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化学 > 高考化学必备的基础知识点总结正文

《高考化学必备的基础知识点总结》

时间:

对于化学的高考复习,其实很简单, 我们要善于用联系法,把学过的知识点串联起来,理出主线,在逐项、逐个知识点进行具体详细拓展分析记忆。下面是小编整理分享的高考化学必备的基础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高考化学推断题知识

1.Li是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2倍的元素。

2.S是最高正价等于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元素。

3.Be、Mg是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

4.Li、Na是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电子数的1/2的元素;

5.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的是C、Si;3倍的是O、S;4倍的是Ne、Ar。

6.Be、Ar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

7.Na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8倍的元素。

8.H、He、Al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层数相等。

9.He、Ne各电子层上的电子数都满足2n2的元素。

10.H、He、Al是族序数与周期数相同的元素。

11.Mg是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等于电子总数的1/6的元素;

12.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等于电子总数的1/3的是Li、P;1/2的有Be;相等的是H、He。

13.C、S是族序数是周期数2倍的元素。

14.O是族序数是周期数3倍的元素。

15.C、Si是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

16.O、F是最高正价不等于族序数的元素。

17.子核内无中子的原子 氢( H)

18.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碳

19.地壳中含量前三位的元素 O、Si、Al

20.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N

21.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2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2的元素)C

22.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3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3的元素) O

23.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4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4的元素)Ne

24.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1/2的元素Li、Si

25.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1/4的元素 Mg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

常错点1 错误地认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辨析 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是两种不同的分类方式,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Mn2O7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和NO2等。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而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是两性氧化物,CrO3是酸性氧化物。

常错点2 错误地认为胶体带有电荷。

辨析 胶体是电中性的,只有胶体粒子即胶粒带有电荷,而且并不是所有胶体粒子都带有电荷。如淀粉胶体粒子不带电荷。

常错点3 错误地认为有化学键被破坏的变化过程就是化学变化。

辨析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从微观角度看就是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只有化学键断裂或只有化学键生成的过程不是化学变化,如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时破坏了其中的离子键,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的熔化或破碎过程破坏了其中的化学键,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过程形成了化学键,这些均是物理变化。

常错点4 错误地认为同种元素的单质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辨析 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如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是不同的物质,相互之间的转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常错点5 错误地认为气体摩尔体积就是22.4L·mol-1

辨析 两者是不同的,气体摩尔体积就是1 mol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占有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L,在非标准状况下可能是22.4 L,也可能不是22.4 L

常错点6 在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时忽视物质的状态或使用条件。

辨析 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只适用于气体体系,既可以是纯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对于固体或液体不适用。气体摩尔体积在应用于气体计算时,要注意在标准状况下才能用22.4 L·mol-1

常错点7 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错误地应用溶剂的体积。

辨析 物质的量浓度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衡量标准是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因此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应用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常错点8 在进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时,忽视溶液体积的单位。

辨析 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时,要用到溶液的密度,通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是mol·L-1,溶液密度的单位是g·cm-3,在进行换算时,易忽视体积单位的不一致。

常错点9 由于SO2、CO2、NH3、Cl2等溶于水时,所得溶液能够导电,因此错误地认为SO2、CO2、NH3、Cl2等属于电解质。

辨析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研究的范畴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本身电离出阴、阳离子,否则不能用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作为判断其是否是电解质的依据。如SO2、CO2、NH3等溶于水时之所以能够导电,是因为它们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了电解质的缘故。

常错点10 错误地认为其溶液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为强电解质。

辨析 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性强弱没有必然的联系,导电性的强弱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而电解质的强弱与其电离程度的大小有关。

常错点11 错误地认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越多,氧化剂的氧化能力越强;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越多,还原剂的还原能力越强。

辨析 氧化性的强弱是指得电子的难易程度,越容易得电子即氧化性越强,与得电子的数目无关。同样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与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与失电子的数目无关。

常错点12 错误认为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一定不发生反应。

辨析 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如Na2SO3+H2SO4===Na2SO4+SO2↑+H2O,此反应中H2SO4表现强酸性。

常错点13 错误地认为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电子和中子构成的。

辨析 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质子和电子,但是不一定含有中子,如1(1)H原子中就不含有中子。

常错点14 错误地认为元素的种类数与原子的种类数相等。

辨析 (1)同一种元素可能由于质量数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核素(原子),因此原子的种类数要大于元素的种类数。

(2)但是也有的元素只有一种核素,如Na、F等。

常错点15 错误地认为最外层电子数少于2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原子。

辨析 最外层电子数少于2的主族元素有H,属于非金属元素。

常错点16 错误地认为离子键的实质是阴阳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

辨析 离子键的实质是阴阳离子的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两种作用,离子键是这两种作用综合的(平衡)结果。

常错点17 错误地认为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辨析 (1)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能称为共价化合物;

(2)离子化合物中也可以含有共价键,如Na2O2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NaOH中含有极性共价键。

常错点18 错误地认为增大压强一定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辨析 (1)对于只有固体或纯液体参加的反应体系,增大压强反应速率不变。

(2)对于恒温恒容条件的气态物质之间的反应,若向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体系的压强增大,但是由于各物质的浓度没有改变,故反应速率不变。

(3)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必须是引起气态物质的浓度的改变才能影响反应速率。

常错点19 错误地认为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就会增大。

辨析 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只有改变温度使平衡正向移动时,平衡常数才会增大,改变浓度和压强使平衡正向移动时,平衡常数不变。

常错点20 错误地认为放热反应或熵增反应就一定能自发进行。

辨析 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据是ΔG=ΔH-TΔS,仅从焓变或熵变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是不准确的。

高考化学方程式知识

铝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铝与盐酸: 2Al+6HCl=2ALCl3+3H2气体

铝与硫酸: 2Al+3H2SO4=Al2(SO4)3+3H2气体

铝和稀硝酸: Al+4HNO3=Al(NO3)3+NO↑+2H2O

注:常温下,铝和浓硝酸不能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而坚固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的进行!

铝与氢氧化钠:2Al+2NaOH+H2O=2NaAlO2+3H2气体

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加热)Al2O3+H2O

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Al(OH)3+NaOH=NaAlO2+2H2O

氢氧化铝与盐酸:Al(OH)3+3HCl=AlCl3+3H2O

氧化铝与盐酸:Al2O3+6HCl=2AlCl3+3H2O

氧化铝与氢氧化钠:Al2O3+2NaOH=2NaAlO2+H2O

偏铝酸钠与盐酸:NaAlO2+HCl+H2O=Al(OH)3沉淀+NaCl

偏铝酸钠溶液与少量的盐酸反应: NaAlO2+HCl(少量)+H2O= NaCl + Al(OH)3

偏铝酸钠溶液与足量的盐酸反应: NaAlO2+4HCl(过量)=NaCl+AlCl3+2H2O

硫酸铝与氨水:Al2(SO4)3+6NH3.H2O=2Al(OH)3沉淀+3(NH4)2SO4

氯化铝与氢氧化钠:AlCl3+3NaOH=Al(OH)3沉淀+3NaCl

氯化铝与氨水:AlCl3+3NH3·H2O==Al(OH)3↓+3NH4Cl(反应到此为止不再继续)

氯化铝与氢氧化钠:AlCl3+4NaOH=NaAlO2+2H2O

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u

2Cu+O2加热 1373K 2CuO

4Cu+O2==2Cu2O (过氧化铜)

2Cu+O2+H2O+CO2=Cu2(OH)2CO3碱式碳酸铜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Cu+Cl2=点燃=CuCl2

2Cu+4HCl+O2=2CuCl2+2H2O

Cu+2FeCl3=2FeCl2+CuCl2

2H2SO4浓+Cu=CuSO4+2H2O+SO2↑

2Cu+2H2SO4(稀)+O2==2CuSO4+2H2O (加热)

铜的化合物

(1)氢氧化铜和氧化铜

4CuO==Cu2O+O2↑(>1273K)

Cu(OH)2=加热=CuO+H2O (353K)

Cu(OH)2+H2SO4=CuSO4+2H2O

Cu2+ + 2OH- =Cu(OH)2↓

硫酸铜

(a)硫酸铜俗名胆矾或蓝矾,其水溶液呈蓝色

(b)硫酸铜的制备: Cu+2H2SO4(浓)====CuSO4+SO2↑+2H2O(加热)

2Cu+2H2SO4(稀)+O2====2CuSO4+2H2O (加热)

(c) 硫酸铜的加热:CuSO4==CuO+SO3↑(无水硫酸铜>923K时,分解成CuO)

或者:2CuSO4==2CuO+2SO2↑+O2↑(加热)


高考化学必备的基础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