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文档 > 总结报告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日记范文(通用9篇)正文

《社会实践日记范文(通用9篇)》

时间:

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社会实践日记范文(通用9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社会实践日记 篇1

社会实践是学校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对学员已学部分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培训,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接触社会,加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培养和训练学生认识、观察社会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使之很快地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200x年x月我在____公司进行财务会计等方面的实践。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要想熟悉和掌握该公司财务会计的基本操作流程和财务核算过程是不易的。我主要采用了“多看、多问、多学、多悟”四多的方式,基本了解了该公司的整体情况和财务会计概况。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实践的内容与过程

整个实践过程分为三周进行,第一周从____x起至____x,在该公司行政、财务部,跟随公司财务科长对整个公司的概况、整个__公司业务的操作过程进行一般的了解。

第二周从____起至____,在该公司财务部,主要学习日常财务核算的全部过程。

第三周从__x起至____,在该公司财务部,主要了解公司财务制度情况和财务人员的主要职责,讨论和学习财务管理的经验和做法。

(一)公司概况

________x。

(二)具体情况

首先,在第一周时间里,我对公司业务流程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________。

其次,在第二周的时间里,我认真、仔细学习了日常财务操作的全过程。跟出纳人员学会了如何开支票等票据、如何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帐凭证、登记现金、银行日记帐、每月月底如何根据银行对帐单与帐户进行核对,及时编制调节表,向主管计学习财务报表的编制和财务分析。________________。

最后,在第三周的时间里,我学习和了解了公司的有关财务制度,对财务人员的岗位主要职责有了具体认识。________________x。

二、公司在财会方面成功的主要经验

几年来,公司在经营不断发展,业务不断扩大的客观需要的前提下,财务管理得到各级领导的极大重视,行业会计制度日趋规范,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预算也更加完善。

(一)合理规范财务会计核算基础。

__________。

(二)建立、健全成本费用明细分类目录。

__________。

(三)进一步完善会计报表的编制和管理制度。

__________。

(四)建立、健全财务预算制度,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__________。

三、公司在财务会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这次社会实践时间很短,但感觉到公司的整个管理,尤其是财务会计工作比较规范、出色。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公司财务会计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我认为该公司在财务会计方面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______。

2、______。

3、______。

四、实践的收获和体会

这次在______x公司的实践,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收获颇多。开始认为社会实践只是走走过场形式一下而已,不会对自己有什么帮助,但事实上,通过这次实践,我有了很深的体会,感觉到理论和实践之间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在实践过程中能主动的请教,虚心的学习,学会了日常财务工作的一般流程、尽量把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中去,使自己的理论知识更上一个台阶,而且实践技能与水平得到提高。在实践过程中与该公司领导和一般科室人员相处关系融洽,锻炼了自己在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方式、方法,深刻体会到立足于社会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一)改进公司财务会计方面的建议:

1、______。

2、______。

3、______。

4、______。

(二)对社会实践调查的建议

社会实践日记 篇2

2011年7月12日早上,我们踏上征途,沿路的风景,从华丽的大都到发展中的小城,再慢慢穿越河谷大林,驶进乡村小路,一路颠簸,终于在将近夜幕降临的余晖中到达了目的地--南丰中学。

"南丰"一个好听的名字,南国的丰收,感觉学校会是历史悠久,会有南国独特的古祠堂气氛。但是我们眼前的学校却是仿佛由于长久没修建,没有打理,成了草木丛中的废墟,荒凉寂静。学校的路坑坑洼洼,杂草从生。听说由于学校的资金不足,校园的环境一直没有改善,都好多年了。

环视学校一周后,当地学校的主任领我们到宿舍,感谢校方的关心,让我们住到了新的宿舍楼。饭后,开始打扫宿舍,脏水、灰尘、飞虫交集着汗水,奋斗3小时。激情被劳累掩盖,空气中的暑气还在蒸腾,队员们满身疲惫,幸来凉风,躺床入梦。就是我们下乡的第一天。

(二)

第二天队员们早早的起来,迎接我们重要的工作,我们分成三队,分别负责三个年级的工作。教学任务看来轻松,实质操作难度还是非常大。

我们设计的教学任务是利用多媒体,结合老师的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用美的眼睛看世界,用他们的眼睛发现身边美的东西以及了解有关美术的知识。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备课,图文并茂,还有趣味的学习视频,胸有成竹的来到多媒体教室。正所谓世事难料,残旧的多媒体教室的投影几乎是投射不到任何图像,强烈的太阳光穿过单薄的窗帘射进教室,使原本就模糊不清的图像更加难以分辨。我们要马上改变策略,一心换到电脑房就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屏幕中观看视频,意愿事违,学生电脑的主机既然是要用两根地火线碰撞,产生电流通电,来使主机开动。20年前的配置,变色的显示屏,荡灰的键盘,一切都是满足不到基本的教学要求。我们心急如焚,眼看时间快到了,当地学校的老师立即让我转移阵地,到他们所谓最好的教室,就是平时用来开会的会议室。倒霉的事却接二连三的降临,"最好的教室"里过时的机器识别不到我们u盘,充分备好的资料却拿不出来,手忙脚乱中学生已经陆续进来,为了保证教学秩序,我们带班的小老师,先做导课,慌乱中发现机器的网速还不慢,就在线播放视频,利用上以前老师教的知识东贴西补的讲解。总算勉强的过了40分钟的课。第一次课艰难的过去。

我真实的感受到我们平时在城市里的生活是多么的依赖科技技术,网上购物、电子资料、视频音乐等,享受着科技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这次是难得的经验,让我发现科技对我们真的重要。

(三)

这里的学生都如我们想象中的一样,单纯、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还有的是贫穷,在这里80%都是农民,暑假到来,小孩们不像城市的我们,无忧无虑的学学兴趣班,去去旅游。在他们这里可能要赶着农忙帮家里做事,收割、打谷、晒谷等成了他们假期的工作。我发现这里的学生的肤色都是铜红的、黄黑的,大概是都农忙或是去田边露天的游泳晒黑的。我们班有好些同学都不能上暑期班,因为他们要回家农忙。其实他们也是无奈,我眼看也心酸了。

贫穷使得这里的文化水平很底,升学率不高,很多父母把孩子供完初中或是读高中半途辍学,就打发他们到城里的工厂工作,廉价的劳动,害了孩子,使得穷人还是穷。我来之前还真没想到广东珠三角的地区还会有这么一些地方,那我更不敢想象中国有多少受着贫穷生活的孩子。

贫穷使得很多年轻人出外打工,家里就剩下留守的儿童与老人,甚至只剩下孩子一人。在教学期间,我们一个队员发现了班上一位学生有些不寻常,上课时他总坐在最后,任凭我们的劝告也不往前坐,也不想听课,更加可怕的是,我们发现他在下课的时候在后面的黑板上写了一个锋利的"杀"字,充满恨意的力度,我不禁打心底透出寒意。之后向当地老师了解,她讲道"这里有很多心理或是精神上有问题的学生,由于家里的大人都在外打工,就剩他自己,小小年纪没人管理,寂寞孤僻,心理问题会越来越多,有的家人还经常没有寄钱回来,甚至还要挨饿······"

现在我还记得南丰中学校长对学生讲的一句话,"你们选择了来高中,是你人生一个正确的选择,希望你们能坚持读完······",简短的话,值得深思,可能对城市的孩子来说,上高中就像是理所当然的阶段,但是在南丰,这是艰难的抉择,老师为了学生好,都努力的劝说学生坚持学业,让他们相信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在南丰,学校废墟中求生,学生在希望中成长。

(四)

下乡义教,有苦有甜,切身感受到当地生活的艰苦,也享受到做一番老师的真正感觉。这么多年一直是做学生见老师就会主动向老师问好,在南丰,学生见到我,便鞠躬问好,一句羞涩的"老师好",一声腼腆的回应"好",我从心里偷着乐。

尽管酷暑难耐,苦受蚊虫叮咬,但是短短的时间里,人与人建立的情感,像一缕春风,抚平心灵的烦躁,牵连我们与学生的心。临走的时候,学生偷偷的写了一些小纸条交给我,字里行间,幼嫩的话语,丝丝动情。当老师的感觉真的好美妙。

社会实践日记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所以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教材、教法固然需要下工夫去钻研,同时德育教育也应该被放置于一个凸显的地位。小学语文担负着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老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探究德育思想渗透的方式方法。

一、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渗透点

可以说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成为学生德育渗透的主要领域,同时也是学生个性构建的有效途径。被选入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作品,有的描写自然风物,祖国的大好河山,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枫叶如丹》、《三峡之秋》等,启迪着学生对祖国美丽山河的向往与赞美。有的塑造品德高尚、刚正不阿的主人公形象,如《晏子使楚》、《詹天佑》、《南沙卫士》、《苏武牧羊》等,纯洁着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的熔铸音乐美、建筑美以及绘画美,这主要体现在古代诗歌作品中,如王维的《鸟鸣涧》、李商隐的《夜雨寄北》、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等,它们寄寓着诗人的喜怒哀乐、彰显了诗人的执着追求,或者明理,或者警世。鉴于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渗透点,这里以《詹天佑》为例,笔者认为可以在课文的背景介绍中渗透德育:清代末年政府昏庸腐败不堪,西方列强又不断欺侮、倾轧中国,对我国的内政大加干涉。在科学技术严重落后的情况下修建一条由北京至张家口的铁路干线也是困难重重的。而詹天佑临危受命,主动接受了修建京张铁路的重任。在此过程中,詹天佑没有在意西方列强的阻挠与嘲笑,将种种恶劣气候、险峻地势战

胜,提前两年时间竣工了属于中国自主建造完成的铁路工程,进而彰显了民族的气节与荣耀感。当学生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充分了解之后就会对詹天佑更加的景仰与爱戴。詹天佑的这种为民族争光的精神品质必然会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的。这种形象化、具体化的德育渗透方式,必然是优于枯燥的说教的,詹天佑的形象会始终留存于学生的记忆之中,潜移默化地成为他们爱国教育的楷模。由此观之教师必须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渗透点,强化学生的思

想道德意识培养。

二、在写作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的文以载道、文如其人,都是指向个体的思想道德水平。现在社会写作教学也成为学生德育渗透教育的有效方式。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写作教学,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全面的调动,实时地渗透德育内容。在写作之前教师需要让学生理解人品和文品之间的密切关联性。在指导学生写作技巧的同时,必须要让学生建立起高尚的人格与进步的思想。进而让学生明白作文写作并不仅仅是一种写作技巧、语言素养的表达、呈现,更重要的是需要彰显社会的真善美、个人的良好品质。因此在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抓住一切有利机遇,对学生进行德育思想的渗透。我们强调作文写作需要贴近学生生活、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甚至是有话要说,进而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写作教学的生活化就是让我们建立大语文教学观,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有效关联起来。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野外郊游,让学生真切地观察大自然、感受大自然,那“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春色,那“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夏景,那“草木摇落而变衰”的秋容,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冬貌,按照刘勰所言“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学生面对这样的自然状况,也必然会有感受诉诸笔端,一篇篇优美的自然散文就会应运而生。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以提升,同时也彰显了他们对祖国山河真挚的爱,进而完成了德育渗透的目的。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言:“日记是‘道德长跑’,每天坚持,使人心灵求真、向善爱美。”“写日记能规劝自己上进,劝人改过。许多学生在日记中针砭假恶丑,赞扬真善美,这便起到了教人向善、爱美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有效利用日记这种写作形式的德育功能,在写日记中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

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语文教师不但要有博大精深的知识、高尚的师德,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外,更应注重在社会实践中把德育有机地融入其中。”这句话可以从两方面来解读,一方面就是教师的榜样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求教师无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注重自身道德修养、行为举止以及仪表态度,充分发挥表率作用,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正如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以说“身教重于言教”,只要教师不乱扔垃圾、看见垃圾能够主动地拾起,那么这些具有积极影响作用的行为,小学生就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进而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目的。另一方面语文课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又服务于现实生活的。在定期举办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德育的渗透,将会取得事半而功倍的

效果。如在父亲节、母亲节,举办礼物制作比赛,让学生将其对父母的爱浸透于自己制作的礼品之中,彰显“感恩教育”的主题。在寒暑假,组织学生到社会福利院去看望孤寡老人与孤儿,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给他们带去温暖,让学生明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会更加的美好。另外,学校也可以定期举办歌咏比赛,其歌颂对象可以选择祖国、家乡、学校等。可以创建学生社团,如爱心社团、环境保护社团等,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耳濡目染地接受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可谓是润物细无声的,需要一点一滴地长期渗透,而切忌急功近利、一蹴而就。鉴于此小学语文教育应该有效处理好教学与德育之间的关系,进而做到寓德育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实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社会实践日记 篇4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坚持每天写日记。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将自己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所见所闻所感通过日记无拘无束地大胆表达出来,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比如今天在家洗了衣服、做了饭、种了树、养了花、到哪里做了客等等,用日记的形式把生活中的点滴记下来,并且分门别类加以整理。这样长期训练下来,学生的写作兴趣就会逐渐被挖掘出来,写作材料也就会逐渐丰富起来。由于农村学生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是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应适当带领他们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后,他们真正到了写作的时候才有事可说,有事可写。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说的优势,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多阅读课外书籍,积累词汇,把握写作方法

古人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内的图书,并发动学生把家中的课外书籍一起放到班上,利用专门的阅读课进行交流阅读,让学生把其中一些好词佳句摘录在学生的笔记本中。这样既强化了学生对词汇的积累与理解,又很好地克服了农村孩子课外阅读书籍不足的矛盾。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书籍,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

三、学会交流,互评互改,充实作文内容

学生辛辛苦苦写好作文后,总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许。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印象还很深时,教师应该给习作予以及时的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此时学生很容易接受并会积极修改。除了教师对学生的作文加以点评之外,让学生相互之间把各自的作文与同学交流,他们之间就没有距离感。因此他们发现什么,想到什么他们就会说什么,这样更有助于学生自己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从而达到提升作文质量的目的。不过在进行此项活动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修改作文的目标,要求能写出他们的真情实感,用通顺的语句,清楚的层次,鲜明的观点,恰如其分地记叙见闻,写景状物,说明事理,发表意见。

社会实践日记 篇5

以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家庭、服务于社会为目标,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立足于更好的实现家校合作,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锻造优良品质、生成个性智慧、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二、活动主题

参与科技实践,探究身边科学,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三、活动时间

2011年2月5日——2011年2月28日

四、参加对象

小学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五、活动内容及要求

(一)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1、发明创造类——寻找生活中所用器具、物品的缺陷或不方便的地方,加以改进;还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将不同的物品进行组合,制作出新型实用的作品,服务于人们的生活。

2、科学研究论文类——从农业、林业生产、大自然、日常生活实际中寻找发现不寻常的现象,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运用查阅资料、实地调查、实验等形式解决问题,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3、科技实践活动类——以节约水电、能源、粮食、环保等为主题,开展系列科技实践活动,或者是自然观察类科技活动——天文、天象观察、地质、地貌考察、生态、环境调查。

4、科学幻想绘画。通过对未来科学发展的畅想和展望,利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未来人类生产、生活情景(纸张大小8开纸)。

5、社会调查类——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生活状况、传统文化、民风民俗等。

学生材料要求:

1、科技实践活动类:要有完整的实施过程,即在活动实施时,要有系统完整的活动计划、进度安排、组织方法、实施步骤和活动总结。该项是活动的重点,一定要围绕主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

2、完整的原始材料。包括研究记录、照片或录像、新闻报道材料等,用以反映该项活动的真实性。

3、确切的实施结果。以文字的形式,将活动结果叙述清楚,主要包括选题目的、研究过程、研究结果、收获体会等方面。

4、本次寒假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将作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果进行评价,记入个人档案。

(二)感恩体验活动

1、开展“家务劳动周”活动,要求家长写出劳动表现鉴定。

要求学生在假期一周内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父母做饭、扫地、洗衣服等家务劳动,主动关心父母及长辈,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争做一个有孝心、善于感恩的小学生。要求家长写出劳动表现鉴定。 (要求:一至六年级学生都参加)

(三) “除夕日记”征文活动

引导4—6年级学生将农历“除夕”这一天的所见所闻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通过日记,加深学生对民族节日的感情。要求一律用16k稿纸书写。

六、注意事项

1、高度重视。各班要以学校方案为依托,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制订出本班的活动方案。同时要以本次实践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深化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寒假生活。

2、注意安全。各班根据活动安排,合理划分小组,同时教育学生,参加小组活动时,不得骑自行车,外出乘车时必须有家长陪同。

七、组织领导

社会实践日记 篇6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仅仅依靠课堂的说教是行不通的,是空洞无物的,没有任何的说服力。德育必须要付诸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找一种教育的载体。在学校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开展社团与读书活动是最好的途径。开展社团与读书活动的途径有五种:一是积极参加社会演出。学校合唱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积极参加各级政府组织的文艺演出,锻炼学生的能力,增进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二是积极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成立各类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利用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如我校就成立了“枫苑文学社”“校篮球队”“校足球队”“校合唱队”“校管弦乐队”“棋艺室”“校书画协会”,这些都是很好的德育生活化的途径。三是在教学区设立开放书架。学校可利用教学楼的大厅和走道,设立开放书架,摆放学生乐于阅读的名著、杂志、报纸,供学生课余时间阅读,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阅读书籍的便利,而且约束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四是在教室内外墙壁,制作文化长廊。文化长廊由各班自行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可以展示班级形象,又可播报班级重大新闻事件,抑或介绍文化知识、文化动态,这对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十分有利。五是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如我校在高一级开展《论语》诵读活动,高二级开展《中庸》诵读活动,高三级进行红色经典诵读。每周星期三,语文教师利用晨会进行经典解读。

二、互助合作学习小组是德育生活化的手段

开展互助合作学习小组最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意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犹如同事与同事之间的交流,在校学生会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未来就会处理同事与同事之间的关系。互助学习小组是德育生活化的有效途径。在开展互助合作学习小组时,由于学生在小组中工作性质在不断变化,学生的职责也要呈现动态的变化,不能静态固化。学习小组应以6至8人为宜,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轮流做发言人与秘书。小组组长要轮流担当。在课堂学习中,要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在班级、学校开展的一切活动,如卫生清洁、体育活动等方面,都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呈现,这样便于学生交流,增进友谊,学会交流交际,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三、心理辅导是德育生活化的延伸

在新课程理念下,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都很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都在千方百计的开辟心理疏导咨询的途径。学校在心理辅导的途径上,有三种方法是可采用的:一是开设好心理辅导课。学校要根据素质教育思想,每周安排一学时的心理辅导课,让学生接受心理知识的学习,养成学生自我调节心理素养,心理辅导课要结合案例进行学习,内容要充实,实例要新鲜,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二是学校要设立心理咨询室,并请专门的心理教师担任课程,负责平时学生的心理咨询辅导工作。心理室的布局要合理、温馨,有安全感。三是学校实行“德育导师制”,让每一个任课教师辅导一位学困生。学困生的发展状况与教师的工作业绩挂钩,从而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教师负责其心理工作。

四、社会实践活动是德育生活化的补充

社会实践是高中学生接触社会最直接的形式,在学生的社会实践中也最能锻炼学生的能力,增长学生的见识,开阔学生的视野。从实际情况看,参加社会实践的途径主要有四种:一是利用本校、本区域的教育资源,开发校本教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我校是一所具有七十多年的红色学校,有完善的校史馆和县级禁毒基地,同时我县也是周祖农耕文化的发源地,这些都是我校优质的德育教育资源。二是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有目的的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每学期利用寒暑假,让学生深入农村、社区,开展社会实践调查,撰写调查报告。三是邀请在校大学生来校进行社会实践交流活动。学校每学期从本校毕业的大学生中,选取优秀的大学生回校做报告,搭建社会与学校的交流平台。四是积极开展军事训练活动。学校每年开学都要对新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同时成立了校国旗护卫队,在周一举行隆重而庄严的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五、班级管理是德育生活化的阵地

班级是学校最基层的单位,担负着教育学生的直接任务。在实施德育生活化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紧紧扣住班级这一教育的主阵地,积极探索德育生活化教育的方式。班级管理的主要途径有四种:一是坚持撰写班级日记。班级日记不同于班务日志,班级日记主要是以记述故事的形式来反映学生的心理动态,学生留恋的事件,甚至憎恨的事情。学生可以每人一天一记载,班主任一周一记载,共同记好班级日记,并利用周一的班会,有选择性的朗读,引起学生的关注。三年高中生活结束后,可以采用抽奖的形式赠给任课教师或学生,留作纪念,成为一个班级文化象征,精神寄托,永存“史册”。二是积极开展主题班会。主题班会是班级管理的一种主要形式,开展主题班会的形式要多样,主题应单一,有针对性、实用性,每两周一次为宜。三是在班级定期举办论坛。论坛应该做成系列活动,围绕一个话题,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如“中国历史名人讲坛”“时事热点透视”“数学与社会的关系”等论坛,都十分有意义。四是各班自行设计班旗、班徽、编写班歌,利用各种集会呼喊班级口号,展示班级形象,凝聚人心,鼓励学生奋发向上,团结进取。

社会实践日记 篇7

关键词:能动教学;社会实践;成长日记;中职生综合素质

一、科学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培养中职生自主学习能力

思政课教学作为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必须转变传统的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使教学内容及其所说明的问题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提高了情境感觉的真实性、趣味性,增强了情境的吸引力和亲和力,使学生能快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较强的人—机—人的交互性特点以及多媒体课件的网络连接功能,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很方便地指导学生参与到搜集、整理学习资料的活动中来,学生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又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进取心和求知欲,增强了他们的创新意识、主动获取新知识能力。

二、大力开展互动教学,培养中职生交往与合作能力

1.开展能动课堂教学

能动课堂教学法是指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发展自己,教师起引领导向评价作用。每班根据学生人数、参照学生学习成绩、个性等划分为学习小组,并确定组名、组徽。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具体目标,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教师要走下讲台深入学生中间,检查学生是否明确任务,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及时指点学生的学习方法。在检测学习效果阶段,通过采取互相提问、上台板演、学生讲评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自己探究、解决问题。最后,教师当堂对小组及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评分,并记录在小组记录表上。在思政课上实行能动课堂教学,解决了中职生上课不愿听讲、学不会、睡觉、做小动作等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通过学案设计、小组划分、当课评分等手段,大大激发了学生敢于表达、愿意发表自己真实观点的热情,学生在尝试成功的快乐中,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组织课堂小品表演

小品表演是让学生把人生困惑及道德冲突等以小品的形式搬到课堂上。我提前布置小品表演的主题和要求,主题要鲜明,最好从中职生活中去捕捉素材,表达出学生真实的生活与内心世界,以及存在的各种困惑等。同时,要求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充分展示每位学生的才能。小品表演结束后,由学生与教师共同对每个班级或小组的小品表演进行点评。教师点评时要联系所讲专题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同时还要指出小品表演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给予及时的引导和帮助。小品表演的教学方式活跃了课堂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小品表演通过调动学生自身的能量与资源,实现了其相互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目的,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三、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中职生适应社会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重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做到知行统一,因此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搞好实践教学,我每学期都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到市革命纪念馆、镇派出所、敬老院等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同时,结合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搜集时政资料,为学生作“构建和谐世界,促进和平发展”“在走基层中锤炼品质”“文化强国呼唤文化自觉”等专题报告,深受学生的热烈欢迎。社会实践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了所学理论,提高了他们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坚持撰写成长日记,提高中职生自我教育能力

为提高中职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我引导学生每天坚持写一篇从成长日记,从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和自我管理。一开始学生不会写,无从下笔,我就拟定统一的题目,如“我的班主任”“我的同桌”“我的兴趣爱好”等,不仅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还要有自己的所思所想,比如哪些是自己应该学习借鉴的,哪些是自己应该克服改正的,自己今天取得了哪些成绩等;每天上课前,在阵阵掌声中,每小组挑选一个同学到讲台上来读自己的成长日记。通过撰写成长日记,中职生更加了解自己、他人,关心自己的成长,纠正自我认识偏差,激励、督促和引导不断战胜自己,努力把自己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坚强的、高尚的人。

总之,在思政课教学中,只有通过大胆实践,创新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思政课中真正获得学习的动力和成长的支持,为今后的发展乃至事业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社会实践日记 篇8

关键词:小学生;感恩教育;必要性;校园文化;课堂教学;家校协同

感恩教学无处不在,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家校协同、社会实践活动,处处都可以找到可以进行感恩教育的影子,感恩教育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仅仅靠书本知识和几节思想品德课是不可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的。因此,教师应该把小学生的感恩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真正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一、课堂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课堂教学是实施感恩教育的主渠道,教育者可以通过品德与社会、语文等各学科,挖掘教材里蕴含的感恩思想,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把感恩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情境再现、故事讲述、内容回顾等途径点拨学生知恩、感恩,引导学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把感恩教育作为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培养文明人的重要热堇醋ィ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挖掘学校潜在教育资源,充实感恩教育的活动内涵,让感恩教育进教案、进课程、进课堂,并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深化学生对“什么是感恩”、“如何感恩”的理解。其次,把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融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之中、融入到日常教学之中,使学生从中理解感恩的真正含义。中队会是德育形式之一。为了从感性上增强对感恩教育的认识,号召全校各中队,组织开展“寻找身边的爱”、“父母的爱”、“老师的爱”、“难忘同学情”、“与自然和谐共处”等践行感恩教育的主题中队会。中队会上,激发小学生讲己身边的感人事例,针对自己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见所闻所感,感恩父母,感恩同学和老师,感恩社会和自然,把感恩教育真正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

二、校园文化中的感恩教育

通过走廊文化,利用重大节日,组织学生动手动脑,制作各种贺卡,通过征文、诗歌等形式表达出学生们节日的喜悦。让无声的墙壁顿显生机,展示魅力,与同学们共同成长。走廊文化直观醒目、形式丰富多样、色彩浓厚,极具感染力和教育意义。通过展示,使学生直观感受感恩教育的魅力以及由于感恩带来的快乐。每次活动结束时,学校都及时与家长、老师沟通,正确地评价每一名学生的点滴进步,将这点滴进步汇集成册,装订存档,学生记录自己成长中的每一滴进步取得的成绩。这点滴进步足以使学生成为继续前进的动力,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督促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培养良好品行和健全人格的基础,感恩日记是最好的方法。督促自己每周做2至3件好事,把具体的时间地点详细记录在感恩日记中,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点滴进步记录下来,每一周在感恩日记上留下父母的评价或老师的评价,久而久之,看到了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和鼓励,学生们会继续努力,乐此不疲。因此,坚持记感恩日记也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鞭策自己的一种方法。在班级可以设立各种具有竞争意识的活动项目,参照小学生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的要求,每月一大评。每周一小评,并将评选结果上报学校,学校统一颁奖并向家长发放喜报,同时回收喜报和家长评价,真正达到家校合作的教育目的。各项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争做文明人的积极性。大力加强校园红领巾记者站、红领巾广播站、德育报编辑部的组织建设。利用午播时间,播送喜闻乐见的小节目,注意捕捉校园中出现的好人好事,并及时报道、表扬。在班级中,要经常开展道德行为储蓄活动,由学生自己组成道德行为储蓄评价小组,由道德评价小组来评价每一个人的日常表现,督促学生争做文明人。

三、家校协同中的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需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才能收到良好效果。现在很多家长在孩子对物资的要求上总是尽其所能,给予满足,过度的、不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欲望,结果只能是增长孩子的自私与贪欲,自私的孩子怎么懂得感恩,自私的孩子怎么懂得体谅他人。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是使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动情,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感受他人恩惠和欲求报恩是一个人道德行为发生的重要情感基础”,在学校活动中,可与家长紧密联系,关注学生的每一点滴进步,通过学校的亲子互动、家校快递、感恩演讲、感恩征文、感恩画廊、倡议书、发放喜报等形式与家长沟通、交流,促进家校协同开展系列活动,引发学生产生共鸣,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与文明。在感恩系列教育活动中,还要十分注重突出道德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亲身实践,增强自我体验,产生情感共鸣,升华道德境界,从而使感恩教育的道德要求真正深入学生心灵,走向学生生活。

四、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感恩教育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小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感恩信息,用感恩之心,融化自私心、冷漠心和自卑心,培养与人为善、与人为乐、助人为乐的品质,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德育基地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中。利用每年两次的社会实践活动日及节日开展系列以感恩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带领小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区、街道,走进部队、公安,走向敬老院,在社会实践中进行感恩社会、感恩自然、感恩他人的教育,使学生能正视个人价值的同时,也能学会关心照顾别人,学会感恩、懂得感恩,使人更豁达,心胸更开阔,不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而生仇。通过活动切实体会到认识生活在集体中的,只有互相关心才是幸福的,在给别人带来幸福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快乐。

社会实践日记 篇9

论文摘要: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双师素质型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是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分析实践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建立稳定的企业实践基地,完善社会实践考核评价机制,推动教师社会实践工作健康发展。

199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制定的《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提出:“职教教师应该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进行实践教学,是工程师或技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明确提出高职院校要以“双师素质型”教师为重点,要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的制度。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是指学校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教师到企业或行业学习,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操作技能。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备受学校重视,而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教师到企业去实践。

一、高职院校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1.促进教师全面学习,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通过贴近企业,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开发和管理等环节,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在实践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及实际应用,增强教师的自身技能和素质。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2.通过社会实践,缩减校企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校企合作

教师通过社会实践,增强了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学校建立一批有影响的实习、实践基地和合作基地,为教师和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和促进校企联合办学提供平台,实现学校与企业“双赢”。

二、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工作存在的问题

1.企业不能满足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发展的要求

在现实生活中,企业不可能专门为教师实践而设立岗位。大部分教师都是借学生的实习机会去企业参观学习,而且教师在实践中并没有真正做到专业与岗位对口,从而影响了教师实践的效果。

2.教师社会实践工作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

目前高职院校都认识到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但是管理制度不完善,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方面缺乏合理的评价标准。既没有对教师所在的管理部门开展的实践工作进行合理评估,也没有对教师参加社会实践进行质量监控,也没有制定有效的评价标准,仅凭社会实践报告来简单衡量,教师无法达到实践的目的。

三、做好教师社会实践活动工作的对策

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通过系统分析后提出建立和完善教师社会实践活动的对策和方法,以提高教师社会实践工作的整体水平。

1.建立稳定的教师社会实践基地

教师参加社会实践,首先就是要有一个合适的实践单位。学校应根据专业、课程和岗位建立实践基地,这样不仅为教师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稳定的、充分的保证,同时也可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通过实践基地的建设,教师还可以参与企业的科研项目和企业员工的培训,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真正做到校企合作,达到校企共赢的目的。

2.高度重视保障教师社会实践经费

高职院校每年都应设有社会实践活动经费,这将有力地支持和推动教师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同时,学校根据教师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情况,对推动社会实践活动的院系以及在实践中做出成绩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鼓励教师更加主动地参加社会实践。

3.完善教师参加社会实践考核体系

合理的考核体系对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参加社会实践考核体系一般由实践过程考核和技能考核两部分组成。

(1)过程考核。对教师实践的目的、意义及实践日记、典型案例及实践总结报告进行量化评价,具体考核项目如下:

①书面申请及申请表填写是否规范,考核申请的格式是否规范,内容是否详实;

②实践计划制定是否合理。考核实践的目的和意义是否明确,任务是否清晰,实践进程是否明确,是否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③实践日记考核。考核实践日记、学习任务、学习体会、学习成果记录是否详实具体;

④收集典型案例。考核收集的案例是否具有典型性和实用性,是否有助于教学资料的积累;

⑤实践总结考核。要求总结或论文论据充分,观点鲜明,逻辑严谨,能围绕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学生培养目标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有很强的可行性;

⑥学习交流考核。能按时回校交流、汇报工作,汇报内容准备充分,详略得当,能促进专业或学科建设;

⑦实践出勤及态度考核。是否按时出勤,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学习效果是否显著,是否按计划进程参加实践活动;

⑧单位考核。教师实践期间,工作是否认真踏实,学习效果是否显著。

(2)教师实践结束后,参加学校组织的技能测试。

学校可以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各专业、课程和岗位提点,制定确实可行的专业技能测试标准,要具体到量化。这样,就从制度上保障了教师实践的顺利进行。

高职院校做好教师社会实践工作,对于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各高职院校应该在开展教师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规律,努力做到教师实践活动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从根本上提高高职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洁。加强双师队伍建设完善一级管理[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2]张立言。高职院校双师队伍建设问题研究[db/ol].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