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经典散文【9篇】》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优美经典散文【9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经典散文 篇1
儿子在早上去上学的时候说:“妈不要再玩电脑了,多陪陪俺婆,多和她说说话,你看俺婆孤独的爬在窗户前往外看,没人陪她说话。”
看着儿子那郑重其事的模样,我赶紧说好好,昨天刚给你婆洗过澡,也陪着说话了。以后咱俩都陪你婆说话,你下学了拐到你婆屋里说一声,你婆见你可高兴了。儿子扮个鬼脸笑笑走了。
小小孩子竟然如此有心计,我也乐意接受儿子的批评。不足的地方只要别人指出就好好纠正。去妈妈屋里拖着地。妈妈正在收拾笤帚,笤帚把松了,我扫地的时候总是往下按按,凑合着扫扫。母亲是个勤快人,看见啥坏了就能马上修好,她心灵手巧。啥也难不倒她。我掂掂笤帚硬硬的拿着稳当当的。笑着和母亲说,修好了,这样用着方便多了。妈妈用线把笤帚把缠绕的很紧,和下面成为一体了。由于我的懒散一直凑合着用,其实就不去用脑想办法。妈妈说:“其实我很有用呀!别让我死,再让我多活20年。看您这里条件这么好!阳光这么好,姊妹几个就你家住着舒服了,要好好享受下!”。我说没事好好活吧!我们都是活在当下,不说过往,不盼将来,好好活在每一天了。我们都一样的,不考虑明天!
和妈妈说着陈年往事,慢慢听着妈妈讲几十年的故事,说着我的小时候送给二哥家的情形,感觉很内疚,说着那时的情境。那时妈妈胃病很厉害,家里生活很艰难,去洛阳住院。只好把我送到车坊的二哥家,在二哥家生活了俩月。那时记得在二哥家,我上小学四年级10岁,二哥是老师教我,上课的时候我做小动作,二哥用粉笔扔我。二哥家条件比我家优越,吃饭的时候光偷偷的去她家柜子里的油罐里偷腌在里面的肉,那脂油里都是肉丝,吃在嘴里香极了。现在想起来还感觉很香呢!由于好吃懒做被遣返。
在二哥家的那段时光里我学会了很多东西,在一个学习的氛围里学到的都是将来受益匪浅的东西。在二哥家二哥逼着我看书,看《战国七雄》,看《儿童文学》,《少年文艺》。春秋战国时的人物孟尝君、信陵君、毛遂、苏秦、张仪好多好多历史人物都还有很深的记忆,那时贪玩不想去看,在威严的二哥的眼神里不得不看,在那时接触了诗词,并且学会了摘抄,于是看的多了就成了脑海深处的记忆,现在对文字的爱好,也许就是从那时候就在心里扎根萌芽了吧!海纳百川,积水成潭。非一日之功!
妈妈前几天由于眼皮浮肿,去看医生喝了几付中药后,变得越来越无力,天天呕吐,天天咳嗽,有气无力。也许是药力太猛也许是身体的排斥反应,看着身体越来越虚弱。每每去送饭,不接下气,妈妈看见碗就发火,几日来吃什么吐什么,几乎不能进食,咳嗽的上气喉咙里就像风在呜咽。每咳一次都大汗淋漓。很难受的。妈妈总是说看来是不想让活了,头都无力抬起。终于把三天的中药喝完了,反胃结束了,二姐又拿来了四磨汤,妈妈喝了几只后想吃饭了,下午妈妈嚷着饿。我开始在微波炉里炖鸡蛋,谁知时间到后打开微波炉一看,哇!好像天女散花,到处喷的都是,两个鸡蛋的东西剩在碗里很少了,赶紧端给母亲,妈妈吃了后,还是嚷着饿,说再给我炖俩鸡蛋,赶紧去火上炖,没多久后一看蜂窝状,看着就难看,端给妈妈,妈妈一看就不高兴。因为妈妈做饭很好吃,做事也严谨,不像我随心所欲,粗枝大叶的。赶紧又去打开电磁炉再炖。在锅边慢慢看着,时间不长,嫩嫩的滑滑的鸡蛋炖好了,赶紧把那蜂窝状的鸡蛋换下,吃下去成了腹中物。母亲有点诧异说咋又炖了,不是有了吗?我说学习,那个我吃了。
晚上包饺子问问妈妈能吃多少个?妈妈说十几个吧!哈哈哈哈哈,咋这样大胃口,刚开始吃饭是不能吃这么多的,要不晚上又该撑得慌了。老小孩呀!管不住自己的胃了。给妈妈盛了5个,时间不长看看已经吃完了,再拨进碗里俩个很快又吃完了。妈妈说还饿。我说饿了也不叫吃了。因为以前妈妈晚上吃的很少,这次还真的有点反常,不能由着她来,要不她胃难受。
一晚上一直担心着,怕妈妈去卫生间吐,怕撑。早上5点多醒来推开妈妈的房门,看着妈妈有点精神,随问:昨晚啥样?妈妈说没事好好的。就是3点多还有点咳嗽。我说饥不饥?妈说饥,我都已经汤奶喝了一茶杯。于是赶紧打豆浆,这本是妈妈的最爱,在没病的时候都是妈妈早起去打豆浆,稠乎乎的喝上两碗,就像那八宝粥,好喝极了,我也习惯喝妈妈磨的豆浆。如今妈妈没有气力打豆浆了,这个光荣的任务落到了我的身上。照着妈妈配料的比例,十几样东西一放到豆浆机里,开始躺在床上闭目养神。在呼呼的豆浆机轰鸣中眯上一会,半小时后便成了。端给妈妈算是完成任务。
妈妈吃了俩天饱饭说浑身怎么还是没有一点力气?我说大病初愈是要恢复体力的哪有那么快就好了。我还各拧一天还累的不想动,并说你那么大年龄了。妈妈点点头又躺下了。
看着妈妈能吃饭我最是欣慰,人是铁饭是钢呀!光吃药时不行的。
上午看着妈妈拿着蝇子拍在屋里转着打蝇子,一看放心了,只要能走着,妈妈是绝对不会躺下的。
妈妈这些年吃饭很少却很有精力。那天看了吃饭定律,原来妈妈就是遵循这样的规律的,怪不得这样延年益寿,原来如此!妈妈脸上手上没有老年斑,医生看到妈妈说不像80岁的老人,那样有精神。这是经常喝奶的缘故。
早上进食是皇帝的早餐,中午是大臣的午餐,晚上是乞丐的晚餐。妈妈就是这样早上吃的很多,饿的慌。早上吃一半,晚上几乎不怎么吃饭。就这样的规律要是打破一次就要胃难受。我们都是晚上吃的很丰盛,都撑得难受,胃也吃坏了,自己也受罪了。
妈妈有精神了又开始翻字典学习,又开始在屋里翻着收拾,把我的沙滩椅用了半天的时间缝制了一番,看看整整齐齐的椅子,就像新的'一样,本想彻底烂了后再收拾,没想到经过妈妈的巧手又可以舒舒服服的坐了,那是儿子的宠物,回来后便窝在里面,半天一动不动,坐着就是舒服。
有妈真好!
散文 篇2
修行,是用今日的努力,救赎曾经迷失的自己
一个人,无论他是什么地位,过哪一种阶层的生活,只要他的内心非常安祥,就可以过得幸福。而一个拥有了很多物质享受,但内心纷乱的人,生活对他而言,反而是一种惩罚,因为拥有的越多,他的欲望也就越多,他的痛苦自然也就更多。因此,幸福从何而来?要从内心的宁静中来。
今日之痛,源于昨日的放纵;今生之苦,皆因前世的***。于心头置一善念,让所有的哀怨融化在感恩的心中。忘不了的,不必刻意忘;放不下的,不要急着放。于心中默默为那些不好的经历超度,它们的解脱,就是你的解脱。修行,是用今日的努力,救赎曾经迷失的自己。
适时低头,不是无原则的妥协,而是理智的忍让和忍耐,不是无条件的迁就,而是有意识的谦让和迂回,是一种巧妙的人情达练。俗话说:“懂得低头才能出头。”有时候稍微低一下头,是一种宽容,是一种从容,是一种竞争的避让,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留有一点存在的机会,才会有出头的可能。
你的选择,就是你的世界;你的世界,就是你的选择。人生充满选择,所以人生充满变数。关键的选择决定一生,细小的选择影响心情。不要抱怨,抱怨就是一种选择;要努力改变,这才是正确的选择。过去的选择造就了现在,现在的选择决定未来。无论怎样,学会积极吸收正能量,这是关乎一生的选择。
中国当代经典美文散文 篇3
美文,顾名思义,能给人美的享受的文章——美,清新丽雅、入骨透心。应该说,这是狭义的美文,是少了功利性目的,纯粹抒发情感的载体。广义上来讲,美文没有文体局限:真实,可读,理性感性的,只要阅读如饮佳酿,就是好文章。
真实不一定美,但美绝对离不开真实!时尚俏佳人、小家碧玉也好,憨厚拙朴、冷峻粗犷的汉子也罢,姣好的面容,刚毅的脸膛,都是一种可以阅读的自然美。因为他们散发的气息是自然纯真的,所以,争论孰优孰劣是很无聊的事情。一理通百,文章也是如此——古朴庄重,细腻委婉,张扬的,内敛的,只要情感真实,不停留在追求表面的五颜六色,都会让人抚卷欣然。
道理谁都懂,可总有些人不愿意讲道理。Why? 文章以外的目的!这句话的意思可能有些不便上台面。有些人或许谬解了美文的涵义,抑或另有所图而极尽轻浮文章,失去了自我矜持,流于媚俗。对爱文者来说,看这类文章不知算不算是得不偿失。
美可以雕饰,但不可流于做作。断背维纳斯,美!也有人说配上胳膊就完美了。完美的定义是什么,谁见过完美?生命离开了痛苦便失去了真实性,痛苦有时可以塑造出更震撼的美。罗丹为什么砍掉“巴尔扎克”那双完美的手?喧宾夺主,分散了整体表现力。所以,美就是真实与和谐!
有人说;不要排斥那些唯美得过分的文章,我不知道其审美基调源自何处。国画中有一种绘画技巧曰留白,供人想象发挥,文章也不例外。好的文字会给人留下思索的空间,每个人看事物的着眼点会有不同,从而延伸不同的思维方向。这应该是有益于事物的发展,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唯美,没有错!唯美得过分我不知道是个什么概念,可不可以理解成‘做作’?文章如果竭尽铺陈、尽显做作,就像粉脂气十足的女子搔首弄姿一样俗不可耐!女子的娇羞妩媚源自天性流露:……未语人先羞,浅握双手,任发丝缠绕双眸;和羞走,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静若清池,动如涟漪,刚刚好,恰恰好,少一分显木,多一分则妖。所以季老说,“淳朴恬淡,本色天然。外表平易,秀色内含”。这些用在文章上也是一个道理——惜墨如金,天道自然。
有句关于审美的俗语:要想俏,三分孝。我的理解是;一要清淡素雅,过于繁琐的美让人找不到欣赏切入点;二有一点淡淡的忧伤——伤即为失,若有所失是因为美的事物容易消逝,每个人都竭力去挽留却阻挡不了逝去,唯恐不曾珍惜。所以美中有哀,更容易引起共鸣。这大概就是此种审美的心理基础。
无病呻吟,老生常谈的话题。小儿今年六岁,三四岁时,在玩耍中左手被抽屉轻轻夹了一下,使劲喊疼,内子忙去拿起他的小手吹呀吹的。过不久我问他还疼么,他却举起右手说还疼,让我也吹吹,这算是无病呻吟吧!小孩,可以理解,倘若大人如此举动,倘若文章如此用笔,你有什么感觉?
古往今来,能流传的文字无不是沉甸甸的情感际遇所促成,而现在有些所谓的美文,真实的生活基础倒不是必须的,翻几本古人诗词,揣摩一下凄凉心境,品一品“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意韵,再似断似续地串一堆“雁鸣孤星冷月落,凭栏西风看花飞”等前人的美艳哀婉词句,便以为一篇好文章诞生了。
这种临摹的文章看不出生活的味道,倒像是张飞邂逅了林黛玉,旁人怎么看都是别扭。模仿是学习的一种方法,但切不可沦为复制,什么事情都想着捷径,搞不好就入了魔境,不如静下心来多读几本书、走几里路,品一品自己的生活。诸君试想,绝大多数网络疯传的美文,是不是看罢五味杂陈欲喷,拍案直呼后悔?而真正能让人沉思的,都是那些朴实、真情实意且生活韵味十足的文字。
真实的经历是模拟不来的,那心境也是局外人难以体验的!长歌当哭必是在痛定之后,而一声幽长的叹息,比之当哭的长歌,蕴含着同样沉重的凄怆苍凉。
许多圈内人士不无无奈地说:网络文学现今已成了肤浅的代名词,大有西风压倒东风之势。这或许有些偏激,但实质上透着的是无奈和担心。
小情感,大世界,用心的作者很看重收放,也就是平衡小情调和社会意义。已经有很多东西沦为作秀和纯娱乐,文字可以消费,但不能消遣,是不是应该留给子孙一点真正美的东西?文化是社会精神的晴雨表,文者乃社会心理行为监听、诊脉者:踅摸历史,叩问将来。吹尽黄沙始得金,不失责任感,也许舞文弄墨者会少挨一些骂。
经典散文 篇4
9月3日,天气晴朗,蓝天白云,暖风微微。早晨5点,我们到前门乘坐公交车去颐和园。
颐和园是清朝皇家园林,慈禧太后当时挪用海军军费修建的。
我们走在颐和园的长廊上,现在颐和园的长廊比以前更美丽!长廊上画面的色彩很鲜艳,重新修复了。
1967年冬天,我来过这里。现在重游,非常高兴!走在长廊上赏景,湖光山色,丽日蓝天,倒影水中;楼台殿阁,色彩绚丽;一座座宏伟建筑掩映在绿树丛中;昆明湖波平如镜,游船荡漾;荷花盛开,千姿百态,让我想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来。游人如织,但不拥挤,都很有礼貌,相视而笑。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肤色的朋友,举起相机拍照,他们用各种语言交谈,表达对中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我们登上颐和园最高建筑---佛香阁。佛香阁是清朝慈禧太后上香的地方。台阶很高,越往上走越陡,累得气喘吁吁,登到最高处,俯视山川秀色,心旷神怡!
颐和园的17孔桥更引人瞩目,桥上行人络绎不绝,笑容可掬,手扶栏杆或背依石栏,在千姿百态的石狮子跟前拍照。美丽的游船在桥下通过。湖的岸边有一铜牛,大人小孩儿在这争相拍照。
颐和园是游览胜地,也是国人思索的地方,游园,也让人们想起清朝这段历史。
下午5点左右,我们乘公交车回到宾馆。
中国当代经典美文散文 篇5
鹿远远始终笑脸迎人,这么长时间没看到过他有一天是不开心,每天都是眯着两只眼睛上班,有很多人都说他病了而且病还不轻!
只有他自己知道,开心过每一天才是对,生气或发怒对自己和别人都不好,尤其是像自己这样没背景、没见识、没文化农村娃生气更要不得。好不容易找一份工作养家糊口再得罪人没了工作就完了。其实他也不是怕得罪人,只是性格温和从来不发脾气、不向人抱怨,他说只想好好工作,然后开开心心生活 !
鹿远远是农村人,来到上海打工是他必走一条路,因为像他一样大,没有上学男孩都出门打工。只不过他不同,别人打工是养活自己他打工是养活家人。第一个月发工资时他只有631块,因为只上半个月班所以就没有全月工资。可他还是开心了一整天,他把钱全部存进银行,然后晚上又去自动取款机里取,看看又存进去,来回存取好多次。每次上班经过银行他就说:我钱在这里,怎么样,很幸福 吧!
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休息时候所有人都出去玩他却一个人在宿舍呆了一整天,一天三顿都吃包子。同事们开玩笑说他见钱眼开只和钱亲,他却说这钱不少留给自己是要寄回家。后来才知道,他父亲在家住院治病所以他才极力攒钱存多了寄回家。同事们都不知说什么好,他却笑着对他们说:那有什么,厂里管吃管住多好,挣工资可以全部存起来乐呵死人了。同事们都苦笑可他却笑眼眯着,露出不太整齐上牙说:“我多幸福,有吃、有喝、有住、有钱拿,重要是还有存款谁能有我幸福!”
他去过几趟七宝老街,每次回来都像第一次去那样 滔滔不绝发表感言。别人出门都打坐出租车,他却花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等超市免费班车,刚开始没人愿意和他出门不过最后别人都拱他要他带着出门,因为他去过一个地方总是能发现最好、最便宜纪念品,而且还能减少一大笔花销。他说:“打太贵,起步费就十几块,我坐免费班车可以省十几块炒两份蛋炒饭还可以买一瓶营养快线。”去豫园也是坐地铁转来转去,虽然没有进豫园里面不过他很开心:我走了好几趟九曲桥,还赶上文化节多爽,还能到免费古城公园玩。超市衣服都比较贵,他每次买衣服都去夜市地摊上买,每次穿衣服都干干净净,而且给人一种很舒服感觉,虽然都不是名牌。
同事们渐渐喜欢他了,因为他够真诚、人也好。没事时他总是对别人念叨自己有多幸福:父母怎么怎么样、家里弟弟有多听话多懂事、上大学同学还天天联系、一个月能挣多少钱存折里存款越来越多……每次一念叨满宿舍人都挤兑他,可他还是乐此不疲念叨着,别人看他样子都忍俊不禁。从没见过这样一个人,天天说自己有多幸福,吃不如人家好、穿不如人家好、存款充其量也就几千块 ,大半年攒钱还不够人家白领一个月工资呢,可他却很满足。他说等父亲病好了就为自己攒钱,想学个本领养活自己,毕竟在厂里不是长久之计。同事们都用很诧异眼神看着他:没想到单纯鹿远远也会替自己打算,我们以为只会为家人着想呢!他又眯起眼睛露出不太整齐上牙说:“男孩子长大了肯定要为自己想想了!”同事们都哈哈大笑,鹿远远也跟着笑。
鹿远远还是经常去银行,他说一看到自己存款就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人,不过那种幸福是“深沉幸福”。同事们也说他是世界上最幸福人,因为他容易满足,为人真诚,天天开心。
经典散文 篇6
在所有的生命表达形式里,日记是一种特殊的形式,它的表达者是自己,阅读者也是自己,它是生命的自言自语,却是生命里最真实、最自由、最诚恳的一页。
人都有表达的欲望,在书刊报纸上,在公众场合,在朋友亲人面前,而当缺少或远离朋友,内心的欲望无法向人倾诉,或内心的私密不能向人倾诉时,往往借助于日记。所以,稍有点文化知识的人都曾有过写日记的经历。
写日记有时是不甘于自己的回忆没有留下点痕迹,有时是不甘于自己的思考昙花一现,或者由于心灵的压抑需要一个出口,心灵的疲惫需要一个憩息地,心灵的寂寞需要一个静谧而忠实的影子,因而日记是通往心灵隐私最可靠的门户。
日记是人生的镜子,也是人难得的诤友。它能激活个体内在的自我意识和表达欲望,让人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学会潜心生活,细心体察和反躬自省。日记可以激活生命力。生命的改造可能来自外在的刺激,但一定靠由内而外的心理锐变来完成。
没有人去研究日记的形式。日记是生命信息的自然流淌,它的形式如水附形,它语言自由,长短不拘,没有模式,没有规范,只有既成和待成的。没有形式的形式,你研究什么?
但日记本身的可有可无,它的超功利性,它的无责任性强迫,无娱乐性诱惑,常容易使人忽视它的存在,对它“不作为”。“善始者众,克终者鲜。”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人们写日记暴露出的惰性。
时下网络的普及无疑又进一步把日记挤兑到生活的边缘、时间的缝隙。那些貌似日记的“博客”“日志”“空间”,吸引着众多的青少年和部分成年人的眼球。但博客不是日记。博客是敞亮的,日记是内敛的。博客是写给别人看的,文字是润饰过的;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语言是原汁原味的。日记的目的单纯,而写给别人看的东西就真假难分。而当我们面对博客时,永远不会有我们面对日记时的羞涩的微笑、温暖的抚摸和甜蜜的慰藉。
日记是心灵的晴雨表。日记的深度和广度正是心灵的深度和广度。
日记的存在正是得益于它对各个层次的人都不构成障碍,得益于人们对它的精神上的依赖,灵魂上的诉求。人心是矛盾的东西,有时很野,喜欢热闹和出头,但他最平凡最深邃的需要却是一个憩息地。日记是一个人的精神家园。在自己的日记世界里,我们心地澄明,冷暖自知。
深究起来,日记还是来源于一种寂寞的境遇,即使是少男少女,看似热闹活泼,当他(她)写日记时,也一定来自于他(她)成长的寂寞。对于成年人,一旦没有了纷繁人事的搅扰,对世界对自己获得一种澄明的观照,他(她)就拥有了写日记的时间和心境。
写日记的人不多,主要就是这种寂寞的境遇不易多得。人有各种责任各项义务无法推脱,又有各种兴趣诱使我们不自觉地虚耗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加之人有不甘寂寞的一面,毕竟寂寞不能算是生命的光明面。
堪称表率,可为世人楷模的,是那些甘于寂寞的高层知识分子,那些勤勉的文化人,他们活在自己的思想里,他们或已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大厦,或已登上自己的事业高峰,在日记的天地里,他们仍勤耕不辍,用自己的日记构建起自己的“山外青山楼外楼”。
有人写日记写不下去了,那不是他不会写了,不想写了,也不是没有东西写了,那是我们来之不易的寂寞境遇遇到了危机。
就是日记写成之后,它也仍是寂寞的存在。也许永远不会有人去翻看它,它也只流淌在作者自己的心灵深处。
中国当代经典美文散文 篇7
以前听说过驴团、驴友、驴行,真正的体验是今年国庆节长假的出行。一天,同事小尹帮我报名加入了一个驴团,而且相约假期去驴行。于是,我便开始了网上功课,翻阅了该驴团出行日记、照片、驴行心得,备好了出行装备,长假到来,背起行囊直奔青龙的南胡哈村。
坐车上一看,除了小尹,其余人全不认识,也不知道都是何方神圣,说话叫网名、昵称,原来大家都一样,只是他们入团较早,一起活动较多,已经很熟熟识了。
我和小尹听着他们交谈,渐渐走进了这个队伍。路上风景美丽自然不必说,到了山脚下,驴头交代了时间安排,注意事项,驴友们便兴高采烈向山里进发。
红了的,黄了的,依旧葱翠的树木、庄稼、果实,贪婪的看不够。阵阵微风裹挟着秋的芳香,醉得走不动,还时常能摘到些野果。队伍中有个小女孩,极可爱,带给我们一路的欢笑。在我看来,这简直是人间仙境,万万不可辜负。手中的相机、手机咔嚓咔嚓不停歇。
随着进山的深入,路越来越难走。驴头在前面探路,我和小尹紧跟着大队,不敢懈怠,生怕掉队,在有人停下来的时候才肯放慢速度喘口气。山,越来越陡,脚下已经没有了路,上山越来越困难。要紧紧盯住脚下,计划着下一脚放在哪,要抓到可以给力的任何植物或石头,要戳牢山杖。
我终于知道了什么叫驴行,驴行就是不走人道走“驴道”。沿着台阶上山,坐着索道下山,举着吃的,拿着喝的,听着音箱的音乐,悠哉悠哉的边走边逛,那叫旅游,这驴行完全不一样呀。
不消半个时辰,已经汗流浃背了,除了体力的消耗,更有精神的紧张。出现开阔地时就迫不及待地坐下来,休息补给。有几个年龄稍大的大哥大姐,经验丰富,装备齐全,走起来轻盈敏捷,总是在前面招呼大家。像我这样坐下就不想起来的,那大姐时不时的就拉我一把。
看看前面驴头指定的目标,再回头看看走过的路,顿觉压力好大。无限风光在险峰,绝不轻言放弃,走起,我和小尹牵手前行。随着海拔的升高,山风越来越大,索性散开头发,让长发飘飞,找块平地,摆着各种年轻人才会摆的POSS,互拍、自拍,乐此不疲。忽然诗兴大发——看我长发及腰,秋日艳阳高照,层峦叠嶂秀发飘,美轮美奂景色好,青山予怀抱。
驴头一声令下开始了新的路程,望着那陡峭的山,我和小尹切切私语,咱抄近道下山吧,或者在这等他们回来,但很快被告知,下山不走来时路,只能向前。跟着大队,硬着头皮向前走吧。走着走着,一抬头看见两个并不年轻的女驴友,已经在另外的山头上,举着长焦,或趴或蹲或倚,寻找着角度,采撷着美景,看得我心惊肉跳。
但最为惊心动魄的是我下一脚不知道放哪,有荆棘,要看好才可抓,有碎石,踩不稳要滑,有大石头需要攀爬。向后没有退路,也不敢退,向前惊险恐怖,腿肚子发抖,声音发颤,刚才那长发迎风飘飞的惬意,瞬间荡然无存。驴头还在前面指挥,鼓劲。万般无奈,手脚并用,但仍然收效甚微。体力好,有经验的驴友,前面拽后面托的,让我总算跨过个了一道道险关。到达山顶,又沾沾自喜起来,第一次驴行,我居然能至此,了不起,为自己点个赞!
要下山了,唯一通道是从山缝隙里穿过,我心生畏惧,看着别人轻盈敏捷的通过,只有羡慕嫉妒恨的份儿。自己经验体力均不足,于是戏谑道,借机会感受一下滑滑梯吧。也不怕被人笑话了,也抛开形象不顾了,坐在石头上,从夹缝中滑了下去。那惊恐、无奈、滑稽的表情,被驴友的相机抢下了。现在回味那一刻,虽然心有余悸,却也很有超越感。
上山容易下山难,侧着身子,脚步横着,螃蟹一样,与小尹手牵手,一步一步下山。待到山脚下,回看山腰上互相咬扯着的“小螃蟹”,我也是看醉了。驴友真是热心,抢拍了一组一组的蟹行图。看看走过的路,山真是不高,却走得我心都出汗了。
大大小小的山,也登过几个,常炫耀自己可以不借助任何外力登上泰山山顶,曾多次与祖山的木兰女合影留念,然后轻松自如地走下山去。但那都有台阶,一路又有水果、食物售卖,有石墩、台阶可坐,而这是驴道,真是没有可比性呀。
有了第一次的尝试,就会有大胆的继续,我要做一头快乐的驴子。
散文 篇8
少时,坐在南岭上望北山,会想山那边有什么呢?
一想三十年。万水千山走遍,却没有去探寻这少年时的念想。生命里的许多时刻,我总爱舍近求远。
那天,晴得很好,一线如翠,百里的青山尽在眼前。我从当年坐的地方出发,一路向北,去践行迟到的追寻。
也就四个小时,到达在我八里山的房子前能看到的最高的山上。顺坡下去,有村有树,也有人家。只是有屋无人,庭树寂寂。四顾无声,我心里有味难言。
拐过一个弯,忽闻鸡鸣。见几树槐花,在院墙角飞白撒雪。艳阳当头,门前沟底下的小麦正在扬花。麦田西头,是青青的菜园。花木扶疏中,有老翁老妪准备浇地。
我走过去,他们站起,亲人般问道:“回来了?”
地头有泉眼,用铁锨一挖,水便顺势流入田里。但老人太老,干着吃力。我接过工具,干了几下就找到了当年的感觉。
老人让我坐下,虽是初识,我们却很快说到了一块。前唐后汉,地北天南,他们老夫妻咧开没牙的嘴大笑着。
中午,老人家擀了面条,菠菜随着下锅。我吃了两大碗,喝了一碗面汤。
我要走,他们不舍。最后我们约定,以后我周周来,和他们说话,帮他们干活。老人说,整年见人太少,心可空。他们说山里的食物吃不完,让我把小麦、豆子、番茄、青菜带到山外,滋养我那没到过这山中的孩子们。
我的心,开始牵念这久想一遇的北山了。
散文 篇9
傍晚,总是那么美丽,那么迷人,令我陶醉,又让我久久难以忘怀!
眯着刚醒的眼睛,听着一串串风铃的响起,我想这是微风在摇摆它。在一串串清脆的铃声中,我终于从那美好的梦中完全醒来,霎间一惊,哦,原来已经到了傍晚。
仰头看西边火红的天空,火烧云就象那一串串晶莹剔透葡萄,可口的直让我流口水;突然,我看到了紧靠"葡萄”云就象一只可爱的猫。好熟悉,对,就是我在老家时养的那只死去很久的云猫。一种莫明的伤感不由的在我心徘徊。想起4岁里云猫刚到我家时的情景,它就是我的天使,父母不在时它是我最亲的人了。如今我在父母的身边了,可云猫却不在了!
拉回跑偏思绪,继续忘记看火烧云,天色已经暗了不少,大半个夕阳落到了山后边。在小半个夕阳左边的那朵火烧云,就象那串风铃在风上慢慢的摇曳;还有朵象是城市中的矮房子;一朵象是雪莲花;一朵大的就象是食草的孔龙……
不知道过了多久了,夕阳全部落下了山,月亮静静地升起。那幽幽的月光洒在我的身上,一只只萤火虫围绕着我,风儿吹动我和长发,任由我的思绪乱撞,我知道,自由自在的暑假就要结束了。
明天上午,就要回慈溪了,这是在暑假里最后一次在老家看火烧云了,留恋难以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