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语文学习 > 高效的语文学习方法正文

《高效的语文学习方法》

时间:

根据语文成绩好的同学们的经验,多读多写是学好语文的必经之路,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也不如烂笔头。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效的语文学习方法精选,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效的语文学习方法精选

1、背东西要不断的重复

目前大多的语文复习资料都将需要背的知识整合到了一起,虽然方便学生查阅,但同时也难于记住。因为很多同学都是一次性背很多,背完以后也会重复,所以这就增大了记忆的难度。

高三学生在背东西的时候,尤其是古诗词、文言文这些,不能走过程,一定要反复记忆。每早起一点背,然后在早读、课间、睡觉之前都复习一下,加深记忆。背的时候也不能忽略了默写,毕竟考试是笔试,字写对了才能得分。

2、注重阅读和作文

高三语文考试中的阅读题和作文占分比例很大,也比较难得分,所以想提高语文成绩就不能忽略这两部分的内容。

在回答阅读题的时候,注意答题的步骤,答案能精炼简洁,不要写一大段只为了突出一个点。

关于语文作文,高三学生要注意积累素材,并且分析素材立意和可以运用的话题,积累素材的同时也能提高审作文材料的能力。积累作文素材的话,是关注一下社会热点新闻,热点素材比那些经典的素材更能引起阅卷老师的兴趣。

3、提升考试能力

高三复习主要是为了高考,所以高三学生还要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也就是学习主要以考试为出发点,缩小复习范围,在有效的时间内程度的提高成绩。

提高语文水平的步骤

要注意分析成语词语间的语意关系、语法结构。成语是当时的情态语言直接保留或提纯下来的言简意赅的凝固结构短语,一定要细心推求其词语间的语意关系,分析其语法结构,才能避免误解。20____年的全国高考试题对道听途说提供的解释是在道路上沿途听说的没有根据的消息,迷惑了许多考生,究其原因,其实就是把路上听来,又在路上传说这样的顺承关系误解成了动宾关系!

成语的语法主要有并列关系(如:披荆斩棘,防微杜渐)、承接关系(如:见异思迁,出奇制胜)、目的关系(如:削足适履,杀一儆百,越俎代疱)、因果关系(如:捉襟见肘,水落石出)、主谓关系(如:毛遂自荐,杞人忧天,夜郎自大)、动宾关系(如:得天独厚,不见经传,棋逢对手,如释重负)、补充关系(如:退避三舍,无动于衷,荒谬绝伦,寿比南山)、动宾补关系(如:问道于盲,贻笑大方,拒人千里,守口如瓶)、连动关系(如:画蛇添足,抱薪救火,亡羊补牢)、兼语关系(如:请君入瓮,引狼入室,转危为安)、偏正关系(如:衣冠禽兽,扶摇直上,彬彬有礼)、变式关系(如:时不我待,唯利是图,唯我独尊)。

而相当多的成语,都能够用先分析其结构成分的意义,再综合词语整体意义的方法去理解和解释。如巧夺天工,主谓结构,夺,胜过,天工,天然的精巧,那么,巧必然是指人工的精巧而不是天然的了,所以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20____年高考题)这句中的成语巧夺天工就是使用不对了。

语文成语运用知识

成语在理解其含义的基础之上,还要重视成语在句子中的实践运用,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辨析成语之间的差异。

1. 感情色彩方面。

不常用的成语,不要望文生义,主观臆断。吊民伐罪、不刊之论、文不加点、不孚众望不足为训等含有否定意义词的成语不一定是贬义词。而目光如豆、一团和气、与世无争等有肯定意义词的也不一定是褒义词。1997年高考的趋之若鹜、1998年考到的处心积虑就属于贬词误用。

2. 词义轻重方面。

如他的设计虽然有些缺点,但方向正确,无可非议。既有些缺点,怎能无可非议?其实该用无可厚非。这就是不分轻重,错用了成语。20____年高考成语洗心革面的误用也属于这类错误。

3. 适用对象或范围方面。

如:1999年的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仑美奂。美仑美奂形容房屋多而高大华丽,用以形容商品就不合适。20____年的高考题A选项用汗牛充栋形容古人中刻苦学习的楷模, 20____年高考D项把谦词蓬荜生辉用于他人居室,也都是用错了对象。

4. 与句中词语的搭配方面。

这类错误很多,也很复杂,尤其要注意。如20____年的高考题: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手表,每当他向慕名前来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如数家珍与句中介绍这些宝贝重复。1997年高考的莘莘学子也不能与句中修饰它的两人、一位搭配。

5. 是否符合惯用句式。

如1998年高考的望其项背,多用于否定句或反问句中,而选项中却用于陈述句,显然是不合适的。

我国的成语浩如烟海,要一个中学生全部掌握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而近年来高考成语的考查又由知识型转化为能力型,重点考查学生对书刊报纸等常用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所以,我们只有把文中所谈的基本方法灵活掌握,综合运用,不断积累,才能真正拥有并运用好中华语言中的这块艺术瑰宝,并在高考中稳操胜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