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经验有哪些》
数学知识是前后连贯性很强的一个知识系统.任何一个知识的漏缺,都会给后继课的学习带来影响,下面小编跟大家聊聊关于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经验,欢迎大家阅读!
1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经验
备课中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把学生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不同层次的要求:基础差的学生适当降低教学起点,力求学会最基础最主要的知识,并逐步在掌握基础知识前提下灵活应用:对中等学生要求在“熟”字上下功夫,对所学知识具有分析归纳的能力和应用能力;对优等生要求深刻理解,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知识,启迪思维、培养创造能力,发展个性特长。有了备课时不同目标的设置,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因材施教。
注重知识的衔接
数学知识是前后连贯性很强的一个知识系统.任何一个知识的漏缺,都会给后继课的学习带来影响,因此,在教学中善于做好查缺补漏的工作。在教学中不但要注意对初中有关知识的复习,而且更应注意讲清新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适时渗透转化和类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刚开始要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通过联想对比,回顾以前教授的知识。明确概念的内在联系,知识的衔接,使学习逐步深人,适应数学教学的节奏。
突破教学方法特点,明确探索过程
教师在教学时,一般都通过讲例题,示范解题方法,来巩固基础知识。这在学生看来,教师做题目,一试就灵,一列就对,一验就准,成了十分神秘的“魔术”。这种教法,学生虽然能听懂,但一拿起笔,就开始咬笔杆,不会做题目。然而,如果教师以“学”的角色去教学,用学生的眼光去审视所学内容,跟学生一样去探索新知识、新技能,并且将教师整个备课过程淋漓尽致地“曝光”,那么,教师与学生在思维上将会“同频”,还会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和谐发展。
讲清基本概念,选择精巧练习,发挥数学特色
数学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是进行判断、推理、证明等思维形式的基础。清晰的概念是正确思维的前提。在教学中,根据职高学生基础薄弱的特点,对数学概念,可以从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出发,从旧的引入新的、从简单的引入复杂的、从低级的引入高级的。充分暴露问题重难点选择精巧练习,以问题形式精心设问,引导学生思考解答,其效果比教师循循善诱、滔滔不绝地讲解会更好。由于现行普高数学,省略了定理、公式的提出过程,及证明方法的探索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应当选择适当素材,设计方案,充分揭露定理公式的发现过程、思考过程。如果仅仅将教材内容照搬到课堂上去,那就无法让学生领略到公式、定理等的精湛思维过程,学生的思维也只能停留在一般的水平上,这样“一路风景”就会被“错过”了。
2初高中数学方法的衔接
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工作
依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初中生的学习更多是依靠感性认识,直观判断,善于模仿,对老师依赖性强,到了高中,学生的理性思考,抽象概括,独立思考,创造能力慢慢发展起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培养这些能力,但切忌揠苗助长,俗话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与学生的成长规律相适应,一方面在刚开始讲课时,尽可能的细致些,板书详细,多用初中生熟悉的语言,不惜啰嗦,努力做到通俗易懂,让学生觉得高中数学并没有那么难;
另一方面随着课程的逐步深入,学生的理解力得到提高,教学中就应该更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多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自己探索发现数学规律,去总结数学结论,真正做到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做好教材内容的衔接工作
初高中的数学教材虽然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但是它们之间还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有些初中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在高中仍然占有至关重要的一席之地,如:初中的函数以二次函数为主,学生对二次函数的顶点,对称轴,端点,最大值和最小值还是比较熟悉的,而高中学习的函数中,对三次函数等函数的研究,则是通过导数,将三次函数等先转化为二次函数再进行研究,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复习初中的二次函数性质,从学生熟悉的初中旧知识入手慢慢过渡到初中的新知识。
另外初中教材中一些被删除的部分,在高中却成为了必备的工具,如:立方和公式、立方差公式、十字相乘法等,在高中都是需要掌握的,那么这些知识教师则需要在恰当的时机做适时的补充,让学生掌握这些工具,为高中的学习服务。还有一些知识高中教材是初中的补充和衍生,如:初中研究的都是实数,实数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有理数又可再做细分,而负数的平方根不存在,到了高中,学生就会学到数系的扩充,原来还有复数,原来在复数域中,负数的平方根是存在的,从而引出虚数单位i。这样教学中就能做到循序渐进,有始有终,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符合从一般到特殊,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学生学起来便会觉得水到渠成,不会太过突然。
做好学习方法的衔接工作
其实对学生来说高中学习和初中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学习的科目更多了,而每个学科的内容更加专业,概念更加抽象,规律和结论更加严密,因此学生在自己的学习中,应该注重这一变化,让自己的学习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思考的高度,必须学会从具体的,特殊的现象中归纳总结出抽象的,一般性的结论和规律,从而得到思维发展的飞跃,唯有做好这样的学习方法的转变,学生才能真正的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才能使学生的逻辑推理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得到成长。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比如亲自知道学生如何进行学习,还可以常常召开学习方法交流会,让一些学习好的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学习经验,让同学们互相探讨交流,自己摸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还可以努力培养学生学前预习,学后反思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3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方法
激发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求知的前提,积极的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高中生相比初中生,其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思辨能力发展也比较快,对新的问题接受也快。高中生对于一般的数学基础知识很容易接受,但往往不满足于此;对于一般的小故事兴趣不是很感兴趣,他们渴望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并对许多深含哲理的数学知识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既生动又深邃。同时,教师要花大力气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探索数学的奥秘。
更新数学教学观念
当前,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由于长期以来过分重视分数,特别是在高考指挥棒下,题海战术成为教师的首要方法,学生始终沉浸在浩瀚的数学题中,使得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一直还在蔓延。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与新课改的目标不相符合,常常出现学生只会一味地做题,对数学理念、数学思维方式一知半解。而且这种模式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自学和独立思考能力。
可以说,这种“灌输式教学”只会让学生一味地被动接受,他们根本不懂得如何去思考,也不知道如何发展问题、探究问题,科学的探究精神非常缺乏。随着新课标的改革深入,教师应改变教学理念,用新的教学思路来引导自己的教学。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怎样才能突破“灌输式教学”,改变传统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呢?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以探究式的教学来指导学生,以提高学生能力为基点来进行教学。
采用探究式、互动式课堂教学
教师要采用探究式、互动式课堂教学,通过学生的互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要放低架子,平等民主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多鼓励学生,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种情境,一种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能够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锻炼他们独立地、主动地思考问题。
4如何搞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
学生心理的衔接
在高一教学中,因教学内容等诸多因素,学生小学、初中数学成绩一直很好,高中数学成绩可能有不如意的时候,要多鼓励学生,要教育学生调节好自己的期望值。在高一教学中,要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习数学兴趣。学生学不好数学,少一份责怪,多一份关爱。要多找自己的原因,要深入学生当中,从各方面了解关心他们,特别是差生,帮助他们解放思想、解决学习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
优化课堂教学环节
①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分层教学
在教学中,采用“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
②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高中数学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这就要求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③重视专题教学
利用专题教学,集中精力攻克难点,强化重点和弥补弱点,系统归纳总结某一类问题的前后知识、应用形式、解决方法和解题规律。并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点,有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教法的衔接
(1)加强新课标的学习
加强学习高中新课标,深入研究教材,排查“盲区”,解决学生知识衔接。教师应全面了解教材,明确各知识点,全面掌握新课程的知识体系,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2)加强初高中教师的学术交流
初、高中教师相互听课、评课、座谈,让初高中教师就教学方法进行衔接,并时刻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中。请初中教师就初中课改情况及初中学法特点进行专题讲座。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经验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