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学总结(3篇)》
研究生教学总结(通用3篇)
研究生教学总结 篇1
研究生入学后,经过两周的导师与学生双选工作,确定赵东拂老师为我的硕士导师。导师根据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安排我研一第一学期做助研工作,项目名称为多层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安全疏散研究。大学四年的学习依然是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而研究生的学习是与本科的学习方式不同的。在导师确定我做助研工作以后,为了能够更好、更快的适应研究生自主学习、自主钻研的学习模式,我主动找研二的师兄进行交流。通过与师兄的交流,我知道了多层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安全疏散研究的研究背景、意义、科研方法等,另外我还知道了如何利用学校图书馆的数据库进行论文的检索、文献的搜集整理等。从那以后,我获取课题相关文献的途径主要有两个:去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下载和师兄的无偿赠与。通过阅读这些文献,特别是英文文献,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英文读写能力,还对课题的研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研一的课程中,有一门是防灾减灾导论,老师让根据自己的科研方向写一篇课程论文。我根据自己看的文献,写了一篇论文作为作业上交。那篇论文现在看来真的是非常肤浅,但确是我一学期文献的总结,并且包含我个人的一点点创新,将结构可靠度的方法引入到多层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疏散研究中。
研一第一学期的助研工作只是我研究生生活的开始,导师安排我做助研工作,也是想让我更好更快的融入到科研团队当中,更好的适应研究生做科研的方法。通过一个学期的摸索,我想我达到了导师的要求,我学会了如何查文献、如何做科研、如何写论文等研究生的基本功。在今后的研究生生活中,我将利用这学期助研工作的经验继续努力,更好的做科研。
研一第二学期,导师安排我做助教工作,课程是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包括预应力混凝土、砌体结构等相关的内容。作为老师的助教,我主要的工作就是帮助老师批改课后作业、试卷以及课程答疑等。这些课程我在本科的时候都已经学习过了,所以对我来说并没有太多的困难,并且老师都会给我课后作业以及试卷的参考答案,但是我依然不敢掉以轻心,每道题我都自己先做一遍,弄清楚每道题的解题步骤、方法才会下笔去批改课后作业,防止出现错误。我在批改作业的时候也非常的仔细认真,每个步骤都认真的批改并指出其中的错误,以便本科生能够注意,从而不再次犯类似的错误。在给他们的课后作业打分的时候,我也是实事求是的根据作业的情况给分。登记成绩时,将成绩按5级分制决定,并在学期末后,及时整理、汇总学生的成绩,并将学生的成绩汇总交给老师,计入学生的总成绩。
在最后的学期末的时候,老师让我出一套混凝土试题的标准答案,由于当时忙于其他的事情,做答案的时候计算题出了一点问题。老师在我到办公室的时候给我指出来了,并且教育我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谨慎认真,不能够马马虎虎,要我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注意,避免发生这种粗心大意的事情。因为如果不是老师看出来,就会影响到大家的期末成绩。通过这件事情,我也深深体会到做事情不认真的后果是多么的可怕,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都是谨慎、认真没有在出现类似的事情,总算不辜负老师的教诲。
通过做助教,我体会到作为老师的辛苦,所以对我的导师以及所有的老师都非常的尊敬;同时,混凝土与砌体结构作为我们土木工程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课,也让我重新复习了一遍混凝土和砌体结构的课程,给我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非常感谢我的导师和师兄对我真切的关怀、谆谆教诲和指导,周围同学的支持和帮助。
研究生教学总结 篇2
我的教学任务是“一碳化学”这门课程的教学,通过教学带给我对于专业的认识是深刻的,带给我的改变也是深远的。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教训,提升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建树,并使自己在以后的实践活动中更上一层楼, 现将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准备方面:
由于我所面对的学生跟我有着相近的年龄,又加上我也曾经有过相似的学习生活经历,因此面对陌生的他们我的心里多了一份轻松也多了些许自信。我需要做的就是带领他们从理论层面上升到实践层面同时将理论恰如其分的应用到实践之中,实现所学知识的升华,因此对于一些基础性并且理论性很强的问题,除了认真耐心解答我还注重引导学习注重将理论与实验的相互交融,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巩固知识。另外,我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作为是一位学生老师,难免在学生中会产生不信任感。因此我需要做的就是对所教的课程相当的熟悉。
二、态度方面:
在开始的时候自己就从心理上及备课上都已经做好了应对的准备,因此在面对学生的时候还是胸有成竹的。在课堂中,我坚持以学生为本,耐心地给他们指导,让学生通过我的辅导学到自己满意的知识,同时随时保留着一个认真负责的心态,严格要求学生,坚决禁止在实践课堂上玩游戏或者干与课堂无关的事情,真正做到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在课后认真准备下一次课需要使用的资料,标注出重要难懂的地方,带引导性地告诉他们需要思考什么,需要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需要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真正让学生听懂,看懂,做懂;在带课程设计的时候,我还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设计的进展情况,然后再根据他们的反应调整教学方法,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三、教学方面:
虽然自己在开始时做了充分的准备,然而在实际的教学的过程当中还是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的。课程设计中随时可能出现暂时解释不了的现象与问题,这种时候我并没有慌张。在出现问题的同时,我也会引导同学和我一起思考解决方案。对于一名教学实践员来说,加强自身教学辅导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也不断和搭档老师交流辅导经验,共同商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老师讲课的时候在一旁聆听,学习他们优秀的教学方法;课后我用心预习教学内容,让自己能够成竹在胸地面对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生也是老师的“教师”,由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快,接受信息多,因此我主动和学生交流讨论,从和他们的交流中也丰富了我的教学知识。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通过多次的教学辅导自己在讲解课程内容时也表现的更自然了,讲课方法也更合理了。然而,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完美的,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还是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学生的理论知识不牢固,在处理具体的问题的时候,要求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常用的理论知识;而在实际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理论知识欠缺,所以在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要花很多时间给学生解释具体用到的一些语句,最后导致学生实践的时间相对少些了。
2、少数学生学习动力不大,而在进行实验设计的时候不主动,遇到不懂的问题也不向老师或者同学请教,因此在提交作业时就盲目的照抄其他学生的内容,而老师也不好控制,同时也存在少数学生对其它同学的作业进行拷贝,在考核的时候老师很难判断。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虽然在辅导学生的时候经常被大家问得头昏脑胀,但是得到学生们发至内心的肯定与评价,心中也倍感欣慰。这种寓教于学的方式使我感受了太多,衷心的感谢校方和我的老师给我了这次宝贵的实践经历。
研究生教学总结 篇3
时光匆匆,在职研究生的大半时间已转瞬即逝。能在名师云集,人才济济的__大学新闻学院继续深造是一份难得而珍贵的人生经历,因此我倍加珍惜在这里的学习机会。__大学不仅有无限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聚集了众多名师英才的思想精髓,思想的轻微碰撞就会绽放美丽的火花。也就是在这里,我更进一步的了解了知识的无穷力量,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深深惊叹于这里的确定了人生的信念,坚定了向前的步履,明晰了应尽的责任。
在学习上,我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积极汲取人类文明的精华。一直以来,我都严格要求自己,在德智体上全面发展,在专业课上我不仅努力学习必修课。此外,为了锻炼我的能力,完善我的知识体系,我选修了《新闻编评研究》、《新闻采写研究》等课程。我还经常去听摄影、广告、文艺以及文学等课程,并在实践中积极锻炼自己学以致用的能力,学习编辑软件、摄影技巧等。在课外我阅读了《消费社会》《童年的消逝》《技术垄断》《景观社会》《理解大众文化》《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做新闻》《萨特论艺术》《激进的美学锋芒》《第二性》《图像时代:视觉文化传播的理论诠释》等大量新闻学经典著作,不但领略了不同学派的观点以及其研究方法,我也针对其部分观点发表学术论文。这一系列的学习都是为了补充自己不完善的知识体系。
书本是思想的凝缩,是智者的精华,因此,我一有时间就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阅览或者查阅书刊杂志,不仅仅专业的中外书籍,也阅览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书刊杂志。我深知做一个现代的一专多能的人才,必须知识丰富,视野开阔,这样才能有利于我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发展的更好。我深深珍惜在__大学的读书机会,经常去听新闻传播学、文学、儒学等各种讲座,补充营养,开拓视野,给自己加力。每到周五的时候,我都会参加学校的.英语角活动,并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同学,他们是我的榜样,也是我向上的力量。除此之外,我阅读大量的英文报刊杂志,并阅读英文原著来补充自己。在研究生阶段,我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在生活方面,我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热心于班级活动,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努力参与各种社会实践丰富自己的能力。热心于各种学术讲座,博采百家之长,积蓄各种智慧和思想结晶,并积极参加学校和学院的活动,热情为同学们服务,认真完成各项工作,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我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拓展了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自身能力。生活中与同学们和谐相处,相互关心,彼此鼓励,共同进步。
在思想上,我不断追求进步,参加了学术部,成为入党积极分子。我竭心尽力力争做好表率模范,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关心时政,重视理论修养的提升,坚持我党的优良传统。
在行动上,平时注意作风纪律养成,能够自觉遵守条令条例和研究生队的各项管理规定;入学后,很快探索出与导师、同学和谐相处的适宜方式,迅速适应了学习生活环境改变、身份变化的要求;尊重师长,团结同学,与人为善,力求做到待人接物谦和有序,礼节礼貌周到得体;热于助人,关心他人,与朋友同学和睦相处,对困难的同学积极帮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