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
升到七年级,语文的知识点变多了,那么面对这么多的知识点同学们应该怎么整理归纳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仅供参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
一、重点字音字形
1.《春 》
嗡wēng 朗润rùn ★酝yùn酿niàng
★应和hè ★嘹liáo亮 烘hōng托 ★抖dǒu擞sǒu
窠kē巢cháo 宛转 ★黄晕yùn 喉咙
健壮 花枝招展 呼朋引伴 一年之计在于春
2.《济南的冬天》
镶xiāng ★着zhuó落 ★贮zhù蓄 ★澄chéng清
空灵 地毯 响晴 髻jì
3.《雨的四季》
蝉chán ★畦qí 花苞bāo ★棱léng镜
★粗犷guǎng 睫毛 衣裳shɑng 铃铛dāng
★静谧mì 屋檐yán 化妆 ★莅临
★吝lìn啬sè ★淅xī沥lì 涩sè 草垛duò
★高邈miǎo 绿茵yīn茵 ★咄duō咄逼人
二、重点词语解释
【呼朋引伴】 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繁花嫩叶】 花儿繁茂叶子嫩绿。形容美好的春色。
【花枝招展】 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一年之计在于春】 意思是春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尽早安排好。计:打算。
【淅淅沥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三、文学常识
(1)《春》的作者是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主要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
(2)《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话剧《龙须沟》《茶馆》等。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作家”的称号。
(3)《雨的四季》的作者刘湛秋,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
(4)①《观沧海》选自《曹操集》,作者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朝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其作品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短歌行》《蒿里行》等。
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选自《李白集注校》 ,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③《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 ,由唐代诗人王湾所作。
④《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作者:马致远,是我国元代时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四、古诗文默写
(一)《观沧海》(曹操)
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3.《观沧海》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观沧海》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观沧海》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6.《观沧海》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观沧海》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也有两句诗是叙事,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1、诗中写景叙事的句子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4、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三)《次北固山下》(王湾)
1.《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3.《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4.该曲的主旨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五、课文内容理解:
1.《春》朱自清
一、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 的 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二、文本研读
第一部分(1)盼春(反复和拟人的修辞)
第二部分(2-7) 绘春(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第三部分(8-10)赞春(三个比喻)
2、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用了什么修辞?
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奠定了全文清新活泼的感情基调。运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表现了对春天到来的急切盼望和喜悦之情。
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偷偷地”“钻”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的惊喜之感。这样写是无意识、无感情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感情。
4、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六个动词的连用,表现了人们在草地上的活动和感受,侧面写出了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5、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拟人。写出了春花争春比美、竟相开放、互不相让的动态。
6、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比喻、排比。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景象。
7、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甜”从味觉上写出了花的香味儿。想象,由实写到虚写,由眼前的春花想到秋实。
8、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这一句从侧面衬托出春花的竟相开放,万紫千红,香味浓郁。其中,一个“闹”字不仅写出了声音,也写出了情态,可以使人联想起蜜蜂嘤嘤嗡嗡,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忙碌着采蜜的情景。渲染百花争春的气氛,给人们呈现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画面。
9、‘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引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春风和煦的特点。“抚摸”一词巧妙地表达了春风的温暖和柔情。这是从触觉的角度写春风的柔和。
10、“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比喻、拟人,写出春雨的细、密、多的特点。“斜织”“薄烟”形象的写出了轻盈、迷蒙的特点。渲染了春雨的轻柔、湿润。
11、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写出雨中植物新而亮的特点,“逼你的眼”突出草之青,激发读者的想象。
12、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这三句将视线由植物转到人,从白天写到傍晚。动静结合,有动景,有静景。“静默”一词最妙,运用拟人修辞,烘托出春雨中安静和平的气氛,营造了一种妙不可言的意境。
13、“一年之计在于春”
这句俗语激励人们抓紧大好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
三、中心思想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济南的冬天》老舍
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1、济南的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从文中找词语回答)
温晴(通过对比突出济南的冬天的特点)
2、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文章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
3、文章是怎样描写山的?
①阳光朗照下的山——可爱
②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
③城外的远山——淡雅
4、文章是怎样描写水的?
①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 ——暖
②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绿
③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清
5、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运用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生动地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6、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字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的状况、情态,作者赋予了它们生命和感情,它们都“安适地睡着”,尽情享受这“温晴”的天赐,写得活灵活现。这“卧”字,正好与第二段中的“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相呼应,用拟人的手法写活了济南。
7、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突出水的“绿”’“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况且…还”相配合,进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冻上”的原因。体现了作者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8、本文是怎样描写小雪点染后的山的?
先写山的色彩。从山上、山尖、山坡一直写到山腰,一步步地细看,一笔笔精心描绘。它是白的,“树尖上顶着一会儿白花”,它是银白,“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它是彩色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再写山的情态,“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那些小山太秀气!”这样,就写出了小雪点染的山的“妙”处。不仅使读者感受到小雪点染的山的外在美,也写出了其内在美。
9、本文是怎样描写济南冬天的水色的?
写水,作者抓住一个'绿'字,着重写了自己对济南冬水的感受,概括水的鲜明形象。作者描绘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这其实都是写水的绿,写济南冬天里绿的精神,绿的生命。在此基础上作者又写'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这实际上是把水艺术化了,感情化了。最后写'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勾勒出一幅完整的济南冬景图。写出了这座有泉城之称的济南的特色。
10、文章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束全文,有什么作用?
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最后“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是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的总的观感。意思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这样的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11、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在这篇写景散文中,作者抓住济南地处北国而冬季气候'温晴'的特点,描绘了济南的阳光、小雪、山山水水,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自然风光的挚爱深情。
3.雨的四季刘湛秋
一、作者
刘湛秋 1935年 10月生,安徽省芜湖市人。当代诗人、作家、翻译家、评论家。著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快乐》,曾被誉为“当代抒情诗之王”。
二、思考:
1.文章为什么叫“雨的四季”而不叫“四季的雨”?
(1)更有韵律美(2)文章写的不单是四季的雨,更是雨中的四季。
“四季的雨”:单纯强调 “雨” ,显得呆板、生硬。
“雨的四季”:充满灵动,赋予了“雨”一定的人格化,充满情趣和意境。
2.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
春雨:柔情而生机 夏雨: 热烈而粗犷
秋雨:端庄而沉思 冬雨: 自然而平静
3.结合全文,谈谈作者爱恋雨的理由是什么?
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力,给感情带来滋润,给思想带来流动,使灵魂得到净化。
5.分析文章的语言特征
树“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 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效果 ?
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树写活了,人格化了。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木刚刚从寒冬中苏醒过来,树干泛出黄青、嫩叶萌发的那种鲜活的生机。
6.“春雨图” 这段文字是如何写春雨的?是直接描写还是间接描写?
是间接描写。这段文字实际上写的是春雨给万物带来的变化。确切的说,这应该是一幅“春雨初霁”图,因为它展现的是雨过天晴的春意盎然。作者的笔墨主要放在了春雨给世界带来的变化上。
7.作者说:“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那么在春雨到来之前“世界的姿容”是什么样的呢?
植物是僵硬的,颜色是昏黄的,空气是干燥的,整个世界是寂静的,然而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来了,一切都变了。
8.春雨图中作者都描绘了哪些具体的景物?
树、水珠子、水雾、小草、空气等
9.作为一篇优美的散文,本文在写景上有许多亮点,你认为春雨图中有哪些亮点?
① 树:“树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把树写活了,人格化了如果把“特别明亮的”去掉,是否影响表达效果?——影响。“特别明亮的”生动形象地写出树木刚刚从寒冬中苏醒过来,树干泛出黄青、嫩叶萌发时的那种鲜活的生机。
②花:把花苞滴下来的水珠子与少女的眼泪作比,说它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使本来平淡无奇的自然现象拥有了人的神态和情感。一滴水珠尚且如此娇媚,那么那朵花呢?那个春雨浸润下的春天呢?一定是更加美艳动人吧!③水雾:或浓或淡的水雾映射着雨后的阳光,更映射着雨后的美丽世界。④小草:谁听过春草复苏、萌发、成长的声音?作者听到了。这沙沙声是真正热爱大自然、珍视生命、细心于生活的人用心灵听到的,这美丽的文字是作者用细腻的心写出来的。⑤空气:空气本是无色无味的,平常到甚至让人忽视。可是在作者笔下空气却在春雨过后透出果子一样的芳甜,这正好可以和我们学过的一个句子互相诠释“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
三、小结
刘湛秋的散文有一种田园美,他的文字自然、亲切、优美,一事一物、一草一木、一色一声,他都能轻松道来,吸引着你跟着他的行文一走到底。
四、回答问题:
1.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
对雨的爱恋或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2.请简要概括文中描绘的四季的雨的不同特点。(4分)
春雨的特点:美丽、娇媚
夏雨的特点:热烈而粗犷
秋雨的特点:端庄而沉思
冬雨的特点:自然而平静
3.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抓住春雨的特点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的?(3分)
作者通过抓住春天景物的色彩、情态,运用不同的感官从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描绘了春雨美丽、娇媚的特点。
4.本文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来表现景物特征。请从第5段中摘录一个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句子,并谈谈它在文中的表达效果。(3分)
摘录的句子是: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表达作用是:写出了春雨的美丽与妩媚“ 飘然莅临人间”写出了春雨降临的动态美,表达出了作者对冬雨的喜爱之情。
4.《古代诗歌四首》
诗歌的分类,
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古体诗(唐以前的诗歌)包括四古、五古、七古、楚辞、乐府诗等;② 近体诗(唐以后的诗歌)包括律诗(五言侓诗、七言律诗)和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其中,律诗从上往下又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2、诗歌按表达方式分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
3、诗歌按内容分(题材) :叙事诗 、写景诗 、友情送别诗 、爱国怀乡诗、咏物诗 、咏史怀古诗 、边塞征战诗 、山水田园诗等 。
《观沧海》
1、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精于兵法,著有《孙子略解》等军事著作。其诗以慷慨悲壮、宏伟壮观著称。著有《蒿里行》《短歌行》《苦寒行》《龟虽寿》《观沧海》等诗篇。
2、《观沧海》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属于实写,描写了海水和山岛的景象,由远及近。“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属于想象的虚写,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
3、中心思想:这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开阔的胸怀,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名句填空
《观沧海》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极力渲染大海苍茫雄浑的气势。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两句表现草木欣欣向荣,生机无限。
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秋风萧瑟,波浪滔天的雄伟壮观的情景。
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四句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是互文见义,作者以奇特而丰富的想象创造了一种宏大的意境,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的宽广胸怀和豪迈气魄。这为千古名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背景
天宝年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作者闻讯,写了这首诗寄给他,表示慰问。
4、译文
暮春时节,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水;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5、主题:
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遭遇的感伤情绪。
6、赏析要点: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李白诗中可为例的一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
▲诗中写“杨花”“子规”的作用是什么?
(▲李白的这首七言绝句在前两句的写景中有什么特色?)
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
“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
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暮春季节的一种哀伤、惆怅气氛,表达了作者悲苦、哀怨的心情。
1、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本诗最后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2、诗人为什么偏要寄愁心与明月?
答:因思念之情往往是夜间最为浓郁,由月的阴晴圆缺,最易想到人的悲欢离合。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者。
3、“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因何而愁?有愁不向人当面说,却要“与明月”,又是为什么?
答:因朋友王昌龄“左迁”(贬官)而愁。作者并不在朋友身边,“闻”、“遥”可证。
《次北固山下》
1、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人。
2、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客路”点明自已是客游在外,规定了全诗的情调氛围,旅途在青山之外,自已乘坐的船正在绿水中向前行。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作者通过“风正一帆悬”的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表现了出来。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表现的是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于岁暮月残,连夜行舟的。既写景又点出时令。这两句可以说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罴暗;江春,那江上景物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不言思乡之情,而思乡之情自在其中。看到南雁北归,自然想到鸿雁传书的典故,便想让大雁把他这游子的音讯带给洛阳家乡。“乡书”、“归雁”与首联的“客路”、“行舟”,遥相呼应,流露出身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清淡的乡思愁情。
3、中心思想:《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壮丽画面,写出了诗人客游他乡的羁旅漂泊之情,并流露出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真挚情怀。
《次北固山下》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在描绘长江景色。
2、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新事物孕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表达作者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名句——诗苑奇葩,艳丽千秋。)
3、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见雁思亲,表现了淡淡的思乡愁绪。
4、这首诗的首联、颔联、颈联都是对偶句。
5、你还能想起另外一些表现乡愁的诗句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6、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淼,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恰似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美景。
《天净沙·秋思》
1、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后人把他和关汉卿、白朴、王实甫称为“元杂剧四大家”。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一次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2、题目解说:“天净沙”,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意为秋天里的思念。题眼是“思”,“秋”是特定时节,“秋思”二字概括了全曲内容。
3、前两句是写景,末二句为抒情。“断肠人在天涯”是这首小令的主轴,贯穿着整首曲的情思:昏鸦还知道投树栖息,小桥流水旁的人家也有安身之地,而骑着瘦马的游子却只能在西风古道上奔波。“夕阳”如血,可以想见它照在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同古道瘦马上会各有各的色彩,但倍添迟暮苍凉之气氛是相同的。“天涯”二字的指出,与夕阳配合,正应了“日暮途穷”的成语,加重了悲凄衰残的色彩,说尽了千古羁旅人沉重的脚步与无限的愁闷。
4、此曲描绘了秋天黄昏的景色,烘托了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1~3句:用九个景物构成一幅水墨画,极力渲染悲凉气氛,表现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惆怅之情。
4~5句:用了夸张。表达游子漂泊在外思乡的悲情,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字词
1、《春》
蓑笠suō lì 朗润lǎng rùn明朗润泽的意思。 嗡嗡wyng wyng 酝酿yùn niàng比喻做准备工作。 卖弄mài n?ng指夸示;炫耀。
婉转wǎn zhuǎn ①形容言辞委婉含蓄。 ②声音委婉而动听。 应和yìng ha 嘹亮liáo liàng 黄晕huáng yùn 烘托hōng tuō
静默jìng m?①寂静;没有声音。 ②肃立不作声。 风筝fyng zhyng 舒活shū hu?舒展,活动 抖擞精神dǒu sǒu j?ng sh?n 振作起精神来。 欣欣然x?n x?n rán 高兴的样子,形容心情好。 繁花嫩叶fán huü nan ya 呼朋引伴hū p?ng yǐn bàn 花枝招展huü zh? zhüo zhǎn比喻姿态美丽
2、《济南的冬天》
发髻fà jì 镶嵌xiüng qiàn 响晴xiǎng qíng温暖晴朗 温晴wyn qíng非常晴朗凉爽,或晴朗无云
安适ün shì安闲舒适。 慈善cí shàn 肌肤j? fū
秀气xiù qi清秀。 宽敞kuün chǎng 绿萍lǜ píng
水藻shuǐ zǎo 贮蓄zhù xù 储存,积聚。
澄清ch?ng q?ng 清亮;清澈。 空灵kōng líng
地毯dì tǎn 蓝汪汪lán wüng wüng
水墨画shuǐ m? huà
3、雨的四季
花苞:huü büo没有开放的花骨朵儿。 娇媚:jiüo mai 撒娇讨人喜欢的样子。 棱镜:l?ng jìng 以透明材料制成的多面体。 粗犷:cū guǎng 豪放。
睫毛:ji? máo 衣裳:y? shang 铃铛:líng dang 端庄:duün zhuüng 静谧:jìng mì安静。 屋檐:wū yán 凄冷:q? ltng 凄清寒冷。 化妆:huà zhuüng 莅临:lì lín来到,来临(多指贵宾)。多作于书面。 吝啬: lìn sa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不舍得给别人,也不舍得自己用。
淅沥:x? lì 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干涩:gün sa 因发干而显得滞涩或不润。
草垛:cǎo duò存放干草类(如谷类植物、稻草或干草)的露天的长垛或长堆,并经常覆以茅草顶用以 防潮。 绿茵茵:lǜ y?n y?n青草茂密浓厚。
咄咄逼人:duō duō b? r?n 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4分)
虐杀( ) 祷告( ) 水波粼粼( ) 苦心孤诣( )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寂漠 憔悴 暴风骤雨 B.霎时 诀别 翻来复去
C.委屈 宽恕 恍然大悟 D.点缀 笑炳 喜出望外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夏威夷四季如春,雨量丰沛,阳光 ,空气清新,林木茂盛,被称为“太平洋中最美的岛屿”。
②因为担心衣着 的母亲被人笑话,某大学一学生竟将来探望自己的母亲拦在校门口,此举令人气愤!
③我们为什么对当下的青春和信念 ,而对那些陈年旧事却充满向往和好奇呢?说到底,距离产生美。
A.充分 破败 不屑一顾 B.充分 破败 不以为然
C.充足 破旧 不以为然 D.充足 破旧 不屑一顾
4.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1)史铁生的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务虚笔记》,散文《 》《合欢树》等。课文《秋天的怀念》围绕“看花”这一中心事件展开描写,表达了 的主题。
(2)《金色花》的作者泰戈尔是 (国家)文学家,1913年获得 文学奖。
(3)《风筝》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 》,讲述了误解和冲突中的兄弟之情。
5.下面一段文字选自一名学生的作文,其中有几处错误,请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①星期天,是许多人向往的日子。②这一天,人们纷纷外出,街上行人穿流不息;也可以将一切烦恼抛到九宵云外,在家睡个懒觉。③总之,大家可以做很多好玩有趣。④而我每到周日,却感到烦燥不安。
(1)文中有三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并改正。(3分)
改为 , 改为 , 改为 。
(2)文中第 句有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6.《繁星》《春水》的作者是 ,下面这几句诗均出自这两本诗集,结合这三句诗,说说诗集的主题是什么。(4分)
(1)母亲呵!我的头发披在你的膝上,这就是你付与我的万缕柔丝。
(2)婴儿是伟大的诗人,在不完全的言语中,吐出最完全的诗句。
(3)一般的碧绿,只多些温柔,西湖呵,你是海的小妹妹么?
主题:
二、阅读理解(37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7~9题。(12分)
(一)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二)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相委而去 (2)下车引之
(3)元方入门不顾 (4)公欣然曰
8.下列选项中,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与/人期行 B.俄/而雪骤 C.白雪纷纷/何所似 D.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6分)
(1)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2)待君久不至,已去。
(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二)阅读《散步》片段,完成第10~13题。(12分)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
③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④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⑤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⑥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⑦……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0.文章第①段交待了哪些内容?(3分)
11.文章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语反映了母亲怎样的心理?(2分)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12.选文第③段中画线句的景物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3.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分歧?分歧的解决体现了一家人怎样的情怀?(3分)
(三)阅读《平分生命》,完成14~18题。(13分)
平分生命
欧阳宗
一个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唯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用,但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
作为妹妹唯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十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着邻床上的妹妹微笑。手术完毕后,男孩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十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做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紧握着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能活到一百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人每人活五十年!”
所有的人都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诺言。
14.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4分)
(1)血:血型( )血晕( )(2)颤:颤抖( )颤栗( )
15.文章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3分)
16.第三段说:“(抽血前)男孩开始犹豫”,他“犹豫”的原因是什么?(2分)
17.文章的主人公是“男孩”,但文中多次写到“医生”和“所有人”的反应,其目的是什么?(2分)
18.你认为“男孩”身上的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分)
三、写作(40分)
19.同学们,生活中处处蕴含着美,美是妈妈饱含深情做的一日三餐,美是老师那鼓励的话语,美同学真挚的温馨祝福,美是自然界滋润万物的雨水……其实,美,就在身边。
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以“美,就在身边”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写出真情实感,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