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文档 > 工作计划 > 教学工作计划 >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通用32篇)正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通用32篇)》

时间: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精选32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 篇1

[教学目标及重点]

l.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3.学习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教学课型及课时]

1.教读课

2.一课时

[媒体设计]

1.多媒体:选取材料制作成课件

2.录音机:伴奏带。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木兰这个人物吗?哪一个同学给大家讲一下关于木兰的故事?(学生讲故事)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流传了一千多年,你认为木兰成为世世代代人们所景仰的英雄人物的原因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要点)木兰是一位爱国的女英雄。

她替父从军,是出于关心国家安危,体恤父亲年迈力衰;她不畏艰苦,勇敢作战,是出于保卫家乡、保卫祖国的坚强意志;她厌弃高官厚禄,而渴望过和平劳动的生活——这些,都表现了人民英雄的本色,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意愿和理想。好,我们就来共同看一看《木兰诗》中是怎样塑造木兰的形象的。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解决生字词。

2.解题:《木兰诗》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作品时代怎样?

明确:(用课件打出)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才广泛,格调雄颈、热烈、质朴。

三、共同、研习课文

1.二百年来,木兰这个形象为什么深受人们的喜爱?请根据课文进行探究分析。

明确:(学生的发言可能是多方面的,教师结合课件适当引导并指导学生诵读)

文章开头写木兰的停机叹息,设置悬念,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母亲的发问,木兰的回答(板书:母问女答),富有生活实感,写出了故事的开始。木兰想到了什么?“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军帖”的夜传,“十二卷”(虚数)的夸张,表明了军情紧急,显示出战争气氛。

原来,是木兰看到皇上征兵的文告,上面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既考虑到父老弟幼,无人从军的困难,又考虑到天子征兵是为保家卫国的大计,于是“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表现出木兰基于家庭情况,经过停织叹息的考虑,毅然决定代父从军。表现了木兰的深明大义、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写出木兰做入伍前准备,连赴东西南北四市,匆忙购置战马鞍具的情景,表现了木兰准备出征的急切心情(板书:急切准备)和赴战地途中的见闻、感受。先写木兰紧张筹备,整装待发。用“东”、“西”、“南”、“北”这种民歌常用的铺陈手法,借以突出准备工作的繁忙。“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这句诗写出了木兰出征的路线,征程的遥远,行军的神速,点明了宿营地的荒凉。在荒凉夜间环境烘托中,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板书:思亲情切);从而细腻地透露出木兰少女思亲的情怀,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描写出木兰奔驰遥远征途的豪迈气概(板书:征途遥远)。

既表现了一个女孩子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的感情,又写出了出征的历程,行军的疾速。读着,我们好像听到了黄河的涛声,燕山的马嘶,看到主人公纵马奔驰在漫长崎岖的征程,去迎接战斗。

问: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木兰十年征战的情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是对上段描写的奔驰征途情景高度的、形象的概括,表明驰抵战场,引到描写战场上的生活和战斗,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给我们描绘出木兰身跨飞驰战马,万里奔赴战场,穿过关隘、飞越层峦的矫健雄姿。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渲染了战场的气氛和环境的艰苦,描写简洁、生动,使我们好像听到了凛冽的北风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将士们在军中宿营;使我们好像看到了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明晃晃的铠甲,哨兵们在深夜值勤。“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写出将士们出征十年,经历过上百次激烈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木兰身经长期激战,英勇善战,凯旋归来。

十年的征战的血与火的考验,使木兰经受了严酷战争的磨炼,终于历尽艰辛,屡克顽敌,成为建立了赫赫战功的英雄而凯旋归来。对一个改扮男装的女孩子,有着多少不寻常的经历啊!在呵气成冰的夜晚,木兰肯定会有很多次思念家乡的彻夜不眠,也肯定会有很多次怀着家丑国恨和战友们风驰电掣,越过数不清的山山水水去艰苦战斗。

木兰战功卓著,入朝受赏,“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表明天子为木兰记多次功、赏赐甚丰。“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勋位如此之高,赏赐如此之多,然而,木兰却不屑一顾。她深切地怀念着故乡。十年奋战对她来说,并非为了受赏加爵,而只是为了争得安定地从事劳动的生活权力,因此,木兰坚决地作出了解甲归田的请求。

处于长期封建战争动乱中的人民,十分渴望和平美好的劳动生活,他们把这一愿望,寄托于木兰形象之中。木兰辞归这一情况的设置,正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理想。“辞官”一节,在木兰形象的塑造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木兰在建立功勋后,没有以此为阶梯,进入统治阶级的行列。相反,却解甲归田,回到了人民之中。因而使这位古代女英雄的艺术形象,放射出耀眼的光彩,也使诗歌具有强烈的人民性,而有别于封建文人的作品。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几句诗写出了木兰胜利归来给全家亲人带来了一片欢乐的情景,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几句诗写出了木兰一连串富有年轻女性特征的换装梳妆动作,表现出木兰久征胜利归来,恢复女妆,欣喜兴奋的感情。

到此为止“完成了木兰这一艺术形象的最后一笔,一个淳朴、勤劳,既英武豪放,又美丽动人的古代杰出女英雄,栩栩如生地立在人们的眼前。“出门看火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表现出伙伴看到“木兰是女郎”时的惊诧和赞叹,衬托了木兰在长期从军当中的谨慎和机警。

木兰穿上男装,在战场上驰聘格斗时,同男战士一样吃苦,一样勇敢,根本分不清是男是女。木兰以超出一般男子的卓著功勋和蔑视功名富贵的美好心灵,受到了人们由衷的赞美。木兰从军的故事也就在喜剧高潮中结束。(分析时,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达到当堂成诵)

2.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认为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应该学习她身上哪些金子般的东西?

明确:(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发言)(木兰形象分析)木兰既是一个女孩子,更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她勤劳善良,纯朴孝顺,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驰骋沙场,为国家尽忠效劳,表现出深明大义、勇敢坚毅,果断的效国忠心和英雄气概。从军十二年,她凭着自己的坚强毅力和机智谨慎,女儿身份一直没被揭穿。在凯旋归来后,她不贪图富贵,甘愿过回简单安定的农家生活。她是我国古代北方优秀劳动妇女的象征。

3.你打算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自由发言)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介绍小说的时代背景。

2、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3、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

4、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

5、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6、利用小说对不家务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 心理描写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2、 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韩麦尔先生关于法语的见解和结尾动作描写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一、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法国作家都德的爱国主义名篇《最后一课》。在这篇文章里,通过一堂课,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爱国主义。当国土遭到践踏,尊严遭受凌辱,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淘气的孩子,一个执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师,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

2、简介课文背景:1870年7月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国发动的。法王拿破仑三世为了阻遏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故发动了这场战争。但不到两个月,法军大败。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马黎。法国政府执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赔款50亿法郎,并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割让给普鲁士。小说写于1873年,以刚刚结束两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反映了阿尔萨斯沦陷后,当地人民在侵略者强行禁教法国语言时所表现的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3、介绍小说三要素:在小说中,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的特定场所,是人物赖以生存的客观条件的总和,犹如鱼不能离开水而生存一样,人物也不能离开环境而存在。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对于推动情节的变化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用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情节被称为“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即是说小说中的人物性格正是通过情节的一步步发展来完成的。例如小弗朗士由调皮淘气到开始懂事这一性格变化是通过“最后一课”的情节发展展示出来的,所以离开了情节,人物性格也就难以展示。人物是小说的中心,是小说思想感情的集中体现者,小说创作的成败主要看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否成功。

4、生字词:捂(wǔ) 戒(jiè) 凳(dèng) 郝(hǎo) 叟(sǒu) 膝(xī) 诧(chà) 惩(chéng)

赚(zhuàn) 钥(yào) 匙(shi) 藤(téng) 祈(qí) 祷(dǎo) 哽(gěng) 挟(xié)

懊(ào) 皱(zhòu)

征发:旧时指政府向人民征调人力或者财物。

祈祷:求神降福免祸的活动。

思量:心里想。 诧异:觉得十分奇怪。

喧闹:喧哗热闹。

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

惨白:(面容)苍白。

二、梳理情节、分析人物

1、根据预习,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即完成课后练习一)

小说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巧妙地铺设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开头——\"小院子里\"1—6)序幕。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

第二个阶段(\"平常日子\"——\"他那副大眼镜\"7—10)开端。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写出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课前

第三个阶段(\"我看见这些情形\"——\"忘记不了\"11—23)发展。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这是小说的主体。——课上

第四个阶段(\"忽然教学的钟声\"——结束24—29)高潮和结局。写韩麦尔先生宣布散学时的情景。——下课

2、学生有目的地在每一个阶段找出描写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1)分析第一阶段。——幼稚、怕提问

“我想就别上学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确:怕提问。

“这些景象”指什么?觉得“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说明了什么?

明确:指“画眉在树林……正在操练”。幼稚。

“又出了什么事啦?”设置悬念,

这一部分内容与文章中心的表达有什么关系?

明确:巧妙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并且为下面的情节和小弗郎士的性格

发展埋下了伏笔。

(2)分析第二阶段。——疑惑、诧异

今天的情形和平时有什么区别?说明了什么?

平时上课 最后一课

气氛 “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一切都安安静静的,整个教室都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氛。”

学生 “开课桌啦,关课桌啦,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 “上课前,学生们已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课堂里还坐着许多本村的人。

教师 “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我”迟到,会遭到先生的责骂。 “韩麦尔先生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督学来校视察或发奖的日子的穿戴。 今天迟到,先生却很温和地叫小弗郎士“快坐好”。

极端肃静代替了往日的嘈杂;严厉的先生正温和地等着他来上课,穿着\"督学来校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穿的服饰;最令小弗郎士吃惊的是课堂里还坐着许多本村的人。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3)分析第三阶段。——难受、懊悔

在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与平时有哪些不同?结合课后练习二找

出有关语句。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单独成节,表达了他难过、愤慨的心情。

课后练习二:

1、 说明小弗郎士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被唤起,开始认识到学习祖国语言的重要性。

2、 表明小弗郎士增强了民族自尊心,产生了学好语言的责任感。

3、 表明小弗郎士的爱国主义感情已经升华,化为一种学习祖国语言的强烈愿望和巨大动力。

4、 这联想是对敌人的讽刺,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侵略者的仇恨,对自由的渴望。

(4)分析第四阶段。——悲愤、懂事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中的“高大”指什么?

明确:指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形象在小弗郎士心中显得崇高、伟大。

3、你认为小弗朗士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那里看出来?

一、分析韩麦尔

2、 分析韩麦尔先生人物形象。

(1) 讨论: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明确: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神态描写:\"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的眼睛里带走似的。\"这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留恋,对祖国故土一往深情的热爱。

动作描写:……如: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写出了人物强烈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和告别讲台的沉痛悲哀的心情.充分地表现了他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思想感情,把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推到了最高峰。

语言描写:……如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钢匙。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祖国语言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2)指导朗读:

深沉缓慢的语调来读,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我们必须把它牢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的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除了表达强烈的爱国热情外,还表达了对学生的无限期望,对民族和祖国前途的坚定信念。

结尾部分三个破折号的作用:

明确:解释说明;声音的延长;意思的递进。

(3)讨论: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感情有怎样的起伏变化?

上课一开始,他用\"柔和又严肃\"的语调说话。\"柔和\"表明他对祖国、同胞、学生的满腔深情;\"严肃\"说明亡国的悲痛。当课上小弗郎士背不出书来的时候,他不责备学生,而是陷入了痛苦的思索,\"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用带着内疚的心情勇敢真诚地作自我批评,痛心地检查自己的过错,表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厚的爱国热情。接着,又深情地赞美了祖国的语言,赞美了祖国。当学生专心书写的时候,他又陷入了沉思,体味着深沉的亡国之痛。当\"最后一课\"结束时,他尽情地吐露了自己的悲愤。

"深情、悲痛——思索、内疚——沉思、悲愤\"是韩麦尔先生感情的变化,从中蕴含着他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无比的痛恨。

(4)总结:本文是一首爱国主义的交响曲,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是这首交响曲的主旋律。文章通过对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的言行的描写,刻画了人物的典型形象,在他们身上表现了任命同仇敌忾,抗击敌人的决心,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5)形成板书:

情节 人物

小弗郎士 韩麦尔先生

上学路上(序幕) 幼稚、怕提问

课前(开端) 疑惑、诧异 线 深情、悲痛

课上(发展) 难受、懊悔 索 思索、内疚

下课(高潮和结局) 悲愤、懂事 沉思、悲愤

心理 肖像、动作、语言

二、环境描写在本中的作用。

1、找出序幕中的两处环境描写:

明确:\"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1)"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这两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是本文中小弗郎士早晨出门时所见到的场景,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点明了《最后一课》的具体时间和时代背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环境描写,它真实而又十分简练地交代了国土已被侵略军所占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残酷的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二句话是写“我”的心理,反映小弗郎士无忧无虑、贪玩幼稚,竟不懂民族的灾难。这是为后边写他觉悟成熟做铺垫,以显示最后一课的巨大教育作用。)

(2)"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这一环境描写又表明什么?(布告牌上贴着的虽然只是一张公文,但它威力极大,逼迫人们不得不法执行和就范。也正是它,才直接导致了\"最后一课\"。)

(3) 课前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

(4)“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描写的作用?(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和平、自由的渴望。)

(5) 教室和韩麦尔先生小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三、问题探究:

1、“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你怎样理解?

(亡了国,当了奴隶,如果牢记祖国语言就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就会随时激发爱国心和对敌斗争的意志,永远不会忘记为恢复国土争取自由、解放而斗争,所以说这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是一个隐喻)。

2、“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请你按韩麦尔先生当时的思想状况,把在此句没说出来的话补写出来。

韩麦尔先生由于痛苦和悲愤,话断断续续地说不出来。如果说出来,可能是:“我要走了,再也看不见你们了。”“我希望你们永远不要忘记祖国的语言,要永远做真正的法兰西人。”

3、“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语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这句话表现了小弗郎士什么样的心理?(表现觉悟了的小弗郎士强烈的要学好祖国语言的欲望。)

4、“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为什么他忘不了?他永远忘不了的是什么?(这最后一课使他受到深刻的教育。韩麦尔先生对法国语言的赞美所反映出的对祖国的爱,对学生们语重心长的告诫;村民前来听课的动人情景;亡了国的人不准学祖国语言的羞辱,这些都是他永远忘不了的。)

5、指出下列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并说说它们的含义

(1)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本体是“语言”,喻体是“钥匙”。“监狱”(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使人失去自由,任人宰割;“打开监狱大门”,使人重新获得自由。语言是民族的标志和象征,是联系人民思想的纽带,亡了国的人只要牢记祖国的语言,就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心中就会燃起永不熄灭的收复祖国失地的斗争火焰,就会团结起来和侵略者斗争。从这个意义上讲,语言好比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2)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中飘扬。(本体是“字帖”喻体是“小国旗”韩麦尔先生精心设计了这样的新字帖,是要让学生记住:“阿尔萨斯是法兰西不可分割的领土,决不容敌人侵占。”可见老师用心良苦。小弗郎士有如此的感受,说明他领悟了老师的意图,爱国感情将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了。)

6、小弗郎士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小弗郎士在小说中有贯穿故事情节的作用。另外,小说表现的是法国人民的爱国之情,只要想想小弗郎士的变化及他的内心感受,就会自然的向导对小弗郎士的描写,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7、探究:作者为什么不把韩麦尔写成一个高大的战斗英雄,把小弗郎士写成一个少年英雄,而让他们都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出现?(正因为普通,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才能够成为千千万万法国人的代表,他们那朴素、热烈、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才能被理解成是所有法国大众所具有的,才能使这篇小说所表现的成为整个法兰西民族的共同心声。)

8、《国际歌》,让学生沉浸音乐世界,回忆故事情节,想象故事情境,体会文章主旨

深入探究:从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身上我们学习到了哪些金子般的东西?对于爱国主义你有什么样的认识?(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感悟)

9、解题:作者在文中多次重复“最后一课”,其每一次用意是否相同,起怎样的作用?

明确:韩麦尔先生在开课时宣布:“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几句话在小弗郎士幼小的心灵里轰然炸开,镇公所门前的布告,教室里异乎寻常的情景,现在全明白了。\"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单独成节,表达了他难过、愤慨的心情。“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表明小弗郎士对“最后一课”的严肃意义的深刻理解,也表明他已经由天真幼稚变得懂事成熟起来了。重复出现,既紧扣课题,又表达了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总结:不朽的东西都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在最后一课,我们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正在上演,在这种特定的时刻,埋藏在人们心灵深处的爱国情、亡国恨一起迸发出来,无不崔人心魄,催人泪下。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 篇3

[学生分析]

人物传记,是中学生最喜欢阅读的课外读物之一。名人们为人类历史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往往为人们所景仰。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人生道路的起点,他们自然而然地把名人奉为自己崇拜的偶像,处处效仿名人。

《邓稼先》是学生在中学阶段接触的第一篇名人传记,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引导:①这篇文章篇幅较长,学生阅读起来可能从整体上不容易把握,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把握文章思路。②本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作者既有传统眼光,又有历史视野,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丰富的内涵,体会深沉的情感。③文章语言很有特色,引导学生认真体会,并试着运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

[教学建议]

叶圣陶曾经说过,国文教学的目的,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呼唤教育回归生活,注重儿童的个性发展。新《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了四个理念,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力的语文课程,不难看出贯穿整个语文课程的仍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何谓“发展为本”?即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地发展,个性得到充分地发展。因此对于本文的教学,笔者认为由于篇幅较长,内容较深,可拟设为问题讨论课,同时让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背景资料,为了解文章内容作铺垫。其具体目标如下:

一、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借助小标题,复述并概括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二、通过默读与精读,揣摩文中关键语句,领会作者融入笔端的深情,学习邓稼先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通过朗读,体会文中排比、对比、引用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多变的句式特点,并用之于写作实践。

[教学设计]

一、教学过程

(一)导语

由“我心中的邓稼先”这一话题导入。学生交流资料,谈自己心目中的邓稼先,,老师适时点出“常人眼中的邓稼先”特点所在,那么科学家眼中的邓稼先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杨振宁的《邓稼先》,共同揭开这个谜底。

(二) 整体把握情节,理清思路

1.速读全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学生为标题寻找合适的修饰语,如:伟大、舍己为人、公而忘私……(学生自由发言)

2.全班分为6个小组,每组派一个代表对文章6个部分进行抽签选择,组员用5分钟时间对自己负责的部分作复述准备,并用最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可用原文也可用自己的语言)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归纳:

①在历史的背景上引出邓稼先

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

③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

④作者的情感

⑤身先士卒的献身精神

⑥评价邓稼先

3.课文六部分间是否可以调换顺序?如果不能,你能试着找出它们的联系吗?

学生合作研讨,教师点拨:

③补充、延伸和扩展

①引子 ②经历贡献 ④从另一角度扩展 ⑥总结

⑤具体化

(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1.学习第三部分

(1)默读并划出表现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性格和为人的句子或词语。

点名回答:

奥本海默—— 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邓稼先—— 一个最不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直诚坦白,从不骄人……

(2) 文中重点写的是谁?这里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同桌间两两讨论,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归纳:

重点写邓稼先;运用对比手法;其作用是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自然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3)“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你能试着谈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吗?

学生小组内研讨交流,教师点拨:

①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截然不同,“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

② 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 邓稼先的一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我们的祖国有千万个像邓稼先一样的忠实儿女在为她奋斗,你还知道谁给大家说一说。

学生自由发言

2. 学习第五部分

(1) 有感情地齐声朗读课文

(2) 自由研读,提出理解中的疑难。

学生提出的疑难可能有:

① 作者用《吊古战场文》的目的是什么?

② “也不知道……什么心情”“不知道邓稼先……手有没有颤抖”这两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③ 结尾处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有什么作用?

师生共同探究:

① 《吊古战场文》是唐代散文家李晔的名篇,文中描述了古战场荒凉凄惨的景象,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以及给人民造成的巨大痛苦,文中用《吊古战场文》的目的在于烘托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辛。

② 作者与邓稼先有着半个世纪的真挚情谊,这两句话以细腻的询问充满了对老友真诚的关怀与深情。

③ “中国男儿” 即邓稼先,这首歌是邓稼先一生的写照,将他对民族的贡献放在了“五•四”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中,这又与在历史的背景中推出邓稼先的第一部分相呼应。

(3) 资料延伸

这一部分中邓稼先一句“我不能走”,将自己的赤子之心解剖在了人民面前。其实,象文中的例子在邓稼先身上还有很多,比如身为核武器研究院院长的他,在核武器插***、铀球加工等生死系于一发的危险时刻总是站在操作人员身边;再如,一次航投实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他也因此肝脏被损、骨髓中侵入放射物。当身患癌症的他无力地倒在病床上时,却平静地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它会来得这么快。”这些不禁让我们想起邓小平同志说过的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邓稼先是当之无愧的。

(4)教师教唱《中国男儿歌》,师生共同感受激情。

一曲《中国男儿歌》,气壮河山,唱出了多少中华儿女的心声, “要将双手撑天空”,是一种气概,同时也是一种使命,千百年来,无数中华儿女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了自己的天空。臧克家、钱三强、陈景润、华罗庚、童第周、张光斗、陈岱孙、于光远……这些在中国历史上始终闪烁着光芒的名字,这些民族脊梁式的人物、爱国家甚于爱自己的生命,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了祖国母亲的一方天空。今天,当我们再次唱响《中国男儿歌》,同学们有什么样的感想呢?

(5)播放音乐《龙的传人》和MTV动画,学生畅所欲言。

3.学习其余部分

(1)在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部分中,你能说说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吗?

学生自由研讨,教师归纳:

突出邓稼先的巨大贡献,说明他是对中国近一百年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2) 研读第四部分

① 邓稼先对“谣言”仍然亲自调查,你从中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

② 你认为杨振宁流泪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归纳:

① 邓稼先事实求是的品质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② 当杨振宁知道是中国人独立完成***工程的时候,他的眼泪既是为朋友而自豪,更是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的一种表现。

(四)品味语言

1.本文不仅在内容上较之一般的传记高出一筹,语言也毫不逊色,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同学们试试看,能否有所发现。

学生合作研讨,教师点拨:

(1) 修辞手法的运用

① 对比

第三部分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② 引用

第二部分中描述邓稼先的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第五部分对《吊古战场文》和《中国男儿歌》的引用。

③ 排比

第一部分中2—5段,第三部分中第3段,第六部分中所引述的话。

其作用是:语言凝练,增加气势,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2)句式的多变

① 句式十分整齐

第一部分中列举1898年“任人宰割”的四个例子;第二部分以时间为序介绍邓稼先简历和贡献的句子;第五部分第3段等。

② 长短句交错使用

第三部分第4段介绍奥本海默的性格与为人。

选择什么样的句式,是根据思想感情的表达需要决定的,前者有气势,读来琅琅上口,后者则形成一种交错美,有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3)文章无华丽词藻,平实的语言中饱含感情。

第四部分的末段一个“热泪满眶”将作者的感情震荡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五部分第二、三段两句询问对朋友流露出的深情。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有感情地大声朗读,以“我最喜欢……句,因为它……”的形式在组内交流。

(五)拓展延伸

1.比较阅读屈原的《九歌•国殇》,体会二者共同的思想感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请以“假如我是名人”为话题,组织一段话。

(六) 结束语

让生命绽放一次灿烂,让感情澎湃一次潮汐,让思想散发一次光芒,让信念穿透一次时空,邓稼先做到了,在那个充满激情的年代,为了灵魂深处的希望,邓稼先让生命喷发着绚烂激情,他对生活乃至人生永恒的理解和感悟,丰富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灵。虽然邓稼先已离我们远去,但他会永远活在炎黄子孙的心中。

(七)作业布置

1.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学了本文后自己有什么收获。

2.收集“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请参照课文选择一人为他写小传。

二、教学反馈

(一)达标检测

1.请试着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至死不懈: 锋芒毕露:

家喻户晓: 妇孺皆知: 平沙无垠: 马革裹尸:

2.请仿照《邓稼先》一文中的“……时代,恐怕是……最……最……的年代,德国强占了……租借……俄国强占了……租借……法国强占了……租借……” 的句式,写一段话。(原句式的词语只保留:“恐怕是……最……最……”,句子形式要保留)

提示:可从写国家、学校、家庭、个人等发生的事件,主要训练用整句的形式,排比的修辞手法来写几件事。

3.请仔细阅读《我不能走》部分,完成下列各题:

① 你能概括出本文段叙述了邓稼先的一件什么事,表现了他的什么精神吗?

② 你知道作者引用《吊古战场文》的目的是什么吗?

4.你能谈谈本文给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吗?

参考答案

1. qì,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xiǎn,很少有人知道。 xiè,一直到死也没有松懈过。

lù,比喻显露出来的才华。 yù,每家每户都知道。

rú ,连妇女小孩都知道,表示众所周知。 yín,旷野(沙漠)无边无际。

guǒ,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2.略。

3.①一次实验出现意外,别人请他离开,他却不愿离开。表现他献身国防科技,无私奉献的精神。

②烘托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辛。

4.略。

(二)检测建议

本课作为名人传记,留给学生的空间较宽泛。因此,教学反馈的途径尽可多样化,笔者以为除检测题外,还可采用以下方式:

1.学生利用收集到的“两弹一星”科学家资料,制作小报或课件,在班内交流;

2.选出学生所写小传的优秀作品,编成集子,予以表扬;

3.以“名人故事大家讲”为主题,开展演讲比赛;

4.班内举行一次相关知识竞赛;

三、教学反思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本文由于篇幅较长,历经三个课时的学习,学生易陷入疲乏状态,因此,第一课时的导入一定要让学生充分活动,调动其学习的热情。对于学生介绍的资料,教师可作适当补充,尤其是作者与邓稼先非同一般的感情。教学中,小组内的活动,教师可采用竞争、评比的方法充分实现生生间的互动。对于学生主动提出的问题,则可让其他学生畅所欲言,最后教师归纳总结。讲解一些关键语句时,教师也可只提供一种思路,更多的让学生踊跃发言。教学中一些完全谈个人感想的环节,则更应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动起来,甚至于鼓励他们到台上演说。拓展部分,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适当补充屈原的相关知识。总之,整个教学过程中,让教师与学生始终处于合作状态,学生担任课堂的主要角色与参与者。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熟读,疏通文意。

2、积累重点实词。

3、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分析其性格特征。

4、探究内容,总结学法。

过程与方法

1、理解故事所阐明的道理。

2、揣摩人物的语言特点

3、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学法指导与适当点拨相结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治学要刻苦,提高修养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重点实词的积累。

难点:揣摩人物的语言特点。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进程:

学习目标:

1、 熟读,疏通文意。

2、积累重点实词。

3、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分析其性格特征。

4、探究内容,总结学法。

一、导入

谈话导入:回忆学习古文的方法。

二、新课:

1、板书课题:孙权劝学

2、介绍作者,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分角色朗读,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2)自主学习,积累重点词语。(方法:查看法)

4、再读课文,合作学习。

合作翻译,疏通文意。(方法:加字法,推断法。形式:两两合作,全班展示。)

5、 熟读课文,深入探究。

(1)孙权怎样劝学的?

(2)当吕蒙推辞了,孙权又怎样办呢?表达了怎样的心态?

(3)没有达到劝学的目的,接下来,孙权怎么办呢?

(4)从上面的劝说可以看出孙权劝学的什么特点?

(5)吕蒙学习以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看看鲁肃有什么反应?

进一步挖掘,深入文本:

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本文没有直接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等。 但由于人物语言个性鲜明,因而读者从人物的对话中就可以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点

结合对文中人物语言的揣摩,你看出文中人物的什么性格特点?

6、 拓展延伸:

1、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作者运用什么手法来突出人物的?

2、吕蒙由不学到学有所成的变化给你哪些启示?

三、学习方法总结:

读-------积累-----迁移

推荐文章:“悟”读古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目标

(1)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训练与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意蕴。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难点: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

课件:黄河大合唱之--《黄河颂》配乐朗诵及歌曲,壶口瀑布视频,保卫黄河的歌曲

导入新课:

被誉为母亲河的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魂之所在,历来为人们所歌咏。同学们到过黄河没有? (没有)好,咱们先来看看黄河,好吗?(播放壶口瀑布的视频)这黄河以他雄浑的气魄,高远的形象,入诗入画入曲,人们歌咏他,因为他古老,他孕育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他厚重,他本身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历史。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中华大地,中华民族危在旦夕。黄河以他的雄浑力量激励他的儿女奔赴抗战前线。.那是在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日演出队来到黄河边,来到壶口瀑布,涛涛黄河水在诗人胸中掀起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随后又一气呵成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唱遍大河上下,激励中华儿女为祖国尊严而战。《黄河大合唱》共八个乐章,今天老师跟大家一起来学习《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黄河颂》

一.初读课文,感知歌词

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黄河颂。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诵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停顿、节奏。揣摩思想感情。边读边思考边体会,诗歌结构分为几部分?诗歌饱含什么样的感情?(要表达的感情是什么样的?)(自由诵读)

1诗歌分为几部分?

生:分为两部分,分为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歌词分为描绘黄河,赞美黄河

2作品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表达了作者的赞美,歌颂,爱国之情

总结:也就是体现在一个字上的话就是“颂”。黄河颂是对黄河的颂歌,那么我们在读文章的时候表达的情感基调是什么样? (应该是赞美之情激昂,雄健,热情悲壮 自豪 深沉 赞讼 豪迈之情)

3如何把握文章这种感情基调呢?请同学选择你喜欢的一节练读,看你所选的这一节该怎样去读? (练读)

师:声音洪亮,读得很用心,但是情感节奏把握不到位。

师:那么我们来听一段配乐朗诵,请同学们仔细揣摩朗诵的语气语调,及情感的把握(听读)

4:听完诵读后说说他为什么会读得那么好呢?

读得这么好还源于作者对诗歌的深入理解,我们要想读得更好些,需要把握诗歌内容。感受诗句的内涵,受到诗句的感染,作者的情感在朗读中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那让我们一 起赏读课文,品读歌词

二.赏读课文,品味歌词

师:下面我们以朗诵词为例一起来揣摩读诗的方法,拿出你的笔把关键的词句画一下

师:哦,朗诵词。在歌词之前加朗诵词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呢,我们在影视作品里头也会经常发现这样的形式,对吧?这样,老师来把朗诵词读一下,同学们边听边体会、边思考,看一看朗诵词在作品当中能起到什么作用。 (范读)

(一)品读朗诵词

1:这段朗诵词摆在歌词之前你们认为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呢?好,请你说说。

领起下文,领起下文的,是英雄气魄,民族精神,伟大坚强,赞歌,(齐读)

2诵读诗歌应该注意什么?

(1)理解诗歌内容。在朗读时要通过对文章字词的分析,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注意朗读重音和朗读节奏,读好关键词,把握时代背景这样,才能在朗读时做到传情达意。

(2)把握诗歌的情感。朗读时要读得热情悲壮,读出黄河滚滚奔流的气势,读出中华民族团结抗战,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

(3)注意关键词的语气

(4)把握时代背景。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诗人光对黄河的颂歌,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二)品歌词

运用这种读诗的方法做一个训练:下面我们以纵列小组为单位,赏读歌词部分,每组读一节,(这组读望黄河,这组颂黄河的第一层,这组读颂黄河的第二层,这组读颂黄河的第三层。)选择你喜欢的一个句子或一个词,用声音传递情感,边读边赏,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应该怎样去读?并作有感情诵读。

1品读

2赏析

3交流(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

三.美读诗歌,升华主题

1美读

现在我们一起带着你对文章的理解,对诗歌饱满的激情,以及对诗歌中关键语的把握。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组合,可以分角色,可以配乐,可表演,把你的最高水平展示给大家。(练读),

自己组合,如果要分角色可以采用和同伴互助的形式,在小组中选择同伴合作,试着练一下,等会请同学们表演

师:选择一组来读,你们是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读的?(展示读)

师:不错,看来同学们有合作经验,这样来全班合作读,

下面我们来配音朗读,在画面、乐曲声中,进一步感受黄河勇往直前的气魄、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特别要要读好关键词。让我们一起投入感情,放声朗读吧!老师读第一段(齐读)

老师读第一段

一个同学读英雄气魄那段

女同学读第一节啊

男同学读第二节啊祖

剩下后面的一起读

要求:读出关键词的语气,读出情感,

师:在你们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黄河滚滚东流的气势,感受到了黄河永往直前的气魄,也感受到了黄河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老师想问一下作者在这里只是想赞美黄河吗?

2主旨:

作者想借黄河赞美我们的民族,我们的祖国,借此激发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四.课堂延伸 知识反馈

1你这节课的最大收获是什么?(鼓励学生自由谈)我们能不能利用这节课学到的朗读方法和技巧,来解决这一类问题呢?

2下面我播放《保卫黄河》的VCD,我们边听边看文字,找出要重读的关键词,听后我们一起来朗读。(播放《保卫黄河》的音乐,同时展示文字幻灯片)

让学生找重读关键词,并说说重读的理由,鼓励试着读一下,然后师生齐读,在高昂的气氛中结束歌词的学习。

六.课堂小节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黄河颂》,我们对歌词的认识才刚刚开始,我们对黄河的关注才刚刚开始,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就是保卫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我希望大家收集资料、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有机会亲自到黄河去看一看,真正的走进黄河。

最后让我们一起欣赏黄河颂的歌曲,在歌声中,再次感受黄河的英雄气魄和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实词“矜”、“颔”、“释”、“忿”、“徐”、“遣”;虚词:“尔”、“以”、“但”。

能力目标:培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作品中的文学形象,体会“熟能生巧”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诵读教学法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1、课文的朗读、背诵。

2、文言词的积累。

3、把握人物形象,体会“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难点:

1、自主阅读文言文,自行提出并解决问题。

2、训练学生的拓展思维。

3、由人及己,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电脑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篇短小精悍却又耐人寻味的文言文故事--《卖油翁》。(为了使这节课的学习更为顺利、高效,我把同学们分为男生、女生两个组,在下面的学习活动中来一场较量和比赛。希望各位同学畅所欲言,帼国不让须眉,好男儿也不怕与女斗!)问:哪位同学能说出以“百”字开头,形容人的箭法非常高明的成语?(生:“百发百中”,“百步穿杨”。师:为答出的组加分)

解说:“射”是古人非常推崇的一种技能,是古人常说的六艺之一。这“六艺”指的是“礼、乐、御、射、书、数”六种学问的技能。这就难怪康肃公陈尧咨因善射而自我炫耀了。但“卖油翁”却不以为然,我们来学习这篇短文,看看这是为什么。

二、整体感知:

1、用多媒体投影全文,教师范读。(听一听)

2、男女生以抢答的形式给红色标志的字词正音,清除读音障碍。(比一比)

①矜(jīn) ②圃(pǔn) ③睨(nì) ④颔(hàn) ⑤矢(shǐ)

⑥忿(fèn) ⑦杓(sháo) ⑧酌(zhuó) ⑨沥(lì) ⑩遣(qiǎn)

3、学生自由读,整体感知课文。(读一读)

4、师生讨论朗读技巧。(议一议)

康肃:傲慢、轻篾稍快、偏高

叙述部分中速、平缓;对话部分

卖油翁:镇定沉着较慢、较低

5、播放课文flash动画,朗读录音,帮助学生把握朗读语气并理解课文大意。(学生可以小声跟读)

6、学生有感情地齐声朗读课文(要求整齐、响亮、准确、有感情、语速恰当)。(试一试)

三、精读探究

1、学生分组自主、合作、探究地研习课文,小组解决不少的问题派代表写在黑板上。(教师调动:巴尔扎克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会思考提问的人,将是学习的优胜者。教育家陶行知说:愚者问得笨,智者问得巧,我们快速议议,看看男、女同学哪方提的问题好,能难倒对方。)

2、全班一起先解决黑板上有关疏通文意的问题。

3、用多媒体投影重点词语,学生掌握并积累。

矜:以此自矜--自夸

颔:但微颔之--点头

但:但手熟尔(惟手熟尔)--只不过

忿:康肃忿然曰--气愤

善射--射箭

射:

汝亦知射乎--射术、射技

以此自矜--凭借

以:以我酌油知之--凭借

以钱覆其口--凭借

但手熟尔--语气词,通“耳”

尔:

尔安敢轻吾射--你

杓:以杓酌油--同“勺”,sháo

4、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检查学生是否理解全文。(为复述者所在组加分)

5、小组再次探究,解决教师投影的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投影:

①你认为卖油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身怀绝技、谦虚稳重)

②你如何评价陈康肃这个人?(自我炫耀、趾高气扬)

③这个故事可能蕴含哪些道理?(熟能生巧、精益求精)

④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戒骄傲,勿卖弄,智者超然物外,艺无止境,学无止境,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四、背诵训练

1、投影背诵方法:

①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②抓住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的关键词背。如:

康肃公卖油翁

第一段开端:“善射”、“以此自矜”“睨之”、“但微颔之”

发展:“吾射不亦精乎?”“无他,但手熟尔”

第二段高潮:忿然酌油(技高一筹):取、覆、酌

结局:笑而遣之“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2、教师按背诵方法带学生一句一句背诵。

3、学生自由背诵。

4、集体背诵全文。

5、个别背诵全文(给背诵者所在组加分)

五、作者简介:

投影:欧阳修,字永叔,溢号文忠,号醉翁,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归田录》。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六、相关连接

投影:想一想,议一议:

①说出与“熟能生巧”相近的名言警句:如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

②说出与“熟能生巧”相近的故事:如

达芬奇画蛋

……

(不拘于此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加分)

七、拓展延伸(课外作业)

投影:

1、卖油翁走了之后,陈康肃会怎样,写一段你所想像的内容。

2、自由组成小组,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课后排练,在语文活动课上表演。

3、上网查阅《卖油翁》有关学习资料,了解唐宋八大家有关资料。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 篇7

【课型】新授

【教材分析】:《阿长与《山海经》》是鲁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七课,是鲁迅先生的文章。这是一篇纪实性的文章。文章几乎是按生活原样,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她饶舌、多事,有许多繁文缛节,但又爽朗、热情、乐于助人,有着淳朴、宽厚、善良、仁慈的美德。作者通过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地怀念之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领会长妈妈这一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品味细节描写。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朗读法、引导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学生搜集有关“阿长和《山海经》”的资料。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一)导语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对,是长妈妈,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万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板书标题、作者,

(二)作者介绍

指定学生简介作者。

(三)出示教学目标

(四)检查预习情况

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骇 掳 悚 煌急 疮疤 诘问 渴慕 霹雳 烦琐 惧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

明确: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事。

2、思考: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单?为什么这样安排?

明确:略写了阿长的称呼的来历、“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讨厌的种.种规矩、“长毛”的往事,详写了为“我”买《山海经》一事。略写的那些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她的外形特征,真实地反映长妈妈的一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阿长妈妈的敬意,而详写买《山海经》一事,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在作者看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三、精读课文,研读赏析

分角色朗读6-17自然段。

思考:长妈妈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烦的规矩?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从对这些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1.元旦除夕哈福橘,说是吃了它,一年到头,顺顺溜溜……

2.说人死了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从对这些烦琐的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是关心爱护“我”的,不然她也不会这样“切切察察”、不厌其烦地告诫“我”。

3.作者还用诙谐的笔墨叙述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令人捧腹的同时,又使人看到了长妈妈的无知、淳朴。这在一个孩子的眼中,她有“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

运用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师:这篇课文中,你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生提出问题,师生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师补充:文中描写了长妈妈塞给“我”福橘的往事,是怎样描写的?她的这一举动寄托了她怎样的愿望?

生回答后,师明确:

文中写她“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惶急地看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焦急的神态跃然纸上。而当“我”说:“阿妈,,恭喜……”之后,“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欣喜之态溢于言表。作者虽然认为这是“元旦辟头的磨难”,但正是这“磨难”中,寄托着长妈妈怎样善良真诚的愿望啊!她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头,顺顺流流”,这其中更重要的是孩子,因为并不是她自己吃福橘,而是由她“塞在我的嘴里”。

五、拓展延伸

元旦的古怪仪式中,特别传神的是第二天清早阿长的惶急情景,这里只有动作和神情,动作先是“将我按住”,再是“摇我的肩”,神情是“惶急地看着我”,此时真是无声胜有声,有丰富的潜台词,你设想一下,阿长心里最想说什么?

六、课堂总结

1.学生谈收获。

2.教师结束语:鲁迅笔下的长妈妈,她虽然多事饶舌,有些令人厌烦的规矩,但她真诚、善良淳朴、关心孩子,尽自己的可能帮助孩子,这样的人,怎能不让鲁迅深深地怀念呢?

七、布置作业《导与学》

八、板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事情:喜欢切切察察 睡觉摆“大”字 懂得许多规矩 讲“长毛”的故事 买《山海经》

形象特征:饶舌多事 不拘小节 迷信但真诚、善良无知淳朴 关心爱护、热情善良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长妈妈给人的初步印象是什么?(指名回答)

长妈妈喜欢饶舌多事、不拘小节。无知、淳朴,关心爱护我。那么,长妈妈还具有哪些性格特征呢?最让“我”对她产生敬意的是什么呢?

二、精读课文,研读赏析

齐读第18-28自然段。

1、这里,作者详细叙述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经过。指名学生复述买书的起因、经过、结果。

事情的起因:“我”曾在远房的叔祖那里看到过,后来一直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可远房叔祖那儿已无处可寻,买吧,又没有好机会。因此,“我”对《山海经》一直念念不忘。

经过:阿长向“我”问《山海经》的事,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将《山海经》给“我”买来了。

结果:“我”深受感动,从而不由得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

小结:文中用一个“霹雳”的比喻和词语“震惊”写出了“我”十分震惊的心理,也表现了“残’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物原因。作者得到绘图《山海经》的欣喜之态宛然可见。

2、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3、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情?

4、“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为什么会产生“新的敬意”?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5、“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么说?

6、文中哪句话抒发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

7、划出描写阿长的句子,判断这些句子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

8、分析“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一句有哪些精妙之处,写出了人物的哪些特点?

解决问题,学生自由讨论,老师归纳作答。

明确2、 “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说明我对从她那里得到《山海经》没抱任何希望,只是说说而已。

3、“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 说明我听到以后很震惊,很感动,表现了我极度惊喜、兴奋的心情。

4、为我买来《山海经》,她确有伟大的神力。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5、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过感激和“新的敬意”

6、明确问题五: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7、明确问题六:“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我给你买来了!”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穿着新的蓝布衫”写一人普通妇女的打扮。

“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写她对我的关切、爱护之情。

“高兴”写为我买来了而高兴,可见长妈妈的仁慈、善良。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写出了一个淳朴、热心、关爱孩子的阿长。

8、“哥儿”的称呼,有地方特色,但更透着阿长对我的亲热、疼爱之情。“三哼经”的说法非常传神地展现了一个不识字的普通妇女形象。但就是这么一个不识字的人竟给我买到了《山海经》,所以当听了这话时,“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 全体都震悚起来。”就显得真实自然,毫不夸张了。因此这处语言描写生动传神地展现了阿长虽然不识字没文化但却淳朴、热心、关爱孩子的形象特征,非常吻合人物的特点。

这部分围绕阿长的淳朴热心、关爱孩子的性格特点写了阿长给我买《山海经》一事,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了一个善良、仁慈、关爱孩子的长妈妈的高大形象。

9、画出文中表明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态度的词句,比较前后有什么变化,这是一种什么写法,有什么好处?

感情变化:讨厌--敬意--憎恶--新的敬意--怀念

(先抑) (后扬)

提问:文中哪些地方抒写了作者这种怀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明确:最后两个自然段,直接抒发了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文章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正是作者深沉怀念的真实写照。

三、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 本文的记叙线索是什么?

本文是以作者的思想变化为线索的。

2. 为什么文题是“阿长与《山海经》”,而文中却写了几件似和《山海经》无直接联系的事?记叙文的中心是作者通过记叙人和事体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一定看法。中心思想贯穿着文章始终,是文章的灵魂。作者是根据中心思想来选择材料和安排材料的。

记叙文的详略安排,是根据中心来确定的。对表现中心意思有较大作用的,为了突出重点,就要详细描述;与中心意思有些关系的次要材料就要写得简略些,详略配合得当,才能更好地突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更好地表达中心意思。略写往往是记叙文中的烘托部分,没有略写,文章内容就会呆板,头绪就会不清,情节就会不连贯。如果说详写是红花,略写就是不可 少的绿叶。如文中略写的“我”不大佩服阿长的三件事就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更全面完整地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的作用。

四、拓展延伸

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怎样看待他们,请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五、课堂总结。

1.学生谈收获。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可以从描写方法、写作方法、基础知识、情感等方面谈。

2.教师结束语。 总观全文,作者先是“不大佩服”,后来发生“新的敬意”,到最后发出深沉的祝福。作者用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来刻画阿长这一封建社会的普通劳动妇女形象,刻画出了一个淳朴热情、善良仁慈、关爱小孩的长妈妈形象,抒发了自己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思念之情及深深的怀念。

六、布置作业

继续完成写作练习

七、板书设计

感情变化:讨厌--敬意--憎恶--新的敬意--怀念

(先抑) (后扬)

【课后反思】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 篇8

【导学目标】

1.学习人物心理、动作描写方法。

2.领悟杨利伟严谨、科学的态度。

3.激发爱国热情,探索宇宙奥秘的求知欲望。

【学习重点】

1.品味文中富有诗意和饱含激情的语言。

2.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精神和敢说敢做、表里如一的人格,做一个高尚的人。

【课时计划】2课时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它于20__年10月15日9时发射,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20__年10月16日6时23分返回。这个飞船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的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生难字词

(1)字音

炽热(chì) 轮廓(kuò) 模拟(mó nǐ) 遨游(áo)

严谨(jǐn) 稠密(chóu) 瞬间(shùn) 概率(lǜ)

(2)词义

概率:又称或然率、机会率、机率(几率)或可能性,它是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烧灼:是指高温炙烫。

瞬间:形容刹那间、须臾、一眨眼的工夫。

稠密:又多又密;数量多密度大。

严谨:形容态度谨慎、细致、周全、完善,追求完美。

遨游:漫游,游历。

千钧重负: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

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

惊心动魄: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2.作者名片

杨利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男,汉族,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 350小时之久。20__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3.背景链接

20__年10月15日09时整发射升空,20__年10月16日6时23分返回地面,搭载物品:除了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外,“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一面北京20__年奥运会会徽、一面联合国国旗、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和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农作物种子等。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指导朗读

(1)老师领读重点段落: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让学生听读;

(2)请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读“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部分,让其他学生模仿。

2.整体感知

听读课文,思考:

1.文章有哪几个小标题?

【交流点拨】(1)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2)我看到了什么

(3)神秘的敲击声

(4)归途如此惊心动魄

2.太空一日,充满紧张与意外。阅读课文,找找看杨利伟遇到哪些意外?相应的又有哪些心理活动或举止?

【交流点拨】(1)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

(2)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了共振。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

(3)它急剧减速,产生了近4G的过载。我的前胸和后背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4)随后发生的情况让我非常紧张——右边的舷窗开始出现裂纹。

(5)接着飞船“嗵”的一下落地了。我感觉落地很重,飞船弹了起来。

3.画出文中体现航天员严谨科学态度的句子。

【交流点拨】(1)在它第二次落地时,我迅速按下了切伞开关。

(2)如释千斤重负,如同一次重生,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耐人寻味。

(3)飞行回来后我详细描述了这种难受的过程。

(4)经过分析研究,工作人员认为,飞船的共振主要来自火箭的振动。

(5)随后他们改进技术工艺,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神舟六号”飞行时,情况有了很大改善。

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层探究

1.近地时,飞船靠什么摆正的?

【交流点拨】主伞变成双吊摆正飞船。

2.描写飞船落地时,哪三个短语准确写出了落地顺序?

【交流点拨】(1)离地面5公里;

(2)飞船离地面1.2米;

(3)飞船停住了。

3.“那一刻四周寂静无声,舷窗黑乎乎的,看不到外面的任何景象。”这句话用了哪一种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交流点拨】环境描写,写出了我经历生死攸关后内心的平静、沉着。

4.历尽艰难的飞船成功返回,少不了“我”的操作。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交流点拨】我是一个冷静、沉着、勇敢、有毅力的中国优秀航天员。

步骤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总结课文

通过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与返回,表现了航天员杨利伟不仅沉着、冷静、勇敢、有毅力,而且严谨。赞扬了我国航天技术的飞跃发展。

2.拓展延伸

(1)结合课文内容,请你向杨利伟写一段颁奖词

【交流点拨】向杨利伟勇敢的行为敬礼,他用自己的行动让我们看到了更精彩的世界,用自己的脚步带领我国航天载人技术攀向了更高的山峰,是他们这些勇敢的航天员,让我们明白,生命也许真的需要冒险,是去征服自然,也是为了挑战自我。

(2)写一句励志语句送给自己、勉励自己。

【交流点拨】①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②每个人注定都要经历一番失败的煎熬和且行且上的痛苦。

③只要经历,即使是失败,也从不会是无益的。

④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打倒

(3)查阅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史:

【交流点拨】20__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

20__年10月12日,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成功发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被顺利送上太空。

20__年9月25日,中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

随着“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中国将依次发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

“神舟十一号”飞船已于20__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板书设计

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我看到了什么

神秘的敲击声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沉着冷静

勇敢有毅力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 篇9

一、教学设想

本课预计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完成文学作品第一个层面的解读,即对文本的内容、思想情感作一整体梳理;第二课时完成文学作品第二个层面的解读,即对文本的语言、结构以及组织材料等方面的写作特色进行品味学习。

两课时各有侧重又相互融合。前者是后者的铺垫,侧重于“文”,把握内容的同时应重视人文思想的熏陶;后者是前者的深入,侧重于“语”,品味习作特色的同时应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如果学生程度不够,第一层面的解读可考虑分为两课时进行。)

二、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及思想情感,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2、体会作者的善良,引导学生以善良对待善良,关爱弱者。

(二)教学侧重

体会人物特点与琐碎叙事之间的相互关系。叙事表达出人物特点,叙事服务于人物特点。

(三)课堂预设

1、新课导入

说说自己身边最苦的人。(职业、生活条件、身体状况)

2、研读老王之“苦”

(1)随机朗读(1——4)自然段;

(2)讨论老王之“苦”:生活艰苦 精神凄苦

[设计说明]

先结合导入讨论老王生活之“苦”:职业——蹬三轮 身体——残疾 生活——塌败小屋 再追问老王精神之“苦”:孤独、无亲

受恶意攻击、被人瞧不起

3、研读老王之“善”

(1)默读(5——22)自然段;

(2)讨论老王的品质:善良 朴实

[设计说明]

体现教学侧重,引导学生概括老王品质,寻找文本依据,通过对老王“送冰,送人,送香油、鸡蛋”等叙事的深入研究,理解老王的善良、朴实,应随机结合学生回答品味本文细节的传神之处。可设计感性题目如“老王所做的哪一件事最使你感动?”之类。

4、梳理“我”一家之善,领悟文本思想感情

(1)讨论:“我”一家的善良都表现在何处?

(2)讨论:老王死后,作者认为自己对老王这样关爱够了没有?

(3)结论:呼唤周围的人对苦人、弱者更多一份关爱。

[设计说明]

老王的善良都是通过我和老王的交往展开的,所以,在前一环节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应当很快梳理出:我与老王闲聊;女儿送鱼肝油;坐车照顾老王生意;关心老王生活;不白吃老王送的东西等事例。重点应当讨论(2),从而推敲末段——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为何愧怍?),当不难得出结论,把握文本思想情感。

5、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关爱身边的弱者、苦人: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社会都会有穷苦人、弱者,他们需要社会更多的同情关爱。同学们,学了本文之后,你准备怎样对待刚才(课前导入)介绍的身边的“苦人”呢?

[设计说明]

联系文本主题及生活实际,根据课堂时间,作适当的讨论,肯定学生的爱心。

6、课后作业

仔细观察身边的苦人、弱者,以最简洁又最感人的语言描写出他们的生存状况。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品味本文语言以及组织材料方面的特色。

2、局部对比学生与杨绛的描述,学习体会作家精彩的写法。

(二)教学侧重

体会杨绛运用朴素简洁的语言以及琐碎平淡的叙事还人物以真实,并且产生震撼效果的写作技巧。

(三)课堂预设

1、回顾上节所学

简述叙事内容及主题,为语言、组材特色分析作铺垫。

2、讨论语言特点

(1)联系课后第二题,举例说明本课语言特色;

(2)归纳语言特点:简洁 朴素

3、讨论组材特点

(1)举例说明叙事特点;

(2)归纳叙事特点:琐碎 平淡

4、小结杨绛作品特点

运用朴素简洁的语言以及琐碎平淡的叙事还人物以真实,这种看似冷漠,仿佛“他者”的叙述,却产生惊人的震撼效果。读者合上作品,才发现一种冷冷的悲凉自心底弥漫而来,感人至深却在不经意间,这是杨绛给我们带来的文学。

5、讨论学生习作得失

(1)典型习作(上节课后作业)投影阅读;

(2)对比杨绛讨论得失;

(3)修改各自上节课后作业。

6、选择作业

课后练习三“改写”或者“我读杨绛”选一。

附板书:

苦: 生活艰苦精神凄苦

1、老王——以—善—良—对—待—善—良——杨绛

善: 善良 朴实

语言 简洁 朴素

2、杨绛作品———————————— 真实震撼

叙事 琐碎 平淡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 篇10

【学习目标】

1、掌握字词;

2、通过了解作家、作品,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文;

4、理解诗文的内涵;

5、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过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平原上,象征着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古往今来 ,多少诗人为它赞颂着、歌唱着。

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1、检查预习:

找出下列读音或字形错误的字:

山巅diǎn 哺pǔ育 澎pén湃 狂澜lán 赞zhàn歌 发源yuán

屏嶂zhàng 浊zú流 滋zī长 气魄pò 劈pì成 宛wǎn转

2、解释加粗字:

狂澜:大波浪;山巅:大山顶;哺育:喂养;滋长:生长。

3、导入新课。

一、作家作品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在湖北光华县。1927年在中学年代就参加革命工作。1935年创作了《五月的鲜花》歌词,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反映中华民族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

二、欣赏音乐

下面请欣赏《黄河船夫曲》,并且用简洁的语言告诉大家:你听到了什么内容?

乌云满天,惊涛拍岸,黄河的船夫,在暴风雨中搏战,经过千辛万苦达到了彼岸。这象征我们伟大的民族和人民突破惊涛骇浪般的重重困难,终于取得辉煌的胜利。

三、欣赏《黄河颂》并指导学生朗读

四、自主、合作、探究

1、题目《黄河颂》中,哪个是关键词?

“颂”。

2、本诗可以分几个部分?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个部分:序曲、主体、尾声。

3、序曲部分和尾声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

本诗首尾呼应,但序曲部分重点在“黄河”上,尾声部分重点在“中华儿女”上。

4、朗读“序曲”和“尾声”,品味诗文内涵。

5、请同学思考“主体”部分:可以分成几部分?重点在哪里?我们可以把它们概括为什么?

绘黄河:两部分颂黄河。

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绘黄河”部分所写的内容及其作用。

从三方面实写黄河之景,表现颂歌气势,为“颂黄河”蓄势。

7、朗读“颂黄河”部分,思考:诗人从几方面来歌颂黄河?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象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你千万条铁的臂膀

三方面:黄河养育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中华民族;黄河激励中华民族。

五、拓展

请大家给歌词写朗颂词:

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岗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呈英豪!端起了长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先辈们用血汗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希望你们珍惜短暂而宝贵的学习生活,热爱生活,关注黄河,热爱我们的祖国。

七、课后活动

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 《黄河之水天上来》

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 篇11

一、基本情况

1、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7)班语文教学,从学生的基础和一周上课的综合表现来看,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一般,有不小的差距,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高,自主探究的能力也有待于提高,大多数学生在小学都是接受式学习,所以初中语文教学的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学生比较淳朴,课外知识掌握情况一般。本学期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工作,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学习能力。

2、教材分析:

这套教材,在每单元的后面都添加阅读、写作、综合实践性学习的板块,这样能使语文的学习始终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知识的生搬硬套,突出重点,把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修养整合在一起。

教科书在内容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练习上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自主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注重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要求学生在互助中展开学习活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七年级上册语文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

2、学习朗读的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感打下基础。

3、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的理解深度,体会其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养成边阅读边圈点勾画,敢于提问,敢于发言的良好的语文习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促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2、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知识,在生活中学道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3、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

4、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可以在课外组织朗读比赛或者演讲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5、建立合作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6、督促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写读书笔记,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进行交流。背诵名篇名句,并进行默写。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体会作者多种描写手法的艺术效果。

2、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性格和深厚的爱国情感、“孺子牛”般奉献精神。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思路:

1、整体把握——深入了解——讨论课文

2、走近鲁迅——学习鲁迅——反思自己

3、鲁迅的形象:伟大——平凡——伟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起鲁迅,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但在日常生活中的鲁迅也是这样吗?提起鲁迅我们还会和伟大睿智联系在一起,但日常生活中的鲁迅也是不苟言笑的吗?他有没有平凡的一面?我们经常说伟大往往寓于平凡之中,这句话适用于鲁迅吗?我们是否能从他平凡生活中发掘出他伟大的一面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起探究一下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

二、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思考:让我们一同走近鲁迅,请同学介绍你所了解的鲁迅。

三、深入研读讨论

1、请大家默读课文,总结课文共写了几个有关鲁迅的片段?可以归纳为几类?

明确:共10个6类,分别围绕外貌行动、待人接物、饮食起居、读书写作、休闲娱乐、与青年们交往6类生活场景来描写和塑造鲁迅先生的,使之具体、形象、生动。

2、哪一个片段最能打动你或者你认为写的最好?联系自身或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

(1)、外貌行动

第1个片段,概括写鲁迅先生“笑”的情态,突出其“明朗”的特点;概括写鲁迅先生“走”的情态,突出其“轻捷”的特点。

(2)、待人接物

第2个片段,具体写鲁迅先生对“我”和许广平的衣着批评一事,充分显示出鲁迅先生对待青年人既严肃批评其缺点,又不倦地给予帮助。

(3)、饮食起居

第3个片段,概括写鲁迅先生的饮食情况,喜欢北方饭菜,赞美萧红做的饭菜可口;鲁迅的胃不好。

第7个片段和青年交往中咖啡、可可、汽水之类家里都不预备,家里“饼干”,“向日葵子”;

第8个片段,鲁迅简易而两用的台灯;

第9个片段,和青年的交往,一次外出吃福建菜,海婴说菜不新鲜,全座的人都不相信,鲁迅确信孩子的判断,事实证明的确如此,说明鲁迅先生不会轻易抹杀孩子的天性。

(4)、与青年交往

第6个片段,读青年人的来稿,直至深夜

第9个片段,泡一壶红茶,和青年们一谈就一两个钟头,谈论当时中国的局势,如“伪满洲国”

(5)、休闲娱乐

第7个片段,看电影,介绍“珂勒惠支”的版画,以及史沫特烈援助当时的中国的事情;

(6)、读书工作

第4个片段,帮助瞿秋白先生校订《海上述林》,联系出版社。

第5个片段,与冯雪峰交往,支持革命,热爱祖国;

第8个片段,写先生夜间工作的情景,饱含了作者对鲁迅先生无限崇敬,感念之情.

第10个片段,详细写鲁迅先生生病的情景,概括写鲁迅先生病中笔耕不辍。

3、请就文中描写的鲁迅背影,写一段你的感悟,80字。

四、小结 :

阅读鲁迅的著作,我们可以感知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今天又通过萧红的回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让我们亲临到鲁迅伟大而平凡的精神,他的关心、扶持青年人和热爱祖国、支持革命是寓于平凡而真实的日常生活中的,或许正如人们所说,伟大正是寓于这种平凡之中吧,也一如他在诗歌中所说的那样: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1、学习积累文中出现的生词、成语。

2、快速默读课文,概括要点,理清故事情节。

3、品味文章中有着强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长的语句。

4、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2、感悟南极探险队员所折射的人文精神,理解南极探险的悲剧意义。

教法学法:默读法、朗读法、复述法、竞赛法、讨论法、质疑法、问答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根据需要选有关资料。2、准备幻灯片。

学生准备:1、收集有关南极资料。2、预习课文,使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一、导语

:同学们,你们了解南极吗?它一面向世人呈现着它那冰肌玉骨、绝世无双的美丽,一面又蒙上厚厚的面纱,使之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因此,叩访南极、第一个登上南极点是很多探险家们的梦想。在1911年12月14日、1912年1月18日这短短的、不足五个星期的时间里,先后有两支探险队到达:一支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队成功的让国旗飘扬在南极点上凯旋而归,一支以斯科特为首的英国队在归途中全军覆灭。而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却饱含感情的为斯科特一行写传,并称他们为伟大的悲剧,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传记节选《伟大的悲剧》,去感受定格在历史长河中的这一悲壮的一幕。(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幻灯】

1、作家作品介绍: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代表作:传记《罗曼·罗兰》 《三位大师》,唯一的长篇《焦躁的心》,特点:不拘于史实,着重表现人物个性。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贮藏( ) ②储存( ) ③忧心忡忡( ) ④凛冽( ) ⑤毋宁( )

⑥白雪皑皑( )⑦遗孀( ) ⑧告罄( ) ⑨怏怏不快( )

3、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拖zhuài( ) ②战lì( ) ③sù( )米 ④gū( )负 ⑤吞shì( )

⑥鲁mǎng( ) ⑦雪qiāo( ) ⑧ è( )运 ⑨zhān( )鞋

4、请复述文章内容并用一句话概括

抓住文章内容的关键环节,不仅要明确作者的写作线索(时间顺序),还要弄清在作者叙述的这段时间内,发生了那些事情,从1912年1月16日到11月12日,要抓住每一阶段的典型事例。

这篇文章的主要事例大致有:热情高涨地奔向极点--极点惊现挪威国旗--心情无比沮丧失望--履行冷酷无情的职责--归途遇上暴风雪--遭遇疲惫、冻伤和饥饿--埃文斯精神失常而死去--燃料越来越少--奥茨英勇地走进暴风雪--3月29日三人静候死神来临--斯科特记日记直到生命最后一息--10月29日救援者发现他们的尸体和遗物。

概括:本文讲述了斯科特一行五人在从南极返回途中不幸遇难的故事。

5、请用一个词来形容你读完文章后的第一感受(震撼、钦佩、崇敬。)

三、研读课文,体会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多角度与作品对话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文中那些最令你感动、难忘的细节和精彩的语句。再现英雄的形象,走入他们的心灵,感受作者的挚情。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最打动你的细节,讨论是什么打动了你?阐述这一细节、语句给你带来的体会与感受,代表发言(发言时选择好朗读方式),组员补充。

3、学生边回答教师边点拨、归纳:

①斯科特接受为胜利者阿蒙森作证的任务。

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英国人普遍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这种文化传统熏陶下的斯科特,不能不接受这项为他人的业绩作证的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显得无比的高尚,赢得了人们的尊敬。(板书:正直、诚实、守信)(失败之悲作证之悲)

②威尔逊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仍拖着十六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对待事业他表现出了执着和坚毅的品质。(板书:执着坚毅)

③奥茨独自走向死亡。

但是谁也不敢说一句阻拦他的话,也没有一个人敢伸出手去向他握别。他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奥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这是一支团结的队伍,特别是奥茨关键时刻为了保护团队,就那么平静、镇定地把生命交给了死神。(板书:献身团结协作集体主义)

④斯科特极冷静地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板书:爱忠诚)(死亡之悲)

(这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讨论过程中对重点的语段、句子,像奥茨英雄似的死去、斯科特三人安静地死去等情节中的语句组织学生朗读,对关键词语反复品读,用以加深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共同解决。在谈到斯科特的绝笔这一情节时引导学生想象斯科特给国家、民众、朋友、妻子、孩子可能写一些什么。)

四、质疑研讨,挖掘主旨【幻灯】

生分组交流、讨论、回答,师归纳总结

1、思考伟大的悲剧课题的深刻含义。

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虽然斯科特一行的肉体、生命遭到毁灭,但他们的精神是有价值的、伟大的。他们的悲剧中蕴藏着伟大。一个有价值的、美的毁灭难道不能称之为伟大的悲剧吗?这样看来,茨威格给这些失败者写传的原因也就不言而喻了。

2、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作者描绘的五个探险者,是英国的英雄,也是全人类的英雄,让所有人仰慕。(板书意义)

教师归纳、总结

斯科特他们在角逐中失败了,在失败的归途中又全军覆灭,他们的肉体倒下了,但他们在这过程中所折射的高尚的灵魂,震撼了所有得知悲剧的人们。英国国王跪下来悼念他们,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为他们作传。

由此看来,事业的成功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透过事件背后所折射出来的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让我们深情地齐读最后一段,来表达对英雄们的赞叹。

五、拓展迁移【幻灯】

1、斯科特没能实现第一的目标,而且没能成功地返回祖国,可以说他是一个失败者,但他却赢得了胜利者都没有的尊重和赞誉。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失败,我们该怎样面对呢?

2、说说你对英雄的认识

3、美丽南极--探险队员探险的意义及作用。

六、课堂总结

最后让我们齐读五位英雄的名字,将他们铭刻在我们的心中,激励我们去探索未知的科学领域,去实现我们生命的价值。

【幻灯】(大声齐读)

斯科特 鲍尔斯 威尔逊 埃文斯 奥茨

七、布置作业

学习本课后,以我看英雄为话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短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 篇14

[整体设想]:

《最后一课》这篇小说一直被人们誉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小说将普法战争这一重大社会历史题材浓缩在一所小学最后一堂法语课的场景里,谱写了一曲悲壮昂扬的爱国主义颂歌,创造了短篇小说艺术的典范,为世界人民广泛传诵。第一课时主要引导学生体会文中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第二课时着重探讨小说的艺术特色,本课为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小说背景理解“最后一课”的含义。

2、分析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是怎样的人,从而感受法国人民在亡国之际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

3、懂得母语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树立热爱汉语、学好汉语的意识,培养自己的爱国感情。

[教学重点]:在分析人物形象过程中体会法国人民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

1、小弗郎士的情感变化线索。

2、分析韩麦尔先生的艺术形象。

[教学方法]:

概括法讨论与点拨法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学习、热爱民族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是爱国的表现,失去民族语言就等于丧失国土。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诉你,你再也不能学习汉语,每天你挂在嘴边的普通话不能再用了,从今天开始你只能用日语交流,那么你会有怎样的感受感言)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都德的《最后一课》,体会一下国家被占领,将要失去自己祖国语言的法国人民是什么样的感受。

二、了解作者及文体知识

1、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法国十九世纪著名小说家。28岁的时候他出版了第一部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获得巨大成功。《最后一课》是他短篇小说的代表作,这篇小说写于1873年,当时正是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时期,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地区。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好永远统治这些地方,普鲁士政府下了一道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最后一课》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背景。

2、的体裁为短篇小说,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今天我们将主要由分析人物形象入手,体会小说所要表达的情感。

三、整体感知课文,正音正字。

郝hǎo叟sǒu 懊ào悔 字帖tiè

强qiǎng迫 踱duó步 哽咽gěng yè

四、深入探讨

1、最后一课的情形和平时有什么不同吗?(可从气氛、学生、老师等角度归纳)(结合课堂实际情况,调动气氛)

其一,过去开始上课的时侯,总是“一阵喧闹”的教室,现在“一切偏安安静静的”,其二,平时严厉的老师,今天却“很温和”。其三,老师穿上了遇到重大事件才穿的漂亮的礼服。其四,后排还坐着好些镇上的人,特别是郝叟老头还翻开了一本初级读本。教室里有一种严肃的气氛。

2、在整堂课的过程中变化最大的人物是谁?(小弗郎士)

3、在最后一课中小弗郎士对什么的思想感情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请大家结合课文具体内容从对学习,对老师、对祖国几个方面来谈小弗郎士的变化。(小组讨论)

A、小弗郎士本来是一个贪玩、不爱学习的孩子,他总是想着逃课,去找鸟窝,去溜冰,最讨厌课本,觉得它们很讨厌,带着又那么沉重。而现在他觉得它们都是他的好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

B、以前他觉得韩麦尔先生是个很严厉的人,现在他称韩麦尔先生为“可怜的人”,开始理解和同情韩麦尔先生,甚至敬仰先生的人格,“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C、对于祖国,作为小学生的小弗郎士一开始并没有失去国土的悲痛,没有爱国的意识,看到普鲁士兵在操练还觉得比学习有意思,而在最后一堂课上他懂得侵略者的意义,懂得去仇恨普鲁士的侵略者,说他们是“坏家伙”,成长为了一个懂事成熟、热爱祖国的孩子。

4、是什么让本来贪玩的小弗郎士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是他的老师韩麦尔先生的一言一行教育了他,是亡国的惨痛巨烈地震撼了他,是最后一课的典型环境感染了他,更是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兰西人民民族感情的无情伤害促进了他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

5、看来韩麦尔先生对于小弗郎士的影响非常大。你认为韩麦尔先生是一

个什么样的人呢?结合具体内容来谈。(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谈时提醒:自己思考准备回答的同时注意倾听同学的发言,进行反驳。

教师调控为三种理解。

a、学生发言,认为韩麦尔先生

①是一个可怜的人②是一个原先不大负责的人③是一个严厉的人④是一个普通的人⑤是个温和而严肃的人⑥是一个有勇气的人⑦是一忠心耿耿的人⑧是一个爱国的人⑨是一个留下了高大形象的人……

b、教师调控,组织讨论三种“见解”。

①韩麦尔是一个普通的人②韩麦尔是一个“可怜”的人③韩麦尔是一个爱国者。

①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普通的人:

镇上的一位普普通通的教师。平平常常工作了40年,课堂教学的管理水平不大高。有时还“玩忽职守”“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我去钓鱼的时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们一天假吗?

②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可怜”的人:

这是他给孩子们及镇上的人上的最后一次课,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离开他工作40年的地方,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而且再也不能教法语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教一节课又一节课,恨不得把全部知识都教给我们。这个可怜的人异常的难受,他一动也不动地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脸色惨白,话也说不下去。……

③韩麦尔是一个爱国者:

换上礼服,纪念这最后一课,以表示对失去国土的敬意;对自己从前的工作态度进行了反省,对阿尔萨斯人进行了直率的批评;赞美法语,说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说明语言好比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面对即将要丧失的祖国语言内心的极大悲痛,使出全身的力量写“法兰西万岁!”这两个大字。这些都足以证明韩麦尔先生对于祖国的热爱。

(在讨论中重点放在第③种“见解”。注意最后一部分,韩麦尔先生的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

最后一部分,作者从人物描写的哪些方面来刻画韩麦尔先生?

语言: “我的朋友们啊”、“我――我――”;神态: “脸色惨白”“呆在那里”;动作:转、拿、使、写、靠、做手势。写出了他对侵略者的强烈的愤恨和丧失国土给他的沉重的打击,表明他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

(结合讨论,有感情的诵读韩麦尔先生的大段独白,诵读课文最后一部分,想象、描述这一精彩的特写镜头,体会其中的情感,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 )

6、最后一堂法语课上,无论是本来贪玩的小弗郎士还是原本普通的韩麦尔先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者如此深入刻画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的形象想要传达给读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作者借助于对最后一课的描述,深入的刻画了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的形象,表达了法国人民对于祖国的热爱,对于侵略者的仇恨。

五、拓展延伸

1、普鲁士侵略者为什么不让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的人民学法语了?

因为语言是民族的标志和象征,是联系人民思想的纽带,它能使人们不忘自己的祖国,团结起来和侵略者斗争,求得民族的解放。普鲁士侵略者想

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自己的祖国,他们好永远统治这些地方,禁止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的人民学习自己祖国的语言,妄图用这种阴险、毒辣的手段奴役法国人民。

补充资料:在我们国家也同样出现过这样文化侵略的现象,日本占领了我国的东北三省后,为了奴役中国人民,日本人在东北强制中国人学习日语,给中国人灌输自己是日本统治下的满州人的思想,想从思想上彻底的奴役中国人,把中国人变为他们的奴隶。当然日本人的阴险用心并没有得逞,否则今天我们就不能够在这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自己祖国的语言。

2、如今,随着时代的需要学外语变成一种潮流,同学们如何看待学外语这个问题。(学习外语同样是为了爱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3、如果这最后一节法语课结束前韩麦尔先生让听课的人各讲一两句话,请你选择一个人物,根据他的个性,以他的身份写出要说的话。

六、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习了这篇小说,我们明白热爱祖国就应该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今天我们有不少既热爱祖国又认真学好语文的好同学,但是也有个别嘴里喊着爱国,心里也想爱国,却并没有认真学好语文的同学。既然懂了这个道理,今后希望大家以更积极的热情投入到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汉语的学习中去。

七、布置作业:下堂课我们讨论这篇小说艺术魅力的另一个方面:艺术特色。同学们可在这方面先作思考。

板书:

最后一课

都德(法)

环境:(时代背景)普法战争,法国战败

敬仰

人物: 小弗郎士 韩麦尔先生

唤醒

贪玩、不爱学习、幼稚 普通教师、不大负责任的人

情节:变

懂事、爱学习、爱祖国 爱国志士

情感:对祖国的热爱,对侵略者的仇恨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 篇15

教学目标:

1.朗读感知课文

2.品味欣赏语言

3.领悟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品味欣赏精彩的语句和段落,把握作者的爱国之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入:

1. 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并课件展示美丽丰饶的东北景物图片。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

2. 作者简介

端木蕻良(1912-1996),现代作家。辽宁省昌图县人,原名曹汉文、曹京平。中国的30年代,是动荡不安的年代,曹京平为避免国民党迫害,决定给自己起个既不被人猜疑,又让人难以模仿的笔名。于是,用了“端木”这个复姓,又把他东北家乡红高粱的别称--“红粱”移作名字。这样他的名字就成了“端木红粱”。可是,他当时身处白色恐怖之中,公开使用“红”字,很容易招来嫌疑。于是改用谐音 “端木蕻良” 。

3.字词检测

二、朗读品味:

1、 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这是一片__的土地?用笔划出相应的语句。

学生自读,交流展示(美丽、丰饶、神秘、伟大、曾经欢笑、饱含屈辱、)

2、学生跳读,思考:作者怀着__的情感?用笔划出相应的语句。

交流展示(怀念、赞美、忧伤、愤怒、)

3、学生默读,思考:作者发出__的誓言?用笔划出相应的语句。

交流展示(誓为解放家乡而战斗到底)

4、学生朗读,进一步感受文中的感情。

5、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从文章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这一标题应该理解“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三、课堂小结

四、拓展延伸

赏析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五、作业布置

1、透过重重的历史帷幕,先烈们的目光默默地注视着我们,目光中充满了忧伤、关切和期望。那我们该对先烈们说些什么呢?

2、回顾历史,面对现实,你想对同学们说些什么呢?请写下来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 篇16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2.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

1、千百年来,花木兰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播放动画片《花木兰》片段,学生欣赏。

这个故事最早却来源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2、介绍作品。《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乐府诗”——继《诗经》《楚词》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木兰诗》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二.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配乐朗读),学生在听中提出应注意的字音。

2.小组疏通文意,说说情节:学生用自己语言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3、要求以“木兰_________”句式概括每节内容,横线上限填四个字。

(木兰停机叹息、代父从军、奔赴战场、征战沙场、还朝辞官、会见亲人、讴歌英雄)

女儿性情 英雄气概 女儿性情

三.赏析人物

1、学生再读课文,四人一组讨论:要求以“我从课文_____读到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句式来说。板书: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

教师小结:木兰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因为她既有女儿情怀,更具英雄气慨的古代杰出巾帼英雄形象,在代父从军中看到了她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渴望和平的心愿。

2.学生举例我国历史上的 巾帼英雄(如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

3、其实在地方戏曲中也有歌颂巾帼英雄的作品,学生欣赏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

四、拓展延伸

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又是怎么样来体现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品味凝练语言。

2、欣赏动画片《花木兰》,比较中西方人物形象异同。

附板书: 木 兰诗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

巾帼英雄 爱国、渴望和平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品味语言,并当堂背诵。

2、进行片断写作训练,提高想象和联想能力,进一步理解木兰形象。

3、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

发现文中的创新之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从上节课木兰形象导入本课内容。

2、学生提出不能翻译的重点词,教师给予解释。

(惟、愿、市、旦、度、策、强、将、著、贴、火、走、安)

二、品味语言

1、学生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例举:

①、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并找出其它互文的句子。

(明确:a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b战事紧迫。c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d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互文。)

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介绍对偶、夸张、互文)

——(仅仅三十个字就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可见语言精炼,字字千金。)

③.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的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

④.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2、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扩写第四段,并当堂交流。

三、体验反思

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四、探究发现

1、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除了老师讲的理解,你在与《木兰诗》进行心灵的碰撞时,你有什么创造性发现吗?(困惑处或者不同见解处)

如:①第一段中“唧唧复唧唧”声与“不闻机杼声”的矛盾。

(“唧唧”声有三种说法:织机声、叹息声、虫鸣声。)

②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

(现在在西南地区还有这样称呼父亲的。“爷”也作“耶”)

③木兰去时是应“可汗”之征,而归来却受“天子”之赏,那不是前后矛盾了吗?

(“可汗”是古代西北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天子”是封建社会汉族对君主的称呼。可是在这首诗中“可汗”却成了“天子”的同义词,不能再按照《广韵》中所谓“蕃王称”的本义了。这只能看做在《木兰诗》时代汉语里已有了外来语的成分。——是北魏汉化的结果)

④木兰不当官是不慕功名富贵吗?

(木兰的还乡,决非什么不慕功名富贵的问题,也不是什么热爱劳动的问题,而是封建社会压迫、歧视妇女的必然结局。)

A、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

B、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女性的命运!

(可以与“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法国的女英雄贞德的故事等进行比较)

(无论是花木兰、梁红玉、穆桂英,还是“奥尔良姑娘”贞德,她们“幸运”地跃出历史地平线的机遇,无论是在历史的记录里,还是在传奇的虚构中,其背景都是烽烟四起、强敌犯境的父权衰微之秋。换言之,除却作为妲己 一类的亡国妖女,女人以英雄的身份出演于历史的唯一可能,仍是是父权、男权衰亡、崩塌之即。)

⑤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打扮。

(“帖花黄”是北魏妇女的面饰。有两说:一说“元魏时禁民间妇女不得施粉黛;自非宫人,皆黄眉黑妆。故《木兰诗》中有‘对镜帖花黄’之句。”(《谷山笔尘》)另一说,将金黄色的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形状,贴在额上。)

五、布置作业

1、描写家人团聚场面,字数300字。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 篇1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铭”“说”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品味“片言明百意”的语言。

3.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特征;体会语言特色及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诵读课文,体味骈散结合的语言之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诵读法、批注法、“知人论文”探究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并理解作者高洁的品质、安贫乐道的情趣和豪迈的气概。

2.领悟文中君子的高洁品质,并把其化为自己对崇高道德的追求。

导语设计

设计1:(背景导入)

在中国的诸多文化遗迹当中,有很多帝王将相的宫府宅邸,它们或者以豪华气派让人惊叹不已,或者以设计精巧让人流连忘返。但有一处居所,它既小且陋,却因主人的一篇铭文而传颂千载。这就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下面让我们学习《陋室铭》,一起走进“陋室”,走进刘禹锡的精神世界。

设计2:(激发兴趣)

来到嘉兴,就不能不说南湖,谁给我介绍一下南湖?(红船,南湖菱)南湖还有一种特产,就是“南湖菱”。谁来介绍一下?

其他地方的菱都有角,故称“菱角”,南湖菱与其他地方的菱角不一样,是无角菱。据说其他地方的菱角秧苗放到南湖,也会变成无角菱,南湖真是太神奇了。

“菱”与“灵”相通,据说,吃了南湖菱会让人有灵气,南湖菱养育了充满灵气的嘉兴人。我看不假,在座的同学眼睛都水灵灵的,个个都充满了灵气啊。

远在唐朝的时候,嘉兴就孕育了一个充满灵气的青年才俊。他就是刘禹锡。他出生在嘉兴,吃了不少南湖菱,很有灵气。他在老师的指引下,在自己的努力下,满腹经纶。19岁时游学当时的京城长安。22岁就进士及第,后来年纪轻轻就成了朝廷里的重要官员,深得朝廷重用。另外,他写的诗与白居易齐名,他写的文与柳宗元齐名。

我们小学里就学过他的一首诗《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只有内心宁静的人,才能写出如此富有诗情画意的月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陋室铭》。

设计3:(激情导入)

荷花也称莲花,它一直是中国画家们喜爱的绘画题材,也是历来为文人墨客们所称颂的景物。李白的“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和白居易的“冷碧新秋水,残红半破莲。从来寥落意,不似此池边”分别抒发了诗人不同的感情。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入荷花别样红”则抒写了满湖荷花带给人们的无尽喜悦。而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在南康郡做官时,曾亲自率领属下开挖了一块四十余丈宽的池塘种莲。他凭栏放目,触景生情,写下了赞美莲花的传世名篇《爱莲说》。

设计4:(哲理导入)

世间万物,总能引起人们对生活的沉思。一些事物所具有的品质,也经常引起人们的联想,并借以鞭策自己过更高尚的生活。今天,我们就学习宋代哲学家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看一看作者对莲花的品质作了怎样的联想,表达了他怎样的心志。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铭”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重点)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品味“片言明百意”的语言。(重难点)

学习过程

目标导学一 :背景介绍,检查预习

1.题解:当时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判官,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横加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他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光,搬了三次家,刘禹锡想,这狗官也实在太不像话了,想作弄我,我偏不买你的账,你要我愁,我偏乐,于是,愤然提笔,写下了这篇《陋室铭》,并请大书法家柳公权书碑勒石,立于门前,以示“纪念”。

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就是简陋的房子。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2.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目标导学二 :初读美文,整体感知

1.准确朗读全文,要求:

①读准字音,如“馨xīn”、“牍dú”。

②结合课文注释理清思路。

2.结合课文,组织学生依次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①课文名为《陋室铭》,为何结尾是“孔子云:何陋之有”,这是否矛盾?

明确:不矛盾。题目中的“陋”是书房的形陋,而结尾处的“陋”是鄙俗的意思,指只要室中人品德高尚,房屋就不简陋,紧扣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即这虽是陋室,但作为主人的我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②陋室不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明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环境的清幽、雅致。反映出室主人淡泊名利的志趣。“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朋友的贤良儒雅,反映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情怀。“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写生活的高雅脱俗,反映出室主人不为琐事萦怀的心态。

③文章主旨至此已突出,意思似乎已写尽,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呢?

明确:这是作者向深处开拓主题。采用类比,用历诸葛亮和杨子云的名室同自己的陋室相比,暗示他们居住的本也是陋室,只因主人的才德而名扬天下,只要我继续修身养性,我的陋室也将被后人称道,我本人也会和诸葛亮、杨子云那样被后人景仰。

④文章起笔写山水似乎与陋室不相干,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古代传说中,山中有神仙,这山就是名山;水中有蛟龙,这水就是灵水。作者在这里运用类比的手法,意在说明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在于深而在于龙,那么室之陋与不陋,就不在于它是否豪华富贵,而在主人的德行是否高尚了。文章先用山水起笔,暗暗施墨,徐徐点题,如水流直下,水到渠成,十分自然地写出陋室不陋的原因,即后文的“德馨”。

3.学生小结本文思路,明确本文构思新颖、文意通达、句句相连、波澜起伏、耐人寻味的写作特点。

目标导学三 :品味剖析,领悟意境

1.组织学生领悟以下语句: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学生想象句中之景,用语言描绘,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台阶上长满青苔,可见房子常年失修,窗前门旁长满青草,可见环境的荒凉冷落。“上”字写出了苔藓从台阶上爬到陋室,仿佛要听听主人在说什么。“入”字则写出了青草仿佛在窗口窥视主人在干什么,这里采用拟人手法,把苔藓青草写活了,赋予它们以人的灵性。我们已忘却陋室的凄凉荒芜,而感受到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同时文句也流露出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

②“鸿儒”可换成“群儒”吗?“金经”可换为“五经”吗?

明确:“鸿儒”不可换成“群儒”,因“群儒”无大之义,显得太多了。“金经”也不可换为“五经”,因作者当时受贬,思想上有些消沉,想从佛经上找到某种寄托,“阅金经”正是作者当时感情的折射。

2.品读以上文句,体会意境美。

目标导学三 :赏析诵读,欣赏形式

1.引导学生了解:本文是一篇骈文。字数相同、意思相对的两个相接的句子,叫做骈句。骈句不仅讲究对偶,而且讲究声律。本文中的押韵就是讲究声律的表现之一。押韵指在句末或联句之末用韵母、声调相同的字。文中名、灵、馨、青、丁、经、形、亭押韵。骈文押韵使人加深了印象;同时便于吟诵和记忆,有声调和节奏之美。

2.学生有节奏地自读全文,体会韵律节奏之美。

3.引导学生明确:本文在立意手法上是托物言志。“托”的对象是“室”,表现的是作者不贪恋富贵荣华、淡泊名利、安贫乐道、重视自身修养的志趣。

目标导学四 :写作尝试,拓展迁移

1. 背诵《陋室铭》。

2.为进一步体会中国文人那种超脱红尘的宁静和宠辱不惊的恬静坦然,可推荐学生阅读以下篇目:陶渊明《饮酒》、梁实秋《雅舍》、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

3.仿写一篇《铭》

示例(一):

交友“铭”

友不在多,知心就行。貌不在美,心仁则灵。斯是好友,唯吾真情。遭难舍身救,遇福共分享。彼此存信任,处事有默契。可以同生死,共患难。无争吵之乱耳,无猜嫉之劳形。战国廉蔺交,盛唐李孟情。好友云:“君交如水。”

示例(二):

奥运铭

国不在大,技高成名,人不在多,参与就行.斯是奥运,众星如云.队员现绝技,教练出奇兵.场上争金牌,场下叙友情.可以破记录,论输赢,有拼搏之雄姿,有交流之文明.东方雄狮怒,西方苍鹰鸣.国人云:"看我奥运."

4.结束总结:刘禹锡一生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为此,他屡遭贬谪,历经坎坷。但是……一间陋室哪里困得住你的铁骨,一片青苔哪里遮得住你的壮志,一本金经哪里掩饰得住你心中的豪情?我清晰的听到,从那间陋室里,传来一个不羁声音——生活可以贫困,精神不可潦倒。

【教学提示】

背景介绍,可小组合作完成,然后再分别汇报,这样效果更好。

【学法指导】

铭文特点: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教学提示】

可指名朗读,在此基础上同桌讨论、交流。

【学法指导】

类比:类比修辞是基于两种不同事物或道理间的类似,借助喻体的特征,通过联想来对本体加以修饰描摹的一种文学修辞手法。

类比的作用:就是借助类似的事物的特征刻画突出本体事物特征,更浅显形象地加深本体事物理解,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类比的逻辑推理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共鸣。

在文学中,类比属于比喻范畴,与明喻、隐喻紧密相连,但又同中存异。类比是扩展式的比喻,所涉及的两事物间的相似点往往非止一端,各各对应,形成逻辑推理的前提。

【教学提示】

可以分组合作,教师补充完善。

【学法指导】

意境:就是作者通过将思想、立意、情感与文章中所描绘的具体景象,达到了水乳交融、顽昧融合的境地。也可以说是作者将通过视觉得到的物像,运用理性的思维方式,不断地对物像进行提炼与升华,最终达到精神层面的享受。

有许多散文创作者认为,意境纵然是由对具体物像的刹那触动而取得,但那是很粗糙的,还需要不断的提炼和雕琢,才能展示其真正的美。就像一块璞玉,必须经过石匠的精心雕磨,才会成为真正的宝玉。所以散文意境的创设一般要经历感应、孕育和激变三个阶段。

板书设计

陋室铭(托物言志)

1.(1—3句)比喻起兴,引出陋室。

2.(4—7句)写景叙事,描写陋室。

3.(8、9句)古贤自比,表明心志。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说”的特点;(重点)

2.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特征;体会语言特色及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难点)

学习过程

目标导学一:检查预习,指导朗读

1.板书课题:爱莲说周敦颐(dūnyí)注意“颐”字的写法,左边中间是个“口”,不能写成“臣”字。“莲”是上下结构,“艹”应在“连”字之上。

2.题解:“说”是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偏重于议论。所以后来人们常把说理辨析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那么“爱莲说”这个题目该如何理解呢?

归纳:谈谈爱莲花的道理,说说爱莲花的道理。

3.指导顺畅朗读

①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注意语气语调,在自己认为难读难写的字下画上横线。

②让学生利用工具书、互相交流解决难读难写的字。

③让两位学生上黑板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甚蕃(fán)淤(yū)泥濯(zhuó)清涟(lián)不染(rǎn)

亵(xiè)玩隐逸(yì)噫(yī)鲜(xiǎn)有闻

④学生齐读课文。

4.指导诵读课文

①明确诵读要求: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古人读诗文用的是吟诵的方法,语气比较舒缓,抑扬顿挫,很有韵味。我们在读文言文时,可以借鉴古人的读书经验。

②比较文中八个“之”的用法:文中有八个带“之”的句,哪些句子中的“之”可以理解为“的”,哪些句子中的“之”有舒缓语气的作用?

③文中还有哪些字词在诵读时,语气可以适当延长些呢?(让学生轻声朗读体会)明确:如第1段中的三个“而”。第2段中的三个“也”,叹词“噫”,语气助词“矣”等。

④本文句式上的特点是骈散结合。相邻的两句话,字数相等,意思相对,叫做骈句。从宽处讲,排比句也可看作骈句。提问:文中哪些句子属于骈句呢?

明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⑤提问:这两处骈句应该怎样来读呢?

明确“出……不染,濯……不妖”,“染”、“妖”读时要一扬一抑。读排比句时,语气应逐渐加强,层层推进,富有气势。

⑥学生齐声诵读课文,体会诵读指导要求。

目标导学二:揣摩语言,理解内容

1.学生小声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理解句意,小组讨论疑难问题。

2.让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决有关难字难句的问题。

3.提问:在作者看来,莲花有什么可爱之处呢?试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

明确:莲花的可爱之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提问:这一长句,突出了莲花的哪些特点呢?(明确后板书莲的品格“高洁”、“庄重”、“正直”、“芳香”、“清高”。)

明确:这个长句,从生长的环境方面,写出了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濯清涟而不妖”的庄重;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出了莲“中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远益清”的芳香;从风度气质方面写出了莲“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

5.提问:我们知道了作者之所以爱莲,不仅因为莲花的姿态美丽,更是因为莲花的高洁、庄重、正直、芳香、清高的品格。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来朗读这一个长句呢?

明确:敬佩、赞美之情。

6.师生共同朗读这一长句,要读出敬佩、赞美之情。

7.提问:前面我们说过“说”这种文体偏重于议论,那么《爱莲说》这篇课文,哪一段偏重于议论呢?请找出直接议论莲的句子。

明确:第2段对菊花、牡丹作出评论,表明爱憎。直接议论莲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8.提问:君子是怎么样的人?

明确:是品德高尚的人。作者把莲花比作君子,由此可见他赞美莲花的根本目的是,借赞美莲花去赞美具有莲花一样的高尚品格的人。这种写法叫作“托物言志”。“莲,花之君子者也”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句。(板书“花之君子者也”,“托物言志”)我们读这句话时,要读出由衷的赞美之情。

9.提问:文题是“爱莲说”,而文中却三次提到“菊”、“牡丹”,这有什么作用呢?(板书“菊”、“牡丹”,“衬托”)

明确:衬托。第一次衬托,表现作者自己独爱莲花,与众不同;第二次衬托,显出莲花的品格高出百花;第三次衬托,表现作者自己对追名逐利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10.提问:“噫”是一个叹词,表示感慨,引领下文对不同爱花人的品评。这三句话在朗读时语气应如何把握?(明确后齐读这三句)

明确:第一、二句读出感叹的语气。第三句要读出嘲讽的语气。

11.齐读全文。要求语气舒缓,抑扬顿挫,富有感情。

目标导学三:拓展延伸,个性表达

1.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爱莲说》中的哪一句,并谈谈自己对这一句的理解。

2.课前准备若干未题过字的、以“荷花”为题材的画,让发言的学生题上自己喜爱的句子,并作为奖品送给学生。

目标导学四:迁移运用,体会鉴赏

将《陋室铭》与《爱莲说》自读一遍,比较两者的异同。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读后心得。

明确:主题上,两文都表现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爱》文表达的是在污浊的尘世间保持自己清白节操的志向,《陋》文流露的则是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立意上,两文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爱》文通过正面赞美莲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高洁情操,《陋》文采用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用“不陋”来突出“德馨”。表达上,都采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方式。《爱》文对“莲”进行人格化的描写,《陋》文则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的高雅风度,表达自己高洁隐逸的情怀。

【教学提示】

①采用跳读方式;②小组互动、交流,班级中展示。

【教学提示】

这个环节可以用屏幕展示,也可用小黑板。评点时,注意形义的点拨。

【教学提示】

将八个句子分成两组,教师范读,明显地读出后一组的“之”有舒缓语气的作用,再让学生进行判别。明确后,让学生齐读领会。

可预先设题(大屏幕展示),分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学法指导】

骈句:是一种讲求对仗的文体,它要求文字的对偶,重视声韵的和谐。而且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骈句也有工整和不工整之分,不工整的骈句在结构和字数上也可能不完全合乎要求。骈句是诗句的一种,与散句相对,散句则是相对于骈句而言,也可以说,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

【教学提示】

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

【学法指导】

衬托:是语文学科中的表现手法的一种,可分为正衬与反衬。甲事物由於乙事物的陪衬,就显得更清楚,更鲜明,更突出。

衬托与对比的区别:

1. 对比的两个事物的关系是并列的,不分主次;衬托可以明显的分出衬托事物和被衬托事物来,有主次、偏正之分。

2. 对比常用于论述,衬托常用于描写。

板书设计

爱莲说

周敦颐

陶渊明 独爱 菊 (正衬) 隐逸者 惋 惜 世人 甚爱 牡丹(反衬) 富贵者 鄙 视 予 独爱 莲 君子者 赞 美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 篇18

知识与技能

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快速浏览课文,理清小说脉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重点

通过快速浏览课文,理清小说脉络。

难点

领悟科幻小说中想象与现实的关系。

方法:浏览法、品评法。

总课时:1课时

导入:

“眼睛”还能被人单独带走,跟着别人去旅行?没错!这个独特的想法来自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这个故事。

作者简介:

刘慈欣,大陆新生代科幻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家,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表科幻作品,至今发表中短篇科幻小说20余部,长篇科幻小说《魔鬼积木》《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等4部。1999年至20__年,刘慈欣蝉联《科幻世界》杂志 读者评奖的冠军,同时,他以《流浪地球》《全频带阻塞干扰》《中国太阳》《地球大炮》等连续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20__年,他以《海上高山》获东方少年科幻征文一等奖。他的作品因宏伟大气、想象绚丽而获得广泛赞誉。他想象力丰富,漫无边际,汪洋恣肆,渗透着一股对宇宙的敬畏,以及朴实直率而又尝尽沧桑的感觉。

1.科幻小说

科学幻想小说,简称科幻小说,主要描写想象的科学或技术对社会或个人的影响的虚构性文学作品。科幻小说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一种新体裁。它的情节不可能发生在人们已知的世界上,但它的基础是有关人类或宇宙起源的某种设想,有关科技领域(包括假设性的科技领域)的某种虚构出来的新发现。科学与幻想是其两大特点。

2.作品简介

《带上她的眼睛》是一篇科幻小说,讲述了人类使用地层飞船深入地球内部进行探险,一艘地层飞船在航行中失事,下沉到地心,船上只剩下一名年轻的女领航员,她只能在封闭的地心渡过余生……

1.默读课文,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我”在主任的要求下带着她的“眼睛”去旅行,后来偶然对她产生了好奇,继而揭开谜底,了解了她的故事。

2.快速浏览课文,寻找本文小说的线索。

明线:“我”的活动。

暗线:一名年轻的地航飞船女领航员的遭遇。

3.理清小说的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我”带着她的“眼睛”去旅行。

第二部分:“我”对她产生了好奇,继而揭开谜底,了解了她的故事。

第三部分:“我”感受到“她”的心跳,“我”离“她”不会再远了。

1.读完这篇小说,谈谈你对文中的“我”和小姑娘的认识。

我:善良、富有爱心。

小姑娘:坚强勇敢、有毅力、不怕牺牲、敢于为科学献身。

2.文中多次运用心理描写,描写“我”和小姑娘的心理感受,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小姑娘”在地心虽然身体被围困,心灵却是敏感的,是诗意的;而“我”在地球上,虽然身体是自由的,但内心却是封闭的,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了人们心灵的空虚和乏味。

从而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荒芜的心灵需要爱心、善良的灌注。

3.本文是一篇科幻小说,想象奇特,读来令人兴趣盎然。作者善用悬念,使读者充满好奇,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本文巧妙的构思。

(1)巧设悬念:

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

--开篇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

--令读者对她奇怪的表现感到好奇。

她身处的环境常在我的脑海中出现,那封闭窄小的控制舱,奇怪的隔热太空服……

--她身处的环境不得不令人深思。

(2)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A.“这个决定对她似乎很艰难,她的双手在太空服的手套里,握在胸前,双眼半闭着,似乎认为地球在我们这次短暂的旅行后就要爆炸了……”

--这种如同生命线的联系不能长时间延续下去,飞船里中微子通信设备的能量最后耗尽,这种联系在两个月前就中断了,具体时间是在我从草原返回航天中心的途中。

B.“我太怕封闭了”

--她在地心的世界是那个活动范围不到10立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

C.“看不到日出了,好想看草原的日出……”

--那个没有日出的细雨蒙蒙的草原早晨,竟是她最后看到的地面世界。

D.热,热得像……地狱。

--飞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质 中,船外别说空气和生命,连空间都没有,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

……

4.科幻小说的特点是将科学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片奇妙而又合理的想象天地,请你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一特点。

(1)科学的语言。

从地层雷达的探测中得知,航行区的物质密度急剧增高,物质成分由硅酸盐类突然变为以铁镍为主的金属,物质状态也由固态变为液态。

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

--对地航飞行的想象涉及了一些科学知识,令人感到真实。

(2)奇特的幻想

A.传感眼镜

B.地心探险

(3)环境描写,语言优美。

(4)心理、语言描写传神,符合人物性格和身份。

5.课外阅读《带上她的眼睛》及刘慈欣的其他作品,体会科幻小说的特点。

1.巧设悬念,前后照应。

文中多处设置悬念,使情节跌宕起伏,而且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2.科学的语言与奇妙的幻想相结合。

课文运用科学的语言向读者讲述地心的特点,既有科普作用,也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想象奇特但又合情合理。

带上她的眼睛

开端:“我”要带着“她”的眼睛 去旅行发展:草原上的所见所闻单纯、可爱,善感、热爱生活高潮:“我”知道了真相,无能为力结局:“她”永远留在了地心坚强、勇敢乐观、善良尾声:“我”离“她”不会再远了影响深远珍爱能看到的珍惜所拥有的

刘慈欣的作品中,渗透了一股对宇宙的敬畏。他写一些技术味道很浓的科幻作品,宣扬作者的一种思想,一种哲理,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一种探索的精神。学生对这样的作品有着深厚的兴趣,所以学习起来非常顺利。但对于本文写作意图的把握,学生往往不会进行深入思考:“小姑娘”在地心虽然身体被围困,心灵却是敏感的,是诗意的;而“我”在地球上,虽然身体是自由的,但内心却是封闭的,两相对比突出主旨。如果学生能把《带上她的眼睛》全书读完,理解这个问题就不难了。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 篇19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按要求听读课文。

1、感受作者所蕴涵的情感

2、注意教师朗读时对语气、语速、重音等的把握和处理。

3、画出自己深受触动的句子或词语。

4、学生交流各自的听读感受,整体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怀念、赞美、忧伤、愤怒等)

5、学生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文章中的情感。要求:流畅、准确、并尽量读出刚才自己所体悟到的情感。然后教师正音并进行肯定评价。

二、自主研读与赏析。

1、问题一:文中哪些句子或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深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

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它召唤我回去。

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

问题二:作者是运用了哪些手段把自己对故乡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请举例说明。

运用大量富于鲜明感情色彩的词语,直接抒发感情。

运用排比、比喻修辞表达加强情感的冲击力。(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怪诞的狂风”;“当我想起故乡的时候,喷涌着血液一样”;在春天,多么丰饶”等句子。)

人称的恰当运用。(先用第三人称“她”而不用“它”,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随着情感的越趋激荡,作者又将她改成第二人称“你”,直接倾诉对故土的感情,显得直接而迫切,产生了强烈的抒情效果。)

3、在研读赏析的基础上,再次朗读课文,运用朗读的技巧来表达自己对课文情感的把握。

三、探究与反思

1、课文总共只有两段,请大家想一想,这两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异同?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究。

2、学生小组充分探讨交流后,全班进行交流,教师引导:

结果相同:都是先直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然后回忆,最后在直接抒情。

内容上的相同点:都有对故乡的回忆和描述。(第一段:“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怪诞的狂风,第而段:“在故乡的土地上,……多么丰饶”。)

内容上的不同点:回忆中选取的景物不同。

教师引导:所选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为何选取不同景物?

学生讨论明确:前者选取东北所特有的物产,并采用景物的叠加,是为了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激情赞美和深情怀念,应用排比,则加强了对读者的情感冲击力。

后者选取了春,秋两季的景物,同样表现了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但没有采用排比,情感也没有前者来得。它也表达可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但怀念中却暗含着忧伤与愤怒,由此,情感才能在后半段得以最强烈的喷发,面对土地发出自己坚强的誓言。3、学生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进行质疑研讨。

4、学生反思本课的学习过程以及自己的情感体验。

四、作业:写一篇短文,描绘一下你印象中的故乡,表达你对它的情感。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 篇20

教学目标

1.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揣摩细节描写在作品中的作用。

2.感悟细节,鼓励学生交流,评析细节描写。

3.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留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会热爱生活。

重难点

1.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揣摩细节描写在作品中的作用。

2.感悟细节,鼓励学生交流,评析细节描写。

教学方法

写作--修改--点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读文学作品时,有时会被其中的一个情节所吸引,读来如见其形,如闻其声,比如《红楼梦》中对凤姐出场的描写,为什么会收到如此神奇的效果呢?因为作者往往运用了细节描写,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细节描写。

写作指导

如何写好细节

1.选用典型细节。细节描写要能抓住典型细节,应选择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反映深刻主题的事。这样才更具有广泛性,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2.细致观察事物。要使得描写生动形象,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作非常细致的观察。

3.细节描写要服从表现中心的需要,力求使细节具有深刻意义。

4.细节描写必须真实。所谓真实,是指细节描写能够精确而又惟妙惟肖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的特征。

5.精心锤炼词语。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

6.巧妙运用修辞。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

7.善用标点符号。

作文一、修改作文

修改上一单元的作文。写作提示:

1.修改时,注意写一些能表现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或心理特点的细节。

2.带上自己的情感。比如赞赏或厌烦某个人,可以在用词或者语气上有所体现,也可以直接写自己的评价。

3.将修改后的作文和原文对比着读一下,体会修改后的优点。

作文二、________的那一刻

写作提示:

1.首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冲过终点线”“走上领奖台”等。

2.回忆那一刻的细节或场面,再现当时的情景,要尽量写得具体,还要写出当时的感觉。

例文欣赏:

接过试卷的那一刻

滴答,滴答……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的思绪仿佛在那一刻永恒地静止了。

一张试卷,一张触目惊心的试卷。它仿佛一块千斤重的石头压在我的心头,周围一切融为一片寂静的白。

那一刻,我看到试卷,心中如打翻了五味瓶,各种苦涩至难以接受的味道在我身体中穿行。我手颤抖着接过试卷,一阵冷风吹过,使我忍不住打了个摆子。我恍若雷击,呆呆地看着试卷,眼中没有焦距,脑中更无所想。爱哭如我,都留不下一滴眼泪,似乎泪水也躲避着不愿见到这试卷。脸上的肌肉似乎也在那一刻罢工了,不喜亦不惧,我顶着一张面无表情的脸就这样静静地看着……

而在那一刻,同学们的脸上有的挂着烂漫笑容,似乎考得很棒;有的嘴角微微上扬形成优美的弧线,似乎考得也不错。我的心又再一次坠入冰窖,一阵寒风吹过,似乎比之前更凉了一些。那一刻,好冷。

那一刻,我想抬起头,却着实不敢。与其说不敢,倒不如说心虚。我怕抬头撞上老师的目光,怕抬头看见同学们的笑脸。我双手紧握,指甲在掌心留下一道道白痕,冰凉的身体又似乎在出汗,每改变一下动作都要用尽全力。

那一刻,我听见窗外的鸟儿在欢呼雀跃,心中的凄凉又莫名地多了一分;湛蓝的天空不知何时又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纱;树叶在秋风中不那么绿了;花儿也收起了灿烂的笑容。万物归于沉寂。

一阵秋风吹过,把我的思绪带回。再看了眼分数,便把试卷折叠了一下,刚好可以握住那刺眼的分数,心思回到课堂,神色平静地听老师上课。

未来的路还长,那片刻被我铭记于心,在我每一次想放弃的时候,那一刻又浮现在眼前,或许那一刻的痛并非一个悲剧吧。

【点评】本文回忆了接到试卷的那一刻的复杂感受。通过细致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极力表现“我”在那一刻的痛苦、难受。环境也起到了烘托气氛的作用。结尾点明主旨:那一刻给“我”鞭策,让“我”奋发。

作文三、照片里的故事

写作提示:

1.可以回顾一下七年级上册学过的《学会记事》,叙述故事时应条理清楚。

2.注意联系照片拍摄的时间、地点、背景,对拍照时的细节做出生动具体的描写。

例文欣赏:

照片里的故事

从居者忧其屋到居者有其屋,再到居者优其屋。住宅正以建筑符号的形式,阐释着一个乡村的变迁。它折射出来的,不只是农民居住观念的更新、消费的升级,更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题记

闲暇时整理家中那一本本尘封已久的厚厚的相册,尽管那上面粘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我还是怀着十分好奇的心情翻开了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已经泛黄的黑白照片,照片上站着的是年轻时的爷爷和奶奶。照片上的爷爷穿着一件破旧的军大衣,裤脚上还打着几个补丁,脚上蹬着的一双棉布鞋也笑破了脸,奶奶穿着一身红色的棉袄,乌黑的秀发上别着一朵大红花。这是他们的结婚照。然而最吸引我的是他们身后的那一栋岌岌可危的房子。它是用土砖建筑成的,房顶是用廉价的布瓦盖的,门前的房梁上还悬着些干玉米,据说那时常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时时都为生计发愁。每到遇上刮风下雨的时候,爷爷和奶奶都要拿着瓢盆去接漏雨。听爷爷说那时候家里还经常会跑进来一些蛇、老鼠之类的小动物呢!抚着照片上的爷爷皱紧的眉头,我似乎感触到了爷爷那代人生活的辛酸。

轻轻翻开第二张照片,十几年前父母的照片立刻吸引了我的眼球。这张照片是爸爸妈妈刚结婚时照的,背景是刚建好的新房,房子已是红砖瓦房,墙壁粉得雪白雪白,看上去十分柔和,坚固。爸爸站在旁边一脸的自豪。尽管没有装修,但那时的爸爸和妈妈却已感到很满足了。一旁的爷爷和奶奶坐在椅子上,在新建的安乐窝前安详而幸福地微笑着。这已经是一张彩色照片了,因此我也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妈妈手上戴着金戒指。

怀着惊喜的心情,我又翻开了第三张照片,眼前顿时一亮,原来是一张全家福,照片的背景是一栋漂亮的小洋楼了,这才是一栋真正的房子啊!三层,宽敞的阳台,全新的设计风格,美丽的彩砖。房子里现代化的家用电器、舒适的沙发、空调、冰箱一应俱全。今年爸爸还想给我买一台笔记本电脑呢!照片上爷爷和奶奶精神矍铄,爸爸妈妈一脸满足幸福的笑容,我,天真烂漫笑得多开心,仿佛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看完这三张对比鲜明的照片,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家庭的进步史。三十年时光弹指一挥间,巨大的变化让我感慨良多,这三张照片只是三十年经济发展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合上相册,我庄严地把它们重新封起来。生命的痕迹就在我的回望中悄然划过,生活的影子也在这照片永恒的记载和折射中,渐行渐远……我希望:祖国越来越强大,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足,我们的全家越来越幸福,而记载生活的照片越来越美丽,照片背后的故事越来越精彩。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 篇2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仔细体会记叙中的抒情。

2.掌握基本的快速阅读法。

过程与方法

认真体会并掌握直接写人和间接写人的技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弘扬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

重点 文章的记叙顺序和写人技法。

难点 对小屋主人和文章中心的理解。

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春天一到,万物复苏,百花竞放。不必说鲜艳如火的桃花,也不必说粉红似霞的杏花,单是那洁白胜雪的梨花,就能引起人们的无边遐思。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倾其笔力,大绘春花,曾留下许多不朽的篇章。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当代著名作家彭荆风的--《驿路梨花》。

作者简介

作者彭荆风,江西萍乡人。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鹿衔草》《断肠草》《绿月亮》等,长篇传记文学《秦基伟将军》,长篇纪实文学《滇缅铁路祭》《挥戈落日》,短篇小说集《当芦笙吹响的时候》《佧佤部落的火把》《绿色的网》《红指甲》等,中篇小说集《蛮帅部落的后代》《爱与恨的边界》《雾茫茫》等,散文集《泸沽湖水色》《九月衣裳》,文学评论集《彭荆风谈文学》,电影文学剧本《边寨烽火》(合作)、《芦笙恋歌》(合作)、《绿色的网》等。本文发表于1977年,是一篇短篇小说,写的是发生在哀牢山中的一个助人为乐的故事。

教学过程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本文的线索。

本文以“梨花”为线索。

2.划出文章中描写梨花的句子。

第一处:4-6自然段(文章的开头)

第二处:27自然段(文章的中间)

第三处:37自然段(文章结尾)

3.这几处的描写哪些是实写的,哪些是虚写的?

第一处:实写;第二处:虚写;第三处:望梨花(实写),想梨花诗句(虚写)。

一、一写梨花。

1.小说是怎样开头的?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

写山:好大、起伏、一座挨一座、延伸、消失等几个动词描写山势,由近及远,突出了山的高、大、多,衬托出我们的焦急心情,为下面小屋的出现给我们带来的惊喜作铺垫。接着又用陡峭的山、茂密的树林着意渲染山的险峻。

2.文章开头交代了什么?

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3.“我们”是怎样发现小屋的?

正当我们处于前不挨村,后不着店,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时,看到了眼前的梨花美景,并发现了小屋。

4.朗读描写梨花美景的语句。品味写景的语言,体会写景的作用。

梨花在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不仅给人以惊喜,更多的是给人以希望和安慰。我们焦急的心顿时平静下来了。

5.那座小茅屋是怎样的呢?

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屋里黑漆漆的没有灯也没有人声。

门是从外扣着的。

白木门板上有黑炭写的两个字:“请进!”

火塘里的灰是冷的,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

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在这所没人的房子里,我们却受到了许多优待:①邀请的方式是热情的:“请进!”②准备的物质是丰厚的。③安排是细心的。④感受是温馨的。

6.小茅屋的主人是谁呢?

--从瑶族老人嘴里得知小屋“主人”是梨花姑娘。

二、二写梨花

1.齐读27自然段,思考:本段再写梨花有什么作用?

--本段写梦中的梨花与梨花姑娘,将人与景结合起来,赞花,更是赞人,突出了梨花姑娘的美好品质。

2.作者为什么要把梨花姑娘放到梨花林里去写?

写香气四溢的梨花林是为了赞美梨花姑娘纯洁美好的心灵,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3.我们为什么要修葺小屋?

--受梨花姑娘的感染,我们也要化感激为行动,为小茅屋做些什么。

小结:文中两次写梨花,一实一虚,既写环境之美,又烘托了人物的美好品质。

瑶族老人为我们讲小屋的故事,是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插叙;解开悬念,同时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一、三写梨花

1.文中写遇见哈尼小姑娘有什么作用?

--哈尼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解开了文中的悬念。

2.究竟谁是房子的主人呢?

--解放军叔叔(建造)小茅屋,梨花姑娘(照料)小茅屋,哈尼小姑娘(照管)小茅屋,瑶族老人受益之后,送来米,同样也算(照管)了小茅屋,“我”和老余(修葺)小茅屋,我们都为小茅屋做出了贡献,因此,我们都是小茅屋的主人。

3.小茅屋的主人就只有我们这些人吗?

--凡照料过小茅屋的,具有助人为乐的精神的后来人,都属于小茅屋的主人。

4.用书上的哪句话可以概括上一点,并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驿路梨花处处开

处处开的不仅仅是梨花,而是助人为乐的梨花精神,即雷锋精神,“处处开”就是雷锋精神处处得到了发扬光大,加深了主题。

5.文章结尾以诗句作结有什么作用?

--引用陆游诗句作结,既点题又点人,把梨花的自然美与人物的心灵美交织在一起,人花相映,寓意深刻,感染力强,升华了中心思想。

6.怎样理解课文题目“驿路梨花”?

①自然界中的梨花;②梨花姑娘;③梨花精神,即雷锋精神。

二、归纳本文主旨。

本文集中反映了少数民族地区军民之间,各族人民之间团结互助的情谊和助人为乐的精神面貌,歌颂了雷锋精神,表现出社会主义新风尚在祖国处处都闪耀着灿烂的光辉。

三、小结:

文章以梨花为线索,采用以物喻人的形式,在寻找小茅屋主人的曲折情节中,再现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纯朴民风,讴歌了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

第一部分(1~8):写我和老余正在焦急地赶路之时发现了小茅屋。

第二部分(9~36):主要写小茅屋主人的热情周到,引发我们对小茅屋主人的猜想。

第三部分(37):赞美西南少数民族人民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就像洁白的梨花,开遍神州大地。

1.记叙中有抒情。

本文是以梨花来象征梨花姑娘等人的雷锋精神的,所以文中对自然界中梨花、梨树林的赞美,都倾注着作者对一代新人的赞美、热爱、崇敬之情。文中或通过梦境,或描写梨花、梨树林,或引用诗句,都是把对一代新人的情寄寓在这景中。

2.直接写人和间接写人相结合。

本文中直接写的人物是“我”、老余、瑶族老人、一群哈尼族小姑娘;间接写的是梨花和解放军。直接写的人物都在现在出现,间接写的都是出现在以前的人。这样写使文章结构紧凑,容量增大。

驿路梨花

“我”和老余[修葺]瑶族老人[照管]哈尼小姑娘[照管]梨花姑娘[照料]解放军叔叔[建造]小屋(主人)(悬念迭起)

--驿路梨花处处开(雷锋精神处处传)

教学反思

语文新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对《驿路梨花》这篇文章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后,我在如何扣住文本,设计课堂问题上下了一番功夫,并且就“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了一点粗略的认识:一、所设问题要激发兴趣,这篇文章是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展开的,是要表现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不断传递的动人情景,热情歌颂人民群众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从这个认识出发,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学生自读--提问--精读--回答问题,师生共同探讨”的课型进行教学。二、所设问题要由浅入深。如果学生在刚刚弄清“课文是怎样描写小茅屋”这个问题时,就提问“本文为何以‘驿路梨花’为题,有何好处”,学生就会不知从何入手,因此在教学中我这样提出了几个问题:

1.小屋的主人是谁?

2.文章为何用“驿路梨花”为题?这样问题就有了坡度,学生不至于茫然无措。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 篇22

【导学目标】

1.体会文本伏笔手法运用的精妙。

2.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人性伟大。

3.找出文中的伏笔和照应之处。

4.感受小姑娘崇高的品质,进而体会人性之伟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管如何,时刻让你的眼睛探索到这个世界的美好才是选择,我们就应该时刻带好自己的眼睛用它们去捕捉每一个美的瞬间。不要让它们消沉下去,失去对美好世界的探索。回眸20__,中国科幻小说界最吸引眼球的作品就是这部《三体》,说到《三体》,就一定要提到作者--刘慈欣,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这篇有关“眼睛”的文章。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生难字词

(1)字音

点缀(zhuì)漫步(màn)迟钝(dùn)闲暇(xiá)

凸现(tū)拍摄(shè)蔚蓝(wèi)合拢(lǒnɡ)

(2)词义

迟钝:指反应迟缓;脑子不灵敏。

闲暇:泛指闲空没有事的时候。

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

心有灵犀:现多比喻双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天涯海角: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

2.作者名片

刘慈欣,大陆新生代科幻的主要代表作家,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表科幻作品,曾于1999年至20__年连续五年获得科幻小说银河奖,至今发表中短篇科幻小说20余部,他的作品因宏伟大气、想象绚丽而获得广泛赞誉。

3.文体知识

科幻小说,是小说类别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通常将“科学”“幻想”和“小说”视为其三要素。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指导朗读

听范读录音,小组互读精彩片段。

2.整体感知

(1)请看标题--《带上她的眼睛》,你能设计几个怎样的问题来考考同学们?

带上她的眼睛去干嘛?(带上她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

【交流点拨】①为什么要带上她的眼睛?(带上小女孩的眼睛最后一次领略地球表面的风光。)

②为什么是最后一次呢?(因为小女孩被困在地心里面再也无法出来了。)

③为什么出不来了呢?(因为她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飞船在地心出了事故,所以她被困在了地心。)

(2)将刚才同学们的回答连贯起来,写成一段话,来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交流点拨】我觉得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失事了,领航员小姑娘被困在了地心,再也无法看见地面世界,所以主任让我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

步骤三精读课文探究写法

1.本文曾获得1999年第11届银河奖一等奖,其能够获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构思的巧妙。

【交流点拨】第2段:“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

第43段:“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年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

写出了刚刚毕业的小姑娘,花季才刚刚开始啊,就被终身囚禁,太惨了!开头的那句“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是为后文所作的提示或暗示,这样的表现手法叫伏笔。

2.巧妙地运用伏笔与照应,可以收到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的效果。文中像这样的伏笔还有不少,它们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运用旁批法来体会其作用。课文中原有一些旁批,找出文中其他地方的伏笔和照应之处,通过旁批的方式,说说这里的伏笔和照应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每个同学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处旁批,写出自己独特的体会或疑惑。写完之后交换看,精选最棒的一则旁批交流。邻座的同学互相观摩,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组长负责组织。

(1)“热,热得像--地狱。”小女孩说的这句话非常奇怪,为什么会热呢,因为太空中是很寒冷的,这不合常理。而且还说热得像地狱,这就更加难以理解了。这几处就是埋下的伏笔。

因为“飞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当然会热得像地狱。

(2)小女孩为什么不想让大家知道她现在的处境呢?不想让文中的“我”知道她是一个被囚禁在地心里再也出不来的人呢?

【交流点拨】小姑娘是想一个人承担这些生命中巨大的苦难,不想朋友们为她担心,这是一个懂事的小姑娘。从反面来说,这也说明这个小姑娘处境实在是太惨了,惨得连她自己都不愿意向别人提起这个事情。

(3)“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这是一处伏笔,照应后文的“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吗”?

【交流点拨】因为小姑娘深知自己根本就没有希望回到地面了,所以她对这些小花产生了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她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小花--那么脆弱,却又那么顽强。

3.同样的脆弱,同样的悲惨。小花的生命是脆弱的,小姑娘的生命同样是脆弱的。所以说,文中这么多的伏笔和照应,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表现出小姑娘的处境。小姑娘的处境怎么样?请你设想一下。

【交流点拨】同它对接,在舱门打开的一瞬间,我看到了“落日六号”内整洁的陈设。我走了进去,那个小姑娘同二十年前相比,长高了,这是在失重环境中长期生活的人的通病。她对着我微微一笑,说:“你来了。”这二十年的光阴,就在她的微微一笑中烟消云散。我带着她回到了地面,她留下的资料果然起了大作用,人类对地心世界的认识更为充分,一个崭新的纪元开始了。

步骤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总结课文

文中的伏笔与照应,构思巧妙,引人入胜,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科幻作品的无穷魅力。希望本文的学习能够为大家打开一扇阅读科幻作品的大门,领略科幻的神奇。

【交流点拨】今天通过对科幻小说伏笔的旁批与品味,我们不仅读出了构思的精妙,也读出了科学及献身的精神。愿同学们课外读更多的佳作,在自己的作品中也能学上一招。

2.拓展延伸

平时我们接触过不少科幻小说,请展示一下这些科幻小说。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 篇23

教学目标

①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 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大家已经接触到了许多诗歌,那么在上课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诗歌?”词典上的解释是“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我认为诗歌的最大特点就是表现了一种美的追求。《荷马史诗》表现了一种悲壮雄阔的英雄之美,《繁星·春水》表现了一种心有灵犀的美,即使是《恶之花》《死水》这样的诗篇,写了种丑恶的事物,也是为了表现对逝去的美的留恋和对现实毁灭美的愤慨,这是一种追求之美。同样,我们可以从抒发个人情感的爱情诗中看到美的存在,而描写人生哲理的诗歌也同样是美的乐园。我们学习这两首诗歌,首先要去体会这种诗歌的美,通过我们的朗读,通过我们的体会,通过我们的品味来感知这种美。

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

俄罗斯文学博大精深,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且大师辈出。同学们能说说他们的名字吗?(譬如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马雅科夫斯其、莱蒙托夫、普希金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广为传诵的俄罗斯诗篇,它的作者就是普希金。 学生自由回答

三、简介作者

哪位同学知道这位具有国际影响的大诗人的情况?

明确:普希金,俄罗斯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生于莫斯科一个崇尚文学的贵族家庭。成年后不断发表诗歌评击时政,歌颂自由,被视为自由主义的代言人。为此遭到了沙皇政府的多次打击,他对曾被两次流放,也曾身陷囹圄,但他始终不愈地信守着诗中表达的生活原则,即使付出生命也再所不息。他虽然被沙皇政府阴谋杀害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鼓舞着人们。他的诗具有很高艺术成就和无言的艺术魅力。俄罗斯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这样赞誉普希金的诗:“所表现的音调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醇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静,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剑击一 可先让学生读有关资料,教师进行介绍,强调普希金的悲剧一生 样铿锵有力。”但“诗是不可翻译的”,译诗不等于原诗,而我们现在又只能通过译诗来学习、欣赏,但愿我们能尽可能地领悟到这首诗的美。

四、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纪念册上的。那里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四、听、读诗篇

1、听课文录音。

2、划分朗读节拍。

3、自由朗读。 由教师范读,再由学生读

五、结合体验,研讨问题

1、 问: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明确: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的时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我们一定要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2 、 问:如何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明确:见教参。

3、 问: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要用形象说话,最忌直白的说理,而这首诗通篇没有任何形象,却以说理取得了巨大成功,品味全诗,想想原因何在? 学生讨论

4、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许多人把它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作为鼓励自己的座右铭,你读了之后,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讨论,各持己见。这首诗最美、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这里。 学生自由回答,最好联系实际

六、迁移积累

1、 仿句练习仿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第一节,续写下面的诗句。假如生活 捉弄了你,不要 ,不要 ! 。

2、 背诵全诗

七、拓展提高:课后探究性阅读普希金诗诗集,下堂课交流。 作为作业 完成

第二课时

《未选择的路》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 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2、 交流阅读普希金诗集的情况。 学生交流

二、导入 新课:

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的叮咛与嘱咐使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还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该怎么办?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人生之路的思考。介绍诗人: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其代表作有诗集《少年的意志》《白桦树》等。他在晚年成为美国的非官方的桂冠诗人,美国参议院曾作出决议向他表示敬意。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因此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与艾略特同为美国现代诗歌的两大中心。

三、朗读诗篇

四、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反复读几遍全诗,思考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明确:诗的表面是写自然界的道路,实则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这里其实运用的是文学艺术上常用的象征手法。

2、全诗共5小节,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意思。找出诗中最令你感动的诗句或词,谈谈你的体会。 先朗读由学生单独回答。明确:伫立(思索)——决定(选择)——选择之后的怅惘——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3、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明确:见教参“问题研讨”

四、感悟哲理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明确:答案不求一致。譬如:人只能选择一条人生之路,必须慎重;人生道路的选择,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可以讲一讲苏格拉底有关麦穗的事例。 学生自由回答

五、分清象征与比喻的概念。什么是象征?象征跟比喻有什么区别?

象征:用具体的事物表示某种特殊的意义。明确:所谓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

比喻,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象征是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手法,象征一般要统摄全篇,而比喻只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出示两首诗,让学生判断这哪一首诗用了象征,哪一首诗用了比喻?“我靠长矛揉制面包,弄到伊斯玛洛酒,我将这酒饮尽,然后倚靠着这支长矛。”——阿尔基洛斯科《诗人之矛》象一颗山上的风信子,被牧人用脚踏了又踏,却在地上开出紫花。——萨福《新娘》本诗的美正体现象征的运用上,诗人用非常普遍的形象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打动了读者的心扉。 首先明确概念,再由教师阐述两者区别

六、积累联想

1、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请根据你的积累,另写出两条关于“路”的名言警句。

2、结合《爸爸的花儿落了》课后练习三,完成一篇小作文,谈谈成长历程上的体验。

七、综合性训练:出然后分小组出一期“诗歌园地”的手抄报。

教后记: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的叮咛和嘱咐。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教会学生去怎么做。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 篇24

教学目标

改用第三人称复述课文。

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

了解围绕中心选材的写法。

教学重点

父亲的形象特点及其意义。

通过故事情节展示人物的写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预习:

识记字词:凹(ao)凼(dang) 门槛

(kan) 涎(xioan)水 揩(kai) 嘎

(ga)筹(chou)划黏(nian)尴尬

(gan ga)撬(qiao) 微不足道大庭广众

阅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

教学设计

■导入

同学们,我们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九亿农民。关心国事大事就不能不了解一下

中国广大的农村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下面我们来学习一篇小说《台阶》,《台阶》

一文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

板书课题。

■整体感知

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自读课文。

了解故事情节。要求学生在书上圈点勾画。

复述课文。

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改用第三人称,抓住能表现人物主要特点的情节复述。在复述的过程中注意刻

画人物的心理活动。要口齿清楚,内容连贯,并富于感情。复述之后组织学生进行适当

的评价,对遗漏的内容进行补充。

思考、讨论、理解、了解人物形象。

思考题:

a.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b.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c.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将自己的理解和疑难问题,通过四人小组讨论,与同学交流。

然后进行课堂发言。

提示:

a.“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

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b.他相信自己的力量,他下定决心,开始漫长的准备。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积铢累寸,终于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头的喜悦真是无

法形容。

c.父亲为此付出的沉重的代价: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研读与赏析

教师导学: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的。下面我们思考讨论一下,父亲这一形象是怎样塑造出来的。

引导学生找出感动和最能表现父亲形象特点的情节,读一读,议一议。

思考题:

哪些情节最能表现父亲的形象?父亲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

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这段描写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心理?

为什么失去了一部分劳动能力的父亲“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

理解?

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青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笔墨?

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

提示:

教师可指导学生重点研读课文第1、2、5、12、14、20、22、25、28段,概括父亲这一形象的特点。

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引发想像,答案不求统一,但要合乎情理。

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了这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

5题,理解突出重点,围绕中心选材的写法。

■拓展延伸

思考题:

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都是以此为出发点的。

“父亲”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是什么?作者对父亲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说塑造了发展中的中国农村一个农民的典型形象。他的血管里有我们民族拼命

硬干、坚忍不拔的精神,他身上所具备的优秀品质代表了新旧交替时期中国农民的突出

特征。同时,这一形象还告诉我们,农民创业之所以如此艰难困苦,根源在于经济落后。

亿万农民的希望在于先进的生产力,以此迅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结束老牛拉破车的

日子。

作者对父亲的优秀品质表示敬仰和赞叹;对父亲身上的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

表示同情;对改变农村的面貌寄予希望。

■教师小结

这篇小说,应当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改革开放使中国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

变化,农民的思想也有了空前的进步。但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分之二的人口在农村,农业生产力还相对落后。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要全面实现小康,重点是农村,难点是农业,关键是农民。我们有责任关注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业

写成“研讨与练习”

调查附近农村的经济现状。从农民家庭收入的角度,与改革开放之前比较,看有了哪些

发展。写一份500字的调查报告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 篇25

课题: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土地的誓言》是东北作家端木蕻良写于1941年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强烈思念之情。调子是悲怆的。

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根本没有家国之痛、民族之恨这些经历和体验,但他们有着朴素的情感,也有丰富敏感的心灵。教学中应努力唤起其内心的情感,进入情境学习。

对于文章的创作背景和作者,通常由教师讲解,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在21世纪的信息社会,网络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我们教学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本课将实验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当堂检索。

教学创意:

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指导,自主获取知识,扩展课堂教学;配以音乐感染学生。

教学结构:

情境导入

——整体感知——品味精彩语句——扩展思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2、体会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对土地、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教学仪器与媒体:投影仪、计算机lanstar教学软件、录音机等。

教学过程

与方法:

一、情境导入

1、导语

2、学生上网检索有关背景和作者的资料

二、整体感知

1、范读

2、学生自读

三、品读精彩语句

1、学生朗读并互相评价

2、揣摩特殊词语的用法

(1)“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2)请再看这样一个句子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作者为什么不用“飘荡着我的欢笑,回响着我的欢笑”之类的词语呢?

(3)学生讨论后学法总结指导

这两个词语的运用都逾越了常规。对于这些特殊的用法,应从以下两方面求解:

A、明确该词的本意;

B、分析该词所处的语境。

最后在本意和语境间可以发现词语的具体确切含义。

四、扩展思考

同学们你们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的呢?

五、布置作业

(播放《松花江上》)

“九一八真的成为历史了吗?”以此为题写一篇小作文。(可以网上检索有关资料)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 篇26

一、复习有关议论文的常识

1、议论文的概念: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议论文是以理服人。

2、议论文三要素及其定义:

论点:作者所持的见解(需要证明什么)

论据:用于证明论点的材料(用什么证明)

论证: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怎样证明)

3、论点

论点就是作者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文章的灵魂,是完整的陈述性判断句。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

4、论据

【1】事实论据:(1)包括:有代表性确凿的事例,史实,统计数据;(2)类型:概括或具体

【2】道理论据:包括:经过实践的精辟理论、名言警句、民间谚语、公认事理等。

5、论证

【1】论证方式: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

【2】论证方法是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6、议论文基本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它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横式”。以“横式”结构为主的有:

【1】“总论——分论——总论”;

【2】“总论——分论”;

【3】“分论——总论”三种。

以“纵式”结构为主的主要是层层深入式。

7、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精当、概括、逻辑性强。

二、展示教学目标

1、积累生字、生词及与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

2、在弄清有关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3、学习课文在论述过程中表现中心论点的写法,与及严谨周密的论证和深入透彻的阐述;

4、领会作者对人生的价值的思考,树立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感。

三、简介写作背景

苦与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哲人志士有不少这方面的精彩论述,平常百姓也有许多深刻的思考。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以后,痛定思痛,站在儒家的进取精神和佛家超凡智慧的高度,写下本文,道出了自己对痛苦和快乐的理解——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四、揭示课题

“苦”和“乐”是意义相反的两个词,将它们放在一起,相互对比,相互反衬,加之又分别以“最”字来修饰,这样既能使论题鲜明、突出,又能深深地吸引读者。

五、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六、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恩惠huì 如释shì重负 契qì约 监督dū

包揽lǎn 悲天悯mǐn人卸xiè却què 排解jiě 循xún环

2、多音字

luò落日 děi 觉得

luō落落大方 dé心安理得

落 là丢三落四 得 de办得到

Lào落枕

3、学习词语

达观dá guān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契约qì yuē指双方或多方共同协议订立的条款、文书。

如释重负rú shì zhòng fù释:放下;重负:重担子。象放下重担那样轻松。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

海阔天空hǎi kuò tiān kōng象大海一样辽阔,象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形容大自然的广阔。比喻言谈议论等漫无边际,没有中心。

心安理得xīn ān lǐ dé得:适合。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悲天悯人bēi tiān mǐn rén悲天:哀叹时世;悯人:怜惜众人。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

仁人志士rén rén zhì shì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无入而不自得wú rù ér bú zì dé君子无论到了什么境地都可以安然自得。

任重而道远rèn zhòng ér dào yuǎn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道路又遥远,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七、分析结构

第一部分(1——3):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4):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5——6):论述人生应勇于负责,而不能逃避责任。

八、问题探究

1、作者是怎样论述“身上背着一种未尽的责任”是“最苦”的?

明确:作者先以环环相扣的设问句否定人生最大的苦痛是贫、失意、老、死;然后提出人生最大的苦痛是身上背着一种未尽的责任。

2、分析“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这句话的表达作用。

明确:用设问句的形式,既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又能让读者沿着作者的写作思路思考。

3、分析“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这句话的表达作用。

明确:作者将负责任的情况延展到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自己,使论说更加深入。

4、由“一日”到“一生”强多了什么内容?

明确: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论说了责任未尽带来的苦痛无法排解。

5、“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 ‘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这里引用古语、俗语有什么作用?

明确:引用古语、俗语形象生动地论证了尽责任之后轻松愉快的心情和快乐自由的境界,浅显易懂,趣味横生,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6、“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这里讲了苦与乐的什么关系?

明确:人责任尽完时的快乐程度取决于负责的日子,日子越长,责任越重大,到结束时快乐的程度就越深,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7、为什么说“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是乐而不是苦呢?

明确:作者认为“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

8、如何理解加点词“卸却”“解除”的含义?

明确:“卸却”是逃躲责任,是懦弱地推卸责任。“解除”是本来有些责任,后来经过努力完成了。

9、本文标题是“最苦与最乐”,为什么在论述什么是“最苦”时用了三段(1——3段),而在论述什么是“最乐”时反而只用了一段(4段)?

明确:作者给“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乐事”这个分论点提供的论据是“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原来作者所谈的快乐与痛苦是分不开的,或者说快乐是建立在痛苦的基础上的。正因为这样,在谈快乐的时候便必须联系到痛苦,也正因为这样,既然第一部分已经用了不少笔墨谈痛苦,那么第二部分来谈快乐就无须再多用笔墨,而只要说清快乐与痛苦的关系就行了。

九、课文小结

《最苦与最乐》是一篇论证严密的议论文,作者从责任之未尽与尽,谈人生的最苦与最乐,鼓励人们勇于负责,学习为人处世的正确态度。文章深入浅出,见解卓越,论证层次分明,引用例证恰当,论证严密,语言流畅而又凝练,读来气势雄浑,同时给人以思想品德教育——对国对民的责任感。

十、中心论点: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十一、拓展延伸

结合生活实际,我们该如何理解“痛苦”与“快乐”的含义呢?

明确:

【1】对苦乐的理解各有不同,有的人用一颗平常心生活,快快乐乐;(知足常乐)

【2】有的人为工作尽心尽力,取得想要的成功,也是快快乐乐;(成功之乐)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 篇27

教学目标:

1、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

2、比较小桃树的成长和“我”的人生经历,领会小桃树的深刻内涵,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学习作者面对生活的困苦和磨难,要顽强地斗争,不懈地追求。

教学难点: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作者贾平凹的资料,搜集与桃树、桃花有关的诗句,结合“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历代诗词中,题咏桃花的传世佳句多不胜数, 大家课前搜集了与桃树、桃花有关的诗词,我们欣赏一下。

桃之夭妖,灼灼(zhuó zhuó)其华。——《诗经》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王维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杜甫

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苏轼《送别诗》 桃花乱落如红雨。——李贺《将进酒》

可以看出,古代诗人看到美丽的桃花、桃树,引发了许多人生的思索。今天我们看一下,著名作家贾平凹看到桃树、桃花时又会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呢?板书课题《一颗小桃树》。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汇报自学,展示自我

1、介绍作者

贾平凹,当代著名作家。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1984年《腊月正月》获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年《浮躁》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1989年《爱的踪迹》获全国优秀散文奖,1997年《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废都》获法国费米娜外国文学奖,20__年《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__年《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2、读准下面重点词语的字音:

马嵬坡( wéi ) 撂( liào ) 褪( tuì ) 矜持( jīn ) 忏悔( chàn )

纤纤( xiān )

点拨:可以从修辞手法使用的角度鉴赏语言,也可以通过具体的词句的品析,体会语言的魅力。

“我深深闭了柴门,伫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在风雨里哆嗦。”

(“哆嗦”一词使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小桃树遭受的磨难。)

“纤纤的生灵,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三点两点地在黄水里打着旋儿。”(“慌乱”一词使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桃花被打落在泥水里的悲惨景象。)

“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

(“委屈”一词使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突出小桃树生活的很艰难。)

“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

(细节描写,突出它的脆弱。)

“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

(“弯弯的”与“努力撑着”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小桃树的坚强。)

“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地笑着。”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小桃树花的惨淡、柔弱,但又是那么坚强。)

“花幸好并没有立即谢去。就那么一树,孤孤地开在墙角。”

(“孤孤”一词写出了小桃树的孤独寂寞。)

“我每每看着它,却发现从未有一只蜜蜂去恋过它,一只蝴蝶去飞过它。”

(写出了小桃树遭受的冷落、不公平的待遇,让人心生怜意。)

“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

(“挣扎”一词使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写出小桃树虽然备受打击,仍然坚强。)

“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眼睁睁地羽毛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

展开全文阅读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小桃树受到自然界摧残。)

“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花苞比作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表现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给予作者希望和信念。)

总结:

摹形着色的:“纤纤生灵”“太小”“瘦瘦的、黄黄的”“太白、太淡”“单薄”等等。———表现了它的弱小。

描写动作、神情的:“哆嗦”“弯着头,抱紧着身子”“努力撑着”“挣扎”“抖着”“摇着”“苦涩涩地笑”等等。———表现它面对逆境顽强搏斗。

2、小桃树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磨难?

点拨:小桃树是在几乎被“我”忘却时破土而出的。一出世,大家都笑它,连奶奶也说它没出息。它在生长过程中被猪拱折过,险些被砍掉。它第一次开花就遭到经风雨的摧残。

3、讨论哪些地方表现了“我”对小桃树的深情?

点拨:文章一开头就饱含着作者对小桃树的一往情深:当初怀着它能给我带来幸福的希望,让它“孕育着我的梦”而种下它,所以“我”偏爱它;见到它长得纤弱,没人管它,为自己漂泊他乡忘却了它而难过;当自己生活遭到挫折,见到小桃树在风雨中挣扎,更痛苦而又无可奈何了。最后看见小桃树勇敢地与风雨搏斗,保留下一朵欲绽的花苞,“我”受到感动。

4、这篇散文借小桃树抒发了自己的情志、理想,找出最能表现作者情感倾向的句子。

点拨: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的是灼灼的吗?香香的吗?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儿,对吗?

(二)比较阅读,体会作者情感

请同学们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和“我”的人生经历进行比较,体会作者要抒发怎样的真挚情感?21教育

1、圈点勾画出文章中表达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和“我”的人生经历的语句,然后填写表格进行比较。

小桃树 我

成长环境 生长在院子的角落里,见不到阳光,被猪拱折过,还险些被砍掉。 生长在农村,到城里后才发现自己的渺小——可以推测我最初在城里的成长环境不尽如意。

成长经历 小桃树开花时,即遭受了风雨的摧残,枝条被摇撼,花瓣一片片落下,容颜褪尽。 我满怀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的愿望,但却“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了”,经受这人生挫折。

面对挫折的态度 小桃树虽然遭遇不幸,它却不屈不挠,以其特有的生命力,顽强地生长着。 我的脾气一天比一天地坏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暮老了”。

2、“我”为什么如此爱恋它小桃树?

点拨:补充贾平凹的经历:贾平凹生于陕西的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当代青年作家。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文~”中,家庭遭到毁灭性摧残,他沦为“可教育子女”。1972年以偶然机会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字。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

小桃树的坎坷生长经历又和“我”的生活道路相似。小桃树寄托着“我”的梦想,也承载着“我”幼年的思想感情。

3、作者仅仅在写花吗?

点拨:作者不仅仅是在写花,也是在写自己的坎坷经历,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不仅仅是在

4、说说最后一段的作用?

点拨:小桃树的顽强生命力看到了希望,坚定了信念。尽管经历了生活的磨难,但是,坚信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创造美好的未来,实现美好的理想。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三)合作交流,理解文章写法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点拨:一明一暗两条线索:

明线是小桃树的经历:桃核儿埋在角落里——萌芽(嫩绿)——长到二尺来高(瘦,黄,没人理会)——有院墙高了(被猪拱折,讨人嫌,被遗忘,奶奶照顾)——开花(弱小,遭大雨,花零落,挣扎)——高高的一枝上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

暗线是我的经历:“我”出生在偏僻落后的山村小院,从小有梦想——离家出山,进城读书,感到自己渺小,但想干一番事业——长大成人后,方知人世复杂,社会复杂,感到自己太幼稚、太天真了,遭受种.种磨难——像小桃树一样,我心里“到底还有一朵花呢。”对理想对幸福的追求更加坚定了。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是一篇状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散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长的小桃树,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赞颂了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借小桃树揭示了 生活的哲理: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让我们的“小桃树”开出灿烂的桃花。

六、布置作业

1、搜集并默写描写桃花的古诗词名句

2、课外阅读贾平凹的散文《丑石》。

板书设计:

我的小桃树

小桃树:(明) 饱受风雨 险遭砍伐 冷落挣扎

我:(暗) 孩提存着梦想 进城感到渺小 长大发现幼稚

托物言志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 篇28

教学目的

1.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

3.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刘禹锡)

一、检查预习

朗读课文,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宫接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2.关于铭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三、正课

1.朗读课文。可采取多种方法朗读,如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学生个别读、集体凌等。

2.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掌握重点词语。

有仙则名:著名。

有龙则灵:灵异:

斯是陋室:这。

惟吾德馨:惟:只是,德馨:品德高尚。

苔痕上阶绿:长到。

草色入带青:映入。

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往来无白丁: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策管等乐器,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

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

何随之有:是有何陋的倒装句,有什么简陋的呢?

3.提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4.提问:

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

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5.提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

写陋室幽雅的恬静的自然环境。

6.提问: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

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

7.提问: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

写室中事。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8.提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

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9.提问: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

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四、小结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胜炙人口,久为传诵。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法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1.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爱莲说》

(周敦颐)

一、检查预习

朗读课文,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人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10171073)道州人,字茂叔,谥号元,宋代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建流溪书堂讲学,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是他在商康郡(今江西星子县)任职时写的。此间,他曾亲率属下在郡府署一侧挖地种莲,名曰爱莲池。

2.题解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轮读均可。读时注意节奏、重音,正确、流利、有感情。

2.学生翻译课文,补充课文注释:

水陆军木之花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可爱者甚蕃者:结构助词,与前面词可爱构成名词性结构。相当可爱的(花)。

晋陶渊明独爱菊独:唯独。

世人甚爱牡丹甚:很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而:连词,表转折,却。

濯清涟而不妖而:连词,表转折,却。

中通外直:(茎)中间通透,外形笔直。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越发清香。益:更加。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连词表转折,却。焉:助词,可不译。

予谓菊谓:认为。

花之隐逸者也之:结构助词,的。

陶后鲜有闻:鲜:少。(xiǎn)

3.请再次朗读课文。

4提问: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喜爱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5.提问:文章用了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两个独字,都表现出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但我爱莲又与陶渊明的爱菊又有所不同。

6.提问:我爱莲花什么呢?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提问:具体地说说作者写莲的哪些美好形象。

(1)生长环境方面:写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灌清涟而不妖的质朴;

(2)体态香气方面:写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写她香。远益清的芳香;

(3)风度方面:写她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这些描写,是将莲人格化了,是把她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

8.提问:文章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莲比喻象征哪三种人?

菊花比喻象征隐士,牡丹比喻象征富贵的人,莲花比喻象征君子。

9.提问:作者对爱菊爱莲爱牡丹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爱不同的花象征一种不同的生活态度。菊花秋天开花,独抗寒霜比作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隐士,作者对爱菊并不反感,只是慨叹真正的隐士极少。牡丹雍容艳丽,比作富贵之人,作者对爱牡丹是厌恶鄙弃,讽刺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而对爱莲同气相求。作者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四、小结

这篇短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为人的品质,以莲的形象比拟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短文运用比喻、象征、衬托手法,突出了莲的美好形象。将记叙、抒情、议论结合起来,表达思想感情。句式骈散交错运用,读起来铿锵悦耳,顿挫有致。

五、板书

菊花正衬莲花

菊花隐士陶后鲜有闻

牡丹反衬莲花

牡丹富贵人宜乎众矣

莲花君子同予者何入

六、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四。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 篇29

这是《最后一课》的第一个教时。学生已经预读过课文,了解过课文故事的背景。

第一个教学环节:阅读,思考。(l5分钟)

思考题: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要求:阅读全文。综合课文内容,根据思考题表达见解。自读课文15分钟,并拟出发言要点。

学生活动

第二个教学环节:讨论,朗读。(30分钟)

1.学生发言,认为韩麦尔先生:

①是一个可怜的人

②是一个原先不大负责的人

③是一个严厉的人

④是一个普通的人

⑤是一个温和而严肃的人

⑥是一个有勇气的人

⑦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人

⑧是一个爱国的人

⑨是一个留下了高大形象的人……

2.教师调控,组织讨论三种“见解”:

①韩麦尔是一个普通的人

②韩麦尔是一个“可怜”的人

③韩麦尔是一个爱国者。

①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普通的人:

镇上的一个教师。平平常常工作了40年。课堂教学管理水平不大高。有时还“玩忽职守”……

②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可怜”的人:

最后一次上课。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了。一动不动地瞪着眼睛看周围的东西。脸色惨白,话说不下去。教了一节课又一节课……

③韩麦尔先生是一个爱国者:

换上礼服,纪念这最后一课。自责及对阿尔萨斯人直率批评。赞美法语。说明语言好比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恨不得把知识全教给我们。内心的极大悲痛。使出全身的力量写“法兰西万岁”!(课文七处点到韩麦尔先生的爱国)

在讨论中重点放在第③种“见解”。结合讨论,诵读韩麦尔先生的大段独白,诵读课文最后一部分,想象、描述这一精彩的特写镜头,体会其中的情感,掀起课堂教学高潮。

3.讨论,点拨:

作者为什么不把韩麦尔写成一个“高大”的“英雄”,而让他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出现?

正因为普通,韩麦尔才能够代表千千万万的法国人,他那热烈而深沉的爱国情感,才能被理解成所有法国大众所具有的,才使这篇小说所表现的成为整个法国民族的共同心声……

评析

作为中小学教材,《最后一课》在我国已有超过大半个世纪的历史。

它的教学内涵,实在是太丰富了。

于是像许多名篇一样,在设计教案时往往让人翻来覆去,颇费踌躇。

但此教例很有个性特色。

切入的角度好。教师扣住作品“一点两线”(“最后一课”的激情点和两个人物的思想发展线)这一艺术构思,开课便切入到一个主要人物身上,一线以串珠,相当成功地拎起了一连串的教学内容。

讲析的角度好。教师变逐段讲析为选点突破,将选点突破设计成多角度透视,通过“韩爱尔”这个点,不仅立体地多侧面地透视到人物的方方面面,还透视到课文的人物塑造艺术、结构艺术、主题表达艺术。这是又一个角度的“一线以串珠”。

控制的角度好。教师设计的线条明晰,引导学生从三个侧面讨论人物形象,对初一的孩子们来说,这叫适度。从教师把握的讨论内容看,具有相当的精度,从教学过程看,内容丰富,有着较大的浓度。整个教例显得丰满、流畅,对“韩麦尔”的讨论联结着每一个教学步骤,这也是“一线以串珠”。

从此教例看来,名篇教学的最佳意境似乎应该是:在明快单纯的教学视点中激荡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 篇30

教学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2理清故事情节,体味关键语句

3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学设计

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

感知内容

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

学生默读,复述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出示问题组:

1.本文写了什么内容?哪些细节最让你激动难忘,说给大家听

2.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边读边圈点勾画,然后四人小组互相复述故事

研读课文

1. 教师导学

学生朗读课文重点片段,在朗读中深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

2. 合作探究

(1) 斯科特等探险队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那里?

(2) 作者为什么给失败者斯科特作传

(3) 斯科特一行人探险的意义是什么?

3. 小结

作者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来写了这个悲剧,颂扬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从高精神。他们的精神让所有人仰慕,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体验与反思

导学

斯科特等人为人类事业而献身的淙高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学习了这片文章对你有什么启发?联系生活实际讨论。

作业

积累字词句写一篇读书笔记。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 篇31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能通过读课文,了解表现鲁迅先生性格特点的几件事情。

3.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 学习鲁迅先生关心爱护他人、坚信科学、勇敢无畏的精神。

教学准备

1. 搜集关于鲁迅先生的各种资料,了解鲁迅先生在我国文化界的影响和成就。

2. 找一些自己能看懂的鲁迅先生的作品来读。

教学设计

一、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自己默读课文,给全文段落标上序号。

2. 想一想,课文讲了鲁迅先生哪几件事情。

3. 全班同学交流一下,说说写了哪几件事。

4. 自己再读一读,看哪些段落写的是一件事情。

二、逐件事学习

1. 先学到鲁迅先生家做客这件事。

①找出写这件事的相关段落。写了作者几次到 鲁迅先生家中做客?

②依次学习作者两次到鲁迅先生家中做客的不同情况。(这两次做客反映鲁迅先生同样的性格)

③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因为这不仅仅是性格的问题,而且还涉及鲁迅先生的思想和情感问题。

2. 学习鲁迅先生对待青年人写信的问题。

①找出文中哪几段写的这件事。

②读一读这段文字,想一想,鲁迅先生的态度和行为有什么不同。

③深入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感情和性格。

④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 学习鲁迅先生不怕鬼的故事。

①自己读课文,找出这件事的起止段落。

②自己读一读这个故事。

③用自己的语言向大家讲这个故事。

④师生一起探究鲁迅不怕鬼的原因,体会鲁迅先生的性格。

⑤师生共同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三、学习课文前三段

1. 自己读课文。

2. 勾出自己认为写人物外貌写得好的地方。

3. 读一读传神的外貌描写,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四、回顾全篇,深化认识

1. 朗读全篇课文。

2. 讨论一下,自己认识的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3. 老师补充时代背景,帮助学生进一步全面认识鲁迅先生。

五、拓展应用,以读代写

1. 写一写熟悉的同学或者自己的外貌片断。

2. 念给大家听一听。

3. 师生共同评价。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 篇32

【教学目标】

1.快速浏览课文,借助各部分的小标题,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3.培养学生对信息进行快速筛选、区分、提取的能力,以及对重要信息进行确认提炼及重组的能力。

4.体会作者对祖国、航天事业、亲友的热爱,树立为祖国民族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

1.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本文的结构特点。

2.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查找作者杨利伟、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资料,结合“思考探究”自学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国古代,人们时刻想着遨游太空,也因此产生了如“嫦娥奔月”的传说故事。20__年10月15日,中国人实现了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实现载人航天飞行,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在预定地区着陆。

这次载人太空飞行,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许多人都羡慕航天员成功的那一刻的荣耀,却不知道航天员背后的惊险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22课《太空一日》。21教育网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展示自我,夯实基础

1.读准下面重点词语的字音

负荷(hè) 载人(zài) 屏息凝神(bǐng) 无虞(yú)

炽热(chì) 弧度(hú) 轮廓(kuò) 俯瞰(kàn)

模拟(mó) 遨游(áo) 稠密(chóu) 烧灼(zhuó)

千钧重负(jūn)(fù) 舷窗(xián) 赫兹(hè zī)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无虞:不用忧虑。

屏息凝神:全神贯注地看,连呼吸都不敢呼吸一下。

炽热:①温度极高,极热;②感情和情绪热烈。

俯瞰:从高处往下看。

千钧重负: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

耐人寻味:形容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味。

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

四、课堂活动过程

活动一:学会浏览,把握主要内容

同学们,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易读好懂,浏览后即可把握主要内容,本文每个小节都有小标题,提示了本节的内容,可以根据小标题的提示,抓住每一节的重点。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快速浏览全文,借助各部分的小标题,把握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点拨:

“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第一部分:起飞时的生死考验。

我看到了什么——第二部分:太空中的真实所见。

神秘的敲击声——第三部分:飞船上的声音探究。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第四部分:返回途中的惊险际遇。

2.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点拨: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叙述的。

3.以“我感受到……”的句式,表达阅读这篇文章后的感受。

示例: 我感受到英雄杨利伟严谨的科学态度。

我感受到英雄杨利伟坚定的意志。

展开全文阅读

我感受到英雄杨利伟献身的精神。

我感受到英雄杨利伟对祖国、对人民、对战友、对亲人的无限深情。

我感受到英雄杨利伟对我国航天事业的热爱之情。

我感受到祖国的富强与伟大。

我感受到太空一日的紧张和惊险。

活动二:理解意外情况,感受英雄形象·n·j·y

1.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阅读课文找找看,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相应地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填写下面表格。

意外情况 心理活动或举动

第一次意外 共振叠加,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 非常痛苦,以为要牺牲了,顽强忍受。

第二次意外 产生本末倒置的错觉,倒着飞很难受,容易诱发空间运动病。 靠意志克服,眼睛闭着猛想,最终得以适应。

第三次意外 出现神秘的敲击声。 很紧张,边听边看,冷静观察。

第四次意外 返程时舷窗出现裂纹。 紧张、担心,通过观察判断应该没事。

第五次意外 抛伞开伞时飞船晃动很大,折磨人。 让人不知道怎么回事,感到紧张,重视这个过程。

2.通过杨利伟在遇到危险时候的表现,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优秀品质?

点拨:我们可以看到杨利伟沉着、稳重、坚韧,一丝不苟,心理素质好,不怕牺牲、敢于牺牲的无畏精神和拼搏勇气。21·世纪教育网

3.杨利伟在遇到危险时的表现,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点拨:正是这种精神和勇气,印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与坚毅果敢。在杨利伟身上凸显出来的中国载人航天精神,将是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可或缺的、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有这种为国家民族的利益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的勇气和决心。

活动三:品析语句,体会严谨科学态度

同学们,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试着在文中找一些例子,体会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点拨:

(1)那种共振持续26秒钟后,慢慢减轻。——用准确的数字记录自己感受不适的时间,体现了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来源:】

(2)从载人飞船上看到的地球,并非呈现球状,而只是一段弧。——体现了航天员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客观的描述,是科学态度的体现。【出处:】

(4)我几次努力寻找长城,但没有结果。“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飞行时,我曾嘱咐航天员们仔细看看,但他们也没看到长城。在太空,实际上看不到任何单体的人工建筑,我询问过国际上的很多航天员,没有谁能拿出确凿的证据说看到了什么。即使是巨大的城市,在夜晚看到时也只是淡淡的红色。——表现了作者客观的科学态度。

(5)在太空中,我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盖,听不到什么声音,也感觉不到这些东西的任何撞击。——细致的观察,详尽的描述。

(6)回到地面后,人们对这个神秘的声音做过许多猜测。技术人员想弄清它到底来自哪里,就用各种办法模拟它,拿着录音让我一次又一次地听,我却总是觉得不像。对航天员的最基本要求是严谨,不是当时的声音,我就不能签字,所以就让我反复听,断断续续听了一年多。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确认,那个神秘的声音也没有在我耳边准确地再现过。——实事求是、严谨、科学的态度。

(7)6时4分,飞船飞行至距地球100公里,逐步进入稠密的大气层。——准确地记录时间、高度,体现了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版权所有:21教育】

总结: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要有严谨、科学的态度,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们的学习也应该是这样。

活动四:赏析关键语句,理解表达的情感

同学们,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祖国、航天事业、亲友的热爱,请大家结合课文赏析下面语句,体会下列语句蕴含的情感。原创作品

1.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点拨:杨利伟熬过了艰难的26秒共振阶段,让人松了一口气,发射现场紧张的气氛得以缓解,因此才会有人“大声喊”,才有所有人的鼓掌欢呼。从语言描写中让人感受到指挥大厅中紧张的气氛以及对航天员杨利伟的关切之情。

2.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

点拨:这句话饱含深情,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的爱,对亲人、战友的爱。

3.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叫的声音,手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糊地透进来。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边来人了!

点拨:平安回到地球、回到祖国,喜不自禁,悬在心上的大石头终于落地。写出作者回到地面踏实而又激动的心情。

活动五:合作交流,拓展延伸

1.通过学习课文,你明白杨利伟为什么被称为“航天英雄”吗?

点拨:杨利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的首飞航天员,圆满完成了中国的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在充满不可预料的各种危险和意外情况之下,杨利伟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具有不怕牺牲、敢于牺牲的无畏精神和拼搏勇气,所以被称为“航天英雄”。

2.是否只有为国捐躯者才能成为英雄?

点拨:不是的。杨利伟在中国的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中,遇到许多突发事件,危难考验不时出现,如果没有大无畏的精神,没有为国家民族做贡献的意识,是不可能临危不惧、坚持到底的。所以凡是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而不顾个人安危,并为此奉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的人,我们都应该把他们当作英雄。

3.假如杨利伟到我们学校和大家交流,你会向他提什么问题?

点拨:

杨利伟叔叔你好,请问你认为要上太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杨利伟叔叔你好,请问你在登上太空后有什么感想?

杨利伟叔叔你好,请问你还想不想再次进入太空?

……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可以读到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太空飞船时奇妙的身体感受。他在太空飞行14圈,看见了许多太空奇景,也遇到了很多危险,经历了很多惊心动魄的时刻。我们可以了解到,在科学探索的漫漫长路上,人类每前进一小步,都有无数科学家、航天员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对科学的热爱,让我们见证了一个又一个航天奇迹。希望我们向他们学习,将来为祖国、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而建功立业。

六、布置作业

1.品读课文,摘抄并赏析令人感动的句子。

2.课下阅读《天地九重》整本书,班上组织一次读书报告会。

【板书设计】

太空一日

杨利伟

起飞时的生死考验

太空中的真实所见

飞船上的声音探究

返回途中的惊险际遇

英雄气概 科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