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本课程工作计划(合集26篇)》
关于校本课程工作计划(精选26篇)
关于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1、 立足学校特色,促进学校文化的形成。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日益深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写字教学本身及其外延还潜在着许多优势有待于我们开发,需要也必须要从课程建设的高度来对写字课程进行重新定位,使之成为一门既有着丰富内涵又有着广泛外延的课程,同时也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2、把“书法”作为校本课程,以“学习写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为指导思想,以教育学生树立公民道德意识为目标,将写字作为对学生进行“规规矩矩写字,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的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 课程目标:
1、通过书法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爱国情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2、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创造力、审美能力,使学生掌握书写的基本方法,会写一手字,培养学生书写汉字的能力;
、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书法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打好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三、课程内容:
第一阶段:激发写字兴趣,培养书写习惯,练好基本笔画
第二阶段:陶冶学生性情,教给写字方法,提高写字能力
第三阶段:了解各大流派,形成独特风格,热爱祖国文字
①学习用毛笔临帖,掌握正确的执笔、运笔方法。
②比较熟练地掌握毛笔书写中偏旁的笔画位置和写法,以及在字中的搭配关系,做到结构匀称、纸面干净。
③初步掌握章法技巧(包括:纸张的尺寸、字距与行距、格式安排、落款、印章),能有自己满意的书法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让学生领悟:坐姿端正的平稳美、书写态度的庄重美、进行书写的平心静气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的修养,把每个字写得端端正正、规规矩矩、富有活力。
四、课程评价:
①对教师的课程实施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定,包括:教学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评价,这样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评价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和课题组评价、专家评价有机结合。
②对学生成长的评价。把书法教学作为一项科研课题来研究的目的就是想通过这一载体培养学生勤学苦练的精神、创造美的能力。因而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要杜绝以往只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功利价值,只需要学生在比赛中获奖便万事大吉的传统观念,而将目光放在了学生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心理品质的锻炼。
关于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依据《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试行),并积极响应国家“”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的号召,为进一步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结合《艾山一中校本课程发展规划》(试行),特将“硬笔书法”这一民族瑰宝定为我校的学校课程加以开发、管理,实施。
二、开发背景
1、素质教育的需要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之一,是世代积淀的民族瑰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它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鲜明的民族个性得到了超越国界和超越汉字使用范围的承认。而硬笔书法更是以其便捷的实用性、独特的艺术性和多元的育人功能成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硬笔书法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书法教育以其特殊的功能,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该更具生命力。
2、学生成长的需要
方块字是我们的国粹,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写好汉字是每个中国人应该掌握的最起码的基本功。民族文化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是永远也不会被时代所淘汰。从儿时学写字开始,钢笔、圆珠笔等硬笔,几乎伴随着每个人走过一生的路程。有人为自己能写一手漂亮的字感到自豪、自信,也有人为自己无法写出像模像样的字而感到痛苦、自卑。有人因写字的缘故,曾获得某方面的成功;也有人因写字的缘故,曾失去某方面的机遇。当然伴随年龄增长的同时,人们在写字方面会有或多或少的进步,但进步需要自身的努力,坚持不懈的训练,更需要正确的指导。写字非书法,对中国人来说,字写好了,并能从中体现出法度才称之为书法。硬笔书法课程的开设,不但能够对学生的写字进行正确的指导,让学生理解书法的内涵,培养孩子们硬笔书法的能力,也能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尊重他人的品格、做事专一的精神,而且通过练字能够帮助学生克服浮躁心态,养成认真、细致、专一的良好学习习惯,通过书法欣赏、创作,自觉抵御社会不良习俗影响,培养学生高尚优雅的生活情趣,这符合孩子的身心特点及人才成长、培养的规律,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3、学生写字现状的需要
当前青少年的写字水平有着普遍下降的趋势,其原因有四:(1)学习紧张,生活节奏加快;(2)以学业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业优劣,选拔继续学习深造的重要标准的现状,致使学校、家庭、学生容易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放松了对书写的要求;(3)现代技术的应用,电脑文字处理技术水平越来越高,运用广泛,普及面广,严重冲击着书法这一传统的艺术瑰宝,人们开始或多或少地忽视写字训练;(4)写字“双姿”的不端正,导致部分学生近视、体形改变等一系列问题。
4、师资条件的具备
以前,我校曾长期开展过写字课教学,有一定的师资基础。长期的基本功训练,不但提高了我校教师的写字水平,而且激发了部分教师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爱好,杨军波、亓芹、张庆鹏、沙连莲等老师自费到莱芜书画院等地进修学习,提高了自身的书法技能和理论水平,为硬笔书法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充分的师资条件。
三、理论依据
1、心理学依据
哲学家康德说:“手是脑之分店”。经常锻炼手,能使大脑保持活力、思维敏捷灵活。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是大脑对各种信息刺激的反射活动,在一片比邮票还小的手指皮肤上就有几百万个神经细胞,指纹上有无数的孔和神经末梢,这些神经末梢和大脑皮质都息息相通。因而加强手指运动,能扩大大脑皮层中的兴奋点,促进大脑发育。瑞典学者莫右巴哥也指出:“为了活跃大脑,要把动手运动作为一种爱好。”因此指导同学们进行硬笔书法训练,是一项全面发展人脑的好活动。人们常说的“心灵手巧”,也正是如此。
2、学科依据
(1)硬笔书法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任何一门艺术都是与它赖以萌发、生存、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有密切关联的。鲁迅先生曾赞誉钢笔“方便、省时间”,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可以说,硬笔书法已经紧紧扣住了时代的脉搏,与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时间效率观念相吻合。(2)硬笔书法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从传统毛笔书法中吸取了有益的养分,在用笔、结构、章法上兼收毛笔之长,更好地发挥了硬笔的特点,或凌厉挺拨、刚健瘦硬;或纵横挥洒、飘逸刚媚;或凝重浑朴、韵味隽永;或玲珑温雅、秀美自然。硬笔书法各体皆宜,楷书、行楷、仿宋、行书、魏碑、隶书、草书、篆书等书体,无不风格迥然,赏心悦目。3、硬笔书法具很强的群众性。当今硬笔书法之所以来势之猛,发展之快,反响之广,极其重要的因素在于它缔结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良缘”。硬笔书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群众性和实用性。每一个有文化的中国人,都期望能把自己笔下的汉字写得规范、美观。一支硬笔,随身可带,随时可用。因此很多人都在利用这个方便条件努力提高书写水平。
3、课程依据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生写字提出了明确的要求:7—9年级学生在使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四、目标与内容
1、校本课程的目标
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主目标是:“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练得基本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引导学生了解书法这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掌握最基本的执笔方法与练字方法,努力写出一手漂亮的字,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引导学生开展与本课程有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成长,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2、校本课程的内容
任何一门艺术应尊重传统,重视基础是人们的共识,书法也不例外,书法教育应以传授基础知识和传统理论为起点,使学生逐渐地有思想、有能力地向书法艺术的深层拓展,在不断的追求中探究、创新,步步提高。因此,在整个书法教学中,年级与年级之间的教学内容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系统的过程。
初一年级的书法教程,是书法教学中最基本、最基础的部分。是书法教学中对两姿的理解,书法的初步认识,简单的书法理论知识,基本笔画的笔法技法,运笔的轻重、快慢、提按等,以及衍化出来的以独体字为主的教学内容。其中,在一个个小单元之间,列出一些思考题,作为课程内容的延伸进行探究。通过欣赏,激发兴趣;临摹体验,把握写字技巧;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开发潜能、健康成长。
初二年级的书法教程,是书法教学中如何掌握字的偏旁部首和结构安排的部分。它讲授了书法中点画组合变化的规律性和必要性,让学生如何正确处理点画组合才恰当的问题,进一步体会正确的用笔方法,从而引发学生进行比较、谈谈自己的看法,有条件的可以进行创作作品方面的探究,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书法兴趣,使学生乐学、乐写、乐练。经过看、对临、临、背临的过程,写出最为规范、最有法度的字体——楷书。
初三年级的书法教程,是书法教学中熟悉书法、理解书法部分,是书法教学中继续练习笔法技法及字的结构安排,认识汉字的演化规律,了解宋体、楷书、行书、隶书、草书、篆书等书体各异的形态,迥然的风格,在使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了解“文房四宝”的发展,了解书法的布局章法,赏析书法作品,提高对书法的鉴赏能力,对书法产生浓厚兴趣,从而做到取各家之长,为自己书法的发展蕴伏契机,创作出较高水平的书法作品。
初四年级的书法教程,是书法教学中感受书法、鉴赏书法部分。感受书法的艺术性和结构规律,进一步赏析书法作品,增强对书法鉴赏能力,体验书法情趣,丰富书法体验,提高书法表现能力,了解一些书法家的故事,学习他们做事的原则和做人的道理,结合我校“励志、勤学、遵纪、健美”的学风,以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导向,以学生掌握系统的书法知识为切入口,以学生创作书法作品为形式,力争为艾一的“优秀”上添上一笔。
五、编写原则
“硬笔书法”教材遵循“规律性、系统性、层次性”的教材编写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采用观察――理解――实践――反馈――再实践的练习模式;关注了两个方面:一是认知的系统性。从两姿的理解――书法的初步认识(运笔的轻重、快慢、提按等)――字形的结体特征――作品的章法等。二是操作的系统性。经过看、对临、临、背临、创作几个过程;突出了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以培养双姿和对书法的兴趣为主;高级阶段,感受书法的艺术性和结构规律,体验书法的情趣;发展阶段,丰富书法的体验,提高书法的表现能力。
六、组织机构
组长:李学东
副组长:董元明孙崇敬李艳轲
成员:亓芹刘士刚冯莉杨军波付英沙连莲张庆鹏亓秀岚
七、管理与运作
在硬笔书法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边研究边实践,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研究硬笔书法校本课程的管理与运作。学校实行课程、教师、班级三线管理制度。课程管理包括教材、授课时间、练习时间、作业要求、教学评价等;教师管理分为社团活动指导教师和课任教师,分别给出相应的目标要求和考核机制;班级管理主要指教室内外的“硬笔书法作业展栏”和黑板报、校报的管理。
1、行政推动
(1)不断提高书法指导教师的鉴赏与指导水平。我们知道,要想在短时间中提高教师的书法水平是较为困难的。但通过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鉴赏水平与指导水平却相对容易得多。因此,采用以校本培训为主体,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来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
(2)规范课程的授课时间。每周一节书法课外,利用社团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形式,确保硬笔书法的有效指导。
(3)各科齐抓共教。硬笔是学生进行各科学习的主要文具。而各学科的作业便是学生进行硬笔书法练习的平台。因此,我们将硬笔书法的练习融入了各学科平时的作业之中,让学生每时每刻都能进行动笔与结构调整的训练,让各科教师做好作业书写的监控与指导。
2、营造环境
硬笔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必须要形成良好的艺术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硬书技能,实现硬书的育人功能,因此,要努力营造校园书法环境,打造“翰墨校园”。开辟全方位的硬笔书法宣传阵地。在教室、楼道、宣传橱窗等地方装裱学生的书法作品,构成了极具特色的书法艺术长廊。学生自己的作品来源于实践,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感到可信、可亲,更具有激励性。其次,书法作品本身具有赏心悦目的感染力,对学生起到熏陶的作用。让学生的书法作品与校园人文建设融为一体,是提高学生主动书写的有效策略。这样既建设校园人文环境,又使学生每日置身于硬笔书法的氛围中,耳濡目染,起到引领学生产生主动书写心向的作用。每学期举办一次师生书法比赛,并将获奖作品进行展示,为学生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我校进行硬笔书法教学的主渠道,我们也为此投入了极大的精力。
(1)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在班级授课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硬书水平的能力参差不齐,我们特别关注了因材施教,在集体指导的基础上,特意空出时间进行个别教学。
(2)注意训练的多样化。写字教学要特别注重训练的多样化,以使教学始终富有吸引力,而丰富多变的训练形式往往能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诱发其持久兴趣。如不同结构、不同特点的字的写法,可以编成歌谣、绕口令等,便于掌握。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赛中练,字形相同写法相近的字放在一起配对练,反之可进行对比练等等。
(3)注重课堂的趣味性。要使写字教学不增加学生的负担,教师还要注意训练的趣味性。如利用电化教学,学生练字时播放舒缓的音乐,使学生在悠美的乐曲中养成心静如水,认真成性的习惯;展示学生优秀作品,引导学生讲评,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等等。
4、榜样引领
(1)名人引领。书法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在悠久的人文艺术的长河中,各朝各代均出现了许多书体不同、风格迥异、品学兼优的大书法家。无论是他们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还是他们做人的准则,都着实是后人学习的楷模。比如东晋王羲之学书使池水尽墨,隋僧智永学书退笔如冢,唐怀素无纸用芭蕉叶作书,唐虞世南寝被中画腹,唐真卿为官之刚正不阿的高贵品格……这些千古流传的事迹,对培育人的品德、毅力有很强的感染力,是生动的活教材。开展以“我崇拜的书法家”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让全体学生去查资料,写体会,进行心得交流。各班组织讲书法家的故事的主题活动;每期黑板报都要刊登书法家的故事……这一系列活动,不仅能使学生明白学书法的意义,更是用书法家勤学苦练、名垂千古的故事唤醒沉醒在学生心中的对书法情结,激发他们书写的热情和兴趣。
(2)生生引领。如果说书法家的轶事有很强的感染力,那么本校优秀学生勤学的事例就有更强的感召力。本校中的优秀学生,所有同学不但听到,而且亲眼目睹。看着她的作品、欣赏她书写时的快乐。一是作品引领:挑选优秀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且定期地进行更换,使我们的学生在欣赏之余产生书写的冲动。二是表演引领:挑选一些优秀学生,进行现场书法表演,组织学生观摩。从同伴身上感受书法的乐趣,来引发自己的热情。
5、成立书法学社
为了适应学生成长环境,满足学生自主发挥、主动书写的需要,学校成立学生硬笔书法学社。由硬笔书法优秀生担当正副会长,由学生自己管理,实现双姿达标和硬笔书法全员达标。开展有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成长,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八、评价体系
1、学生评价
写字教学的评价最容易简单化――“字好与不好”。用一个界定不清的尺度去衡量所有的学生。这种简单化的评价充其量只能甄别和选拔,无法衡量学生在写字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意志品质的发展。只会丧失学生的写字兴趣,扼杀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我们要逐渐形成这样一个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发展,提出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提出综合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强调质性评价;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强调参与互动;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等。其次,为每个学生建立了“小小书法家成长卡”。以这张成长卡为记录学生的书法成长过程,不仅使它成为一种监测的手段,也使它成为教师进行有效指导的有利依据。再次,加强对学生书法作品的现场指导与评价,不仅给予学生鼓励与自信,也让他们发现不足之处,促使他们不断提升硬书法水平。此外,通过书法练习作品展览板与书法创作作品展览橱,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舞台。
2、教师评价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将硬笔书法学校课程的实施纳入教学业务常规检查,由学校教导处负责校本课程实施的日常管理工作,通过过程督导、听课评课、教案检查、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教师专业和课程价值进行评价,其次学校制定硬笔书法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激励制度,通过听、评、查、访等形式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实行阶段访查,对成绩突出者学校予以物质和精神奖励。
另外,学校将依据各方面的评价数据和反馈信息,对硬笔书法学校课程课程开发实施提出改进要求和建议,根据学校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和学校课程的准入退出制度调整下一轮次的结构。
总之,硬笔书法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我校学校课程开发实施的第一步,它的开发实施,将会对我校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积累经验与教训;它的开发实施,将关系到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关系到学校办学特色形成与深化,在实施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坚信,我们一定会克服一切困难和阻力实施好硬笔书法这一学校课程,为我校的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走好坚实的第一步!
关于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3
一、基本情况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中的瑰宝,传承祖国文化艺术遗产,弘扬祖国书法艺术魅力,要从小抓起,从基础抓起。为了给同学打造一个良好的软笔书法学习环境,并结合我校实际,我班本学期继续选择软笔书法作为校本课内容。一学期来,在校领导的关心下,我班坚实有效地完成了各项教学及工作任务,克服了种种困难,保证了活动的正常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过程与成绩
1、通过描摹与练写,学生们都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体验到了中国文化艺术之美,他们更加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了。
2、在软笔书法学习过程中,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书写姿势,规范了他们的执笔姿势。
3、学生们均灵活掌握了毛笔楷书的基本笔画书写技法,都能够写出一笔漂亮的字。学以致用,对其平时的硬笔楷书的书写、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社会交际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4、通过软笔书法练习,学生们都养成了认真负责、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和良好品质。
三、经验与体会
1、营造一个雅致的书写环境。从儿童掌握软笔书法的客观规律出发,从脑、手、记忆、反应等诸多方面来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正确的书写坐姿与执笔姿势、运笔的轻重、结构的疏密、运行的缓急、气势的强弱、站写的要领等。训练小学生遵守汉字书写规律,教给其正确的读帖方法和临帖方法,如看笔迹,悟其运笔过程,看结构悟其组合规律,临帖时“字数宜少、遍数宜多”。,要求学生临帖越像越好。通过一系列严格的学习及书写训练,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写字习惯与书写卫生习惯。书写内容包括教材内容和课内外文章、诗词、对联、名言、警句等。切实地培养了学生的虚心、诚恳、一丝不苟的品德。
2、为了体现学生一个时期的软笔书法学习程度和训练结果,在校内多参加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比赛,如现场写字竞赛、书法作品展览、开辟班级写字园地、校园书法宣传窗等。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使一些软笔书法素质好、书写水平高的学生一展才华,从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3、鼓励有较高水平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喜爱的高水平的字帖作为临摹的范本,鼓励学生的写字风格多样化,并努力追求“提笔就是练字时”的境界。
4、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布置适当的作业,而且还要讲评。如对精心的作业不及时地讲评或敷衍了事,这样就无法从学生作品中获得正确的反馈信息,从而无法准确地实施教学。
四、问题与教训
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还清醒地看到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这些问题与教训务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认真研究和解决。
首先,个别同学在书写和创作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养成良好的书写及卫生习惯,每次创作、练习都会有一些墨弄到桌面上或地下,活动结束都要重新打扫。其次,同学们在练习的过程中自觉性比较差。在辅导教师不在的时候不能好好地把握自己,不能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究其主要原因是个别同学还没有意识到学习书法的重要性,看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关于学习软笔书法的重要性还得“老声常谈”,从而端正同学们学习软笔书法的态度。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我们的软笔书法校本课教学工作在平实中求特色,在务实中求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会在日后的写字课上及平时的板书书写中继续踏踏实实、稳步向前,不断进取、向更高目标奋进。我一定会谨记“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以弘扬书法艺术为己任,以“认真、仔细、耐心”为学习的标准,在以后的教学及活动中,继续保持好自己的风格,拼搏进取。在下个学期的校本课程教学工作中,我将以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热情去努力完成工作任务,把书法这一校本课程及我校特色活动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关于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4
教材材料:《剪纸》中的部分内容
主讲教师:美术教师
授课对象:3——6年级部分学生
授课时间:每周五第七节课
课程开发:
剪纸是我国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学生应有剪纸的机会。”他认为剪纸可以使学生安静下来,专心致志地干一件事,还可以使他们练出一双灵巧的手,而手巧往往意味着心灵美,这是因为手部肌肉群的训练有利于大脑的开发。小学美术教材也已将剪纸内容列入其中,学生已从美术课上对剪纸有了初步的接触。由于它制作材料、工具极其普通,方法简便,集审美与实用于一身,很多学生都喜爱有加。但现实的局限性无法满足他们对剪纸艺术的了解和更进一步的探究。根据教学的实际,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探究、展现个性创造及感受、体验剪纸艺术的平台,我校现已把剪纸作为一门校本课程进行开发、研究,让同学们享受剪纸艺术的快乐。
一、指导思想:
继承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文化,更有利于教育教学,同时从自己动手动脑的活动中,体味到生活的乐趣,更加热爱生活,提到审美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构图能力、想象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到,更让学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美的追求。
二、实施过程:
(一)课程目标
1、了解剪纸艺术的历史,教育学生继承民俗文化,激发对剪纸艺术的追求。
2、了解剪纸的相关知识,认识一定的剪纸语言和表现手法;
3、掌握一定的剪纸(或刻纸)技法;
4、培养学习兴趣,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提升审美、观察、动手等综合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
5、发展学生的个性,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快乐,享受愉快的童年生活,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学习使用的材料
以剪刀为主,刻刀为辅,自备彩色纸张等。
(三)学习内容
第一学期:每节课讲授剪纸文化常识和基本功技法,在以学习简单图案为主,如对折窗花、小动物等剪法。
第二学期:在学习剪纸知识和基本功的同时,自己创设简单的剪纸图案,进行综合性的训练。
(四)实施建议
剪纸艺术的创作、实践活动,它集绘画、手工的教育功效于一体,剪纸有的是天马行空不拘一格,有的又需要一丝不苟,不能有一丝的马虎,有的需要长时间的剪刻,要很大的毅力和耐力。这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而且还是培养孩子细心、静心、耐心的极好方式。
首先,要积极培养学生对剪纸的兴趣,兴趣是感受力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孩子对剪纸感兴趣了,他才会注意的看,注意的听,耐心的体验、观察、感受,才会对剪纸的感情越深。
其次,要在引导学生有兴趣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和升华。引导学生了解剪纸的相关知识,教给学生掌握一定的剪纸(刻纸)技法;认识一定的剪纸语言和表现手法;让学生进行剪纸(刻纸)的练习与临摹。
再次,要开展多种多样的展览,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不断提高。教师的表扬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建立一种自信,而周围同学的赞扬与认可将能在更大程度上给这个学生极大的自信,最终培养学生对剪刻纸这门艺术的基本感觉。
通过剪纸活动,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提升审美、观察、动手等综合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发展学生的个性,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快乐,享受愉快的童年生活,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五)评价建议
1、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在重视教师与他人的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采用建立学生学习档案的方式。学生通过建立美术学习档案提高美术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在原有的水平上的发展,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教师通过学生的美术学习档案,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特点,了解学生对美术知识、技能技巧的掌握情况以及在观念和方法上的进步,发现学生的潜能,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真正需求,给予及时的指导。
2、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
对学生的美术作业应采取多样的评价方法。学生美术作业评价呈现方式可以是分数或等级,可以是评语,也可以采用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采用互评或座谈等方式,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最大限度的使学生体验到成就感。
关于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5
课程名称: 乒乓球课
课程类型: 活动类课程
适用学生: 1、2年级学生
时 间: 2课时/周
执 教 者: 王文亮
课程定义:1、课程的性质:属校本课程选修课2、指导思想:以《全面健身计划实施纲要》为指导,以全面贯彻落实二期课改精神为宗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普及与提高学生的乒乓球的运动水平,为以后申报区乒乓球特色学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课程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乒乓球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
2、通过教学,发展学生灵敏、速度、力量、协调等体能。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自主学习的能力。
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普及和提高、稳固和提升我校乒乓球队在区初中校的优势地位。
二、课程内容
乒乓球运动,是我国的国球,我校的学生非常喜欢这项目,它具有很强的竞技性、趣味性、知识性和观赏性。学生经常参加该项目锻炼,不仅能强健体魄,而且能培养独立思考、独立解决所遇到困难的能力。在二期课改中也把乒乓球列为必学的教学内容。
《乒乓球》校本课程内容共分四章:运动概述;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对抗训练比赛及考核。
三、学习方式及教学方式
(一)学习方式
1、合作学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顺延到学生之间,以小组合作为单位进行讨论,练习。
2、体验式、发现式学习: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所学内容不直接向学生提供,让学生自行发现,然后加以内化。
(二)教学方式
1、讲授示范法:教师应示范讲解并加。
2、指导点拨法: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启发思维,教给方法,发展能力。
3、竞赛法: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运用比赛形式,比谁学得快,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并及时反馈。
4、任务驱动法:注意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活用和创新能力。
四、学习评价方式
(一)学习评价的指导思想
通过学习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乒乓球的兴趣,为以后申报特色项目打好基础。
(二)学习评价的方式
首先,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即上课出勤情况,学习态度,团结协作等。
第二,根据学生的身体差异进行评价。
第三,平时练习比赛与考查相结合。
第四,教师综合评价,给予“优秀、良好、合格、须努力”四档。
技能目标:
低年级段
掌握正确的推拍法和击球的准备姿势,进行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的训练。
单项训练:学习握板、拍球、正手攻球(正手位、侧身位斜、直线)、推挡(中线、斜线、直线)、搓球(慢搓、快搓)、拉球、发球、接发球以及单步、滑步、还原步等步法。
结合技术:学习左推右攻、搓中转拉、正手近台攻结合中台攻等。
基本战术:学习简单的线路变化战术和旋转变化战术,培养学生的战术意识。
中年级段:在巩固、提高已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技、战术的训练。
1、 单项训练:学习(继续学习)正手攻球(掌握突击、扣杀技术,打出左、中、右各条线路)、推挡(快拨)、反手攻球、搓球(搓加转、不转球)、拉球(一板快拉)、弧圈球、发球(发不同旋转、落点的球)以及跨步、交叉步、结合步等步法、双打。
2、 结合技术:学会两个或两个以上位置、线路、技术步法、旋转的结合。
3、 基本战术:学习用相似手法发不同旋转落点的球,进行中等力量或发力抢攻;发急球为主配合发近网球进行抢攻;用反手推挡、搓球控制、搓中转拉、拉中找机会抢攻;拉、搓、吊结合,伺机抢攻等。
高年级段:在巩固、提高已学内容、技、战术的基础上,按类型划分快攻类、快弧类、削球类进行训练。
1、 单项训练:进一步学习正手攻球(发力打弧圈球、放杀高球等)、推挡(推下旋、减力挡、推挤弧圈球)、发球与接发球(从出手速度、旋转强度、落点变化,提高已学的各种发球质量,掌握正、反手一至两套发球方法)、拉球(搓长、摆短、撇侧旋)等。
2、 结合技术:了解快攻类、快弧类、削球类打法各自的基本技术和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基本战术:学习推攻、拉攻、搓攻、接发球等战术,逐步形成各自(至少一种)的打法。
教育目标:
低年级段:
1、通过接触乒乓球,观看乒乓球比赛,了解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取得的成绩,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从而做到爱家乡、爱集体、爱亲人敬长辈。
2、通过学打乒乓球,了解乒乓球运动规则,初步认识规则和纪律的作用,进而自觉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中年级段:
1、通过打乒乓球,使学生学会合作,懂得尊重他人,并在生活、学习中形成礼貌、团结、协作、有责任心等优秀品质。
2、通过参加乒乓球比赛,感受竞争,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逐步具有顽强拼搏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
高年级段:
1、通过观看比赛,开展班队主题活动,了解自信的重要,做到沉着、自信、坚毅、进取。
2、通过学习我国、世界乒乓球的发展史,知道继承、创新是发展、强大的根本。
能力目标:
低年级段:
1、初步认识自我,能在成人的帮助下控制、调整自己,具有良好的生活、学习、劳动习惯。
2、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在老师的帮助下,能通过一些途径获取部分信息,并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
3、遇到问题,能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主动探究,做到不怕难、不胆怯。
中年级段:
有较强的注意力,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有高度的自制力,学会自控、克制。
掌握多种获取信息的方法并具有相应的能力,如查阅资料、访问、上网等。
具有团结协作、互相学习的能力,如小组学习、自主开展班队活动等。
学会发现、分析,善于总结,逐步形成独立探究的能力 。
高年级段:
1、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倾听他人的意见,能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具有民主地参与集体活动的能力。
2、能够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会用学习工具探究和说明问题。
3、学会创新,能创造性地学习、活动等。
关于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6
一、课程定位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由学生自愿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课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它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开发目标
1、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2、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 3,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三、开发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多给学生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自选组别,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差异性。
四、校本课程的开发内容
1、家乡农具超市
2、家乡农作物的调查与研究
3、校园园林艺术
4、动物大观园
五、校本课程教材编写要求
教师应从以下四个渠道挖掘教材资源, 1、自编教材; 2、选编教材;3、选用优秀教材;4、拓宽现有教材。
六、校本课程的开发步骤
㈠建立领导机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组长:林成凤
成员:李朝霞 王林凯 崔凤英 乔卫萍 曲福娟 孙秀玲 许守良 张淑凤 王洪峰 曲峰 祁锦波 仲秀丽 王曙光
㈡前期论证
1. 利用现有资源,征集教师意见,确定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
2、将开发的课程纲要拿到学生及家长中征求意见,看所开课程学生、家长是 否意愿。
㈢培训师资
1.校本课程理论。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本课程研究。培训方式:讲座、研讨
2.教师专业知识培训。学校对担任校本课程的教师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 ㈣撰写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阐明以下几方面内容:
1.课程目标:(全面、恰当、清晰地阐述课程涉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
3、课程实施:(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组规模等)
4、课程评价:(主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㈤教师正式开题,学生自主选择。
开课之初,教师给15分钟时间向全体学生介绍所开课程的主要内容、目的、授课方式等,让学生根据教师的介绍自主选择。
㈥校本课程实施。
中心校做好监按、测评。参与听、评课的指导,调控校本课程实施情况,总结经验,解决问题。
㈦课时安排:校本课程每周1课时
七、校本课程的评价
1.授课教师的评价。教导室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主要是四看:一看学生选择该科的人数,二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看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反映,四看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
2、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方式的考试或考查,对学生评价主要是三看:一看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作好考勤记录。二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形式记录在案,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三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八、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
1、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步实施、教导室随机听课,随时测评。
2、教师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学生考勤记录。
3、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4、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5,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
6、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关于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7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依据《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试行),并积极响应国家“”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的号召,为进一步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结合《艾山一中校本课程发展规划》(试行),特将“硬笔书法”这一民族瑰宝定为我校的学校课程加以开发、管理,实施。
二、开发背景
1、素质教育的需要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之一,是世代积淀的民族瑰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它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鲜明的民族个性得到了超越国界和超越汉字使用范围的承认。而硬笔书法更是以其便捷的实用性、独特的艺术性和多元的育人功能成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硬笔书法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书法教育以其特殊的功能,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该更具生命力。
2、学生成长的需要
方块字是我们的国粹,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写好汉字是每个中国人应该掌握的最起码的基本功。民族文化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是永远也不会被时代所淘汰。从儿时学写字开始,钢笔、圆珠笔等硬笔,几乎伴随着每个人走过一生的路程。有人为自己能写一手漂亮的字感到自豪、自信,也有人为自己无法写出像模像样的字而感到痛苦、自卑。有人因写字的缘故,曾获得某方面的成功;也有人因写字的缘故,曾失去某方面的机遇。当然伴随年龄增长的同时,人们在写字方面会有或多或少的进步,但进步需要自身的努力,坚持不懈的训练,更需要正确的指导。写字非书法,对中国人来说,字写好了,并能从中体现出法度才称之为书法。硬笔书法课程的开设,不但能够对学生的写字进行正确的指导,让学生理解书法的内涵,培养孩子们硬笔书法的能力,也能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尊重他人的品格、做事专一的精神,而且通过练字能够帮助学生克服浮躁心态,养成认真、细致、专一的良好学习习惯,通过书法欣赏、创作,自觉抵御社会不良习俗影响,培养学生高尚优雅的生活情趣,这符合孩子的身心特点及人才成长、培养的规律,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3、学生写字现状的需要
当前青少年的写字水平有着普遍下降的趋势,其原因有四:(1)学习紧张,生活节奏加快;(2)以学业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业优劣,选拔继续学习深造的重要标准的现状,致使学校、家庭、学生容易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放松了对书写的要求;(3)现代技术的应用,电脑文字处理技术水平越来越高,运用广泛,普及面广,严重冲击着书法这一传统的艺术瑰宝,人们开始或多或少地忽视写字训练;(4)写字“双姿”的不端正,导致部分学生近视、体形改变等一系列问题。
4、师资条件的具备
以前,我校曾长期开展过写字课教学,有一定的师资基础。长期的基本功训练,不但提高了我校教师的写字水平,而且激发了部分教师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爱好,杨军波、亓芹、张庆鹏、沙连莲等老师自费到莱芜书画院等地进修学习,提高了自身的书法技能和理论水平,为硬笔书法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充分的师资条件。
三、理论依据
1、心理学依据
哲学家康德说:“手是脑之分店”。经常锻炼手,能使大脑保持活力、思维敏捷灵活。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是大脑对各种信息刺激的反射活动,在一片比邮票还小的手指皮肤上就有几百万个神经细胞,指纹上有无数的孔和神经末梢,这些神经末梢和大脑皮质都息息相通。因而加强手指运动,能扩大大脑皮层中的兴奋点,促进大脑发育。瑞典学者莫右巴哥也指出:“为了活跃大脑,要把动手运动作为一种爱好。”因此指导同学们进行硬笔书法训练,是一项全面发展人脑的好活动。人们常说的“心灵手巧”,也正是如此。
2、学科依据
(1)硬笔书法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任何一门艺术都是与它赖以萌发、生存、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有密切关联的。鲁迅先生曾赞誉钢笔“方便、省时间”,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可以说,硬笔书法已经紧紧扣住了时代的脉搏,与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时间效率观念相吻合。
关于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8
一、活动背景:
剪纸是中国民间美术中源远流长、普及面最广而又最具中国特色的一种手工艺术。在小学中开展剪纸教学和创作活动,不仅可以使少年儿童从中体味到剪纸制作的乐趣,而且有助于充分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拓展他们的审美视野,增强他们的艺术创造力,还能够陶冶他们的性情,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种有效工具。
剪纸制作的工具与材料比较简单,只需一把剪刀、几张彩纸即可进行艺术创作,开展剪纸教学适合我校实情。因此,经过思考与研究,我们决定用它来充实与丰富我校的校本课程教学内容。我校剪纸校本课程开展了一年,面对三至六年级选修,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剪纸技巧,能进行简单的临摹剪纸。
二、课程目标:
1、了解剪纸艺术历史,教育学生继承民俗文化,激发对剪纸艺术的追求。
了解剪纸相关知识,认识一定的剪纸语言和表现手法。
2、掌握一定的剪纸或刻纸技巧。
3、培养学生兴趣,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提升审美、观察、动手能力,锻炼学生意志。
4、发展学生个性,更多的体验成功的快乐享受愉快的童年生活,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课程内容
1、课程名称:剪纸
2、主讲教师:
3、.教学材料:以剪刀为主,刻刀为辅,自备彩色纸张
4、.课程类型:手工艺术
5、.授课时间:每周五下午第二节课
6.、授课对象:六年级
7、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和校本课程的编写,现对剪纸课程进行如下安排:
一、了解剪纸相关知识
二、吉祥文字剪纸
三、团花剪纸
四、植物剪纸
五、动物剪纸
六、人物剪纸
七、剪影
八、剪纸欣赏
四、课程实施建议:
学习内容:
1、每节课讲授剪纸文化常识和基本功技法,以学习简单剪纸图案为主。
2、在学习剪纸文化常识和基本功技法的同时,进行临摹剪纸及简单创作。
教学方法的选择: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演示法、汇报法等。
五、课程评价方式建议
1、教学过程中注重过程评价:在教学的过程中,在作品制作的师生互动中很深入很有效很个性化地进行的。
2、学生作品评价: 学生的学习是否达标,主要应该是看其作品有没有表现出现代剪纸的审美特征,有没有努力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有没有表现出一定的创意以及在活动中的综合表现。而绝对不应该只是作品制作的精细与否。
关于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9
学校课程是由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学校自行决定、自主开发的课程,开发主体是学校教师。因此,我校校本课程教学坚持遵循以下原则:
1、合作性:校本课程开发、教学是一种集体配合的事业,学校课程更是如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校长、其他同事、学生、家长、社区人员等通力合作,发挥群体智慧。
2、民主性: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家长构成学校教育的“共同体”,成为学校课程教学的主体。学生需要学什么,喜欢学什么,“共同体”里教师、家长最清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形成一个民主氛围。
3、选择性:校本课程教学要有利于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使个性得到张扬。因此,教学时尽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供选择的内容,适应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经验。
4、开放性:校本课程教学时,在资源方面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学校、家庭、社区等多方面的资源;在主体方面要充分调动校长、教师、家长、上级领导、参与的积极性,共同进行课程建设。
5、灵活性:校本课程教学时,不求全求大求新,立足本校实际,量力而行,逐步完善。
五、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校本课程的实施通过三个角度来进行:
分层: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和个人意愿,组建教学班,进行分层次教学。
分组:按课程类型、学习内容、学习程度、教学目标等采取多种教学形式以实施课程计划。研究性课程以实验班进行为主,班内分组进行。
分块:校本课程安排在每双周校本课进行。学校所有教学和活动场所根据课程安排划分成不同功能的板块。
关于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10
1、课程名称:剪纸
2、适用年级:3-5年级
3、课程目标: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形式,主要是运用剪刀、刻刀等工具,对纸材剪、刻、撕等艺术加工,采用镂空、折叠、套色、衬色、分色、填色、染色等剪纸表现技法,使之达到造型目的,成为有装饰情趣的平面造型艺术品。本课程的安排从儿童的思维的发展规律出发,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剪纸的技巧,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激发学习的兴趣。
4、课程背景:剪纸是有原有的课程,通常剪纸教材被赋予工艺性的内涵。现代剪纸是我们设计的新课程,是对剪纸课程的新诠释。现代剪纸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单纯美,蕴含着“刀味和纸趣”的意韵美。现代剪纸课程开发的过程要求师生始终保持对艺术的敏感性,始终对艺术具备发现的意识,始终保持对现代剪纸特点的认识。现代剪纸教学中产生的情况也带有普遍性,在其它类型的美术教学中也存在。因此现代剪纸教也是落实课程改革理念,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美术教学效能的很好的抓手。
5、课程来源:剪纸来自民间,它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作者多为劳动人民,内容题材也常是周围的现实生活。因此,通过作品反映出的感情、理想,审美意识的真挚、纯朴、直率,就构成了剪纸质朴的艺术风格。
材料与制作的特点,构成了剪纸的装饰特征。中国的民间剪纸与外国剪纸的装饰比较,从构图,形象,到色彩及细节表现都更强调装饰效果。
由于剪纸的材料与制作较为简单易行,所以被广泛用于美化人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
通过讲述和欣赏使学生明确剪纸的艺术特色和社会作用,了解剪纸的特点,尤其要了解中国民间剪纸的风格特点。
通过分析与作业训练,学生学习运用剪纸的创作方法对周围的形象做装饰性的表现,进而体会民间艺术的特点。
6、与相关学科的区别:弘扬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着眼于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是进行剪纸艺术教育的关键。剪纸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它的任务是从人的整体出发,从素质教育入手,使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俗话说:“心灵手巧”,手巧又能促进心灵,愿我们的学生用灵巧的小手剪出寄托自己美好愿望的图案,以此培养具有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一代新人
7、课程内容:
(1)、剪纸的一般常识
(2)、简单的剪纸图案,如:窗花、五角星、喜字、小动物等。
(3)、情境图案的配置。
(4)、人物剪纸的方法。
8、学习使用的材料
以剪刀为主,刻刀为辅,自备彩色纸张。
9、学习计划
3年级:每节课讲授剪纸文化常识和基本功技法,再以学习简单图案为主,如对折窗花、小动物等剪法。
4-5年级:在学习剪纸知识和基本功的同时,自己创设情境图案,进行综合性的训练。如:不同的小动物和各种不同姿态的人的造型。
课程评价方式:
1、教学过程中注重过程评价:在教学的过程中,在作品制作的师生互动中很深入很有效很个性化地进行的。
2、学生作品评价: 学生的学习是否达标,主要应该是看其作品有没有表现出现代剪纸的审美特征,有没有努力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有没有表现出一定的创意以及在活动中的综合表现。而绝对不应该只是作品制作的精细与否。
关于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11
一、指导思想:
继承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文化,更有利于教育教学,同时从自己动手动脑的活动中,体味到生活的乐趣,更加热爱生活,提到审美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构图能力、想象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到,更让学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美的追求。
二、实施过程:
(一)课程目标
1、了解剪纸艺术的历史,教育学生继承民俗文化,激发对剪纸艺术的追求。
2、了解剪纸的相关知识,认识一定的剪纸语言和表现手法;
3、掌握一定的剪纸(或刻纸)技法;
4、培养学习兴趣,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提升审美、观察、动手等综合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
5、发展学生的个性,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快乐,享受愉快的童年生活,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学习使用的材料
以剪刀为主,刻刀为辅,自备彩色纸张等。
(三)学习内容
第一学期:每节课讲授剪纸文化常识和基本功技法,在以学习简单图案为主,如对折窗花、小动物等剪法。
第二学期:在学习剪纸知识和基本功的同时,自己创设简单的剪纸图案,进行综合性的训练。
(四)实施建议
剪纸艺术的创作、实践活动,它集绘画、手工的教育功效于一体,剪纸有的是天马行空不拘一格,有的又需要一丝不苟,不能有一丝的马虎,有的需要长时间的剪刻,要很大的毅力和耐力。这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而且还是培养孩子细心、静心、耐心的极好方式。
首先,要积极培养学生对剪纸的兴趣,兴趣是感受力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孩子对剪纸感兴趣了,他才会注意的看,注意的听,耐心的体验、观察、感受,才会对剪纸的感情越深。
其次,要在引导学生有兴趣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和升华。引导学生了解剪纸的相关知识,教给学生掌握一定的剪纸(刻纸)技法;认识一定的剪纸语言和表现手法;让学生进行剪纸(刻纸)的练习与临摹。
再次,要开展多种多样的展览,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不断提高。教师的表扬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建立一种自信,而周围同学的赞扬与认可将能在更大程度上给这个学生极大的自信,最终培养学生对剪刻纸这门艺术的基本感觉。
通过剪纸活动,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提升审美、观察、动手等综合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发展学生的个性,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快乐,享受愉快的童年生活,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五)评价建议
1、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在重视教师与他人的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采用建立学生学习档案的方式。学生通过建立美术学习档案提高美术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在原有的水平上的发展,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教师通过学生的美术学习档案,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特点,了解学生对美术知识、技能技巧的掌握情况以及在观念和方法上的进步,发现学生的潜能,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真正需求,给予及时的指导。
2、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
对学生的美术作业应采取多样的评价方法。学生美术作业评价呈现方式可以是分数或等级,可以是评语,也可以采用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采用互评或座谈等方式,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最大限度的使学生体验到成就感。
关于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12
一、开展本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当前,由于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脑的使用日益广泛,书面文字书写活动在现代人们的生活中大大减少。这就使得不少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不知不觉中降低了写字的要求,再加上学生自己也不重视写字练习,导致学生的书写质量整体下降,错别字现象日益严重。在这种令人心忧的表象背后,显露出更加不容忽视的对素质教育深刻内涵的误解。素质教育绝不是简单的、片面的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而是更科学的安排好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以及学习强度。作为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在新时期非但不该削弱,而是应当加强。古人云:“人能写字,字能写人”,此言不虚。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写字应作为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它的地位不容忽视。方寸之间的汉字,凝聚着中华祖先几千年的智慧,承载着中华文明几千年的积淀。写字教学的成败关乎着每个学生对书写能力的掌握程度,更关乎着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种特殊的树人教育。因此,在我校强化对学生的写字教学是极为必要的。
二、活动的目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我们都知道,写字训练的关键在于激发兴趣、指导方法和培养习惯三个环节。但是在现实教学工作中,由于课时有限,我校教师人均工作量又比较繁重,要在课内开展额外的写字训练,不具备客观条件。因此,我们决定在尽量不过多增加师生负担的前提下,通过开展课外写字活动的办法,调动学生学习写字的兴趣,营造热爱祖国文字的氛围,结合课内的写字教学,让学生的写字练习日常化,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潜移默化的启发学生通过练字感悟做人的道理。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原则上要求由校领导带头,全校师生齐动员,共同参与,让集体的力量影响校园里的每个人。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我校实际,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参与为主、竞赛为辅;激趣为主、教学为辅;鼓励为主、纠正为辅。
三、活动开展的具体安排:
(一)步骤:
1、20xx年3月——7月,为校本课程教材编制时间。在7月末,校本教材(试行本)要编制完成,并印刷、装订完毕。相关的教学参考辅助资料及教学实施建议印发到教师手中。
2、20xx年8月——12月,为教材研讨及试行阶段。各实验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和参考辅助资料,结合实验学生实际,找到实施教材和实验学生实际的结合点,利用好校本课程的课时,认真上课。在此期间,对教材要不断地充实完善。
(二)活动范围:
原则上,要求全体师生齐参加。
(三)活动形式:
1、由写字课教师向任教班级学生布置平时的练字任务:要求每名学生准备一个硬笔书法本(将整本硬笔书法纸装订即可)。学生每天要坚持练字。教师布置临写任务。要求在每天练字的结尾注明练字的日期,并请家长签字。硬笔书法本在每周的写字课上由写字教师检查。
2、学校设立“大家一起来——硬笔书法作品展”专用展板。学生作品展览方案为:每周由指导教师推选出优秀学生作品进行校内展示。教师作品展览方案为:由教务处安排全校教师按一定顺序(如姓氏笔画顺序)每周两人,同时参展一周。
3、展板设计模块化。以保证更新的及时性、方便性。内容以每周各班学生作品及教师作品为主,另外预留10页展位,用于展览上周评出的各班优秀作品,同时适量安排一些相关的小知识、小故事等(如历代书法家的勤勉故事、书法名家的经典作品、有关书写的小常识、书写的技法)。
4、作品的征集与张贴办法。各班班主任负责安排收集参展学生作品。少先队张贴小组负责张贴作品。教师作品的收集和张贴由教务处负责组织安排。
5、激励措施:
(1)班级奖励:
能按时按量完成本周活动要求的班级,学校要予以加分奖励。
(2)学生个人奖励:
每周在各班评选出一名“硬笔书法展览优秀奖”,发给奖品或奖状一份。获奖作品将在下周集中展出五天。
每学期期末前在各班评选出本班“硬笔书法展览优胜奖”和本学期“写字突出进步奖”若干名(根据班级人数,各取排名前10%。)
(3)教师个人奖励:
每学期期末前,专门进行一次全体教师都参加的硬笔书法展,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6、评比方法:
评比按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由教导处和语文组组织评委会,力争评价做到真实、准确、及时。
为了降低本活动相关人员的工作量,平时的教师参展作品不评分,期末的全体教师硬笔书法展由教导处负责组织评委评奖。
写字课教师负责在开学第一周的第一次写字课上向学生做好参加本活动的宣传动员。重点是活动的意义、活动的要求、参加活动的具体方法、评分标准和奖励办法。向学生布置平时的练字任务,并做好每次写字课上的检查和指导。向学生详细说明参展作品的具体格式要求,对即将参展的学生做适当指导。
(四)资金支持:
本活动中,制作展板、收件箱、文件袋、购买奖品等所需资金由学校负担,学生参展所需文具、硬笔书法纸等自备。
本次活动意义重大,得到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要看到,这个活动涉及面广,工作细节繁多,是我校在突出办学特色方面的一次大胆尝试,很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阻力。但是,只要我校各部门在校领导的带领下通力合作,全体教师积极配合,这项活动就一定会抓出实效,从而让广大师生在活动中受益,并以此为契机,带动潘庄镇中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全面的提高。
关于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13
校本课程开发是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是一个新兴的研究课题。我校确立了《小学剪纸活动课程的开发研究》课题,完成了剪纸由原来的课外兴趣小组向活动课程的改造。小学剪纸活动课程是属校本课程,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在校外理论专家指导下开发的。
一、选择“剪纸”作为校本课程的背景
我们之所以选择剪纸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内容,是出于以下几点的考虑:
1、剪纸是我国一种具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奇葩,是最具群众性的、大众艺术形式之一,与民族民俗的关系密切。我校是一所城郊结合部的农村中心小学,地处马家浜文化发源地,剪纸是当地乡民的一种风俗。乡民逢年过节或喜庆活动,都要在墙上和窗前贴上纸花,或大红“喜”、“福”等。小学生都十分喜爱剪纸,加上剪纸工具简单,材料易找,为此剪纸成为学生们感兴趣的活动。
2、剪纸是一项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具有单纯、明快、朴实、富有装饰性的艺术风格和夸张变形、大胆的构图、简练生动的艺术造型特点。学习剪纸不仅能锻炼学生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力,了解民俗风情、熟悉生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孩子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
3、学校开展了“剪纸兴趣小组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校形成了一定的剪纸氛围,剪纸活动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家长的认同。因此,选择“剪纸”作为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符合学校的实际。
4、学校在初级阶段开展的剪纸兴趣小组活动,发现一些问题。首先,“兴趣小组活动”侧重于学生模仿操作,少创作性作品,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如何进一步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成了我们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其次,兴趣小组活动缺乏必要的系统性,教学安排缺乏整体的计划,活动比较随意。学生不能有效地展开学习,获得完整的知识与技能,不能得到比较完满的情感熏陶。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剪纸活动进行教学内容的系统编排。再次,兴趣小组活动作为一种课外活动,组织形式上的松散,也难以得到课时上的充分保证。小学剪纸活动课程的开发,纠正了剪纸活动在这方面的不足。
二、小学剪纸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
(一)、设计剪纸课程活动目标
小学剪纸是以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与小学美术教育的整合为切入点,拓宽传统剪纸审美文化和表现内容,构建适合学生的剪纸活动体系。通过剪纸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它是指以以综合活动课程的方式组织,以活动课程理论指导开展小学剪纸教学。它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强调剪纸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以主动探索、变革、改造活动对象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主体实践活动。
(二)、开设剪纸活动课,把“剪纸”引入课堂
以往剪纸兴趣小组活动明显缺乏必要的系统性,教学安排缺乏整体的计划,活动比较随意。因此,学校领导和课题组成员一起对“剪纸”校本课程的可行性做了理性的分析,对剪纸活动教学进行了系统安排。首先,师资配备上:安排四位有一定剪纸特长的教师担任剪纸教学的实验工作。其次,时间安排上:由教导处专门将4——6年级每周的一节兴趣课开设为小学剪纸活动课,保证剪纸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再次,对象和组织上:打破原有班级制,完成由同年级的学生按照自愿参加的原则选修小学剪纸活动课,在4——6年级段中形成固定的五个剪纸班。剪纸校本课程开发在拓宽课程范围、适应学生的个别需要和发挥教师的创新意识等方面显然有着显著的优点。
(三)、建立“三维一体”的剪纸活动内容体系
众所周知,只有当教学内容系统的加以传授时,学生才能合乎目的地有效地展开学习,获得完整的知识,才能得到比较完满的情感熏陶,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我们将传统民间剪纸与小学美术教育进行了整合,在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目标下追求民间剪纸艺术的精髓,吸收和借鉴民间剪纸的语言风格、造型手法和表现技法等的基础上融入学校美术教育的方法和价值目标,拓宽剪纸活动内容体系。通过对民间剪纸艺术特点,学生认知接受能力和课程本身严密的体系以及教育的价值等分析,我们对剪纸活动内容进行了系统编排,反复实验研究,在多次筛选与修改,逐步完善,最终设计了剪纸活动课程内容框架体系,即“三维一体”框架体系。“三维”指剪纸的主题性层面、剪纸知识技能层面、学生自身发展层次;“一体”指剪纸活动课程教学的指导纲要。在这个框架体系指导下,我们设计了不同阶段的剪纸活动内容体系,让学生亲近自然、体验生活、认识自我、了解周围世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四)、探索灵活多样,富有实效的剪纸教学方法
民间传授剪纸技艺让初学者剪熏样(类似复印),强调由临摹起步,先描后画再剪刻的技法,与我们所提倡的剪纸活动教学不太适宜。小学剪纸活动课程教学力求改变单一的剪纸学科知识体系,构建活动课程的思路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体现活动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情感→能力→知识。剪纸教学方法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教师主导型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型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型教学方法。
关于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14
一、指导思想
乒乓球颠球运动,是一项学生非常喜爱的活动,通过乒乓球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以新颖活泼的体育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合作、诚信、果敢、公平等优良品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丰富校园课余生活,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乒乓球技能,特制定此纲要。
二、 课程开发的背景
《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指出: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体质状况,积极探索适应青少年特点的体育教学与活动形式,指导学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而且是一项老少皆宜的体育运动,场地限制少,容纳学生多,学生喜欢,普及率高,参与广泛。而且在室内举行,风雨无阻,不受天气影响,没有身体对抗,学生不易受伤。更是学生非常喜欢的运动项目。学生经常参加该项目锻炼,不仅能强健体魄,而且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学习,丰富生活,适宜终身运动。
三、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1、挖掘乒乓球特色文化,促进校园特色文化的发展。
2、通过乒乓球运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和思维的敏捷性;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动作速度,培养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心理素质。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及拼搏向上的高尚情操。
四、课程开发的原则
1、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校本课程开发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发展个性,开发潜能,培养能力,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最大育人功能,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
2、坚持发展学校特色的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充分汲取学校在以往办学中形成的宝贵经验,发挥自身优势,挖掘自身潜能,利用自身资源。不效仿,不照搬他校做法,充分体现本校师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其具有鲜明的、独特的自己学校的特色。
3、坚持以教师为主体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教学框架(主题内容)
序号教学内容课题课时周次
1、握拍法、游戏22
2、练好步法、游戏24
3、自抛自接球、游戏26
4、拍面托球、游戏28
5、颠球(正反颠球)、游戏410
6、打墙球、游戏214
六、教学策略
1、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勇于克服困难。
2、贯彻精讲多练、循序渐进的原则。
3、注意教学组织、练习形式的多样性,让学生明确教学安排和练习内容的目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兴趣。
4、在教学过程中,强调集中讲解和个别指导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据学生的水平和身体条件的不同,可在练习方法和内容上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争取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关于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15
一、学情分析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通过校本特色美术兴趣小组的活动,锻炼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发展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了小学生的好奇心和审美情趣,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绘制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制作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绘制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新精神、创造能力,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美人格。
二、教学目标
通过美术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三、教学内容
1、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美术常识知识,(美术种类、常用工具、基本的使用方法、尝试几种儿童绘画方法)。
2、以儿童画为主,以手工制作为辅,以创作画为主进行教学。
3、给学生自己创作作品的时间和空间。
4、欣赏名人名画名作提高欣赏水平。
5、进行手工创作教学,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造型能力。
四、教学安排
要办好美术兴趣小组,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将美术兴趣小组办得有声有色。所以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着手。
(一)组织健全美术兴趣小组。
美术兴趣小组人数不宜过多,大约20名左右。活动固定,通常每周一、两次,活动制度化。参加这次兴趣小组的人员除了自愿以外还应是美术方面比较有特长的学生。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教师要做到精心计划,精心备课,精心上课,这样才能保证兴趣小组的深度、广度和力度。
(二)具体计划小组活动内容。
美术是一个很广的课程,设计、绘画、欣赏等都是学习的内容。学的多不如学的精,所以教师应该给学生制定具体的学习内容,而这次的兴趣小组学习的内容主要从巧用油画棒方面着手,以刮蜡画为主,基础课程(素描、色彩等)为辅。所以,小组具体的活动内容分为三个:(1)重点辅导学生刮蜡画方面的学习;2)重视基础方面的学习,从素描、色彩、速写等方面入手,从而来解决课堂中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3)、指导学生从事美术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热爱生活的习惯,以校园中的好人好事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旋律,创作出内容积极向上,催人奋进,有一定的艺术品味的作品。
(三)定期举办学生作品展览。
举办我校兴趣小组成员美术展览,交流、回顾、总结学习成果,可以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实力,增强自信心。作为教师则要精心指导,严格把关。学生的一些佳作可以在校内展出以起到示范作用。对于一些才华出众、个性鲜明的同学,提供条件为他们举办联展和个展,努力培养出色的艺术人才。
(四)举行美术绘画比赛。
美术比赛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到一定的时期,可以让学生进行绘画比赛,通过训练比赛,能够促进学生快速、准确、熟练的技能。
(五)活动资源
1、配置活动使用相关教具、工具、材料;
2、加强利用多媒体教学设置辅助课程;
3、有效的利用校内外自然环境资源进行绘制。
(六)活动评价建议
1、随时评价。对积极参加和投入活动,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奖励。
2、对活动中学生想象力丰富、设计独特、有新的构思和创意的作品,教师及时鼓励表扬。
3、学生互评或自评作品,学会欣赏别人。评价也是观察、反思、提高的重要环节。
4、鼓励有合作、探索精神的小组给予奖励。
5、展示学生作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开展美术兴趣小组活动,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老师应该做出很大的努力,勤于思考,大胆实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美术兴趣小组开展得丰富多彩、富有特色。
关于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16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教师专业的发展,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舞台。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方案,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一、开本课程开发理念
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感知、感悟和体验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强调体验性活动等社会经验,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密切学生与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根据校本课程的意义和本镇、本校实际,制定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目标如下:
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了解家乡的乡土文化,吸收乡土文化的营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3、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时间能力,提供学生的科学素养。
4、初步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交流,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5、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学习单元分别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表现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具体目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校本课程是为了指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促进学生动作技能、人文情怀的发展而设计的一系列针对本校实际的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为中介的学生主体活动内容和形式,根据本土实践,我校校本课程建设力求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课程内容的乡土性。
教材植根于显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使用过程中,以本地的生产、生活和环境为学习研究对象,因为学生生活在进化,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实际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便于学习操作。
2、教学方法的活动性。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课程的实践性与体验性,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
3、课程本身的开放性。
课程的开发实施富有活力。课程的开发吸收广大教师、学生参与,课程由教师去实施,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师生在积极互动中,共同发展、课程在开发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修正完善,师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调整。
四、校本课程编制的原则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力求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
2、开放性原则;
3、量力而行原则;
4、个性化原则。
五、校本课程的内容
开发校本课程,需要对校本课程资源进行评估与选择,根据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予以补充、拓展的原则,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特点和需要。在充分根据学校课程资源和地方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化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1、开发学校教师资源。
2、谭坊镇校外教育资源丰富,根据本镇实际,以家乡地理-家乡历史-家乡经济-家乡人物-家乡旅游-家乡文化-家乡特产为体系,介绍家乡的地貌风情,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开发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爱好。
六、校本课程开设计划
全校各年级结合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结合教师个人素质、学生年龄特点等逐步实施,并在实施中完善,总结经验。一般以班或年级为单位安排在兴趣活动课进行,具体教学时间一般是每周一节课,也可以进行集中安排(如春游、秋游、考察等)。学校教导处负责课表安排,由具体课任教师组织教学。大型活动,则由学校统一安排。
七、校本课程的评价
1、成立校本课程评价领导小组(由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兼),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检查和评价工作。
2、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学业水平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该科目学习的学习效果。
4、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体系将体现: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个体主动化;评价方式质性化;评价行为日常化;评价结果效益化。
八、做好校本课程的管理
1、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申报制度。
2、鼓励每位具备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师自主申报开发课程,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根据教师所申报课程,对学生兴趣、特长、需求进行调查,确定开发项目。
4、校本课程领导小组指导教师制定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5、组织实施,落实实施计划。
6、每学期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组织对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适当奖励。
7、加强校本课程及教辅材料、学具等设施的管理。
8、加强校本课程档案建设,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期末上交校本课程领导小组,以利总结、改进和推广。
关于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17
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的理念已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并付之于教学实践。我校校本课程活动也积极投入课改,并探索符合学校特色的新路子,在课程内容设置、学习活动方式改变、评价标准多元上自主探究、不断创新。在管理方式上采取由校长室→教科室的管理网络,最大限度发挥人力、物力资源优势,为学校文化的塑造、特色的形成、品牌的打造发挥应有的作用,为学生兴趣的培养、技能特长的锤炼不断努力,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而积极探索。
二、确立目标、制订计划。
1、确立目标
本学期我校校本课程将被分为选修校本课程、必修校本课程两类。必修校本课程直接反映我校课改效果和办学特色,每班每周将开设两节校本课程,课程列入课表;选修校本课程共开设6个小组,被安排在每周三下午的两节课。各活动班组都要结合课改要求,及所带班组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受到思想道德教育,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扩大视野,动手动脑,提高综合素质;发展兴趣特长,丰富精神生活,增进身心健康。
2、制定计划
各辅导老师要在认真总结反思的基础上,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效益意识。结合新课程理念,根据学科特点及班组学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计划。在制订计划前要反思上学期活动课存在问题,考虑好改进方法,再从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成果展示几个方面入手,确定活动目标时,要写清质量目标、效能目标,既要有定量的,又要定性的。目标要合理可行,并在活动过程中体现。
活动内容与方式这块要围绕目标,写清开展哪些活动及活动进程,通过什么方式方法、采取哪些措施来达成目标。内容的确定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知识的习得、技能特长的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协调发展而服务。
成果展示形式可以是组织竞赛、汇报演出、作品展览、档案袋展示等,各辅导老师可结合组特点在制订计划时指明。在制订计划过程中要让学生共同参与,让学生明确活动目标,使之成为师生共同的活动计划与奋斗目标。活动计划制订好后上交教科室审核、修订后,作为教师校本课程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全心服务、打造品牌。
要围绕学校文化塑造和品牌质量提升这个核心,确立服务观念,以责任心、事业心、进取心对待工作,以爱心、真心、诚心面对学生。
1、辅导老师要提前5分钟到岗,预先准备好活动器材、工具等,保证学生活动时间,下课铃未响,学生不得提前脱离活动状态。建立点名制度,每次都要确保每位学生参与活动。缺席的学生要把情况反馈给班主任,协商共同配合教育。
2、学生活动期间辅导老师须自始自终担任组织指导工作,活动巡视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坐堂批改作业或干其它有碍于指导工作的事。
3、要确保每次活动课的质量。严格按照计划内容上课,同时要发挥创造性,活动方式要灵活多样,可结合趣味游戏、趣味故事等,激发学生的活动情趣,吸引学生,留得住学生。要能让学生在活动课上形成的兴趣和热情扩展延伸到课外、家庭,使校本课程更富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可把校本课程与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兴趣特长。
四、规范管理、提高质量。
1、辅导老师要做好活动班组学生活动期间的常规教育和管理工作。去专用教室上课的小组,辅导老师更要加强管理和教育,不得随便动用室内物品,一经损坏、遗失或造成事故,要追究辅导老师责任。活动结束,要做好室内卫生打扫,门窗关锁工作。
2、分层管理,提高质量。由校长、教科室人员组成管理层。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教科室审核各活动班组计划及班组学生名单,然后由教科室对照计划及小组名单监督检查,记录情况。管理人员还要以参与者、研讨者身份深入课堂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时和活动组老师一起解决活动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还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听好部分班组老师的课,做到对组内每位老师平时的活动质量有一个清晰地了解。
五、多元评价、严格考核。
1、校本活动课的评价重视过程评价胜于重视结果评价,对学生评价的主要着眼点应放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和态度的变化上。评价方式采取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相结合。
2、对教师的评价重视过程与成果呈现两方面。过程评价将从态度、责任心、事业心、常规管理、课堂质量几方面入手;成果显现通过现场展示、实际操作、竞赛评比、物化成果展示、提交相应资料、档案袋检查、学生问卷、座谈等多种方式、方法考核。
六、日常工作安排。
1、学习校本课程计划,结合实际在两周内制订好计划、落实好各小组人员,第二周正常开展活动。
2、加强过程研讨,解决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管理层教师做好检查记录工作。
4、校本课程期末考核工作。
5、学生考核评价工作。
说明:专职老师所辅导内容作为工作内容之一,成果显现作为重要考核依据。所以除学校安排这些训练时间外,自己还需利用时间进行训练,以保证学生特长、技能形成。
七、课程设置
1、必修课程 硬笔书法 经典诵读(普通话)
2、选修课程 舞蹈 软笔书法 绘画 篮球 科技
关于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18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是学校课程开发与建设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凸现办学特色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对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选择与发展需求具有重要价值,体现着对人的高规格培养。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以及《山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试行)》等精神,依据学校实际,对学生的发展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估分析,特制订本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课程是为学生而生的,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兴趣和需求是校本课程开发最根本的关注点。“一所好的学校不应当规定人的发展道路,而应该是1个能够让学生实现梦想的地方。”学校就其本质而言就是1种让学生在其中不断完善、成长的环境,学校最重要的责任就是按照教育规律、人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创造1种最适合学生的生态环境。智能优势的差异性必然要求课程的多样性,“和而不同”反映了对人的尊重,建立和谐的课程体系在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同时,也必然赋予课程以生命力。
(一)需求
无棣一中已有60年的历史,随社会发展和课程改革,以创建师生的幸福人身为学校的理想,学校极为重视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同时又注重立足学生今天的发展设计,使学生明天的发展总是建立在今天的基础上,并且通过实现学生素质的培养,夯实学生发展的根基,真正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
每一名学生就是1个丰富多彩的生命个体,其成长背景、发展经历、素质构成,各有所长。现代社会的学生素质全面,竞争意识强,个性突出。这是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根本点。面对这样1个群体,我们既要让学生通过课程获得更高的知识和思维能力,更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学会创新;既要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所需要的特色素质,更要让学生学会尊重、继承传统、懂得关爱、习得文明。
学科教研组、集备组、教师必须认真分析研究学生群体,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座谈等多样的调研形式,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走进学生,了解学生所需,掌握学情,有针对性的开发相关校本课程。
教师和学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课程构成的最为重要的元素。教师是教育的核心,是课程开发与建设的主体,是保障学校发展、学生发展最根本的力量。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既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育研究的发展需要。教师可以通过课程将自己的兴趣或优势智能付诸于教学实践,拓展研究领域,也可以通过这样1个平台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与人生价值。
(二)可能性
1、无棣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名胜古迹荟萃,田园风景秀美。(“8大景”闻名遐迩,禹贡碣石山、大口河旅游风景区、海丰塔、秦台、汉垒、光武城、清代高等小学堂、魏王豹墓及清代金石学家吴式芬故居等景点古韵犹存,新姿甫绽。登碣石山,可直观沧海;漫步黄金海岸,可嬉水冲浪。
历史上流传于无棣的民间艺术,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清末、民国年间,河北省的竹板书、西河大鼓和摔缰调等曲艺形式相继传入无棣县。无棣被称为鲁北“鼓书之乡”。
无棣人文始著于夏商,唐季有声,宋元继起,至明清两代而极盛,掇英撷秀,科甲如林,贤相名卿方伯联第。后唐李愚明宗时为相,以书说韩建传于世;北宋李之仪,文比苏秦,书若黄米,翰苑巨擘,一代宗师;明太宰杨巍,宦绩扬名中外,文章称奇今古,与同为无棣籍的王佐、谷中虚联称同朝三部尚书(户部、吏部、兵部),名载国史;清代以吴式芬为代表的“海丰吴氏”家族,有“进士世家”“尚书门第”之称,清代十朝为宦,荣授“七巡抚八侍郎九封光禄,三翰林五资政十朝邦禁”之美誉,吴氏著述丰实,“家乘万卷”,与潍县陈介祺“家藏万印”并冠齐鲁。中国近代名人大辞典,就录入无棣历史名人十人,诸如北洋大臣吴重熹、两广总督张鸣岐、山东督军张树元、抗日将领冯安邦、锄奸部长徐尚武、模范专员石景芳、三边政委丁洪泽、同盟会员杨虎臣等。历数当代名人还有京昆耆宿李洪春、鼓界泰斗刘田利、武术名流姜绶青、电脑博士王申培、建筑设计大师张镈、著名中国国画家李山等。
丰富的文化遗产,日新月异的经济建设,都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提供了可能性。
2、学校发展
学校在推进课程改革中逐渐形成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以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发展思路,也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课程开发体系与模式。学校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开设校本课程,从教师专业化发展、教研组团队建设、课时补助、制度管理、评优推荐、后勤保障等诸多方面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提供更加积极、民主的大环境。
3、借助社会资源拓展课程领域。学生家长、周边资源、地域文化、地方特色、民间艺人、社会名人、社会团体等均可作为课程资源,可以建立“社会资源类课程资源库”。
4、注重课堂生成资源的收集、利用与再开发。最大化的保存教学过程,注意收集、整理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探究过程,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文本、图片、视频等资源均可成为后续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宝贵资源。
5、重视网络资源的获取,发挥教育博客、教育网站等网络媒体技术的资源优势,学校网站、教育系统资源网站均可成为课程开发的资源。
6、目前我校教学区、办公区、艺术楼、操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实验楼、宿舍、食堂等校内区域设施齐全,均可成为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资源保障,当然我们也积极倡导教师创造性的开发或使用相关场地开设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二、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总体目标
20xx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20xx年《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又提出,“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现阶段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主要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的选修Ⅱ部分。校本课程是与国家、地方课程并列的课程类型,具有独立的价值,并且有着明确的比例配置,任何人不得剥夺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权利。
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总体目标
在素质教育的探索中,我们突出强调“以人为本”的核心教育价值理念。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支撑,根据教育全球化及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学校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价值取向,按照基础教育的定位、人的成长发展规律及本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身心健康素养、自我认知和生存能力等基础素质。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设想
(一)开发主体:
教师个人(包括后勤工作人员)、备课组、教师全体、校内外合作、学生以及师生合作等。提倡“1+1”模式,即任课教师承担一门学科的教学,有能力的再开发一门校本课程,原则上谁开发随承担实施。
(二)课程主题:
(1)反映学生兴趣、特长、综合素质和身心健康等个性发展的主题;
(2)反映时代发展需要人的新的素质如理财、表达、合作、宽容、创新等方面的主题;
(3)反映学校特色发展的主题;
(4)反映民族、民俗、社区、环境等地方文化与自然的主题。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
我校校本课程目前主要规划为8类,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类别选择开发相应的校本课程或者进行课程改编,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智能兴趣跨学科、跨领域开设校本课程。
主要分类如下:
科学激趣类、艺体技能类、人文素养类、语言工具类、技术类、学科拓展类、体验感悟类、文化交流类课程等
(四)开发的课程,必须填写《无棣一中校本课程申请表》,由校本课程评审委员会评审,确定是否纳入实施程序。
学校原有的校本课程,经过加工修改,原创者可以继续申报。
四、校本课程的实施与常规管理
每一门校本课程必须包含相关的课程规划、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以及课程资源的分析与利用等课程元素。
(一)校本课程的实施
校本课程在基于课程目标的前提下,采用多样化的实施方式。由课程教学处和年级组组织实施。
1、课程教学处和年级组面向家长和学生要精心组织课程推介会,详细介绍学校课程的特点及对学生素质培养的功能。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自己的地优势智能,帮助确立发展的欲求。
2、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选择课程。
(二)校本课程的课时安排与学分要求
1、每门校本课程课时安排一般为每周1课时,总课时为18课时。
2、《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每个毕业生的最低学分为144,其中必修学分为116,选修Ⅰ学分至少为22,选修Ⅱ学分至少为6。学校课程(选修学分ii)的设置要采取模块方式,每个模块设计为18学时1学分,或36学时2学分。学校至少应实际开出18学分的学校课程。
3、每个学生每学年至少必须修满两个学分且至少选修两门校本课程,并记入***。
(三)校本课程的常规管理
1、年级组
(1)各年级组有责任分阶段规划开发实施的校本课程。其校本课程的数量与质量是年级组千分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2)各年级组所开校本课程按规范必须做到“六有”:有课程目标、课程计划、有课前教案、有科学而可行的教学设计、有实施方法及评价办法。
(3)各年级必须开出足以满足本年级学生需求量的学校选修课程。鼓励以合作的形式开设相关课程。
2、教师层面
(1)开设的校本课程要建立在学生问卷调查基础上,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兴趣和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课程,提高教学服务质量。
(2)教师不得自行调课、代课、停课;不得私自更改上课时间、地点。
(3)教师必须自觉遵守核定课时量,不得违规擅自增加或减少课时,以免造成学生课时负担或管理松散。
(4)任课教师向课程教学处提供学生百分制的原始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40%,学生上课缺勤三次以上,本门选修课程将不记学分。
(5)每门选修课要注重课程过程资源的收集、归类、整理,建立齐全的电子档案。开设一段时间后,要形成完善的课程纲要,逐渐向精品化课程发展。
3、学生层面
(1)学生根据学校课程一览表进行选课,填写选课申请。学生一旦确定选修的学校课程,则不得随意更改或退出。学生如想改换选修校本课程,必须向年级组提交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班听课,记入学分。
(2)校本课程原则上需报名不少30人才准予开课;超过75人要分班教学。中途学生流失而造成人数低于底线,则该课程终止。
(3)遵守学校课程课堂常规管理,教师要加强课堂管理,注重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4)学生如果在选修校本课程过程中遇到不满意的情况,有权向年级组投诉或通过《选修课反馈单》向年级组反映。
五、校本课程的评价
1、教师评价:
(1)教师从教应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有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作品及在活动中、竞赛中取得成绩的资料。
(4)教导处通过听课、查阅教师记录、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教师考核,记入校本业务档案。
2、学生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差”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3)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通过实践创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异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六、校本课程的保障
(一)组织保障
为加强校本课程的管理与研究,特成立“学校课程管理委员会”,负责对申报校本课程的审批、常规管理、教学考评、特色课程的认定等工作。
“学校课程管理委员会”成员构成:校长、副校长、教学处主任、教科研室主任、年级组长、备课组长、校内外专家、家长代表等组成。
常规管理一般由学校课程教学处负责,各年级组为执行落实部门,教师为开发主体。定期对校本课程的开设情况进行评估、检查、反馈、评价,及时调整和改进,确保校本课程的开课质量,保证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有序性、科学性。
由“学校课程管理委员会”负责对高中三年课程进行总体设计、规划、统筹,对校本课程进行审批。
(二)制度保障
1、由“学校课程管理委员会”制定并公示《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2、各年级组制定“年级组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3、教师根据教研组制定的“年级组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确定校本课程开发项目,在每学期期末考试前一星期向“学校课程管理委员会”申报下学期选修课程,进行《校本课程申报表》以及课程纲要的提交,以便审批。
课程纲要一般包括:
(1)一般项目:课程名称、开发者、课程类型、对象、课时、时期等
(2)课程要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3)课程实施所需要的条件或资源
4、审批
由学校课程管理委员会负责初审,并提出意见。通过审核后,全校公示。并组织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课题选择。试行一星期后,学生可以申请继续选修或改修。
5、一旦审批通过并在网上完成学生选修报名,教师必须如期开课,不得无故废止课程或随意更改既定课程内容计划,以免影响学生的课程选择。申报审批时限截止后,不再受理该学期课程申报项目。
6、开发校本课程和开发校本课程并通过课程管理委员会评审的,分别计入教师考核,并评选优秀校本课程,学校颁发证书。执教教师计入工作量。
关于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19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搞好以学校为基地的课程创新,特别是校本课程的规划研究,我校在专家的指导和学校骨干教师的参与下,经过对校本课程的规划反复研究、探讨以及尝试,逐步形成了一套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规方案。
一、现状分析
瓯海区实验小学目前已形成了以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实践活动与艺术特色教育等为主的特色校本课程。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初步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并成功开展了课外心理实践活动,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校1大特色。29xx年6月底,中央教科所心理研究部主任孟万金博士亲临我校考察指导学校心理工作时,肯定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走到全国的前列,并邀请我校向全国介绍创建经验。29xx年12月23日,全国首届心理健康教育现场会在我校举行,我校被中央教科所授予“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荣誉称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校重点开发的课程,我校先以1个实验段,2个班为试点,至今已在3至6年级全面开花,所有班主任担任课程,每班配备两至三名指导师,充分发挥教师的团结协作精神,以骨干教师带动所有任教教师;学校还十分重视艺术教育工作,加大对艺术教育硬件投入,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大力发展艺术教育,以艺促智,以艺冶德,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以艺术团为陈地,以艺术节为载体,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在育人中的独特作用,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提高,成为我校的1大特色。学校已成功申报了温州市艺术特色学校。学校这些校本特色教育树立起了学校良好的品牌形象。
但这些校本课程没有1个强有力的统帅作为支撑,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总体现状如下:
因此,在学校确定了以“积极教育”为办学理念的前提下,势必要进1步对这些特色课程做一定的修正,同时开发出更多的体现办学理念的系列校本课程。
二、总体目标:
(一)行动目标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的1大特色。学校在巩固原有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的基础上,将加强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学校心理辅导方面的作用,深化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内涵,丰富学校心理辅导的形式与途径,使学生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增进其积极体验;学校的另1大特色艺术教育在继续巩固并提高的同时,也将致力于让学生体验艺术中的积极元素。因此,学校将努力挖掘心理健康教育与艺术教育中的积极因素,形成积极鲜明的课程特色,除此之外,学校开设的其它新的课程也将以“积极体验”作为其主旋律,以更好地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锤炼学生的积极品质。
(二)行动策略
1.明确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学校课程开发要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同时彰显学校办学理念,以此突显学校的课程特色。因此,学校的课程理念就是要在“积极教育”的办学理念统帅之下,让课程成为学生享受教育的主体。明晰了学校的课程理念,校本课程的开发、设置与评价等才有了依据。
2.整体规划学校课程,形成学校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学校要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根据校本实际制定学校整体课程的规划,研制学校整体课程规划,编制学校课程开发方案,形成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并具体组织与管理校本课程的实施。同时,学校还要规范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各项措施与制度,使校本课程的开发更具系统性、科学性,最终保障有多种课程开发主体参与,运用不同课程开发方式,开发出不同类型的校本课程。
3.加强校本课程开发
(1)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在课程资源的选择方面应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应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诸方面的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特别是在“积极教育”办学理念的指导下,要增强校本课程的个性化、童趣味,让我们的校本课程充满活力。
(2)拓展学校已有课程资源的积极元素
积极的课程文化要求我们充分拓展学校已有的课程资源的积极元素,突出学校课程的传统特色。
三、校本课程计划
校本课程结构与课程门类:略
四、组织实施
1.课程老师分析学情,确定目标,选择内容,撰写《课程纲要》,交课程领导小组审议。
2.每次课前备出简案,领导小组定期检查、督促。
3.每次上课时间,领导小组进行检查,登记上课人数,检查课堂纪律,了解教学内容,切实保证校本课程质量。
4.针对课程实施中的具体问题,定期召开校本课程教师的研讨会,进行总结、交流、探讨,确保课程内容顺利实施。
5.每期召开一次学生、家长代表会议,倾听他们对课程内容及实施的意见,并反馈给上课老师。修订、完善课程内容,调整实施方法。
6.对个别教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课程领导小组及时给予引导、帮助,共同商量解决办法。
7.每期末教师对自己执教的课程进行自我评价、总结经验、撰写论文。
五、评价措施
1.对学生的评价
①制定《校本课程评价方案》,从“课前准备、参与态度、知识技能掌握、阶段成果展示”四方面进行综合测评。
2.对教师的评价
①每一堂课都有简案,内容和形式受学生喜欢。
②认真登记学生出缺勤,课堂组织纪律较好,不让1个学生流失在课堂外。
③课堂实施中随时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及效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
④期末按评价标准,对每个学生学习情况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⑤制定校本课程奖励制度,对参与积极,成绩显著的老师给予适当奖励。
六、保障措施
1.学校有坚定明确的“积极教育”办学理念和发展方向。
2.学校组成以校长为核心的校本课程规划组织机构,群策群力,民主开放。
3.经常组织学习和培训,促进教师课程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提高。
4.学校制度一系列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和改进制度,建立校本课程内部监督机制。
5.定期进行课程的教和学的评价,推进其深入持久进行。
6.学校对参加校本课程研究的教师在外出学习、教学研究、校本教材编写等方面提供物质支持。
七.校本课程研究组织机构
1.校本课程领导小组
组长:潘春波
组员:张林勇、陈淑
2.校本课程管理办公室
科研指导中心:负责课程实施的设计指导和理论指导
教学指导中心:负责组织人员编写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师上课,实施课程计划。
德育指导中心:负责学生管理
3.实验课题实施小组
组长:潘春波
副组长:张林勇、陈淑
组员:孙丹、曾双霜、叶凯、黄明初、项小燕、徐锋、何少敏、张晓和、陈建云、郑爱芳、范彩莲、余慧慧、林海洁、金海跃、陈玉荣、朱娜、林益莉
关于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20
一、课程目标:
1、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发展教师专业水平,形成我校一支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形成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科学管理队伍及评价体系。
2、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二、教学原则:
1、主体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练、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
2、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3、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适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差异性、主体性。
三、课程设置:
《海滨城市----胶南》
《国防教育》
《研究性学习》
《学生心理健康》
《识字教学》
四、具体措施:
(一)切实做好培训工作:
为了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我校将以讲座、自学、交流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师学习,为校本课程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二)切实抓好实验进程:
我校校本课程,学生的参与面广、可开发空间大,课程研发组地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实验的管理与督导,不断推进此项工作的深入实施。
(三)切实搞好教学大赛:
本学期将组织全体校本课程教师的教学展示课活动,通过大赛的评比,使每位教师更充分的利用和挖掘校本课程,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的同时,更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和修正校本课程。
(四)切实组织好学生展示
依据不同年级所学校本课程内容的不同,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展示评比活动,检测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效果,激励学生学习兴趣,使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校本课程的使用和管理,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以此促进我校新课程的改革,使我校的素质教育再迈上一个新台阶。
关于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21
一、指导思想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加深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增进学识修养,提高写字技能为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祖国文字,并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形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1)首先,要想写好字就一定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
坐着写字的时候,身子要正而直,两肩齐平,胸部挺起,头部要端正,稍微向前,不要歪斜;两臀要自然撑开,右手执笔,双脚要自然放平,踏稳,不要交叉或踮脚尖。
(2)正确的书写姿势,不但跟写字有密切关系,而且对身体健康也很有好处,所以一定要格外重视,并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
2、掌握汉字基本笔画和一些常见的偏旁部首。
3、了解古代书法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4、对学生的书写提出严格的要求:“规范端正、整洁美观”
5、学习简单的章法布局,尝试完整作品的书写。
三、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
1、七年级教学内容安排
2、八年级教学内容安排
四、书法校本课程中书写训练的要求
任课教师以校本教材为教学内容,除了落实备课、讲课的环节外,还要重视书写中的训练事项,教学每周一课时,每周完成作业两页纸,平时作业可以参照
语文同步训练酌情布置,要落实好每天一练。
五、教学措施
为了体现学生一个事情的书法学习程度和训练结果,在校内外可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书法比赛,书法服务活动,如现场书法比赛、书法作品展览,开辟班级写字园地、校园书法宣传栏等等。再就是让他们抄写专栏、办手抄报等,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是一些书法素质好、水平高的学生一展才华,以培养
他们的竞争意识和优良品质。
六、书法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安排
20xx年9月:
1、安排课程表,确定分担班级,明确教学要求
2、制定教学总体计划(学年)和各班的具体计划(学期)
3、公开讲授研究课(王景、汪建斌)
4、组织天河中学第五届硬笔书法比赛
5、制定毛笔书法兴趣小组教学活动方案
6、迎接市级课题的开题评估
20xx年10月:
开展书法课题研究中“教育观察方法”专题研讨活动
20xx年11月:
开展天河中学第二轮书法教育专题教学活动书法专业课:王景、余国鸿、汪建斌、段诗文
书法文化课:胡俊玲、占才勇、彭正军书法活动课:张勇、叶大俊、王新春
20xx年12月:
1、组织书法作品参观活动
2、组织古代书法作品印刷品欣赏教学活动
3、公开讲授研究课(段诗文、王景、余国鸿)
20xx年1月:
1、开展书法课题研究中“成果表达”专题研讨活动
2、七、八年级书法教学总结研讨
3、课题研究第二阶段工作总结
关于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22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依据《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试行),并积极响应国家“”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的号召,为进一步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结合《艾山一中校本课程发展规划》(试行),特将“硬笔书法”这一民族瑰宝定为我校的学校课程加以开发、管理,实施。
二、开发背景
1、素质教育的需要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之一,是世代积淀的民族瑰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它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鲜明的民族个性得到了超越国界和超越汉字使用范围的承认。而硬笔书法更是以其便捷的实用性、独特的艺术性和多元的育人功能成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硬笔书法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书法教育以其特殊的功能,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该更具生命力。
2、学生成长的需要
方块字是我们的国粹,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写好汉字是每个中国人应该掌握的最起码的基本功。民族文化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是永远也不会被时代所淘汰。从儿时学写字开始,钢笔、圆珠笔等硬笔,几乎伴随着每个人走过一生的路程。有人为自己能写一手漂亮的字感到自豪、自信,也有人为自己无法写出像模像样的字而感到痛苦、自卑。有人因写字的缘故,曾获得某方面的成功;也有人因写字的缘故,曾失去某方面的机遇。当然伴随年龄增长的同时,人们在写字方面会有或多或少的进步,但进步需要自身的努力,坚持不懈的训练,更需要正确的指导。写字非书法,对中国人来说,字写好了,并能从中体现出法度才称之为书法。硬笔书法课程的开设,不但能够对学生的写字进行正确的指导,让学生理解书法的内涵,培养孩子们硬笔书法的能力,也能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尊重他人的品格、做事专一的精神,而且通过练字能够帮助学生克服浮躁心态,养成认真、细致、专一的良好学习习惯,通过书法欣赏、创作,自觉抵御社会不良习俗影响,培养学生高尚优雅的生活情趣,这符合孩子的身心特点及人才成长、培养的规律,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3、学生写字现状的需要
当前青少年的写字水平有着普遍下降的趋势,其原因有四:(1)学习紧张,生活节奏加快;(2)以学业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业优劣,选拔继续学习深造的重要标准的现状,致使学校、家庭、学生容易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放松了对书写的要求;(3)现代技术的应用,电脑文字处理技术水平越来越高,运用广泛,普及面广,严重冲击着书法这一传统的艺术瑰宝,人们开始或多或少地忽视写字训练;(4)写字“双姿”的不端正,导致部分学生近视、体形改变等一系列问题。
4、师资条件的具备
以前,我校曾长期开展过写字课教学,有一定的师资基础。长期的基本功训练,不但提高了我校教师的写字水平,而且激发了部分教师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爱好,杨军波、亓芹、张庆鹏、沙连莲等老师自费到莱芜书画院等地进修学习,提高了自身的书法技能和理论水平,为硬笔书法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充分的师资条件。
三、理论依据
1、心理学依据
哲学家康德说:“手是脑之分店”。经常锻炼手,能使大脑保持活力、思维敏捷灵活。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是大脑对各种信息刺激的反射活动,在一片比邮票还小的手指皮肤上就有几百万个神经细胞,指纹上有无数的孔和神经末梢,这些神经末梢和大脑皮质都息息相通。因而加强手指运动,能扩大大脑皮层中的兴奋点,促进大脑发育。瑞典学者莫右巴哥也指出:“为了活跃大脑,要把动手运动作为一种爱好。”因此指导同学们进行硬笔书法训练,是一项全面发展人脑的好活动。人们常说的“心灵手巧”,也正是如此。
2、学科依据
(1)硬笔书法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任何一门艺术都是与它赖以萌发、生存、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有密切关联的。鲁迅先生曾赞誉钢笔“方便、省时间”,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可以说,硬笔书法已经紧紧扣住了时代的脉搏,与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时间效率观念相吻合。
关于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23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校本课程是体现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培养目标上一致性的前提下,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而设置的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我校将以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逐步把学校建成办学上的高标准、教学上的高效益、管理上的高效率、特长上的高质量、社会上的高信誉为标志的特色学校,使教师参加课程的开发,赢得继续教育的良机,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更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家长和学生的需要,尽可能地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学业有所长的未来人才。
二、前期准备:
我校从20xx年三月开始拟订了校本课程开发草案,目前已完成了下列工作:
1、 分级部调查40周岁以下教师的特长爱好,初步了解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意向、开发类别。
2、 设计调查表,内容主要有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意义,学校预设的校本课程一览表,学生、家长希望开设的校本课程,家长可提供的校本课程资源等。
3、 根据反馈情况,确定开发校本课程的教师和开发门类,撰写《课程纲要》等,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
4、 按门类交流,完善校本课程,组织前期论证。
5、 暑期组织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撰写预案,在7月30日进行了部分预案交流,进一步明确了预案编写的要求。
6、 讨论决定本学期以一、二年级为试点,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实施校本课程。
三、工作目标:
1、进一步开发校本课程,初步形成我校校本课程的体系,逐步形成有特色的学科门类。
2、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群体。
3、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创造性地发展,提高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
四、主要工作:
(一) 建立领导机构--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
职务 姓名 职责
顾问 市、区教育专家 咨询、把关、审查和提供帮助
主任 杨俊伟 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组织保障和领导保障
副主任 薛丽君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组织管理工作
胡金芳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组织管理工作
委员 钱伊琳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各项具体工作
唐茹玉 “ 秋白研究”校本课程的管理
孟兰 “安全教育”校本课程的管理
项阳 “诸子文化”校本课程管理
陈迎春 “文明礼仪”校本课程的管理
周振 “收藏” 校本课程的管理
周春花 “玩中学” 校本课程的管理
钱焱 “形体艺术” 校本课程的管理
姜奋宏 后勤保障
张兴 “信息技术”支撑
家长代表 反馈、监督、指导、参与
(二) 完善前期论证
1、将本学期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意义、项目上报课程开发委员会,经委员会讨论认定。
2、将开发的课程拿到学生、家长中征求意见,看所开课程学生、家长是否喜欢,是否需要,确定本学期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规模。
3、提出校本课程具体的实施计划,征询各方意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补充。
4、组织、实施校本课程,积累经验,逐步完善,形成具有觅小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三)培训师资
1、校本课程理论培训
培训方式:讲座、研讨
内 容:①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模式与策略
②如何撰写校本课程纲要及教学预案
2、教师专业知识培训
针对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教师开展与其所承担的科目相关的专业培训。
(四)撰写课程纲要,并由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审批、备案
课程纲要要阐明以下几方面:
1、课程目标:(必须全面、恰当、清晰地阐述课程涉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要求突出重点,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涉及选择什么样的内容通讯怎样组织这些内容,或安排什么样的活动,处理好均衡与连续的关系)
3、课程实施:(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组规模等)
4、课程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五)教师正式开题,学生选择
凡是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每人给5分钟时间向全体学生介绍所要开设课程的目的、主要内容、授课方式等,让学生根据教师的介绍自主选择。
(六)实施校本课程,过程中调控
教导处确定授课时间、地点,教科室参与听课、评课指导,及时调控校本课程实施情况,及时总结经验。
(七)校本课程的评价
1、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一是学生选择的人数
二是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
三是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
四是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
2、对学生的评价
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
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
三是学习的成果
五、开发的课程
创生性课程: “ 秋白研究” 、“安全教育” 、“诸子文化” 、“文明礼仪” 、“收藏” 、“玩中学” 、“形体艺术”
学科延伸类课程:趣味数学、快乐文学、英语口语以及增开陶艺、美术等。
六、教材说明:
允许教师从以下四个渠道挖掘教材资源,编写课程纲要。
1、 自编
2、 选编
3、 选用
4、 拓宽
七、校本课程教学管理
1、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实施,教学管理人员随机听课,测评。
2、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育反思,及时总结经验,并撰写一至两篇优秀的校本课程教案,汇编成册。
3、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校本课程研讨和定期大组例会相结合,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关于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24
一、课程目标
(一)整体目标
1、技能目标:
人人能正确地使用毛笔临写一种风格的楷书,做到提按明显,笔画,结构具有明显的范本特征,有一定的背临能力。能创作简单的毛笔书法作品。
2、知识目标:
养成良好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初步了解书法与写字的区别,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知道书法作品的基本要素,知道一些书法的基本知识。能初步的评点和欣赏一副书法作品。掌握一些常见的繁体字。
3、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书法实践活力,在活动中善于向教师、同学和前人学习,又能进行独立的创造活动,掌握书法的表现、欣赏、评价,创作等基本方法,了解审美过程的基本要求,形成良好的书法学习习惯。
4、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知道良好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是学习的基础。在了解了书体和文字演变的有关知识后,进一步体会汉字的优美和独特魅力。培养对艺术的热爱,感受祖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养成做事有条理的习惯,懂得做人要踏实的道理。知道学习需要持之以恒。
(二)分阶段目标
小学3-4年级
1、掌握毛笔的执笔要领和正确的书写姿势,了解笔、墨、纸、砚等常用书写用具的常识,学会正确使用与护理。注意保持书写环境的整洁。
2、学习用毛笔临摹楷书字帖,掌握临摹的基本方法。学会楷书基本笔画的写法,初步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基本方法。注意利用习字格把握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
3、开始接触楷书经典碑帖,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尝试集字练习。
小学5-6年级
1、继续用毛笔写楷书。比较熟练地掌握毛笔运笔方法,能体会提按、力度、节奏等变化。借助习字格,较好地把握笔画之间、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逐步做到笔画规范,结构匀称,端正美观。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2、尝试临摹楷书经典碑帖,体会其书写特点,逐步提高临摹能力。在临摹或其他书写活动中,养成先动脑再动手的习惯。
3、学习欣赏书法作品。了解条幅、斗方、楹联等常见的书法作品幅式。留意书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欣赏经典碑帖,初识篆、隶、草、楷、行五种字体,了解字体的大致演变过程,初步感受不同字体的美。
4、有初步的书法应用意识,喜欢在学习和生活中运用自己的书写技能。
二、课程内容
1、毛笔书法执笔姿势和执笔方法(1课时)
2、用笔原则和基本笔法(2课时)
3、基本笔画 (10课时)
4、偏旁部首(8课时)
5、结构布势(5课时)
三、课程实施
1、课程实施原则:
1、重视启发性原则: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使学生形成书写书法的技能。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的教仅仅是外因,而学生的学才是教学的核心,是内因。只有内因起作用,才可能产生效果。因此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正确引导。
2、重视巩固性原则:鼓励学生多谢多练,通过练习巩固教学,并逐步形成软笔书法书写的技巧和技能。
3、重视可接受性原则:教学中不可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应充分遵循规律,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联系学生的实际,给予正确恰当地引导。对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给予鼓励,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
2、课程实施准备:(一)为了确保活动的有序实施,高质运转,时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落实:
1、三、四、五年级全体同学自愿报名,组成书法(软笔)校本课程活动小组,每周安排两节书法课,集中进行书法训练。
2、鼓励并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认真练习,每天确保20分钟左右。
3、活动资源:选择实用和自己喜爱的字帖
4、搜集软笔书法的相关作品给学生欣赏
3、实施方法与过程:
视频展示——讲解示范——学生练习——互相评价——教师评价
4、教学组织方式:
1)讲解示范、技法展示、视频展示、让学生交流感悟。
(2)实践:让学生按讲解感悟中获得的知识经验,结合练笔,进行书写实践活动。
(3)交流展示,订正指导,观察感悟,练习实践相结合。
5、授课时间:每周五下午第二、三节课
四、课程评价
1、 学生评价原则:
①学生书写书法作业的态度。
②学生书写其他学科作业有无变化。
2、 具体评价方法:
①学生自评:学生对照范字比较,自我评价。
②学生互评:作业完成好后,学生互相评价,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③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训练实践的态度,运用技巧的能力,给学生适当的评价,采取“及格”、“良好”、“优秀”等级制评价。
关于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25
作为美术课的延伸与辅助的校本剪纸课程,是根据我校的教学实际,通过教编、整合、补充、拓展、对原有的教材的消化与加工、较之更能培养个体差异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充分挖掘我校学生在美术特长方面的潜力,为以后的专业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确保学生的终身审美目标的实现。综上所述,剪纸的根本课程主要特点如下:
一、开发背景
我们之所以选择剪纸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内容,是出于以下几点的考虑:
1、剪纸是我国一种具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奇葩,是最具群众性的、大众艺术形式之一,与民族民俗的关系密切。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剪纸是当地乡民的一种风俗。乡民逢年过节或喜庆活动,都要在墙上和窗前贴上纸花,或大红“喜”、“福”等。小学生都十分喜爱剪纸,加上剪纸工具简单,材料易找,为此剪纸成为学生们感兴趣的活动。
2、剪纸是一项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具有单纯、明快、朴实、富有装饰性的艺术风格和夸张变形、大胆的构图、简练生动的艺术造型特点。学习剪纸不仅能锻炼学生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力,了解民俗风情、熟悉生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孩子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
3、学校开展了“剪纸兴趣小组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校形成了一定的剪纸氛围,剪纸活动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家长的认同。
4、学校在初级阶段开展的剪纸兴趣小组活动,发现一些问题。首先,“兴趣小组活动”侧重于学生模仿操作,少创作性作品,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如何进一步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成了我们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其次,兴趣小组活动缺乏必要的系统性,教学安排缺乏整体的计划,活动比较随意。学生不能有效地展开学习,获得完整的知识与技能,不能得到比较完满的情感熏陶。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剪纸活动进行教学内容的系统编排。再次,兴趣小组活动作为一种课外活动,组织形式上的松散,也难以得到课时上的充分保证。小学剪纸活动课程的开发,纠正了剪纸活动在这方面的不足。
二、设计剪纸课程目标
剪纸是以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与中学美术教育的整合为切入点,拓宽传统剪纸审美文化和表现内容,构建适合学生的剪纸活动体系。通过剪纸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它是指以综合活动课程的方式组织,以活动课程理论指导开展小学剪纸教学。它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强调剪纸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以主动探索、变革、改造活动对象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主体实践活动。
我们开发剪纸活动课程需要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临摹期:重技能,轻知识;第二阶段为萌芽期:从临摹转向创作,主要分根据剪纸艺术本身的层次性以及学生心理发展阶段,可设立剪纸初级班和高级班。初级班要求能掌握剪纸艺术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技法,能够“临作”。高级班则在此基础上,能够“创作”;第三阶段为成长期:既重视剪纸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又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意识。我们进行了研究,进一步发展剪纸校本课程。
开设剪纸活动课,把“剪纸”引入课堂。
以往剪纸兴趣小组活动明显缺乏必要的系统性,教学安排缺乏整体的计划,活动比较随意。因此,学校领导和课题组成员一起对“剪纸”校本课程的可行性做了理性的分析,对剪纸活动教学进行了系统安排。首先,师资配备上:安排有一定剪纸特长的教师担任剪纸教学的实验工作进行开发剪纸活动校本课程。其次,时间安排上:由教导处专门将每周三开设为剪纸活动课,保证剪纸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再次,对象和组织上:打破原有班级制,完成由同年级的学生按照自愿参加的原则选修剪纸活动课,形成固定的剪纸班。剪纸校本课程开发在拓宽课程范围、适应学生的个别需要和发挥教师的创新意识等方面显然有着显著的优点。
三、课程内容
众所周知,只有当教学内容系统的加以传授时,学生才能合乎目的地有效地展开学习,获得完整的知识,才能得到比较完满的情感熏陶,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我们将传统民间剪纸与中学美术教育进行了整合,在中学美术教育的价值目标下追求民间剪纸艺术的精髓,吸收和借鉴民间剪纸的语言风格、造型手法和表现技法等的基础上融入学校美术教育的方法和价值目标,拓宽剪纸活动内容体系。通过对民间剪纸艺术特点,学生认知接受能力和课程本身严密的体系以及教育的价值等分析,我们对剪纸活动内容进行了系统编排,反复实验研究,在多次筛选与修改,逐步完善,最终设计了剪纸活动课程内容框架体系,即“三维一体”框架体系。“三维”指剪纸的主题性层面、剪纸知识技能层面、学生自身发展层次;“一体”指剪纸活动课程教学的指导纲要。在这个框架体系指导下,我们设计了不同阶段的剪纸活动内容体系,让学生亲近自然、体验生活、认识自我、了解周围世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探索灵活多样,富有实效的剪纸教学方法
民间传授剪纸技艺让初学者剪熏样(类似复印),强调由临摹起步,先描后画再剪刻的技法,与我们所提倡的剪纸活动教学不太适宜。中学剪纸活动课程教学力求改变单一的剪纸学科知识体系,构建活动课程的思路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体现活动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情感→能力→知识。剪纸教学方法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教师主导型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型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型教学方法。
1、教师主导型教学方法
主要指由教师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演示法、呈现法等。如讲授法(其结构是讲解----释疑):教师向学生系统地描述剪纸史的发展,分析优秀的剪纸作品,介绍剪纸艺术家的生平,通过教师强有力的情绪作用使学生获得深切感受。教师还可以对一些学生存在的知识问题和现象进行评论和分析,如讲解作业,课堂小结等。
2、师生互动型教学方法
主要指借助师生对话与活动,共同思考、共同操作、共同解决问题,痛痛快快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但必须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并具备一定的判断分析能力下,或具备一定的基本技能和相应的操作能力下方可运用,采用写生法、情境法、参观法等互动型教学方法。如情境法(其结构是创设----激发----想象):剪纸教学时,一段录像可将学生带入民俗活动中,一幅剪纸向学生描绘了一段生动的民俗文化故事,都能唤起学生无限的想象。
3、学生自主型教学方法
剪纸教学可以通过协作法让学生接受教育,如在创作一幅剪纸作品时,可以让学生运用自身原有的知识与能力创造性自己确定表现主题,根据主题选择素材,将图案剪纸化,学生分工协作,完成作品。让协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升学习效率与学习动机,掌握剪纸知识和技能。
四、课程的评价
评价是剪纸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价,学校验证剪纸活动课程实施的可行性、有效性及教育价值;教师掌握剪纸活动教学计划和目标的实现情况,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学生在及时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认识自我,促进学习。在这一阶段的评价中,我们对剪纸刻的线条、剪纸纹样的运用、画面构图的合理、学生的创意等根据不同的活动要求进行有侧重的评价,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创造能力,同时兼顾学生剪纸的基本功的实践操作。对学生剪纸作品评价,不仅要求教师重视课堂展评、作业批改而且积极创设条件,加强课外展评和比赛。如我们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开设一个剪纸长廊,定期在校园橱窗里登出学生的优秀的剪纸作品;在走廊上悬挂学生的剪纸作品,使校园里的一面面的墙壁“说话”。每学年我们还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剪纸活动,如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剪纸文化宣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剪纸交流、展示的舞台。这么一来,即显示学生的剪纸才能,给学生作品进行肯定的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对剪纸学习产生更浓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学生体验成果的快乐。
关于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篇26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来注重文明教化的民族,在树德务滋中化民成俗,在润物无声中春风化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我认为,即使是到了21世纪,我们仍然要倡导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课题研究预期目标:
通过《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展:
1、使学生初步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另一方面,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识真伪、分善恶、辨美丑的能力,剔除各种不良文化的糟粕,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成为21世纪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开拓者和建设者。
2、在教会学生认识和掌握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的同时,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具有一定的研读文化著作的能力,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具有一定的语言和文化经典名篇的积累和文化底蕴。
3、以“语文教学跟生活实践相结合,实现课内外衔接”为指导思想,初步形成“课内外结合、学用结合”的语文新课程教学策略及以“对话——探究”为总纲的语文文化课堂教学模式。
4、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使广大语文教师及时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具有比较厚实的文化素养和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的能力和科研能力。
(1)实施“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增加传统文化的积淀,吸收经典营养。开展通过“民族文化(经典文化为主)知多少”的问卷调查,就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范围、阅读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
为激发学生诵读兴趣,我们开展了“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在开发方案中为学生开列了书目,使学生有的放矢,自觉运作。并尝试采用以下对策:①天天三个一:要求学生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诵读一首古典诗文;语文课前交流一句自己喜欢的座右铭;回家向父母背诵一首古诗文。②周周三个一:每周写一张以古诗文为内容的硬笔书法习作;读一篇经典文言散文;写一段阅读心得体会。③月月三个一:每月上旬开设一节有关古诗文阅读的课;每月中旬举行一次班级古诗文学习沙龙,交流学习方法和心得;在每月下旬全级段举行一次古诗文竞赛活动(“千古美文”朗读比赛、古诗文名句填空比赛、诗词短剧表演赛、书写座右铭比赛、古诗文知识比赛等)。④学期三个一:每学期举办一次成果展(优秀古诗文摘录笔记、名联书法荟萃、古诗文研究优秀小论文展、诗词短剧汇报表演等);评比一次班级“读经小先生”;制作一个“亲近经典—— ‘语文与文化’主题手抄报。
4、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领略民族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
(1)、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
课文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韵,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中国文化浓浓的鲜活的血液。如何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引导学生求真、求美、求智慧?我们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从故事情节入手,挖掘整篇(部)著作的文化内涵。③从课文词句入手,挖掘相关文化背景、哲理境界。④从课文插图、课后练习入手,挖掘文化意趣。
(2)探索“导引—诵读—探究—拓展”课堂教学新模式
①导引:通过与教材相关的名言警句、诗词赋文、传说故事、名人轶事等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②诵读:通读(侧重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掌握句读、语气、停顿)与精读(侧重在字斟句酌、深入研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上)相结合;美读(读出节奏、读出情感)与品读(品味语言的音韵美、品味语言的意境美)相结合。让文学作品穿越千年的情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脉脉地滋润学生的心田。③探究:引导学生探究古汉语的词法、句法现象;探究课文中蕴涵的思想美和情感美;探究课文中的民俗风情和民族情结;探究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美丑等等。
④拓展:以课文为基点,进一步向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向整篇(部)著作拓展;以课文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等。
我们只要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挖掘、体验课文中具有文化气息的内容,就能让祖国5020xx年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文化画轴,透过一堂堂氤氲着文化精神气息的语文课展现出来,使学生大开眼界、大饱耳福。
校本课程之所以命名为“传统文化”,是因为语文历来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语文的灵魂,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文化。本课程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为根本目的,结合我市的历史和人文资料,立足于学生的文学积累、情感熏陶、明理启智,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和境界。①确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②鼓励搜集相关资料:以作业的形式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搜集相关资料。学生搜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人物”、“成语故事”、 “歇后语、谚语”。
校本课程的开发将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既弘扬了传统民族文化,又培育了爱国爱乡的热情以及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既开阔学生视野,又有利于提高运用语言文学表情达意的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