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考辅导资料 > 高考备考的科学复习方法正文

《高考备考的科学复习方法》

时间:

高三复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高考是选拔人才的考试,正所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高三复习更是如此,因此更需要考生在复习阶段作出合理谋划,以使复习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考备考的科学复习方法,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一、高考像"下棋",善考要讲"谋势"

在高三复习过程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位即将奔赴考场的考生都会信心满满,都会有一个自己的目标院校。但是高考揭榜后,真的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同学志得意满顺利进入自己的心仪院校;而有的同学却被大学拒之门外。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差别,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复习的策略与方法的科学与否。

正所谓高考复习就像下棋,也有善考与不善考之分。善考的同学采取"谋势",能从高考的战略全局上谋划运筹自己优势、潜力、弱势三大类功课的复习,胸中有"谋势",以总分取胜,力求使各科复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善考的同学"谋子",或各科全面铺开,毫无重点;或在某一门优势科目上投入过多的时间精力,放弃差科弱科,致使差科更差、弱科更弱;或只顾一味埋头攻弱补差,无暇与优势科目,优势科目的得分"大户"地位摇摇欲坠;或陷于题海战术中不能自拔……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三复习绝不是简单的拼时间、拼精力漫无边际地大量演题的过程,而是科学的、有计划的复习过程。对于高三复习,科学合理的"谋势"更是尤为关键。所谓"谋势"即谋划。具体到高三复习便是复习的策略、复习的计划与目标,是从一种战略的层面上来审视高三的复习。有句话说的好:学霸总是在精确地规划,学渣总是在盲目地忙碌。先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复习策略,再辅之以风雨无阻的执行力,成功便是必然。高三复习过程中善于"谋势"的意义也便在此。

二、 "谋势"布好局,方能统揽全局

1、精确自我剖析,科学合理定位

精确自我剖析是高三阶段复习前进行"谋势"的必要前提。自我剖析即对自己的性格特点、各科成绩水平等进行分析,作出客观评价,进行自我定位,进而为制定复习谋略提供参考依据。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只有更深入充分的了解,才能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认识自己在复习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复习规划也就变得轻而易举。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我们复习规划的多样性,而在实际的复习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忽略掉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而使自己在复习过程中常常受周围环境的左右,人云亦云。一个在高中生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晨读,一般的高校会专门制定课程表,规定每天的晨读安排。我们很多的同学也是本着遵守课程表的原则去执行。作为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我们却不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灵活安排自己的晨读时间。在这里,笔者并不是鼓励大家去破坏正常的班级学习活动安排,而是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在晨读时,在兼顾到我们的课程安排的同时,也要去结合一下我们的优势科目与劣势科目,从而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晨读时间。这就是在制定复习谋略之前需要进行自我剖析的原因和关键所在。

2、制定复习谋划,达到事半功倍

自我剖析的目的在于认清自己在各科学习中的优势与劣势,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自己的优势学科有哪些,哪些学科是非常有潜力再充分提高的,劣势学科又是哪些,劣势学科之所以会处于劣势的原因又有哪些:是基础掌握不扎实还是手高眼低,粗心大意等等。对于这些都要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这样我们在制定复习规划时才能真正的"接地气"。

制定复习规划的关键在于"布局"。所谓布局便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成绩水平以及自我定位,制定出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如何在巩固自己的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去弥补劣势学科;如何更大地发挥潜力学科的潜力等等。以此来合理的安排各科的学习时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强优优势学科,合理把握尺度

所谓的"强优"即强化优势学科,使强科更强。在这种情况下,考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比较扎实的,掌握试题命题规律与做题规律便是强优的保障。对于此类的优势学科,我们需要合理把握一个度,既不能采取完全放弃的策略,又不能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此类优势学科之上。

4、弥补弱势学科,找好根源下药

所谓的"补弱"即弥补弱势学科,使弱科不弱。在补弱之前,首先需要清楚弱科之所以弱的根源在哪里?是基础掌握不扎实,还是粗心大意,亦或是过度紧张等等。了解原因之后便可对症下药:夯实基础或是心理疏导等等。在实际复习中,很多同学往往陷入一种误区:将时间全部用在弥补弱势学科之上,最终的结果便是弱势学科没有大的突破,而优势学科也因此自损三千。这也是我们讲究"谋势",讲究复习战略的原因所在,在一考定终身的制度下,高考总分最大化是我们"翻身"的关键所在,如何使我们的高考总分最大化?既要强科更强,更要弱科不弱。既不能因为抓强科而忽略弱科,又不能因为弱科而弱化强科。

三、 "谋子"靠执行,提分才会有效

"谋子"即"谋势"的继续篇。在根据我们的自我剖析"谋势"之后,就要开始"谋子",即所谓的复习计划的具体安排和执行,也就是所谓的学习方法。关于学习方法这是一个见仁见智,因人而异的问题。相信我们很多的高三同学在实际的复习过程中也经常会看到或听到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对此笔者也曾有过深刻的体会。在此,笔者想着重介绍一下如何研究命题规律与解题规律的问题,这是我们掌握做题技巧,轻松备考的利器。

命题规律即出题人在每年的高考命题中对于如何命题都有一定的"喜好",考试大纲中的知识点太多太杂,如何把这些知识点有效串起,即要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又要兼顾到高考的"选拔性"特征,将一部分优秀人才"筛选"出来。这就是命题人的智慧所在,也是我们研究命题规律的必要性所在。下面以英文中的阅读理解题为例加以说明。

在高考英语考试中,有句话非常形象地道出了英文阅读理解在高考英语中的重要性:得阅读理解者得天下。由此可见英文阅读理解的分值及重要性。在英文的阅读理解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大量的陌生词汇。这就是命题人为我们设置的"陷阱"。很多考生不清楚解题规律,常常会在阅读理解中浪费大量时间将文章从头到尾读下来,遇到陌生词汇再反复思考,最终影响做题的速度与效率。真正会考试的人,不会太关心文章在讲什么,而关心命题人通过这篇文章提供了哪些问题。带着问题去略读文章,不仅节省时间而且准确率也不错。

首先,看到一篇文章时,先不要急着去读文章,而要先看文章后面的问题,将问题进行分类:如是属于考察细节题目还是考察段落大意的题目,又或是考察文章主旨的题目。对于考察细节的题目就需要到相应的段落中找到相应的句子进行分析;对于考察段落大意的题目就回到文章中对相应的段落以及段落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对于考察文章主旨的题目,这种题目一般会放在最后,一般情况下,在我们做完其他题目的同时,对于文章大意也就有了深入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也是不难的。

其次,对于那些需要通读文章之后才能解答的题目。我们就去有技巧的通读文章。如何有技巧的去通读文章便是考验人智慧的问题:每一篇文章无非是由一个一个的段落组成的,每个段落又是由一个又一个的句子构成。通读文章无非就是分析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以及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只要我们熟悉段落之间是如何衔接的,句子之间又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并列?递进?转折?),完全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文章消化吸收。这就需要我们在熟悉英语语法的基础上,有效的过滤掉出现在文章的"赘语",抓住衔接段落以及语句的关键词汇,如表"however"、"and"等之类的词汇或短语。如果遇到"however"便表示前后之间为转折关系,这也是命题人喜欢出题的地方,需要格外注意,详细阅读。如果遇到"and"便表示前后表述的意思是一致的,可以选择不读。

对于其他科目的备考,同样是有规律可循的。高三复习的关键在于找到命题人的"嗜好",然后"对症下药",而切忌将自己陷入无穷无尽的题海中无法自拔。

高考是以总分最大化取胜。考生们在总复习时要处理好 "谋势"与"谋子"关系。即对于优势科目、潜力科目和弱势科目之间的用功关系,要以"高考总分最大化"这一高考全局的战略目标来协调好--"整体协调,运筹兼顾,保持优势,抓潜攻弱,全面发展,总分取胜"。

高考备考的科学复习方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