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专业的前景最新7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下是勤劳的编辑给家人们找到的汽修专业的前景最新7篇。
汽修专业的前景 篇1
【关键词】汽车仿真软件;汽修实训;高职
一、引言
随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不仅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便利,而且很多高科技也逐步运用到汽车上。对于现代汽车修理来说,不仅对维修人员要求会运用传统机械工具的拆装技术,更需要会使用汽车专用诊断仪来综合分析及解决故障的能力。这就对高职汽车专业教育提出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才能适应当今汽修行业的需求。
高等职业院校的实训教学是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因此,实验室建设放在首要地位。但是,受到经费、场地、设备等限制,实验实训室建设往往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特别是对于汽车维修专业来说,实训教学所需的实训设备,汽车厂家和车型较多,实验室建设投资巨大,一般院校很难满足,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如何改善和提高实训条件,使学生学有所练、学用结合,且能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是汽修专业实训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运用汽车仿真软件进行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用汽车故障诊断仿真软件进行教学,不仅能够迅速提高汽检专业学生的汽车故障诊断、分析和排除的能力,而且可以减轻教师的实训教学工作量,提高教学效率。
二、汽车仿真软件的优势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习效果
汽车专业理论课一般比较枯燥和乏味,并且一些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一时不理解。时间一久就开始慢慢淡忘。理论课后进入实验室,实训教师经常还花不少时间重新讲一遍相关专业知识,这样一堂课学生动手时间就缩短了。当前学生对计算机存在浓厚兴趣,汽车仿真软件以其模拟实际维修场景、检修过程以及有很强的操作性,正迎合了学生需求,寓教于乐,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再加以技能实操配合,教学效果肯定事半功倍。
2、降低教学成本
1)就我们学校而言,美系、德系各二辆整车, 当学生要参与实训教学时,比如变速器检测与维修实训课时,理论课上讲丰田A341变速器结构与原理。但是美系和德系车型的变速器与之有差异,因此学生不能将理论和实际紧密的相联系,因此教学效果一般。市面上汽车厂家和车型较多,每个车型都备有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汽车仿真软件相对于硬件设备而言,具有教学同步、价格低廉、升级迅速、扩展性好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讲,成本不升反降。
2)当前高职院校汽修专业普遍反映硬件设备的维护成本偏高,拆装设备经常存在零件缺失、损坏的现象,台架设备也经常发生功能失效情形,而软件因其固有的零损耗特质,维护成本低廉。另外汽车仿真软件在计算机房操作,为实验室场地合理布置节约了空间。
3、提高实训效果
汽车仿真软件常用的故障诊断实训项目48多个,常见故障点120多个,故障设置模式灵活,完整的故障诊断实训车间场景,包含轿车、举升机、常用工具、零件车、维修资料和常用检测设备。实训车间场景采用3D实时渲染技术,可实现场景内360度旋转以及场景缩放功能,可实时通过鼠标与场景进行交互操作,能够按照汽车故障诊断标准流程进行操作,对实训过程中所有操作进行记录。通过仿真软件让学生掌握汽车常见故障的检测、诊断方法,这样大大提高了实训的效果。汽车故障诊断仿真软件模拟场景如图1所示。
三、汽车仿真软件在高职汽修专业实训中的应用
1、汽车仿真软件与技能考证培训内容相配套
在汽车维修工考证培训中,中级工与高级工都有汽车发动机故障排除项目。考试内容就是,运行发动机试车,初步判断故障现象,然后使用汽车专用诊断仪操作进一步缩小故障范围,最后在符合安全操作要求的前提下,使用测量工具确认故障点,将之故障排除。该汽车仿真软件其中一个考核功能,再后台设置汽车相关故障,学生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对所设故障进行检测、诊断和排除,完成汽车仿真实训的考核任务。学生先通过在计算机上操作,然后在进实验室实操,历年考证培训下来,效果不错,这个模式也得到学生的肯定。
2、在课程设置的安排
我们专业在2009年起,在高职汽修专业大二下半学期,开设一门专业选修课《汽车运用软件技术》,我们使用的是上海景格汽车仿真教学软件,以仿真度及普及率极高的景格汽车故障诊断仿真软件为基础进行讲解。教学内容分为五大环节:认知环节、练习环节、扩展提升环节、考核环节和真实场景操作环节。教学内容组织及课时安排如表1所示。
汽修专业的前景 篇2
二战以后德国迅速崛起的综合国力和经济水平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高度发达的德国职业教育体制。尤其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被喻为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成为德国职业教育的代名词。目前有很多汽车职业学校和教育专家都在研发以德国双元制教育为基础的汽车课程体系。
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培养具备现代汽车结构、原理、检测、维修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汽车检测与维修能从事汽车工程领域内的车辆现代测试、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管理和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性人才。要达到此方面要求,其学习过程应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从基础课程开始学习。有了良好的课程基础及学习方法,对于人员素质后期提升尤为重要。现在各院校一般为在校高职类学生开设的基础课程一般有:《汽车认识》、《汽车发动机机械》、《汽车底盘机械》、《汽车基础电器》、《汽车机械基础》等课程。
学生在学习此类课程前应学习完《机械基础》、《汽车常用工具使用》、《汽车认识实训》等课程的学习,要求具有基本了解各零部件名称、位置和功能的能力。通过学习,可为后续的《汽车性能检测》、《汽车控制类系统的检测与维修》和《汽车综合故障诊断与维修》等课程领域打下坚实基础。要适应现代汽车企业的需求的人才,既要会干,又要会说、写。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时刻围绕企业的要求进行培养。
目前中德诺浩北京汽车学院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该学院是与中德诺浩(北京)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引进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教学。该学院是将实际的工作场景搬入到课堂,采用情景化教学。在本篇中主要阐述《汽车底盘机械系统》教学的场景,那么将实际的工作场景搬入到课堂就要求首先硬件上要达到企业工作及教学的需求,所需硬件设施如下:
1、场地:该实训室面积要求260―300平米,层高不小于4.5米,要求能进入整车;
2、配备三个举升设备(其中两个为两柱式举升机或剪式举升机,一个为四柱式举升机,安装四轮定位仪);底盘测功仪;
3、配备压缩空气管路;
4、地面采用环氧树脂材料进行铺设;
5、配置相应数量的桌椅(按照此面积及中国式国情建议30套);
6、多媒体教学区;
7、中档型实训轿车3台(如桑塔纳);
8、扒胎仪、动平衡机各2台;
9、相关底盘系统实训台架;
10、配备上下洗手池等基础设施;
在达到以上的硬件要求之后,在真正的课堂上完全按照以4S店车间为背景的工作情境展开教学和学习,学生课堂是以一个实际的工作任务为导体,教师让学生通过拆装来学习部件的安装位置和构造,通过实际故障案例分析学习各部件的作用和原理,通过专用工具的使用学习各部件检测的方法,通过实车操作学习故障排除的方法,强调利用案例、项目和行动导向等方法实施教学并且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法来进行,每个课堂上学生数量最多为30人,确保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实践的机会,以下是针对六部法的主要介绍:
资讯――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基础知识、资料信息、工具使用等;是学生为完成此任务需掌握的必要知识及信息。
决策――对学生进行分组,明确负责人以及各组员职责教师对各组项目、任务进行布置,引导学生对故障进行相应的问诊,提示学生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准备工作;
计划――学生根据理论知识以及查阅维修手册,对即将开始的工作制定出完整的工作计划,(要求学生按组或独立制定)。老师审核计划是否能够安全执行、并对学生的工作计划进行点评;
实施――教师准备场地、设备设施、工具资料等。学生按照工作计划进行实施,并将实施的结果填写到相应的表格内;
检查――学生验证故障是否真正的排除并将方法例出,教师检查学生测量的结果;
评估――教师通过各种方式验证学生掌握的内容(填空、问答、演讲等),对学生本堂课的表现做出点评,并且对本课堂的内容进行总结、汇总、延伸。
中德诺浩组织中德两国的汽车技术专家、经验丰富的维修技师和职业教育专家,共同以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学为定位 “原汁原味”地吸纳了德国经验,又结合我国实际充实教学内容,使我国汽车维修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世界接轨,培养出国际化的汽车维修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需求最旺、规模最大、体系最全,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显著特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创造了新的良好机遇。我们一定要加强职业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认真吸取国外的成功做法与经验,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汽修专业的前景 篇3
关键词:移动网络技术;汽修专业教学;应用对策
我国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为汽修专业人才发展带来广阔空间,同时也对汽修专业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将移动网络技术引入教学实践,突破课堂教学对学生思维的限制,并利用模拟软件加强对学生时间的培养,可逐步提升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我国汽车和汽修行业输送更多专业化人才。
1移动网络技术在汽修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大范围普及,为汽修专业教学带来全新的思路,借助移动网络开展理论和实践教学活动,不但可突破传统课堂对学生思维的限制,转变教师课堂主导角色为多重角色。还可为学生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带给学生行业内新技术和新理念,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针对性[1]。具体而言,由于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过于重视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讲解,使课堂成为教师的主导,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的客体,学习的效果不理想。而移动网络技术的参与,可为教师带来新的教学理念和技术,使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更多地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自主性,最终达到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目标[2]。除此之外,现代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汽修涉及的专业问题种类日益复杂。学校作为人才输送的重要领地,需要将更多汽修技术融入课堂中,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但是结合教学现状而言,由于学校资金和技术的限制,很难引入全新的教学用车,为学生知识的理解提供参考。针对这种问题,为进一步深化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可充分利用移动网络技术的优势,将网络中储存的新型汽修关键技术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直观了解汽车主要结构和保养的方法,拓宽学生视野和知识面的同时,完成对学习成果的转化[3]。
2移动网络技术在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2.1构建移动学习平台,完成课前导学和新课导入
针对汽修专业学生学习基础不牢固,自主学习主动性不强的问题,教师可在课前预习环节和新课导入环节充分利用移动网络技术优势,对学生展开指导和监督,在课堂中达到有的放矢的教学目的。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可提前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并到线上学习平台中,组织学生自主登录移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完成对所学内容的理解[4]。还可由教师制作教学课件,利用文字、图像、音频为一体的指导内容,增加学生预习的直观性,减少汽修理论知识学习的枯燥感,为课上深度学习和探索奠定基础。在课上导入阶段,传统案例导入的方式过于死板,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在新课内容上,对新课讲解知识的理解不够全面。为此,教师可在案例讲解的基础上引入移动网络技术,为学生搭建虚拟学习场景,并将案例讲解放置在虚拟空间中,使新课内容更具代表性,引导学生进入真实场景,完成对案例的分析和问题的解决。通过课前的预习和新课导入,学生不但对理论知识形成深刻的印象,还能积累实践操作的经验,为日后深度学习提供支撑和辅助。
2.2重视操作练习,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移动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各大院校在网络信息化教学上的投入逐步增大,汽车发动机仿真软件、汽车故障排查软件、线上教学平台等建设,为学生深度学习提供机会。在课上和课下,学生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具体案例的分析和学习,并在移动网络平台上进行模拟操作,针对遇到的学习困惑可利用线上沟通功能,与其他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和解决,增强学生学习时效性,同时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以“汽车发动机构造和维修保养”知识为例,课程所涉及的拆装和检修知识过于复杂和抽象,在缺少大量实践操作机会的情况下,学生很难把握维修的要点。针对此现象,在发动机构造和工作原理讲解中教师可播放网络链接来直观呈现知识,然后采用模拟仿真软件,引导学生在软件中展开仿真操作,熟悉拆装的流程,带给学生更多实践操作的机会。同时,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还可将学生操作进行录制,在实践教学完成后为学生播放,引导学生分析操作的规范性,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汽车重点零部件检修和保养的技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汽修专业的前景 篇4
关键词:汽车维修;一体化;构建体系;实施
一、汽修专业一体化课程
(一)汽修专业一体化课程的概述
1.汽修专业一体化课程。汽修专业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属于新型的教学模式,通过模拟现场环境,进行实操教学与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环节,以当代职业教育理论为主,坚持实用原则,向学生教授一体化的知识,即教、学、做相互结合,培养更适合用人单位的汽车维修专业型人才。
2.汽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特点
(1)职业目标明确; 汽修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教学内容与实践工作紧密结合,与学生日后实际工作岗位相关,其职业目标定位明确。
(2)实用性;一体化教学模式把教学内容与实践工作相联系,通过实操使得学生更易于掌握真正的技术,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
(3)高效性;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使得学生在整体学习过程中保持有序的状态,循序渐进,逐渐加深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转化到实际工作中,大大提升了学习的效率。
(二)构建汽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重要性
传统的汽修专业教学模式未能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训教学相结合,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阻碍了汽修专业课程中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相互结合与联系。另一方面,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阻碍了学生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由于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严重,导致学生未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因此,只有构建汽修专业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摆脱陈旧的教育模式,改革、创新新型的教育体系,才能培养出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人才,通过一体化课程体系,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好的将书本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相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汽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设定职业定向明确的汽修一体化课程体系 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属于技术应用性人才,在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因而构建汽修一体化课程体系,使得课程内容与实践相结合,紧密联系,采用实际工作流程作为课程教学模式。
1.以职业能力为基础;汽修专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通过以职业能力为基础,将学习内容按照工作性质、具体类型划分模块。注重对学生的工作实践技能的培养与锻炼,提升学生对汽修专业能力的理解与掌握,加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结合。
2.以工作实践为起点;在学期的开学初一,应当严格按照教学体系计划安排学生开始进行一体化课程学习,通过实际汽车维修模块的实践学习,通过提高学生对于汽修专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成为自我学习的能力。
(二)模拟工作过程开发、设计汽修一体化课程体系
1.改革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内容;由汽车维修专业的骨干专家对教学大纲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根据所需要学习的内容、章节,可将汽修专业的教学模块分为以下五大模块:包括汽车维修工作的安全性;汽车维修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实操演练技术知识;图表资料与电路知识。同时,按工作任务的要求确定学习目标,把能概念、原理、特性和学会专项技能、关键技能定及程序为重点学习目标。教师演示、指导,学生制定计划并实施,利用学习信息单、任务单、技能单、作业单等,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使得学生将教师教授的知识学以致用。
2.模拟工作过程作为教学情景,构建汽修一体化课程体系;首先,在教学中,通过老师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实操演练。学生应当在课前进行预习,了解课堂任务及需重点掌握的内容,在课中亲自操作解决车辆问题,完成任务。其次,设计与工作过程相似的流程与环境作为教学情景。通过对接待问题车辆、发动机检测、问题发动机解体、部件和零件清洗、鉴定、决策修理项目、提出购件计划、零部件采购、补整、试装、总装、磨合、试车直到竣工交付用户、信息采集等项目的模拟教学,按照汽车维修企业生产程序设计安排的。
3.采用任务学习与知识讲解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方面,在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体系中,应当让学生首先了解本单元本模块所需学习的主要内容,以及应当重点掌握的内容,通过任务布置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流程被具体的学习任务推动。任务学习的学习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得学生学习的教材内容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放映录摄的视频,结合教师的实践操作演示,及同步解说。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不仅使得课堂摆脱了以往的枯燥无趣,而且使得教学课程简介直观、明了,学生易于掌握知识。
另一方面,通过具体的知识讲授,使得学生更好的完成布置的学习任务,熟悉、掌握知识点与实践技能。通过采取实验、教板等方式,使得课堂更富形象化、标准化。应当选择与汽车维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与实际工作息息相关的知识点内容进行授课,尤其要注重技能点的讲授。帮助学生区分各大技能点知识,使得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技能点知识。另一方面,由于汽修属于专注度较高的行业,应当提高学生的工作安全性意识,注意自身安全,重点指出危险性,提醒学生自觉遵守工作安全规范管理。
4.聘请汽修企业的汽修专家分析工作任务以及资深汽修专业教师作为一体化课程指导专家,建立汽修专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对一体化教学体系中的任务学习目标、任务学习内容进行分析。根据一体化课程的教学理念与汽修工作过程的指导死相,将典型的工作任务及教学内容结合到课程体系的开展中,使得一体化课程体系能更有效的指引学生成为具备实操技能的专业型的汽修人才。在确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教学任务时,应当注意确定各级工作任务的使用频率和难易程度,以便确立适用于不同层次的专业课程和学时安排。
通过系统的工作任务分析,了解汽车维修企业一线的工作任务情况,制定工作任务分析表。在职业教育专家的指导下,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参照美国ASE标准,将工作领域的工作项目和内容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构建汽车维修专业全新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课程体系,形成一系列职业活动导向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校本教材等教学文件,以便建立汽修专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5.建立成绩考核评价制度与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建设健全、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设置总成绩,包括平时成绩与理论考试成绩。并在教学评价体系中设置学生平时成绩评价栏,每个学习模块单元结束时要进行成绩考核评定,包括技能基础知识方面,以及实操解决汽修问题方面的考察。对于考核优秀者给予表扬与鼓励,对于考核不合格者,应当对其进行课后培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每个模块的结束,学生应当完善自我检查栏,由教师进行考核、检查。
三、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通过改变传统的汽修专业课教授模式,采用新型的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进行授课。制定教学内容: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任务——学生分工合作——完成任务——教师讲授知识点与技能点——学生自检与教师考核相结合。
(一)汽修一体化教学体系的实施
首先在教学开展前检查教学设施、教学场景等相关教学设备,确保课程的顺利开展。
其次,通过将学生按二十人为一组分组,由学校专业教师与聘任专业资深教师共同执教。由专业教师讲解教学内容及上课过程的各注意事项。资深教师通过实操教学,向学生示范技能操作,由学生模仿操作、检测车辆存在问题、练习汽车维修,教师在场协助、指导,并进行总结、点评学生掌握情况及教学情况。教师通过总结课堂情况有计划的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对技能知识与操作的掌握。
最后,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应当注重对教学过程的管理以及控制,加强对教学秩序的维护,使得一体化课程体系能更好的开展。同时,通过对学生的各个知识模块进行考核和质量评估,每周定期对学生进行课程知识考核,采取教考分离的制度。及时跟踪、了解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并定期举行教师交流研讨会,保证汽修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顺利开展,取得显著成效。
(二)汽修一体化教学体系实施的三大建议
在汽修专业“一体化”课程实施中,可以通过以下三大建议来保障汽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实施。
1.建设一体化教室 。构建一体化教室,完善一体化教学设施:含电教设备,专业教学设备,工具设备;合理设置学习环境;尤其是先进汽车检测设备如四轮定位仪、解码器、扫描仪、汽车专用示波器、发动机检测仪、尾气分析仪、动平衡仪等。
2.建设丰富的学习资源。通过建设一体化教室,建设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学目标计划表、教学进度表、教学管理设备、汽车维修资料、学生任务清单、学生成绩考核表、多媒体教学课件等资源。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革、创新教学内容,分享资源,结合当前教学资源,不断完善当前教学课件、教材等学习资源,以便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
3.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实践动手能力以及运用教学设备的能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例如可以聘请专家到校为教师进行培训,也可以进行教师间相互交叉培训,完善教师集体讨论的制度,保证教学活动中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孙文平。“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9).
汽修专业的前景 篇5
【关键词】汽车维修;技术;人才
汽车维修,顾名思义是指汽车的修理和汽车的维护。而当今伴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的生活也不断发展变化,汽车俨然已成为我们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而汽车自身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得到优化,逐步走上了性能高、能耗低、高智能、价位合理以及越来越低碳环保的方向。同时,汽车维修也逐渐走上高科技的道路,其理念也不断得到更新,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一、汽车维修技术的特征推断
1.汽车维修技术的高科技化、智能化
现当代是信息高度集中的时代,科学技术总是应用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汽车维修行业也不例外。汽车系统的原件早已由原先的硬件控制系统升级为技术编程人员可以长距离操控的软件系统。而汽车出现需要维修的故障时,汽车也可以在电控单元通过全自动的自身扫描来确定故障出现的相关位置,并与电子计算机联系在一起通过相关电码告知维修人员汽车的故障所在,维修人员由此判断故障并对之进行维修。并且随着网络信息的不断传播和更新,维修员也可以借助相关的网络维修信息知识来对汽车的故障进行维修。
2.汽车维修工具的设备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汽车的需求量也不断扩大,使得汽车行业的生产规模增长迅速。而形形汽车民族品牌的异军突起,加之中国加入WTO后,琳琅满目的外国汽车品牌也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引发了汽车行业内部的激烈竞争。传统的汽车维修工具已经全然无法适应数量庞大的汽车维修规模。而人们日益增长的节能意识、品牌意识、环保意识也加大了对汽车质量和性能的要求。面对汽车行业的突飞猛进,相关人员对于汽车维修工具也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
当代的汽车维修工具全然已不是当年的零散的维修机具,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外国先进的汽车维修工具大量涌入我国的汽修业大门。现代化的汇聚着智能化高科技的检测仪器和维修设备已成为了汽修业不可或缺的工具。专用的汽车电表、与电脑连接的智能解码器、车身上的机分析仪等等高科技产品的出现使汽车维修业出现了设备化的趋势。这些设备化的维修工具使维修人员在工作时不但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自身的体力劳动,然而也对汽车维修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汽车维修人员的专业化与高素质化
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必定是知识的高要求时代。现在的汽车维修若仅仅靠着老技工凭借多年经验去判断故障、进行维修是远远不够的。现代的汽车维修对维修工人的教育程度、外语等级、理论水平、计算机的应用水平以及综合素质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许多汽车的零件部位都是从世界各个国家进口的,这就对维修人员的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次,汽车的智能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很多的汽车的系统是与计算机相连,由计算机控制的,这就要求维修人员具备相应的计算机知识。再次,身为现代化的汽车维修人员,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都应当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这样才不会被飞速发展的知识社会甩在后面,才能够不断更新自我,提升自我,适应时展的要求。最后,对于汽车维修人员,无论是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还是面对突发紧急情况的应变能力都有着相关的要求。所以说,新的时代背景对汽车维修人员的专业化和高素质化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汽车维修技术的研究进展透视
自从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的汽车维修行业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同时世界各国汽车维修行业的也相继进入我国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的市场提供了较为发达高效的技术环境,同时也促进了我国汽修业的发展和更新改革,极大地促进了汽车维修行业的进步。
1.汽车维修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汽车行业的发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目前,我国在全世界汽车生产排名第三而汽车消费排名第二。相对于汽车生产和消费行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汽车维修却相对落后。“木板效应”的启示再一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唯有大力发展汽车维修业,让我们的汽车行业整体全面地齐头并进,我们才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占据着有利地位,才能不断创造利润以及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由于今年来人们对汽车较高的需求量导致汽车生产销售行业的迅速发展,而马路上汽车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引发了人们对汽车维修行业的高期待和高要求,这种情况将不断刺激着汽修业的发展。唯有汽修技术与汽车工业并驾齐驱,我们国家的整个汽车行业才能够在较好的环境下不断向前发展。
就目前情况来看,人们对于汽车维修行业的认可度不断提高,许多年轻人十分愿意踏入汽车维修行业的大门,同时社会上兴起了各种各样的汽车维修学校和相应培训机构产生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其中许多学校也借鉴了国外汽修行业先进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经验,这种情况下专业化高素质的汽修人才培养并非遥不可及,这将对我国汽修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2.网络在整个汽修业中的运用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已经在我们生活中的各行各业得到应用,汽车维修业也不例外。而我国汽车维修业的网络化管理才刚刚起步,对我国诸多的汽车维修机构而言,谁能够将网络与汽修恰当融合,在网络化的运营管理中把握住优质的管理体系、管理方法和周到服务,将会在我国汽修行业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因为网络化的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烦琐步骤,提高运营效率;克服混淆局面,使整个经营活动一目了然;还可以节约开销成本,加强对各部门监管。在网络上也可以及时了解客户维修情况的相关信息动态,有利于人员的统筹安排。
此外,建立了规范化的汽修网络体系,可以设立完整的客户及其车辆档案,从而为建立长期客户做好相应服务准备,其中包括通过网络对客户车辆进行长期动态观察,及时告诉车主车辆保养的注意事项,与客户预约安排车辆的维修时间。这些可以体现服务的完整性和周到性,在细节上打动客户。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汽车维修业的发展是当今时展的需要,目前,我国的汽修行业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全方位发展,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高质量汽修人员的缺乏,汽修管理与网络融合将日趋紧密,亟需培养专业性高素质汽修人才。为此,要想使得我国的汽修行业在国际市场上处于不败之地,培养先进人才,加大技术比重,完善先进管理,获取市场信息,是一个必须遵循的路径选择,以此为契机,进而倡导汽修服务在市场的监管下品牌化、完善化,增加其可持续发展后劲,才能使得我国民族汽修业获得跨越性发展,在国际市场上绽放出自己的光彩。
参考文献
[1]陆玉平。汽车维修技术的特征与新进程[J].汽车实用技术,2013(5):09.
[2]祁如存。最新汽车维修技术的特征与进展[J].科技信息,2001(2):45.
[3]程立田。浅谈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特征[J].科学专论,2012(9):41.
汽修专业的前景 篇6
摘 要: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师在国家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以专业发展为引领,积极促进专业能力的自主发展,是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师继续保持职业生命活力的一项现实要求。本文就此议题提出个人观点。
关键词 :汽车产业 专业教师 自主发展
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一项国家发展战略。由于新能源汽车在技术领域上较传统汽车有了很大拓展,并融入了当今前沿科技,前瞻性强、技术叠生、更新快,这就对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有了更高的能力培养要求,由此对汽车职业院校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也有了更新、更高的现实要求。
目前,由于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师的专业背景及专业教学实践和经验均源自于传统汽车,而职业院校又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办学环境,产、教、研三者结合不紧密,教师对汽车产业发展资讯及其服务后市场的人才能力定位的把握处于被动和滞后状态,原有的知识储备、知识结构、教学实践经验难以适应新能源汽车的人才培养要求,加之,教师对有关新生技术及其衍生的应用技能的传授缺乏教学实践,使教师对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及培养目标的实现策略的把握存在盲目性。因此,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视野下,教师要以专业发展为引领,积极促进专业能力的自主发展。
一、增强职业危机敏感性,激发专业自主发展意识
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是实现专业成长的原动力。汽车专业教师在国家大力推进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的大背景下,应增强职业危机敏感性,主动了解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路径及其在汽车技术上的变革,领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引发的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变化,以及汽车维修人才培养将面临的挑战,通过系统反思自我专业发展状况,发现不足和困惑,并将之内化为需求,激发专业自主发展的自觉意识,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
二、以促进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为本,做好自主专业发展规划
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具有鲜明的个人特征和阶段特征,其不仅是教师成长的目标,也是一个动态、连续并贯穿其整个教学生涯的长期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个体主动、自觉参与才能完成。教师对自主专业发展有了规划,才能在自主发展中有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的行动目标,避免出现行动盲目和职业懈怠。因此,汽车专业教师应以新能源汽车专业技术发展及其人才培养方式改革为导向,通过客观、全面、深入地剖析自我专业发展状况,发现不足,形成发展愿景,从而确定出自我专业发展方向,合理定位发展阶段和行动目标,并动态依据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及其人才培养方式的改变,修正规划内容,制订出合乎个性、现状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要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三、加强与产业界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专业自主发展能力
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师在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新结构、新技术不断叠生和涌现的现实背景下,应勇敢跳出传统职教师资成长的藩篱,开阔自我专业发展视野,主动加强与新能源汽车科研、生产和使用单位的联系,积极利用社会各种资源开展跨行业、跨学科的横向学习和交流,及时把握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走向及其最新技术成果,并通过实践参与、科研探究和专业合作,促进自我产教研融合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加快对新知识的建构和专业能力的创新,从而不断拓展、完善知识和能力结构,增强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同时,促进自己由“学科型、传统型、经验型”教师向“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型。
四、大胆开展教学实践和反思,加快促进专业自主发展
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发展不是基于行为主义基础上的教师能力本位的发展,而是基于认识情境理论的“实践智慧“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涉及许多新知识和新技能,并且知识和技能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会被不断地更新和替代。因此,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师应在教学中及时提供新能源汽车的产业信息,开放课程内容,将随新能源汽车发展而新生的知识、技能引入教学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及时捕捉教学灵感,发现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得失,促进教师通过自主的教学实践反思和研究,找准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形成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同时,也有利于驱动教师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积极探寻策略和方法,克服和消除自身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合理,促成教学行为的改进和新的教学经验的生成,从而积累和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智慧,提升教学核心竞争力,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有效促进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
汽修专业的前景 篇7
随着现代汽车新技术的发展,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发生了重点变革,社会以及专业岗位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要求越来越高。
二、汽车维修教学对于汽车维修行业的重要性
(一)根据当前汽车行业的发展来开展学习
汽车维修教学能够根据当前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提供与之相对应的知识,保证学生能够掌握并熟练操作。例如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汽车维修教学同样需要向新能源方向靠拢,电机、电池与电控作为新能源汽车区别与传统汽车的新技术,汽车维修教学就需要根据这些问题开展针对性的教学,保证学员能够掌握维修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
(二)学习有关的经验与心得
汽车维修教学中,学生能够得到有经验的维修师傅分享汽车维修心得与技巧。这些都是他们经历过不同汽车类型与故障维修,对于不同品牌汽车以及易出现故障的部件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些分享可以帮助学员掌握更多的维修技能与方法,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当前汽车维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学校招收的学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绝大部分学生文化知识基础较差,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逻辑分析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加之现代汽车技术集机、电、电脑于一体,利用各种自动控制技术。在这种客观条件下如采用传统理论教学方法,教师尽管想尽办法加强了直观教学,但学生对汽车电气元件的结构、电气原理、各电气元件的相互关系、各电子模块的控制机理难以形成完整的认识。而且理论课时安排相对较多,学生普遍感到学专业理论课如听天书,形成了与其学也学不通,不如不学的厌学心理,上课不听讲、课后不作业,期末只靠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
(二)专业技术理论课的教学安排时间跨度大,同一汽车的电气部分(如电源系中的发电机与调节器)的“结构、原理”、“电路分析”、“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电路识图”教学时间为多个学期,学生对某一电气部分的认识是断续、分散的。整体认识不清楚、理解不透彻,学习难以深入。而且,人为地将教学分为理论与实习两部分。教学上自成体系,内容上分成块状而难以承上启下。专业技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不能一体化,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各负其责,理论一套实践一套造成了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相互脱节现象,难以形成有机结合。
(三)现代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的知识结构难以适应现代汽车维修市场的要求。一部分教师实践能力较强但理论知识欠缺,一部分教师理论知识较强,实践经验缺乏。教学中仅仅是零部件教学,描绘式教学,造成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脱节,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加强汽车维修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重视课程内容的开发
传统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课内容借鉴大学相关专业的基础内容,通过降低难度,一般性的挑选内容形成的,从严格意义上讲,有些知识内容到底对中职学生职业岗位起着多大的作用没有实际考究。因此,有必要针对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行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进行科学的分析论证,并通过教学实践以及毕业生跟踪调查来验证新模式的适应性和改革效果,最终制定出符合学生特点和时代要求的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教学课程内容。同时,也要考虑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专业技术能力的练就,以及社会能力、跨职业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等。
(二)关注教材的建设
教材的建设是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观的指导下,构建教材体系的建设。教材建设应充分考虑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的目标:一是通过教材建设的改革,优化教材体系,充分考虑专业培养中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要求。二是在部级、省部级教材编写规划的指导思想下,结合本地本校教学来编写、出版具有自身特色的、适应教学改革要求的实用性强的、高水平的教材。三是要根据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的设置及发展要求来进行教材建设。四是教材建设必须突出专业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符合专业教学的实际,要有利于学生掌握,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是教材的编写要通俗易懂、插图配合恰当、案例生动、富有特色。
(三)优化教学环境的设计
简陋的理论教学课堂和简易的实训场所并不能满足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的学习和实践教学要求,要科学的设计并不断优化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的教学环境,使理论专业知识课的学习与专业实践训练融为一体。要充分考虑汽车维修工作的实际环境与学生课堂学习环境之间的差异。要在教学环境一体化的基础上,合理配备汽车运用与维修工位的操作间、资料室、维护间等,并严格按照操作环境下的各种操作规程进行实训练习。同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就业方向,做到尽可能的为学生的未来就业岗位着想,环境标准以及操作规程都应该向着学生的就业方向来设计。
(四)加强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随着诚信教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开展,目前,各行各业除了强调技术能力以外,对工作人员的较高的职业素质、优质的服务意识、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以及积极向上、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也是比较看重的。为此,在加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要重视学生的道德行为教育、职业岗位道德教育、学习态度教育等。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思路,德育教育、专业教育和实习实训齐头并进,切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培养学生创业、敬业、艰苦奋斗的攻关精神;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养成良好的踏实工作的习惯,练就过硬的技能本领,使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职业观,顺心的就业观和回报社会的成才观。堂堂正正做人,规规矩矩做事,潜心钻研,创新发展,投身于发明创新活动中,要敢于争先,争做大国工匠。
(五)仿真技术的运用
汽车维修技术的培养,是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进行汽车故障的排除清理,能够清晰掌握每个汽车零部件的结构与组成。单纯的书本知识对于学员熟练掌握构件的形状与组成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仿真建模就能发挥重要的功能,其在汽车维修教学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地位。
建立汽车三维模型。汽车模型的建造需要将力学、运动学、物理学和结构学等知识与具体的车型相结合,建立每个部件与汽车整体的模型,同时采用动态形式模拟不同部件进行整装与分离等。场景模拟构建。模型建立完成后,采用当下流行的3D技术对汽车维修场景进行模拟,包括整车进行组装与拆解,零部件的维修与调整等。
建立模拟数据库。根据模型与场景本身的数据特点,分别建立数据库进行存储与管理,主要包括不同车辆的三维建模信息,维修场景模拟的提取信息等,为后期的勘验校正提供数据支持。模拟程序的编写。模拟程序的编写要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3个模块:数据库资源模块、虚拟控制管理软件模块与硬件的输入输出模块。并要保证能够进行情景模拟、数据的存储与管理以及后期的调用检索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