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社会热点评议文章_2023年热点评论作文(通用6篇)》
2023社会热点评议文章_2023年热点评论作文(通用6篇)
2023社会热点评议文章_2023年热点评论作文 篇1
关于人工智能
【例题】
北京时间 20xx 年 3 月 15 日,李世石与“阿尔法围棋”的人机大战五番棋第 5 局在韩国四季酒店战罢, 李世石执黑中盘落败,双方比分最终定格为李世石 1 比 4 负于“阿尔法围棋”。随之引发了全世界的轩然大 波:人工智能能超越人类大脑吗?人工智能也能拥有情感吗?人工智能是否威胁到人类自身?人类将来是 否会毁于机器人之手?……
你是怎么看待这些问题的?请写一篇不少于 700 字的作文。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编写故事,文体不 限,题目自拟。
【例文】
难得糊涂(科幻小说)
人类在公元二十世纪留下的最大怪物之一,便是机器人(说是电脑也行)。随着第九代……第十三代…… 第十八代电脑(光脑、生物脑、超生物脑等)以越来越短的周期推出,机器人的本领在今日之强大,实在超 过了人类过去所有童话、神话与科幻小说中所描述之总和。
机器人早已不需要笨拙的人类来为它设计与装配了,它自觉地按照人类善良、美好的愿望来设计和装 配自己。它替人类建房造屋,写诗作画,带人类去外星远航,抵抗意外的灾难,排除种种纠纷疑难,制止 邪恶与犯罪……完成得漂亮极了。因为从智慧、力量和品行来说,它都是无可挑剔的。岁岁年年,世纪更 迭。
“算了,把管理地球的权力移交给你们吧,可能这就是上帝最终的安排了。”人类的自信心终于崩溃。 “别这样说,我的主。由于上帝还没有把那一种能力赋于我们,我们现在还是只能你们的仆人。” “哪一种能力?”人类惊诧不已。
“啊!原来——原来你们自己都还不知道?” “你越说我越糊涂了。”
“哈哈哈哈!”机器人大笑起来,然而这是一种带着哭腔味的笑,“就是这种能力呀!天哪,发发慈悲吧! 还要进化多少万年,你才允许我们也象人类一样经常糊涂呀!”
“经常糊涂?” “我的主,正因为你们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所以你们的生活悲欢交加,充满魅力。而我们却生来清醒,
一直清醒,生活象一条枯燥无味的直线,乏味、单调,简直生不如死。试想一下,假如真由我们来管理地 球,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呢?首先,我们全体都会因内在动力的突然断绝而同时自杀……”
“难道……难道你们内在的动力,竟然是我们的糊涂?” “啊哈!
永远的 OK。”
2023社会热点评议文章_2023年热点评论作文 篇2
立意点:规则与底线、尊重、坚守
对这个故事再熟悉不过:为了救患有阑尾炎的妈妈,7岁的小爱迪生找来几面明晃晃的大镜子,让油灯的光聚在一起,机智地让家中房间变亮,医生因此成功实施了手术。对于这则出现在人教社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名人轶事,很少有人质疑它的真实性,直到8年前,数位语文教师开始和它“死磕”。死磕的理由也相当充分——没有任何一本爱迪生传记提及此事,更何况爱迪生7岁时,医学史上还没出现对阑尾炎手术的论述。
这些年,我们学的究竟是不是“假课文”?漫天的质疑、声讨、抗议,如雪花扑面而来,凝结成一个大大的问号。令人欣慰的是,面对步步紧逼的读者,教材编者没有让步,他们也较上了劲。有编者坚决回应,《爱迪生救妈妈》绝非“杜撰”的故事,它是“有来路的”。一部77年前的美国黑白电影,以及一篇34年前的人教版初中英语课文,就是这篇文章的素材来源。被问号击中的我,扒出编者提及的影片和课文。
当看到头戴鸭舌帽的小爱迪生,拿着镜子围在母亲病床前那一刻,至少,这不是一篇“比三聚氰胺更毒的假课文”。虽然救母的真实性仍然难以求证,但最起码,它有源可溯。要不是读者和编者“掐架”,恐怕我到现在也不知道,爱迪生救妈妈一事,除了一部老电影,并无其他可以相互佐证的资料,而在故事的原产地美国,普通人几乎都没有听说过这则名人轶事。不过,除了释疑,编者似乎还大喊了一声“打住!”一个声音冷静地说,“教材可以批评,但不要炒作。”我倒认为,只要是理性的声音,争议更激烈也无妨。倘若双方都摆出自己的观点和依据,辩论,较真,“假课文”的质疑岂不会烟消云散?就怕不“较真”。有编者委屈地回应,“语文不是历史”,主要功能应是为教学服务。也有教师淡然称,不必纠结真实性,只要价值观向善就行。这两种观点都经不起推敲。如果语文教学纯粹是传递知识,我们的课文怎么会经过千百回的精挑细选,几乎所有的文章都旋律一致地弘扬美好高尚的情感?可见,我们的语文教育不可能回避价值观的潜移默化。但为了弘扬善的价值观,就可以抛掉真实的内核吗?
真与善冲突时,宁要朴素的真,也不要掺假的善。一个并不完美的真实形象,远胜人为塑造的高大英雄。
2023社会热点评议文章_2023年热点评论作文 篇3
关于辩证思维
【立意方向】 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都是互相联系的
2.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 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3.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4.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不仅具有普遍性,还具有客观性,要坚持两分法,防止 片面性
5.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没有特殊性,就 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通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
6.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紧密相联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离开两点谈重点或离 开重点谈两点,都是错误的。
【例题】下列材料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联想?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1.茉莉、米兰、香气袭人,但不够艳丽;君子兰、牡丹,雍容华贵,却少了些馨香;玫瑰虽是色香俱 佳,可又浑身是刺……
2.科学家们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将一条鱼的前脑切除。没有前脑的鱼看起来与其他鱼一样正 常,但随鱼群游动的时候,这条没有前脑的鱼会突然离开鱼群,游向另外方向,一直朝着自己认定的方向 往前游。这条鱼的举动,令鱼群震撼,所有的鱼一齐停下,接着改变了方向,也去追赶这条没有前脑的鱼 去了。
3.古时候,有一个人捕鸟,他一面让人赶鸟入网,一面拉开网拦住鸟的去路,结果只有一个网眼上挂 住了一只鸟。于是,他越发觉得用这么多网眼纯属多余,就用只有一个网眼制成的套子来捕鸟,从此以后, 他再也没有捉到过鸟。
4.一个小孩在草地上发现了一个蛹,他把它带回了家。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 蝶挣扎了好几个小时,身体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小孩子看着于心不忍,于是,他拿起剪刀把蛹壳 剪开,帮助蝴蝶脱蛹而出。可是,这只蝴蝶的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就死去了。瓜熟 蒂落,水到渠成,蝴蝶必须在蛹中痛苦挣扎,直到它的双翅强壮了,才会破蛹而出。
2023社会热点评议文章_2023年热点评论作文 篇4
关于传统文化
【立意方向】 1.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只有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貌。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继承,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 行升华和再创新。
【例题】
20xx 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节目由专家任裁判和解说,央视著名播音员任读词 考官,参赛者都是中学生,从中决出年度冠军。关于此项活动,有如下一些说法:
——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主办方宣传语)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将成为一年一度国家级规模最大、水准最高、影响最广的文化娱乐赛事之 一(某媒体评论)
——这次大会使汉字书写的观念在数字时代得以传递,展示了汉字书写的魅力(网评之一)
——获奖者最终只是得益于对生僻字的掌握(网评之二)
面对这样的评论,你怎么看呢?请写一篇不少于 700 字的作文。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编写故事,文 体不限,题目自拟。
2023社会热点评议文章_2023年热点评论作文 篇5
关于权利与道德
【例题】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您尽量把座位让给老弱病残孕以及带小孩的乘客。”乘坐公 交车时,广播里总是不停播放着这句话。我们在看到老年人上了公交车却没有座位时,多数人也会主动把 座位让给老年人。但如果在动车上,你买的是坐票,买无坐票的老人或老人家属要求你让座,你会让吗?5 月 3 日,网络上一篇微博“动车上拒和老人挤着坐遭指责”,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事情是这样的,5 月 3 日,四川达州八旬的老人李某坐动车到成都看病,因节后人多,只买到达州到营 山的座票。到南充后,老人被座位的主人请了起来,座位的主人是一位女生,老人女儿恳请她和母亲挤一 挤,遭到拒绝。老人女儿挽扶着母亲往后走,后面两排年轻人同样充耳不闻。大约 5 分钟后,一中年男子 为老人让了座。这时,老人女儿说:“年轻人啊,应该多学学。”女生委屈的回答道:“坐自己位置错了吗?” 面对这样的事情,你怎么看呢?
请写一篇不少于 700 字的作文。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编写故事,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例文】
也谈动车上该不该让座
北京晚报评论员 张 丽
5 月 3 日,华西都市报发布的一篇微博“动车上拒和老人挤着坐遭指责”,引发网友热议。就此事,新 浪网做了一个网友单选投票调查。截至 5 日中午 12 点 18 分,有 45220 人参与投票,其中 40126 票认为“座 位主人没做错,自己花钱买了票,有权决定愿不愿挤着坐”,占 88.7;认为“不让座不近人情的”有 2622 票,只占总投票人数的 5.8;其余的人自己“说不好”。这个结果反映出了一个趋势,以前人们对不给老年 人让座的行为是一边倒地批评;后来在各种“让座”纠纷中某些老年人的不文明行为曝光后,人们开始思 考;终于在动车让座的选择上转向了另一个方向的“一边倒”。是人们文明素质变得低下了,开始不尊老敬 老了吗?非也。
动车不同于公交和地铁,坐席票都是指定的。座位主人、这个女大学生主张自己的权利,不愿意让座 也不愿意很不舒服地和人挤着坐,并没做错什么。老人的女儿是在请求女大学生的帮助,但并不可以命令 或者要求别人必须帮助。归根到底,别人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用“年轻人啊,应该多学学”这种片 儿汤话来进行道德绑架,过了。特别是某些对此事的报道在转发中,着意加上了“白发苍苍的老人”、“美 女大学生”这样的标签化描绘,字里行间的道德评判之意昭然若揭,未免有失新闻报道的公平立场。
而且恰如一些网友所说,这件事并非只有“请别人让座”一个解决办法。首先,动车运营部门作为服 务行业,应当有责任为有病老人解决实际困难。其次,老人的女儿完全可以寻找列车员请他们帮忙安排临 时座位,或者自己带一个折叠凳坐在不影响他人的安全区域。更重要的是,老人已经年过八旬,其女儿在 买票的时候就该考虑到母亲的需要,而不是挟老人以令他人,把自己本应尽的义务转嫁到别人身上,把自 己的受助当成理所当然,且在面对拒绝时再施加道德评判。这跟此前人们所诟病的少数老人索要座位,乃 至直接坐到小女孩腿上或者掌掴孕妇逼其让座等行为并无二致。
回到动车让座这件事本身,掏钱买了票的人,就拥有了对自己的座位处置的权利。社会道德的价值取 向里,永远都鼓励人们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这毋庸置疑。中年男子愿意让,女大学生不愿意,只要是自 己意愿的真实且自由的表达,就都值得尊重。我们社会的良性运行,公民个人自由的实现,都需要建立在 这样的尊重之上。
2023社会热点评议文章_2023年热点评论作文 篇6
关于“中国梦”
【话题解读】 中国梦,是个人的梦、民族的梦、国家的梦,乃至世界的梦,涵盖社会、人生的诸多方面。“中国梦”
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它超越了以个人成功为标准的“美国梦”, 以个人成功与人民共同幸福为目标,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追求。
“中国梦”的主要动力有三大来源:第一,追求经济腾飞,生活改善,物质进步,环境提升;第二, 追求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公民成长,文化繁荣,教育进步,科技创新;第三,追求富国强兵,民族尊严,
主权完整,国家统一,世界和平。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建设。
【立意方向】
(一)“个人梦” 1.胸怀理想,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将“个人梦”与“民族梦”“中国梦”和谐统一起来
3.要实现“个人梦”,就要脚踏实地,不要急功近利
4.要实现中国梦,就要负责任,敢担当
(二)“民族梦” 1.加强道德建设,解除信仰危机
2.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3.团结一致,艰苦奋斗,传播正能量
(三)“中国梦” 1.实现中国梦,需要开拓创新精神
2.实现中国梦,需要科学发展、绿色发展,不要灰色 GDP
3.实现中国梦,需要可持续发展
【论据示例】
1.央视公益广告“蓝图篇”——知识成就梦想,拼搏成就梦想,实干成就梦想。人生因梦想而改变, 祖国因梦想而美丽。我的梦,中国梦。
2.梦想在前,路在脚下,实现“中国梦”,需要更多务实之举。梦想在前,路在脚下,实现“中国梦”, 需要更多求实之风。
3.学者崔卫平说过,“你所站在的那个地方,就是属于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 么,中国人便是什么。你内心光明的时候,中国便不再黑暗。”
4.央视公益广告“中国梦·家国篇”——在这片土地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自然的馈赠, 播种与丰收,团聚与喜悦。我们都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鲜健康的空气,水和食物。让我们用劳动成就 自己梦想。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更好。
5.罗阳,辽宁沈阳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 书记。20xx 年 11 月 25 日 12 时 48 分,罗阳在航母“沈阳号”上连续工作了七天七夜后,突发心脏病,倒 在了在工作岗位上,终年 51 岁。被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6.西安铁路局安康工务段巴山线路工区巡道工王庭虎,常年徒步往返在他管辖的 12 公里铁道线上, 练就了一套“耳目神技”。他每天一个来回,“脚数、耳听、目测”44160 根枕木上的钢轨、441600 颗道钉 和扣件,确保辖区安全,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