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建工作总结(精选三篇)》
家校共建工作总结(精选3篇)
家校共建工作总结 篇1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落实《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十条刚性举措,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家长学校、家委会、家长会、家访等工作机制,强化主体责任,织密防范网络,切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河口镇景安小学开展“家庭教育促进月”系列活动。
一、开办一期家长学校
“夏尽蝉鸣远,秋来影斑斓。”每一份温暖的教育,都是从相遇开始,每一份美丽的盛开,都是从相拥开始。为架设学校与家庭协同教育的桥梁,形成教育合力,提升教育实效,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10月14日景安小学召开了“沟通交流暖心田家校共育促成长”线上家长会。
由于防控疫情原因,虽然是线上家长会,但是老师们都积极准备,为孩子们的成长贴心指导:发放邀请函、撰写详实的发言稿、制作精美的课件、拍摄孩子精彩瞬间的视频,向家长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每一个细节都凸显着老师们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对家长学生负责任的工作态度。本次线上家长会的召开为家校合作搭建起了沟通、理解、关爱的桥梁。
二、开展一次全员家访
家访是加强家校合作,增进师生了解,改善教群关系,促进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有效沟通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家庭教育促进月”活动期间,我校全体教师明确任务分工,深入开展全员家访活动,家访率100%。
三、举行一次辅导培训
按照《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中小学校家访制度提高家访实效的通知》要求,10月10日对全体教师举行一次家访专题辅导培训,提升教师家访的专业能力。活动中,景安小学德育校长曹校长就家访前的准备工作、访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结合着相关视频,进行精心细致的讲解,并围绕家访工作的重要性、专业性、有效性等方面作具体指导。
四、摸排一批重点人群
每种色彩,都值得心灵期待。每个孩子,都值得深情相待。每份梦想,都值得全心灌溉。景安小学各班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全面深入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包括学习情况、家庭情况、成长环境等,重点排查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失学辍学学生家庭、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家庭,重视对重点学生关心辅导工作。
五、建立一份***
景小娃娃们的每一个一帆风顺,每一个柳暗花明,都离不开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沟通交流暖心田,家校共育促成长,此次家庭教育月活动的有效举行,努力达成共识、共治、共育、共享、共赢的良好教育生态,共同为孩子的健康、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家校共建工作总结 篇2
本学期来,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在全体学生家长的支持下我校的家校共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评价,我班的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确定主题,开展活动
开学初,我们二年级建立了家长学校。本学期来,家长学校的各项工作注重抓早、抓细、抓落实。这个组织建立起来后,立即在班上召开会议,具体布置各项工作,各个人落实具体责任,并经过讨论确定本学期的工作主题,着重组织家长讨论"养不教,谁之过?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活动。并在其中贯穿家庭德育教育。
二、召开家长会议,传授家教方法
本学期来,我班召开家长会议着重组织学生讨论"养不教,谁之过?"通过讲座,使广大家长认识到孩子是可塑的,明确了家长的责任,认识到应该对孩子爱而不溺,严而有轻,并学到了一些关于独生子女的家教方法。通过会议,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各项活动。经过这些家长会议,既加强了家校联系,又缩短了家长与孩子两代人之间的距离,纠正了家教中的一些失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印发家校联系卡,密切家校联系
本学期来,家长学校十分重视加强家校间日常的联系。我们二年级的家长学校印发家校联系卡,向学生家长公布孩子所在班级的各课任老师的住址、电话号码,以便家长向老师反映情况,获取信息。为了防止个别后进生逃学,在今年的家校联系卡上还印上了课程表及作息时间表,使家长容易掌握孩子动向,便于检查孩子作业。同时,我们与移动公司开通了家校通,以便各课任老师及时向家长反映问题。经过双方努力,家校双方配合得更加默契。
四、组织教师家访,了解学生在家表现
本学期来,我们老师对学生尤其是对后进学生,要求全体教师与其结对子,经过家访,使广大老师更深入地了解到学生在家的表现,掌握了第一资料,方便了自己的.工作,提高了工作实效。
教子尚须人品高,树直还需勤培育,孩子的成长,不仅是家庭的事、学校的事,还是全社会的事,只有综合教子的合力效应,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虽然我们二年级的家长学校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真正把家长学校办到家长的心坎上,还尚须不断努力,相信有广大家长的配合,我们的家长学校会越办越好,家校共育活动会取得更大的成效。
家校共建工作总结 篇3
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参与,同心协作,才能形成最大的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闽江路小学积极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从开放家长入校沟通交流、参与学校管理,到创建家长学校、实现家校双向互动,到开设家长课堂、开发“家长课堂”课程,再到基于学生社区生活的校社合作,构建了家校社协同机制的基本框架。
一、建立互信、打好地基
只有建立在互信基础上的家校共育,才能真正发挥家校协同育人的实效。
首先,学校和教师始终关心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真正做到“以孩子为本”,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家校共育机制。学校把家长当做“合作伙伴”,注重家校的双向沟通和反馈。组织开好“四会”,即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家长培训会、家长座谈会,在对家庭表达关怀、给予支持的`过程中实现精准化、个性化的家庭教育指导。
其次,激活家长委员会活力。学校通过赋予地位、完善职能,激活家长委员会活力。家委会设4个部门,分别是活动组织部、家庭教育部、志愿服务部、联络宣传部,实现管理、监督、协调和指导职能。
再次,提升教师团队协同素养。学校围绕家校共育定期开展班主任培训会和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引导和帮助教师明确理念、任务,提升他们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能力。
二、多元互动、深度合作
一是完善家长学校工作机制。为适应家长学校办学特点,方便学员学习,学校采用了灵活多样而又切实可行的教学形式。学员以集中学习为主,自主学习为辅;授课形式以班级授课为主,开大会听讲座为辅;并结合上门家访指导的形式,多种形式互相弥补,共同促进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
二是开发“家长课堂”课程。学校以新教育实验为指导,积极探索“爸爸智慧课堂”和“妈妈巧手课堂”家庭育人模式,邀请不同职业的家长给孩子们上课,唤醒和点燃学生们学习知识、探知世界的热情,营造了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任重道远、行则将至
20xx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施行,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将迎来“大年”。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功能进一步强化,学校在课堂改革、课后服务等方面亟需社会资源的参与和支持。如何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高质效地实现学校育人目标和教学任务,是学校必须直面的课题。闽江路小学将进一步转变思维,积极与学生家庭、社会组织合作,为协同育人做出应有的教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