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设计2020》
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生活、地区开放程度和文化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最大。资源是制约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地理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设计一
【设计思想】
以高中地理新课标的精神为指导,牢牢抓住高中地理新课程中的“可持续发展”这条主线,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本课以“人口合理容量”为突破口让学生构建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采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未来公民。
【学情分析】
本教材内容对于高中年龄阶段的学生所具备的知识、智力发展水平来说难度不大,所以本节教学主要考虑针对高中学生以问题形式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以及以思考问题的逻辑起点、看待问题的角度、方法入手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结构明确,主要讲述三部分内容:一是“人口爆炸”的现实。二是环境的限制性,着重分析土地、矿产、水资源以及环境对人口的制约。三是人口的合理容量,介绍了地球的环境承载力以及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人口容量的特点。
【课程标准】: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到人口剧增给予自然环境极大的压力,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理解环境人口容量两重性——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3、举例说明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说出这两个概念的现实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木桶效应”原理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讨论我国东西部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短板”。
2、对“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的三种观点提出依据并进行小组辩论,交流自己的观点,学会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和变化。
3、对比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事例说明人口合理容量的相对性以及探讨研究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人口合理容量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消费观、环境观、发展观看待问题。
2、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念,逐步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关心、反思自己所在区域的生活、生产状况,知道一个公民对发展应担负的社会责任。
【教学重点】
1、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及其估计;
2、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之间含义上的区别;
【教学难点】
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讨论探究法、小组辩论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导 入】在屏幕上投影出漫画“给我留一口”以及图片“中国十亿人口年表”
【读图提问】这两幅图片说明什么问题?世界人口变化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投影展示】“马尔萨斯的人口学说”文字资料。
马尔萨斯的人口学说指出人口繁殖力与土地提供给人类生活资料的能力相比,是无限大的。人类将按等比数列增加1,2,4,8……而生活资料则按1,2,3,4……等差数列增加。在两个世纪以内,人口对生活资料的比例将会是256比9,在三个世纪以内,将会是4096比13。人口繁殖力与土地生产力这两个力,显然是不平衡的,而大自然法则,却必须使其结构趋于平衡。
问题:对“马尔萨斯人口学说”有两种观点:观点一,荒谬至极,毫无意义;观点二:值得关注。你赞成哪一观点?说明理由。
【学生讨论探究】小组合作讨论、探究,认真记录,然后各组代表按正反方辩论式发言。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辩证的看待马尔萨斯的人口学说。学说中关于人口过度增长导致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是正确的,但是他没有考虑到人和动物不同,人是有智慧的生物,所以人类的增长曲线并不会一直呈等比数列无限的增长,再者人是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科学技术的发展带给生活资料的增长并不是呈等差数列,一次大的科学技术的飞跃使人们获得的生活资料的增加可能是难以估计的。
【投影展示】一系列表明资源是有限的图片。
【教师评点】人类生活的地球,空间是有限的,矿产是有限的,土地是有限的、淡水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只能供养有限的人口。地球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口?一个国家或地区又能容纳多少人口?因此,人们自然地关注人口增长与地球承载能力的关系问题。那么什么是环境承载力?
【投影展示】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案例分析】如果人类的人口增长不考虑环境承载力,会有什么后果呢?阅读复活节岛的悲剧一文,我们从中能吸取到什么教训?
复活节岛的悲剧
复活节岛位于东南太平洋上,在南纬28°和西经108°交会点附近,面积约l17平方千米,它离南美大陆智利约3000千米,离太平洋上其它岛屿距离也很远,所以它是东南太平洋上一个孤零零的小岛。
早期拉帕努伊人发现的这是一块物产丰富的丰饶的土地。他们的人口在岛屿上快速地增长,在大约1680年人口膨胀到了大约8千到2万人。但是这个岛上可提供的食物,最多只能养活2000人。为了养活增长的人口,他们无节制地开发、 使用资源。早在公元800年,森林的毁灭已经开始。随着森林的消失,所有的陆地鸟类和半数以上的海鸟种类全都灭绝了,人们已找不到木头建造船只,也就再也无法出海捕捉海豚。他们只能在浅海捕鱼,使得浅海的生态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甚至连海贝也基本被吃光,而只能吃些小海螺。拉帕努伊人从渔民变成了农民:他们开始注重养鸡,鸡成了主要的蛋白来源;他们种植甘薯、芋、甘蔗,但是产量越来越低,因为森林的消失造成了水土流失,在风吹雨打日晒之下,土壤变得越来越贫瘠。人们普遍处于饥饿之中,吃他们所能找到的任何东西,这除了老鼠,还包括岛上最大的动物:人。为了补充蛋白质拉帕努伊人开始吃人肉。原来颇为复杂的社会结构崩溃了,整个社会处于战乱之中。在1700 年左右,历经饥馑、混乱,岛上的人口只剩下了两千人左右。在19世纪70年代幸存的拉帕努伊人纷纷搬到塔希提岛,到1877年,由于种.种原因岛上人口只剩下了111人。
【学生总结教训】
【教师点评】
在叹惜复活节岛的悲剧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因为复活节岛就是地球的缩影。就象复活节岛一样,我们的地球也是茫茫宇宙中一个孤独的岛屿, 而我们也在一点一点地、越来越快地破坏着地球的资源。
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是有限的,显然,它的承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地球承载力的极限之内。为了估算环境承载力的大小,通常用环境人口容量这个指标来衡量。那么什么是环境人口容量?
【投影展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环境人口容量下了一个较为精确的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案例分析】清朝以前,中国人口一直保持在一亿之内,一般在7000万之下,康熙初年,有记载的人口为1900万,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人口猛增到3亿,清朝时期的人口高峰出现了。开发边疆,推广种植高产作物番薯、玉米,中国人多食粮食少食肉的生活习惯等等,都有助于极大限度地养活人口。
(1)乾隆年间的中国能否养活今天中国的13亿人口?
(2)中国人若是有少食粮食多食肉的生活习惯,乾隆年间的3亿人口可能会怎样变化?
高中地理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设计二
【课标要求与分析】
高中地理2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对于这个标准我的理解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能够粗略了解这两个概念提出的背景。
第二,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和提出的意义。
第三,学生能够认识到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这两个概念的影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第四,学生能够分析、比较、交流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异,明确这两个概念对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
第五,学生能够体会这两个概念所蕴涵的人口观、资源观、消费观、环境观、发展观等方面。
第六,学生能够关心、反思自己所在区域的生活、生产状况,知道一个公民对发展应担负的社会责任。
【教科书分析】
必修《地理 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在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分析人口的基本过程之后,用一节的篇幅阐述了“人口的合理容量”,重点说明 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口观。教材设置“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这两个问题作为段落的标题,激发学生探求答案而进行学习,当然在学习过程中并不能得到这两个问题的精确答案。但是通过对“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问题的探究,知道了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并了解到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有很大影响;通过对“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问题的探究,知道了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认识到人口增长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人类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教材最后安排了一个“活动”意在使学生领悟到人口剧增对环境所产生的巨大压力,认识到节制人类自身繁衍的必要性,明确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对我国的重要意义,知道个人应担负的责任。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学生在前面已经完成了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对人口基本过程的学习,为本节的学习奠定知识背景。
(2)能力基础:经过一年多高中地理学习,学生已具备基本的地理特征分析比较与概括能力、地理因果关系分析与推理能力和地理信息加工能力,但在归纳总结方面还有待提高。
(3)心理基础:高二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有更多的理性思考和探究需求,渴望提出个人观点,也是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黄金时期,但需要教师作必要的引导。
【设计理念与思路】
设计理念首先是通过学生的探究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其次,是注重课本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实现学习与实践之间的本质联系;同时,也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培养,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批判能力,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念。
基本思路是:创设情境并引入主题——引导学生理解“环境承载力”和“环境人口容量 ”——重点阐述“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简单介绍“三种观点”——引导学生理解“人口合理容量”和相关问题的紧迫性、政策的必要性。 二、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到人口剧增给予自然环境极大的压力,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理解环境人口容量两重性——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3、举例说明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说出这两个概念的现实意义。
【过程与方法】
1、结合“木桶效应”原理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讨论不同地区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短板”,并能以此认识“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对“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的三种观点提出依据并进行小组辩论,交流自己的观点,学会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和变化。
3、对比分析发达国家 和发展中国家的事例说明人口合理容量的相对性以及探讨研究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人口合理容量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消费观、环境观、发展观看待问题。
2、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念,逐步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关心、反思自己所在区域的生活、生产状况,知道一个公民对发展应担负的社会责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教学难点: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 量的区别。 四、教学方法设计
案例分析法、讨论探究法 五、教学媒体设计
多媒体设备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选择
主题引入
读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呢?(加速增长)如果人类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口增长,任由其发展,世界人口增长的最大值将是多少人?
有关科学家预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口增长,2025年世界人口将达85亿,2050年94亿,2100年108亿,2600年630亿,除南极洲外,地球的陆地都将挤满人。
如果在这个图中添加上资源数量曲线,随着时间推移,资源数量这条曲线将如何变化?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资源将会枯竭,人类终将灭亡。那么,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呢?
看图并猜想
可能回答:随着人类对资源的消费,资源逐渐减少。
多媒体投影:
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
多媒体投影:
相关预测数据
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环境承载力:人类生活的地球,空间是有限的,矿产是有限的,土地是有限的、淡水是有限的,这些有限的资源只能供养有限的人口。理论研究和现实问题都表明,环境对人口的容量是有限度的,这种限度可以用环境承载力来表示。那么,什么是环境承载力呢?
过渡:大家学过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的话应该都知道,目前为止只发现地球上有适合人类生存的条件,而地球的空间和资源是有限的,面对人口数量庞大且与日俱增的事实,人们必然关注人口增长与环境承载力的问题,人口增长要控制在什么范围内才能不超过环境承载力呢?从而提出了“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环境人口容量:从这两个定义我们可以发现,环境承载力是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其内涵和环境人口容量是一致的。都是指环境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
两个概念的这很好理解。同学们可以环顾一下我们的教室,你们觉得我们这间教室最多能坐多少人呢?我们这间教室,作为一个小环境,里面包括很多因素,比如说光线、空气、桌椅、多媒体教学设施以及容纳这些因素的空间等等。那你们觉得什么是限制我们这间教室容纳更多人的最主要因素呢?对,是空间资源!
引入“木桶效应”:这个原理其实和木桶效应是一样的,我们都知道,当一只木桶的桶底面积确定之后,木桶能容纳多少水,主要取决于组成木桶的桶板究竟有多长。如果每块木板长短不一,那么,木桶容纳水量的多少是取决于长的木板还是短的木板呢?这就是所谓的木桶效应。
资源直接关系我们人类的生存,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大家同意这个观点吗?(水、粮食、油气资源)。如果这里有一个资源木桶,每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桶板的长短表示各种资源的环境承载力的多少.因为木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最短桶板的长度,所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资源。这里的数量最少不是指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指这么多数量的资源所能供养人口的多少。
北京小练习:
沙特阿拉伯
(以石油资源弥补水资源不足的缺陷)
讨论
多媒体投影:
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两个概念的联系
高中地理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设计三
学情分析:
以学生所具备的知识、智力发展水平来说对掌握本节概念性内容难度不大,学生已经了解了人口爆炸的事实,但大部分学生读图析图、获取信息、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差,所以本节教学主要考虑针对培养高中学生读图析图的方法,积极思考的习惯,看待问题的角度以及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目标分析:
1. 说出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学会分析其影响因素。
2. 尝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分析相关资料,说出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及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培养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能力。
3. 通过搜集和整理的资料,学会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了解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不同观点,认识环境人口容量的双重属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发展观。
4. 进一步形成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每位学生在融洽的氛围中成为学习和探索的主体。
5. 认识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从内心树立起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的概念及区别
其为本单元知识的总结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难点: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通过对环境人口容量定义,结合所给资料分析总结,进而掌握此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展示和本课有关的人口漫画)
[过渡]:近几千年来,世界人口一直在增长。据预测,下世纪末全球人口可能达到100亿以上。地球只有一个,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那么,我们生活的地球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口呢?一个国家或地区,又能容纳多少人口?多少人才是最合适的数量呢?
[板书]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出示资料提问] [出示我国主要耕地资源分布图、人口分布图]
[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分析相关资料
[板书]环境承载力(用来表示环境对人口的容量的限度)
1、概念: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衡量指标:人口数量。
[教师提问]结合图1.10
[板书]环境人口容量
1、概念: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引导提问]
[教师总结]
①谈环境人口容量应指出具体时间,因为环境人口容量是时间的函数,具有不确定性。
②人类的生存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因而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③人类的生活除了满足吃、喝等物质方面的需求以外,还有精神生活的需求。人们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变化,因此,确定具有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④如果研究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要以该国或地区所能利用的资源和技术为依据,而所能的利用的资源和技术,不见得完全就是本地的,也可以是定义中所说的“其他”(如国外或地区以外的)资源和技术。
[板书]略
[过渡]近几千年来,世界人口一直在增长,而且增长速度不断加快,目前已超过了60亿,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世界人口增长了20多倍。地球只有一个,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那么,我们生活的地球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口呢?
[板书]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高中地理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设计2020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