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文档 > 实习 > 实习报告 > 人力资源实习报告分析(最新3篇)正文

《人力资源实习报告分析(最新3篇)》

时间:

人力资源市场是指人力资源的供给方(劳动者)与需求方(企业等用人单位)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交易,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总称。这次为您整理了人力资源实习报告分析(最新3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 篇1

摘要:从体能、智能、技能、心能四个能力因子出发,提出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能力概念模型。在对中部六省问卷调研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验证了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能力概念模型的合理性。各初阶因素对高阶因素人力资源能力影响程度的排序为:心能、智能、技能、体能;二阶验证性结构方程模型中各变量的路径系数,可以计算出人力资源能力各要素的权重,从而避免在确定要素权重时人为打分,降低评价客观性的问题。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SEM模型;人力资源能力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品结构的升级,经济发展从投入型模式转变为技术型模式,而技术型的增长模式除要求有新机器、新设备外,更需要有一大批掌握先进技术的高素质工人[5]。日益壮大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人力资源能力的高低,不但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促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转型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能力的研究对农民工个人以及对企业和政府等解决近年来“用工荒”问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一)人力资源能力的内涵

徐华等[8]则认为,能力是指人作为个体的自然人从体能、技能、智能、潜能四个方面展现出对某项任务的胜任度,人力资源能力就是人力资源在现实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实际本领、能量和成熟度。商红日[9]认为,人力资源能力本质上是一种生产力,通常包括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劳动技能、创新能力以及创造力等。郑新立[10]则认为,人力资源能力是指人的内在素质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具体应包括德能、智能、技能、体能。越来越多研究者基于自身的学科领域从不同层面围绕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相关问题展开探讨,针对从不同研究目的和理论视角出发,造成“人力资源能力”概念的理解差异,王艳艳等[11]分别从宏观、微观、心理学和管理学的角度出发对“人力资源能力”概念和外延进行了比较和辨析。

与前面的学者不同的是陈劭峰、赵秋成、夏芳等学者开始运用现代的方法对人力资源能力进行实证研究。陈劭峰等[12]构建了人力资源能力等效系数方程,并对国内的人力资源能力分区进行了评价。赵秋成等[13]探讨了人力资源能力内涵,并从体能、智能和技能三方面分析了大连市的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水平。夏芳[14]基于森的可行能力,构建了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人力资源能力的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技术实证分析了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人力资源能力的结构关系。国内对人力资源能力的研究多以定性的内涵分析为主,定量实证研究为辅;研究对象大多是大学生、医务工作者、财务人员等知识性员工,对其他群体的研究相对较少。

(二)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能力研究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关于新生代农民工能力和素质方面的成果很多,涉及的问题包括素质、知识能力、心理、教育培训、就业能力、人力资本建设等,这些课题的研究或与人力资源能力问题相关,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刘瑶、彭建娟等学者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进行了研究。刘瑶等[15]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知识能力状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对其知识能力总体状况作了评价和判断。彭建娟[16]对吉林省建筑行业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进行了测量,并从职业培训和教育的角度提出了提高就业能力的建议。曾丽[17]则是从个人因素、个人环境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出发,对珠三角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

上述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于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问题,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研究人员和地方劳动部门工作的重点多集中在农民工的就业安排、技能培训方面,研究内容大多为人力资源能力的一个侧面,并没有将心理、思想等因素纳入到对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范畴中来。鲜有以“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能力”为主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特殊群体,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我国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能力模型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能力概念模型的`构建及调查情况

(一)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能力概念模型的构建

人力资源能力是人的体能、智能和技能三者的高度统一。体能是人力资源能力的载体和基础,是新生代农民工学习、工作的体力保证。体能主要包括生理机能、身体抵抗疾病能力和身体素质等。智能是人所具有的运用知识和经验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我国三项规模相对较大的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数据显示:平均年龄23岁左右,初次外出务工年龄基本上为初中刚毕业时十五六岁的年龄,就业的行业多集中在服务业和建筑业。 考虑到其较低的文化水平和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就业现状,本文对智能的测量主要从职业常识、文化理论水平以及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等方面来进行。技能就是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的能力,是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能力中产出劳动成果最重要的能力。对新生代农民工而言,职业搜寻能力、技术专长和执业资格是衡量其技能的主要指标。

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队伍中的新生力量,他们有着与第一代农民工不同的显著特征,就业动机已由生存型转变为生活型或发展型,外出务工赚钱的同时,改变生活状态,追求城市文明的生活方式是他们主要的追求。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诉求强烈,与父辈相比他们的“城市梦”更为执着。受现行城乡和地域分隔教育、户籍体制等因素的制约,教育和技能水平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公民意识和道德素质与市民化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18]。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水平高,思想解放,对城市有强烈的向往,返乡务农意愿很低。但受制于以户籍限制为代表的现行的诸多制度阻碍,他们的城市梦在现实中遇到了很多不公平对待,诸如城市户籍、社保、教育、子女就学就业、住房等无一不困扰着他们,使他们承受了父辈无法体会的心理压力。富士康“十二连跳”的农民工自杀事件更是证明了沉重的日常工作量,等级森严的人事制度,较高的生活成本使新时期的打工者心理压力倍增。因此,对于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能力的研究必须基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全面发展的需要,不能仅仅关注体能、技能、智能等方面,还应将心理素质、进取态度等因素考虑在内。心能,即心理积蓄的潜在开发的和心理能够承受外界压力的能力,是测量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能力不可或缺的指标,衡量指标包括心理潜能、抗挫折能力、克服逆境能力等。

综上,本文将从体能、智能、技能、心能等四方面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人力资源能力。考虑到人力资源能力及体能、智能、技能、心能等变量不便于直接观察与测量,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在处理和解释这些变量之间关系时存在局限性,因此我们采用结构方程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源能力结构进行分析。其研究思路如下:首先本文将对新生代农民工体能、智能、技能、心能四个能力因子进行一阶验证性模型分析,若四个能力因子间有中高度的关联度,且一阶验证性分析模型与样本数据又可匹配,说明四个能力因子均受到一个高阶因素(人力资源能力)的影响。然后对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能力进行高阶验证性分析,若二阶验证性分析模型与样本数据匹配度较好,说明人力资源能力(高阶因素)对四个能力因子(初阶因素)的解释能力较高。

(二)量表设计及数据来源

四个潜在变量(能力因子)之间的协方差显著不等于0,表示四个能力因子之间有显著共变关系。六组能力因子相关系数中有四组大于0.5,说明能力因子间存在高度相关。因此四个能力因子可能存在另一个更高阶的共同因素。从一阶验证性模型适配度的检验结果来看,所有适配指标均达到了良好水平。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体能、智能、技能、心能四个能力因子的一阶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与实际样本数据适配情形良好。 由一阶验证模型分析结果可知,四个能力因子之间存在更高阶的因素构念。二阶验证性模型中,一阶因素构念为 “体能”、“智能”“技能”“心能”变为内因变量,外因潜变量为高阶因素构念“人力资源能力”。用AMOS17.0软件对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能力二阶验证性模型进行运算,输出结果见表5,各项指标均达到较好水平,这表明我们所建立的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能力模型得到了实际调查数据的较好支持。

从体能、智能、技能和心能的路径系数上来看,各初阶因素对高阶因素人力资源能力影响程度的重要性排序为:心能、智能、技能、体能。人力资源能力就是人力资源在现实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实际本领、能量和成熟度。在教育背景苍白、工作量繁重和就业环境较差的情况下,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压力和失败的从容以及压力环境中形成的良好职业素养往往是新生代农民工从同伴中胜出的关键。这也表明,在新的社会发展和转型阶段,漠视人文关怀的生活环境,强硬的组织文化,使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和生理始终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已严重影响到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进而限制了其个人能力的发挥和提高。

、结 论

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能力不仅是体能、智能和技能的高度统一,心能也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源能力发展起着重要的制约和促进作用。通过对四个能力因子进行结构方程验证性分析,得到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能力模型。从四个能力因子对人力资源能力的影响程度来看,企业以后要加强对农民工心理问题的关注,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工作和培训环境,不但要担负起对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的责任,更要提供心理的咨询、疏导、治疗等服务,定期传授舒缓压力的方法,从而促进农民工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和能力的提高。地方劳动部门,除了做好职业服务平台的建设和技能培训外,还应做好入职前对农民工的心理调查、疏导、咨询和心理指导工作。各地方政府和部门应该多策并举,积极指导,配合企业做好本地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源能力开发工作。

人力资源调研报告 篇2

一、基本情况

__乡隶属鲁甸县,地处鲁甸县北部,距县城36公里,最远的塘房村委会离县城50公里。东与昭阳区苏家乡接壤,南与水磨乡相邻,西与梭山乡相邻,北与新街乡相邻。辖四个行政村27个自然村114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8244 户,总人口38720人。全乡国土面积112平方公里,海拔2160米,年平均气温10.9℃,年降水量1100毫米。全乡实有农村劳工力20397人,外出务工11360人,其中全家外出户1276户,__年全乡务工收入437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241元。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对我乡社会经济建设的作用。

通过人力资源转移培训,乡党委、政府利用我乡人力资源开发契机,把全乡潜在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变成了现实的经济优势,使全乡农民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走上了奔富奔小康的道路,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全乡社会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等有所提高。使外出务工人员为我乡经济发展积蓄了资金、技术、思想、提高了土地的综合利用率,活跃了农村资本市场,为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三、劳动力转移培训对我乡的金融作用

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通过邮寄、金融机构汇寄回乡的据统计约有4000万元,通过打工经济的发展和部分资金流入我乡,使银行存款额大幅提升,对我乡邮政和吸收银行存款起着重大的作用。

四、务工人员对我乡经济的贡献

1、打工经济初步形成,规模日益扩大。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外出务工以每人每年收入大约在1__元左右。仅外出务工一项,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就可多增加700余元。这样看来,打工经济已经成为加快我乡发展的重要产业。

2、农民素质不断提高,造就了一批适应我乡发展的有用人才。“解放思想,外出打工,勤劳致富,回报家乡”。广大农民通过外出务工,从中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把外面新鲜的事物带回了家乡,极大地促进了我乡的发展。如__村的崔文联在外打工多年当上了老板,就捐了10万元给家乡的新农村建设,给家乡的经济带来了良好的发展。

3、一批农民在外出务工中发家致富,辐射带动作用增强。经过多年的外出务工,我乡一批头脑灵活,敢闯敢试的农民已经率先发家致富,。多年来,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些身边人、身边事教育了我乡的广大群众,进而辐射带动了更多的农民外出务工,形成了“一带十、十带百、百带千”的局面。如今,我乡外出务工的队伍不断壮大,“农忙种田,农闲打工”正在成为广大农民的生动实践。

五、农村留守群体方面

在全乡四个村,对外出务工家庭进行调查走访,全乡农村留守群体大致有以下三类:一、单独的留守老人,这种家庭大多是60岁以上的一个或二个老人;二、单独年幼的留守儿童,这部分家庭,多是二人以上兄妹型,年龄结构平均在15岁以下;三、老幼留守群体型,一般表现为祖孙关系。这类型较前二者有明显的家庭活泼气氛。据统计,全乡中,__村留守老人580人男性,223人女性357人,儿童860人;新乐村留守老人1050人,男性562人,女性488人,儿童1300人,塘房村留守老人587人,男性312人,女性275人,儿童2020人;照壁村留守老人533人,男性276人,女性257人,儿童640人。根据实际困难,乡党委、政府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在救济粮、低保等方面对其加以倾斜。

总之,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民增收及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外出务工人员在输出地积极工作,努力劳动,为输出地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通过外出务工大量转移了我乡剩余劳动力,使我乡农业产业结构得到有效的调整,特别是一些新思想新观念和农业技术引入并运用在种养殖业方面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率,促进了我乡经济的发展,为我乡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 篇3

中国的酒店业,在近20年历史的旅游业市场的深度开发下,发展迅速,一座座国际连锁酒店,如香格里拉、洲际、喜来登、万豪、希尔顿等在内陆不断发展扩建,截至目前,中国的星级酒店已达13900家,其中三星级以上酒店达5248家。奥运之后,北京、青岛等奥运伙伴城市的旅游前景无限广阔;但与迅猛发展的旅游市场相比,旅游业尤其是酒店业人才匮乏,人力资源紧缺,面临社会各行各业的竞争,愿从事此行业的人员逐日减少,使同行业之间的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更加突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酒店业人力资源现状

目前酒店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中级管理人才缺乏、员工整体素质低、流动性大。与国内外客人日益个性化的需求相比,酒店员工的素质和技能还远没有达到要求。主要原因是员工学历普遍偏低,没有掌握必备的技能;而且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员工对本职工作没有认同感,认为是伺候人的行业,缺乏相应的职业道德、职业修养和热情度,由此导致服务态度、服务技能难以令人满意。今年劳动法的出台,使员工流动率又有提高,尤其是大学生跳槽的比例极高,致使许多酒店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员工时宁愿要职高生、大专生,也不愿要本科生。这对本身员工素质不高的酒店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恶性循环。

图为“某五星级酒店员工的文化程度调查表”

文化程度 比例

研究生 0.00%

大学本科 10.57%

大学专科 32.58%

中专 15.42%

职业高中 13.34%

普通高中 14.90%

初中文化 12.82%

小学文化 0.35%

合计 100.00%

同时,员工的高流失率一直是困扰饭店管理者的难题。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饭店业的生产过程即员工提供服务的过程,人成为决定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最为关键的是人员流动较大,对于酒店这样一个服务性行业来说,非常不利于服务质量的稳定,流动过大,同时亦不利于基层管理人员的培养。而酒店的服务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一个服务质量不能保障的酒店,如何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立足?凭借什么与竞争对手争夺市场?

二、人员流动的利与弊

人员流动是一个酒店业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都存在和需要面对的问题。人员流动有利有弊,我们必须辩证的、一分为二地看待这个问题。

一个人员几乎不流动的企业容易产生很多痼疾,比如员工非常容易产生懒惰心理,企业会缺少活力如同一潭死水,过去的国有企业铁饭碗的思想就是最好的证明。而新员工的进入可以帮助企业带来新的思想,让企业焕发新的活力。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定比例的人员流动对企业来说利大于弊。

但是人员流动比率控制不当,流动过于频繁,流动率过高,给企业带来的弊端亦是非常明显的。因为企业首先要为较高的员工招聘成本、培训成本买单,员工培养出来以后企业却留不住,转而受聘于其他竞争对手,让自己的企业只是成为其他企业的人员培训基地,这是企业最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合理控制人员流动对于酒店行业来说至关重要。要做到合理控制人员流动比率,必须对人员流动的规律、流动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掌握流动的规律、了解离职的原因,才能找到合理控制的方法和途径。

三、浅析酒店业员工离职的一般规律

以下调查分析,是基于多年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经验的积累,尤其是以青岛市某五星级酒店的离职情况作为样本展开统计分析的。该星级酒店已经成立10余年,是一家老牌单体型酒店,在职员工600余人,该酒店在青岛高星级酒店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此酒店的数据作为样本,对青岛市酒店行业离职情况统计具有代表性意义。

(一)离职的月份周期规律调查分析

表格一

某星级酒店07/08全年离职率对比统计

月份 离职人数 (含实习生) 离职率 (含实习生)% 离职人数 (不含实习生) 离职率 (不含实习生)%

08年 07年 08年 07年 08年 07年 08年 07年

1月 13 20 2.18% 3.22% 10 11 1.89% 1.96%

2月 15 32 2.56% 5.34% 11 16 2.12% 2.88%

3月 24 24 3.90% 4.01% 18 18 3.41% 3.22%

4月 31 28 5.10% 4.67% 21 24 3.99% 4.32%

5月 20 21 3.32% 3.51% 17 18 3.25% 3.27%

6月 26 29 4.35% 4.78% 23 25 4.47% 4.60%

7月 28 52 4.33% 8.37% 14 19 2.66% 3.43%

8月 30 39 4.84% 6.48% 10 27 1.92% 4.95%

9月 47 35 8.03% 5.83% 16 25 3.08% 4.59%

10月 29 21 5.09% 3.57% 27 14 5.35% 2.60%

11月 24 25 4.16% 4.15% 22 20 4.41% 3.74%

12月 24 19 4.25% 3.15% 11 13 2.20% 2.43%

平均 26 29 4.34% 4.76% 17 19 3.23% 3.50%

通过常年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经验积累,以及对青岛市某星级酒店多年离职数据的统计发现,四月份(3.99%、4.32%)、六月份(4.60%、4.47%)、十一月份(3.74%、4.41%)员工离职的流动率普遍高于全年平均离职率。

1、 四月份离职高峰原因分析:由于春节过后,年度双薪及员工福利已发放,此时就业机会较多,员工跃跃欲试。

2、 六月份离职高峰原因分析:一般新员工以一年为一个适应周期,这也是为什么劳动合同大多数一年一签。大多数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选择6月份就业的比较多,就业刚一年的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不够高,而且对基层岗位的基本技能已经驾轻就熟,容易对现有的工作丧失热情,所以最为容易离职,导致六月份出现离职高峰。

3、 十一月份离职高峰原因分析:受应届毕业生的影响,十一月份,用人单位在各大招聘市场开展的招聘会较多,就业机会相对比集中,促使对现有工作不满的员工尝试寻找更为理想的工作。

了解企业员工离职的周期规律对企业提前做好人才储备,应对人员离职高峰有较大帮助。

(二)离职员工服务年限规律调查分析

表格二

某星级酒店07年离职员工服务年限调查统计

服务年限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合计

少于3个月 4 2 4 5 5 6 13 16 10 6 7 8 86

等于或大于3个月少于1年 10 22 11 11 6 11 5 8 10 9 6 4 113

等于或大于1年少于3年 3 4 5 6 6 12 30 10 9 2 7 2 96

等于或大于3年少于5年 0 1 2 2 1 0 2 4 1 2 1 1 17

等于或大于5年 3 3 2 4 3 0 2 1 5 2 4 4 33

大于10年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合计 20 32 24 28 21 29 52 39 35 21 25 19 345

表格三

某星级酒店08年离职员工服务年限调查统计

服务年限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合计

少于3个月 5 0 2 6 2 6 7 3 1 3 5 6 46

等于或大于3个月少于1年 4 10 14 12 8 10 14 4 40 5 9 14 144

等于或大于1年少于3年 2 2 6 6 6 8 3 20 3 9 5 0 70

等于或大于3年少于5年 1 3 2 3 2 2 2 3 1 6 2 1 28

等于或大于5年 1 0 0 3 1 0 1 0 2 4 3 3 18

大于10年 0 0 0 1 1 0 1 0 0 2 0 0 5

合计 13 15 24 31 20 26 28 30 47 29 24 24 311

通过以上统计数据,明显可以看出:工作年限在3年以上的员工对酒店的忠诚度最高,他们更多追求的是工作的稳定性,所以离职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与之相比,工作不满三年的员工离职的机率较大,尤其是工作不满1年的员工离职的机率最大因为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不够高,对现有工作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三)客房、餐饮、前厅等面客服务岗位的离职比率高

表格四

某星级酒店2008年各部离职数据统计

部门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合计 平均

餐饮部 4 4 3 6 6 8 7 2 2 12 4 10 54 5

前厅部 0 0 3 2 7 2 2 0 4 6 7 2 26 2

管家部 4 4 7 6 2 9 5 4 5 6 7 8 52 4

行政办 0 0 3 0 0 1 0 2 0 0 1 1 6 1

人资部 0 0 1 0 0 0 0 1 1 1 1 0 4 0

保卫部 2 2 0 5 1 2 0 1 4 1 3 2 18 2

财务部 0 0 1 0 0 0 0 0 0 2 0 0 3 0

营销部 0 1 0 0 1 0 0 0 0 0 0 0 2 0

电脑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65 14

表格五

某星级酒店20xx年各部离职率统计

部门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

管家部 4.17% 4.35% 7.53% 6.59% 2.08% 9.78% 5.32% 4.26% 5.49% 6.90% 6.42% 7.69% 5.88%

保卫部 5.13% 5.41% 0.00% 13.51% 2.56% 5.26% 0.00% 2.63% 11.43% 2.78% 8.57% 5.56% 5.24%

前厅部 0.00% 0.00% 4.35% 2.90% 11.11% 3.17% 2.94% 0.00% 6.06% 9.23% 10.94% 3.12% 4.49%

餐饮部 2.58% 2.65% 1.90% 3.77% 3.85% 5.19% 4.46% 1.29% 1.25% 8.28% 2.02% 5.26% 3.54%

康乐部 0.00% 0.00% 12.50% 0.00% 0.00% 4.00% 0.00% 8.70% 0.00% 0.00% 3.13% 3.13% 2.62%

人资部 0.00% 0.00% 2.78% 0.00% 0.00% 0.00% 0.00% 2.94% 3.03% 3.13% 3.03% 2.94% 1.49%

财务部 0.00% 0.00% 3.13%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6.45% 0.00% 0.00% 0.80%

营销部 0.00% 4.17% 0.00% 0.00% 4.35%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71%

工程部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2.08% 2.13% 2.13% 0.53%

电脑部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通过以上数据统计,可以证明酒店行业不同部门的离职规律,一线面客部门如餐饮部、客房部、前厅部的离职率明显高于财务部、人力资源部、工程部等二线非面客部门。出现这种规律其实并不难理解,大多数人在择业方面明显存在求稳定的心理,加上中国人不愿抛头露面、伺候人的思想作怪,以及一线岗位的工作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促使面客部门的离职率明显高于二线部门。

四、浅析酒店行业员工离职原因

通过长期对酒店行业员工离职原因进行背景调查统计,该行业员工离职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薪资水平太低,满足不了基本生活需要

虽然物价在快速上涨,但是酒店行业的总体工资水平却一直在原地踏步或小幅增长。1994年,青岛市五星级酒店的员工工资是当时企业单位的3-5倍;而今,单体酒店员工级的平均工资却在青岛市职工平均工资之下。当每月的固定收入满足不了家庭生活的需要或年轻一代的消费水平时,会促使他们选择薪资相对较高的工作。

(二)认为自己对企业的投入明显少于企业对自己的回报

酒店作为一个服务性行业,存在明显的淡旺季,在旺季劳动强度大,加班加点对于从事酒店行业的员工来说是家常便饭,如果企业缺少必要的奖励机制或未按劳动法规定足额发放加班费,会大大降低员工的满意度。

(三)家庭的外在原因促使他们离职

酒店作为一个服务性行业,汇集了不同年龄段、不同区域的人群,不同的年龄段、不同区域的人群需要面对不同的生活问题。

年龄在45岁以上的员工,家中琐事繁杂,上有老、下有小,耗费的精力较多,根据背景调查统计显示,老人生病、孩子需要照顾是这个年龄段的人群离职的主要因素。

另外,酒店行业女员工较多,女性在家庭、孩子成长过程中要比男性付出更多,服务性行业的工作性质和工作时间往往不能让职业女性两者兼顾,当两者产生冲突时,她们的决定一般会倾向于家庭。

作为一个劳动比较密集的行业,酒店务工的外地年轻人较多,当此类人员在外工作一定年限以后,迫于父母的压力,会选择回父母的身边,回归家庭,结婚生子,促使他们离职。

(四)对目前的工作失去兴趣,得不到晋升,认为继续留在企业没有发展的空间

在离职员工规律统计调查中发现,工作1年—3年的员工容易离职,这一部分人群对企业归属感不够强,而且在目前的岗位上技能已经相对比较娴熟,如果企业缺少良好的培训机制,不能为他们提供一个再学习、发展的空间,会促使他们对目前的工作产生职业倦怠,尤其是当他们发现没有晋升空间时,会毅然决然选择离职。

(五)不能认同企业的管理方式、变革

新员工一般会经历一段组织承诺的震荡期,组织归属感非常低,个人的价值观和目标与企业的价值观和目标尚未达到一致,在对新环境的适应阶段,不能适应、认同新企业的文化及管理方式时,非常容易跳槽。

当一些老员工已经适应了企业原有的管理模式,当企业人员调整、管理方式发生变革时,也会让一些老员工无所适从、无法适应,管理方式变革也会成为促使一些老员工离职的重要因素。

(六)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降低了合同期内员工离职的违约成本

2008年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更加维护劳动者弱势群体的权益,将原来合同期内离职需要按照未履行的合同期限缴纳一定数量的违约金,更改为提前一个月无须缴纳违约金(需要赔偿特殊培训费用的人员除外),大大降低了员工的离职风险和成本,从而使合同期内离职更加容易。

(七)80、90后的一代,择业范围更加广阔

面临21世纪更多的、充满诱惑力的机遇,年轻的一代向往更新鲜、刺激、舒适和高薪资、高福利的工作;外企、高档商厦、贸易公司等有着太多诱惑他们的理由。相比而言,酒店劳动纪律、规章制度的高要求,三班倒的工作时间,餐饮部、客房部等部门的劳动强度,另80、90后们望而却步。有个调查很有趣:80后青年拒绝加班;90后青年拒绝上班。

(八)实习生、毕业生境外的劳务输出与实践

现今,面临较大的招聘危机及过高的人力成本,各个酒店纷纷与各大院校合作,招募大量的实习生,使得90年代学校找门路寻求酒店安排实习生,到近几年,酒店千方百计抢到合适的实习生源,真是今非昔比啊!

另外,新加坡、澳门、日本研修生的大量需求,使得学生们纷纷到境外实习、研修,去赚高薪、见世面,开阔眼界!

只有了解员工离职的规律和离职原因,才可以有效的帮助酒店合理控制人员流动,才可以进一步探寻留住人才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五、酒店业人才留用对策

人才留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极其重要。人才留用是公司保持健康发展的基本措施之一。酒店花费的诸如培训时间及投入、知识流失、消极员工的待岗,留不住关键人才的问题是我们的直接成本。这还不包括组织的间接费用诸如机会成本等。所以,留住人才对健康、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那么,什么才是留住员工的法宝呢?

(一)做好离职面谈

离职面谈是指在员工准备离职或已经离职后,企业与员工进行的 www. 一种面对面的谈话聊天方式。其目的在于从离职员工那里获得相关信息,以便企业改进工作和维系与离职员工的良好关系。成功的离职面谈不仅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有效的信息,更为重要的还是挽留员工的直接有效的途径,为企业带来显性和隐性的双重收获。

1、维系双方关系:通过面谈,不仅可以融洽酒店与离职员工的关系,还可以起到挽留核心员工的作用,而对于酒店不想留住的员工,也可以通过离职面谈降低双方的敌对意识,体现出企业对员工的尊重与关怀,展示企业的大家风范。

2、预防不利行为:由于离职者的心态多半对公司不满,一旦离开后可能会有诋毁公司形象的情形发生,对于酒店形象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做好离职面谈还可以预防很多不利于公司的行为发生,至少可以舒缓员工对酒店的抱怨或敌对心态。

3、获得真实心声:通过面谈可以得到离职员工的意见反馈,人之将走,其言也真,这些临别之际的心声吐露和针砭之言,是直接、难得的访谈资料,往往都是企业的不足甚至阴暗面的曝光,有利于公司日后的改进和提高。

4、提升公司形象:通过面谈能传达出酒店重视员工意见的信息,无论对酒店内部还是外部而言,都是给公司的正面加分,而且还将酒店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精神通过离职员工带到别的企业,树立酒店以人为本的形象,此举对于增强企业的人才吸引大有益处。

5、放眼未来合作:与离职员工保持良好的关系,在适当的时机,技能优秀、品行良好的员工还可以被重新聘用,为公司发挥作用。

离职面谈作为离职管理的关键环节,原则上应以人资总监、人事经理为主,而不仅仅是一个人事专员或招聘专员;或者应确定不同级别的员工离职,由相对级别的管理人员进行离职约见。

这样做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员工既已准备离职,其面谈过程中必定少了一些顾及,能够畅所欲言,所有的话题多会从内心讲出,这样有利于真正了解公司的管理现状和员工心态,从而在挽留员工的同时,思考更好的改善办法

第二,人资总监、人事经理亲自参与面谈,会让员工感觉受到尊重,员工更会说真心话,吐心声。虽然员工的“真话”未必完全正确,企业也未必会完全当真,但对企业管理来说,必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三,管理人员亲自参与面谈,可体现出公司的人性化管理,即使员工离职之意已定,仍可通过面谈让员工对公司心存良好印象,这也是对企业文化的有效宣传。

(二)从员工入职的那一刻起,为他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从员工入职,酒店就应该为每一位员工设计其职业发展规划,尤其是对大学生等高素质人才的职业发展要有一套明确的规划方案,使其能够看到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在招聘时,应该选择有潜质并热爱酒店工作的大学生,按照其基本素质、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分配到合适的岗位,指定培训师,在学习岗位知识的同时,给予其一段时间的基层工作锻炼;如果达到了特定的考核指标并通过评审,可以提升到一定的职位,这样,通过不断的磨炼,将为酒店培养出优秀的管理人才。酒店还可以提供一定的海外培训经历,以此开阔其眼界、提升服务意识,提高其语言水平,这样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一定会受到大学生的欢迎。企业既留住了他们想要的人才,同时又促进了酒店业服务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

(三)系统、专业的酒店知识、技能培训是留住优秀人才的砝码

员工技能、职业素质得不到提高,员工培训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是因为多数员工没有主动要求培训的意识,只是根据酒店的安排参加,这样难免使培训流于形式,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培训队伍的构成、培训内容以及培训计划的安排。符合员工对培训时间、内容和形式上的需求,才能调动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为酒店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

跨部门交叉培训,是一种员工通过接受额外服务技巧的培训来满足不止一个工作岗位需要的培训方式,现已被越来越多的西方酒店作为保持人员素质优势、提高服务质量及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实施交叉培训有助于酒店更加有效的控制成本,在旅游旺季业务量突增或员工生病、休假以及顾客额外需求导致酒店内部出现工作缺位时,能够及时弥补。同时,还可以降低员工的跳槽率。一方面,员工喜欢培训所带来的挑战,减少了长期重复同样工作而产生的厌烦情绪,增加了新鲜感;另一方面,使员工一专多能,效率大幅度提高,从而节约了劳动资本。

除多种知识内容的培训外,培训的方式方法亦很重要。在职员工的培训应利用多种形式引发员工的兴趣,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多媒体教学、员工互动、角色扮演、实际观摩等。

(四)良好的企业文化为员工提供一个茁壮成长的环境

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是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最根本标志。它是以价值为核心,以知识为基础,以事业为共同追求,以职业道德、相关法令、制度和政策为导向的全体职工和企业领导的长期共识,良好的企业文化应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兼容性。能吸收和接纳不同酒店管理模式的精髓,容忍员工个性上的缺陷和不足。二是学习性。能以比竞争对手更快的速度进行学习,并创造新的经营管理与服务理念;三是战略性。要注重酒店服务的长期效应,增强员工危机感;管理者应做员工的朋友,主动了解员工的困难和要求,并尽力帮助解决。使员工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都能感受到酒店的温暖。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评估系统,使员工能够信服。

员工参与在知识经济时代,员工对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的成长更为重视。所以作为管理者一旦确认自己已把合适的人选安排在合理的岗位上,就应该授予他一定的权力,为员工创造参与酒店管理的机会,满足其精神上高层次的需求。当员工与其他人合作一起解决问题时,其社会需求得到了满足;当员工认识到他们对酒店很重要时,其尊重需求得到了满足;当员工为自己的贡献而兴奋不已时,其自我实现需求得到了满足。酒店通过这种内部“员工参与”的激励手段,不仅可以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还可以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留住优秀人才。

(五) 让优秀的员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工作预期

改变期望会让人们紧张不安、产生有害的压力。这些压力掠走了员工内心深处的安全感并产生挫败感。我们并不提倡一成不变的工作,但是有一个明确的框架是必要的,在这个框架里人们清楚的知道他们被期待着怎么去工作。

(六) 员工受到的监管质量对人才留用很关键

人们离职更多的是为了离开经理、主管,而不是为了离开公司或者工作本身。监管人仅有善意、好心是不够的,从对员工的明确预期开始,监管人在人才留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监管人所做的任何能使员工感受到自身价值实现的事情都可以增加业绩。

(七) 员工在组织中有自由表述自己想法的能力

你的组织能够广泛的征求意见,并拥有一个人人乐于提供反馈的环境吗?如果是这样的话,员工则可各抒己见、自由的批评、不断进步。如果不是的话,员工要么保持缄默要么感觉自己麻烦不断,直到他们离职。

(八)为优秀的员工创建一个才华得以施展的平台

一个充满热情的员工还希望在给定的工作岗位之外做出成绩。有多少人能做出成绩呢?你只需知道他们的能力、才华和经验慢慢的锻炼他们。

(九)对公平和公正待遇的感知在人才留用中同样重要

比如,一位职员,毕业仅一、二年,工作六个月后就得到了一定数量的加薪。这种消息在公司中是保密不了的。在疑问的阴影下,其他员工的士气必定受到影响。普通员工值得加薪吗?当然。但是,务必考虑这给其他员工带来的影响。

(十)员工从来没有感觉到高级主管知道他的离职

抽出时间认识新员工,了解他们的天赋、才干和技能,定期约见员工。你会得到更多信息,并在酒店运作中树立良好形象。帮助新员工让他们觉得自己受欢迎、受重视、有使命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方法。

(十一)你的员工必须感受到回报、重视和尊重

这对人才留用的成功非常关键。经常说谢谢非常有效。货币报酬、奖金和礼物会让“谢谢”更升值。和工作成绩相联系的适当加薪,有利于留住员工,会增加他们的工作动力。

把这几个方面应用到你的组织中,既能留住你渴望的员工,又能吸引最好的人才。

六、现代人力资源应从“管理离职员工”上升到“员工离职管理”

(一)离职管理重在事前预防

面对职场精英们的离职,企业该如何应对呢?许多企业现在都很强调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但一方面企业不能给员工一个恪守忠诚的条件,另一方面,现在员工对忠诚的解读与过去那种一辈子只服务一家企业的形式上的忠诚已经完全不同了。现在员工更多的忠诚于职业,而非企业,而且越是优秀的员工,对于职业的忠诚度就越远高于他们对于企业的忠诚度,越需要给他们一个利于职业生涯发展的企业环境。所以,企业对于员工忠诚的理解也应该随时代而改变。员工离职了,并不意味着员工对企业“不忠诚”,而是换了另一个更适于他们成长的空间。

企业要从“管理员工离职”转变到“员工离职管理”上来。所谓员工离职管理不仅仅包括通常的员工出现离职征兆时的面谈挽留、离职手续办理、离职后的面谈、员工离开企业后的关系维护;更重要的还包括企业的人才保留机制的建立、员工离职的预防、突发离职带来的危机管理等。

(二)从组织找原因,为离职定对策

员工离职的原因很多,有个人方面的原因,比如员工不适应企业的管理风格和文化氛围、职业倦怠、与上司或同事出现矛盾、工作压力大、个人或家庭原因,也有组织方面的原因,比如企业薪酬福利缺少竞争力、缺少晋升机制、内部不公平等。而对于人力资源工作者来说,更重要的是从组织的层面寻找造成员工离职的原因,然后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有效的预防核心员工的流失。

(三)现实与期望的差距成为新员工离职的最大隐患

企业在招聘时,应向应聘者提供真实的信息,包括工作的内容、环境、政策及管理者的风格等,提出公司真实的期望,作出真实且可以实现的承诺,从而避免员工对公司抱有太过于不切实际的期望。当然,这并非向应聘者讲公司有哪些不足,而是在强调工作中积极面的同时,不刻意掩盖那些影响员工离职的消极因素。公司还可以鼓励内部提升和内部员工推荐人才,因为这些人已经了解了公司的实际情况以及工作内容,把真实情况讲述给应聘者使其对公司的期望更加现实。

国际假日集团的创始人凯蒙威尔逊先生曾经说过: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顾客;没有令员工满意的工作环境,就没有令顾客满意的享受环境。酒店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入力资源是酒店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对于正在成长中的中国酒店业,唯有兼收并蓄、扬长避短,走适合自己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之路,才是今后发展的方向。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企业想做大做强,不能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离职管理的重要性。综上所述,只要企业付出相应的努力和人力成本,必能看到员工离职管理给企业的投资者们所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收获!

【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总第264期, 2007年11月下半月;

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5年3月;

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4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