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实习目的(优秀6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会计实习目的,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但是会计实习目的有什么要求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是爱岗的小编为大伙儿整理的会计电算化实习目的(优秀6篇),欢迎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会计电算化实习目的 篇1
一、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版本五花八门,教学活动无的放矢。目前青岛市各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使用的教材主要有用友版、金蝶版和高信版等几种。大多数学校采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是以用友财务软件为蓝本的,采用这个软件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高职升学,也兼顾部分实习就业的学生。也有部分学校以金蝶会计软件或高信财务软件等为基础组织教学,教学目标主要针对学生的实习就业。尤其是青岛高校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的高信财务软件,教学目标就是针对青岛地区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比如我校,目前就同时使用了用友财务软件和高信财务软件。教材的不统一,使得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变得模糊,教学活动无的放矢。
2.实训场所缺乏,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实验实训课是理论学习和会计工作实践相联系的重要桥梁纽带,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实用性和针对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必须围绕着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技能这一中心来设置课程内容。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不仅要加强实践设施的建设,强化实验性的模拟教学,还要适当增加实训课时。多数学校因为实验设备、资金实力等条件的限制,导致没有完善的会计多媒体教室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大打折扣。另外,单纯的纸上谈兵,理论内容空洞,学生的学习基础又较差,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势必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专业的长远发展。
3.教学师资的匮乏,制约了学科的发展。会计电算化是融合多门学科的边缘学科,这就要求授课教师是多面手,各个相关学科的知识都要了解。而目前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教师,大多数并非会计电算化专业科班出身,由于没有系统的计算机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在工作中自然无法得心应手地进行教学与研究,这种复合型师资的缺乏,成为制约会计电算化教学发展的瓶颈。
二、针对以上问题的几点建议
1.区分培养目标,实施差异化教学。目前我校学生主要分为高职升学和非高职升学两部分。对高职升学的学生,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教学要求,开全开好规定的课程,重点做好高一、高二两个级部与高三级部的课程衔接,一切围绕高考这个指挥棒展开教学。对非高职升学的学生,可以打破常规,教师自己动手开发适应社会需求的会计电算化教材,从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入手,让学生在校的两年时间内,掌握社会需要的实用知识,熟练使用社会广泛应用的会计软件。这样既兼顾了学生学习基础不同的学情,又缩小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差距,使学生所学能用得上,做得好,走得远。
2.增加教学课时,强化实践教学。以我校为例,现在只开设了一门《初级会计电算化》课程,每周只有两个课时,一般开设一个学期。学生只能学会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教学实效并不理想。特别是我校尚无完善的电算化教室,不能兼顾会计软件的实训,上机时间远远不够。建议增设会计电算化模拟实习课程,安装会计电算化仿真实训软件;将会计电算化应用课程延长为两个学期,通过增加课时加大会计电算化实训的强度。
会计电算化实习目的范文 篇2
关键词:中职 会计电算化 教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a)-0195-02
1 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计算机被很多西方的发达国家应用在处理会计数据、会计管理、财务管理或者会计预测和会计决策等方面,获得的经济效益很明显。因此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发生在会计领域:计算机系统出现在财务会计人员工作的各方面,设计会计信息系统的时候会有执业会计人员参与并在工作中使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情况要会计管理人员来评价,最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的时候使用会计信息,参与企业决策:会计信息处理的质量要由内部和外部的审计人员来进行评价,会计信息输入和输出的正确性的评价: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评价和使用需啊哟会计咨询人员来为公司提供。
从近几年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情况和国外会计电算化的情况来看,会计电算化普及程度将有很大提高。我国的会计软件水平近几年得到很大提高,有些很受欢迎软件由一些专业的软件公司开发,提供了好的基础给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基层单位。但是会计人员的水平仍然是限制会计软件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呈现最佳状态。但是,学校、企业以及社会在我国政府的支持下,未来几年将会在开始会计电算化的知识培训的热浪,奠定了会计电算化的人才基础,对于会计电算化的全面普及起到了推动作用。根据财政部《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到2010年要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根据这个目标,笔者认为:会计电算化这门课应该是会计专业的重要专业课,应该有一套科学的教学体系。但在目前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各种中职类学校的财经专业课程安排基本差异很大成为问题中较为突出的一个,这就导致老师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了直接影响,本文针对这个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2 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目标单一、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不足与软件更新日新月异之间的矛盾
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在整个专业中的地位不同,教学目标模糊,据了解,多数中职校主要以上海市财政局出版的《新编会计信息化应用实训(用友T3版)》作为教材,教学目标也只是能通过财政局组织的会计上岗证的考试。其结果虽然学生通过了专业课程学习甚至拿到了毕业证,但缺乏实际操作技能,到工作单位后适应不了工作需求。用人单位犯规的信息表明,教学目标的单一容易造成学生能力在方面的不足: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基础维护能力的缺乏;不能解决在会计软件运行中发生的异常操作问题;不能较快的适应其他会计软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上会计电算化软件有上千种之多,有正规软件公司编写的商业化软件,如用友软件、金蝶软件等;也有各企业为自身的业务所需而定制的软件。这样就出现了软件不同,界面不同,功能不同,使用的难易程度也不相同的情形,无形中对会计电算化教学设置了障碍。
2.2 教材陈旧、学生会计理论落后与实际工作中情况多变之间的矛盾
上海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新编会计信息化应用实训(用友T3版)》,也是上海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核心辅导教材,其只能在Windows2003环境下进行操作,如今的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随着Sybase、Oracle等大型数据库在财务会计软件中的广泛应用以及ERP等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不断完善,Windows2003早已被淘汰,让学生在已淘汰的办公软件下学习会计信息的处理,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的需要?
此外,该教材以一套实训案例为主线实施教学,尽管很好的体现了案例教学的理念,但知识的讲解及拓展并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例如:其中关于“工资管理”模块的设置中,只提到“单工资类别核算”的操作流程,对于“多工资类别核算”的操作却只字未提,而在实际工作中,每个单位的实际情况并不相同,尤其是大中型企业,设置多工资类别的情况十分普遍。因此,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却无法适应实际工作的变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较差。
2.3 师资匮乏、知识结构不合理与课程对复合型教师的要求之间的矛盾
目前,师资队伍知识结构不合理是制约会计电算化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据调查,目前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教师,基本上分为两类。其中大多数是会计专业出身,由于没有系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在工作中自然无法熟练运用这个现代工具进行教学与研究,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计算机系统问题无法很好的解决,从而课堂的教学效果,更无法培养出具备电算化信息维护和异常问题解决能力的学生;另一部分是从事计算机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其本身没有系统的财会专业知识,也适应不了教学的需要。会计电算化的教学,需要教师既精通会计知识,又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这种复合型的人才在师资队伍中极其缺乏,成为制约会计电算化教育发展的瓶颈。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教师深感身上的压力之重。如何更新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是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3 会计电算化教学应注重解决的问题
3.1 正确定位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由于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教学目标定位依据主要是社会岗位的现实需求,并随着岗位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以会计专业为例,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定位于注重培养学生的对会计软件的操作能力,相应的教学内容是主要介绍某一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为此,我们将教学目标重新定位为:以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操作能力为基础,以系统管理能力和日常维护能力为主导,以学生自学能力为核心的会计电算化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相应的教学内容安排是会计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不同蓝本会计软件的操作比较、作业设计、实践教学等内容。解决原先教学目标定位不尽合理所存在的问题,使学生的电算化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等均得到较大的提高。
3.2 按需取舍教学内容,科学设置课程结构,
笔者任务,要达到这一目标,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首先,应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社会调查,了解企业对于会计从业人员具体要求,并围绕用人单位的要求,将具体的要求设置成具体的实验项目,根据具体实验项目的要求确定开设哪些相关的专业基础课,讲授哪些内容,应如何进行循序渐进教学和上机实践,培养出来的学生应掌握哪些理论和技能等进行总体规划。会计电算化是将会计和计算机课程进行交叉,很依赖计算机的一些相关知识,所以可以先考虑开设像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或者常用的工具软件使用等之类的有关的计算机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不必过深,以“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即可。
其次,由教师根据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目的编制一定案例,案例应该体现实践工作的需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将案例在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提示下、由学生操作、讨论,汇总、撰写报告,总结对案例的认识和所学到的知识。以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扩大和提高学生表达技能、知识运用技能以及信息技术运用技能的目的,以使其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和修订教学案例,集中有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及具备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根据经过教学实践检验的案例,共同编写既能适应会计工作岗位需要又能针对学生学习特点的教材,满足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就业的需要。
3.3 建立仿真教学环境,采取多元教学方式
在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建设上,应突出仿真性。对学生进行课程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其操作技能,提高职业能力。如果实训室能够做到全方位地模拟日后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会非常有利于实践教学。
为了促进学生对手工会计处理流程和计算机会计处理流程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全面掌握,应该将手工会计模拟实习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习相结合,实行“双轨制”(即要求手工做账和电脑做账同时进行)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三年来所学习的会计理论知识系统化、整体化。模拟某一企业会计数据,把一整套会计业务资料,利用手工处理方法,完成从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到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的登记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然后运用财务软件,首先利用软件的初始化功能进行相关业务处理,完成两种处理方法的衔接,再利用软件完成接续月份的会计业务处理。通过两种实习方法的操作比较,增强学生对两种处理流程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巩固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效果。
此外,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还应创造条件采用网络教学方式,利用校园网平台,师生共享校园教学网上的信息资源。实施网络教学必须具备网络平台和网络资源这两个基本条件。在教学实践中,借助校园网和课程网络课件学生在课程内容学习方面,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随时随地安排,掌握学习主动权,实现个性化,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给学生答疑、随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4 实施多元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实践技能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身一定要有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指导学生实践。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实践性极强。这就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系统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扎实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技能。那么,如何获得这些技能呢?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一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建立“多元化”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构成可以是多元的,既有来自学校的,又有来自企业的、科研院所、会计师事务所的。让来自不同领域的教师相互沟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使每位教师逐步实现既懂理论又能熟练进行实践的目标。同时又能获得最新的会计资讯,解决了会计教学与实践脱节、会计知识的更新速度跟不上制度规定变化的问题。另外,不同专业的教师也应该加强交流,会计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可以相互帮助,通过组织研究课题和开发软件项目,为教师提供信息沟通与交流的平台,使得原来两个不同专业的教师能通过课题的开发研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这样有不同经历的人才集中在一起,各尽其才,才能培养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实用性人才。
二是学校可以选择和财务软件公司合作,将专业教师送到财务软件公司锻炼,共同参与财务软件信息系统的开发实施工作。据悉,目前国内已有几家大型管理软件公司如用友公司已经在开展这项工作,帮助教师提升个人价值与能力。此外,学校还可以经常聘请财务软件公司的技术人员来校为会计学教师进行技术培训,也可以参照软件公司对技术人员的技术资格认证办法对专业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认证,从而使这些教师具备“双师”资质,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和知识结构的完善。
三是学校要积极创造机会让会计电算化教师进修或进企业时间锻炼。鼓励专业教师主动深入企业,了解考察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企业的实际应用情况。如企业现在用的多数是什么软件?该软件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企业在实施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存在哪些障碍、如何排除?只有经过实际体验,专业教师才能更有效地组织实践教学,指导学生的目的更明确,说服力也更强。同时,专业教师也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案例的选择和编写,为校本教材的编撰提供素材。
4 结语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最典型的综合实践型课程,是会计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的综合运用,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的好坏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以及以后的工作有较大的影响,为了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实现中职的培养目标,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改善教育教学环境,提高教师整体水平、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相信中职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教育作为会计教育的时代产物,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一定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晓华,陈冠亚。高职会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86-88.
[2] 朱波强。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4(8):14-16.
[3] 张远录。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毕业前教学改革与实践―― 毕业模拟实习[J].会计之友,2006(5):70-71.
[4] 黄建飞。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施[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08(3):15-16.
[5] 章振东。高职电算化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会计之友,2008(10):72-73.
会计电算化实习目的范文 篇3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教学导向 财务软件 实践教学环节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形成,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管理信息化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信息化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这就迫切需要企业加强管理,提高应变能力和经济效益。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会计工作急需引入先进技术提高自身的现代化水平,以对应这种挑战。当前,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会计信息系统被引入会计工作,并得到推广和完善。为了满足我国培养信息化复合型会计人才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实用型的电算化专业人才,我国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了会计电算化专业,如何更好地开展会计电算化教学,办出新意、办出特色,探究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问题也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特点
1、基于会计课程、计算机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涉及的相关专业课程较多,囊括了财会知识和计算机知识。财会知识主要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课程;计算机知识主要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数据库知识、网络技术等相关课程。会计电算化课程是在以上课程开设完毕之后才开设的,所以,在学习本课程之前,首先必须打好财会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的基础,否则,会直接影响到会计电算化知识的正常学习。
2、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为社会培养复合型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单纯依靠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讲授是不够的,还应培养学生对财务软件的熟练操作和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考虑到对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课时的比例应为1:1。也就是说,理论知识的讲授占总课时的50%,实践课占总课时的50%,从课时分配中我们可以看出,会计电算化课程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这一技能,就是通过实践环节来实现的。
二、目前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导向不明,教学内容混乱。在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时,目前存在两种误区,一方面是侧重于计算机编程课程上的安排,采用的会计电算化教材也主要是财务软件的编程内容,忽略了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讲授和财务软件的流程操作;二是侧重于会计理论知识及财务软件的操作流程的讲授,但对于计算机方面数据库课程的开设却没有给预足够的重视,因而给会计电算化教学带来很多困难。大多数的老师在教学中普遍对这门课把握不准,要么上成程序编写课或计算机基础课,要么将它上成财务软件培训课,因此,为了把握该专业教学目标,必须制定正确的教学导向、规范教学内容。
2、实践环节薄弱,教学软件单一、落后。在实践环节的安排上,有些高职院校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实践课时分配不足,二是使用教学软件单一落后。虽然在制定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时指出: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但在课时分配时,仍存在着实训环节课时少于理论课时的问题,这就从根本上减少了学生实验课时,由于缺乏上机锻炼,也就无法谈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在电算化教学中,有些高职院校还存在着只采用一种财务软件进行教学,而且教学软件版本没能及时更换,使得学生不能及时了解财务软件的发展动态。学生由于缺乏对多种软件的学习、认识、比较,在毕业后从事会计电算化工作时,无法尽快适应单位中所采用的财务软件,鉴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实现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也就成为空谈。
3、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有待提高。由于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开展时间不是很长,电算化教学的发展仍处于待提高阶段。很多院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师来自于财会专业教师或计算机专业教师,来自财会专业的教师缺乏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来自计算机专业的教师缺乏财会方面的知识,真正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的教师很少,这就影响了学生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综合知识的全面学习,因此,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师资队伍有待进一步提高。
4、缺乏将会计电算化实践环节与手工会计模拟实习相结合。目前在开设会计电算化专业的院校,几乎都在教学环节中安排了手工会计模拟实习课程,有的却没有安排会计电算化的模拟实习。在会计电算化实践环节中,只是进行了较简单的分模块实验,而缺乏将系统的一整套企业会计业务结合财务软件进行综合训练,不能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手工处理流程与计算机处理流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以及如何将企业中一整套系统的会计业务运用财务软件进行完整的账务处理,所以,如何将会计电算化实践课程与手工会计模拟相结合就成为会计电算化实践课程中急需考虑的问题。
三、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现状,会计电算化教学应注重解决的问题
1、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从社会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情况来看,会计电算化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财务管理、决策分析提供着非常重要的核算资料。笔者认为会计电算化课程在社会中体现的,并不主要是财务软件设计技术的功能,而应该是管理功能,会计电算化应归属一门会计专业课,应确定为是以会计为主的教学导向的课程,计算机教学应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所以,高职院校在安排课程结构的时候,应该在本专业教学定位的基础上,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以实现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2、打好相关学科知识基础。从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导向来看,主要是体现其核算管理功能,属于会计专业课程。而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财务软件的应用,都必须要求学生既具有牢固的会计专业知识,又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对本课程教学目的的认识程度,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首先要打好会计专业知识基础和计算机知识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在此基础上更快、更好地掌握本课程的学习内容。
3、注重实训环节,科学选择财务软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财务软件的版本也在不断地升级换代,为了跟上现代管理的步伐,培养出适应社会进步要求的实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应重视实训环节的教学,在做好会计电算化专业理论讲授的同时,还应注重财务软件种类和版本的选择。笔者根据多年的会计电算化教学经验,认为所选择的教学软件应该是功能强大、通用性强,同时方便教学的较高版本的财务管理软件,而且,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应让学生至少学习两种财务软件的操作流程,通过使用、比较,让学生对商品化通用财务软件的基本功能框架结构有个大致的掌握,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奠定基础。
4、将手工模拟实习与会计电算化模拟实习环节相结合。通常情况下,会计电算化专业最后的教学环节是手工会计模拟实践环节,通过手工模拟实习,可以将学生三年来所学习的会计理论知识系统化、整体化,对如何进行手工账务处理有个系统的了解,全面掌握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的登记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流程。为了促进学生对手工会计处理流程和计算机会计处理流程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全面掌握,高职院校应该将手工会计模拟实习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习相结合,把一整套手工会计业务资料采用财务软件进行相关业务处理,通过两种实习方法的操作比较,增强学生对两种处理流程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巩固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培养既具有丰富的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又具有熟练操作财务软件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是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了促进本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要求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应该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注重开展实践性教学,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为我国会计电算化教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任兆英。会计理论教学与模拟实训的衔接问题探析[J].会计之友,2006.33.
会计电算化实习目的 篇4
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发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通过实习,熟悉并掌握会计流程的各个步骤及其具体操作--包括了解账户的内容和基本结构,了解借贷账户法的记账规则,掌握开设和登记账户以及编制会计分录的操作、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的操作以及根据原始凭证判填制记账凭证的方法。以使对会计有更深的理性认识并掌握会计基本操作技能。这是本次实习的目的!
会计电算化实习目的范文 篇5
一、目前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中的不足
(一)教学内容陈旧,不能企业实际需求
会计电算化实训培养的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在完成电算化实训后,具备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迅速的融入工作环境,实现从学生到会计工作人员的顺利转变。为实现这一目标,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内容应当贴近企业实际需求,让学生在会计电算化实训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企业工作机制,在会计电算化实训课堂上解决企业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财会问题,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财会专业素养,从而达到的会计电算化实训培养人才和企业需求相一致的目的。
但目前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陈旧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会计人才专业素养的提升,致使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培养出来的人才只会纸上谈兵,缺乏解决企业现实中遇到的财会问题。具体体现在:账目处理方式落后,会计人才的重要职责就是建立账目、处理账目以及账目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企业的管理方式逐渐和世界接轨,很多企业的账目处理工作都采用世界上先进的方式进行,而我国会计电算化实训中所教授的企业账目尽力以及处理方法还停留在十年前的水平,致使学生无法满足现代企业会计人才的需求。
(二)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积极性不够
会计电算化实训中,教师通过教学方法的使用将会计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在整个会计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主题,学生是课程学习主题,而教学手段就是知识传播介质。丰富的教学手段,将会计课程知识体系通过多种传输介质向学生进行讲授,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的开设质量。而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单一教学手段,将自己视为课堂的主角,单纯的进行知识的传授,不注重教学手段的丰富,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这种填压式的教学模式从源头上上剥离了知识和智力的内在联系,压抑了学生的个性以及学习主动性,将课程教学演变为了庸俗的记忆与背诵的过程,极大影响了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的开展质量。
(三)教学理论性较强,学生实践能力较差
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理论对于实践有着指导和促进作用,会计人才的培养中,经济理论是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固然重要,但过于强调理论,而忽视了企业实际问题的解决,只会让学生成为只会读死书的书呆子。而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会计实训中,从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过于侧重理论学习的会计电算化实训完全违背了课程开设的本意,难以完成会计应用人才的培养。而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侧重会计理论的学习,忽视实际例子的剖析,将每一个会计学生都当成研究型人才进行培养,这种教学侧重点偏差的问题普遍存在,十分不利于会计人才实践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侧重于理论的方式,会让丰富多彩的会计电算化培训变得晦涩难懂,失去对于学生的吸引力,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二、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运用举措
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运用能够改变传统的老师为课堂主角的单一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提升教学质量,因此将体验式教学模式引入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中,并针对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更新教学内容,在财会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添加实用案例,能够让学生通过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的学习,拥有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满足企业现实需求的人才。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运用应当采取以下措施,让体验式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更新教学内容,满足企业需求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日益认识企业财会管理的重要性,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企业的财务管理方式更新很快,新型的账目处理方式一两年时间就会有所变动。另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账务管理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软件,而软件版本的更新替换更是以月为周期的,因此只有加快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内容的更新,才能让学生掌握最先进的企业账目处理方式,熟悉最新版本计算机软件的使用。首先教育部门应当及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编写最新的教材,让教学内容满足现代企业的实际需求。其次,学校领导应当和软件方建立校企合作,及时更新软件版本,让学生熟悉最新版软件操作,从而加快学生适应企业环境的进程。
(二)转变教师角色,调动学生积极性
传统的会计电算化实训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跟着老师的节奏进行会计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主观性以及主观性无法得到充分的调动,课程的学习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另外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会习惯于被动学习,容易产生学习依赖感,不利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当完成课程角色的转变,从演员变成导演,将课堂的舞台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的完成企业案例的分析,教师负责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重点难点的疏导以及课程开展情况的总结与提升。
(三)引入案例教学法,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针对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中教师过于侧重理论教学的问题,将体验式教学模式应用于会计电算化教学,应当充分运用案例进行财会教学,在课堂上模拟企业实际工作情况,让学生体验企业实际的工作环境,提升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体验式教学的用作。
会计电算化实习目的 篇6
[关键词]电大;电算化;会计电算化
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在教学方式上与其他学科的传统教学模式也有所区别,需要学生经常进行动手操作,而进行电算化实践教学就是一种大胆的尝试。
一、电算化会计教学的不足
(一)学习观念不正确
当前大部分学生对电算化会计教学的学习观念还不明确,没有意识到这一学科的重要性,也没有将电算化会计实践教学的目的了解清楚,许多学生只是认为进行电算化会计教学就是对会计专业相关的电子软件的掌握,却没有将在课堂中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与会计专业的软件功能相互联系起来,对软件中一些税务报表、记账、查账的功能没有仔细地进行掌握消化。而有的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正确,没有树立良好的自主学习观念,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旦遇到难题就想向老师进行求助,没有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探索的思维方式。同时,有的学生没有真正完成会计软件操作的能力,所以会选择让其他人帮助自己进行软件操作的考核,这也是学生学习观念不正确所导致的[1]。
(二)教学内容相对匮乏
电算化会计实践教学是一门操作性以及实用性极强的专业学科,因此学习的内容应当符合现代社会对会计人才的最新标准,但目前电算化会计的大部分教学内容陈旧简单,根本无法满足现阶段会计专业的就业需求。许多的电算化会计教学内容还只是停留在简单操作会计软件的水平上,让学生只是进行报表、记账、查账等简单的操作。同时在电算化会计的教学中也缺少一些实际的教学案例,没能达到将电算化会计真正用于实践的目的。同时,在电算化会计实践教学中,课程的内容也比较单一,对现今社会中不断出现的会计知识更新不及时,导致学生学习的内容无法与社会接轨。
(三)电算化会计硬件设施不完善
电算化会计是一种与电子信息科技设备密切相关的学科,这就对电算化会计的硬件设备有着一定的要求,需要学校对一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设备进行投资购置。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许多学校的电子信息设备配置不足,实验室的电脑设备等过于陈旧,有的电脑设备已经无法进行最新会计专业软件的使用。同时电脑的数量也相对不足,许多不同学科需要共享一个电子教室,所以在电脑中所安装的软件也过于复杂,导致电脑空间不足,致使电脑经常会出现无法正常运作的现象。
二、对电算化会计教学的建议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
电大远程开放教育不仅仅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向学生贯彻终身学习的良好思想。(1)各个院系在学生进行电算化会计学习之前就要对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学习,使学生明确进行电算化会计教学的目的,告诉学生电算化会计教学的意义是为国家培养更多实用型会计专业人才[2]。(2)让学生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地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与电算化会计教学结合起来学习,真正做到学以致用。(3)培养学生优良学风,让学生意识到进行电算化会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而不是为了应对考试。
(二)革新教学内容
电算化会计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实践操作,积累实际工作经验,这就要求电算化会计的教学内容要更加贴近社会企业的真实情况,将学习的内容从传统的理论知识转变到现实企业财务情况的应用。在进行电算化会计的教学时可以将一些企业所能遇到的问题带进课堂,让学生针对这些实际问题进行解决处理,在处理的过程中将所学知识运用进去,同时也可以在电算化会计教学时,加入一些错误的数据资料,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进行甄别处理,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锻炼学生对突况的应变能力,提高学生在工作岗位的竞争力。
(三)加大电算化会计基础设备的投入
在电算化会计的教学中,拥有一个良好的电子设备实验室是学生学习的物质基础,这就需要学校加大对电算化电子教室的投资建设,为电算化会计的学习打造一个最贴近真实的实践场景。一方面,学校要将电子教室的规模标准化、全面化,在电子教室内配备能够良好运行的电脑以及相关的配套设施。另一方面,提升电子教室的软件设施,将最新的会计专业软件引进教室当中,让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能够与社会接轨。总而言之,电大远程开放式教学是国家培养高技术能力实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的电算化会计教学还存在许多的不足,学校应当加强学生的学习观念的培养,创新教学课题,加大对电算化会计基础设备的投资力度,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会计专业型人才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吴娟。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讨:基于会计电算化教学的调查问卷分析[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3(4):67-70.
[2]葛新旗。项目化教学模式下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14(4):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