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欣赏【精选7篇】》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散文欣赏【精选7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散文欣赏 篇1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灵感思维 多元化 音乐欣赏 审美心理
一、创造性思维的多元内涵
创造性思维又称创新思维,是人类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创见性的高级精神活动。由于它可以提供新颖独创而有价值的思维成果,因此是开拓人类未知领域,进行科学研究和艺术活动,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
创造性思维的总体特征是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尽管目前心理学界对其结构研究表述不一,但已达成两个共识:其一,创造性思维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所独具的一种高级心理活动。其二,创造性思维具有多元化的结构内涵,不同的活动内容(如艺术创造)创造性思维也不完全相同。就音乐欣赏而言,其创造性思维必须建立在聆听感知的基础上,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但当对音乐感受从情感欣赏上升到理性分析阶段后,又必须有一定的逻辑思维的参与。
当然,创造性思维主要有发散性思维和集合性思维两种成分,其中发散性思维上不按常规,寻求变异,多方找答案,具有流畅、变通、有效等特征,因此是重要的。而集合性思维是根据已有的信息,经过分析判断获得正确答案的思维,具有集中、求同、独立等特征,二者相辅相成。
灵感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突发、独创和模糊等特征。顿悟是灵感孕育成熟的标志,故灵感思维也叫顿悟思维。在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灵感思维起着突变和飞跃的作用。如作曲家在构思音乐作品时,往往会突然从心灵深处迸发出特有艺术魅力的崭新音乐主题或旋律,这就是灵感思维的表现和结果。所以,灵感思维具有明显的创新因素。音乐欣赏中的灵感思维是存在的,有时还超越音乐范畴,给审美主体带来顿悟。如物理家爱因斯坦在研究相对论的最后关头,是他自己演奏的小提琴音乐给了他灵感,产生了“相对论”。
创造性思维蕴含的直接性思维、形象思维、发散思维、集合思维、灵感思维等,呈现出综合而复杂的有机结合状态,不同性质的创造性活动会有不同的侧重结构,绝不是单一的思维综合模式。此外,必须指出的是: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前提,没有本专业的扎实素养,创造性思维将会变成无意义的“天马行空”式的思维是绝不能转化为创造力的。
至于音乐欣赏中的创造性思维除了遵循以上规律之外,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的积累也是十分重要的。没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是很难展开有意义的联想和想象的,也就无从创造性地感受音乐和理解音乐,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是音乐创造性思维的一种特征。
二、音乐欣赏是发散性思维和集合性思维的并存
在音乐欣赏这种审美活动中,通过音响激起情感体验,从而展开想象的和联想。这一心理活动既遵循一切文学艺术欣赏过程的普遍规律,又有音乐审美的特殊内涵。造型艺术的欣赏是以视觉形象为依据,文学欣赏是以语言和文字所描写的人物形象和客观事物为依据,它们都有产生想象、联想的具体对象和依托,都是在作品内容确立的“实体”范围内进行再造想象的。但音乐欣赏的对象是看不见、摸不着,又没有具体的语义内容(歌曲的歌词是文学性质,也是音乐和文学的综合艺术),存在表现内容不确定的美学特征,因此,音乐欣赏中的想象、联想更为自由、更为广阔,不仅有再造想象因素,而且具有创造想象的成分。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可根据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所以,德国的康德把音乐称为“自由美”,此外,黑格尔认为音乐的“中心内容就是主体性”。
在音乐欣赏时想象、联想等心理可按照思维网络运转,就需要可能展开全面的、开放的、广泛的思维活动。这种发散性思维可使同一首乐曲在不同听众的心目中产生不同的音乐形象,而这些音乐形象绝不相同。如在聆听《十面埋伏》时每人都会根据小标题创造自己所感受到的审美意象,是一种极其自由的审美享受。有的教师把乐曲的小标题画成风景画,让学生看画聆听音乐,结果是学生虽然形成音乐和视觉形象的联系,但极大束缚学生的发散思维。这说明片面追求形象思维定势,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必须指出的是:音乐欣赏只有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残缺,必须辅以集合性思维,才能完成从感性欣赏到理性欣赏的全过程。这不仅是因为一个完整的创造性思维构成必须由发散和集合相辅相成,而且因为音乐是现实生活在人们思想情感上的一种审美反映,音乐是有一定内容的,特别是在绝大多数的标题音乐中,其内容是确定的,如果发散性思维太离谱,而不能回到集合性思维上,往往会产生错位的答案。我曾做过一个实验:将协奏曲《梁祝》播放给不熟悉此曲的学生听,然后在纸上写出此曲表现的是什么内容。结果有多种答案,如浪漫爱情、抓坏蛋等,而真正写出的只有一个平时经常听音乐,了解此曲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自由想象表现出来的创新精神,但却不能肯定他们给出的答案都是正确的。这不叫和学生“作对”,而是引导他们善于将发散性思维和集合性思维结合起来思考问题,这是发展音乐创造性思维的科学途径。
三、音乐欣赏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统一
和所有的艺术审美活动一样,音乐欣赏必须从直觉感受出发,通过音响激起想象、联想,从而进入形象思维过程。和其他艺术欣赏相比,音乐形象思维是以音响激起的感情体验为基础的。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情感积淀、文化修养不同,因此感受音乐时的情感体验也不尽相同。正如音乐家柯克在《音乐语言》一书中转引兴德米特观察听众对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不同反映:“一部分人似乎在群众感到深深的忧郁;另一部分人感到是一首骂人的诙谐曲;第三部分人则感到这是一首具有压抑情绪的田园曲。”这一方面说明了音乐表现内容的不确定性和音乐欣赏中发散性思维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证实了情感体验在音乐欣赏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所以,有人认为“音乐形象实质上就是情感形象”,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从审美心理看,音乐欣赏中的形象思维绝不会停留在情感体验阶段,它可凭着情感体验和生活经历的积累,通过联想、想象等心理过程,再造、重组出新的审美意象,这种审美意象的孕育成熟过程就是形象思维的创造过程。听者可伴随音乐音响的流动,在脑海中自由地演绎出许多生动的画面。这种形象思维创造的自由性和能动性是其他艺术不能比的。虽然有的音乐美学学派对音乐形象持否定态度,但音乐欣赏作为一种艺术实践活动无一例外地要用形象思维仍是更多学者的共识。特别对中小学生来说,音乐是可以感知的,音乐是有内容的,首先必须通过形象思维将他们引入音乐殿堂。鉴于中小学生生活阅历浅,缺乏对客观世界的直觉经验积累,因此,借助歌词、音乐标题乃至文字(语言)说明等非音乐因素建立起沟通形象思维的桥梁,自然是十分重要的。
然而音乐欣赏的目标不单纯是感官的和情感的愉悦,而必须实现精神的升华和理性的领悟,因此要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辅以逻辑思维,使该感官—感情欣赏能上升到理性欣赏层次,使生动形象的感性体验和准确深刻的理性认识完美地结合,以实现审美心理活动的完善和飞跃。音乐欣赏中的逻辑思维主要表现在对作品的理性认识与分析方面,它不仅包括音乐内容在通过形象思维感受后的理性定位,而且要从各种音乐表现手段(如调式、旋律、曲式、和声、节奏等)方面进行分析。在交响乐等严肃音乐中(如贝多芬的交响曲)还包括哲理性的领悟,从而对音乐作品进行全方位的、准确的审美评价和论述。
从上述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完美的结合过程来看,无论是情感的体验,还是对理性的理解,都离不开“三度创造”的因素。人们常常把音乐欣赏说成是“三度创作”(作曲为“一度创作”,表演为“二度创作”),无疑是对音乐欣赏和创造性思维密切关系的有力论证。当然,音乐欣赏仍是形象思维为主。尤其是婴幼儿童对音乐的认识,很难展开理性认识和分析。可是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情感体验的丰富,对音乐理性的欣赏逐渐加深,审美心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四、从多元性的审美心理中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有了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音乐欣赏的创造性思维内涵不仅是多样的、复杂的,还有依靠协调作用。形象思维是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而发散性思维是产生创造心理的核心机制。两者占有重要位置。逻辑思维、集合思维、灵感思维有机结合,才可使创造性思维有明显效果。我们应全面地看到:音乐欣赏中的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多元一体的审美心理机制,其中多种基因辩证依存,不同的音乐类型、不同的年龄层次其各种基因所产生的作用就有所差异。例如歌曲、标题音乐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而无标题音乐形象思维带有更多的主体自由性,发散性思维更为突出。我曾做过一个实验:将有标题音乐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让八年级的学生去听,最后结论却不同。有的学生说小提琴好听,有的说大提琴好听,还有的却说大锣好听,是什么让其有不同的说法呢?当然是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梁祝》取材于民间故事,作曲家并没有通过音乐复述故事的意图,而是根据音乐发展的逻辑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并把它们作为乐曲的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的内容,以表现梁祝的忠贞爱情和他们对封建宗法礼教的控诉、反抗,在作品中楼台会中的一段音乐小提琴和大提琴的对奏分别是梁、祝依依惜别时的感情交流,这是音乐抒情的一种方式。这种音乐抒情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
在“草桥结拜”中突然出现了不协和的大锣,打破了所有音乐的和谐,学生的反应是不好听,甚至可怕。那么这种不协和的大锣就代表封建势力的到来,最后“化蝶”音乐又回到重复主题音乐之中,让学生通过对《梁祝》的分析,寻找多方答案。这时发散性思维对学生来讲是十分重要的,每个学生对音乐作品会逐渐加深,从多层次的审美心理上培养其自身的创新思维。特别是中小学生欣赏音乐时,以对形象的联想、想象为主,其发散性思维十分活跃,应鼓励其创新精神,但由于知识、生活积累不足,大多须回到集合思维中寻求正确答案。成年人聆听音乐时,所产生的形象思维与主体生活经验密切相关,既有个体差异性,又有群体共识性。至于交响乐等高雅音乐更容易为文化修养于生活阅历丰厚的知识层人士所青睐与享受。
当我们粗略地探讨音乐欣赏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和创造性思维活动规律后,则感到当前在音乐欣赏教学与创造性思维的理念与实践中,有以下几个问题必须澄清:
发散性思维不等于创造性思维:二者是被包容与包容的关系,有密切的关联,但不能合二为一,不能画等号。创造性思维离不开发散性思维,但仅有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也就成了空中楼阁,难以生成及生效。但在有的文章中将二者混为一谈,认为只要启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就是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这显然是认识上的片面。正是由于不了解创造性思维的丰富内涵,因此在实践上出现了“只要发散,不要集合”的偏向。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贵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但最后大多要回到集合思维上,以获得正确的答案(特别是因为中小学音乐欣赏曲目大多为声乐作品及标题性音乐),获得正确的音乐知识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有价值的思维方式,它有启迪智慧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开拓进取、创新求异的精神,但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创造能力。有时通过聆听音乐还会萌发和获得超音乐的灵感。但各种创造力的培养是一个较为庞大的并带有较强专业性的系统工程。泛提音乐欣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也是不够准确的。
总之,音乐欣赏与创造性思维关系极其密切,但必须正确全面地认识它、科学合理地处理好二者在教学中的实践,以促使审美教育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2002年各期。中国音乐教育。
散文欣赏 篇2
2.学习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发展想象力,。
3.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树立爱护鸟的意识,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实物投影仪一台,幻灯片若干(配乐朗诵散文),录音机一台、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根神奇的魔术棒,看一看它会变什么小动物?(教师变魔术)对了!是小鸟。”
2.师:“在大森林里,有许多许多大树,大树上有许多许多小鸟,小鸟都爱唱歌,小鸟的歌会落在什么地方?(幼儿想象表述)
3、过渡:“小鸟的歌真美!真神奇!让我们来听一听散文里是怎么说的?”
[放音乐1]
二.初步感知散文的主要内容。
提问:(1)小朋友,刚才听的散文的名字叫什么?
听了这首散文,你觉得怎么样?
(2)散文里你听到了什么?
过渡语:小鸟的歌会落在什么地方?那里变得怎么样,我们再来听一听散文。
[放音乐2]
三.分段感知散文内容。
教师逐一出示图片,并朗诵散文。
第一段提问:森林里有什么?大树上有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第二段提问:小鸟的歌洒向哪里?在树枝的缝隙里泻成了什么?
小鸟的歌掉在哪里?草尖结出了什么?
小鸟的歌落在地上,地上就长出了什么?
第三段提问:小鸟的歌投进溪水里,游成了欢蹦乱跳的什么?
师:“你听,森林里到处都是小鸟的歌。”
教师小结:小鸟的歌真好听,落到哪里,哪里就会变得很美、很美!
四.幼儿学习朗诵散文。
(1)幼儿观察画面,一起轻轻地念散文。
师:“我们用优美的声音轻轻地念一念散文。”
(2)启发幼儿根据画面大胆讲述来散文内容。
师:“小朋友念的真不错!下面请小朋友拿着图画纸,按着1、2、3、4的序号把这首好听的散文念出来,你可以念给自己的好朋友听,也可以念给后面的老师听。
(3)幼儿完整念散文一遍。
五.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1)讨论:小鸟的歌还会落在哪里?长出什么?
(2)师:“下课后我们把小朋友说的话,画成美丽的画,然后编进散文,好吗?”
六.结束部分。
散文欣赏 篇3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散文领域里成就很高的作家,但我们发现他还是现代中国一位出色的语文教育家。只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总是无法摆脱朱自清是一位现代著名散文家的深刻影响,或者说朱自清大量的文学创作尤其是他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成就多少有些掩盖了他实际上相当丰厚细致的语文教育思想。朱自清1920年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先后在杭州第一师范、扬州第八中学、吴淞中国公学、台州六师、温州第四中学、宁波四中等校任教,1925年-1932年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系主任,1937年抗战爆发后,随学校南迁,任昆明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其教育论著有与叶圣陶合著的《国文教学》、《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标准与尺度》和《语文拾零》等。我们把目光从他的散文作品转移到他众多的教育论著,明显可以看到他的语文教育思想自成体系。我想:站在历史的长河中,以今天的眼光第一次审视作为语文教育家的朱自清,不断地从各个方面来加深对他的教育思想的认识,将十分有助于提高我们目前以及将来语文教育发展解决重大问题的自觉性。我们把朱自清关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方面的独特主张和论述,总称为朱自清的语文教育思想。本文不揣冒味,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一、“使学生了解本国固有文化并且提高欣赏文学能力”的教育目的论
他在《古文学的欣赏》一文中相当独特地提出了语文教育的两项目的,非常值得我们注意:一是选读古书,了解、认识和接受本国固有文化。二是以欣赏作为情感的操练,设身处地地欣赏古文学,弄清古文学的立场或扬弃或清算,培养欣赏力和批判力。朱自清把语文教育的远大目标确定在了解本国固有的灿烂文化,加强民族意识并以此提高学生欣赏文学的水平,这种观念显然区别于语文教育就是讲授语文知识使学生语文成绩考试合格或者语文教育就是一种解析作家作品和语言现象的学术研究的一般观念。朱自清这种对语文教育目的的崭新揭示让我们感觉到了他的一种具有特定意义对于前人的举步跨越。他还认为:中国人虽然需要现代化,但是中国人的现代化,得先知道自己才成。这表明朱自清正是一位独尊本国固有文化的理论家。在他看来,本国固有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奔向未来的一个重要依据,而且也是语文教育必须把握的一个重要目的。在这方面,朱自清把语文教育独特地理解为一种继承文化遗产宏扬民族精神的特殊行为,这显然体现了他个人的特色。
朱自清所主张的“了解本国固有文化”是指津津有味地接受古文学的篇章字句、语体、词汇、成语、风格和技巧,设身处地地接受古代作家的写作态度、喜怒哀乐爱恶欲。他认为语文教育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借助对古文学的了解来帮助青年人信古、学古。他说:“有些青年人以为古书古文学里的生活跟现代隔得太远,远得渺渺茫茫的,所以他们不能也不愿意接受这些……我想从头说起,尽管社会组织不一样、尽管意识形态不一样,人情总还有不相远的地方,喜怒哀乐爱恶欲总还是喜怒哀乐爱恶欲,虽然对象不尽同,表现也不尽同”。[1]朱自清的这种见解清晰地指明语文教育的使命即要求我们把青年对我国固有的文化精萃的疏远变为对它的亲近。朱自清以为无论古今人物、人情总还有不相远的地方,人类的喜怒哀乐爱恶欲可以跨越历史的长河彼此仍可相互伸展,以此达到青年读者与中国固有文化的思想精神的相互融合。朱自清着眼于古今情感上的联系来亲近、认识和了解中国固有文化,实际上是从方法途径方面强调了在语文教育实践中怎样达到了解本国固有文化这一目的。
另一方面,朱自清又提出语文教育的另一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接受文学,培养欣赏力,培养批判力。他说:“接受文学,我们有我们的立场。得弄清楚自己的立场,再弄清楚古文学的立场。所谓知己知彼,然后才能分别出那些是该扬弃的,那些是该保留的……自己有立场,却并不妨碍了解或认识古文学,因为一面可以设身处地地为古人着想,一面还是可以回到自己立场上批判的。……这‘设身处地’是欣赏的重要的关键,也就是所谓‘感情移入’。”[2]这段话今天看来似乎相当普通,但其体会切身,因而其意义也就不同寻常。它指出了欣赏的首要问题是解决立场,并且作品的立场和读者阅读时自我的立场更不能混为一谈。这里清楚地说明以坚定的立场和批判力对待文学是培养学生欣赏文学能力的第一要义。这种说法反映出欣赏能力培植的关键又在于对作品的感情移入即设身处地地体味原来作家作品的喜怒哀乐。这样特殊的意义,理应真正深刻地通过语文教育的课堂介绍给自己的学生,让这些体现中国最主要的文化历史内涵的作品从培养学生的欣赏力批判力的角度出发给学生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倘若真正着眼于发掘学生欣赏文学的能力,那么朱自清的这些见解是颇为崭新的。
散文欣赏 篇4
关键词:教材整合;题材;作品;话题。
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转变,新教材从选文到编排都有了巨大的改变。篇目多、范围广,面对有限的课时安排,许多教师感到无所适从。笔者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以供同仁参考。
1.按题材进行整合
为了让学生对不同题材中常见意象、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有系统认识,我挑选部分诗歌篇目并整合为以下五个方面:
(1)咏怀诗:杜甫《蜀相》、陆游《书愤》。这两首诗的整合旨在让学生了解咏怀诗中常见的对偶、用典故两种表达技巧,以及咏怀诗中常见的情感:怀才不遇、仕途不得志、壮志难酬、报国无门。
(2)怀古诗:李白《狱中览古》、姜夔《扬州慢》。这两首诗的整合可以让学生了解怀古诗写作顺序(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表达技巧方面可以指导学生关注对比(今昔对比)、用典故、反衬、以乐景写哀情、借古讽今等。怀古诗在情感方面主要抒发对国运衰微的感慨之情,昔盛今衰的感慨之情,个人壮志难酬的忧愁之情,揭露统治者的奢侈和腐朽。
(3)闺怨诗:李清照《一剪梅》、温庭筠《菩萨蛮》。这两首词的整合可以设置以下问题贯穿教学:①两位词人分别选了哪些景物入词?②在抒情方面有何异同?③分析“鸿雁”和“鹧鸪”两个意象。
(4)思乡怀人诗:纳兰性德《长相思》、韦庄《菩萨蛮》。古代交通工具不发达,外出远行多路途艰险,古人漂泊异乡时思乡之情格外浓烈,这两首词的整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5)山水田园诗:孟浩然《夜归鹿门歌》、王维《积雨辋川庄作》。山水田园诗多以质朴的语言来描绘和平宁静的田园画面或悠闲自得的隐居生活,运用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的表达技巧来抒发诗人对世俗的厌倦,对隐居山林生活的向往,对闲适的田园生活的热爱。
2.按作家前后作品之间的联系进行整合
通过对同一作家前后作品的对照,我们可以捕捉到作家情感的变化。
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和《将进酒》。两首诗的整合可以让学生对李白的诗风从豪放到狂放的转变有所了解。《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在长安饱受权贵的打击和排斥后的作品,诗人倾注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为世人描绘了自由自在的神仙世界,是诗人仕途破灭后寻求精神上自我安慰的表现。现实的残酷使他发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呐喊。八年后,诗人创作了《将进酒》,“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是诗人对权贵又一次呐喊,是豪放向狂放的转变,是李白仕途彻底破灭的挣扎。
3.按话题进行整合
为了改变单篇教学散乱的状况,我将教材中部分散文篇目整合如下:
亲情话题:《祭十二郎文》《项脊轩志》。前者写了兄弟手足之情,后者写了夫妻之情。两篇文章都是讴歌亲情的典范。
治国之道:《六国论》《伶官传序》。前者讨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后者探究了后唐庄宗得天下与失去天下的原因,两篇文章都采用借古讽今表现手法,通过对历史故事的分析,意在告诫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
山水游记:《过小孤山大孤山》《游沙湖》。两篇文章都是游记类散文,在记述山水景物、名胜古迹的同时,将抒情、议论和相关的传闻逸事融入其中。
人物传记:《方山子传》《大铁椎传》。前者传主是文士,后者传主是武士。苏轼写方山子放弃功名利禄,自甘淡泊贫贱的行为,实则写自己仕途不得志。魏禧将大铁椎刻画为特定历史条件下身怀绝技的“异人”,实则曲折隐晦地表达了自己广泛结交复明志士,但终无回天之力,难酬复国的志向。
4.按其他方式进行整合
整合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和其他材料进行创造性整合。
(1)与课外相整合。《种树郭橐驼传》和《病梅馆记》,两篇文章都提到了树,可以设置以下问题贯穿教学:①两棵树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②在写作手法上两篇文章有何相似之处?③作者通过树想要揭示何种道理?两篇文章都用到托物言志表达技巧,表面上是写树的栽培等问题,其实探讨的是对人的培养问题。
(2)借助音乐素材进行整合。流行歌曲,旋律优美,贴近生活,学生对歌曲中的名言佳句易学易记,许多古典诗词已被谱曲传唱,因此,我整合了李煜的《虞美人》(邓丽君演唱的)和李清照的《一剪梅》(安雯演唱的)。
散文欣赏 篇5
设――巧妙创设优美意境
意境是诗歌的灵魂,而散文诗作为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在美学上尤其讲究意境美。意境是客观之景与主观之情的水融,两者虚实相生,情因景而生,景因情而活,故而意境极具感染力。虽说“意境”并不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玄妙之物,但对幼儿来说,如何感受散文诗中的优美意境,确实需要教师借助手段巧妙创设。如散文诗《绿色的梦》:这是一个特别的晚上,大家都做了一个特别的梦。小兔子梦到了绿茵茵的草地,草地上五颜六色的花儿,是她美丽的发夹;青蛙梦到了绿绿的荷叶,田田的荷叶下,是他的好朋友小金鱼;瓢虫梦到了绿绿的叶子,晶莹的露珠里,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幼儿梦到了绿色的小岛,绿色的清香沁到了他们的心里。整首诗里描绘了优美温馨的意境,教师是这样创设的:首先把活动室布置成了一个绿色的世界,有绿色的窗帘和许多绿色的物品,多媒体里播放的是诗歌中描绘的绿色场景,幼儿们在这样的场景里,倾听着舒缓的摇篮曲,感受到轻松浪漫的氛围。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幼儿思考和想象:在这绿色的世界里,小动物们会做一个什么样的绿色的梦?如此巧妙地为幼儿营造出优美的梦幻般的意境,为幼儿的散文诗赏析搭起一座想象的桥梁。
讲――教师声情并茂讲述意境内涵
鉴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他们对散文诗的欣赏与创造不可能像成人那样直接通过阅读文字而获得,更多地需要依靠教师的朗诵来感受。
首先,教师要认真鉴赏散文诗,把握作品准确的感情基调,是清新自然、优美舒缓,还是活泼明快、诙谐风趣,这样才能恰如其分地进行朗诵表达,有助于幼儿对作品情感的感受和领悟。其次,教师在示范朗诵作品时,所投入的感情还应该是真挚自然的,是在充分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流露出来的由衷的喜爱、自然的陶醉,这些会带给幼儿很深的感染力,会更好地激发幼儿对诗歌的喜爱。如在一次观摩活动――诗歌《夜里什么人不睡觉》的欣赏教学中,老师怀着对晚班工作者尊重以及崇敬的感情朗诵了诗歌,幼儿们听得热泪盈眶,甚至有幼儿表达:“老师,我长大了也想做一名这样的人!”观摩的老师听了都大为动容。
解――寻求多种方法化解赏析难点
散文诗欣赏教学中主要存在两大难点:一是对想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的理解;二是对诗歌结构的把握,尤其是前者成为幼儿散文诗欣赏的障碍。所以,有效化解难点是幼儿散文诗欣赏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多年实践,笔者总结出以下有效方法:
1.丰富感知
在活动开展前,教师如能带幼儿对诗歌中的内容进行感知,有助于幼儿对散文诗的欣赏学习;如果教师能注意分析作品中的难点,在丰富感知时有意识地给予引导,则更能提高幼儿欣赏学习的效果。如散文诗《春天》中有这样一句话:小池塘笑了,酒窝圆又大;小朋友笑了,咧开小嘴巴。很显然,后一句属于白描,容易理解,前面一句把小池塘比作小朋友,把涟漪比作小朋友的酒窝,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小池塘的活泼可爱。但这个比拟手法对缺乏生活经验的城市幼儿来讲很难领会,因此,活动前教师可带幼儿去观察小池塘,和幼儿想办法制造出一些涟漪,既增加了幼儿们的感性经验,又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小池塘的喜爱之情,更有助于他们对作品的理解。
2.巧妙设问
提问对于幼儿语言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散文诗欣赏教学中,以下两种设问最为行之有效。一是在作品奇特想象处设问,引发幼儿对文学手法运用的理解和感悟。如散文诗《我家小池塘》里这样描写小池塘的夜景美:晚上太阳去睡觉,池塘摇着月亮,小鱼和星星悄悄捉迷藏。这时老师设问:“为什么天上的星星会和池塘里的小鱼捉迷藏呢?”这个问题很好地促发幼儿思考,从而明白小鱼是在和星星的闪闪倒影捉迷藏,这是多么大胆而奇妙的想象。这样的设问,就能启发幼儿更好地领悟这生动奇特优美的诗歌意境,起到点题的作用。二是在作品情感升华处设问,帮助幼儿理解作品情感。如散文诗《夜里什么人不睡觉》中有如下描写:在黑夜的星空下,火车在大地上奔驰。……车上的旅客睡得又香又甜,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在火车上,夜里不睡觉的,还有他们……教师提问:为什么旅客睡在火车上会又香又甜,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启发孩子思考,原来是火车司机开车平稳、工作人员照顾细心周到,从而很好地领悟了作品表达的对晚班工作者尊重和爱戴的情感。
3.多媒体技术辅助
恰到好处的多媒体技术手段,对化解赏析难点很有帮助。一方面,恰当的动画能再现散文诗中的形象,特别是动态形象,从而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作品。
另一方面,适宜的音乐能激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选择与幼儿文学作品相通的乐曲,把音乐与文学结合起来,以优美的旋律创设美妙的情境,渲染气氛,使幼儿耳听心动,更容易进入文学作品所描绘的情境。
4.运用小图标
小图标的运用能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句式和结构。如散文诗《春天》是这样描写的: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黄的迎春花,红的桃花……春天是一本会笑的书,小池塘笑了,酒窝圆又大;小朋友笑了,咧开小嘴巴……春天是一本会唱的书,春雷轰隆隆,春雨滴滴嗒……我们利用小图标,按诗歌结构把图标摆成三段,每段的第一句分别摆上表示颜色、笑容和歌唱的图标,诗歌中出现的一个个物象在下面分行摆放。这样的图标设计,不仅有助于幼儿对诗歌整体结构的理解,也有助于幼儿对诗歌内容的认知记忆和创编表达。
导――引导幼儿
在散文诗欣赏教学中,教师还可创设环境,引导幼儿用多种形式进行自主表达,从而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1.语言表达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表达,如问孩子“喜欢作品中的哪句?”“觉得哪一句特别好听?”说说“为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对诗歌的感受,也可以请幼儿一起有感情地朗诵美的诗句。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拓展表达,让幼儿通过这样的表达进一步领悟诗歌意境。
2.绘画表达
欣赏诗歌后,引导幼儿用喜欢的绘画方式做进一步的表达。如欣赏了诗歌《春天》,幼儿们和同伴合作,按照诗歌意境,把“春天”做成一本本大图书,用画或撕纸粘贴的方式,进行创作表达。
3.肢体动作表达
如散文诗《落叶跳舞》中,教师让幼儿把自己装扮成落叶,按照诗歌中的动态描绘,用身体动作表现。在幼儿们肢体表达的过程中,教师启发引导幼儿如何表达出“欢快”“自在”“热烈”等情绪,从而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意境。
散文欣赏 篇6
“文学欣赏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审美认识和评价活动”,指的就是读者通过语言的媒介,领会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获得对文学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从而得到一种审美的享受。要达到审美享受这一目标,不仅要求作品本身有着饱含作家情感态度的生活内容和美的形式,更要求欣赏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欣赏底蕴,否则,再优秀的作品也难以引起读者的美感。
首先,作为文学作品的欣赏者应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趣味和期待视野。审美趣味受社会和个人的双重影响,但个人又是其中最为主要的因素。每个读者由于自身条件、所处环境、兴趣爱好、生活实践、文化教养、人生追求、情感倾向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他对文学作品的内容风格、主题题材、表现形式等有所好恶,也直接影响了他在欣赏作品时所获得的审美享受。例如,钟嵘《诗品》中对汉魏六朝的诗歌和诗人的分类无疑是受作者诗歌创作标准的支配,他在《诗品序》中说“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1],由此可见钟嵘认为能否抒怨情,是真诗人和假诗人的区别,所以以反映现实、直抒胸臆为特点的诗人,如李陵、曹植、王粲、阮籍、左思、刘琨等人便受到钟嵘的青睐,并列其为上品。虽然审美趣味是以个人的主观爱好的形式出现的,但是从根源上说它却是人们隐于审美活动中的倾向性和鉴赏力的表现。每个人的审美趣味都不尽相同,不能强求一律,然而即使如此,却有高下之分,好坏之别,雅俗之鉴。如果没有健康高尚的审美趣味,我们就很难理解杜甫诗歌那深沉博大的忧患意识,也就难以享受其沉郁顿挫的美感;同样我们也难以和屈原《离骚》那一腔悲愤和耿耿情怀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所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为谓我何求”;相反庸俗低级的审美趣味也使得对作品的美感大打折扣,这些欣赏者往往专注于感官满足和生理刺激,这样的欣赏是低级的、肤浅的、表层的。例如南朝时描写宫闱妇女,表现娱乐色情享受的浮艳轻靡的宫体诗就受到众多王孙贵族的追捧,这不正是欣赏者审美趣味低下、生活情趣粗俗的表现吗?所以审美趣味的健康高尚和庸俗低级,不仅仅是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它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境界和精神文明程度。因此欣赏者在对作品进行认知和欣赏之前,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尽力培养高雅、健康、积极、丰富的审美趣味,提升自己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修养,形成自己独特、广泛、明朗的期待视野,进而对作品进行准确理解和美的欣赏。
第二,欣赏者还应具备丰富、细腻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直觉。“审美体验是人生意义的瞬间直觉”[2]。在艺术创作中创作者需要有此情感体验,作为欣赏者在阅读和欣赏的过程中也需要积极调动这些由日常体验而积累、升华而成审美直觉和情感体验。文学主情,它以全面表现和丰富人的情感为目的,在文学欣赏活动中,情感反应是文学欣赏的核心,是作者与读者的纽带。没有情感、心灵甚至生命参与的阅读是不能称之为欣赏的。如欣赏杜甫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虽然读者没有经历这样水深火热、流离失所的生活,但喜忧的情感经历却人人都具备,特定阶段诸事顺意,心境愉快,那么在他看来花儿似乎含笑,鸟儿也似乎唱得格外动听。相反,在某一时期遭遇挫折,忧愁悲伤的人,表现出心灰意冷,百无聊赖,良辰美景也仿佛有一种无可奈何之感,平时爱好的东西,一时也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充分调动这样日常的情感体验,力求与作者同声相应,与意境浑然一体,才能达到物我不分、如醉如痴的欣赏境界。正如朱光潜所论“毫厘之差,微妙所在。在这种生生不息的情趣中,我们可以见出生命的造化。”[3]同样一部文学作品在不同的读者看来,内涵不同,感受也因人而异。但对于缺乏诗性情感体验的人来说,他们本身感觉生活枯燥,烦闷无聊,丧失了对于人生的审美解悟和流连,又如何领略到文学作品中的奥秘和美妙呢?主客两合,物我同一是审美的最高层次,“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谈的不仅仅是创作中的艺术构思,同样也适用于文学欣赏的过程,“神与物游”,“物我两忘”不仅是对创作者的要求,同时也是欣赏者愉悦性情达于审美的最佳途径。
第三,文学欣赏要求欣赏者要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众所周知,艺术审美总是借助于具体可感的符号来进行,文学作品也是借语言、情节、结构等符号来塑造形象、表情达意。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不同文学样式有着各自不同的抒情特点、表现手法、叙事方式、行文构思等,所以具备一定的文学语言及文学文本的专业知识,有助于更好地欣赏作品。例如我们欣赏古诗词,首先要求读者有一定解读诗词字句的能力,了解诗歌大意,把握形象。其次,还要求欣赏者了解和掌握诗歌创作过程、文化背景及其他相关资料,形成对作品思想意蕴的深刻理解,加深感性的审美认识。再次,文学素养也包括对文学语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特别是对特殊语境中语词特殊意蕴、情味、旨趣、色彩、意象等的领悟能力,包括对文学语言的音韵、节奏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学语言的整齐、抑扬、回环等形式美的感受力。除此之外还包括艺术推想力,即将语言符号转换成为艺术符号,进行想象和联想,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有所补充和发展的能力。文学欣赏实践中艺术推想力的作用,体现于通过再建性想象的发挥,帮助读者填补艺术“空白”,把那些片断的、分散的、表面的印象集中起来从而整体把握艺术形象。例如欣赏我国古代诗词就需要充分的想象联想,“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描写的是孤舟江水之景,需要联想的是惜别惆怅之情;“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也只是概括叙述,到底木兰跨过了多少关隘,经过了多少征战,千山万水千难万险全在于欣赏者的丰富想象。因而通过想象填充文学空白是每一个文学欣赏者都应该具备的思维能力。当然文学的艺术推想力同时还体现于欣赏过程中对作品人物、内涵、主题、意蕴以及艺术构想的发掘,引导读者深入发掘作品意义,并对作品艺术上的成败得失,获得更加清晰的认识。例如欣赏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我们应尽可能发散思维,做一些必要的联想,由“大”、“孤”、“直”、“圆”等描述性的词语还可以联想到守边将士的劲拔坚毅和作者此次深入大漠的孤寂情绪等等,这样才能更能深入理解诗歌情景浑然一体,言不尽意的奥妙。
所以,文学欣赏是形象与感情、理解与想象、体验和鉴别相统一的审美享受和认识活动。作为主体的欣赏者,在认识审美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导的地位,因而其欣赏角度与欣赏者的艺术修养、文化素质、人生阅历和个人喜好等对于获得美感和精神愉悦有着重要的关系,所以培养审美趣味、丰富知识储备、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文学鉴赏力是每一个文学欣赏者必须做好的准备工作。
散文欣赏 篇7
七月的星光照亮长夜的路
七月的彩霞点燃心中的火
七月的山岭放飞欢畅的歌
七月的江河漾起笑的漩涡
七月是历史的纪念碑
凝聚几代人执着的求索
七月是辉煌的交响乐
奏响共和国壮丽的凯歌
看,共和国的大地上
到处生长着七月的向往
共和国的蓝天上
到处翱翔着七月的希望
市工商局庆七一“××杯”《岁月如歌》演讲比赛现在开始
首先,全体起立,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下面,我们给大家介绍今天出席我们活动的领导,他们是我市机关工委的领导×××,×××: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的到来。
我们这次比赛还得到了中国建设银行市支行、市鞋业有限责任公司大力支持和参与。在此我们表示最真挚的感谢。同时也欢迎他们的到来。
下面介绍我们今天比赛的评委,他们是:
中国建设银行市支行副行长:王××
市鞋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熊××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
请大家掌声欢迎!
下面我们首先以热烈的掌声有请局党组书记局长讲话:
我们这次比赛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四名,纪念奖若干名。还特设组织奖1个
比赛规则已下发各位评委和选手,我们在此不作宣读。
好!我们的比赛现在正式开始,请各位选手作好准备。
1、寒夜里多少英雄化作金星璀璨,硝烟里多少豪杰化作长歌浩荡,江河万里丰碑昂首,一部党史写满不朽辉煌。请欣赏来自建行罗××的诗朗诵《走进七月》
2、那飘动的是前赴后继的身影,那激荡的是奔腾不息的血液。《党旗飘飘》是局机关曾××从心底发出的一份对党的挚爱。
3、“七一”,一个伟大的名字诞生了,从此一个伟大时代也到来了。这就是分局胡××的散文《党的生日》请欣赏。
4、一艘满载希望与信仰的红船从南湖行来,他穿越血色黎明浓雾的弥漫,走过沧桑岁月历史的悲壮,驶向今天的富强和明天的辉煌。请欣赏分局王××的散文《七月的形象》
5、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前进的航向,伟大的旗帜你就是核心,你就是力量。请欣赏分局孙××的散文《党旗颂》
6、新时期造就新的一代,新的浪潮张扬着新时代的风帆。请欣赏分局陈××的散文《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7、散文《伟大的节日,光辉的旗帜》抒发了市建行彭对党的无比崇敬的情怀。
8、监管方式是我们工商科学管理的新举措。我们在这样管理下怎样工作,请听分局周××的散文《让我们在监管方式中前进》
9、下面,分局的余××将以满腔热忱朗诵一首《共铸民族魂》不表达她对祖国的深深爱恋。
10、伟大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已走过了82个风雨历程,她跨过了硝烟战火,战胜了无数次的灾难,今天她又以巨人般的力量击退了前所未有的疫魔。下面请听分局刘××的散文《党颂》
11、下面请欣赏分局谢××的散文《歌颂党的丰功伟绩、树立远大的理想》
12、人们往往把最美好的东西珍藏在心里,市建行的余××她的心中珍藏的是什么呢?请听她的散文《党在我心中》
13、下面参赛的选手是分局的何××,她的作品是诗歌《致“七一”党的生日》
14、这是一个难以忘怀的春天,这是一个从春天走向永远的春天,请欣赏局机关吴××的诗朗诵《永远的春天》
15、她普通,但她在普通中闪烁着伟大,她伟大,她又生长在广大的人民之中。《光荣的称号》是分局王××参赛的散文,请欣赏。
16、我们呼唤一个伟大民族的崛起,我们呼唤共和国的日新月异。下面大家欣赏的是散文《我心中的呼唤》参赛者,分局李××。
17、用镰刀为祖国收获希望,用铁锤锻打出共和国脊梁,让热血在那鲜红的旗帜上流淌,用生命去捍卫那金色的光芒,请大家欣赏来自分局蒋××的散文《光荣啊中国共产党》
18、是你给了我生命,是你给我一个家,不论我走到哪,不论什么时候,我也离不开她,请听分局方××的心声《我把党来比母亲》
19、火红的七月燃烧着希望,沸腾的时节奏响着进军的乐章。下面上场的是分局王××,他参赛的是诗朗诵《七月的赞歌》
20、灰色、艳丽是绝对不同的两种概念,但它们同时展现在我们工商人身上,又是那么样和谐、动人。有请分局赵××为我们演讲《灰色的制服、艳丽的人生》
21、你和太阳一同升起,映照着祖国每一寸土地,你和共和国唇齿相依,共同走过新的世纪,请听分局张××的诗朗诵《五星红旗你好》
2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她辛劳为民族,请欣赏分局肖××的散文《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3、举杯吧,朋友,我们为母亲祝寿,祝母亲永远年轻,祝母亲永远健康长寿,请欣赏市建行蔡××的《为82周年,干杯》
记者采访:①市鞋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熊××先生;
②由参赛选手谢××献上一首刘德华的歌曲《缠绵》。
(发奖仪式)下面首先请允许我宣布获得纪念奖的名单,他们是:
请选手们上台,下面有请中国建设银行市支行副行长王××同志、市鞋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熊××先生、市工商局副局长×××同志、市工商局副局长×××同志为获得纪念奖的选手颁奖,请大家掌声祝贺,同时感谢他们颁奖。
下面我宣布获得三等奖的名单,他们是:,请选手们上台,下面请市工商局副局长×××同志市工商局副局长×××同志、市工商局副局长×××同志为他们颁奖,同时感谢各位领导颁奖。
下面我宣布获得二等奖的名单,他们是:,请选手们上台,下面请市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同志、中国建设银行市支行副行长×××同志、市鞋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熊××先生为他们颁奖,同时感谢他们颁奖。
下面我宣布获得一等奖的名单,他们是:,请选手们上台,下面请市机关工委副书记张××同志为他颁奖,同时感谢张书记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