目标
根据社会对韩语人才的实际需求,同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应用型、实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全面实施职业素质教育,加大校企合作力
度,切实提升学生的韩语水平和职业技能。继续深化专业特色,开展多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提高竞争力。
(二)人才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与提出依据
通过对以韩语为工作语言在韩资企业、涉外行业等工作岗位能力的调研和分析,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教学实施中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学用结合、能力相贯”人才培养模式。
2.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做法
“学用结合、能力相贯”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2学期)是韩语学习基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零起点韩语的入门学习,培养学生的初级韩语听力、会话、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学习和听说读写基础能力的形成,学习环境主要在学校进行。第二阶段(3-4学期)是韩语学习的提升阶段,韩语学习进入中级阶段,学生生开始进行专业的学习。第3学期学习进出口业务操作课程;第4学期进行语言+专业的学习,语言课程开设韩语泛读、韩语语法课程,专业课程开设外贸单证实务,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在第4学期结束时,达到韩语能力等级考试中级水平。第三阶段(5-6学期)为应用阶段,开设的韩语翻译、商务韩语听说等语言课程,进一步提高韩语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并通过综合实训项目,培养学生语言学习在应用职业领域的有效转化,通过把课堂拓展到企业进行,提高学生的韩语应用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学生在第6学期进入顶岗实习,到韩资企业、涉外酒店和韩国人经营的社会餐饮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用结合,能力相贯韩语学习基础阶段韩语学习提升阶段韩语应用阶段
图1应用韩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学用结合、能力相贯”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巩固和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并以专业职业引导与就业指导为载体,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质、职业态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学生顺利就业、创业和职业发展铺设绿色通道。
(三)师资队伍
教师团队中共有专职教师4人,外教2人。其中中级职称2人,知识结构合理。
主讲教师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深厚的中、韩文功底,具备广泛的多学科知识,丰富的阅读经验以及科学的教学理论与方法。
(四)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1.课程体系构建
构建了“语言+专业”的开放式课程体系。韩语与“专业”结合的开放式课程体系能够培养学生在韩资企业、旅游企业、涉外部门等以韩语为工作语言从事职业实践活动,打破学科体系下语言学习的孤立性束缚。
2.尊重语言学习的认知规律,校企合作适时切入。
应用韩语专业面向招生对象是零起点的高中毕业生,韩语学习从入门开始,所以从语音语调、词汇、课文、写作基础学习循序渐进,因此校企合作要适时切入,韩语专业在第3学期进行专业方向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到第4学期进行专业与语言的融合,在校内进行实训,在第5学期继续学习专业语言的基础上,提升专业与语言的进一步融合,第6学期进行顶岗实习。
3.专业方向课程通过工作岗位任务转化学习任务,并融入职业资格标准进行教学内容选取。
专业方向的课程以岗位群为分析对象,选取典型工作任务,明确岗位群的工作内容、工作步骤、使用工具、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归纳出职业行动能力,为学习领域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选取提供依据。共同开发了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标准,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由单项到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实现专业与语言由并行到交融。
本专业结合职业岗位(群)的需求领域与语言规律的要求,构建了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四类课程。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积极探索符合高职高专的授课内容。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专业课教学内容。
通识教育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辩证法与人生智慧、管理学原理、应用文写作、经济数学、大学英语、体育与健康、计算机文化基础、形势与政策、心理健康教育、普通话、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专业基础能力课:韩语精读、韩语听力、商务韩语听说、韩语翻译。
专业核心能力课:国际贸易实务、文秘韩语、外贸单证实务、外贸跟单实务、经贸韩语、韩语写作、旅游韩语。
师范生专业调查报告 篇2
20xx年3月15日我很荣幸到三明华昌中学进行为期12周的教育实习,我所在的班级是高一(1)班,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数学教学的教育实习,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努力地工作,虚心向老师请教,同时,在实习期间我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数学这门课而言的。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班级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甚至还到其他同学所在的实习学校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结果,谈谈对中学数学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数学教学的情况。
我调查发现,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很多数学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相关例题,以便上课时练习,达到和学生交流的目的。调查中有的数学老师对我说现在的学生比较懒,对学习不是很重视,尤其是数学这门课,认为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因而,你让他们回家预习课文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课要多提问题,这样才能迫使他们课后去看。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问个“为什么”,这一方面可以使老师和学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挖掘教材的有关内容。 我自己在实习的教学中也采用了此方法,效果不错。
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发现在现在的中学的教学中并不是很受欢迎,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因此,老师们仍然保持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老师们认为一个班里的学生数学成绩有很大的差别,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数学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一些老师就采取了放弃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差而牺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样是不值得的,而且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有一个高考的指挥棒在无形中束缚着他们。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在调查中我还发现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教学时,课堂气氛相对和谐。老师说如果气氛过于活跃,课堂就会乱哄哄,难以克制。而且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合作能力欠缺,实际效果为达到但花去了大量的时间,从而影响教学进度。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谈一下数学学习情况。
在调查中, 部分学生对我公开表示他们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不想学数学。他们认为数学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一直都在学,没有特殊的用处。那是因为许多学生不明白学习数学的用处,而且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数学。现在的学生是多么有个性,我想学好数学还是有不少好处的。毕竟在高考时多得一分,人生道路不同,更何况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还能锻炼思维灵活性。
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一开始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等时间一长也就无所谓了。有的学生告诉我,上课老师用多面体教学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时太快,记笔记记不下来,有时太慢。
调查中,学生希望老师能关注他们。无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后进的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一致的。调查中有一个学生问我如何看待老师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还问我今后要是当老师的话会不会也这样。我回答他们说:老师关注成绩好的学生是因为他们能听老师的话,而一般情况下后进生的自觉性差,经常不听话,自然惹得老师不开心。老师也是人,存在一定的偏差是正常的。但我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发觉,只要能多关注后进生,他们会很感动、进步很大。看来老师要用一种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多鼓励后进生这一点对于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很重要,好的沟通有利于老师更好地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更加爱学习你所教的那门课。
大部分学生喜欢那种上课幽默的,不爱批评学生的,能够和学生很好相处的老师,他们都希望老师能够多关注自己,即使是成绩差的学生也这样,这种愿望甚至比其他 学生更加强烈。他们希望老师多了解他们的真实的想法,宽恕他们的叛逆心理,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是老师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去对待他们。而且,有的学生还喜欢关注老师,对老师的衣着,对老师日常工作中所发生的一些事情都感兴趣。看来我们做老师的要好好和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便自己在教学中更好地开展工作。
通过以上的调查,我认为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学生对他所学的科目提高兴趣了他们才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绩。
老师可以多组织一些数学活动课,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叫学生在自己的参与中意识到学数学的重要性。上课时老师可以多举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让学生有个直观的感受,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枯燥理解。对课文的解析要深入浅出,例子最好能贴近生活,最好是当下发生的,人们关注的事情,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展开讨论,进而使学生兴趣更进一步。
二、正确对待现代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应用到现在的教学中去确实是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它的直观性、生动性、丰富性对教学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我认为在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同时要把握一个度,在课件中多制作一些图画、flash,这样会让学生一下子对图片产生兴趣,从而带着好奇心去学习课文,枯燥的文本就会容易让学生接受。
三、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赏识每一位学生。
无论学生的成绩好与差,老师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这也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现在我们讲尊重,不仅仅只是要求学生尊重老师,而且还要求老师尊重学生,作为一个老师要知道,你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能更好地尊重你。另外,对于成绩差的学生也要积极地鼓励他去学习,这样的学生只要一有进步,就应该及时表扬,表扬是促使差生进步的一种好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少批评学生,以鼓励为主,即使是批评学生时,也要注意方法,语言最好不要尖锐刻薄,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批评错的地方也应该向学生道歉,这一点恐怕老师们很难做到,其实学生的宽容之心并不比老师差,真心地向学生承认错误的老师可能会更加受学生尊重的,我在实 和调查的过程中就有这样的感受。
四、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我认为老师最好能多参加学生们组织的一些活动,在参与中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对学生的组织成果给予肯定,这样能和学生更好地融合。
多主动同学生谈心,做学生的好朋友,消除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鸿沟,促进教育、教学更好地展开。
以上就是我在这次实习期间调查的有关情况。其中有些看法也许不尽正确,但毕竟这是我通过实际调查得到的结果,我会从中吸取一些老师的做法,结合自己实际的水平应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去。我想只要我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坚持下去,多了解当下的教学情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我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但愿我的想法能变成现实。
最后对在本次调查中给予支持的老师们、学生们表示感谢!
师范生专业调查报告 篇3
一、调查目的、内容和范围:
日前,为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入了解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探索新形势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思路,市团委于九月份至十一月份,组织中开展了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调研。调查主要采取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以涵盖全市重点中、小学,普通中学及职业中学为调查点,按各自的问卷调查对象机械抽样500名中小学生(其中小学生100名、初中生200名、高中生200名;男生287名、女生213名)进行当场问卷调查。共收到有效答卷498份,内容涉及学生理想与追求、法律意识、兴趣爱好、心理状态等方面。(调查表附后)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调查结果表明,如今未成年人的优点明显,但缺点也非常突出。优点是思维活跃,能快速接受新鲜事物,有创新精神,法律意识普遍提高;缺点是依赖感强,缺乏责任心,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团结协作精神较差,奉献精神不强,个人主义严重,心理承受挫折能力弱等等。
主要表现在:对祖国的情感和态度正确的占77.1%;对信仰有正确认识的占58.9%;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比较正确认识的占54.5%;对诚实守信、人际交往、社会公德能正确对待的占63.6%;法制观念比较强的占72.35%。
此次问卷调查同时暴露出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也存在着不少令人忧虑的状况。统计数据反映:——你认为人活着首先是为了“享受物质”占7.2%;“精神追求”的还有1.8%:——认为在人的一生中,“金钱最重要”的占2.55%,“权力最重要”的占0.80%;——崇拜的对象是“明星”的达11%,“专家教授”的仅占3.90%,“英雄模范”的占5.20%;——每月零花钱在“100元左右”的占8.9%,“200元以内”的占4.6%,“200元以上”的占3.2%;——每天上网时间超过了2小时的占6.8%,不到2小时的占2.6%,从不上网的占0.6%等等。
二、调查内容分析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也将面临着复杂和严峻的挑战。尽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流是好的,但仍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总结起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的目的更加务实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这是一个体现人生价值取向的郑重问题,而调查显示,将近半数的同学把“享受物质生活”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而在回答“你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只有很小一部分人选择“报效祖国,服务大众”。可见,当今学生更现代,更人性,也更加务实。
日益激烈的竞争让他们早早感受到生活的压力,他们目睹了下岗的压力,贫富差距的加大,更使得他们懂得金钱的重要性。如问题三,80%的学生都同意“没有钱,就谈不上享受生活,就无法实现精神追求”。当然我们不能把它做为个人主义来批判,应该帮助他们更好的处理个人与金钱的关系。
但近年来,各中学之间的竞争以及升学率的压力下,学生的分数渐渐成了老师最重要的追求。在这种社会背景和教育气氛下,使更多的学生对学习的目的产生困惑,这种困惑更体现在初中学生身上。
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过分看中“分数”,更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热爱学习却鄙视劳动
在被问及今后理想的职业时,学生的选择更倾向多元化。希望成为机关工作人员和科技工作者的最多,排在第三位的是知识分子,而想当老板的并不多,只占26%。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苛求是越来越高,对收入稳定、丰厚的职业也更青睐。但选择农民和技术工人不到1%,事实上,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任何职业,更加需要一批高素质劳动者。所以,教师在注重对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的同时,也应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培养。
3、信息网络化的利与弊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游戏不仅被电子化,而且被网络化。网络和电子游戏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也能制约学生健康成长。中小学生由于自控能力弱,猎奇心强,是非观念尚未形成,由于对社会认知的不足和自我保护意识的缺乏,受到不良影响也最为严重。当然通过网络,中学生也可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了解国内外大事。但是,通过调查可以看出,8%以上的学生上网的目的就是玩游戏或聊天。
在调查中我们更了解到多数中学生认为自己对网络上的黄色、暴力等不良内容的缺乏抵制力,更有7%的学生期待着发生网恋。
应当承认,多媒体及网络的使用对中学生的影响是存在的,中学生也无法抵御新生活、新色彩、新潮流的诱惑。“学校课堂教育一个钟头,不顶电视和网络一个镜头”,“五加二等于零”,反映了这一现状。由于多种影响,中学生群体中成为一种共性:饮食跟着广告走,穿戴跟着名牌走,娱乐追着名星走,应酬跟着大人走。尤其是不健康的色情内容已给中学生群体带来负面影响,这是当前德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课题。
三、那么应该如何加强和改进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呢?
1、要强化学校育人的主渠道作用。
学校教育是未成年人接受教育最主要的渠道,学校在加强未成人思想道德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学校要树立起科学育人的观念,以培育“四有”人才为根本目的,充分认识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注重未成年人综合素质的提高。要注意预防德育教育中“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现象的出现,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放在关系国家命运前途的政治高度来切实抓好。要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根据未成年人的特殊心理、生理特点,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有的放矢;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改进教育工作方式、方法,实现由灌输思想道德知识向发展思想道德能力转变,减少行政动员,体现主体性、社会化、生活化的教育观念,把真实的道德生活展现在未成年人面前,在现实的具体生活场景中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养。要循循善诱,使思想道德教育入心、入脑。
2、尊重未成年人的主体性地位。
要大力开展体验教育活动,充分尊重未成年人的主体地位,让未成年人在体验中受到教育。要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公益性劳动和社会实践,让学生多了解社会,关注社会,了解民生。要化解安全教育和开展德育活动的矛盾,让学生走出校门,亲近自然,感受祖国富饶的自然资源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的同时,不断增强学生们的自豪感,丰富他们的知识。要从学生的日常行为抓起,注重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要深化雏鹰争章活动,教育小学生们在家当好家庭小帮手,在校当好好同学,小伙伴,在社会当好文明小标兵,在公共场所当好环保小卫士,独处时当好自律小主人。要继续开展“手拉手”行动,倡导互助友爱精神。要深入开展志愿者行动,激发小学生的奉献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3、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老师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每个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要培养教师教书育人的自豪感,把职业道德作为政治学习和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使老师信任、理解、尊重每一个学生,以高尚的情操、渊博的学识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要适应新形势,拓展思维,积极探索思想道德教育新方式、新途径,不断创新载体,用新的理论、新的载体,指导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实践,调动起中、小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重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沟通。
家长是子女的第一老师,家庭是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要重视发展家庭教育,加强对家庭教育的科学引导,积极开办家长学校,举办知识讲座。学校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相互之间及时沟通信息,交换意见,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方式,互相配合,共同教育,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体现教育的整体性。
5、积极开展未成年人心理教育。
目前,未成年人基本上为独生子女,与人平等沟通交流的机会少,孤独、自闭、忧郁等心理问题日渐突出。另一方面,网络的虚拟性、平等性、信息多面性,正好满足了未成年人的心理需求,从而导致了他们长时间沉溺网络,因网络滋生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也日益突出。因此,学校应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设立心理咨询热线或心理咨询室,及时帮助解决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时,有条件的学校应建立和完善校园网络,引导学生在校园内正确上网,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未成年时期不仅是学知识、长身体的最佳时期,也是思想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道德水平,将直接关系到我们建设社会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能否实现。这次调研活动,只是针对中、小学,调研结果难免有些偏颇,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有所借鉴。同时,通过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创新实践,真正使我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