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近现代史重要结论总结》
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中近现代史重要结论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近现代史重要结论1
特征,特点,表现,标志
01、国共合作前,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特点:主要方式:武装斗争;依靠对象:军阀武装
02、与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斗争比较,北伐战争的一个显著特点:依靠革命武装反对北洋军阀
03、与以前的资产阶级思想运动相比,前期新文化运动的新特征:彻底批判封建主义思想
04、与维新思想相比,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特点:提出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
05、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的最大特点:由民族革命战争转变为国内战争
06、1953年,我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体现的基本特征: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07、1956年至1966年,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呈现的特点:初期、后期较好,中期问题严重
08、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09、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标志:“五四”运动中的工人罢工
10、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达到顶点的标志: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1、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中国的标志:东北易帜
12、标志中国革命进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八一南昌起义
13、国共对峙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
14、从“九一八”事变到《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特点:从反蒋抗日到全民族抗战
15、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开始,中国现代史开始
17、人民解放军向国民党军队发动全面反攻的主要标志:晋冀鲁豫解放军强渡黄河,跃进大别山
18、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20、大跃进运动的主要标志:片面追求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
21、1959年“左”倾错误严重泛滥的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强迫命令风
22、建国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形成的标志:1959年反右倾斗争
23、新中国成立后到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的最主要标志: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高中近现代史重要结论2
目的,目标,任务,意图,用意
01、袁世凯同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借款合同》的主要目的:镇压国民党
02、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目的:捍卫辛亥革命的成果,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
03、前期新文化运动的根本目的:反对思想领域里的尊孔复古逆流
04、近代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打破封建束缚
05、段祺瑞主张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目的:借款练兵,以壮大皖系实力
06、在护法运动中,西南军阀的真实目的:借孙中山的威望,与北方军阀抗衡
07、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华北事变”的直接目的:建立像“满洲国”一样的傀儡政权
08、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的主要目要:振奋抗日精神,克服投降危险
09、抗战相持阶段,中共坚决回击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进攻,其根本用意在于:以阶级斗争方式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0、抗战胜利后,美国扶蒋-的根本目的:巩固美国在华侵略权益
11、45年重庆谈判49年北平谈判都是国民党首先提出,其主要目的是:以和谈换取部署内战的时间
12、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的主要目的:推翻帝国主义和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13、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根本目的:纠正-以来“左”的错误
1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15、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高中近现代史重要结论3
意义,作用,影响,结果,结局
01、新文化运动的意义:起了思想解放作用,尤其是后期的活动,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共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
02、五四运动的意义:这次运动是人民大众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运动,是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03、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的意义显示了中国无产阶级的组织力量的政治觉悟,提高了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共的政治威信、
04、“五卅”运动的意义:这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掀起全国人民反帝斗争高潮
05、八一南昌起义最重要的意义:中共独立领导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开始
06、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最主要的历史意义:点燃“工农武装割据”星星之火;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探索了一条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
07、“一二九”运动的意义: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08、1947年人民解放军三路大军挺进中原,互为犄角,形成鼎足之势,其最大意义在于:人民革命战争的大转折
09、五四运动最主要的作用:促成中国人民的新觉醒
10、一二九学生运动最重要的作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11、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的决定作用: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
12、1924年发生的“北京政变”对当时政治形势的最重要影响:扩大了国民革命运动在全国的影响
13、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给当时的军事斗争造成的直接影响:使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14、建国初期三大运动的共同历史作用: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15、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产生的最重要影响: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论断
16、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总路线的直接后果:导致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
17、1927年南昌起义的最大意义:开始与国民党反动派武装对抗
18、20世纪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短暂春天”,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最直接的影响: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级基础
高中近现代史重要结论4
实质,本质,性质
01、《九国公约》的实质: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02、段祺瑞赶走张勋重掌实权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其斗争的实质:真共和与假共和的斗争
03、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了,这“失败”实质上是指: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未能完成
04、1928年张学良改旗易帜实质上反映了:中日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
05、国共第一次合作后,中国国民党的性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
06、开创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实质:中国革命必须以农村包围城市
07、1936年,张杨发动西安事变,最终逼蒋抗日,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
08、新中国成立后,过渡时期实质上指: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09、1953年开始实行的三大改造,其实质在于: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10、新中国成立后,实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11、1953年中共公布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统一
1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改革生产关系中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环节
14、1985年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的实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15、五四运动的性质: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16、南京国民政府(1927.4.18)的性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17、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性质: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
18、南京伪国民政府的性质:为日本侵略服务的汉奸政权
19、“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中共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0、关于1949-1956年我国社会的性质: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阶段
高中近现代史重要结论总结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