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文档 > 总结报告 > 工作总结 > 个人工作总结 > 个人课题研究总结(实用24篇)正文

《个人课题研究总结(实用24篇)》

时间:

个人课题研究总结(精选24篇)

个人课题研究总结 篇1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学期又接近尾声,其实,本学期的时间很短,只有三个多月时间,也难怪不知不觉就要结束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在课题研究方面,还是做出了不少的的成绩。下面就简单的小结本学期的课题工作。

一、制订计划,加强落实

开学初,制定课题组和个人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并在工作中围绕本学期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积极落实。并取得很好的成绩,本学期是课题研究的中心阶段,课题研究成果,已经初见弥端。

二、提高认识,加强学习

本期来,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校积极探索加速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途径和方法。首先加强课题组教师的理论学习,本学期我校理论集中学习4次,通过,理论学习,是我们的课题研究,有知识支柱,使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因为我们认识到校内网络教学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可以极大的刺激和促进校园信息化的建设。认识到课题研究是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开发利用得好,可以为教育改革,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可以大大改善教学的条件,更新各种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一种具有现代气息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信息素养的培养,可以让师生们切实感觉到信息化与自己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贴近。因此,我校由校长亲自抓项目的建设,管理人员具体负责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并有严格的管理使用制度,以保证正常使用。

三、本学期课题研究成果

本学起初,我校集中学习了安徽省农远使用的几种方法法,并在研究中有针对性的加以研究。提炼出一下五种:

1、“光盘教学—教师辅导”型:以光盘教学为主,教师参照光盘的组织形式,组织学生模仿学习、对教学知识提炼概括。

2、“教师上课—光盘辅助”型:以教师教学为主,用光盘中有效的资源和学习方式,指导学生学习。

3、“提供样板—示范引导”型:以教学光盘中的学生为榜样,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4、“课堂直播—同步教学”型:直接播放教学光盘,学生进行同步学习。

5、“转换资源—自主创新”型:对教学光盘中的有效资源进行重构,用于教师开展具有个人风格的教学。

四、存在的问题

1、由于教导处工作比较繁忙,以及本学期教学活动比较频繁,本人的课题实验课没有得到落实。

2、本人撰写论文的能力还不是很强,导致很多成果无法提炼为论文与各校的同行交流、切磋。下阶段力争有、更高质量的论文诞生。

本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惑,在今后的研究中也会遇到的困难、的艰辛,但我们坚信,凭着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执着精神,在以后的研究中定会取得更令人满意的成绩。

个人课题研究总结 篇2

一、概念的界定

“小课题研究”活动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促进学生的非智力发展,教给学生一些创新技法,使学生能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以创新教育为目的的综合课程。教育的创新促使学生学习的创新,进而让学生达到创新学习。

二、实施背景

探究是创新的基础,探究性学习是创新性学习的关键。这种学习策略是对学生过去被动的、呆板单一的接受性学习弊端的极大冲击,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科学探究兴趣,增强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精神、公平竞争的观念、自我教育的意识、组织活动的能力,为适应社会、走向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我们于20__年暑假前提出了“关于开展学生小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随之组织学生付诸实施,促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锻炼,在探究中成长。

三、实施过程

通过实践,我们摸索出了一条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新路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让学生学会选择,自主确立小课题

学生小课题研究是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本,以探究的问题为载体,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那么,如何诱导学生自主选择出便于研究操作的小课题?我们遵循自主选择性、实践应用性、主体性和开放性原则,以“你最乐于探究的问题是什么”或“你身边和周围环境中存在哪些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为题,广泛征集学生的意见,让他们充分结合已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积极开动脑筋,大胆质疑问题,人人提出自己最感兴趣、最乐于探究的问题──小课题。在这里,我们一是拿出专门时间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二是着重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宜小不宜大,应便于操作;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汇总筛选。一开始,从征集的上百个问题中筛选确立了多个科学性和适应性强的小课题,如“我们周围的鸟类”、“塑料?生活?白色污染”、“交通呼唤文明”、“火灾与隐患”、“挖掘民间游戏”、“折纸的魅力”、“计算机与我们的生活”等等,并分为自然科学、社会人文和技术革新三大类内容。接着,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所喜欢的问题,让他们自愿组合分组,再次自主选择研究的主题,自主确立研究的目标,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研究方法、操作步骤和成果展示形式,并逐步实施。

可见,引导学生从质疑、讨论、筛选、确立小课题开始,到再次自主选择、分工合作、研究制定计划,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洋溢着自主性:学生研究的问题由他们自己来确定,打算由他们自己来商量,决定权由他们自己来行使,教师只是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无疑,这些举措和谐了师生关系,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学习探究做好了铺垫。

(二)让学生学会探究,体验感悟小课题

探究是小课题研究的核心和根本。为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主动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让他们逐步学会探究的方法,我们专门设置了一节小课题研究指导课,着重对小课题研究的方式方法进行指导,如小组怎样分工与合作,怎样有针对性地调查访问、观察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设想,怎样搜集和整理资料,怎样随时做好研究记录以记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怎样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怎样查阅资料撰写研究报告调查报告等等。随后,目标明确、分工清楚的小课题研究小组,积极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时间,从学校开出介绍信,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以极大的热情,纷纷跑书店、拍照、采访、调查、取证,深入观察社会与自然,开阔视野,丰富见识。

小课题研究使学生从学校这个“小天地”走进了社会、自然界这个“大课堂”去施展才华、磨练意志,去体味、领悟、发展、创新。

(三)让学生学会整理、总结、归纳小课题

郑板桥对写作要领有句名言:“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我们指导学生整理、总结、归纳课题,就是把他们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搜集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撰写研究报告,这是学生探究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因此,我们特别重视这一过程的指导和落实,力求让学生把观察、调查、访问、阅读、查阅资料所搜集到的所有资料信息,主次分明地进行梳理、归纳、撰写。撰写时要求学生在文字上要精练,力求言简意赅;在内容上要立意新颖,既有实践性、创见性,又要符合科学性;在思路上要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也就是说让学生理清一篇完整的研究报告,至少需要从四方面体现:一是简要背景说明,包括小课题提出的原因和研究的目的。二是具体安排,有任务分工、研究时间和研究方法等。三是研究内容、措施及结果,这是需要重点详写的部分,应内容充实,证据确凿,结论正确科学。四是建议或倡议,既有独到的见解和改进的方法,又要针对性强,让人看了信服,便于改进创新。撰写完课题报告后,研究小组成员在老师进一步指导下,再共同讨论,各抒己见,反复修改,反复锤炼,精雕细刻,就像三秋之树,枝蔓信尽,脉络清楚;在选材立意上,不拾人牙慧,不作老生常谈。

这样以来,学生就基本掌握了加工处理信息的方法。我们的课题组所带的学生整理撰写的小课题研究报告中,“中国传统艺术——折纸的魅力”、“小学生课外阅读”等获区小课题现场展示一、二等奖。小课题研究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了科学探究意识,提高了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成效

通过近两年的实践与探索,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指导》的课题研究取得了预期的成果。

(一)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生存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改变了学生被动、封闭、单一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主动、开放、多样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注重把研究性学习全面渗透于学校各方面工作之中。学生通过课题研究活动,学会提出问题,接纳组织信息、处理重组信息,利用综合知识来解决面临的一些新问题上,都能做到自主、开放、主动和创造性。特别是对知识的探求是主动的,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也趋于主动积极。

研究性活动把一把永不过时,终身有用的打开人类知识、智慧、才华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使学生不断索取自己所需知识,提高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能力和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二)强化了教师的教育科研培训,形成了校本培训模式。

新世纪的人才需要有科学的头脑、扎实的科技知识和科技实践能力,而这些都不能自发地从孩子脑子里产生。因此,培养孩子们的科研能力和探索精神是小学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其中的关键是使学生通过小课题研究的活动获取解决问题最一般的思路、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敏锐性,从而养成对事物和问题的看法有一个更好的视野和深度,对信息的处理和运用更加灵活。

在指导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中,教师不断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获取新的教育信息,构建新的教育理论框架。同时,不断地进行课题研究,积累研究活动的经验和方法论,才能适应、有能力指导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活动。我校具有研究型的教师已逐渐增多,教师的科研水平也逐渐在提高。

我校的校本“研究型”教师培训已初步完成,以教育科研为基点,为培养“研究型”的教师打下扎实的基础。校本培训以教师的研究性学习、研究性教学为重点。

(三)构建了研究性学习的良好环境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进行研究性教学,促使学生研究性学习,布置研究性作业已形成了共识。同时在社会大环境中努力创建研究性的氛围,学生许多的小课题研究都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配合和支持,否则也只是一句空话。如《折纸的魅力》小课题,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研究后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同时也引了社会对折纸艺术的重视。

五、研究体会

1、小学生“小课题研究”活动是提高学生研究性意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途径。

2、小学生“小课题研究”活动是促使教师向研究型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

3、小学生“小课题研究”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是教师校本培训的新模式。

六、不足及后期目标

经过两年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得出研究学习活动的开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理论;使学生在探索研究中,学生接纳组织信息、处理重组信息,能利用综合知识来解决面临的一些新问题,并起到增长构建新的信息作用,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也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智慧潜能,发展了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更具有主体性和自觉性,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校的《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指导》的课题在领导、专家的关心、指导和兄弟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良好的进展,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实验前期,在整个探究活动中也暴露出许多不足:

1、学生还没有把主动对身边的问题进行探究当作一种习惯和需要,而更多的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组织下进行的被动的探究;

2、在整个探究活动中,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还不够清晰和熟练,没有把解决问题的步骤形成自动化的行为,有时目标也不够明确;

3、学生还不能熟练地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看书、拍照、采访、调查、取证等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方法;

4、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彼此间的分工和合作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各成员间没有形成最大的合力;

5、在梳理、撰写探究报告时,还不能准确地表述探究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不能抓住整个活动的关键点进行总结……

学生的心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空的变化在不断地变化,何况我们做的只是一个起步工作,有很多方面尚不完善。我们将把已有的成绩作为研究的新起点,针对学生存在的以上不足之处,争取在实验的后期得到根本性改变,为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出不懈的努力。

个人课题研究总结 篇3

儿歌化汉语拼音趣味教学法是本人结合本地区小学初入学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新教材的优势思考出来的教学方法。通过一年来的研究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一是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二是促进了语文教师专业成长,三是加快了学生对汉语拼音的识记速度,提高了低段语文教学的效率。

一、儿歌化汉语拼音趣味教学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自从“儿歌化汉语拼音趣味教学法”在我所教学的班级中实施以来,就将枯燥乏味的汉语拼音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这种趣味教学法,遵循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新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了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使教师善教,使学生乐学。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加快了学生对汉语拼音的识记速度,提高了汉语拼音教学的效率。例如:教学拼音字母bdpq这几个,学生总是记不住,容易混淆,于是,我就编了儿歌帮助他们识记:右下半圆bbb,左下半圆ddd,右上半圆ppp,左上半圆qqq。孩子们把儿歌记在心里,区分了这几个字母的异同,快速准确地记住了这几个易混淆的拼音。

二、儿歌化汉语拼音趣味教学法,促进了语文教师专业成长。

将学习汉语拼音寓于游戏与活动之中,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兴趣盎然。让学生在融洽的氛围中,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通过儿歌化的语言,辅助游戏、故事、表演等活动

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和掌握汉语拼音知识和技能。“儿歌化汉语拼音趣味教学法”真正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促高效语文课堂的生成,重视学生在读儿歌中获得知识,在学习中感受快乐。教师的儿歌化“善教”与学生的主动式“乐学”是体现和实现汉语拼音“趣味”教学的关键。“儿歌化汉语拼音趣味教学法”,促使学生快速地掌握了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是学生识字的有效工具,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个工具就可以独立识字,独立阅读汉字注音读物,这样便于为学生自主识字、提早阅读创造条件,汉语拼音又是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特别是我们所处江夏区,方言类别多,学生要学到纯正的普通话,是离不开汉语拼音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汉语拼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学生学会了汉语拼音将一生受用。

我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儿歌化汉语拼音趣味教学法》在20xx年4月曾荣获江夏区教学研究室组织的语文教学论文比赛一等奖。本人执教的汉语拼音课《jqx》、《angengingong》在学校上拼音教学示范课和公开课,得到了老师们的好评,学生的学习效果好,课堂气氛活跃。推行实施了儿歌化汉语拼音趣味教学法,我校一年级的干亚丹老师用该教学法执教《gkh》一课,在江夏区庙山小学送教下乡,得到了江夏区教研室领导、庙山学校领导、师生的好评。

三、儿歌化汉语拼音趣味教学法,加快了学生对汉语拼音的识记速度,提高了低段语文教学的效率。

开学初,在拼音教学开始前,我对所教的一(5)班61名学生进行了学前汉语拼音声、韵、整体认读音节掌握情况测查。测查方式是:

把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印在一张纸上,让每个学生去认,去读,并在他们会认的字母或音节下作上记号。通过测查,我得到学生认读汉语拼音的情况及在全班61名学生中占的比例。内容项目会读人数的比例全不会读的人数比例实施儿歌化汉语拼音趣味教学法,教学完所有的拼音之后,通过测试,我班学生61人,会读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的学生人数比例达到了100%,而且全班学生在拼音格中能够正确书写汉语拼音。我校一年级有6个教学班,把儿歌化汉语拼音趣味教学中在其他5个班级广泛推广及实施,也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从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表中得知:全年级360名学生的拼音掌握情况非常好,会读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的学生人数比例达到了100%,能正确书写汉语拼音的学生人数比例达到99.2%。两次调查的数据表明:实施儿歌化汉语拼音趣味教学法,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汉语拼音教学的效率把高效课堂落到了实处。

个人课题研究总结 篇4

《高中语文必修课学习疑难问题探究》的课题从开展实施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下面我把这半年时间内课题开展的情况做个小结:

一、对课题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我了解到:语文学科的疑难问题研究伴随着这一学科的出现而出现,从未停止过,尤其是近年来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但大多数都是个人研究,没有系统性的研究,源于我们学校的生源质量的特殊,加上近年来学校心新入编的青年教师多,有这个能力和资源对此空白加以补缺,一方面可以提升我们自身的素质,尽快融入到教师队伍中去,另一方面,于学校积极进行教学实践改革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进而对整体高中语文教学进行深入的探讨,提升教学质量,可谓一举多得。

研究对象主要涵盖了“学”和“教”两个方面,既关注学生实际的学情,又要关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发现和经验总结,反思,这对教师专业的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问卷调查

课题研究必须基于实际,而我们这个课题更不能离开学生的实际学情。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对课文理解深度,提升了教学效果的同时,也能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和准备。

但问卷调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已经让我们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调查问卷的本身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够明确和细致。

2、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问卷的回收率低,相互抄袭,提出的问题不是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无效问题较多,重理轻文思想严重等。

3、老师方面存在的问题:对调查不重视,要求不到位、课研意识淡薄等。

对此我们应当引起重视,问卷调查能够反映问题,也是今后课研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它让我知道要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端正学生及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态度,不断增强自己的课研意识。这也正是现代教育改革的要求方向所在,教育课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化的一项必然要求,更是一所学校教学质量整体水平的体现。

三、在实践中集体实施

每个人根据自己班的实际情况,开展自己的个人研究和阶段性研究结合起来,原以为每个月都得写会很累很麻烦,可是越到后来越发现积少成多,尤其是针对每一个问题都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原来教学的基础之上有更深,更新,更精的见解。这让我感觉语文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拼音汉字拼接,而是众多知识的综合。趣味也随着研究越来越多。

四、下一步工作

课题研究工作已经进行到了第四阶段了,这更进一步的要求我们要把研究的课题成果及时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并引导教学,在全校推广。

我深信,课题研究是一项艰苦而漫长的探索过程。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困难。例如:教学任务重,研究时间不够;手头缺少研究资料;教学教研理论水平有限等。但我相信,有学校的大力支持,组长的精心组织和策划和课研组成员的通力协作,课题研究一定能完满结题,并有效引导课堂教学。

个人课题研究总结 篇5

本学期九年级学生面临着参加一次大型的考试即中考,英语学科将会在他们的总分中占据很大的分数比例,因此如何在这么短时期内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该学科上取得更好的成绩,所以我们组决定在九年级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分层拔高探索,经过三个多月的实践看来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首先我们是将全年级的学生按照英语学科成绩进行了分层,将学生按照上期期末考试成绩分成了好、中、差三类,对全年级学生进行了整体监控,这个情况是每位授课教师都了如指掌的,并且在每一次的阶段性考试中都会就其测试成绩做一个对比,然后进行及时激励和针对性的帮助,这一点每位教师都做得很不错,而且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都处于上升状态。

其次是各教师对自己班上的学生也进行了比较严格的分层,根据基础不同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分成了三个层次,一个层次是英语尖子生即基础知识非常扎实,运用能力也很强的学生;一个层次是基础知识还可以,但是运用能力还不行的学生;还有一个层次是基础知识都掌握不好的学生。这个分层不单纯是看成绩,是综合考虑了学生的成绩,单词记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做出的客观分层,因为这样的一个分层操作在客观上不漏掉任何一个有希望提高的学生,非常公平。本学期的复习课堂的设计充分考虑了这三个层次的学生情况,对于他们的学习目标和要求是不一样的;对于学生完成的复习题和训练题也是各有侧重,所以学生不存在做作业时无所适从,或者一无所获了,对于这些学生的评价机制也各不相同,因此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再有就是对于分层的学生实行了结对帮扶政策。在班上每个尖子生要帮助两个中等学生,一个中等生帮助一个后进生,最初实行起来有些困难,主要是学生觉得自己的时间很宝贵不是很愿意,但后来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后进生和中等生的进步表扬时都会大张旗鼓的表扬师傅和徒弟,这样就改变了这样的局面,学生们都开始主动积极起来,甚至会自己想出一些好的办法来帮助后进的同学,这是一种良性循坏,它让班上百分百的学生都在学习英语,不管成绩怎么样但都想学好再考好一点,就因为这种精神支撑,班上学习英语的氛围很浓厚,为课堂的高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年级上又上期期末120分以上只有两人的直接上升到了20人,这个进步是非常明显的,也说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当然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也还存在很多细节上的不足,比如对于学生结对帮扶的激励措施和对于进步的学生的评价激励机制等尚待更加完善,我们相信这些探索出来的经验已经让我们尝到了甜头,我们会继续努力做得更好的。

个人课题研究总结 篇6

本学期,我以“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为课题进行课堂教学,现对一学期的实施情况做一简要总结:

合理引导,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1、组织中的引导:由于学生年龄一般8岁左右,自主能力不高,采取合作学习形式时,需要教师精心组织,避免学生在互相争执、拖延中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所以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努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①在合作学习时,让学生有秩序地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避免个别学生独占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同时也避免了争着说、同时说的无效学习行为。 ②由于班中分成了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无法一一顾及,这就需要学习小组中有一个核心人物来组织学习小组的学习行为。这个核心人物在开始的时候,可以是教师指定,也可以教师组织下的学生群体认定,或者是学生自发认定。③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不可避免学习伙伴之间会存有意见冲突,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往往会造成学习的偏向。所以在组织时要引导学生在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学会判断,学会归纳整理。④在合作学习时,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听其他学生的发言,并从中鉴别哪些看法与自己的相同,哪些与自己的不同,避免交流时过多的内容雷同,从而提高学习的实效。

2、学习程序上的引导。应该说,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3、方法上的引导。教师要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善用方法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激发其学习积极性。①合作学习前创设良好的合作学习基础。教师要运用直观、形象的,贴近学生生活学习实际的教学手段来再现教材提供的情境,如一些实物、图片、声音、录像,或者使用一些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②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遇到学习障碍时,教师适当点拨。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并运用各种点拨方式使学习能进一步的深入。A:肯定式的点拨。在有些情况下,学生在取得了一定的学习成果之后,认为已经达成目标,从而造成了学习过程的终止。因此,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进程之后,给予及时的肯定与表扬,并起动学生的下一步学习。B:提示式的点拨。当学生对完成学习内容有了一定的困难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并给予一定的提示,让学生找到继续学习的途径。C:突破式的点拨。在学生合作学习到了关键时刻,“一捅即破”的时候,教师往往可以“点睛”式的点拨,使得学习目标一步达成。

通过一学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改进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使之更适应学生的学习,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总之,要真正实施小组合作化教学,教师必须敢于放手,勇于放手,并精心钻研教材,设计典型的小组合作化问题,对小组合作进行正确引导,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使我们的学生的学习真正实现合作化。

个人课题研究总结 篇7

“少教多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进入第二阶段研究以来,我校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讨交流,整体的教学理念得到了提升,教学思路更加清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自主学习愿望空前高涨,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的。现就第二阶段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不断深入理解课题,强化课题的研讨交流与践行

学期初,课题组将课题研究列入计划中,把课题研究作为教师业务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使教师进一步树立新理念,感悟新课程,将新的教学观有效地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积极稳步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在课题研究氛围感染下,各学段的教师以课题组的研讨重点为基本方向,积极开展教学探索课。通过听课、评课、学习、讲座等活动,不断拓展了教师教学的方法和途径,使广大教师在研讨与交流中,及时总结经验,把好的经验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促使了课程标准、教材运用、课题研究有效融为一体,同步进行,相得益彰,取得成效最大化,也符合“实践理论实践”的认知规律。

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了宝贵的经验

1、营造生活氛围,引领学生快乐交流。

随着课题研讨的不断深入,各学段教师逐渐自觉地把课题与本人特长、班级实际、和新课程标准联系起来,使课题成为优化教学结构、改进教学方法的有效载体,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极大地丰富了课题研讨的内涵。

我校课题组成员通过认真研究,极力从营造富有情趣的生活化的教学氛围入手,在朴实自然的“生活氛围”中,引领学生放松情绪,快乐交流,使写作指导课充满情趣,从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灵感,使孩子们爱学习,写出好作品。

2、抛砖引玉,打开学生思路。

赞可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而这些气氛必须靠老师来营造,情绪必须靠老师来唤起。怎样唤起呢?离不开作为基础的生活。老师必须用生活素材,通过对它们的描摹与渲染,抛砖引玉,打开孩子们的思路,唤醒他们对自己相关生活的`回忆,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这种强烈的表达欲望会促使学生对自己生活的理解,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内驱力,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奋,使他们把生活与表达方式联系在一起,产生很强的创造力,从而更好地表达真情。

三、大胆尝试,积极实践

《“少教多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在我校开展以来,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教师的作文指导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教师们敢于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积极实践以发展学生自主作文为重点的作文指导课。特别是在探索以生为本的新教法上,课题组的教师共同探讨,认真实践,并以街道性公开课的形式,由潘若霞老师上了一节发展学生自主写作能力的写作指导课,赢得了听课者的一致好评,学生们也从中感受到了写作的快乐,相互激励,形成浓郁的表达、写作热潮。

四、撰写课题研究论文,丰富课题研究成果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与同行们交流课题的研究成果,分享研究经验,推动研究工作向纵深发展,丰实课题研究成果,我们课题组的老师把工作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写成了论文与案例,并积极在各种教研活动中进行交流。其中,王少兰校长根据潘若霞习作指导课撰写的案例《打开乐说话匣激发写作潜能》,从激发学生的心理需求,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内在写作潜力,激发富有个性,充满真情实感表达方式的作文指导理念入手,对回归生活的自主写作指导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成为了课题研究的一大亮点。

个人课题研究总结 篇8

新课程的实施,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学的效率。这该如何实现呢?唯一的做法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是最直接、最方便的一种,那么我们该如何针对低年级学生特点,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呢?

基于以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疑惑,我尝试在课堂中做了相关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现将这一课题研究做出小结。

一、收集资料,学习理论

在这期间,我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学习。其一是关于本课题的国内外其他人的研究现状。我了解到在国内,现在有不少的单位或个人在做与本课题有关或是相关的研究工作,基本上还处于研究过程中,有些也已经形成一整套的完整的研究成果。我希望我能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其二是关于进行本课题研究所需要用到的一些理论知识,以使课题研究能在有力的理论支持下开展工作,使得课题工作更加地科学和到位。我坚持在工作之余自觉地阅览相关的教育教学杂志,浏览最新的教育网页,以便更好地充实自己。

二、依托课例进行实践,努力实现愉快教学的有效性

为了提高数学课堂中愉快教学的有效性,我有计划的开展了多节数学教学实验活动,主要从教师的自身素质、游戏的设计及组织、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愉快教学氛围的营造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愉快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同时,我还经常深入同事们的课堂,观察课堂中老师们的教学组织,学生们的情绪体验,从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经验和教训,并经常和老师们一起探讨如何让学生在课堂更愉快地学习的有针对性的方法和策略。为了让缩短自己和名师之间的距离,我从网络或是杂志上搜寻了名特优教师的一些精彩片段和精彩视频,通过学习,以使自己的进步更快一些,更大一些。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通过研究学习,我在课堂中实施愉快教学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1、自身的理论功底不够扎实。

2、课堂教学中组织的活动还不能调动每个孩子参与的热情,致使学生思维发展参差不齐。

3、课堂上自己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调动自己的热情。

(二)今后改进的措施

1、继续狠抓教学研究。在这次研究的基础上长期深入地进行愉快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学习愉快教学的更多高效的策略。

2、进行多渠道的学习,注重平时积累,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定期进行空中课堂的学习,学习更先进有效的教学策略。

3、坚持撰写实验札记,阶段性小结等,便于随时查看自己的成果,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不断反思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研究素质。

以上是我课题研究完成的一小部分工作,以后我会本着“想到一点就做到一点”的课题研究作风,扎扎实实地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决不敷衍了事,一切本着课题研究的精神,实实在在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使课题研究成为日常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个人课题研究总结 篇9

本学期,我们素描习作课题组全成员,按照学期总课题组的计划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地前行在用课例研究解决课程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总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的道路上。这学期来,我们课题组成员忙碌着,也幸福着,一路汗水,一路花香。现将这一学期本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成长进步=理论学习+交流分享

随着XX版新课标的推行和实施,每个学段都有了更加丰满的要求,对于习作更是提出了发展学生能力的具体细则,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而这种发展的落脚点则是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也对我们课题组的成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课题组虽然只有三个人,但我们善于发挥“团队的力量”,我们常常在组长的带领下研究我们“素描习作”的相关知识。“好书分享”是我们这学期进步的源泉。《小学语文教师》等书籍是我们组过了成员平日里学习和研读的必备材料;虽然我们组三个成员在不同的.学校,但qq成了我们交流的平台。这一学期,我们课题组进行了两次次集中理论学习和两次“好书分享”活动。通过学习,提高了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另外,我们课题组还开展了一次主题式对话,在交流中,课题组成员能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所谈体会不空洞,不流于形式。

二、“寒冬里一次温暖的牵手”

执教研究课始终是课题组活动的生命线。我们明确仅靠课题组中三个成员的力量还远远不够,所以我们联合了“链接习作组”,展开了一次温暖的牵手。从第一次分小组磨课到第二次大组磨课,一路走来,更多的是言辞犀利的辩驳与否定,从上课老师的设计思路到听课成员的实践,一次次推翻,再一次次重建,思路越来越明晰了。这一学期,本课题组有两位教师上了研究课。

王惠粉老师执教的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教材内容《——的自述》,这是一篇童话色彩的习作,描写语文书所经受的折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教师采用对比、创设情境等手法,引导学生充分地说,再结合他们生活的经验,学生说得兴趣盎然,说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怎样说具体,说生动”,学生学得有趣,写得有味。

黄静静老师执教是人物外貌描写的习作,黄老师把猜人物的游戏引入了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选择的猜谜也是有代表性的,从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来体现,为学习习作埋下伏笔,再结合已学过的课文中人物外貌的描写,结合学生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体现习作指导的过程。通过这节课例也延伸一个讨论的焦点:对于不同的年级段,该如何有效地执教“同一个习作主题”,从而达到迁移、运用的目的?寒冷的冬日,大家却内心澎湃。

这一次的牵手,让我们两个组的成员对于“习作教学”有了更饱满的认识,温暖和团队力量,让我们前进的道路更加坚实。

三、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这学期来,我们组虽然力量微薄,平时教学工作又繁重,但我们仍坚持着乐于创新、团结合作,共同进步。我们还注重利用一切的习作相关的活动,丰富课题的活动研究。比如开展了以节日文化为主题的习作交流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交流、成长。黄静静老师辅导班上一名学生在常州市“中小学作文竞赛”中荣获二等奖;本学期,我们课题组每一位成员都围绕课题撰写了教学论文,在 “小语年会”活动中,其中杨霞银老师和黄静静老师的论文分别获得常州市三等奖;方琳老师一篇论文获金坛市二等奖。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课题研究工作苦乐相伴,下学期我将充分利用网络和其它机会,继续加强交流和积累,将本着“勤恳、团结、交流、成长”的原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这学期,我们课题组能理清要求,团结协作,顺利而圆满地完成了各项课题研究的阶段工作,一路走来,挥洒着汗水,收获着幸福……

个人课题研究总结 篇10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写好汉字”是刚入学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写字教学可以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既有利于写字技能的提高,也有利于增进学识修养。”

我参与“培养良好习惯,提高写字效果”课题研究,目的是在实践过程中摸索出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写字教学内容和方法,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有正确的书写姿势,写规范、整洁、美观的汉字,培养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及一丝不苟、专心致志的学习品质,陶冶性情,并有一定的欣赏、甄别、评价书法作品的能力。

二、研究对象与内容

对本校低年级的学生书写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出适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征的写字内容和方法,用趣味性教学激发写字兴趣,重视正确书写姿势和良好习惯的培养,注意对学生进行使用和保管习字学具的教育,引导其在习字过程中掌握汉字书写基本规则和技巧。

三、研究的方法

1、实验研究法:在全面了解学生现状的基础上,构建适合本学段学生的写字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围绕研究目标,开展阶段性调研活动,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

2、调查研究法:定期了解本校低年级学生的书写现状,掌握其特点及优势和不足,调查分析原因,研究全面提高写字水平的策略。

3、个案研究法:根据学生书写能力及水平现状进行分类,并从各层次学生中抽取个案,进行追踪、随访,观察、了解其变化,评估写字教学效果。

1、准备阶段(20xx年11月)

(1)阅读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字教学的相关内容,明确小学低段写字教学的目标和要求,研读相关科研资料、文献,为课题研究做准备。

(2)提出课题研究的初步设想,形成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5月)

(1)根据实施方案进行课题研究,并对实际教学研究中的案例进行分析。

(2)定期围绕课题开展活动,更新观念,及时反思、调整课题实施方案。

3、评价与总结阶段(20xx年6月)学生作业、习字作品展评,进行阶段性总结。

写字课模式:

(一)看。每次写字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师范字的布局、结构及每一笔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笔画长短等,促使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对写字要领做到心中有数。

(二)写。包括描摹《写字》书,临摹教师板书的范字(以课文中一类生字为主),做到手写心记,要求注意力集中,看准田字格,下笔准确,每一笔画一笔写成,减少涂擦,杜绝反复涂改。

(三)评。学生练习结束,在师评的引领下,学生互评,发现优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方法,逐步养成动脑分析的习惯,提高审美水平。

四、研究成果。

1、在描摹、临摹《写字》书的基础上,独立练习课文中的一类生字。欣赏了优秀的硬笔、毛笔书法字帖,审美能力得到提升。

2、发挥教师的榜样引领作用,各科教师以规范、美观、整洁的书写(板书、作业批语)做学生的表率;各科作业都要求书写认真、规范、端正,巩固写字教学效果,真正做到“提笔就是练字时”。只要让学生提笔写字,必须强调正确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经过强化练习,学生大面积具备良好的书写习惯,写字能力明显提高。

3、规范了书写工具。一二年级要求用HB木质铅笔书写,控制用脆而易断、难以用力的自动笔;控制使用橡皮,培养了平心静气、一丝不苟的书写态度,降低了写字出错率,从而提高了书写速度、效果。

4、练习时间:在校每日中午写字课为教师指导,集中练习时间;课余时间由学生自行安排,每周不少于2小时习字,在强化练习中提高了写字速度,做到了“熟能生巧”。

5、建立完善的评价制度,组织了一次面向全体学生的写字比赛,定期进行作业展评等,班级开辟学生优秀铅笔字作品展示台,每月一次写字之星评比,将学生的进步之作、优秀之作张贴于展示台,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评价书法作品,提高鉴别能力、审美情趣。

五、课题研究的'反思。

写字是小学阶段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学生写字技能的形成,要坚持不懈地重复,练写充分,才能形成。写字教学要遵循技能形成的规律,就是要精讲多练,且反复练,直至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但是这一点往往得不到部分家长的配合,认为让孩子练字增加了孩子的课外负担,家长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就看到孩子的进步,有些家长慢慢的放弃了,没有坚持下来。总之,要使全体学生真真正正的学会写字的这项技能,需要家校的密切配合,需要师生的不懈努力,任重而道远!一年来的认真实践,积极探讨研究,在习字教学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收获。低年级学生的易变性还是比较大的,我们还须继续努力,加强学生良好写字习惯的养成,使他们真正掌握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

个人课题研究总结 篇11

一、课题研究概述

本课题构思于20xx年3月份,当时本人担任高二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平均一周12节课。高二第二学期已经进入高考一轮复习阶段,每周周末举行一次周考。课题设计的初衷是想把平时的高三一轮复习教学与高考命题要求联系起来,依据考试大纲教学,以便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成绩。本课题正式立项时间为20xx年4月,课题名称:《高中数学新课程理念下的高考命题研究》,课题归属延安市微型课题,课题编号:135YWX—0726,课题负责人:甘泉县高级中学教师吴海军。从20xx年3月—20xx年12月进行正式研究运作,20xx年12月底按预定计划完成结题。

二、课题研究过程和活动

1、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课题筹备阶段:20xx年2月—20xx年3月

(1)立项可行性论证

我校是20xx年成立的陕西省标准化普通高中,由于甘泉人口少,加之外流学生较多,最近几年生源质量下降很快,高考成绩一年不如一年,拿什么提高成绩?只有在教学改革中提高成绩,学生和老师都有强烈的愿望进行高考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再者,学校电化教育设施先进,每个教室都配有多媒体设施,每个教师都配有电脑,在教学的条件上优势明显,对学生成绩的统计分析方便快捷。本人从事高三数学教学20xx年,带了4轮高三,对高考数学的命题内容、命题规律把握比较准确,同时也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教学经验,这些都有助于本人开展课题研究,我有信心完成本课题的研究。

(2)筹备开题:20xx年3月——20xx年4月

应本人要求,高二全体数学老师在高二数学教研组会议上对本课题开题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会议综合各种依据认为本课题可以开题研究。本人在筹备开题工作中付出了很多劳动:

首先,分析了最近5年全国高考数学试卷和对应的考试大纲说明,从试题的组成、考察的知识点、解题方法、数学思想、试题难度、区分度进行研究,对照考试大纲要求深入分析考题与大纲要求间的一致性程度。同时通过视屏软件观摩了全国知名高三数学老师的一轮复习课,学到了许多先进教育理念。其次,通过网络查阅了和课题有关的资料,如:高考制度改革历程、高考命题在不同年份的变化和要求、国内外对高考命题研究的水平现状、高考命题的依据等。最后对课题研究的方案进行系统的准备。

2、课题研究的第二阶段:20xx年4月——20xx年9月

4月:仔细研读高考考试大纲,分析历年高考数学试题。研究考试大纲与考题之间的关系,探索命题规律,设计高三复习教学备考策略。

5月:分析不同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差异发展状况,案例分析及个案跟踪,努力揭示高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差异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

6月:通过课堂教学,探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发挥独特作用,依据考试大纲和新课程教材目标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消除学生一味的搞题海战术,减轻学生负担。

7月:修改,完善专题研修方案。

8月:撰写中期阶段课题研究心得和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3、课题研究的第三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

9月:统计分析自己所带班级高三4班的周考成绩,具体分析包括:8次周考成绩的变化趋势,22道题的得分统计。考纲要求的知识点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周密的调查了解,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抽象、概括,为实验研究提供真实的背景资料,形成调查报告。

根据第二阶段研究所得出的初步结论,在自己所教的班级进行验证实验,纠正实验中出现的偏差。

10月:主讲一节与个人研究课题相关的优质汇报课;

11月:根据个人课题研究实施及准备情况,撰写论文《初探高中数学教学与高考命题的方向的衔接性》

12月:整理汇编所有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料,将课题研究内容、过程加以归纳,进行综述,撰写结题报告

三、研究计划执行情况:

由于本人准备充分,课题研究条件优越能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研究计划能按时执行。主要研究事件如下:

20xx年2月12日:开始学习理论材料

20xx年2月23日:在数学教研组会议上确定课题名称,明确研究方向

20xx年3月2日:开始填写课题立项申请书

20xx年3月29日:搜集并研读与课题有关的参考文献

20xx年4月14日:撰写开题报告

20xx年5月14日:开展前期教师问卷调查并撰写分析报告

20xx年6月3日:开展第一轮次教学实验活动(课例分析)

20xx年6月13日:开展第二轮次教学实验活动(课例分析)

20xx年9月16日至9月28日:参与听评课活动6次

20xx年9月19日:开始撰写课题研究中期总结

20xx年10月8日:统计数学成绩、分析变化趋势

20xx年10月20日:撰写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20xx年10月29日:撰写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20xx年11月3日:开展后期学生问卷调查活动并撰写分析报告

20xx年11月12日:撰写论文《数学教学与高考命题方向的衔接性》

20xx年11月19日:开始撰写结题报告

20xx年11月25日:完成课题成果鉴定表的填写

20xx年12月1日:整理装订所有结题材料

四、研究变更情况(无重大变更情况)。

1、课题名称:《高中数学新课程理念下的高考命题研究》

2、课题负责人:吴海军

3、研究内容:

该项研究是在认真研读了关于高考特别是数学高考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归纳了全国数学高考的特点,同时也为课程标准下数学高考调查奠定基础,从而进一步从实证方面总结课程标准下数学高考命题的特点。高考改革与教学改革是相互作用的,教学改革必然引起高考改革,高考改革有助于高中数学教学改革。因此,该研究除了调查数学高考命题情况以外,还将调查通过高考反映数学课程改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一线教师对课程标准下的高考改革与教学改革建议。研究的主要内容为:

(1)梳理数学高考命题的发展变化

(2)数学高考命题的研究

(3)高考数学有效教学研究

五、课题研究成果

1、要强化研究,明确目标,防止复习的盲目性

教师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研究:

①要研究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

高考考纲可信度高,高三教师必修熟练理解和把握考试要求,并在教学中渗透

②要研究新课程高考试题

③要研究教法、改进教法,加强学法指导,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建高效课堂,切实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④要研究学生,吃透学情

在进入高三复习后,要不断地对学情做调查,了解学生存在的薄弱环节、希望要求,总结复习备考的经验教训,及时调整复习方案。虽然教材在变,考试大纲在变,学生在变,但紧盯学生这个成熟的做法一定不能变。

⑤要深入研究新课程教材和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特别是原来没教过新课程现在教高三的教师要先熟悉新课程教材,并把新老教材做一下对比,明确有哪些是新增的,哪些是删去的,哪些是提法有变化的。教师一定要按新课程的要求去讲,不能按老教材的.说法或者是自己熟悉的擅长的部分而新教材中已经淡化了的却

2、要狠抓基础,重视中低挡题,面向中等学生。

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始终是高考试题考查的重点,要在切实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中重视对学生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复习构建起知识网络,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通过中低档题强化训练,熟练掌握基本题型、基本方法,着眼于能力的提高。切忌“高起点、高强度、高要求”的所谓“居高临下”。另一方面,随着高校招生政策的实施,复习生人数的减少,分数线下降,“踩线生”的界定也随之变化,在一般学校中,中等程度的学生都应该划归此列。同时要注意突出学生的整体优势,对总分高而数学较差的学生应采取相应措施。

3、重新树立数学主干知识体系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一条主线,是核心知识,对函数各种性态(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对称性、最值)的考查一定会保持较高比例。函数的性质及其图象、图象变换相结合的试题要重点关注,同时也不能忽视抽象函数问题及其解答策略,抽象函数常结合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来作考查。

4、注意新增考试内容的复习,把握深、难尺度

5、重视选修4系列的教学与备考复习

6、淡化特殊技巧,注意通性通法

7、处理好教材与复习资料的关系

8、不搞题海取胜,要注重题目的质量和处理水平。

9、注意数学应用问题

10、加强规范化训练,尽可能地减少非智力因素的失分机率。

个人课题研究总结 篇12

我校在课题研究准备阶段的基础上,从20xx年7月20xx年8月是课题实施研究的第二阶段。近两年来,由于领导的高度重视,学校按照课题实施阶段的研究计划的步骤,采取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地开展,达到了预期研究效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从组织上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

“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在校长的倡导下已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

学校成立了由吴国民校长任组长,副校长赵正禄、王子阳任副组长,何志向和田兵为课题负责人,以及由书法骨干教师组成的课题领导小组,他们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质和实际工作经验,有独立承担科研课题研究的能力,能具体指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

明确职责,落实任务,确立实施方案,形成工作计划,制定各项制度。带领实验教师要学习写字教学的理论,收集、整理国内报刊写字教学的理论,组织教师学习、研讨,吸收其有益成分为我们所用,设立书法室,要求每周每位教师练习一篇钢笔字和一板粉笔字,每学期进行一次书法比赛,在校内外都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建立开展各项活动的常规制度,从措施上为课题研究提供保障。

课题各项活动的开展,是对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只有精心开展好课题研究中的各项活动,课题研究才会有所成效。因此,课题组要求各课题研究人员在开展课题活动前必须精心准备,认真开展,活动后用心整理材料,及时总结分析,撰写相关的文章,对活动及时反思、小结,分析研究活动中反映的问题、活动策略、实施过程的的得与失。以便在下次活动中改进、提高,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在活动开展中对研究出有重要价值的研究人员,课题组要给予奖励。

三、各类研究活动有序开展,达到了预期的研究效果。

在课题的实施阶段,课题的研究活动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xx年7月20xx年12月为“学习校本书法教材”阶段。第二阶段:从20xx年1月20xx年6月为“开展社会用字调查和学生书写活动调查”阶段。第三阶段:从20xx年7月20xx年12月为“课程活动的开展”阶段。第四阶段:从20xx年1月20xx年8月为“以书法活动为载体的活动拓展”阶段。

1、学习校本书法教材

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了《墨轩人生》校本教材,供我校学生书写使用,为学生学习书法提供蓝本,学生通过学习这套教材,了解一些著名书法家学习书法的故事,同时通过欣赏和书法练习,掌握各种书法体的书写特点及书写技巧,从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达到以字立人的效果。

2、开展社会用字调查和学生书写活动调查

为了进行这次课题研究,开展社会用字调查和学生书写活动调查很有必要,全校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活动。课题组老师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及时、具体的指导,使学生顺利完成了各项调查活动。在这次调查活动后,同学们从思想意识上认识到汉字书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课题组成员对活动材料进行整理,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反思小结。课题组主持人李林老师写了《社会调查用字的反思》,宋猛老师写了《规范书写情况调查反思》,敬舒涵老师写了《关于学生书写用字情况的调查反思》。从不同角度对课题开展的调查活动及时反思、分析、总结。通过这次调查课题组成员和参加课题的学生明确了目标,了解了课题的内容和研究思路,学会了开展课题的方法。从思想意识到行为习惯上对正确应用汉字有了正确的认识,对汉字书写也重视起来,在校内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汉字书写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3、课程活动的开展

学校坚持以活动为载体,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采用“三定”方式,即:定人---每班定课题实施教师;定时---仍然采用把每天下午第三节40分钟定为书法练习课;定量---大的方面指每学期规定每生两本量的练习,小的方面指每周星期一至四是书法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时间,星期五是书法教师培训和布置下周练习内容时间。同时通过师生书法比赛、书法知识擂台赛等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和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形成,并制订各类评价、奖励细则,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这些活动均收到较好的效果。

4、书法活动的拓展

通过书法活动的教育和开展,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培养,班风学风明显好转。并在期末开展评比“六星”(学习之星、孝顺之星、节约之星、礼仪之星、健康之星);开展文明班、卫生先进班、优秀中队等评选活动,从而对学生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导向作用。让学生践行“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教育理念。

四、研究过程扎实开展,书法教育实践课题研究成果显著。

1、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

形成了一支既掌握了书法教育理论又具有较高书法技能,工作踏实有开拓进取精神的师资队伍,培养了一批书法教育骨干,学科新秀和学科带头人。

2、学生培养方面取得的成果

全校学生书写工整,学生掌握了很多的书法知识和书法技巧,能力得到了锻炼,良好品质得到了内化。通过书法教育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等都有很大的提高。养成了良好的品德习惯,学习习惯和卫生习惯。学校的校风和学风明显好转。在研究期间,学生参与书法竞赛以及各类学科竞赛均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获得奖励,我校郑霖霏同学的硬笔书法在“阆中市艺术节”书法比赛中获得二等奖。总之,学校所有学生综合素质有大幅度提高。

3、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

校园文化的主要基调是以洁净、整齐、有序、合理、规范,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在研究期间,学校创建了以《弟子规》为内容的书法教育文化长廊,校园内到处可以感知书法文化,师生和谐共处,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

4、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

通过实施阶段的研究,学校形成了一些研究报告和以书法教育为载体对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形成、品质的内化、强身健体等方面的经验小论文,为课题的进一步深化研究提供借鉴。

五、存在的问题与探讨

(一)可以在进一步拓宽书法实践教育校本课程的途径上进一步探索。

(二)教师的综合素质制约着书法艺术教育的发展。

师资素质一直是教育科研的瓶颈问题。就本课题而言,教师的文化素养、艺术素养、审美情趣、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同时,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师的积极性也是影响本课题研究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进一步规范书法艺术课题管理和制度的建立。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参与的广度和力度都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如何有效地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促进研究的深入、良性的发展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予以探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还要把新课程理念下书法实践教育课题继续深入探索下去,把育人之“道”寓于新课程理念书法实践教育之中,使新课程理念下书法实践教育不断深入发展,弘扬光大。

个人课题研究总结 篇13

在学校的关怀领导下,在教研处的直接领导下,本人的小课题“读书笔记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组织准备,20xx年四月是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

首先、组织学生讨论“读书笔记有哪些作用”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读书笔记对提高语文阅读题的解答有帮助。“读书笔记对语文学习有用”就是学生写读书笔记的动力,师生相互提升思想认识。其次、对课题进行初步细化而制定了具体的实施计划,为课题研究打好基础。

二.组织实施,先从必修课(包括选修)课文阅读切入,开始课题研究。

自5月2日开始写读书笔记,并把笔记称作“阅读笔记”用于必修(包括选修)课文的阅读鉴赏钱的自学环节,主要任务是学生自己把握文本的思路和中心内容写法的能力,为了扎实有实效。教师做了指导,包括内容、形式、要求,也有书写上得规范。当天写笔记,当天首查指导,没两周要进行笔记交流,取长补短。6月初,为了发展完善,“阅读笔记的功能”我们提出了“阅读笔记发展完善问卷”,学生献计献策很踊跃,提出了很多实用化,个性化的建议。学校教研处课题组在检查指导中也提出了改善的指导意见,结合上面两者的意见,对“阅读笔记”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调整,学生写笔记的热情更高了,质量更高了。

(二)推动“笔记”像“试卷评析”发展

6月3日集中指导学生的笔记由“阅读”向“试卷评析”发展。本人针对学生阅读题得分率的现实,组织学生讨论“对比优等生阅读题得分率的提升快而中下学生部提升是为什么”的问题,学生找到了根源是“总听不记”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认识,顺利的推进了这项实验。

开始时要反复提醒学生“每题有笔记”,“没类题有不同的要求”,下课后要收查指导,不合格者必须纠正、重做等。一个多月后,六成以上的学生“试卷评析”笔记有模有样促使学生“讨论”是读的有条理,顺畅,解题作答时有章法。

三.成绩与反思

1.成绩:通过两个多月的实验,学生在写“阅读笔记”,阅读分析能力,语言组织评价表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也推进了阅读效果和写作能力的提升,11月份的期末考试平均分为99、8,高出同类班级(一班83.6分;二班86.3分)近10分左右。

2.反思:通过上面的成绩及与同类班级阅读的对比,“阅读笔记”和“试卷评析笔记”对阅读教学有作用,而且提升显著,对提升学生得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前景不可限量,目前本人的实验还只是初步的,读书笔记的应用性,尤其是个性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个人课题研究总结 篇14

本学期,我们课题组继续以叶圣陶等多位语文大师倡导的“大语文观”以及新课标的理念为指导进行着课题研究,力求将学生生活实践中的学习资源引入语文课堂教学,让语文教学植根于生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坚持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按课题研究方案,坚持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宣传、边推广的操作过程,力求做到活动有计划、例会有主题、过程有记录、成果有展示。现将本学期的课题研究活动总结如下:

1、完善课题研究方案,明确研究目标,确保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在上学期课题开题论证的基础上,我们就论证过程中专家提的建议对方案进行完善,课题组成员认真研讨论证后方案,进一步明确了研究的目标,以确保课题研究有针对性,力求能实实在在地解决课堂上出现的某些问题,增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2、每月开展课题活动,反思研究过程,确保研究材料的真实性。

本学期我们课题组坚持每月至少一次的主题例会活动,反思研究过程,就研究中出现的疑问一起探讨,不断提高课题研究能力。本学期我们就“学会学习”、“学生生活实践中的课堂学习资源”等主题进行了研讨,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每次例会活动都要求研究成员将过程性资料及时整理好汇总,确保研究材料的真实性。

3、聚焦课堂教学实践,引导学会学习,确保课题研究的时效性。

在上学期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本学期课题组坚决贯彻执行上级关于“聚焦课堂,学会学习”的精神,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会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课题研究的时效性。就课堂实效本学期我们进行了部分老师的随堂听课以及主题研讨课活动,每个课题组老师都认真填写了自己的听课观察表,就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进一步的研讨。

4、积极搭建多元平台,着力推广成果,确保研究成果有效性。

本学期我们继续做好课题组成员论文的组稿、荐稿工作,定期向各类教育教学杂志推广研究成果,积极做好重大论文评选活动的组织参评工作。本学期顾金花老师和严莉洁老师的论文在《教育科研论坛》杂志上发表,杨琴老师的《关于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几点思考》获太仓市课题研究成果论文二等奖,严莉洁老师的《生活,让口语交际鲜活起来》、张彩虹老师的《寻找语文课堂与生活的融合点》、鲁月华老师的《让朗读者自己朗读》获太仓市课题研究成果论文三等奖。另外省“师陶杯”、“教海探航”、“金帆杯”、市教育学会优秀论文评选等重大论文比赛,课题组老师也积极参加,在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也确保了我们课题研究成果的有效性。

5、建立课题研究网页,及时上传资料,确保课题管理的规范化。

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本学期我们及时建立了课题研究网页,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所有活动资料都在网络上一一展示,使课题管理更加规范化。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在课题组所有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相信本课题一定能顺利地完成研究工作。

个人课题研究总结 篇15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探究能为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及客观规律提供事实依据,又能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搞好实验教学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开展课外自主实验探究是大多物理教师研究的课题

一、加强学生兴趣培养是当务之急

初中生精力充沛、求知欲和好奇心强,具有很强的创新潜能。在教学中,出乎意料的演示、生动形象的类比、深入浅出的解释、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和小实验,以及学生的相互讨论,这些都是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力争每节课上作些小实验,展示实验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唤起他们动手做的欲望。

二、鼓励利用身边用品,创设物理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它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各个方面。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学生身边的一些学习、生活用品甚至自己的身体等进行实验,它比我们在课堂上正规地做实验更加富有亲切感。这样开展实验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

三、教师做好演示实验、学生做好分组探究实验努力做好演示实验。

在没有专职实验员的情况下,教师在课前首先要准备好与实验有关的全部仪器、材料。课前反复操作,直到熟练的地步,对于实验中有可能出现的故障要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及时排除。教师要考虑在演示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演示操作要规范。正确的演示和指导学生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精心设计与组织分组实验。过去物理实验时,总是让学生预先知道实验的目的、原理以及最后的实验结论,只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验步骤重复实验就行了。而新课程标准探究实验的一般程序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与验证实验相比,它的优点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更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物理课外活动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物理课堂教学的补充,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实验技能后,按统一计划,精心设计课外活动的内容。课后进行“三小”: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活动比赛,在科技上把好的作品进行展览;可进行物理知识竞赛和进行科普知识讲座;还可进行有学生参加的物理小实验表演等。当然活动中要有明确的目的与计划,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五、精读课标作为课题研究指南

新课程标准规范了我们日常教学活动各环节。只有精读才能领会物理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只有精读才能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把握到位实施到位;只有精读才能对科学探究各要素渗透灵活。总之,初中物理实验的开展也要依据课程标准,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探索出适合教学新方法。

个人课题研究总结 篇16

一、基本情况介绍

建立新课程下数学学习方式这一课题的研究始于20xx年秋我市实施新课程之后。20xx年8月由课题负责人卓和平老师正式向市教科所申报立项,被确认泉州市第二批

十五教育科研规划研究课题。20xx年10月召开课题开题会,组建课题实验指导组,修订并形成了课题研究实验方案。

二、加强课题实验研究工作。

20xx年秋季,课题组即按实验方案拟出的实验阶段的时间表,着手开展有关的工作,有以下几方面:

1、组建了一支具有较高研究水平的指导人员队伍。

本课题的指导组成员,主要来自我市相关的教师进修学校及市直和区直学校的教研员、分管教学的业务领导。其中特级教师1人,(小学)中学高级教师6人,省小学数学首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7人。他们精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有志于教育科研工作,具有较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

2、初定了两所课题实验基地校。

为保证实验工作能立足于我市的实际,为学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服务,我们暂定了泉州第二实小和丰泽区实小两所学校作为课题实验基地校,并从中确定了4个实验班,为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提供第一手的材料。

3、按实验计划开展工作。

(1)组织参与实验的教师进行相关的教科研理论的学习、培训。

为使参与研究的老师明确实验的目标和任务,对教师相关的`教科研理论的学习、培训采用两种形式:

专家引领

由课题组负责人卓和平于04年3月和4月为基地校的老师举办了两场培训,主题分别为《关于新课程下自主、探索、合作性学习方式的认识与实践》、《关于建立新课程下数学学习方式的课题研究实验方案》的阐释。

同伴合作

由实验基地校的指导组成员组织相关的老师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学习研究。

(2)每学期召开一次课题组现场研讨会,及时交流各子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

上半年课题组举办了三场研讨活动,分别是:

04年4月于市直小学,由课题指导组成员黄志强、李惠珍开了两节研讨课,课题组进行座谈交流;

04年5月于晋江市第二实小,由课题指导组成员黄海生、陆海鹰指导本校的吴雅彬,洪月蓉开了两节研讨课,并进行说课,课题组成员参与评课研讨;

04年5月于丰泽区实小,由课题指导组成员郑惠懋等指导本校的陈龙燕老师向丰泽区的教师开了一节研讨课,课题组成员参加了评课交流活动。

04年4月份还与市教育局课改办一起,在惠安八二三实小召开了泉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教科研课题现场研讨会,在会上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实验方案。

上半年课题指导组还组织有关成员到相关学校观摩了常规性的研讨课近10节。进行多次的不定期的研讨交流活动。

(3)各课题组成员积极开展实验研究,取得初步成效。

根据课题指导组的要求,各课题组成员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指导组的成员身体力行,撰写了8篇的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对学习方式的变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其中陆海鹰的《依托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学习方式转变》一文获全国征文一等奖;李惠珍的《构建学生发展的数学课堂》一文发表于CN刊物《小学教学设计》04年第6期;卓和平《关于新课程下自主、探索、合作性学习方式的认识与实践》于03年在福建省骨干教师培训班上作为讲座专题进行介绍交流。

此外,我们还注意积累实验优秀课例(含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案例近30个(篇),根据实验目标和原理指导的4节研讨课参加省、市级教研部门举办的课堂教学观摩评优活动,均获得好评。其中:

泉师附小谢玉娓老师执教的《平行与垂直》一课,于20xx年4月在华东六省一市举办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评优活动中荣获一等奖(由课题组成员卓和平、黄志强设计并指导);

安溪实验小学章美珠老师执教的《长方形、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一课,于20xx年12月在省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课题研讨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课题组成员卓和平、张玉煅指导);

泉师附小谢玉娓老师执教的《左右的认识》一课,于20xx年在福建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评优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课题组成员黄志强指导,卓和平评点),并在福建教育电视台播出;

丰泽区实小许鸿瑜老师执教的《读统计图表》一课,于20xx年5月在泉州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评优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课题组成员郑惠懋指导)。

回顾一段来的工作,我们感到,在课题指导组、实验基地校的领导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本课题的研究已有了良好的开端,并已取得初步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脚踏实地,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及时总结经验,制定下一步工作的计划,使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下去,开创我市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工作的新局面。

个人课题研究总结 篇17

为了引导同学有效的自主学习,我围绕子课题“从培养问题意识入手,提高课堂有效性”开始了实践研究。本学期我关注两个焦点:第一,怎样引导同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第二,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同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会割裂同学对文本的整体感受,是否会游离课堂重点?

一、营造“敢问”的环境。

开学初,我先指导小朋友进行课前常规性预习,如:读课文、圈生字、标拼音、画新词、标段落等。我告诉小朋友,本学期要加入探究质疑性的预习,即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会提出自身的疑难。(每课至少提2个问题)刚开始,小朋友们的疑问大概都是字词的意思或课文内容的疑惑,提出的问题往往比较浅显,难以涉和到重难点,我没有责怪他们,即使同学提出的问题幼稚可笑,我都先给予鼓励,尤其是学困生。一旦同学提出一个有研讨价值的问题时,我便大张旗鼓地褒扬。一段时间后,同学怕提问、怕师生讪笑的心理负担基本消除了,大局部同学不论是课前,还是课堂,都能大胆地提问。

二、教给方法,使同学“善问”。

怎样引导同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我告诉小朋友可以从六处着手提问:

1、抓住文章的题目质疑。

课文的题目即题眼,它往往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作者思想感情的闪现。对课题提出的问题,往往就是理解这篇文章的关键。抓住了课题,往往就抓住了课文的内容,抓住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如《奇怪的大石头》,同学就提出“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围绕着这个问题,同学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展开研讨,明白了石头“怪”在“孤零零”,体积庞大,把“身影遮得严严实实”,“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假如是天上掉下来的,这么重的石头为什么没卧进土里?”正是因为大石头有这样几“怪”,李四光才发生了疑问。接着,小朋友在了解李四光在研讨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怎样考虑和怎样解决自身的疑问,从中感受李四光勤于考虑、善于动脑、执着追求的可贵品质。

2、抓文章的重点词句质疑。

假如抓住了关键的语句,就会层层推进,巧妙地将教学引向深入,使同学具体形象地理解重点词语和课文内容,并且通过这些词句引发联想和想象。教学《给予树》一课,在同学充沛体会到圣诞节的热烈气氛和一家人兴高采烈之后,小朋友抓住“缄默不语”问:“大家都兴高采烈,金吉娅为什么‘缄默不语’?”我先引导小朋友理解“缄默不语”的词义,再联系课文内容引导同学设身体验金吉娅此时所想。在同学表达体验、想象时,体会到了金吉娅“担心、愧疚、难过”等复杂内心。为下面体会金吉娅那金子般的童心做了铺垫。

3、从文中矛盾处质疑。

矛盾是问题发生的根源,赞可夫说:“只有当同学发觉自身在对教材的理解上还有这样或那样的衔接不上的.地方时,才会发生问题”;当同学现有的认知无法理解文本中的矛盾之处时,就是我们应当引导同学展开质疑的地方。像这样的问题,小朋友提的很多。如,“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灰雀》)“高尔基为什么不见杂志社记者,却要见小男孩?(《小摄影师》)”“骆驼是商人自身的,他应该更熟悉,可是为什么他还要老人来帮他指点呢?”(《找骆驼》)。

4、抓住特殊标点质疑。

标点符号不只是作者写作内容的停顿,还渗透着作者的情感,领悟了这些标点符号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也就可以领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在教学《灰雀》时,许多小朋友不知道灰雀哪里去了。也无法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循循善诱。我引导小朋友注意文中的标点符号,看看能不能从标点找出一些蛛丝马迹。有的眼尖的小朋友找到了男孩说的那句话“没……我没看见。”问为什么这里用省略号?“会飞回来的”这一句为什么一会儿用句号,一会儿用感叹号,一会儿用问号?

5、从词句的表达精妙处质疑。

语文的“根”即是在学习语言,感受语言。学习一篇课文就应该不只知道文章写什么,表达了什么,还应该知道怎么写的,怎么表达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教会同学运用。所以,我告诉小朋友,读课文的时候要多注意文中的好词好句,多想想为什么用这个词,为什么这样写,换别的词好不好。老师这么一点,小朋友平时学习课文时,就会去注意一些词句的用法。当我们教到《美丽的小兴安岭》时,从“树木抽出新的枝条”中的“抽出”,引导他们和“长出”比较,体会春天枝叶长得快,欣欣向荣的景象。小朋友是聪明的,他们举一反三,从文中找出了“浸、封”等词,为什么用“浸”为什么用“封”,为什么说阳光“像利剑一样”?一个个问题从小朋友的脑子里蹦出,闪耀着小朋友们思维的火花。在小朋友们质疑解疑过程中,自然而然地领悟到作者用词的精妙。还可以从课文的空白处、插图、文章的谋篇布局等引导小朋友质疑,当然,所有的这些方法都必需以文本为依据。

三、梳理同学的问题,有偏重点地释疑。

自主学习的针对性要求教师要针对同学在超前阅读和考虑中存在和提出的问题进行教学。但是,在实践中,我发现,小朋友的问题多种多样,有的是浅层次的,没有多大的思维价值,或偏离课文的重点。假如一味地解答小朋友的问题,而忽视了语言文字的积累和朗读能力的训练,就容易肢解文本,丢失语文的“根”。后来,我想到了将小朋友预习中的问题提前收上来,教师根据小朋友的问题进行梳理。这样,一方面教师可以从问题的难易程度了解学情;对于一些与课文内容无关的问题,为节省教学时间,可在课前帮他解决。另一方面,教师根据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来调整自身的教学思路,围绕质疑问难中的问题组织教学。课堂上,我还让小组合作,在合作探究中解决较为简单的问题,包括那些不在要害关键处,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最后同学归纳提炼出更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再组织全班重点研讨。在研讨中要紧紧围绕文本,重视朗读品悟。千万不要脱离文本,丢弃字词句篇知识的积累和能力训练,使语文成了“无土栽培”。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同学提的问题越来越有价值。课堂上经常有同学会随时举手:“老师,我有个问题。”、“老师,我有不同的理解。”“老师……”同学开始有自身的主见,不愿跟着老师备课设定的思路走。课堂上同学又会闪现出新的问题,同学在课堂上的突然发问,往往是课堂的闪光之点,是同学思维活跃的表示。在教学中,怎样充沛利用这些突然的提问,因势利导,引导同学讨论解决,把同学的思维引向深入,成为难以忘怀的精彩瞬间。这应该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当然,这肯定需要教师有非常深厚的功底。

个人课题研究总结 篇18

记叙文是用来描述事物的文章.时间,人物,地点,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是记叙文的6要素,(或者四要素)。描写物体的就要从运动状态,物体形态或变化上来说了。记叙文写作,是把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经历,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给读者。记叙文包括的范围很广,如记人记事,日记、游记、传说、新闻、通讯、小说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记叙文写的是生活中的见闻,要表达出作者对于生活的真切感受。总的说,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

广义的记叙文,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等。正因为记叙文写的是生活中的见闻,所以一定要表达出作者对于生活的真切感受。经过一个学期的研究,先总结如下:

(1)初步形成了“阅读积累咀嚼消化感悟创新”的作文教学思路。“阅读积累”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要积累生活材料,二是要积累写作经验。“咀嚼消化”指对阅读积累的内容有自己的思考,并内化为自己的经验。“感悟创新”即让学生对自然、生活、实验等现象进行探究,领悟其中的奥秘,然后学生学生写作,教师及时批改、及时评讲,教师、学生都对自己的教或学进行反思。

(2)初步建立了高一的记叙文写作序列体系,可操作性强,能够解决作文训练无序、学生缺乏写作兴趣的问题。具体如下:解决记叙类文章写作的技巧问题:次数训练重点作文训练题

1、写出事件的波澜(如何叙事)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让同学们掌握兴波澜的方法:铺陈误会法、巧合兴波法、设置悬念法。

2、写出人物的个性(如何写人)以“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掌握写出人物常用的描写手法,写人要写出人物的个性。

3、写出景物的特征(如何写景)以“季节”为题。掌握写景的技巧,充分的抒发自己的情感。

4、记叙要选好角度,学会运用各种人称。

5、学习描写,掌握描写的方法。

6、学习抒情,归纳那个文字的特点。

7、开头、结尾的技巧(如何引人入胜)以“留给明天”为题

8、融入个性色彩以“读”为话题

9、达标:突出的中心,流畅的叙述,生动的描绘,适当的详略,巧妙的点题以“一步与一生”为题

(3)通过举办例文指导课、说写训练课、评议例文课等课型,开设写作讲座、研讨课、示范课,探索出课堂教学提高高一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的五种教学模式:

①讲座式:在高一作文教学之初,教师利用讲座形式,比较系统地介绍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根据标准中对记叙文的要求讲授记叙文写作方法。

②讲授式:针对序列中的专题,教师先通过小型练习讲授有关的思维方法和写作方法,并结合配套例文,指导学生仿写。

个人课题研究总结 篇19

本学期,我围绕着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了课堂教学操作策略这一专题的研究。具体开展了以下几项研究活动。

一、个人研究课题操作行为设计活动。

为了能够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发展性评价,并于课堂教学实践中落实发展性评价,本学期,开展了课题操作行为设计的研究活动。在活动中,开展两项小活动。

首先,进行学习。一向课标学。认真地研读新课程标准,分析理解课程标准中有关评价的相关要求,并能够深入理解,不停留于标准的表层。二向专家学。基于学校的大环境提供了有利的专家资源,因此在平日中有机会聆听专家的'指导,从专家那儿得到了很多理论的帮助。三向书籍学。学校硬件条件优越,可以通过广阔的网络资源查找各种理论书籍,进行相关的学习。

然后,进行设计。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依据有关课标要求,在分析学情、教材与学生年龄、心理特点的基础上,精心进行课题操作行为的设计。

二、开展操作行为设计的课堂落实活动。

教学行为设计来源于实践,同时更要落实于实践;实践是检验行为设计的唯一标准。本着这个原则,本学期,扎扎实实地开展了教学行为设计的课堂落实活动。在生活课的课堂教学中,用自己设计的教学行为设计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做到两个结合:

(一)教学行为设计与教案相结合;

(二)教学行为设计与课堂教学行为相结合。

三、开展教学反思活动。

成功=经验+反思,要想使自己的研究有所成就,必须要不断地进行反思,在反思中再行提高、完善。有效的教学活动就应该沿着这样的轨迹进行开展,即:学习、设计、行动、反思、修改、再行动。在个人课题的研究活动中,同样应按照这样的研究轨迹进行研究。在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后,为了使研究有效、扎实,便进行了教学反思活动。具体反思两点:

(一)教学行为设计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本身;

(二)课堂教学反射出的教学行为设计本身;

针对上述两点,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存在的优点继续发扬,对于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改正。本学期,共反思了3次,并进行了3次的教学行为设计的修改。除此以外,本学期还进行了教学行为设计的论证活动。

个人课题研究总结 篇20

本学期,我们语文组在学校分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按照学期教研计划一步一个脚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精神,进一步推进学校教学研究工作,以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校本培训为依托,用课题研究解决课程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促进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扎扎实实提高我校语文教学质量。现将这一学期语文学科课题研究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重视课题研究,提高研究水平

1、以研究课为中心,努力探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2、认真做好语文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高度重视研究过程,扎实有效,力争早出成果。按计划开展课题实践,及时做好个案积累,及时汇报了课题进展情况。

二、依托课题,深入教研

1、课堂教学重视拓展,与课题紧密结合。本学期,是我校课题进入实施的阶段,因而要求每位教师都要主动参与到课题的学习研究之中,不断深化对课题的理解。我围绕本年段制定的子课题展开教学研究,并落实到每一节课上进行教学尝试,特别是在每一节研讨课上都针对课题进行或针对课题的一个方面进行必要的研究,并使课本资源、媒体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等得到了较好的利用和拓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2、重视实验的日常管理。注意实验资料的收集、整理,做好教后反思、典型案例记载等工作。要求自己创造性地使用实验教材,落实课题研究的日常工作,在每节课结束时,都对本课教学及时记录,认真总结、反思。

3、围绕课题开发校本教材,建设校园文化。本学期我加强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提高学生课外阅读量。

三、实施课题,突出特色。

本学期我在实施课题,深化教研的过程中主要以四大板块为课外阵地,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1、以学校阅览室、图书室为载体,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是每期期初向学生开列出阅读文学名著的书目,初步规定每个人每期必须完成的阅读量。其次是要求学生在阅读名著时必须写读书札记。最后是要求学生进行审美阅读,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文学素养。如写读书随笔、书评等。浓郁的文化气息在校园中蔚然成风。

2、以“艺术天地”为展示台,为学生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本学期,我班继续加强对学生课内的书写指导,狠抓写字教学,强调书写教学规范。

3、结合“教师节”、“国庆节”、“元旦”等节日开展语文综合性活动,开展如诵读《三字经》、诗歌朗诵、快板表演、绕口令展示、故事会、演讲活动、手抄报评比等活动,探索语文课外教育活动的多种形式,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课外活动成为课内教学的补充。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课题研究工作苦乐相伴,下学期我将充分利用博客网继续加强交流和积累,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原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个人课题研究总结 篇21

为了引导同学有效的自主学习,我围绕子课题“从培养问题意识入手,提高课堂有效性”开始了实践研究。本学期我关注两个焦点:第一,怎样引导同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第二,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同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会割裂同学对文本的整体感受,是否会游离课堂重点?

一、营造“敢问”的环境。

开学初,我先指导小朋友进行课前常规性预习,如:读课文、圈生字、标拼音、画新词、标段落等。我告诉小朋友,本学期要加入探究质疑性的预习,即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会提出自身的疑难。(每课至少提2个问题)刚开始,小朋友们的疑问大概都是字词的意思或课文内容的疑惑,提出的问题往往比较浅显,难以涉和到重难点,我没有责怪他们,即使同学提出的问题幼稚可笑,我都先给予鼓励,尤其是学困生。一旦同学提出一个有研讨价值的问题时,我便大张旗鼓地褒扬。一段时间后,同学怕提问、怕师生讪笑的心理负担基本消除了,大局部同学不论是课前,还是课堂,都能大胆地提问。

二、教给方法,使同学“善问”。

怎样引导同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我告诉小朋友可以从六处着手提问:

1、抓住文章的题目质疑。

2、抓文章的重点词句质疑。

假如抓住了关键的语句,就会层层推进,巧妙地将教学引向深入,使同学具体形象地理解重点词语和课文内容,并且通过这些词句引发联想和想象。教学《给予树》一课,在同学充沛体会到圣诞节的热烈气氛和一家人兴高采烈之后,小朋友抓住“缄默不语”问:“大家都兴高采烈,金吉娅为什么‘缄默不语’?”我先引导小朋友理解“缄默不语”的词义,再联系课文内容引导同学设身体验金吉娅此时所想。在同学表达体验、想象时,体会到了金吉娅“担心、愧疚、难过”等复杂内心。为下面体会金吉娅那金子般的童心做了铺垫。

3、从文中矛盾处质疑。

矛盾是问题发生的根源,赞可夫说:“只有当同学发觉自身在对教材的理解上还有这样或那样的衔接不上的地方时,才会发生问题”;当同学现有的认知无法理解文本中的矛盾之处时,就是我们应当引导同学展开质疑的地方。像这样的问题,小朋友提的很多。如,“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灰雀》)“高尔基为什么不见杂志社记者,却要见小男孩?(《小摄影师》)”“骆驼是商人自身的,他应该更熟悉,可是为什么他还要老人来帮他指点呢?”(《找骆驼》)。

4、抓住特殊标点质疑。

个人课题研究总结 篇22

本学年初,我校的《美育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课题工作按照课题计划中的理念和精神,秉承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制定了:“把教育教学实践作为进行本学期课题研究的主要途径,引领教师扎实研究课题,从而进一步提高课题研究质量”这样的研究宗旨,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课题组成员扎扎实实、兢兢业业的开展了课题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现总结如下:

一、通过审美化教学实验研究,美育课题理念广泛的深入到老师们的教学实践中,真正做到了以教学实践促进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课题组成员如蔡敏、李飞等老师都进行了审美化教学的示范,老师们通过听课和评课,以及听讲座,进一步理解了美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打破了狭隘的美育观,真正树立了正确的美育概念。审美化教学的作用就在于以美育渗透德育,达到以美辅德,以美益智等。在教学实践中,课题组成员探索着美育促进德育的如今,创新着德育的方式,寻找美育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课题组还进行了论文、实验课的比赛,并推荐蔡敏等老师参加区里比赛,提高了老师们将课题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中的能力,也对课题研究起到了一个推动作用。

二、开展了一系列的美育和德育相结合的活动,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化。

课题组与大队部等部门协商共同开展了一系列校内外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水品,从而提高道德价值观。如英语组排练英语舞台剧《骄傲的孔雀》,获得区一等奖;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会、科技周、音乐周等艺术节活动,让学生在各学科不同形式和不同内容的审美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素养;开展大型文艺汇演,通过校园环境布置、艺术展演营造美的环境,对学生进行德育;开展校园迎奥运画展,并参加省级比赛等等。这些校内外的审美实践主题活动,都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审美素质,进而提高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

三、定时进行督促和检查,注重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

四、及时收集课题研究资料,定时请专家等来讲课,不断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科研水平。

五、本阶段课题组成员取得了非常多的成绩,如市教育创新论文评比一等奖《与生同行与生对话与美交融与时俱进》,论文发表如海南出版社《案例及其分析》〈新课程教学中如何使用教材〉;湖南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教材使用参考》〈可爱的班集体〉〈闹花灯〉;市新课程·新理念教学竞赛《卡通大亮相》一等奖、省“三优联评”评比综合项一等奖、说课、课件、教学录象评比一等奖;区视频资料征集质量奖、数量奖等等。

个人课题研究总结 篇23

20__年已在不知不觉中离我们悄然远去,而我进行的教师个人课题研究也已开展半年有余。现趁寒假空暇,对这半年的研究工作作一个回顾与总结,汲取其中成功的经验,发现自己的失误与不足,以便对新一学期的研究起到指导和借鉴的作用。

一、端正思想,勇于尝试,不断进取。

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在我们恩施自治州尚属首次。因此在任务下达之初,大家都有一种畏难情绪。但我转念一想,这就和我们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一样,虽然没有现成的经验模式可以借鉴,但摸着石头也完全有可能过河。

就算只能取得点滴研究成果,其实对于自己也是一种收获与提高。端正了思想,则充满了信心。所以我勇于申报了一个自己觉得既有一定难度同时又能对自己有所促进有一定研究价值的课题——农村小学如何切实有效地开展口语交际训练的研究。

当课题取得立项以后,我以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思想指导,集中自己的全部时间和精力,用勤奋认真。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去开展研究活动,以期取得哪怕只有一丝一毫的成果与进步。但当自己真正融入其中的时候,却又惊喜地发现:这项工作的开展,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能卓有成效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脚踏实地,开拓创新,循序渐进。

在20__年春季学期的最后进行课题申报以后,我首先在暑假期间对一些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他们原先在口语交际课程中的感受和困惑,听取他们对此课程的交流和建议。然后据此写出了《学期初调查报告》。

对农村小学口语交际课程的现状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后,我在开学初期,经过认真地考虑和准备,拿出了自己对本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和《实施方案》,为研究工作的具体开展指明了方向。

进入研究工作的实施阶段后,我在口语交际活动中,积极开动脑筋,采用多种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从而在不断的练习中去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为我的研究内容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让我能写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经验总结文章。

三、勤于耕耘,善于发现,颗粒归仓。

经过半年多的辛勤努力,虽然没有取得值得炫耀的重大研究成果,但点点滴滴的收获却不断涌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较大地提高,而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也有了新的突破。我根据自己的一些小小发现,还写出了经验总结文章五篇,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上,供同行们和其他社会人士交流斧正。

当然,由于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因此存在着或这或那的错误和不足就是不可避免的,比如说,研究的范围还不够全面,研究的方法也不够科学,甚至还没能取得像样的研究成果。但这一切都不能让我退缩,因为我相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个人课题研究总结 篇24

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本学期的课题研究扎实开展,并取得了些许的成效。

一、制订计划,加强落实

开学初,制定课题组和个人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并在工作中围绕本学期研究任务,积极落实。并取得较好的成绩,本学期是课题研究的中心阶段,课题研究成果,已经初见端倪。

二、提高认识,加强学习

本期来,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校积极探索加速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首先加强课题组教师的理论学习,本学期我校理论集中学习5次,通过理论学习,是我们的课题研究,有知识支柱,使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校内网络教学系统的建立和应用,促进校园信息化的建设,为为日常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方便,大大改善了教学的条件,更新各种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一种具有现代气息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信息素养的培养。

三、本学期课题研究成果

本学集中使用的几种方法,有针对性的加以研究。

1、“光盘教学教师辅导”型:以光盘教学为主,教师参照光盘的组织形式,组织学生模仿学习、对教学知识提炼概括。

2、“教师上课光盘辅助”型:以教师教学为主,用光盘中有效的资源和学习方式,指导学生学习。

3、“提供样板示范引导”型:以教学光盘中的学生为榜样,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4、“课堂直播同步教学”型:直接播放教学光盘,学生进行同步学习。

5、“转换资源自主创新”型:对教学光盘中的有效资源进行重构,用于教师开展具有个人风格的教学。

三、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课题研究课,是教师走向成功的开始,我能积极参与上课、听课和评课活动。本学期,课题研讨课五次。在每次的活动中,我都能认真学习、记录,和课题组的老师座谈,交流,通过研讨。

下阶段的课题研究还要多总结,多实践,力求在今后的研究中会更加扎实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