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方课程教学计划优秀10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我们迎来了新的学习生活,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那么一份同事都拍手称赞的教学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地方课程教学计划优秀10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篇1
一、学情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8名,其中男生4人名,女生4名,学生对本课程有较大兴趣,且教材内容对都是家乡的相关内容,对学生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指导思想: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青学生特殊的生活体验,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和探索领域,为他们提供自主探索、想像和表达的空间。增进学生对各自生活背景下的生命、文化、社会、自然、科技的理解和尊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精神和艺术素养,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主动探究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学生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
三、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基本的安全意识,获得一些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乐于合群,把自己融入到集体生活之中去。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3、懂得珍爱生命,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4、学会礼貌用语,学做一个文明观众。
5、拓展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文化学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6、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乐于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懂得关心和养护自己的身体,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7、让学生了解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
8、通过积极参加各种有趣活动,让学生借助自己领会心理健康的真谛。
9、通过为学生搭建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让学生在这学习的过程中收获幸福、喜悦和激情,人人都有健康的心理状态。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即通过课堂教学、辅导答疑和学科渗透等形式,以小学生喜闻乐见、便于接受的方式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2)认识指导法,旨在提高小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程度和水平,如指导阅读、举办故事会、参观访问、课堂讨论、自我表述和自我评价等;
(3)活动体验法,即通过亲身参与,加深体验,以丰富和发展小学生良好的情绪和情感,如做游戏、示范表演、实地观察、写作文、谈感想、绘画、演讲等;
(4)行为改变法,即在引导小学生在认识上分清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基础上,鼓励良好行为,改变不良行为,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行为训练、行为塑造、榜样示范和游戏性的奖励和惩罚,以达到良好行为养成和强化之目的;
(5)自我调控法,即通过引导小学生自我教育来提高小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以利于增进心理健康,适当组织展览,谈收获、体
会、感受等。
(6)指导思想:增进对生活背景下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进对家乡的认识和为家乡、为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拓展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自我生活方式,发展社会生活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总之,希望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
中小学2022年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国防教育法》,大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推进素质教育。
二、主要任务
1、营造国防教育浓厚氛围,普及国防教育,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国防意识,培养学生爱国、爱军、崇武思想和组织纪律性,从小树立建设和保卫祖国的志向。
2、加强国防教育师资的培养,提高教师国防教育水平。
三、具体工作
1、营造国防教育氛围。
(1)组织师生学习《国防教育法》,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加强和接受国防教育的认识和自觉性。把国防教育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上。
(2)抓好国防教育环境布置,让国防教育气氛浓浓地布满学校、班级。
2、上好国防知识课,让国防教育进入教材,进入课堂。
3、发展和完善国防教育阵地和载体,充分发挥教育作用,增强教育实效。
4、加强国防教育队伍建设。
(1)经常组织国防教育教师学习国防教育的有关理论、知识、经验。
(2)聘请校外地方和驻军的热心国防教育人士、指战员,成为我校国防教育辅导员,或邀请来我校给学生讲座。从而逐步形成一支校内外结合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
5、积极开展国防教育活动。
求实效,重培养,增强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活动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6、加大国防教育教科研工作。把国防教育列入学校重要教科研范畴,根据需要和薄弱环节,组织力量,立项研究,以科研促进国防教育,提高国防教育效益和质量。
关于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就需要地方课程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灵活多样性和实用性。乡土教材是开发地方课程的首选目标。通过乡土教材的实践和探索,关注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际能力和团队精神中,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二年级二班共有学生33名,经过一学年的训练,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有了较大的进步,上课能懂得怎样听讲,知道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能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同学之间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团结。大部分学生成绩较好,出错的学生有个别的是知识的掌握较差,大部分学生是由于粗心,有些学生现在还是不会小组合作,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较差,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等。
三、教学目标(参照每课时的目标)
1、依据课程标准,把握学习目标。在准确把握各个内容模块的要求基础上,制定适合本校、本班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绝大部分学习内容都是作为实施课程标准的“话题”或“引子”,不必将其作为识记的“知识”,更不必要求“掌握”,要把课程内容的学习视作达成课程目标的过程。
2、运用多种手段,突出学习效果。活动中要成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与经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地方课程的内容看似多而杂,要求较高,但许多内容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触及的,或是通过其他信息渠道已有所了解的。因此,组织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体验等因素服务于活动。
3、发挥课程资源,拓展教育功能。充分利用对地方课程事实具有支持性的人力、物力资源,如师资、活动场所、自然环境、社区文化生活设施、各种公益活动、网络资源等,根据学校的地域文化特点和学生实际对地方课程的内容进行增删,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突出地方特色。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程遵循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五、活动时间安排
根据现行教学计划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建议每一活动内容为1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及实践活动的需要作出灵活的调整,提倡地方课程与内容相关度很大的学科整合,提高活动效率。本课程二年级每周学习时间为1课时。
二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指导计划为基础,使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复兴中华民族。增强民族内聚力、振奋民族精神、整合群体价值、协调社会秩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康成人。
二、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大声地朗读。能理解个别句子的意思,明白其中所蕴含的简单道理,为学生提供一些做人的思想和行为指导,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2、开设经典诗文诵读活动,让孩子们更系统的接受国学熏陶,强化素质,加强对孩子们的启蒙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3、开启少年儿童的潜能,特别是右脑、潜意识的巨大记忆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智慧,使识字、阅读、记忆、观察、思维、判断、想象、决策、创造、体能、灵感等多方面潜力得到更为科学、更为高效的开发和培育。
三、经典诗文诵读的内容:
诵读《语文课程标准》中附录的小学阶段必须诵读的诗词。
四、课程开设的教学时间:
每周开设1节课;其他利用学校课前准备、早读等课余时间开展活动巩固。
五、课程开设的教学原则:
1、不求甚解,只要熟读会背。
2、不要苛求,要多多鼓励。不要用同一标准要求全体学生,只要半数以上的学生能背诵,就可以进行下一篇。
3、不一暴十寒,要持之以恒。
4、不要死板,要注重兴趣。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5、不拘泥形式,教无定法。人人可以是老师,处处可以为教室。
6、不孤立地教学,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六、经典诗文教学方法:
1、诵读法。其法只有一句话:“同学们,跟我念。”只是让儿童多听多念。带念一遍,再一遍,然后鼓励全班齐念、分组念、个别念、默念采用多种形式,
让学生读出声、形、情、味、神。想方法多听多念。教学中可以加强范读,以便让学生读时有榜样、有兴趣、有信心。
2、多媒体网络学习法。利用多媒体声、光等刺激,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
3、活动学习法。把经典的诵读与学生的文艺表演、体育游戏等结合起来。如集体演唱《弟子规》,配乐背诵,边诵经边做操等。
七、保障措施:
1、提高师生对开设“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意义的认识。要充分利用书籍、报刊、电视、网络、会议等途径、方式,学习有关知识,情感体验,激发对中华经典的认同感、亲近感。
2、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与热情。
3、定期在班内开展诵读大赛活动,并予以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快乐。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篇5
地方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改革和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中以增进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课程。地方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与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地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结合我校各项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进行安全、环境保护的知识、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共有学生120人,他们模仿力强,接受新事物快,而且他们的性格、世界观正处于可塑性阶段。因而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行为规范,心理健康,安全自救,生命历程的教育至关重要。
二、教学目标
1、传统文化教育
通过学习将传统文化精髓灌输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全面提升学生的古典文化素养,培育审美情感,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
2、环境保护
了解当地的环境和主要环境问题;感受自然环境变化与人们生活的联系;养成对环境友善的行为习惯。
三、教学措施:
1、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实际,力求选择适合学生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采用多媒体动画录音等手段,图文并茂,使学生在做做学学中达到教学目的。
2、对传统文化中的诗文进行诵读,记背。再慢慢品尝,感悟。对其中感
兴趣的话题,展开研究。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对我们的民族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夯实我们民族的根。做一个真正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环境保护
3、了解当地的环境和主要环境问题;感受自然环境变化与人们生活的联系;养成对环境友善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周(地方课程)环境保护教育——农药带给我们什么
第二周(地方课程)环境教育——化肥带给我们什么
第三周(地方课程)安全教育——学会交往友好相处
第四周(地方课程)安全教育——正确处理同学间的冲突
第五周(地方课程)传统文化——论语八则
第六周(地方课程)传统文化——大学两则
第七周(校本课程)学法指导——初中生常规学法指导
(一)第八周(校本课程)学法指导——学习语文要养成好习惯
第九周(地方课程)环境保护教育——湿地的“呼唤”
第十周(地方课程)环境保护教育——大地的“呻吟”
第十一周(地方课程)安全教育——如何度过青春期第十二周(地方课程)安全教育——怎样预防性骚
第十三周(校本课程)学法指导——如何开展英语期末复习第十四周(校本课程)学法指导——复习的方法第十五周(地方课程)环境保护教育——不和谐的声音
第十六周(地方课程)环境保护教育——飞来的沙尘
第十七周(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育——中庸二则
第十八周(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育——列子汤问二则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人尽其才的思想,结合农村中学的办学宗旨,一是为上级学校输送优秀学生,二是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促进家乡经济建设,实现和谐社会。本着有效利用省编教材资源,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情景选编和整合的方式开发地方教材,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二、培养目标
(一)培养学生真正认识自我。
(二)培养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学会辨别是非。
(三)培养学生学会交往与合作,学会生存、生活。
三、课程实施
(四)课程资料及课时分配:成功训练、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
1、民族团结教育(5课时)
七、八年级全一册;九年级备5课时。
2、法制教育(6课时)
七年:吸毒的危害、抵制方法、为什么不能吸毒?(2课时);《义务教育法》有关知识(2课时);《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2课时)。
八年:网络的危害(2课时)、未成年人犯罪法(2课时)和学生伤害处理办法(2课时)。
九年:宪法资料(2课时)、治安条例(2课时)和教育法第五章资料(2课时)。
3、安全教育(4课时)
七年:如何创立和谐学校四课时。
八年:食品、用电、交通、学校安全各一课时。
九年:传染病、山体滑坡、自然灾害、意外伤害各一课时。
4、其它资料根据实际安排课时。
(五)课程实施办法:班级授课制形式进行教学。
课时分配:每周开设两课时,本学期共开设三十二节课。
四、学校教师、学生情景
(六)农村学生朴实,交往本事较弱,动手本事较强,创新意识差,缺少成功感;教师热情高、干劲足,学科教学经验少。
五、地方课程评价
(七)评价资料:地方课教学计划、教案。
(八)对教师地方课程教学的评价
1、体现以为问题为主线的“四学”教学模式;
2、注重德育渗透和情感熏陶,尤其是民族团结教育;
3、目的明确,目标具体得当,贴合学生实际;
4、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结构合理,多法结合,灵活运用;
5、注重学法指导,面向全体,启迪思维,反馈及时矫正;
6、注重实践本事、创新本事及综合本事的培养。
关于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篇7
一、指导思想
地方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实现课程模式的多样化和课程结构的优化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学年地方课程教学实施,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为课程理念,根据上级教育部门颁发的课程计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当和国家教育教学方针,结合我校各项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进行安全、环境、传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教育。
二、教学工作目标任务
地方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适应社区发展需要的基本素质。我们把"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创新探索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作为课程教学的核心。充分利用地方、社区、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文化积累,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培养环保意识和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情感和态度奠定坚实的基础。
1、安全教育方面
中央领导对中学生安全的指示:"人民生命高于天,人民利益重如山"。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安全教育",要让学生在交通、校内外活动、消防、疾病预防等方面确实引起高度重视,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教给学生必要的各方面的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和交通安全责任感,确保学生的安全。
2、环境教育方面
环境保护对于科学发展,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之一。逐步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关心家乡的环保事业,帮助学生进一步增长环保知识,掌握环保基本方法,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参与环保实践,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意识,既是现代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历史和社会赋予我们的义务和责任。
3、传统文化教育方面
通过感知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传统、领略民族文化,探究、合作、实践是领略民族文化、感悟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方法。在这门新的课程中,学生是主角,让学生阅读、大声诵读、翻译古文、诗歌欣赏……等一系列活动中,感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用心感悟。
三、教情分析
我本学期担任初三地方课程教学工作。虽然有了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还是初次接触地方课程教学,积极开展教学集体备课,认真研读教材,分析学情,把握课程标准,遵循教学规律,完成教学任务。
四、学情分析
初三共有学生50人。这些学生来自于城市与农村,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成绩较好。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五、完成目标任务的具体措施
1、教师在教学中要继续认真落实《课程》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素养。
2、大力倡导"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的教育科研观。教学中要有科研意识,要边实验、边研究,力争做一名科研型的教育工作者。
3、在教学中,要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4、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力争创造条件开全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5、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整合。
6、有条件要积极组织好生物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六、教学进度表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材内容 课时数
1 食品安全和环保家居 1
2 绿色消费 1
3 现代农业和清洁生产 1
4 文明旅游 1
5 乡村和城市 1
6 美在和谐 1
7 绿色建筑 1
8 海水淡化和汽车尾气处理 1
9 环境保护任重道远 1
10 创建绿色校园 1
11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1
12 当心吃不得法 1
13 用药有方 1
14 传染病的发生与预防 1
15 SARS给我们的启示 1
16 谨防上当受骗 1
17 机智应对暴力侵犯和性侵犯 1
18 毒祸猛于虎 1
19 对毒品说不 1
20 花季的握手 1
21 理智应对校园暴力 1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篇8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刚步入小学,对一切都充满好奇,都想问一下为什么,特别是自己从哪里来的,更是有许多的问号。因此,这门课程很大的解决了他们的疑问,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学起来会非常有兴趣。情况,进行安全教育、班队活动、国学启蒙教育、探索活动等方面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
1、安全教育方面
全国因安全事故数以万计天真无邪的生命死于非命。
中央领导对中学生安全的指示:“人民生命高于天,人民利益重如山”。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安全教育”,要让学生在交通、校内外活动、消防、疾病预防等方面确实引起高度重视,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教给学生必要的各方面的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和交通安全责任感,确保学生的安全
2、班队活动:
刚踏入一年级的小学生,对于学校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还不太适应,每一项规章制度对于他们来说是极其陌生的。为了使学生能够及早进入角色,适应学校的生活,这就要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序的引导,并且内容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时时处处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常规教育。
3、探索活动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高审美能力为今后的探索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4、国学启蒙教育
通过感知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传统、领略民族文化,探究、合作、实践是领略民族文化、感悟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方法。在这门新的课程中,学生是主角,让学生阅读、大声诵读、翻译古文、诗歌欣赏……等一系列活动中,感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用心感悟。
三、教材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并突出了以下特点:
1、综合性
本册教材涉及了《课程标准》内容纲要中的4个模块的内容,从而使教材的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2、开放性
教材内容的设计不局限于课堂内的教学活动,而是体现课内外相结合的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
3、活动性
教材注重引导教师开展活动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突出“体验式”、“探究式”的学习特点。教材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比如有角色扮演、模拟演练、体验、交流、调查、制作、探究等,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进行实践活动创设了平台。
4、趣味性
教材呈现形式活泼,图文并茂。有活动栏目和留白,增强了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对话,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适当把握教学目标、理解教材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本地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实际,对教材文本中的内容和活动进行调整,并注意开发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拓展和使用教材。
2、注意学生的自主活动
教材中设计的学习活动栏目是教材内在的组成部分,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因此,本教材的教学活动应更多地体现在教师指导和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
3、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本课程的设计是综合性的。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与有关课程加强联系,整合相关内容,以提高综合教育效果。
4、灵活安排教学课时和教学进程
五、教学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研读课本,弄清课本上的重难点。能透彻地了解教材,准确地把握教材,从纵向、横向看透教材。活用教材,能灵活、合理、科学地使用好每个板快,注重早渗透,不断积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用好教材。
2、教师认真研读课标,学习新课改。
3、教师认真备课,找准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认真研究每堂课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
4、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不能千篇一律。
5、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好培优辅差工作认真进行教研教改,搞好校本教研。
6、教师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更新观念。
7、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六、要求和建议
1、地方课程是针对社会需求和现实生活实际设计的,它的基本目的是加强学生与社会现实和文明教育发展的联系,使学生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学会对社会负责,关心社会,尊长爱幼,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懂文明讲礼貌,与人和谐相处。所选择的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的年龄特证和已有的基础相适应。
2、严格执行学校教导处的课表规定,按时、认真上好地方课程。
中小学2022年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篇9
一、教师教学优势分析:我认为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自身发展和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也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尤其是中学生身心发展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科学技术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以及他们自身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促进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我在体育教学工作中,最突出的优势是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依据自己浅薄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认识:
1、在教学中以示范动作培养提高学生的兴趣
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特殊工作,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双边活动,与其它学科一样,体育教学也很重要,传统的体育教学一般采取讲解示范的方法进行施教,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以优美的规范的动作完成示范动作。
众所周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更应严于律已,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必须首先严格的做到,如教师不能规范优美地做好所教动作,那么,学生就会对教师甚至对体育课产生不良的情绪及看法,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课前准备不仅完成教学内容,更应将动作熟练的准备好,这样,学生在上课时见到教师严谨认真熟练的动作就会激发他们的兴趣,再加以细致精心的讲解,学生们肯定兴趣盎然。例如就拿广播操来说,教师示范动作不到位不标准,叫学生怎样来做好呢?
2、晓之以理,培养学生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体育教学,学生的个性差异表现的尤为明显,例如,有的学生天生好动,活泼开朗;有的娴静不爱动------针对学生们的这些个性差异,教师应该对学生采取多方面的说服教育,利用课上、课下时间进行,必要时协同各科任课教师,甚至家长来全方面的进行,让学生对身体健康有一个全新的注释,使其充分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从其本身深刻意识到为社会做贡献没有强健有力的身体作保证,就失去了其更多地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的机会,使学生逐渐地产生一种想具有健康体魄的愿望,教师循序渐进地,因势利导地利用多种方式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肯定能产生意想不到地效果。在此前提下,教师教得卖劲,学生学得起劲,学生们掌握运动技能、技巧的欲望愈强,那么,完成教学任务的效果就显而易见了。
3、在游戏中培养提高学生的兴趣
体育教学与其他教学不同之处甚多,其区别主要在于室外课较多,学生活动情况明显,对此,教师教学时应充分考虑这方面的因素,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依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身体特点,对学生的活动做好安排,尤其是针对学生活泼好动、可塑性极强的这些特点教师应准备好教学过程中所需的游戏,使学生能在游戏中既学到技能、技巧,锻炼了身体,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培养提高学生兴趣的目的。例如队列来说,就叫学生向左转、向右转等等,学生就会觉的没劲,而你在队列中安排一点小游戏进去,既达到了教学效果,又激发了学生兴趣。
4、在竞赛中培养提高学生的兴趣
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的“教无定法”教学本身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如教师教学时,学生、教师不能互动,则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就不能称三维教学。因此,充分培养提高学生的兴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就是‘活泼好动,求知欲极强,表现欲很高’,对此,教师在教学时,应采用多种形式手段,使学生们充分地展示自己的闪光点。如有的学生跳得高跳得远,有的跑得快,有时打篮球不错。
针对以上这些情况,教师就应该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想方设法给学生创造展现自己闪光点机会,这就需举行有意义的比赛,学生在比赛中展现了自己不同的闪光点,虽然在某些方面不如其他同学,但在某个特定的比赛项目中他是矫矫者,这会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教师加以适当引导,相信其兴趣肯定会与日俱增。当然,对于竞赛的组织、运作,教师必须在公平、公正、合理的基础上进行,以便于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参与并发挥自己的潜能。
总之,要想提高全民素质,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培养、提高学生的兴趣,是关键之所在,只要我们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调动了他们的能动性、主动性,教师因势利导,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在体育中进行智育教育,想信学生们肯定能撑起建设祖国明天的一片最蓝的天。
二、课堂教学需要改进之处分析:
改进之处:对新教材的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没有明确的方向,研究不够,所以在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以往体育课堂教学以我为中心,使师生关系处于我教你练、我说你听、我喊你跑的状态,使学生身顺耳而心违。以往我重教材、轻学生,不顾教材是否有竞技化倾向,也不顾及学生是否存在能力的差异,只注重如何完成教材内容,如何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与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更谈不上什么创造性。在教学模式上单一,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纠正动作等。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程式化的分组教学模式及场地布置形式,单纯的“教”“练”为主的方法、观念,在方法主体上单纯的练身为主的方法,学生没有一个宽松的情境及练习环境,使学生身心没有愉悦的投入练习。
三、课堂教学改进措施和对策:
本人的改进措施和对策是认真体会新教材的理念和思路,注重“以学生为本”的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来。要在今后教学中改变过去单纯地追求身体(体质)的发展和运动技术的传习,改变为在新的健康理念指导下的体育健康教学,真正使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健康的发展。
在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身心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努力创设开放式教学情境,营造宽松的思维氛围,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更多的时间与空间。教师作为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辅导者、观察者、评价者出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参与中体验体育快乐与成功。
在教材上进行重新分类,去掉了过去一些纯竞技性项目,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改为一些兴趣性的项目,如跳跃教材,过去的跳高、跳远项目没有明确提出,而是改为跑动中跳上高处,越过一定高度,跑动中跳过一定远度,由教师和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去选择练习的内容和方式,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掌握一些简单的锻炼方式,发展素质。对教材巧妙地运用“叠加”、“拓展”,对某些教材进行再创造。如在跑的练习中创设多个情境游戏,将教材难点分解,使学生在游戏情境中理解掌握动作,并使学生了解跑的四大技术。
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认知规律、运动技术形成的规律等,大胆运用情境模式,自己选择、自主练习、自我评价、自觉调控,合作学习模式等,从而提高了学习与练习的热情,加深了对所学的知识、动作的记忆,使学生在教师的设置情境中活动、观察、交流、学习知识、训练技能,受到锻炼和教育。教师赋予教育的内涵,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针对不同的教材,通过运用各种模式进行实验,使教学理论上,实验方法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打破过去程式化的分组教学模式及场地布置形式,创设宽松的情境及练习环境,使学生身心愉悦的投入练习。从理念上根本改变了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的思路,在体育教学手段上从过去的以单纯的“教”“练”为主的方法、观念转向在教师指导启发下,以学生“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在方法主体上由过去单纯的练身为主的方法,扩展为“育人、育体、育心”的综合多样化体系。
四、学校评价意见:
在龚老师课堂教学优势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在他的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发挥得很好;而且龚老师也很注重教育情境的创设,以任务驱动学习。当然现实教学中的不足,也有着“分数至上”时代的烙印。值得高兴的是,龚老师已认识到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养成终身健身的习惯与理念是体育教学的重点。相信随着理念改变和具体措施的落实,龚老师的体育课必将是丰富多彩和受广大学生欢迎的。
中小学2022年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篇10
一、 实施行动计划的目的
力求打造“愉悦、生动、轻松、活泼“之课堂气氛的同时,也不失丰厚的高效性。
二、 个人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不足:1、 课堂中的互动还不够。一般情况下,每次课前都能考虑到这点,但有时由于课时容量的“饱和状态“,会让我忽略这一方面的实践。
2、 作业分层布置还未实施。(但这个在我看来是非常有必要进行的)
3、学生实验还不够。有时由于受到学校教学器材,操作环境,安全性等客观因素,以及一课时教学容量偏大,但又力争想要完成教学目标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往往将学生实验改为教师演示实验。
优势:1、教态亲切自然,语言生动、幽默,讲课富有激情。
2、备课前总能对教材进行细致的分析,确立教学重点、难点。对重点部分尽量花足够多的时间讲透彻,以免遇到“炒冷饭” 又炒不熟的尴尬!对难点尽可能的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以学生生活中熟知的事物做例子、打比喻,用实际可操作的实验加以验证,运用多媒体手段将一些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化……)力求达到学生听懂、理解、掌握、并能加以应用。
三、重点主攻方向。
课堂中架设更广、更多的桥梁来满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生长,力争使课堂气氛既生动、活泼又高效。
四、实施行动的步骤
(一、)注重个体差异,强调激励性原则
个体差异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存在。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每位教师都要“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这给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还沿用一本教案讲到底的陈旧模式,就会出现“吃不饱,吃不消”的二极分化。下一阶段在作业的布置中我预备作分层要求:基础好的同学应附加完成相应补充练习,而作业的分层评价也需因人而异,尤其对基础差的同学可以提供明确的线索,对其进行正确引导,让其学有所得。老师的表扬和肯定对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尤为重要,老师的一句表扬,一丝微笑或是一种信任的目光,都是对他的肯定,都会给学生无穷力量,维护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的自由空间
美国教学的最大特点是互动式教学。两个多小时的课,授课人一般只讲一个小时,剩余的时间回答问题。有的老师一开始就提出问题,让学生发表意见,然后归纳总结,老师讲课中间学员也可随时提问。这种方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启发你思考问题。诚然我们不可能完全借鉴美国的这种互动方式,但我认为从中也是可以感受到一点东西。我想在下阶段的课堂中我会有意的多创设这样的情境、舞台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