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中考辅导 >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提纲正文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提纲》

时间:

初中历史这门学科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是,靠推理掌握的知识少,靠记忆掌握的知识多。特别是到了复习阶段,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提纲,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提纲

01、***贸易

(1)目的: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

(2)危害:①白银大量外流,造成清朝财政危机;②损害中国人身心健康;③统治机构更加腐败;④削弱军队战斗力。

02、虎门销烟:

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03、1840年6月

英军侵入广东海面,***战争爆发。

04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是1842年签订的中英《 南京条约》,内容: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05***战争的影响

(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06 1856——1860年

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战争。主凶:英法联军;帮凶:美俄两国。⑴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抢掠后放火烧了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

⑵第二次***战争前后,俄国侵占中国北方 150多 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⑶太平军抗击了美国人华尔的洋枪队。

07 1865年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

英、俄两国支持阿古柏,妄图分裂新疆。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1876年他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采取“ 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的策略。 1878年,收回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08 历史意义:

巩固了祖国的西北边塞,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和主权。

09 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

在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邓世昌带率全舰官兵英勇抗战,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10 1895年4月

中日签订《马关条约》(中方代表为李鸿章)

内容: 淸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设通商口岸等。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11 1900年

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 帝国主义国家,为镇压交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侵华。

12 《辛丑条约》内容

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当保;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要地;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影响: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3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的统治。代表人物有:中央的奕訢,地方的曾国藩、李鸿章 、左宗棠、张之洞。

14 洋务运动的口号、创办的实业

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轮船招商局、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等一批民用工业。

15 评价洋务运动

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没有使中国富强

进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16 1895年梁启超、康有为

发起“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1898年6——9月所进行的戊戌变法(百日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谭嗣同等六人为变法流血牺牲。

17 戊戌变法的内容

(1)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

(2)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

(3)文化:兴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传播); (4)军事:训练新式军队(有利于抵抗列强入侵)。

18戊戌变法的意义

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又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19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

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成立于日本东京的革命团体是 同盟会,总理是孙中山,机关刊物《民报》,指导思想: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建立民国——民权主义,平均地权——民生主义)。

20 武昌起义

爆发于1911年10月10日,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为辛亥革命,领导者孙中山。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于南京,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21 1912年2月

袁世凯迫使清帝退位,不久他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22 辛亥革命的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23 1915年

陈独秀、李大钊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发起了一场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德先生)和科学(赛先生)两大旗帜,代表人物有: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李大钊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24 新文化运动

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思想领域发起的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5近代中国人所进行的

四次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活动是:洋务运动(经济上--学习先进技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政治上--学习西方先进制度)、新文化运动(文化上--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

26四次探索活动失败反思

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

27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学生们提出“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等口号,6月3日,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运动的主力是无产阶级,工人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

28 五四运动要求

惩办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中方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的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的运动。

29 五四运动意义: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精神:不妥协的爱国主义

精神、追求民主科学的执著精神、承担历史责任的英勇精神。

30 1921年7月23日

在上海召开了党的一大,通过党的第一个党纲,最高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31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避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2 1924年

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确立了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在苏联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建立了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周恩来任军校政治部主任。

33 为打倒帝国主义侵华势力

推翻封建军阀的统治,把国民革命推向全国。1926年,开始北伐,北伐的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北伐的主要战场是湖南、湖北,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34 1927年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4·12”政变,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了“7·15”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夭折。

35 1927年4月

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东北“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东北易帜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南北。

36 1927年8月1日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领导的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37 1927年9月

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8 1928年4月

支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部队。

39 意义

中国工农红军的创建和农村更根据地的开辟,使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它在大革命失败后,为中共继续革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40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红军于1934.10开始长征,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成为长征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后,红军不畏艰险,排除万难,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

41 遵义会议的内容是

遵义会议的意义是: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2 1935年10月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43 红军长征的意义

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国家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44 长征精神是

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

45 1931年

日本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发动侵略中国的9.18事变。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陷,中国的局部抗战开始于9.18事变 。

46 为了逼蒋抗日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并向全国发表通电,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这就是“西安事变”。

47 经过中共和各方面的努力

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这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8 1937年7月7日

日军制造了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2月日军攻陷南京,屠杀中国军们30多万,南京大屠杀是中外历史上罕见的。

49 1937年9月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50 1938年日军进攻徐州

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1940年,彭德怀在华北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

51 1945年4-6月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一颗***,苏联也对日作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举行投降签字仪式,抗日战争最终结束。

52 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1)抗日战争是***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抗战的胜利,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3)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53 为了赢得准备内战

10月10日国共两党签署了《双十协定》。

54 1946年6月

国民党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内战全面爆发。1947年3月,彭德怀指挥西北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粉碎了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55 1947年夏,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

56 1948年9月—1949年1月

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了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

①辽沈战役:林彪指挥东北解放军采用关门打狗的战术,解放了东北全境;

②淮海战役: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③平津战役: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等指挥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使北平和平解放。

57 1949年4月

渡江战役开始,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权垮台。

58 清末状元张謇

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发展水平落后,发展不平衡。

59中国人自己修建和第一条铁路是京张铁路

主持修建的总工程师是被誉为“中国工程之父”的詹天佑,他设计出“人”字形路轨。

60 李四光

是我国卓越的地质学家,他创立了地质力学,他依据地质力学理论,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等油田。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他写了《 制碱 》一书,发明了“ 侯氏制碱法 ”。

61 思想家魏源

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批判闭关锁国的政策,著《 海国图志 》一书,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 ”。思想家严复译著《 天演论 》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观点。

62 科举制度

清政府于 1905宣布废除没用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京师同文馆是我国近代创办最早的一所新式学校;戊戌变法期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63小说集

鲁迅著有《呐喊》《彷徨》《阿Q正传》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著名的小说有:茅盾的《子夜》,老舍的《骆驼祥子》,周立波的《暴风骤雨》。

64 戏剧有

田汉的《名优之死》,曹禺的《雷雨》《日出》;美术大师徐悲鸿的代表作有《奔马》,齐白石的《虾》;音乐家聂耳有《 义勇军进行曲 》;冼星海有《 黄河大合唱 》。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

"连缀成篇"法

就是把时空跨越大, 看起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知识点归纳联结成篇进行记忆。

如中国古代历史中所出现的所有朝代, 按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单纯记忆就不是那么容易,若把它们编成顺口溜的形式连缀成篇, 既朗朗上口, 又增加知识点趣味性。既容易背诵又容易掌握, 自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试看以下知识点的连缀:

炎黄尧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统天下刘建汉/ 东汉建朝为刘秀/ 三国争雄风云起/ 两晋南北朝对峙/ 杨坚起兵隋朝立/李渊反叛登唐基/ 五代十国山河破/ 宋辽西夏战乱多/ 金元两朝不太平/ 明灭之后立清国。

"分进合击"法

此法如同作战采用的战略战术, 将每个重大的历史事件, 化整为零, 分头进行学习记忆, 然后再进行整合记忆。

如复习"陈胜、吴广起义"这一历史事件时, 可实行记忆三步走: 第一步, 掌握起义的背景; 第二步, 掌握起义的经过; 第三步, 掌握事件的历史意义。

在分别掌握的基础上, 再根据事件的内在联系, 进行整体把握, 综合记忆, 切忌瞒天过海。

"联想拓展"法

即在复习掌握有关知识时, 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扩充, 将同类问题进行有机结合。这样做的好处, 往往能收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如在复习中国近代史上的《辛丑条约》这个内容时, 你可联想到《中英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 这三个条约的共性都是丧权辱国的条约, 其影响一个比一个严重。

第一个是使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个是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 第三个是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家国家。

这种联想拓展, 复习掌握这三个条约时, 既生动又省力, 更不至于将三个条约中的有关问题张冠李戴, 混为一谈。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提纲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