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育专业就业前景(精选12篇)》
教师的高效课堂教学通过对史料进行分析,对历史中蕴含的深意进行把握,进而把自己的历史知识体系构建出来。如下是细致的小编午夜帮大家收集整理的12篇历史教育的相关文章,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历史教育论文 篇1
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师为主导,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使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创新。例如关于明朝八股取士制度的评价,有的学生认为八股取士制度钳制了思想,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而有的学生则认为八股取士制度规范了考试制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突破权威,敢于质疑;充分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教师还必须关注生生关系。学生在课堂中“标新立异”虽会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肯定,但有些学生怕会被同学认为爱出风头,答错了会被同学讥笑等等,从而压抑自己的表现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学生中,倾听每位学生的意见和见解,注意让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机会。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机会。
二、改进日常的教学模式,寓创新于教学过程中
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作为教师应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填压式”的教学模式,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立场出发,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情感。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创新的氛围,寓创新教育于其中,如何做到这一点,我认为应做到下面几点:
1.利用新课导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一堂课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的方法十分重要。教师在每堂课的新课导入时都要精心设计,采取多样的、新颖的导入方法。如音乐导入法,在学习“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时利用国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导入,学习“伟大的历史转折”时,课前让学生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导入新课;猜谜导入法,在学习“李时珍与《本草纲目》”时,我出一谜语“唐三彩”(打一明代人名)等,还有诗歌导入法、小品表演导入法等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问题进入学习,开发学生的潜在智慧。
2.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创新方法。当前社会,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已经走进校园,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和应用等,不断提高自己从网上获取信息,获得新知识,探索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教育与历史教学进行整合,开展教学改革,指导学生创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如在学习“南京大屠杀”时,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让学生观看有关图片与资料,形成比较感性直观的认识,提出问题“这说明了什么?我们要怎做?”。
3.利用正反结合、多向思维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求异思维,引导学生从正反两面看待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引导学生以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问题。如讲述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分析这种体制是一个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有着严重的缺点和弊端,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种体制曾在二三十年代推动苏联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学生对历史问题能够进行全面的分析。
4.采用“心理换位”,引导学生开启创新的闸门。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距离今天已经久远,如何让学生提高兴趣,深入掌握呢?采用“心理换位”,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对于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如在学习“明朝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时,创设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朱元璋,在明朝建立后,你如何巩固你的政权呢?”,让学生各抒己见,结果学生把自己设想为朱元璋,踊跃发言,气氛热烈,再由老师进行归纳总结,收到奇效。
5.结合乡土教材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家乡的事,家乡的人,总是学生最感兴趣,在历史教学中结合乡土历史进行教学,能使学生感到亲切,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激发其热爱家乡,热爱家乡人民的情感。例如讲述抗日战争时穿插我们盐城的新四军纪念馆,使学生认识到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所作出的伟大贡献,在讲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结合课本的插图—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上,引导学生认识到他是我们盐城人的骄傲,激发他们探究学习的热情。
三、总结
历史教育论文 篇2
1.培养正确社会历史意识
有学者说“历史意识是把过去、现在与将来的企望结合起来的一种心灵活动”。因此,历史教学要用正确的理论为指导,使学生认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培养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会初步运用基本观点分析与解决问题。形成并发展学生的社会历史意识,要以历史知识作基础,同时渗透思想教育要求,如爱国意识、参与意识、忧患意识以及民族意识等。
2.培养优秀民族素质
当前,一部分青年学生不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忘却优良传统,使民族气节下降甚至消失,民族意志变薄,做出一些不顾国格、人格,损害民族情感的事。这表明我们的教育忽略了对学生民族素质低的培养。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民族素质。我们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并在历史发展中,产生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文化,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华夏儿女。因此,在历史与社会教学活动中,应该好好利用优秀文化来对初中学生进行民族素质的培养。
3.培养先进国际意识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但是国与国间也存在许多隔阂和问题。通过深入研究,我们不难发现造成隔阂和问题的原因是各国有自己独有的历史和社会文化,而且这种历史和社会文化间存在差异。要想很好的解决国与国间因历史和社会文化差异导致的问题,就必须培养青少年的国际意识。因此,中学历史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了解我们的历史,了解社会,还应该通过历史教育,帮助学生扩展视野,树立起“和平的公民责任、民族间相互依存、国际理解以及人类友爱的意识”,使我们的青少年能够正视别的民族、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承认彼此间的差异,不因为彼此的差异而相互排斥而是相互理解合作。
二、通过历史和社会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性
明确了历史教学的目的是传递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后,我们就需要分析探讨如何通过历史与社会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性。在学习中国古代文明时。我国古代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中国古代文明成就史的教学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更是进行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的必不可少的教育素材。在学习“近代探索”时学习中国近代史,使学生知道中国是怎样由文明古国逐渐落伍,成为列强侵略的对象;知道中国在近代时期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理解近代中国人民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如何前赴后继,不断探索和奋斗。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弘扬近代仁人志士不怕牺牲,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和优秀的革命传统。还可以从近代中国历史中吸取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育教训。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开放的世界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另外,近代中国是古代史的延续和现代史的前奏。学习近代史将帮助学生系统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
三、本土化原则
本土化应该是历史课堂教学案例开发的基本原则之一。教材采用的教学案例一般比较普遍。在讲解历史的过程中,尽可能的联系穿插本地发生的历史,使案例更具直观性、生动性。尽量缩小学生的时间、空间距离和学生心理、情感方面的差异。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探究有的放矢。
四、结束语
历史教育专业就业前景范文 篇3
关键词:历史学专业 旅游本科教育
我国高校旅游专业在地理、历史、管理、经济、园林、社会、建筑等专业的院系中皆有分布。据吴必虎等人调查统计,全国69所开设旅游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中,旅游教育所依托的前三名学科情况大致如下:与管理专业共同成立的约占39%,与历史文化专业共同成立的约占20%,与地理专业共同成立的约占13%。该文称历史专业开设旅游管理方向的主要原因是历史学科人才需求量下降采取的“自救”方式。本文认为旅游教育依托历史文化有其合理性,但近年的办学实践表明确也存在诸多弊端。针对我国目前旅游学科理论发展及旅游高等教育现状,恐怕在一段时间内这一现象将继续存在;由此,本文对依托历史学专业的旅游本科教育进行了反思,以期裨益现实。
一、对“综合性学科”定位的浅层理解造成培养目标“去旅游”倾向
学科理论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根基,旅游学自不例外。旅游学科研究对象、方法等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既是确定高等旅游教育宗旨、培养目标的依据,也是构建成熟、稳定的旅游学科体系,设置课程的依据。由于目前相对成熟的旅游学科理论尚未形成,因此在专业最基本的问题――课程设置方面,旅游专业都存在一定问题。以研究中对“旅游”这一概念内涵的不同侧重、把握为例,采用“经济性定义”与采用“文化性定义”的学者对旅游学科体系的构想就具有明显差异,前者侧重经济类学科,后者侧重文化类学科,这种差异必然会相应地反映在教育安排上――前者大多隶属于经济、管理专业;后者多隶属历史、文化专业。
旅游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因而旅游学应是一门交叉学科,需要借助多门学科理论来完善其专业课程,于是有些学者就在多学科交叉性上作文章,希望借助概念模糊化来解决旅游学科属性,最常见的是“综合性学科”的提法,事实证明这么做反而会带来更大的弊端。因为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独立的研究体系,真正打破相关学科间的壁垒,从相关学科的内在联系中实现不同学科分支的融合,是很难办到的;所以“综合性学科”理念体现在学科设置上,往往是经济、管理、文化等诸学科都要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课程之“博”有了,课程之深度却减弱了。
这一现象在依托历史学的旅游教育中相对更为突出。依托历史学的旅游本科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往往表现出“求全”特征,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管理学、景观规划、旅游社会学、旅游人类学甚至旅游环境与生态学等分支,网罗无遗,统统设置。由于对旅游学理论本身研究的不足,这些学科大多难以以分支学科形式系统纳入旅游学学科体系中,而是多相互割裂、各成一系。这样做的结果,不仅造成课程设置庞杂而无序,更为严重的是学科体系的统一性遭到破坏,课程设置与学科理论“貌合神离”成为两张皮:学生似乎什么都学了,却又什么都一知半解,知识体系芜杂,专业学特征淡化,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去旅游”倾向:与此同时,课程的有效性不足,结果往往使学生感觉到“两头不靠”――既欠缺旅游学科的思维训练,也没有充分掌握旅游专业技能。毕业生质量、就业,面临严重挑战,于是出现了高考报名旅游热、历史冷,毕业去向却正好颠倒过来的差异。
历史学办旅游,依托应是旅游的文化性特征,但历史学毕竟不能等同于人类文化学,加之增开旅游管理专业确也不同程度存在历史专业“自救”意识,譬如一些历史院系开设旅游专业的目的,一是教师福利“脱贫”,二是为历史学学科建设提供经济支持。于是“综合性学科”的提法就成了许多历史系寻找设置旅游专业的学科理论依据,对这一定位的浅层理解的结果,一是舍本求末远离历史文化,二是不同程度造成了“去旅游”倾向。
二、对“旅游学本质”的肤浅理解造成了课程设置“去文化”倾向
旅游研究的多学科特征十分明显,近年来已经形成了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社会学、旅游人类学和旅游环境与生态学等主要分支,这些分支也正在成为旅游学科设置中的主导学科。从国外旅游研究动态分析,后三者的重要性正逐步超过旅游经济学等分支,旅游研究这一认知趋势反映出学界对旅游活动本质的关注正从其经济内涵向文化内涵转变。学者从各自的学术背景,对于旅游学科本质的研究可谓百家争鸣,提出了旅游经济本质论、文化本质论、仪式本质论等诸多观点,无论那种主张,大致都认同旅游现象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只是由于认知角度不同,对文化在旅游行为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同而已。研究旅游之本质,笔者赞同冯乃康的阐释:“旅游的基本出发点,整个过程和最终效应都是以获取精神享受为指向。”目前国内外旅游行为中生态化、人文化两种明显趋势也是对旅游文化性的有力佐证。
但近年国内旅游学研究力量却多集中在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地理学等前三个分支上,旅游人类学、旅游社会学等领域研究则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外在旅游研究领域的这一差别,真实地反映了目前我国旅游业及与此相应的旅游学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这一认识的偏颇程度不同地制约了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
如前文所述,我国约有20%旅游专业课程开设在历史专业,这原本是有利于对旅游文化性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细致发掘的,不幸的是,由于对于旅游学本质的肤浅认识,一意孤行地强调旅游专业的经济学、管理学内涵,错误地将其认定为是旅游学科核心内涵,而将学科其他分支,包括处于真正核心地位的旅游文化分支,置于无足轻重的附庸。与这一肤浅、偏颇理解一致,依托历史学的旅游专业课程设置,多存在本末倒置、扬短避长致命弊端,在教学、研究工作中过度强调非历史专业所长、非旅游学核心的经济学、管理学等分支,错误地冷落与历史学关系密切、张扬旅游学本质的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化学等分支。
旅游学的“去文化性”趋势是令人担忧的,它一方面使得依托历史学的旅游专业无法真正发挥所依托专业的特长,另一方面更为严重的是使旅游专业课程教育脱离了旅游学的本质,培养结果不堪设想。从旅游学对其本身基础理论的解释力不够,分支学科未能完全有效建立等研究现状来看,旅游本科教育出现这种偏差似在情理,但对于依托于历史学的旅游高等教育,若因一味舍本求末过度“经济、管理”等分支造成“去文化”倾向,却不啻饮鸩止渴。特别
是在一些文物大省、文化大省,文化不能仅仅作为把旅游专业设置在历史系的理论“借口”,而应该真正地意识到旅游的文化性,从学术角度深刻地理解旅游文化性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旅游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的科学性,从而真正践履发展学科、服务社会的高校教育宗旨。
三、专业师资水平低下造成了“本科教育技能化”倾向
高校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大致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不同的层次有着不同的目标要求。现状是由于各高校专业师资水平参差次不齐,特别是个别高校师资水平低下,导致不同层次培养目标混淆,特别在本科教育这块存在明显的“本科教育技能化”倾向,本科与专科,甚或与普通高等技术教育衔接差异不明显。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旅游教育师资相当部分都是由其他专业、行业改行而来,这是一个先天不足。师资转行大致有两种情况:
一是学术出身转行,这些教师多由经济管理、地理学、历史学等学科改行而来。这些教师大多在原来的专业获得过硕士、博士学位,有着较好的学术素养。术业虽有专攻,但各学科的科学性本身决定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融通,特别在研究方法、思维等领域,所以这部分教师多能通过对旅游学理论的学习研究,通过对旅游开发项目的参与等,很快转入旅游学科,并通过对旅游学及相关分支的科研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授水平。这部分师资目前多已成为旅游专业硕导、博导中的骨干。
二是行业出身转行。旅游专业成立伊始,专业老师短缺,不少学校为应急从旅游企业调入人员,这部分师资多是80年代旅游专科、本科毕业,当时为适应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高等旅游教育得到了超常态发展,所以他们所接受的高等教育本身就有先天不足。加之,期间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尚不成熟,所以他们来自实践的经验性知识也缺乏深度和体系。这部分教师调入高校后,由于缺乏学术意识,大多没有接受进一步深造,于是乎只能给学生传授具体的客房、餐厅操作技能,由此进一步模糊了本科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界限,增加了学生对于旅游专业的“两不靠”的迷茫,且在一定程度上悖离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
上述情况,在依托于历史学的旅游本科教育中有着更为突出的表现。
由于存在如前文所叙的对于旅游学科体系的两大认识误区,加之一些历史系本身设置旅游专业本身的“动机”不纯,甚或有栽“摇钱树”的嫌疑,在设置旅游专业后,也没有及时组织科研梯队对旅游学及旅游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旅游学科的建设研究甚少,所以依托于历史系的旅游专业在师资上存在将后者,严格讲是尚需进一步提升学术素养的行业出身转行的从教人员奉为“行家”,于是乎在课程设置、培养方向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本科教育技能化”倾向。其负面影响十分巨大,不仅严重制约了旅游学发展,甚至造成了高等旅游教育培养目标层次的混乱。
四、改进建议
不同学科背景、不同经历的学者汇聚旅游专业,原本可以较好地体现“旅游学是综合性的交叉学科”,这是国内外旅游教育基本认同的理念,但前提是不同学科出身的师资必须对旅游学的学科性质、学科体系有着相对深刻的理解,对于自己所讲授分支学科形式在旅游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有着清晰认识。现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方面具有较强能力的教师各自为战、渗透性不强;另一方面就是学术素养较差的教师对旅游学本身研究不够、学术意识淡漠,这都是引致上述问题的直接根源。
针对以上主要问题,本文对依托历史专业的旅游本科提出了以下改进建议:
1.立足依托专业,强化专业培养方向
由于旅游学尚未成为一门独立学科,需借助多种学科知识全方位设置旅游专业课程。近年国外的旅游教育实践也证明,旅游专业设置名称、数量并不存在固定模式,无论哪一类旅游专业,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只要能从办学条件的实际出发,从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实际出发,能从整体优化角度出发,确定合理的课程比例,既突出特色,又不失旅游学科的专业性,就是合理的、可行的。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旅游专业设置,主要是依据旅游行业结构,一般都设置有旅游经济、旅游管理、饭店管理等专业。针对我国目前旅游高等教育的现状,本文认为除依据旅游行业结构外,还应考虑学校的办学背景、区域旅游业特征两个主要因素,灵活设置其他专业。对于依托历史学的旅游专业就应该充分发挥依托专业科研、师资优势,应该注重突出旅游文化研究,可以设置旅游文化学、旅游社会学、旅游资源开发、导游等专业,从而突出办学的专业特色。在一些文物资源大省依托历史学设置的旅游专业,还可针对当地文化遗存的类型进一步细分设置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专业。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在专业设置上体现旅游学文化本质,另一方面也使分支更趋于合理。
在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等方面带有依附专业、学科的痕迹是在所难免的,我们一方面要避免根据依托专业学科、师资所长“因科设课、因师施教”,另一方面也没必要刻意“避讳”所依托专业的性质和原有专业特色,更没必要为了增强竞争力,在教学计划中直接引入大量热门专业课程,使得课程体系低水平拼凑嫁接,口径倒是宽了,但却引致专业定位模糊,学科体系失之庞杂。
2.优化师资结构,提升办学水平
历史教育论文 篇4
(一)只注重知识教育,忽略情感教育
由于历史本身具备文科性科目的主要特征,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禁锢,导致对历史科目的教学注重的是知识教育,对一个历史人物、历史时代或者历史事件通常都是着重于分析和指导学生理解它们所带来的意义和价值,对于他们其中蕴含的精神和情感只是蜻蜓点水一般带过。情感是人的基本特征,而失去情感教育的教学,也偏离了“以人为本”的科学教学理念。
(二)教师专业水平不高
由于很多中学对历史的教学并不重视,所以历史教师很少是专业的人才,通常都是临时通过学校教师队伍一些其他科目的教师专业甚至兼职进行教学,以至于这些历史教师对于历史教育只是照本宣科,机械性地重复历史教材和课件中的固定内容,更不用说向学生表达教材中历史事件中的精神和情感了。
(三)课堂枯燥乏味,缺乏学习氛围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情感的注入,从而导致教学课堂过于枯燥,这也是导致很多学生在课堂出现走神甚至出现犯困、逃课等不良状况。这也是由于教学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学习氛围的塑造,造成历史教学过于形式化的表现。
二、中学历史情感教学的实施途径
(一)情景教学,通过视听觉感悟情感
学生的学习过程通常都是通过视觉和听觉将抽象的情感和思想转化为具体的文字和表情,而教师在开展中学历史情感教学时,要注意增加情景教学,由于现代教育体系中的情景教学的开展基本要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即通过多媒体的图片、资料进行扩展。例如,分析《清明上河图》的创造背景,教师可以通过资料向学生展示通过放大后的图示,从而让学生通过放大后图中的人物细微表情和动作进行感受作者创造作品时轻松的心情和忙碌的社会背景。
(二)加强教师队伍培训,增加历史方面的讲座
为了保证历史教学的质量,各大高校要完善现有教师队伍水平和能力的培训和考评工作,让历史教师通过教育的方式理解和学习情感教育的含义和方式,同时可以邀请当地历史专家来校开展历史讲座,讲述一些历史中未能在教材中出现的故事或者事件,从而通过情感传递,间接完成历史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教学传递工作。
(三)组织课堂讨论和辩论赛,构建历史学习气氛
为了保证历史教学的趣味性以及深刻性,历史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适当组织课堂讨论和辩论赛活动,这也是由于学生之间没存在身份、地位、阅历以及年龄的差异,所以进行思想交流会更加随意和流畅,而辩论赛是学生通过对自身观念的表达、论述以及对他人观点的推翻过程,开展辩论赛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保证学生思想个性化,也为历史课堂教学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开展课余参观活动,体会历史建筑中蕴含的精神
历史教育论文 篇5
历史课程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座历史知识的同时,应进一步挖掘、提升历史教育的功能,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健全学生人格。同时,历史学科中蕴含的教学内容也非常丰富,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等生存环境能力,预防和矫正各种错误的心理和行为,消除心理和行为障碍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如:历史教材中众多名人言行、杰出人物成就的取得、重大历史转折的成功等等史学知识对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教师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健康心理,努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历史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前提。一个心理健康的历史教师,性格上应该是开朗、乐观、有朝气、有毅力、有恒心,敢于面对各种挑战,能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情绪上遇到挫折能善于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情绪稳定,不浮躁;生活和工作上能以身作则,任劳任怨,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觉防止和克服各种不良嗜好,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担任了班主任工作的历史教师,就更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品德越高尚,学识越渊博,身心越健康,教师人格魅力就越大,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也越强。
教学过程中应以杰出的历史人物为主要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以历史人物为榜样在历史教学中,要注意挖掘和组织好对学生心理产生重要影响的教学内容,并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结合起来,使其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从而使历史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心理教育效果。历史课教学内容中有很多伟大饿历史人物及其成功的事迹,这些具体生动人物和事迹能极大教育和感染学生,对学生意志的培养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样,“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李清照,“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事开太平”的张载等。
通过历史教师课堂上的讲解,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深深的思考,从内心迸发出对这些人物由衷的钦佩,产生对真善美高尚情操的向往和追求。他们有的不畏艰难,持之以恒,如东晋著名大书法家王曦之,废寝忘食,苦练书法,不管是酷暑盛夏,还是三九严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决不半途而废,“工夫不负有心人”,王曦之终于成为一位大书法家。他们有的不怕困难、性格坚毅,如司马光耗费大量心血,十九年才写成《资治通鉴》;司马迁受尽非人折磨,著《史记》,成为"史家之绝唱";鉴真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李时珍历尽千辛万苦,经过27年写成《本草纲目》,为人类的医学事业作出重大贡献。通过在课堂上讲述这些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要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执着追求科学和真理精神,学习他们在逆境中坚定信念和理想,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历史教育专业就业前景范文 篇6
关键词: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成绩;生命历程
中图分类号:C9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6)10-01128-07
一、研究背景
中国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后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走过了从政府包揽毕业生分配到毕业生市场求职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在高等教育急速扩张的大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尽管把毕业生就业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尚有争议,但教育行政部门以就业率作为考核高校发展成效的主要指标之一却是坚定不移的。因此,研究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及就业去向的各种因素,是深化高校教学改革,让高校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的需要。
学界围绕大学生就业这一话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有学者从非个人因素着手,致力于分析宏观制度、政策、阶层等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也有学者致力于分析个人因素,包括人口统计特征、学习成绩、择业观念、面试技巧、人际关系和高校层次等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然而,以往的研究大多从某一个横剖面进行分析,较少呈现纵贯性的过程观照,很少关注在历史因素的影响下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是如何交织影响个体生命历程轨迹中的转折的。社会转型背景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带有深深的历史和制度的烙印。而高校毕业生的毕业去向问题正是在历史、社会和个人三重影响和制约下个人能动性选择的体现。抛开三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去谈毕业生就业问题都略显单薄。此外,以往的研究没有从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这一视角来挖掘其对毕业生毕业去向和就业的影响。同时,大多数研究结果来自问卷调查数据,基于本科生从入学到毕业四年期间的平行数据的研究却很少。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笔者拟在综述现有相关理论观点的基础上,以纵贯性视角研究本科生毕业去向,利用生命历程理论研究范式,将本科生毕业去向问题置于其生命历程的整体脉络中加以理解。以使我们对本科生就业问题有一个更深刻和全面的认识。具体而言,本文力图研究个体的能动性在历史背景、社会政策和个人人力资本的三重影响和制约下如何形塑个体独特的人生轨迹。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一)文献综述
1.历史因素与大学毕业生就业。1994年,我国高校实行招生并轨改革,通过建立收费制度,改变学生上大学国家包下来、毕业国家包分配的做法,国家不再以行政手段来分配毕业生而是以方针政策和社会就业需求信息来指导和引导毕业生自主择业。1998年,大学生由国家分配工作的制度基本取消,而毕业生的就业政策也实现了从包分配到双向选择、自由择业的转变。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即高等教育不断扩大招生人数的改革政策,使得中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同时,为了避免传统的苏联高教模式过于强调专业教育的弊端,20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进行较大规模的改革,打破狭隘专业教育思想的束缚,将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布劳和邓肯的经典的地位获得模型强调代际地位继承机制受先赋性因素和获致性因素的影响。显然,它也适用于对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分析。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的分层和流动受再分配经济整合体制和意识形态系统的影响,呈现的是以社会成员的权力和声望差距为基础的单一化政治分层结构。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传统的代际地位继承机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发生了变迁。单一的政治分层结构被经济体制的转型打破,教育资源成为个人社会分层和流动的工具变量,社会分层的依据由单一的政治资源向权力、收入、声望和教育资源等多维度转变,这反映出在地位获得的过程中先赋性因素在减少,而获致性因素在增加。有研究发现,在高度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美国社会,父亲的先赋因素对子代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虽然微弱但依然具有直接的影响。在中国,也有研究验证了精英阶层的再生产和阶层继承机制:随着经济结构的变迁和社会开放性的增强,大多数阶层与相邻阶层间的流动增加,特定阶层的代际继承优势逐渐下降,跨阶层的循环流动越来越困难。
2.社会因素与大学毕业生就业。赖德胜从制度转型视角分析发现,在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制度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相互搜寻的结果,这其中主要是过高的工作转换成本、解聘成本和户口成本极大地影响了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工作搜寻行为。另外,赖德胜等人还发现,决定大学生毕业起薪水平的是人力资本因素,而决定能否进入国有企业工作部门的是社会资本。张秋山等认为,知识经济的产业结构带来了就业结构的变化,导致一种新型的就业形式―非正规就业的出现。陈成文等的研究发现,需求促进政策、供给促进政策和匹配促进政策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有显著影响。
3.个体因素与大学毕业生就业。对个体因素的分析,学者们大多聚焦于人力资本理论。陈成文等发现,人力资本诸因素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获得和就业质量存在有区别的影响,其中外貌条件和专业背景仅对就业机会有显著影响,工作经历、工作能力等因素却对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有显著性影响。孟大虎等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人力资本投资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后发现:那些能够积极影响求职结果的人力资本变量,例如职业资格证书、兼职经历等并不一定在决定就业质量方面起到积极作用。陈成文等通过对2007届大学毕业生的实证研究发现,毕业生对单位性质和职业类型的要求与就业机会获得和地位获得后的月收入水平呈负相关:求职主动性与就业机会呈正相关。对于学习成绩的影响,陈成文和孟大虎等人的研究都发现了学习成绩对就业机会获得的显著负面影响。其中孟大虎的研究发现,“成绩好”比“成绩一般及以下”毕业生的就业可能性减少了0.25倍。这可能与学习成绩优秀学生较高的就业期望与就业现实相冲突时选择自愿性失业行为有关。而岳昌君等人的研究却表明,学习成绩排名前25%的学生找到工作的概率要比其他学生高。
从历史和社会背景出发分析大学生的毕业去向问题无疑充分认识到了宏观社会结构的深刻影响:从个人层面出发的分析也给我们研究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提供了更细致入微的视角。然而,这些具有建设性和引导性的研究也存在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局限性:或者是结构决定论(将大学生就业难归咎于制度和社会结构)或者是个人决定论(将就业难问题归为个人资质问题)。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的解读都没有认识到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历史时间、社会时间和个人生命时间的综合体,而大学生毕业则是其学生生涯轨迹中的一个重大转变,代表着新的角色的建立和学生角色的丧失,是职业生涯轨迹的标志。作为一个转折点,毕业去向的选择具有重大的人生意义。大学生的毕业去向不仅受到社会结构和历史时间的约束。更受到个体能动性选择的影响。而生命历程理论个人、历史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研究范式为我们解读当前大学毕业生的毕业去向问题提供了更为系统和完善的分析框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代际地位继承机制变迁的历史背景下,高校本科生培养模式与个体的学习成绩、专业背景以及综合能力是如何交织影响个体生命历程中毕业这一转折的。
(二)理论框架
生命历程研究范式最早来源于20世纪初芝加哥学派对生活史的研究。1965年,诺曼・雷德尔在《社会变迁研究中的同龄群体概念》一文中率先明确指出要使用“同龄群体”(cohort)这一概念来研究生命历程。20世纪60―70年代,埃尔德通过《大萧条的孩子们》对生命历程理论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生命历程理论模式是一种社会界定的并按照年龄分级的事件和角色模式,这种模式受文化和社会结构历时性变迁的影响。该著以社会经济变迁为焦点,通过研究出生于1920―1921年的美国人及其父母在大萧条中的经历,力图探索社会经济的剧烈变动对家庭变迁和代际关系的影响。
生命历程理论有四个相互关联的范式性主题:(1)历史的时间和空间(Historical time and space)。个体的生命历程是嵌入在他所处的历史时间和他们在生命岁月中所经历的历史事件之中的。与此同时,个体也被这些时间和事件所塑造着。(2)时机(Timing)。时间决定着生命历程转变和生命事件对个体的影响和作用。(3)相互关联的生活(Linked lives)。相互依存、关联的社会网络是社会一历史的影响的载体。(4)个人主体性(Human agency)。个体的生命历程是个体突破社会和历史的制约,利用个体能动性和时机的选择而建构起来的。
生命历程理论的时间观主要是通过轨迹、转变和持续三个概念来描绘社会变迁过程中个体的发展。其中轨迹指一种长期稳定的心理或社会状态;转变则关注各种状态的变化,这种转折点是轨迹方向改变的代表;持续是一种介于转变之间的时间段。转变和持续都是轨迹的元素。转变往往以特定的事件为标志,它嵌套于一定的轨迹当中,以一种角色的建立和丧失为标志,往往被生命历程理论视为联结社会背景与人类主动性的节点。
生命历程理论在强调个人主动性的作用的同时,也强调确定某个选择的可能性取决于社会和历史的制约因素。历史性力量塑造着学校、家庭和工作的发展轨迹,从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发展途径。人们能够选择他们要走的路,但是他们的这些选择并不是在社会的真空(Social vacuum)中做出的。所有的生活选择都取决于社会的和文化的以及历史的制约因素。社会历程理论所强调的是个人、历史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研究范式。
生命历程理论在人口学、社会政策和教育学研究领域备受推崇,成为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的主流范式。它在中国的研究和应用主要体现在一些学者对其进行综述概括,一些学者将其运用到具体的实证研究当中。李强等人首先系统地向国内推介生命历程理论,阐述了生命历程理论对中国社会学的意义;包蕾萍就生命历程理论的时间观对其作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拓展。在实证研究方面,默怀霆和白威廉考察了国家政策对社会群体生活机会的影响@;周雪光等人以中国政治变迁为背景,分析了中国的“上山下乡”政策对个体生命历程的影响;郭于华等人研究了社会转型和制度变迁状态下悖于常态的个体生命历程,反映出社会保障制度文本层面与实践层面之间的裂隙;徐静等人通过对北京市贫困老人展开生命史访谈,探析了贫困老人的生命发展轨迹。在本科生就业领域,仅有李卫东从生命历程视角出发。分析了家庭结构、阶层背景和人力资本对本科生就业的影响。本文试图用生命历程理论探析在通识教育改革背景下学生成绩等因素对其毕业去向的影响。
三、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及研究的问题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来自W大学2010级本科生的综合信息,包括入学时的基本情况、成绩、外语水平和就业类别等信息。研究时选取2010年入学、2014年毕业的6782个本科生作为分析样本。选取的理由有两点:首先,大学毕业是个体生命时间中的一个重大转变,W大学2010级本科生群体入学时间处于中国高校扩招政策实施期间的最后两年,将学生个体生命历程中毕业这一重大转变与高校扩招、通识教育改革等历史事件结合起来分析,运用历史、社会和个人“三位一体”的分析范式,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第二,W大学作为全国的重点高校,其本科生毕业去向问题更能体现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中的问题,选择其本科生作为研究样本,具有实践上的合理性。
表1的描述性分析表明。在6782个本科毕业生的去向中,升学读研所占的比例高达36.1%,远远高于其他四个去向:其次是出国、出境和进机关、部队、事业单位,二者不相上下,所占比例分别是17.8%和17.5%;进企业的比例为16.8%;自由职业和待就业去向所占比例为11.8%。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通识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了理解微欢的行动者如何在宏观社会结构的影响下通过能动性选择来应对生命历程轨迹中的重大转变,我们提出本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如何影响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去向选择的?综合能力对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的选择有何影响?不同学科背景对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去向有何影响?
(二)变量
1.因变量。本文的因变量为2010级本科生的毕业去向,由“升学”、“出国、出境”、“机关、部队、事业单位”、“企业”、“待就业、自由职业”五种去向类型的虚拟变量来表示,以企业组为参照组。
2.自变量。本研究的自变量包括:(1)通识教育:包括学生的公共选修课成绩和体育课成绩。本研究对成绩进行取对数处理。(2)专业教育:专业必修课成绩代表专业教育成果。(3)学科背景:由人文科学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理学部、工学部、信息科学学部和医学部六种类型的虚拟变量来表示,以医学部为参照组。(4)综合能力:包括获得奖学金的次数、英语水平和承担项目的情况。获得奖学金次数为连续性变量;此处用通过CET6与否来代表学生的英语水平,以虚拟变量的形式进入模型;承担项目情况分为承担过项目和没有承担过项目,以虚拟变量的形式进入模型。
3.控制变量。(1)性别:以女性为参照组,女性=0。(2)城乡:以农村为参照组,农村=0。(3)政治面貌:以非党员为参照组,非党员=0。
(三)统计模型
由于本研究的因变量是关于毕业去向的多分类变量,同时参照国内外研究的惯例,本研究采用多项逻辑斯蒂克回归的方法,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四、分析结果
根据研究设计的多项逻辑斯蒂克回归模型,通过6782名2014届本科毕业生的数据检验个体毕业去向选择模式,表2记录了这一回归结果。
(一)升学
相对于进入企业的毕业生,成绩和外语水平对升学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专业课成绩还是公共必修课成绩都对升学具有显著性影响。专业课成绩越好越容易升学,公共必修课成绩越好也越容易升学。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体育课成绩好的学生却更不倾向于选择升学,体育成绩每增加10个单位,其升学的优势比下降99.5%(0.005-1=-0.995,p
(二)出国、出境
相对于进入企业,成绩对出国、出境具有显著影响。公共必修课成绩和专业必修课成绩均对出国、出境具有明显作用,成绩越好越容易出国、出境。相反,体育课成绩对出国、出境却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体育成绩每增加10个单位,其出国、出境的优势比下降99.8%(0.002-1=-0.998,p
(三)进入机关、部队、事业单位
相对于进入企业,各类成绩对进人机关、部队和事业单位均无显著影响。性别优势对进入机关、部队和事业单位的作用十分突出,男性进入机关、部队和事业单位的优势比比女性高62.9%(1.629-1=0.629,p
(四)待就业、自由职业
相对于进入企业,对待就业、自由职业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专业课,专业课成绩每增加10个单位,其待就业和自由职业的优势比就下降99.5%(0.005-1=-0.995,p
五、结论与思考
我们将本科生毕业问题置于高等教育大众化、代际地位继承机制变迁的历史背景下,分析高校本科生培养政策变革的效用和学生个体学习成绩、综合能力以及专业背景等社会和个体因素是如何影响个体的生命轨迹的。本科生毕业既是学生个体生命历程轨迹中的一个重要转变,“就业”与“深造”等毕业去向的选择就不仅仅是单个生命体的一种人生选择,也成为既定制度设置下的精英社会分流。从而转变为社会分层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分析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的影响因素时,我们发现成绩和综合能力是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是两个因素对于不同的毕业去向的影响却有所不同。
就成绩而言,我们从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个方面探讨成绩对毕业去向选择的影响。在毕业去向为升学和出国、出境两个选择时,通识教育的影响十分明显;当毕业去向为机关、部队、事业单位和待就业、自由职业时,通识教育的影响却并不显著。专业教育对升学和出国、出境也有着非常显著的正面促进作用。从成绩视角来说,成绩对于深造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公共选修课和专业课成绩越好的学生越倾向于选择升学或者是出国、出境。作为个体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学历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职业门槛时所作出的理性的人生选择。升学和深造可以使毕业生与那些依据年龄等级和生命历程轨迹所确定的职业生涯的一般期望一刀两断。这是一个不用承担职业发展责任的暂时休整或延迟实现的时期。在一个强调和崇尚知识和文凭的知识经济社会里,升学或深造的选择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摆脱就业、婚姻和家庭压力的暂时调整的机会。而人们不会去质疑其深造的动机,也不会批评其职业生涯毫无进展,相反,人们会对其职业发展抱有更高的期待。体育课与学生的身体素质相挂钩,体育课成绩越好的人越倾向于选择进企业。这与企业看重团队合作精神、创造力和活力的原因有关。从学校培养层面来看,通识教育旨在培养人的理智,使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识教育的影响更多体现在选择升学和出国、出境去向上,对进入机关、部队、事业单位和待就业、自由职业却并无显著影响。这说明通识教育所强调的对理论的学习促进了本科毕业生更深层次的求知欲望,无论是选择升学还是出国、出境,都是一种理智的升华。
就综合能力而言,本科毕业生升学和出国、出境的选择显著地受到获得奖学金次数和外语水平(CET6)的影响。尽管科研能力(承担项目与否)并没有成为选择升学和出国、出境以及进入机关、部队、事业单位的决定性因素,但是承担过科研项目的学生却不会倾向于选择待就业或者自由职业。
此外,社会性别和社会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形塑着个体的生命轨迹。性别对个体选择升学和进人机关、部队、事业单位有着显著的影响:来源地的城乡差别也是个体选择升学和出国、出境以及待就业、自由职业的影响因素之一。出国、出境和待就业、自由职业也显著地受到政治面貌的影响,党员出国、出境和待就业、自由职业的可能性要远远小于非党员。
浅谈历史教育 篇7
摘 要:近十几年来,随着人们对文化素养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提高,以及国家对高中教育的重视程度的日益加深,高中教育由于其独特的地位和特有的性质已成为国民教育的宠儿。历史作为高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高中教育的完善和美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高中历史教育 发表自己的见解,分别从历史教育的初期阶段即入门教育, 教学的中期阶段即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后期阶段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等角度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育;愉快教学;入门教育
引言
在科教兴国战略的引导下,我国的高中办学规模逐渐扩大,从而使得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涌入高级中学。这就为高中历史入门教育造成了困难,高一新生普遍认为高中历史难度大,有的甚至产生了畏惧抵抗心理,因此个人认为高中历史的入门教育尤为重要,是后期历史教育的奠基石。
一、历史教育初期阶段 –入门教育
1.教学内容
高中历史教学内容从广度和深度都在初中教学内容上有大的提升和扩展,即使调整后的教材也没有将两者的跨度缩小,反而是加大了二者的跨度。高中历史教学自身所涉及的事件、时间、地点比较多,而且涉及到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因而教师的任务量就会加大,合理有序地引导学生至关重要。
2.历史思维能力
高中历史教学除了内容有所变化外,它对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要求也明显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感悟能力并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其次要求学生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能力,不仅能初步掌握大量的历史事件,也要通过对时代与事件引申出更多的文化以及政治思考。
3.教学方法
教师在高中历史教育中要提高历史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打开历史之门并引导他们进入自主学习,就要不断地跨越重重障碍。首先向学生明确高一历史的重要性,强调高一历史在整个高中历史教学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其次,在教学中要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清高中历史内容体系,了解自己的教学程序,从而有思路的进行学习。最后,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使他们从原有的初中学习方法上得到提升,经常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以便他们更好更快的适应高中学习。
二、历史教学的中期阶段— 愉快教学
愉快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充分激发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二者的互动处于融洽、快乐、高效的学习气氛当中,教师乐交,学生乐学。
1.确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愉快教学的核心和基础。师生关系友好,学生在处理教学关系时自然不会定位自己为被动地位,相反,由于融洽师生关系的积极作用,他们在教学关系中将自己定位为与老师平等的地位。这样就会产生“亲其师,新其道”的效应,教师传递给学生的信息就会在学生大脑里形成一种易接受的信息 。与此同时,教学中教师亲切和蔼的表情、幽默有趣的话语都会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心境和强烈的求知欲,自觉实现教学过程中默契配合的最优化。
2.融入有趣的历史故事
在高中教学中,有的放矢地讲述一些趣味性强、容易使学生产生强烈好奇心和丰富想象力的历史典故,多用幽默的语言,创造比较良好的课堂气氛,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令学生产生了愉快的学习心理,自然意兴盎然、其乐无穷。
3.注重知识的学以致用
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任何文化都要最终回归到实践之中。学生将历史文化运用于实践之中,不但可以了解自己对它的掌握程度,还可以发现自己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具体问题,通过不断的发现,推断,从而达到完善自己知识体系的目的。
高中历史知识内容多,时间广,要求的记忆力和思考能力比较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倾向于烦躁、厌烦等不良情绪,将历史文化逐步把握并引导学生认真思考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逐步地获取小成就感,有利于学生抵消这些情绪,从而使其学习兴趣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 开发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构成人得心理结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相辅相成的,智力因素直接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学习活动中直接表现出来,是人智商高低的重要表现。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它不直接介入学习过程,但能引导和激发智力因素。
高中历史教学中应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不仅是“教学大纲”对历史教学的要求,更是当前历史素质教育的需要。研究表明:学习相同的学生,智力不一定相同,原因在于低智力者可通过增加学习时间和强化学习过程加以弥补。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配合,能使学习效率提高百分之六十左右。而学习困难的学生有三分之二起因于非智力因素,同时不少实验表明,人类个体智商水平的差异不大,然而教育活动的结果、学生的个体差异又是那么的明显,其根本原因即在于非智力因素,可见非智力因素在挖掘人的智力潜能中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心理咨询学。四川教育出版社
[2] 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3] 研究性学习百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历史教育论文 篇8
1.根据班级学生心理特征分类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育阶段,其心理特征呈现多变性、敏感性,心理波动频繁,容易产生不良情绪。有些学生会表现出很强的自卑感,缺少安全感;有的学生会有急躁情绪,很不沉稳,急功近利思想比较严重;有的学生会有很强的依赖心理,缺少主动探索精神,没有独立思维能力;还有一些学生表现得非常懒惰,没有时间观念,对待学习任务常常有投机取巧心理。
2.制定不同层次心理渗透计划
班级学生心理有共性特征,教师根据学生心理特征成功进行梳理分类,为后面教学制定不同群体心理渗透计划创造条件。教师在教学预设时,要结合教材文本学习内容,结合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在教学的具体环节上进行融合实践。对于自卑型学生,教师要多提供更多成功体验的机会,可以为其量身定做一些简单的学习任务,以此提升其自信心;对于比较急躁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一些思考性更强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调整;对于有依赖思想的学生,要设计更多独立性明显的学习任务,监督学生自己完成;对于比较懒惰的学生,教师要设计更多动手、动脑、动嘴的学习内容,提升检查督促的频率,帮助学生克服懒惰思想。教师可以利用模拟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课堂教学有了更多生气,学生在愉悦中学习,课堂自然呈现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二、营造良好课堂环境,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
1.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可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开动脑筋,寻找更多兴趣激发点。历史课堂教学中,教材内容是重要教学载体,教师要注意挖掘文本中学生关注点,明确了学生心理诉求,对下一步教学设计和实施都有积极影响。教师还要注意教学方式的选择,课堂教学活动方式众多,教师要对这些方式进行认真比对,或者是给学生一定参与意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这对提升课堂教学活动质量有重要促进作用。
2.减轻学生心理负担
师生关系和谐,教学活动自然会在良性环境中进行,学生心理压力就会减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实际心理需求制定教学策略。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尽快实现身份转型,要和学生建立全新师生关系,教师要成为课堂教学的服务者和引导者。学生一旦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心理就会自然放松下来,教师施教阻力大大减少,教与学自然呈现和谐局面。教师要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与其他人形成互动。教师要对合作学习形式进行优化整合,建立整体观念,激发团队意识,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最常见学习方法,在一些课时中,教师不是按照惯例让学生讨论,而是分角色饰演。这样的改变,促使学生转变了角色,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心理自然也发生了变化,责任心提升了,学习效果自然大好。
三、关注每个学生心理,创设学生成功体验机会
1.培养学生健康思维
学生存在个体差异,这是教师施教必须要面对的现实。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文化环境、思维方式存在差异,教师要正视学生差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发展。要根据学生具体心理特征,制定针对性更高教学预设,激活学生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产生健康心理,用乐观愉悦的心理迎接历史课堂学习。历史课堂教学中会涉及到众多历史事件,教师要结合学生心理思维特点,建立正确的历史观,这对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有一定帮助。
2.激发学生正面能量
历史教育专业就业前景范文 篇9
论文关键词:历史情境教育实践性客观性学术性
历史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历史一学不仅记载和解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和其规律性,还积淀着人类的知识和经验,承载着人类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历史教育有助于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及观察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育部有关在全国高校设置历史学课程的规定是十分必要的。
所谓历史情景教育是一种直观性教育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某种特定的历史情景,使个体与其所依存的物理和社会文化历史情景相互作用,培养发展个体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在探索历史真相的同时,能够在心理上产生情绪共鸣,提升受教育者的鉴别能力、决策水平、推理意识。之所以在教学中推广历史情景教育是由其自身的特性决定的。
首先,实践性与自我教育相统一
一般来说,现有的历史教育模式基本以教师灌输个人的研究成果、学术观点为主,学生仅仅以被动接受者的角色出现。这不仅扼杀了受教育者的创造性,而且助长了懒惰习气,.造成其思维僵化、死板,难以应对社会角色的转变。这值是历史工作者长期以来被称为“老古董”的症结所在。为此,《高等教育法》提出高等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再者,高等教育只有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认知模式才能取得成效。大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合理性、灵活性强,不满足于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现成答案,对事物有很强的置疑性,喜欢在不同的知识和实践领域进行思考,探究现象的本质及原因。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至关重要。而历史情景教育以实践为手段,在教学中用口述式或者利用虚拟教材,创设历史事件的背景,由学生对事件的发展方向、缘由、后果做合理的解释。一系列的亲历所为,既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思维,也能提高其。实践能力。
同时,加强大学生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单一的课堂教育、说服教育的效果显然是杯水车薪。只有自我教育方是授人以渔的正确引导方式。而且,大学生的逆反心理较重,自控能力又有所加强,因此利用实践性的探索活动,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理应有水到渠成之效。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是由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教育途径。“德育的目标归根到底要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来实现”。[1]实践出真知,历史情景教育使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在思维层次上能充分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而且在心理层次上也必然会有巨大的震撼,充分理解“说着容易,做着难”的意境,从而与历史人物产生强烈共鸣。再通过对照鉴别正一面人物与负面典型,在学生的思想矛盾斗争中,转化为行为表示,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与一般的说理感化相比,这种自我教育的效果更明显更持久。重要的是,大学生是最终要跨出学校步人社会的,教师不可能紧随其右,自我教育的意识却可伴其一生。
其次,客观性与思维多元化并存
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的一个显著区别是大学生可以直接接触到许多理论和学术流派。这些理论学术派别常常互为矛盾或互不相干,各自从不同视角解释同一问题,这就需要因势利导,发展学生的辨别思维能力。何况历史专业的大学生其就业的趋势以教师为主,而“教师的专业化知识,不仅仅要求绝对忠于客观现实,而且要尽力做到理论简洁,解释有力,概念文雅,逻辑严密”。[2]专注于对历史事件、人物进行盖棺论定的教学方法,不可避免会使学生产生思维定势,极易对事物的认识发生狭隘性与片面性。历史情景教育正是通过让学生多方收集资料,掌握足够丰富的感性资料,在此基础上,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抽丝剥茧式的论证过程,从而得出结论。由于其定性研究是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之上,故而其公正、客观性显然要高于盲从他人观点。
为了达到客观性,学生的思维角度必然要多样化,需要从一般原理原则出发,运用理论来分析,综合事实材料,从事物的对立统一中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也即发散思维。所谓发散思维,“是指根据问题提供的信息,不依常规,寻求变化,探求多种答案思维”。[3]历史专业研究没有确定的答案,对于历史人物、事件的揭示,只能是无限的接近,而不是等于。而且历史事件是错综复杂环境下的产物,并非简单的事实累计,研究者只有基于前人研究的成果,多角度、多层次深人地调查分析,才能更为客观、公正地给与历史现象以评价,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懂得宽容他人,特别是对那些不为传统和习俗所认同的一些行为和现象,能够较为客观、全面、批判地对待。
再次,学术性与职业性兼容
大学研究活动的实质尤其彰显了学术性,反之,学。术性又成为大学的灵魂。正如弗莱克斯纳所言:“大学本质上是做学问的场所,它致力于知识的保存,系统化知识的增加和大学生的培养。”[4]“通过高深专门知识的教与学活动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通过研究活动,保持高校教育的学术水平并使研究成果和新进展可以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进而,通过教学活动得以传播和深化,形成高深的理论。”[5]学术性是大学教学与研究活动过程中永恒的主题。作为传统学科,历史教育尤其要站在学术前沿,以保持其优势。当代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研能力,理论思维能力有了较大发展,他们喜欢独立思考,能对自己的思考结果进行检查和评价,这就需要培养大学生投入到较深层次知识的学习与创新中去。历史情景教育正是以学术研究为目的。,由学生自主创造,继往开来,推动学科发展,使其前瞻性、超前性充分呈现。
历史教育论文 篇10
1.摆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很多学生及其家长认为历史是“副课”,不如主课重要,所以在学习中根本不重视,认为这门课程并不重要,平时不需要付出劳动,只要在中考前背背就可以了,甚至在历史课堂上有的学生写所谓的“主课”作业。这就需要我们历史老师从正面引导,告诉学生,历史学科并不是副课,并不是不重要,首先从历史所占分值和课时安排上说明历史和主课是一样的;其次突出历史的重要性;再次联系生活实际,指出应用历史知识可以增强能力,创造财富。
2.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摆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利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乐学、爱学。例如应用多媒体、实地考察、编排历史剧、撰写小论文等等。
二、在形成学习方法中应用创新教育
当然,有了兴趣,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只能是事倍功半。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应培养好的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很多学生认为历史学习只要背背就可以了,所以,他们抱着书本,死记硬背,我教过一个学生,只要你笼统问他,他都能回答,如问西周的分封制,他能把争端都背下来,但当我问他西周为什么实行分封制,分封制的作用是什么时,他就回答不上来了。在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一些实用的方法,跟大家分享。
1.用理科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历史。
我们经常会碰到朝代更替、历史事件,对于这些知识,我们不妨用公式记忆法来学习。如学习夏朝的建立,我给出公式:朝代=时间+人物+都城,然后要求学生从书中找出来,最后就得出:夏朝=公元前2070年+禹+阳城;学习秦末农民起义,列出公式:事件=时间+人物+地点+经过+影响,通过读书,得出: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大泽乡+农民响应+第一次大规模起义、鼓舞人民反抗暴政。经过反复训练,学生每遇到可以用公式的地方,自己就总结出来了。
2.用歌诀学习法来学习历史。
初中历史涉及范围广,时间跨度大,初步接触历史的同学很容易混淆知识点,所以在学习时我会利用歌诀来辅助学生记忆,如记中国古代史历史朝代,用歌诀“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三、在情感价值观中应用创新教育
历史教育论文 篇11
关键词:人文教育;课堂教学;人文情怀;策略研究
历史教育天生具备过往性传承性和人文性,它紧密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每个公民的人文素养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至关重要。而历史教学则是培养人文情怀的主要渠道。而当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却忽略了人文性教育,片面追求知识传输和应试教育,让历史课堂成为考试的“演兵场”,严重制约着历史教学的改革发展进程。过往的传统教学方法与信息网络时代严重脱节,新课程改革尽管实施了好多年但是依然收效甚微,《课标》倡导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统一建构”的教学目标没有到很好落实。因此,初中历史教学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将历史课程向情感性、自主性、人文性转变,以切实推进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一、挖掘学科优势,落实人文教育
历史是过往的事实,是人类进步的脚印,更是文化的遗产。历史学科自身丰富的人文元素正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天然素材。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科的天然优势,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历史事件的深刻内涵,并以此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和人格品质。比如,利用历史事件我们可以领略每一个历史人物的人物魅力,不仅理解屈原的“以身报国”的忠孝情怀、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气节,也能体会“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情怀、革命先烈的“英勇顽强,坚贞不屈”的进取精神等等,引导学生见贤思齐和有选择地借鉴吸收,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自身的人文素质。
二、关注专业成长,促进人文教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对学生的教育作用非常巨大。初中历史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专业发展,不断地进行历史专业知识的进修和培训,要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拓展教学资源为己所用,用自己的“一桶水”滋润学生的“一碗水”,用自己的独特人文个性和良好师德素养感召学生引导学生。比如,教学“***战争”时,教师熟练地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剪辑影片《林则徐》的精彩片段,配合相关图片等,形成多媒体课件,再配上音乐插曲等表现手法,让学生直观感知第一次***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并用自己富有感情的解读讲述第一次***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让学生了解不平等外交给中国带来的灾难的史实,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强烈意识到“弱国无外交”的无奈,进而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爱国情怀。
三、激发参与意识,创新人文教育
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历史人文教育有效性的必要前提。因此,我们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落实好学习主体的生本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成长需求,使之真正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教师首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学习自主学习,并真正构建好新型师生关系。如在教授《垄断的资本主义时代》时,课前布置学生利用网络搜集与教材有关的文字、影像资料,初步了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基本知识。新授过程中,我们利用课件将有关资本积累和社会变化的重大政策、发展状态和改革措施列成表格加以展示,引导学生就这些问题进行模拟演讲和辩论,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自觉地将知识内化为行动,增强学生的历史感受,在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地孕育出各种深厚而高尚的情感。
四、整合教学内容,强化人文教育
历史教学最忌讳的做法就是照本宣科,那样的教学没有毫无吸引力,更不谈人文教育效果了。因此,优化教学内容,整合知识元素就成为提升教学质量强化人文教育的首选做法。由于历史知识点散乱地编排在不同单元中,学生难以形成整体感受,把握不住重难点,人文教育的效果也比较差,教师需要对知识点进行取舍整合,按照不同的主题和中心进行归类、切割、链接,体现教育内容的整体性和层级感,便于学生轻松习得。例如,教学《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教师应该围绕“革命道路探索”教学主线,将“秋收起义、文家市起义、三湾改编、开辟井冈山根据地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等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知识链和要点群进行展示,学生便能一目了然地掌握了知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轻松形成理性认识,并正确评价工农武装割据的作用,进而感知中国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
总之,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初中历史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其内涵和形成原因,提升自己对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并从四个方面开展历史学科中的人文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和升华。真正把《课标》的三维培养目标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增光添彩。
作者:佘虹德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历史教育论文 篇12
“师者,人之模范也”。故教师要求学生学会感恩,自己首先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心怀感恩,牢记使命,用心对待教育,既教好书又育好人。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耐心给予帮助;当学生思想有波动时及时给予引导;当学生犯错误时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师者果真如此,学生一定会感觉到老师是负责任的、是爱他们的。学生自然也会心怀感恩,真心做人,用心对待学业。上历史课时,当有学生犯困,我常常轻轻走过去提醒他;当有学生犯了错误,我用引导替代无休止的埋怨和批评;当学生学习成绩出现波动时,我会及时与他们促膝交流,共寻根源并制定出改进方案;当班级有学生犯重病住院时,我会带领学生看望他(她),若该生家庭贫困,我还会发动师生一起为他(她)捐款……慢慢地,在学生眼里我看到了上进和感激的目光,班级也就变成温暖的家。学生这些细节的变化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不仅有思想上的交流,还有情感上的交流,双方互相尊重、相互理解,感情才相通,内心深处才能产生共鸣。
二、关键:教师要善挖教材,适时感恩教育
1.感祖国之恩———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是一个人最大的事情,也是做人最起码的原则。中学历史学科思想性强,爱国主义教育素材丰富,历史教师要善于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历史教学过程中。
(1)荣耀中华的教育。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考古发现:早在1400多万年前被视为人猿共同祖先的腊马古猿已在我国土地上生活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及养蚕缫丝的国家,距今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商朝的甲骨文留下了世界上有关日食、月食的最早观测记录;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安济桥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座大型单孔石拱桥;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译成多种文字,流行世界各地;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四大发明光耀世界……从夏的建立、秦的统一、唐的强盛到康乾盛世,古代中国社会发展一直遥遥领先于世界各民族。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五十六个民族同舟共济、奋斗进取,“神舟”飞天,玉兔奔月,蛟龙下海……让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光辉灿烂的文化及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卓越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让学生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实现。
(2)“以天下为己任”的教育。
“人无志不立”。翻阅历史,中华大地英烈豪杰令人钦佩。屈原为挽救祖国危亡,竭诚尽智、以身殉国;西汉苏武面对匈奴威逼,威武不屈、贫贱不移;东晋祖逖“闻鸡起舞”,立志报效国家;民族英烈文天祥为国家、为人民自强不息,忠贞不渝;明朝戚继光抗倭,妇孺皆赞;林则徐勇击敌寇,虎门销烟,践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诺言;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激励国人救亡图存;孙中山先生为了中国革命,鞠躬尽瘁;、等革命家为实现民族独立,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教师依教学进度适时介绍这些先进人物出生入死、顽强斗争的史实,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义务感、对民族的责任感和对国家的使命感,进而将这种情感升华为把个人命运和祖国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为了人民幸福、国家独立和富强贡献一切,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
(3)维护祖国统一的教育。
历史上,为了捍卫国家尊严及统一,多少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其壮举动感天地。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兵勇驱荷兰殖民者,收复宝岛台湾;***战争中,关天培等爱国将士誓捍国土,英勇抗英,最终壮烈牺牲;钦差大臣左宗棠率领将士不畏劳苦,奋力杀敌,收复新疆,粉碎俄、英两国分裂我国领土的阴谋。诗人丘逢甲倾家财为兵饷,训练乡团义兵,抗击日寇侵台,誓维祖国统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共领导中国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80年代初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使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针对台独和国际反华势力,2005年,全国人大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为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供了法律依据。通过展现这些史实,让学生懂得“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同时让学生明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的宏伟事业,任何阻挠国家统一、分裂祖国的图谋都将失败。
2.感自然之恩———生态文明教育
(1)人为破坏自然,惨痛教训当吸取。
人与自然是一体的,人若践之,必自食苦果。翻开历史,此类教训令人痛心。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大兴土木,砍光了整个蜀地山岭上的树木。到了两汉时期,黄河多次泛滥,危及百姓生活。隋唐时期,放火烧山、向山要田现象频现,水土流失严重。清朝前期人口剧增,盲目垦荒,造成了山区因长期被开发和掠夺而环境恶化。中国近代由于战争频发、矿藏滥采等因素致使土地荒漠化及盐碱化、湖泊泥沙淤积、生物物种减少甚至灭绝。新中国建立后的“”、“”及改革开放之初人口惯性增长造成了资源环境的恶化。三次工业革命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大量排放工业垃圾,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土地污染面积扩大,近岸海域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温室效应”凸显,海啸、厄尔尼诺现象频发,人类面临生存危机。
(2)人地和谐共处,美丽家园是期盼。
地球是生命的摇篮,自然是人类的母亲,离开了自然人类就难以生存。为此,人类感恩自然的给予,用心呵护自然。先秦时期,周文王告诫儿子武王要按自然规律合理使用自然;道家则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绳,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管仲在治国过程中,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综合考虑,呼吁“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菜,不可以立为天下王”。孟子进一步提出:“斧斤以时入山林”的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战国时期已有了约束乱砍滥伐行为、保护自然资源的法律条文。由于多方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先秦时期,黄河中上游地区气候温和,植被茂密,整个黄土高原的木覆盖率超过50%。古代蒙古族更是把自然环境的价值看得超过个人的生命价值,为了处理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平衡,他们通过“游”保护生态平衡;为了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习惯法还规定:禁止向水中溺尿;春夏两季人们不可以白昼入水,或者在河中洗手。在蒙古族的精心呵护下,古代的蒙古大草原始终翠丽茂盛。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改善生态环境,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建设小浪底、三峡、“三北防护林”等大型生态工程;2007年中共十七大,将生态文明概念写入中央文件,实现天蓝水清、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通过正反两方面史实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我们要懂得感恩自然,善于保护环境。面对潺潺流水、清澈的池塘我们才会有健康;面对悠悠蓝天、朵朵白云我们才会有梦想;面对参天大树、飘香的花朵我们才会有希望。
3.感社会之恩———和谐社会教育
(1)和谐之音当弘扬和谐社会是人类的共同目标,对于和谐之音我们当加以弘扬。
历史上和谐思想主要有:孔孟提倡“仁”、“仁政”;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唐太宗关心百姓疾苦、以民为本,强调“存百姓”思想;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主张建立和谐制度;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呼唤用理性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1953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历史上和谐的实践主要有:中国古代西汉、唐朝及明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发展社会生产;罗斯福新政推行“以工代赈”,缓和社会矛盾;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2)不和之举应剔除不和之举有悖历史潮流,我们要引以为戒、坚决剔除。
历史上不和谐的典例主要有:商及秦隋王朝统治后期暴政,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两次工业革命导致贫富差距扩大,阶级矛盾激化,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两次世界大战,生灵涂炭;印度独立后,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和宗教矛盾复杂,不仅阻碍国民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甚至导致印度政局动荡;当前世界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贩毒走私等人类面临的安全问题对世界和平提出了新的严重挑战。社会之所以会不断进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类能长期友好相处,相互学习,互相促进。人类应当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携手努力,共建繁荣的和谐世界。
三、辅助:举办各类活动,践行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