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背诵复习讲义》
至今我认为知识是我们最坚固的梯子,当我们离开知识也就不能生活在一个灿烂,光明的日子里,那我们不就得生活在一个黑暗的社会里吗?所以知识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力量,也是当今21世纪的所有青年朋友们前进的力量。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地理背诵复习讲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地理背诵复习1
第六讲 气候类型
一、气候类型的判读:
1、根据分布判断气候类型:
2、根据气候特征判断气候类型:
①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
②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年降水量750—1000mm)
③热带季风气候: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年降水量1500—2000mm),自然带为热带季雨林带。
④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全年炎热干燥。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
⑤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⑦温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⑧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多雨。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⑨温带大陆性气候: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稀少。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
6、7、8月,气温最高,为北半球;12、1、2月,气温最高,为南半球。
最冷月均温﹥150C, 为热带;最冷月均温00C-150C,为亚热带气候;最冷月均温<00C,为温带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在00以上,但最热月均温在200C以下,气温年较差小。
月均降水量﹥50mm为多雨,<50mm为少雨。
3、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判断:
① 4处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且沿岸暖流的影响);和中美洲东北部(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且沿岸暖流的影响)。
② 非洲赤道地区东部的热带草原气候:东非高原地势较高,上升气流弱,降水较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二、气候类型的成因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
1、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白昼的长短等,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
纬度低,气温高;纬度高,气温低。
(2)地形(高度、地势):
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 阳坡温度高,阴坡气温低。
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温度高。 高大山地对冬季风的阻挡,温度高。
背风坡,焚风效应,温度高。
(3)海陆位置:
距海近,海洋性越强,与同纬度陆地相比,夏季凉爽,冬季温和,气温年较差小;
深居内陆,距海远,大陆性强,与同纬度海洋相比,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大。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2、影响降水的因素
(1)大气环流(包括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
低气压带、西风带、夏季风影响降水多;高气压带、信风带、冬季风影响降水少。
(2)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4)洋流
三、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的比较:
1、先比较两地的气温差异:包括气温高低(1月均温、7月均温、年均温)、气温年较差大小;
2、再比较两地的降水差异:包括年降水量的多少、降水季节变化大小。
高三地理背诵复习2
第七讲 水体运动
一、水循环
1、环节:蒸发(包括植物蒸腾)、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2、类型:海陆间大循环、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
3、意义:塑造地表形态;促进物质迁移、能量交换;维持全球水量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和补充。
4、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①人类影响最显著的环节是地表径流,如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
②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减少洪涝灾害;
同时使蒸发增加,降水增多,调节气候。
③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蓄洪能力下降;减弱湖泊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④城市路面硬化:下渗减少,减少地下径流,增加地表径流,造成城市内涝。
⑤用水不当:河流上游地区过度饮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
二、河流补给和特征
1、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①雨水补给:径流量与降雨量的变化大体一致。如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
② 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升高,冬季的积雪融化常形成春汛。如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
③ 冰川融水补给:径流量与气温变化相一致。如我国西北和青藏地区的河流。
④ 湖泊水补给:湖泊对下游河流径流起调节作用,使下游径流量季节变化小于上游河段。
⑤ 地下水补给:地下水补给具有普遍性。
2、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径流量的大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小、汛期的时间及汛期长短、含沙量的大小、有无结冰期及结冰期长短、流速的快慢及是否含有水能资源等。
三、流域综合开发
1、流域开发的条件:水能资源(径流量大、落差大);地形、地质条件;市场条件;工程条件。
例:水能资源丰富;市场需求量大;移民少;淹没土地少;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复杂,不利于工程建设;生态环境脆弱,易破环。
2、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
先分析流域的水资源开发(防洪、发电、航运、灌溉、供水、旅游、养殖等),再结合流域其他资源状况、环境问题来分析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和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以长江中游的湖南、江西为例:开发水能资源;发展旅游业;多丘陵地形,发展立体农业;利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植树造林,保护植被;防治污染。
3、河流发展航运有利条件:
① 自然条件:地形平坦,水流平稳;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降水均匀,径流季节变化小;无结冰期(或结冰期短),通航时间长;河道宽阔平直,水深。
② 社会经济条件:流域内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运输量大。
以长江为例:
有利:中下游江阔水深,地形平坦,水流平稳;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流程长,通航里程长;流域内人口密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运输量大;与铁路、海港相连,便于水陆联运。不利:水位季节变化大。
四、洋流及其地理意义
1、洋流的分类:
暖流:较流经海区水温高,由低纬流向高纬。寒流:较流经海区水温低,由高纬流向低纬。
暖流经过水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寒流经过水温低,等温线向低纬凸(高高低低)。
洋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凸出的方向为洋流的流向。
2、影响因素:盛行风是主要动力,其次还受地转偏向力、陆地轮廓等因素影响。
3、洋流分布规律:
绘制模式图,结合模式图理解记忆,在模式图中找出哪些是风海流。
(1)副热带环流:中低纬海区、以副热带为中心、“北顺南逆、东寒西暖”。
(2)副极地环流:中高纬海区,以副极地为中心、“北逆南无、东暖西寒”。
(3)西风漂流:南纬40°—60°,自西向东,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4)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夏顺冬逆(原因:北印度洋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常用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来判断季节,请务必记牢!
4、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沿岸气候: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维持全球水热平衡。
暖流增温增湿: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有重要影响。
寒流降温减湿: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与沿岸寒流有关。
(2)影响海洋生物:寒、暖流交汇处形成渔场,如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日本的北海道渔场和英国的北海渔场;上升补偿流形成渔场,如秘鲁渔场。
(3)影响航海:顺流航速快、省燃料,逆流航速慢、耗燃料;寒、暖流相遇常形成海雾;洋流从高纬度地区带来冰山,不利航运。
(4)影响海洋污染: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高三地理背诵复习3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植被、水文、土壤、地形地貌等。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若综合题中出现要求“描述该地的自然地理特征”,请从以上这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以我国西北为例: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河流欠发育,多内流河;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地貌多荒漠戈壁。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以热量为基础,在低纬、高纬最为明显。自然带大体上南北更替,东西延伸。
(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以水分为基础,在中纬度最为明显。自然带大体上东西更替,南北延伸。从沿海向内陆往往表现为森林—草原—荒漠的景观变化。
(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成因: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降水先增加后减少。因此基础条件是水热状况的变化,自然带大体上垂直更替,水平延伸。
山麓的自然带(基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相似。
一般来说,海拔每上升1000m,气温下降60C.所以从山麓到山顶垂直自然带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雨林带、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灌木林带、草甸带、高寒荒漠带、冰川带。
2.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即山地物种丰富的原因):纬度与相对高度
相对高度越大,纬度越低,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垂直带谱越复杂。
3.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的影响因素:
① 不同山体的比较:纬度越低,热量条件越好,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高。
② 同一山体的比较:阳坡,热量条件好,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背风坡,受焚风效应影响,同一海拔气温要高于迎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高。
4.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① 温度因素——低纬温度高雪线高,高纬温度低雪线低;阳坡温度高雪线高,阴坡温度低雪线低;夏季气温高雪线高,冬季气温低雪线低。因此,雪线高度与气温成正比。
② 降水因素——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
③ 地形因素——坡度越大,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
3.影响林线高度的因素:
① 温度——温度高,热量充足,山地林线分布高;温度低,热量不足,山地林线分布低。
② 降水——降水多,山地林线分布高;降水少,山地林线分布低。
高三地理背诵复习讲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