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四大类主观题答题术语与复习5个隐形知识点》
高中历史的答题往往会因为不够标准而失去分数,在复习的时候也常常会忽略一些知识点。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中历史四大类主观题答题术语
影响类试题【答题术语】
1。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积极 | (次要)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西方殖民势力对中国的侵略,在一定时期内维护了国家的安全 |
消极 | (主要)使中国日益封闭,脱离了世界发展趋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和推进工业化的契机,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使中国日益落后于世界潮流 |
2。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积极 | 在一定时期内(封建社会前期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下的情况下)促进了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保障社会稳定,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权 |
消极 | 在封建社会后期尤其是清明时期,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从长远角度看这既不利于农业发展,又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失去了其进步性,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 |
3。理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积极 | 重视主观意志的力量,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对后世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学术思想还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 |
消极 | 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不利于社会进步 |
4。***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消极(居于主要地位,具有主观色彩) | 积极(居于次要地位,具有客观色彩) | |
政治 | 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中华民族日益觉醒,民族、民主革命开始 |
经济 | 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主场,成为列强的经济附庸 | 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
思想 | 出现了向本文学习的新思潮 | |
社会 | 呈现半殖民地色彩 | 社会生活开始发生显著变化 |
对外 | 国门大开,被迫开放 | 有利于加强中外交流 |
5。近代列强侵华的双重影响
积极(居于次要地位,具有客观色彩) | 殖民者把西方先进的文明带到中国,给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客观上推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
消极(居于主要地位,具有主观色彩) |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是中国近代日益贫穷落后的根源 |
6。康梁维新变法思想的影响
进步性 | 变法图存和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深刻地触及了反帝反封、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社会主题,反映了正在发展中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政治要求,也代表了当时一些爱国者的心声,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封建主义思想,也动摇了封建顽固势力反对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
局限性 | 既反对封建制度又从维护封建制度的传统思想中找根据,没有完全抛弃传统的儒家思想理论,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而这必然导致维新变法运动走向失败 |
7。中美关系改善对中国的影响
外交环境 | 促使追随美国的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掀起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打破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新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书面 |
经济建设 | 中美关系的改善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
祖国统一 | 为外部势力台湾撤退和祖国实现和平统一创造了条件,也为“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提供了条件 |
教育与生活 | 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中国留学的目的地逐渐从苏联转向美国,促进了中美的交流,同时直接导致了中国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 |
8。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对西欧 | 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促进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 |
对亚非拉 | 西欧进行了早期殖民扩张,美洲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罪恶的黑奴贸易给非洲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是导致亚非拉落后的历史根源 |
对全球 |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打破了人类相对隔绝的状态,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
9。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
对法国 | 对法国封建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
对欧美 | 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思潮,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
对亚洲 | 启蒙思想家的许多著作被介绍到中国和日本等许多亚洲国家,激励着那里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
对资产阶级时代 | 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
对世界 | 形成了强大的思想潮流,影响深远 |
10。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从近代 史观看 |
结束了许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存在的孤立、闭塞的陈旧经济体系,促进了世界贸易和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
从文明 史观看 |
是对落后国家和地区进行宰割和奴役的产物,使亚非拉国家变成了发达国家的附庸;但在客观上向世界传播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结束了人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狭隘性,人类文明开始向世界现代文明转化 |
从整体 史观看 |
其形成使世界各地区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列强间展开激烈的争夺,加剧了国际关系的紧张;为今天世界经济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贸易体系的发展奠定了客观基础 |
认识类试题【答题术语】
1.如何认识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监察制度与中央集权的关系
选官制度的作用 | 官员由中央任免,有利于实现国家大一统,有利于抑制地方割据势力,保证中央权威;同时制度化的选官标准,对维护长治久安的社会环境,提供高素质的官员队伍起到重要作用 |
监察制度的作用 | 古代监察制度有利于澄清吏治、打击割据势力,同时有利于纠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和维护政令的畅通 |
与中央集权的关系 | 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既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保证了中央集权制度的正常运转 |
2。比较认识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
中国 | 古希腊、罗马 | |
特点 | 实用性、集体、等级、治理等 | 理性、个性、平等、主宰等 |
趋向 | 专制 | 民主法制 |
形式 |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法制是维护专制主义的工具 | 以法律为保证,以维护奴隶主专制统治 |
对文明影响 | 有利于保障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使文明的进一步延续 | 缺乏强有力的权威,易导致分崩离析,破坏文明的发展历程 |
认识 | 人类文明史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时代、阶级局限性 |
3。如何认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
从范围看 | 产生于商品经济相对发达的江南地区的纺织行业 |
从表现看 | 形成了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
从程度看 | 资本主义萌芽只是出现在个别行业中,是十分微弱的 |
从地位看 | 资本主义萌芽从明朝中后期出现到***战争以前,长期处于萌芽状态,其力量远不足以瓦解封建生产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 |
4。如何认识清明之际的民主启蒙思想
背景 | 封建社会衰弱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 |
主张 | 抨击封建君主专制,重视发展工商业,提倡经世致用,具有初步的反封建民主色彩,但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
性质 | 从本质上未摆脱传统的儒学范畴,不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主张 |
影响 | 批判继承中促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并没有在中国引起深刻的社会革命 |
5。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认识中国社会的巨变
内容 | 意义 |
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 否定封建专制制度和国君一体观念 |
国民享有广泛民主权利 | 促进了公民意识的觉醒;否定了传统的臣民观念 |
依据三权分立原则确立现代民主政体 | 否定了“人治”观念;体现了资产阶级希望通过法律形式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的愿望 |
6。多角度地认识三民主义
从时代背景看 | 其产生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合流 |
从纲领内容看 | 其所要解决的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推翻满清政权,建立共和国 |
从民生意识看 | 其借鉴欧美经验教训,结合中国国情,同情人民疾苦,呼唤社会公平 |
从民主政治看 | 其倡导民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 |
从时代发展看 | 其与时俱进,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 |
7。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一个方向和主题 | 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
双重性质 | 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思想与救亡图存相结合,体现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
三个阶段 | 器物阶段、制度阶段再到思想文化阶段 |
四个阶级 | 参与阶层广泛、内容多样。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等各个阶层面对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都提出了自己改造社会的新方案和新思想 |
五大运动 | 思想解放运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洋务思想付诸实践,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维新变法思想的发展直接导致了戊戌变法,开启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第一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中国化,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
8。如何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性质 | 是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
权力分配 | 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由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首相通过国王形式上的任命即可组阁,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接受议会的监督 |
国王的地位 | 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
9。如何认识美国政治体制中的“侵权与制衡”原则
从联邦制来看 | 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种州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有一定自治权,这样既发挥了地方的积极性,又避免了过度集权的弊端,既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又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从三权分立 体制来看 | 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掌握,三者独立平等,但相互制约,为防止专制的出现,这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
从两党制来看 | 两党通过选举不仅控制国会,还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两大政党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
原因类试题【答题术语】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长期存在的原因
经济 | 封建经济的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来加以保护;同时也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 |
政治 | 封建地主阶级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同是也是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
社会 | 广大人民渴望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的稳定 |
理论 | 法家思想为其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汉武帝以来,经过改造的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为其长期存在提供了理论基础 |
地理 | 中国属于大河文明,以农业生产为主,国土辽阔,需要统一的强有力政权进行管理 |
2。中国古代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有利因素 | 生产工具 | 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如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 |
农民自身因素 | 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较高 | |
政府扶植 | 为保证财源,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 |
不利因素 | 经济 | 小农经济规模小,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弱,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
政治 | 封建政府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 | |
灾害 | 严重的自然灾害 |
3。中国古代手工业未出现生产领域的技术革命的原因
发展动力 | 中国古代手工业以自给自足为目的,规模小,社会需求不大,缺乏发展的动力和社会基础 |
技术水平 | 代表最高水平的官营手工业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新技术难以向社会推广,而私营手工业的小规模经营和世代严守技术秘密,使生产技术难以交流提高 |
劳动者 | 官宫手工业对工匠的束缚和压迫,使工匠缺乏改进技术的积极性 |
统治者 | 统治者往往对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加以限制,如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生产的发展,不利于新技术的研究与发明 |
4。中国古代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学的原因
政治 | 封建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相应动力 |
经济 | 明清统治者仍顽固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
文化 | 科举八股取士,文化专制的强化,禁锢了思想和创新 |
对外 | 明清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西科技文化的交流 |
5。中国近代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
根本原因 |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前提条件 | 中国国内市场不断扩大,不断促使农业生产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 |
内部根源 | 自然经济自身的局限性终究难以抵挡机器大生产强有力的进攻 |
客观因素 | 中国近代工业及近代交通的发展,加强了城乡联系,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 |
6。近代农民阶级领导的救亡图存运动失败的原因
从世界潮流看 |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世界历史的主流,以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为斗争形式,以实现近代化为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而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显然违背了这一潮流 | |
从运动自身看 | 经济 | 农民是与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小生产者,不是新的阶级力量,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具有狭隘性、保守性、自私性和分散性等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 |
思想 | 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理论 | |
政治 | 提不出正确的革命纲领,不能建立先进的政权和社会制度 | |
组织 | 无法克服宗派主义倾向和保持内部团结 |
7。辛亥革命兴起和失败的原因
兴起的原因 | 经济 |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政治 |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 |
阶级 | 民族资产阶级,特别是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 |
思想 | 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特别是三民主义的提出 | |
组织 | 革命团体,特别是革命政党同盟会的成立 | |
军事 | 在孙中山领导和影响下,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 | |
失败的原因 | 经济 |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根源) |
政治 | 中外反动势力十分强大 | |
阶级 | 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即软弱性、妥协性(根本原因) | |
思想 | 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的纲领 | |
群众 | 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 |
组织 | 缺少一个坚强的革命政党,也没有建立强大的革命武装 |
开放探究类试题【答题模板】
特点概述:
开放探究性试题一般以图片、历史地图、文字等材料作为历史信息的载体,通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通过材料给定探究的范围,列出材料情景包含的多种观点,让我们选定(或提取)一种认同的观点并加以论证。由于认同的观点不同,因此答案具有非唯一性,没有正误之分,言之成理即可。但需要克服凭感觉和所学知识照本宣科浅层次作答的思维定式,要通读材料、把握概念,细读材料、确定答题方向;对认同的观点,做到史论结合,有理有据,论证充分。
类型1
提炼观点型
设问方式: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主题)并加以论证”“评析或论证材料中的某种观点”,即先提炼材料中的观点,再进行论述。
解答程序:
(1)明确设问要求,带着问题对材料进行分层次阅读,找出可概括的或隐含着观点评述的语句;
(2)提炼观点,在研读材料的基础上,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主要观点,以备论证;
(3)选定观点,即从提炼出的多种观点中选出自己最有把握论证的观点;
(4)搜寻史实,从所给材料和所学知识中整理出可以论证该观点的史实;
(5)概括表述成文,做到论从史出,论证充分。
类型2
提供观点型
设问方式:
“就材料中提供的观点,你是赞同还是反对或另有观点,做出判断并加以论证”“就材料中的观点,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解答程序:
(1)是什么,即所认同的观点是什么;
(2)为什么,即理由是什么,即结合史实分析论证;
(3)表述成文,做到论从史出,论证充分。
历史复习要注意5个隐形知识点
隐形知识,是指潜藏于历史课本中不易为人注意而高考中又常考到的知识。我们在进行历史学科的复习中,要注意十个隐形知识点的挖掘和掌握。
一、目录标题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隐形于中学历史各册教材的目录或章节标题之中。
如奴隶社会编中“第一章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夏商”,就要求学生明白夏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商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
与此相类似的知识点有: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秦汉是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即1919年至1923年是中共创立时期;国民党“一大”至汪精卫叛变即1924年至1927年7月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由此可见,教材的目录标题隐含着丰富的知识,学习时要善于挖掘和思考。
二、跨章节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因教材的编写体例,或隐形于背景,或隐形于因果,或隐形于时限,或隐形于补述,或隐形于删简。
如战国时的长平之战隐形于秦统一的背景;曹操及官渡之战、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等东汉史实隐藏于三国鼎立一节;司马睿给祖逖刺史空衔的西晋史实隐形于东晋教材;916年阿保机建国契丹隐形于五代时限之内;北宋末年钟相提出“等贵贱、均贫富”口号隐形于南宋农民战争;蒙古政权的耶律楚材劝止窝阔台汗破坏农业隐藏于元世祖劝课农桑;春秋的皮囊鼓风冶铁、突厥、契丹兴起于北魏等知识隐形于后面章节的补述。东周的后期是战国,但东周的后期即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56年,并不等于全是战国,因战国止于公元前221年,比东周时间要长35年,这段史实被隐没于教材的删简之列了。
于是,学生在学习时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
三、插图中的隐形知识
通过图案插于课本,形象生动地强调该史实的重要,减少了课本的冗长文字表述,因而也造成了学生所忽视的隐形知识。
如隐形于扉页彩图中的《自由引导人民》,就反映了法国七月革命;隐形于书中的人物插图《达·芬奇自画像》,就使人不易觉察到课本举出了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有3个;隐形于书刊手迹之类的插图,更暗示了许多知识,“大总统誓词”中的民国元年,就是指1912年,“严夏和他的主要译著”图中除《天演论》之外,还有与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书名相异的《法意》等等。
学习时,对插图的隐含的知识不可忽视。
四、地图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隐形于课本的历史地图之中。
如“元朝疆域图”和“漕运图”上,都明白告诉人们由于水患,黄河改道入淮的史实。中国历史课本中历史地图下面附的古今地名注释,更是潜藏着许多重要知识点,如今天的开封,战国时称大梁,北宋叫东京;宋代名港明洲,在明代却叫宁波,北京的叫法仅在两宋时就有幽州、南京、中都等几种。世界历史课本的地图上隐形的重要知识点更多得惊人:如“美国独立形势图”上表明1783年英国在承认美国独立的条约中,把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大片土地划归了美国。在“19世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图上,明白告诉学生,在拉丁美洲,除了西班牙、葡萄牙两个殖民国家外,还有荷兰、英国和法国。
所以,学生在对教材的学习中,应该结合地图加以分析和消化。
五、注释中的隐形知识
注释是对教材部分内容的补充说明,按说没有多少必记知识。可是高考不排除在这出题,一些出人意料的题往往就出在注释上。
如1993年试题的“榷场”,一般答法都是“宋代的边境市场”。可这不行,非得答成注释的“收税贸易市场”不可。因此注释成为不可忽视的知识点:铜器在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就开始制造;哈雷是英国近代天文学家;禁军,在南北朝是指皇帝亲兵,在北宋是指国家正规军;调,指户税,实质上是人头税;《周髀算经》,可不能据“算经”二字或载有勾股定理”就确认为数学专著,因《中国古代史》选修本就明白注释为天文学著作;阿蒙神庙,就是卡尔纳克神庙,等等。
这些知识都是通过注释表述出来的,所以在学习时不能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