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日校园广播稿【通用三篇】》
世界水日校园广播稿(精选3篇)
世界水日校园广播稿 篇1
大家好,红领巾广播站又和大家见面了!
20xx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xx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xx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WaterandFoodSecurity)。经研究确定,我国纪念20xx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时至今日,人们依然时常赞叹,千百年来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莫过于上世纪人类终于飞入太空回眸地球,欣赏到这颗镶嵌在宇宙黑幕中的“蓝宝石”。正是水赋予了地球柔和的蓝光,这片蓝色跨越地理界线,令共同蛰居在地球上的人类得以共享它孕育的生机,共享它造就的希望。
水是生命的源泉,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需要依靠水来维持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水是工业的基础,人类的工业生产几乎都不同程度地需要用水;水是农业的命脉,人类的农业耕作更加离不开水;水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放眼历史,几乎所有文明发源地都傍水而生。
地球上似乎并不缺水,因为地球表面约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海洋覆盖,全世界水资源总量约14亿立方公里,正是水的映射,才让地球在宇宙黑幕中湛蓝晶莹。水是生命的起源。水是生存的基础。人可以三天不吃饭,但不能三天不喝水。有些人以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是,这有谁知道,在一百条城市河流中,只有十八条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我们的地球有百分之70到百分之75的地方被水覆盖。虽然,空气中、土壤里也存在着水。淡水资源主要储存在南北两极和格凌兰岛的冰川水,湖泊,河流等的储备量只有6万立方英里。但是不是所有的淡水都适合人类开采河利,事实上,人类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只占地球的百分之0.3。
醒醒吧!人类!不要再浪费水资源。否则,在世界上的一滴水讲是我们的眼泪,世界上最后一丝声音将是我们的后悔的哀嚎!
为此,我们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
1.请尽量使用脸盆洗脸、洗手。
2.在没有脸盆、水杯情况下,洗脸、洗手、刷牙时,请控制水龙头开关大小,并及时断水。
3.见到有浪费水资源现象,请及时制止。
4.离开用水地时,要及时检查水龙头是否关好
5.发现跑、冒、滴、漏现象,请及时向老师反映解决。
6.宣传节约用水,做到身体力行,带动身边的同学家长共同参与节约用水。
同学们,行动起来吧,让节约用水不仅仅成为一句干枯的口号,用我们的举手之劳换来一方净土、一片蓝天,让节约用水的绿色情怀填满我们的心房,从我做起,为建设节约型校园贡献我们的力量!
世界水日校园广播稿 篇2
大家好,红领巾广播站又和大家见面了!
2019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xx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19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Water and Food Security)。经研究确定,我国纪念2019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时至今日,人们依然时常赞叹,千百年来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莫过于上世纪人类终于飞入太空回眸地球,欣赏到这颗镶嵌在宇宙黑幕中的“蓝宝石”。正是水赋予了地球柔和的蓝光,这片蓝色跨越地理界线,令共同蛰居在地球上的人类得以共享它孕育的生机,共享它造就的希望。
水是生命的源泉,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需要依靠水来维持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水是工业的基础,人类的工业生产几乎都不同程度地需要用水;水是农业的命脉,人类的农业耕作更加离不开水;水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放眼历史,几乎所有文明发源地都傍水而生。
地球上似乎并不缺水,因为地球表面约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海洋覆盖,全世界水资源总量约14亿立方公里,正是水的映射,才让地球在宇宙黑幕中湛蓝晶莹。水是生命的起源。水是生存的基础。人可以三天不吃饭,但不能三天不喝水。有些人以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是,这有谁知道,在一百条城市河流中,只有十八条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我们的地球有百分之70到百分之75的地方被水覆盖。虽然,空气中、土壤里也存在着水。淡水资源主要储存在南北两极和格凌兰岛的冰川水,湖泊,河流等的储备量只有6万立方英里。但是不是所有的淡水都适合人类开采河利,事实上,人类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只占地球的百分之0.3。
醒醒吧!人类!不要再浪费水资源。否则,在世界上的一滴水讲是我们的眼泪,世界上最后一丝声音将是我们的后悔的哀嚎!
为此,我们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
1. 请尽量使用脸盆洗脸、洗手。
2. 在没有脸盆、水杯情况下,洗脸、洗手、刷牙时,请控制水龙头开关大小,并及时断水。
3. 见到有浪费水资源现象,请及时制止。
4.离开用水地时,要及时检查水龙头是否关好
5. 发现跑、冒、滴、漏现象,请及时向老师反映解决。
6. 宣传节约用水,做到身体力行,带动身边的同学家长共同参与节约用水。
同学们,行动起来吧,让节约用水不仅仅成为一句干枯的口号,用我们的举手之劳换来一方净土、一片蓝天,让节约用水的绿色情怀填满我们的心房,从我做起,为建设节约型校园贡献我们的力量!
世界水日校园广播稿 篇3
(甲乙):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下午好!(甲乙):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见面啦!今天由我们为大家广播,希望大家能喜欢。甲:今天的广播内容有:《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九寨沟》《世界地
(甲乙):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下午好!
(甲乙):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见面啦!今天由我们为大家广播,希望大家能喜欢。
甲:今天的广播内容有:《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九寨沟》《世界地球日》
1、乙:同学们,九寨沟的风景异常美丽,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大多数的同学没去过,下面我来做个小导游,给大家介绍介绍。
甲:九寨沟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坪县中南部,因九寨沟内有9个藏族村寨而得名。景区面积62平方公里,现游览区面积50平方公里。九寨沟既是自然保护区,又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同时,被列入世界人类自然遗产名录。
甲:九寨沟以三沟一百一十八海为代表,包括五滩十二瀑,十流数十泉等水景为主景,与九寨沟十二峰联合组成高山河谷自然景观。九寨沟以原始的生态环境,一尘不染的清新空气和雪山、森林、湖泊组合成神妙、奇幻、幽美的自然风光,显现“自然的美,美的自然”,被誉为“童话世界”、“人间仙境”。九寨沟的高峰、彩林、翠海、叠瀑和藏族风情被称为“五绝”。
乙:四川九寨沟四季景色都十分迷人。春时嫩芽点绿,瀑流轻快;夏来绿荫围湖,莺飞燕舞;秋至红叶铺山,彩林满目;冬来雪裹山峦,冰瀑如玉。九寨沟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原始森林遍布,栖息着大熊猫等珍贵野生动物。
甲:九寨沟的水是九寨沟的灵魂,因其清纯洁净、晶莹剔透、色彩丰富、故有“九寨沟归来不看水”之说。水、倒影、石磨、藏寨、经幡和藏羌歌舞等,构成了九寨沟独特的旅游文化。“绿色环球21”证书的取得,证明了九寨沟正在走一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生态旅游之路。在资源稀缺的今天,九寨沟立足绿色旅游的观念,服务设施日益完善成熟,现已成为世界旅游的一颗璀璨明珠。
乙:九寨沟之所以历经沧桑仍然这么美丽,是因为环境保护得好,没有被破坏,基本保持了她的原始状态,现在我们周围的环境越来越被人们所破坏,所以急需要保护环境。
2、甲:读《世界环境保护日》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113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讨论了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会议建议联合国大会将这次会议开幕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保护日”。同年10月联合国大会第27届会议接受并通过了这一建议。每年的6月5日,世界各国都开展群众性的环境保护宣传纪念活动,以唤起全世界人民都来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自觉采取行动参与环境保护的共同努力,同时要求各国政府和联合国系统为推进环境保护进程作出贡献。
乙:是呀,我们周围的环境急需保护,你听,连小草都发出呼叫了。
3、甲:环境的.保护包括多方面,首先我们要保护周围的水资源。(读《世界水日》今年3月22日是第12个世界水日,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灾害”。水是生命之源。虽然地球70.8%的面积被水覆盖,但97.5%的水是海水,既不能直接饮用也不能灌溉。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不足世界淡水总量的1%。
乙: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的《21世纪行动议程》中提出的建议,通过了第193号决议,并确定自1993年起,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旨在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以解决日益严峻的缺水问题。同时,通过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4、乙:环境的保护已经引起了全人类的高度重视,这不,世界地球日这一节日得到了全世界人类的积极响应。(读《世界地球日》
5、甲:1970年4月22日,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人们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自发地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性的环境保护运动。在这一天,全美国有10000所中小学,20__所高等院校和20__个社区及各大团体共计20__多万人走上街头。人们高举着受污染的地球模型、巨画、图表,高喊着保护环境的口号,举行游行、集会和演讲,呼吁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环境。这次规模盛大的活动,震撼朝野,促使美国政府于70年代初通过了水污染控制法和清洁大气法的修正案,并成立了美国环保局。从此,美国民间组织提议把4月22日定为“地球日”,它的影响随着环境保护的发展而日趋扩大并超过了美国国界,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到1990年4月22日,即“地球日”20周年之际,全世界都进行了地球日活动。从那时起,“地球日”才有了国际性,称得上世界地球日。
甲:人类环境的保护要靠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让我们从身边做起,积极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让我们生存的环境变得越来越美好。
甲、乙:这一期的红领巾广播到此结束,主持人再次祝愿大家有个好心情,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