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文言文中的异读》
异读是指一个字在习惯上有两种以上的读法。文言文中的异读可分为三类。那么你知道文言文的异读是什么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二语文文言文中的异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语文文言文中的异读
一、通假异读。
当甲词与乙词通假后,即读乙词的音。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通“悦”,就得读“yuè”音;再如“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通“无”,就得读“wú”音,而不能读“wáng”音了。
二、破音异读。
前人又叫“读破”、“破音”。它是用改变字词的通常读音来表示不同词性和意义的一种读法。例如“沛公欲王关中”中的“王”,不读“wáng”音,而是读 “wàng”音,即由原来的名词转化为动词“称王、做王”;再如“此中人语云”中的“语”,不读“yǔ”音,而是读“yù”音,同样也是由原来的名词转化成了动词“告诉”。
三、古音异读。
有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姓氏等,因为专用,就有固定性,从而保留了古音。例如《石钟山记》“周景王之无射也”中的“射”,不读“shè”音,应读“yì”音。因为“无射”是周景王铸成的一种钟,称无射钟,它具有固定的特殊内涵。再如《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中的“燕”,不读“yàn”音,应读“yān”音,因为“燕”是古代的地名(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西部)。
高二语古文学习捷径
将字词含义系统化
对此,一些同学仅仅落实在“实词的系统化”与“虚词的系统化”,这当然是正确的。然而,我们更应当注意横跨“实、虚”两头的字词系统化的知识基础内容。举个例子来加以说明,比如“然”字:《史记·项羽本纪》中“臣战河南,然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和贾谊《论积贮疏》中“卒然然边境有急”、苏轼《石钟山记》中“石之铿然然有声者”,这三个“然”是虚词,分别是转折连词“然而”和与副词“卒(通‘猝’)”组合作“地”、与形容词“铿”组合作“……的”解;至于屈原《涉江》中的“与前世而皆然然兮”、蒲松龄《促织》中的“成然然之”和曹植《七步诗》中的“萁在釜下然然”,这三个“然”是实词,分别是指示代词 “这样”、动词(意动)“认为……对”和先通假后作动词的“燃”解。类似的字词还有“顾、其、之、是”等。
将代言语法规律化
从初中到高中,七个学年十四学期,语代教师所讲授的古代教材有百余篇,基本的基础语法都散在课代里,若能把判断句(三种)、被动句(八种)、状语后置句(四种)、定语后置句(三种)、省略句(11种)、宾语前置句(十种)都整理归纳,这对学课代、做练习、应考试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也举“宾语前置句”来加以说明吧,比如范晔《后汉书·张衡传》中的“未之有也”是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句;《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大王来何操”是疑问句代词宾语前置句;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吾谁与归”是疑问句介宾宾语前置句;贾谊《过秦论》中的“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判断句强调宾语之宾语前置句;《论语》中的“一言以蔽之”是陈述句介宾宾语前置句;曹操《求贤令》中的“唯才是举”是“唯……是(之;之为)”式宾语前置句;《庄子·秋水》中的“我之谓也”是“之谓”式宾语前置句;《史记·陈涉世家》中的“苟富贵,莫相忘”是副词“相”作称代作用的宾语前置句;韩愈《师说》中的“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复指代词“之” 充任提宾的宾语前置句;北朝乐府《木兰辞》中的“问女何所思”是“所+动”式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句。以上句法实例,我们都知晓,但使之规律化却是更重要的理解与应用。
近代学者严复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其实际就是译代一定要做到 “字字落实,一一对应”。也举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吧,比如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中有这样一段代字:“齐人刘庭式未及第时,议娶其其乡人之女,既成约而未纳纳币也。庭式及第,其女以疾,两目皆盲盲。女家躬耕,贫甚,不敢复言言。或或劝纳纳其幼女,庭式笑曰:‘吾心已许之矣。虽盲,岂负负吾初心哉。’卒取盲女,与之偕老。”其中带“·”符号的注释先后应是“自己的、送礼、瞎、提起、有人、娶、违背”。若把它全代译成现代白话,应该这样:“齐人刘庭式还没中举时,心谋迎娶自己的同乡的少女,两家已草成婚约然而还没给女方送礼。到刘庭式中举,自己的未婚少女因患病,两眼都瞎了。女家是农耕之家,很穷,不敢再提起婚事。有人规劝他迎娶那漂亮的女子,刘庭式说:‘我的心已经许配给她了。虽然她两眼瞎了,怎能违背我当初的本心呢。’最后迎娶了盲女,并和她共同生活到老。”总之,在译代时一定要把“词法”与“句法”在代句中严谨体现出来,这样才能切实做到“确切、流畅、优美”的原则标准。
高二语文诗词复习方法总结
1.限时背诵法
这是强制记忆法之一。要求在规定的某个时间段内完成对某些内容的快速记忆。如果能够配合适当的检查就会强化背诵的效果,例如限时背诵之后的即时检测。在学校里,教师采用这种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2.抓关键词语背诵
所谓关键词语,一是指需要背诵的文句、语段的领头字词;二是紧紧抓住容易联想背诵内容支撑点的关键性动词。如背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历数担当大任的人遭艰难情状的句子,可抓住“苦”、“劳”、“饿”、“空乏”、“拂乱”等意义、用法独特和在文中作用显著的词语。
3.尝试回忆背诵法
朗读有助于背诵,但若一遍又一遍地单纯重复,记忆效果还是欠佳的,最好的办法是在朗读到一定程度后,合上书试背,尝试对记忆内容进行回忆,这样能增强背诵的效果。这种尝试回忆的方法还可在更广泛的时间、场合中运用。
4.按写作顺序背诵文章
写作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按照写作顺序来梳理文章的思路,寻找利于背诵的策略也是常见的背诵途径。例如,《核舟记》的写作是空间顺序,背诵时就可以按照这个顺序来处理:整舟→船中→船头→船尾→船背。文章中的每一段都有一个暗示空间顺序的语句,学生可以先将这些语句记熟。然后在拆分每一段的结构,梳理每一个段落的背诵思路。
5.整分联背诵法
指整体背诵法、分段背诵法与联合背诵法,这几种方法各有不同的特点、用途,并有一定的联系。一般而言,整分联背诵法要求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整体阅读,然后对每个语段进行分别背诵,将每个段落背熟记牢,然后再将所有的段落联合起来进行记忆。对于较长篇幅的古诗文背诵篇目,如《曹刿论战》、《出师表》等篇目,这种方法是切实、有效而便捷的。
高二语文文言文中的异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