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七年级历史 > 初中七年级历史《大一统的汉朝》教案设计正文

《初中七年级历史《大一统的汉朝》教案设计》

时间:

  本节课学习的是汉朝初期的统治措施,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与表现,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措施及其影响。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七年级历史《大一统的汉朝》教案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初中七年级历史《大一统的汉朝》教案设计一

  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教材内容:

  本课节选自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章“统一国家的建立”中的第三课,该课向学生梳理了汉王朝兴衰的基本脉络。

  本课题由三目组成:第一目:文景之治;第二目:汉武帝的大一统;第三目:东汉的统治。从该册书来说,本课属于第三单元,该单元总体反映了统一国家的建立进程,为第四单元所学的民族融合作了铺垫。从该单元来说,该课是前一课“伐无道,诛暴秦”的结果,是后一课“两汉经济发展”的基础。从课题本身来说文景之治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东汉的统治是汉朝统治的一个转折点。而西汉的汉武帝时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一个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期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因此,汉武帝统治时期是中华民族巩固统一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西汉历史上更是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学习本课,有利于提升学生对国家统一、社会发展、民族融合的重要意义的认识。

  学生情况分析:

  【年龄特征】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七年级学生,总体而言,对历史课充满新鲜与好奇,感性思维较强,理性思维正在形成。

  【认知角度】

  在班级中来说有优等生、中等生以及学困生,学习成绩优等的学生理解能力较强,对新知识接受的较快;中等的学生,学习以感性为主,其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其学习活动效果;学困生对本课难点的理解相对有一定困难。

  【已有知识经验

  通过该课以前历史内容的学习,学生对学习历史有一定的兴趣,对简单的历史问题的分析,有一定的基本技能,但仍有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不够重视、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基础技能有待提高。

  因此该课的课堂教学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培养学生基本技能方面,既要顾及高层次的部分学生的情况,同时还要考虑到其他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及初步运用历史理论分析历史问题的基本技能的情况。

  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本节课主要采用总—分—总教学策略,先从总体介绍汉朝分两段,主要学习五位皇帝的统治。再分三个模块学习本课。在每一模块中通过学生自学思考或是小组讨论相关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相关的能力,中间穿插历史小品、看图说史等环节既增强了趣味性,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将教师的导向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展示出来。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大一统的汉朝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汉初统治者采取比较宽松政策的原因及措施

  2、明确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意义;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了解光武中兴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政的局面

  【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汉初统治政策及原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结合材料培养学生研读史料,知识迁移的能力

  2、学生通过学习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学生通过具体材料分析历史人物,培养其一分为二客观认识历史人物的能力

  4、学生通过自主总结归纳并说出东汉的历史状况,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学生通过对“文景之治”的学习,结合前一课,比较秦始皇和汉文帝的统治,使学生理解“成由检,败由奢”的道理,艰苦朴素的意识得到加强。

  2、通过对“汉武帝的大一统”的学习,使学生领略到汉朝繁盛期间的景象,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国历史文明的热爱之情有所增强。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统一,安定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维护统一的历史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

  教学难点: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教学方法:讲述法、讲解法、讨论法、图示法、角色扮演法

  四、学法指导:

  【学生独学】

  为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熟悉学习内容,教师在课前给出预习方案,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课本内容,对基础知识内容进行提炼整合归纳。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重点内容】:汉武帝的大一统

  学生课前自学知道汉武帝大一统的原因、措施及意义

  结合具体文字资料理解汉武帝大一统的原因、通过小组讨论理解其措施

  【难点内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本课的需要组织学生自行通过角色扮演,以便学生回顾以前的学习内容和理解本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容。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分配 课前独学 完成课前预案基础知识提炼(见附录) 明确学习目标,熟悉学习内容,找出疑困点、难点 解析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且加以解析目标。 学生明确学习中的重难点,掌握基本知识的技能。 使学习过程更具针对性和具体性

  情境导入

  师:播放影视,导入新课(播放《汉武大帝》相关片段) 生:思考视频中所展现的是哪个朝代及主要人物 使用的是激情导入法,主要是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能够将注意力很快的转入本课的学习 2分钟 一、文景之治 背景 师:总体介绍汉朝分西汉、东汉两段,介绍五位皇帝的统治

  师:PPT展示文字资料

  生:结合课本及老师所给出的文字资料(见附录资料一)思考西汉建立后面临的经济形势并作答

  构建知识的整体框架

  培养学生研读史料,知识迁移的能力 3分钟 措施 师:让学生结合文景之治的背景思考面临这种经济形势应该采取的措施

  师:PPT展示文字资料及图片资料(见附录资料二) 生:通过角色转换进行思考并自由作答

  生:对比汉文帝和秦始皇在位时的统治及二者所修建的陵墓的差异

  通过角色转换,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认识到“成由检,败由奢”,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艰苦朴素的意识得到加强 6分钟 影响 师:PPT展示史料

  (见附录资料三) 生:依据史料对文景之治做出评价 培养学生研读史料,论从史出的能力 4分钟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原因 师:PPT展示汉武帝相关资料(见附录资料四)

  师:对汉武帝本人进行简单小结 生:结合自己所熟知的汉武帝的相关知识以及老师给出的文字资料谈谈汉武帝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生:结合对文景之治的学习以及对汉武帝本人的了解归纳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原因 培养学生一分为二客观认识历史人物的能力以及为学习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部分原因做铺垫

  培养学生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5分钟 措施 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师:归纳总结学生答案,通过PPT具体资料让学生认识王国问题的表现(见附录资料五),通过主父偃“推恩令”图示展示及讲解让学生认识王国问题的解决(见附录资料六)

  师:通过PPT展示资料,让学生认识思想问题的表现

  师:归纳小结

  师:补充说明

  生:小组讨论:汉武帝继位之处面临的问题以及该如何解决

  生:通过教师的讲解,深化其对该问题的认识

  生:通过角色扮演扮演儒家、道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由汉武帝选择采用,并说明理由

  生:阅读课本自主总结汉武帝的文化措施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将抽象的问题直观化,便于学生理解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9分钟 意义

  师:补充说明意义

  师:PPT展示并讲述该目框架图 生:依据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及课本,总结其意义 使学生领略到汉朝繁盛的景象,增强其民族自豪感以及对中国历史文明的热爱之情

  构建该目完整的知识体系,强调重点,难点 3分钟 三、东汉的统治 光武中兴

  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政 师:PPT展示图片,组织学生看图说史

  师:对学生所讲的进行补充总结,组织学生比较西汉、东汉的历史 生:结合教师给出的图片,自主阅读课本,归纳概括东汉时期光武中兴及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政等史实并像全班分享自己的成果

  生:思考并作答 培养学生概括、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对西汉、东汉历史的对比,使学生体会到安定、统一的重要性,增强其维护统一的历史使命感 6分钟

  六、课堂小结:(2分钟)

  (光武帝)

  初中七年级历史《大一统的汉朝》教案设计二

  [新课导入]

  看到同学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老师真想用一个小游戏来测测大家。(小蜜峰游戏)抓住他人的同学请举手,这些同学反应迅速、思维敏捷,十年二十年后一定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被抓住的同学请举手,你们一定是善于合作、敢于吃苦、乐于奉献的好孩子,将来一定能成为社会的领军人物!今天,我们就穿越时空,来到两千多年前的汉朝,看看那时的领军人物是如何做的。

  [新课学习]

  自读文本 梳理知识

  1.文景之治

  (1)背景:西汉初年,经济 。

  (2)措施:汉高祖和后继者均注重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 ;注重发展 ;提倡 ,以身作则;文景时期,重视 。

  2.汉武帝的大一统

  (1)汉武帝大一统的原因

  A 客观:汉初的休养生息带来的经济繁荣;

  B 主观:汉武帝 。

  (2)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A 政治上:接爱 的建议,实行 。

  B 思想上:接受 的建议,实行 。

  C 文化上:在 兴办 ,大力推行教育

  (3)汉武帝大一统的作用

  使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 ,开始进入 时期。

  深层探究 合作交流

  1.西汉初社会状况怎样?汉高祖、文帝景帝又是如何亲力亲为的?

  2.汉武帝在政治、思想等方面是如何实现大一统的?

  3.唇枪舌战:话说秦始皇和汉武帝!

  展示提升 拓展延伸

  学习汉朝,我们还得从秦朝说起。有人说秦始皇是迎祥祈福的阿拉丁神灯,却有一位老人泪水汪汪地说他是充满邪恶的潘多拉魔盒。(播放相关视频)看过之后,相信同学们一定有话要说。(一组展示:分析秦的暴政和秦末战争)

  由于秦的暴政和秦末战争,西汉初该是什么样的状况?汉初的几代皇帝又是如何做的呢?(二组展示:汉初经济萧条 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以及文景之治)

  到汉武帝时期,他雄才大略,重用人才。(三组表演:汉武帝发现主父偃 董仲舒 卫青)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主父偃给汉武帝提了什么建议呢?(四组图解:推恩令)

  ? ? ? ? ?

  为了加强思想控制,董仲舒也给汉武帝提了一个非常好的建议。(五组表演;诸子百家觐见 儒家胜出)于是,就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还在长安兴办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六组讲解:汉武帝大一统的作用)

  初中七年级历史《大一统的汉朝》教案设计三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

  本课以多媒体课件为载体,通过问题设置、历史情景再现、自学概括等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他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对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具备初步的认识。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教学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工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好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探究、合作学习。

  (二)导入新课:

  课件在以《大汉天子》主题曲《守业更比创业难》为背景音乐中开始。

  师:为什么我们的华夏族会改称“汉族”?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被称为“汉人”?我们的语言被称作“汉语”?中国文字又被称为“汉字”。

  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实际上这一切都跟汉朝有密切关系,汉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高速发展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际威望高。正因为汉朝的强大,不仅影响到世界,而且对中国后来的发展同样影响深远,因此,很多同中国有关的称呼被冠以“汉”字而固定下来。)本节课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汉朝的强盛情况。

  (三)讲授新课:

  1.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展示史料:

  材料一:“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徐彦疏:“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一皆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材料二:“《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汉书·王吉传》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董仲舒《天人三策》。

  引出探究问题一:

  你认为“大一统”的含义是什么?汉武帝在位时期如何实现汉朝的大一统的?

  学生讨论后发言,教师总结:

  这里所说的“大一统”不仅仅指领土的统一,它还包括政治的清明、社会的安定、经济的繁荣。

  展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视频资料


初中七年级历史《大一统的汉朝》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1.初一历史教学反思范文

2.初一历史老师工作计划优质范例五篇

3.2020七年级新学期的历史老师工作计划

4.中学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5.中学历史教学工作计划怎么写

6.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三单元

7.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