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管理者的沟通法则》
职场的中层管理者应该如何进行沟通,沟通的法则是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中层管理者的沟通法则,希望能帮到大家!
公司中层管理者,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沟通顺畅,工作计划就能顺利开展,人事关系是良性的。一般公司的流程和机制:老板和产品经理,到底谁应该负责的更多一些?如何分工是最正确的?怎样能保证到老板的行业经验高效运用在项目中,同时又能避免限制到产品经理的发挥?
在和一个朋友闲聊的过程中,他提到沟通中的“上下左右”一下子点醒了我,我觉得过往的谜题在这一瞬间完全被揭开了。
何为沟通中的“上下左右”?每个人在职场中基本都会面临“上下左右”的沟通关系:
“上”即自己的主管;“下”即自己的下属(没有下属的除外,所以基层员工的职场关系要简单很多);“左右”即团队内部的同事,或需要跨团队协作的同事,或可以交流的同行等。
当“上下左右”基本平衡时,这个人的沟通状况是健康的,他的工作状况基本也会是比较稳定的。而当“上下左右”失衡时,他的心态可能出现问题,工作状况也会走下坡路。如果当团队负责人的沟通关系失衡时,那整个团队在沟通方式上都可能会呈现出一种比较畸形的状态。
“上下左右”失衡状态
当一个人缺少“上”,他可能会变得迷茫或跋扈:如果不够自信则迷茫;如果过于自信则跋扈,表现为独断专行,对下属不够尊重,不能与其平等对话等。缺少“上”不意味着没有主管,而是主管在异地或对自己很少过问,或是彼此有嫌隙。“上”是所有关系中最关键的一环,有了良好的向上关系,其它关系基本上也不会太差。而如果“上”缺失了,整体关系沟通就会失衡,“左右”和“下”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领导者的“上”是重中之重,如果领导者的“上”缺失,领导者的沟通关系就会失衡,导致整个团队沟通关系的失衡。
当一个人缺少“左右”,他可能会变得鼠目寸光、孤立或没有存在感。我见过很多管理者,平时常孑然一身,找不到人愿意一起吃饭、一起说说心里话,也很少和同行交流沟通,时间长了变得越来越闭塞,却反而自我感觉越来越好,因为他们看不到客观存在的差距,也不愿意去看。有效的“上”,一般会导致有效的“左右”。
当“上”及“左右”缺失时,就只剩了“下”,他会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观察和监督下属身上:下属会变得压抑不自由,或得不到欣赏的眼光。
“上下左右”平衡状态
良好的沟通状态,应该是“上”“下”“左右”均衡发展。回想我有一段时间心态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一度想要逃离现在的工作岗位,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原因。我性格比较内向,有点孤傲,又不喜欢给人添麻烦,所以那个时候我的沟通状况是:和主管沟通很少(主管太忙,怕浪费她时间),和业务方沟通也很少(内向,别人不找我我也不找别人),和同行沟通也很少(孤傲,同行相轻)。很明显,我的沟通关系出现了失衡,缺失了“上”和“左右”,最后只剩了“下”,而我的下属在一些方面能力又不如我,所以我看谁都是一堆毛病,看每个人都不顺眼。这种消极的情绪不断发酵,最后变成看整个部门都不顺眼。这些性格上的问题对我而言是长期存在的,但鉴于我们目前产品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会把这些问题无限放大,导致工作长期没有进展。这些失败导致我无法再回避这些问题,痛定思痛后决心改变。
我的虚线主管只要求我做了几件事情,就改变了我很多。我以前一直不明白其中的奥秘为何,现在终于理解了:对照前面讲的沟通关系平衡模型(“上下左右”),我只要补足“上”“左右”即可。我的虚线主管要求我每个月定期向我的实线主管汇报工作进展(“上”);定期和各条业务线负责人沟通,拟定近三个月的业务计划以及对ued的需求(“左”);参加杭州的管理者培训,定期和杭州团队进行专业方面的交流(“右”)。就这么简单,做完这一切,奇迹发生了:消极的感觉没有了,整个人焕然一新,过去的迷茫状态不复存在,未来的方向逐渐变得清晰。由于视野广阔了,自然也不会再盯着下属的问题不放,反而学会了欣赏。当然除了上述这些,肯定还有其他因素,但我不得不承认,这些是导致我改变的最关键因素。
“上下左右”的运用
这个沟通关系平衡模型,可以用在自检上,看看自己哪些部分的沟通关系没有处理到位;还可以用在检测老板、同事、下属身上。比如我以前很想帮助我的下属更快的成长,但是又不知道该如何切入,现在就可以通过这个模型来帮助我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沟通问题的优先级远高于专业问题);如果是对同事则可以根据他的烦恼给出一些对应的建议;如果是老板的沟通关系出现失衡也不要气馁,我们已经知道了问题出在哪里,剩下的就是要提出建议,或想想其它的办法。
这个道理虽然很简单,但是执行下去也有很大的难度。可以制定一下可以量化的目标,比如多长时间和什么角色沟通一次,产出什么内容等等。只要照着去做了,相信所有人在职场中都能很快迎接到奇迹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