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散文【通用9篇】》
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学思想的盛世,诸子百家,学派林立。他们传承下来的思想文化,铸就了我们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如下是编辑给大家整编的先秦诸子散文【通用9篇】,仅供借鉴。
先秦诸子散文 篇1
关键词:先秦诸子散文;德育渗透;先秦诸子选读;中学生;教学方法
先秦诸子散文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瑰宝,是先贤留给我们珍贵的精神财富。学习诸子散文,了解诸子思想,不仅有助于学生审视古代社会,加深对传统经典文化的认识,更能启发和鼓励学生砥砺品格,涵养德行。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为中学生德育渗透提供了很好的材料。本文将从对本校德育状况的分析,对选文及其诸子思想的解读,及其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要求等方面,探讨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先秦诸子散文重要的德育功效。
一、联系实际,分析现状,使德育渗透具有针对性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只有充分的了解了学生的德育状况,才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存在的德育问题。因此,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做到有的放矢。我校是一所普通农村高中,因种种原因,近年来录取生源的质量呈下滑趋势,我们在感叹学生学习水平一届不如一届的同时,也非常忧虑学生的德育状况,比如良好的文明行橄肮哐成缺失;心理承受能力差,冷漠麻木,缺乏真情和爱心;诚信缺失,重利轻义;是非辨别能力低;安于现状,不求上进,缺乏社会责任感等等。针对中学生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可参照《先秦诸子选读》中的内容为他们开导排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精研文本,知人论世,找准德育渗透的切入点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精研文本,知人论世,充分感知诸子的思想,从中受到熏陶。选修教材主要选取了孔子、孟子、庄子等著作中的精华篇章,集中内容进行了编排,把诸子思想形成体系,使学生更方便了解诸子生活经历和思想甚至触摸诸子情感,从而感知诸子高尚的道德力量和人格魅力。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引导学生既要对每一章节的内容熟习,以区别诸子思想的差异,又要有整体意识,宏观把握诸子思想的联系,这样才能找准德育渗透的切入点。综观选文,其渗透出的道德品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即仁者爱人、勇于担当、以诚为本、义以为上等。
1.仁者爱人,教育学生学会“爱”
仁,是中国古代伦理道德的宗旨和根本,其核心是“爱人”。“仁者爱人”是孔子在回答学生樊迟对“仁”的疑惑时所提出的。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爱人”是孔子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怎样实现“爱人”,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仁德离我们很远吗?我要仁,仁就来了。圣人实践仁爱看似如此简单,然而,的确如此,孔子认为,一切全靠自己。总结起来有两点,一是自我约束、自我提高,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要求不高,不自爱、不自尊,他也不会去爱别人,更不会去爱万物,所以,孔子提出“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试图用礼来约束人的言行,通过自我克制自我反省提高自身修养;二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这两个观点是从不同角度阐发,前者从反面阐释自己所不想要的任何事物,就不应强加给别人;后者从正面肯定自己要站住脚,必须使别人站住脚,自己要通达,同时也要让别人通达。用我们现代人的理解就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想人所想,理解至上,学会体谅,包容乃大。
孟子的仁爱思想和孔子是一脉相承的,孟子认为:“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要想别人怎样待你,你就得怎样待人,只有人人互爱互敬,社会才变得和谐美好。孟子还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将仁爱从自己推向他人。在此基础上,孟子推行仁政,认为恻隐之心、不忍之心是仁爱的基础,善行就是推己及人,仁政就是博爱天下之人。需要指出的是,“仁者爱人”不仅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之一,同时也是先秦时期其他学派共同关心的思想主题。比如墨子提出的“兼相爱、交相利”的“兼爱”思想,就是平等地关爱天下所有人,庄子“尊生”的观点也意味着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不要让生命沦为工具,大大张扬了生命的价值和尊严,体现了对人的大关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心理脆弱,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及时引导学生,自尊自爱,尊重生命。
总之,仁爱思想是先秦时期各学派共同提倡的,虽然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差别,但是它们共同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仁者爱人。通过仁者爱人思想的渗透,让学生感悟到爱的力量,学会爱亲人,爱朋友,爱万物,爱一切能爱之人,用爱尊重自己,尊重生命,培养学生爱的能力,让爱融化冰封的心灵,因爱而把情感的荒漠变为绿洲,让学生满怀着爱成长。
2.勇于担当,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先秦诸子生于乱世,并未因自身处境的艰难而自甘沉沦,却都以饱满的激情,执着的精神不懈追求着匡救天下,拯救黎民于水火的人生宏愿。这种勇于担当的精神在孔孟身上表现得尤为执着。孔子在面对自己的人生抉择不被人理解时,他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孔子认定自己有责任挺身而出,努力改变社会现实。这说明孔子有一种异常可贵的勇于担当的精神。孟子为了宣扬自己的政治理想,也奔走游说各国,但也终不被用。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及“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的民本思想,表现了他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集中体现了他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同情心。孔孟的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激励了后世无数仁人志士,那么,我们中学生也应从中受到鼓舞,胸怀为国家,为人民的远大理想,担负起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重任。
此外,勇于担当的精神还表现在对待过错的态度上。古人云:“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孔子和子贡特别强调改过。孔子说“过而不改,是为过矣!”(《论语・卫灵公》)有过错却不改就是真正的过错,子贡也说“君子之过,犹日月之蚀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犯了错,人人都能看见,但只要勇于改错,人人也都会仰望他。而要想改正错误,首先得正视错误,品行高尚的人是不会掩饰自己的错误的,而是在犯错后,加强自我反思,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像孔子在评价他最喜欢的学生颜回时,用“不贰过”来赞扬。所以,在教学中,不要担心学生犯错误,重要的是督促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批评。
3.以诚为本,学做真人
诚信是立德立身之本。正如孔子所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r,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意思是说,一个人不讲诚信,不知他怎样立身处世,好比车没有木销子,怎么能行走呢?诚信,对个人来说如此重要;对社会来说,也是政府有效运作的根本,子贡问政,孔子就很坚决的回答“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孔子的诚信教育很是成功,他的学生曾子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他不仅有深刻的感悟,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为政》);还有身体力行的示范,曾子杀猪的故事,已成为诚信教育最生动的教材之一。诚信的说法,在庄子的寓言中也有,那个郢人能在石匠的利斧挥动下,面不改色心不跳,是因樗信赖石匠;而石匠能运斤成风,也是建立在对郢人充分信任的基础上,不然后来也不会拒绝宋元君了。“郢人斫垩”,意在告诫人们,与人交往以诚相托,以心相印,信赖,可以产生力量。对于现今中学生来说,诚信也是一种道德修养和无形资产,教会他们如何诚信待人真诚做事,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说孔子强调“信”的重要,是教我们如何在滚滚红尘中站稳了脚,拼足了劲儿,塑造一个“他人”眼中可靠的“我”;那么庄子特别求“真”,则是教我们关起门来,沉下心来,静静地审视自己,保持真实的本心,不受外界物欲所困,从而超越自我。庄子宁愿“曳尾于途中”,悠闲垂钓于乡野之间,也不愿意锦衣玉食供奉于朝堂之上,他宁愿“处穷闾i巷,困窘织屦”(《庄子・列御寇》),编草鞋为生,受清贫之苦,也不愿“舐痔得车”,曲膝谄媚。他生于乱世,牢牢将真我握在手中,坚持自己的独立人格,保持自己的精神不被物役,为自己的心灵留最后一方栖息之地。所以,我们在《逍遥游》中才看到了那个“无己、无功、无名”的洒脱超然的真实的庄子。
4.义以为上,弘扬正气
“义”是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孔子主张“见利思义”,要求人们在处理公私、人我关系时,做到先义后利,先人后己。“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就表现了孔子义薄云天的人格。孟子继承了孔子以义为上的观点,并做了更深的发展。如他提出了著名的“舍生取义”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可见,“义”是高于生命的。孟子还提倡“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认为这种“气”是“配义与道”“集义所生”而成的,一个人只要做的事情都合乎义,他就可以培养这种浩然之气。有这种浩然之气的人,坚持道义就像磐石一样坚强并且不加损害,那么这种浩然之气就会“至大至刚”。的确,正如孟子所认为,正义和正义感能够塑造伟大而刚强的人格,能够成就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就体现了这种大丈夫气概。这是一种了不起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才激励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英雄豪杰在民族危亡关头,“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才凝成了我们中华民族不屈的气节、操守和尊严。
孔孟的“义以为上”“浩然之气”启示我们,在追求利益时,应取之有道;在遭遇挫折时,要能够振作;在享受安乐时,不失向上的意志;在面对诱惑时,要把握好自己;在做任何事情时,心中都应该有正义和良知这杆秤,以此来衡量我们的行为,就能够明辨是非,分清黑白;如此,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才充满正能量。
三、探究教法,教学相长,提高德育渗透的实效性
先秦诸子散文博大精深,作为选修课,教材挖掘到什么深度,拓展到什么广度,对于我校这些基础薄弱尤其文言功底较差的学生,教师怎样平衡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完成德育渗透的目标,值得思考。因此,如何来教,如何充分利用诸子散文的德育价值,探究符合学生实际的教法显得至关重要。现将教学中的一点思考和做法总结如下:
(1)愉快诵读法诵读可以培养文言语感,增强理解能力。我要求学生的诵读是在自愿并且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的。首先,要求学生诵读诸子那些言简意赅的言论,如《论语》选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样安排既容易理解,又方便记忆,解决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畏难的心理;其次,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能够引起共鸣的段落篇章来读,最好熟读成诵,因为是自己喜欢的,所以无需教师费劲儿,德育的目标便在诵读的过程中达成,比如,我发现许多学生喜欢孔子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喜欢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喜欢老子的“知人者知,自知者明”,诵读这些有生命力的名句,不仅体现了学生在某方面的的需要和追求,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的积淀;再次,对于难以理解的选文,如庄子的《逍遥游》墨子的《兼爱》等,则在班内开展朗读比赛,先激发学生学的兴趣,然后再进行德育引导。总之,诵读的方法多种多样,关键要让学生带着兴趣去读,在愉快的诵读中不知不觉接受诸子思想的熏陶。
(2)还原情境法对于有完整情节的选文,可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还原诸子或其笔下人物活动的场景,以便身临其境,更直观接触诸子的思想。如在学习《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时,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描绘天下无道的场面,从而感受孔子实现理想面临的艰难处境,可以设身处地的想象孔子师徒问路无果还反遭嘲讽的尴尬,从而更清楚地认识孔子以天下为己任的勇于担当的精神,当然,学生愈感受到孔子处境的艰难,也就愈深刻认识到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的可贵,也会以此激发自己在困境面前执着追求勇于担当。庄子的文章本身就想象奇特,我们需要插上想象的翅膀随庄子一起遨游,在想象中,我们被“扶摇而上九万里”的大鹏震撼,我们从夜郎自大的河伯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们会对子舆、子来不幸的遭遇同情,也会对他们安然处之的态度钦敬。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诸子高尚的道德,明白高尚有情趣的生活,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生活。
(3)情感教育法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也是教学中最有效最深入的德育渗透方法。我所认为的情感教育,指的是一方面从教材中挖掘情感,即披文入情,如孟子见齐宣王,为王言乐,描述与民同乐的场景时,他用了“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欣欣然”一词表现了百姓对国君的拥戴,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真正的快乐是使他人能够快乐,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的感受。情感教育的另一方面则是要求学生学习之后有感悟,即“真情告白”。可以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的诸子,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习兴趣,课堂上也呈现出“百花齐放,博采众长”的喜人局面;还有一种方式就是通过写作来完成,如有学生在读了孔子如何正视错误的言论时,是这样写他的认识的“行为上的错误可以依靠人格的高尚去纠正弥补,而人格的缺陷远比前者难以弥补的多,不要靠侥幸逃避错误,不要靠借口掩饰错误,不要靠宽容无视错误……只要你正视错误,无畏错误,真诚改正错误,没有人不为你竖起大拇指的。”学生的认识真实而深刻,通过写作进行德育教育的效果显而易见。除此之外,教师还将一些将好的文章贴出来展览,或在班级交流,力图以一个人的感悟,影响更多的灵魂。
(4)借助媒体法利用媒体讲述诸子百家人生经历及思想,如播放《百家讲坛》之于丹《论语》心得,更深入的了解孔子及其思想。利用影片如周润发主演的《孔子》突出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播放一些现代人物的感人事迹,如《杨善洲》《美丽的故事》等;甚至可以播放一些学生喜爱的流行歌曲,如《感恩的心》《鲁冰花》等,利用这些多变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将会收到很好的成效。
先秦诸子散文蕴含的德育力量是巨大的,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教师也有惊喜的l现,比如那个在学习中总是知难而退半途而废的孩子,渐渐地能沉下心来尝试解决存在的问题;那个只有在自己需要生活费用时才给远方父母打电话的孩子,也会在平时送去贴心的问候;那个上课爱打瞌睡老师善意提醒却只投来冷漠的一瞥的孩子,竟然也会在节日送来温暖的祝福;那个一味逞强不分黑白不辨是非只为所谓的哥们义气而大打出手伤害同学的孩子,对自己的个也有深刻的反省和收敛……当然,先秦诸子散文也并非***,能解决中学生存在的所有道德问题。中学语文德育渗透的平台宽广,途径多样,需要我们广大语文老师做个教书育人的有心人,细心钻研教材,深挖教材思想教育点;真心对待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喜欢和信任的老师;专心探讨教法,因材施教,建构高效课堂;潜心积淀才学,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此,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先秦诸子选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先秦诸子散文范文 篇2
在先秦文献中,宋钘又被称作宋子、宋胫、宋荣等,文献中没有明确记载其生卒年代,其生活背景和思想只散见于诸子书中。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将尹文与惠施、公孙龙并论为名家,将宋钘列为小说家,并说尹文“说齐宣王”,同时引刘向《别录》:“与宋钘俱游稷下”。因此一般认为宋钘和尹文是同时代的人,宋钘长于尹文,且是尹文的老师。钱穆考证:“《孟子》书中有秦楚将权兵,孟子遇宋胫于石丘一节。张宗泰《孟子诸国年表》记曰:‘当孟子时,齐秦所争惟魏。楚虽近秦,时方渐强盛,秦尚未敢与争,惟梁襄王元年癸卯,有楚与五国共击秦不胜之事,而独与秦战,则在怀王十七年。孟子→←是年因燕叛去齐。’《孟子》疏:‘石丘宋地’,则孟子去齐之宋而遇胫也。阎若璩云‘齐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稷下学士复盛,孟子当与宋胫有雅,故邂逅石丘,呼以先生。’焦氏《正义》则谓:‘胫盖年长于孟子,固孟子以先生称之,而自称名。’”郭沫若也认为“宋钘、尹文都是齐国稷下学士,以年辈而言,宋钘在先,宋钘在《孟子》书中作宋胫,孟子称之为‘先生’而自称本名为‘轲’,足见宋长于孟,至少亦必上下年纪……大率宋、尹是师弟关系。宋在齐当在威王与宣王时代,尹则当在宣王与滑王时代。”郭沫若根据孟子称宋胫为“先生”而认定宋胫长于孟子,其实不然。“先生自是稷下学士先辈之统称,孟子亦谦敬其人,故自称名为谦耳。”根据先秦文献的记载,《荀子》《庄子》诸书中都提到过宋钘,我们只能姑且认定其生活年代当在齐威王与宣王之时,至于与尹文是什么关系,由于诸子书经常只提宋钘而少有尹文,笔者认为,宋钘的思想与尹文并没有什么师承关系,只是在班固对他们划分派别后,学者们便陷于班固的圈子而不能自拔。下面我们便从其思想特征人手进行分析。
二、宋钘的思想特征
宋钘是稷下学宫的学士,齐国威王和宣王二世,为振兴齐国,招揽天下人才,设立稷下学宫,一时间,齐国成为列国人才聚集的地方。稷下学宫成立之初,齐国便为居于学宫的学者们“设大夫之号”,即虽然没有大夫的正式职务,没有通常的政治权力,却给与他们相应的称号和地位,在经济上享有同等的优待。在这个学术的天堂,来自各地的学者可以自由著书立说,不同的学术观点可以反复争辩,出现了“各著书盲治乱”的氛围。各派学者之间,同一学派之内,先生与先生之间,先生与学生之间,都在不断进行论争,其结果便如《史记集解》引刘向《别录》所说“胜者不失所守,不胜者得其所求”。正是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中,诞生了宋{开的融合各家的学术思想。
宋研的思想与尹文称为“宋尹学派”,散见于《韩非子》、《荀子》、《庄子》、《吕氏春秋》当中。划分他们所属的学派,历来受到学者们的争论,基本上有三种看法:其一,名家和小说家。班固首开先河,在班固那里,名家和小说家的评议较为接近。《汉书·艺文志》称小说家为“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名家为“名家者流,大率取譬相喻,务在众晓”。真正涉及名家的观点,由于其所存“宋子十七篇”皆散轶,学者对这种看法评论较少;其二,墨家说。《荀子》以墨翟宋钘并称,陶潜《圣贤群辅助录》认为宋钎尹文为“三墨”之一,俞正燮《癸巳类稿·墨学论》亦以宋钘为墨徒;其三,道家说。班固《汉书·艺文志》云:“孙卿道宋子,其言黄老意。”学者大多持此观点。
历代学者根据先秦诸子书,把宋钘的思想划分为不同的学派,虽各有所本,但考察了相关的文献之后,我们发现,由于当时百家争鸣的局面,使得很多的思想家都兼具几种思想。作为当时重要的一支,宋钘的思想和著作在历史长河中渐渐消亡了。目前了解宋钘的思想只能从《韩非子》、《庄子》、《荀子》及中国古代的其他文本中得知。宋钘的思想具有如下的特征:
第一,吸收和发挥了墨家的思想。《荀子》将墨翟与宋钘并称。《庄子·天下》篇说:“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余人,不歧于众,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宋钘、尹文闻其风而悦之。”“见侮不辱,救民之斗,禁攻寝兵,救世之战,以此周行天下,上说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者也,故日上下见厌而强见也。”宋钘认为,只有破除“见侮不辱”,以情为欲的偏见,才能认识事务的真相,并提出了“以禁攻寝兵为外,以寡浅为内”的保持社会安定和提高内心修养的原则。“他们力图从主观上清楚荣辱、美惠的界线,要求做到‘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虽然被辱,但不以为耻辱,这样就不会互相争斗,能够‘救民之斗’,便可以使天下安分了。宋尹学派‘以寡为内’,当受到儒家安贫乐道和墨家功利刻苦精神的影响,而其‘以禁攻寝兵为外’则是明显对墨家‘非攻’的继承。”宋钘的这种反对战争的思想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代,战争频仍,人们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种状况引起思想家们的反思,各家提出各种政治主张时,都不忘把这个最需解决的问题放在首位。宋钘反对战争,不止一次提到。《孟子·告子下》载:宋胫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曰:“先生将之何?”曰:“吾闻秦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曰:“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所指。说之将如何?”曰:“我将言其不利也。”在这里,我们看到,宋钘的思想包含了墨家的反对战争,以天下为大利的思想,美国学者史华兹评论到“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墨家的思想,暗示了新型的激进行动主义的模式,连在《墨子》中也没有发现这种模式。宋钎准备绕过政治机构而直接诉诸‘心灵中拥有这些目标的人民,他们走遍了整个世界,试图说服那些处于上位的人,教育那些处于下位的人;并且,尽管这个世界拒绝倾听他们,他们也不会放弃行动,仍然强迫其他的人接近他们’(以此周行天下,上说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者也,故日上下见厌而强见也)”。
关键词:宋钘学术派别派别划分墨家思想道家学说
先秦诸子研究一直是古今中外学者感到非常棘手的问题,特别是对诸子生卒年代、思想和派别划分的探讨。先秦诸子派别的划分首推刘歆《七略》中的《诸子略》,班固《汉书·艺文志》中的《六艺略》。自此以后,学者思想的派别划分成为官修史书的惯例。这种做法有助于后人了解各个时期的不同思想体系和某一时期社会的主流思想,但是思想派别的划分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春秋战国时期宋钘及其思想的研究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例子。
一、宋钘的生活年代
在先秦文献中,宋钘又被称作宋子、宋胫、宋荣等,文献中没有明确记载其生卒年代,其生活背景和思想只散见于诸子书中。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将尹文与惠施、公孙龙并论为名家,将宋钘列为小说家,并说尹文“说齐宣王”,同时引刘向《别录》:“与宋钘俱游稷下”。因此一般认为宋钘和尹文是同时代的人,宋钘长于尹文,且是尹文的老师。钱穆考证:“《孟子》书中有秦楚将权兵,孟子遇宋胫于石丘一节。张宗泰《孟子诸国年表》记曰:‘当孟子时,齐秦所争惟魏。楚虽近秦,时方渐强盛,秦尚未敢与争,惟梁襄王元年癸卯,有楚与五国共击秦不胜之事,而独与秦战,则在怀王十七年。孟子是年因燕叛去齐。’《孟子》疏:‘石丘宋地’,则孟子去齐之宋而遇胫也。阎若璩云‘齐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稷下学士复盛,孟子当与宋胫有雅,故邂逅石丘,呼以先生。’焦氏《正义》则谓:‘胫盖年长于孟子,固孟子以先生称之,而自称名。’”郭沫若也认为“宋钘、尹文都是齐国稷下学士,以年辈而言,宋钘在先,宋钘在《孟子》书中作宋胫,孟子称之为‘先生’而自称本名为‘轲’,足见宋长于孟,至少亦必上下年纪……大率宋、尹是师弟关系。宋在齐当在威王与宣王时代,尹则当在宣王与滑王时代。”郭沫若根据孟子称宋胫为“先生”而认定宋胫长于孟子,其实不然。“先生自是稷下学士先辈之统称,孟子亦谦敬其人,故自称名为谦耳。”根据先秦文献的记载,《荀子》《庄子》诸书中都提到过宋钘,我们只能姑且认定其生活年代当在齐威王与宣王之时,至于与尹文是什么关系,由于诸子书经常只提宋钘而少有尹文,笔者认为,宋钘的思想与尹文并没有什么师承关系,只是在班固对他们划分派别后,学者们便陷于班固的圈子而不能自拔。下面我们便从其思想特征人手进行分析。
二、宋钘的思想特征
宋钘是稷下学宫的学士,齐国威王和宣王二世,为振兴齐国,招揽天下人才,设立稷下学宫,一时间,齐国成为列国人才聚集的地方。稷下学宫成立之初,齐国便为居于学宫的学者们“设大夫之号”,即虽然没有大夫的正式职务,没有通常的政治权力,却给与他们相应的称号和地位,在经济上享有同等的优待。在这个学术的天堂,来自各地的学者可以自由著书立说,不同的学术观点可以反复争辩,出现了“各著书盲治乱”的氛围。各派学者之间,同一学派之内,先生与先生之间,先生与学生之间,都在不断进行论争,其结果便如《史记集解》引刘向《别录》所说“胜者不失所守,不胜者得其所求”。正是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中,诞生了宋{开的融合各家的学术思想。
宋研的思想与尹文称为“宋尹学派”,散见于《韩非子》、《荀子》、《庄子》、《吕氏春秋》当中。划分他们所属的学派,历来受到学者们的争论,基本上有三种看法:其一,名家和小说家。班固首开先河,在班固那里,名家和小说家的评议较为接近。《汉书·艺文志》称小说家为“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名家为“名家者流,大率取譬相喻,务在众晓”。真正涉及名家的观点,由于其所存“宋子十七篇”皆散轶,学者对这种看法评论较少;其二,墨家说。《荀子》以墨翟宋钘并称,陶潜《圣贤群辅助录》认为宋钎尹文为“三墨”之一,俞正燮《癸巳类稿·墨学论》亦以宋钘为墨徒;其三,道家说。班固《汉书·艺文志》云:“孙卿道宋子,其言黄老意。”学者大多持此观点。
历代学者根据先秦诸子书,把宋钘的思想划分为不同的学派,虽各有所本,但考察了相关的文献之后,我们发现,由于当时百家争鸣的局面,使得很多的思想家都兼具几种思想。作为当时重要的一支,宋钘的思想和著作在历史长河中渐渐消亡了。目前了解宋钘的思想只能从《韩非子》、《庄子》、《荀子》及中国古代的其他文本中得知。宋钘的思想具有如下的特征:
第一,吸收和发挥了墨家的思想。《荀子》将墨翟与宋钘并称。《庄子·天下》篇说:“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余人,不歧于众,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宋钘、尹文闻其风而悦之。”“见侮不辱,救民之斗,禁攻寝兵,救世之战,以此周行天下,上说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者也,故日上下见厌而强见也。”宋钘认为,只有破除“见侮不辱”,以情为欲的偏见,才能认识事务的真相,并提出了“以禁攻寝兵为外,以寡浅为内”的保持社会安定和提高内心修养的原则。“他们力图从主观上清楚荣辱、美惠的界线,要求做到‘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虽然被辱,但不以为耻辱,这样就不会互相争斗,能够‘救民之斗’,便可以使天下安分了。宋尹学派‘以寡为内’,当受到儒家安贫乐道和墨家功利刻苦精神的影响,而其‘以禁攻寝兵为外’则是明显对墨家‘非攻’的继承。”宋钘的这种反对战争的思想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代,战争频仍,人们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种状况引起思想家们的反思,各家提出各种政治主张时,都不忘把这个最需解决的问题放在首位。宋钘反对战争,不止一次提到。《孟子·告子下》载:宋胫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曰:“先生将之何?”曰:“吾闻秦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曰:“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所指。说之将如何?”曰:“我将言其不利也。”在这里,我们看到,宋钘的思想包含了墨家的反对战争,以天下为大利的思想,美国学者史华兹评论到“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墨家的思想,暗示了新型的激进行动主义的模式,连在《墨子》中也没有发现这种模式。宋钎准备绕过政治机构而直接诉诸‘心灵中拥有这些目标的人民,他们走遍了整个世界,试图说服那些处于上位的人,教育那些处于下位的人;并且,尽管这个世界拒绝倾听他们,他们也不会放弃行动,仍然强迫其他的人接近他们’(以此周行天下,上说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者也,故日上下见厌而强见也)”。
第二,接纳了道家的学说。《荀子》诸篇中载:“子宋子日:人之寡,而皆以己之情为欲多,是过也。”“子宋子曰:明见侮不辱,使人不斗”,“宋子有见于少,无见于多。”在《韩非子·显学篇》中韩非子说:“宋荣子之议设不斗争,取不随仇,不羞囹囫,见侮不辱,世主以为宽而礼之。”另外在《庄子·天下》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各篇中论及的宋钘的思想与道家《老子》中的“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小则得,多则损”、“为道日损”等思想接近。宋钘主张以“宽”“恕”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原则,“设不争斗,取不随仇”。为了达到利天下的目的,在内心修养方面,他提倡“以寡浅为内”,认为人类的本性就是欲寡而不欲多,“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五升之饭足矣”。《荀子》批评他是“有见于少,无见于多”,并说“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即知道人应该少私寡欲,但不知满足人的合理欲求。《荀子》中提到的关于宋钘的一些言论,一直是学者们研究宋钘的重要文本,我们可以看出,宋钘思想中诸多的道家思想成分。本杰明·史华兹评论到:“他们包含着这个世界强加给他们的一切侮辱和谩骂,因为他们心里知道,这些侮辱并不能玷污他们真正的尊严,儒家式的君子就不能获得这种程度的宁静,因为他们必须为他的人格尊严所受到的冒犯而焦虑,这是由于‘礼’的整个结构取决于对君子人格的保持。孔子也许会对人们并不理解他这一事实保持满不在乎的态度。然而,作为一位君子,他不能对他的人格受到侮辱无动于衷。然而,宋钘却能避免一切愤怒与好战之心。因而,在他内在的对于世界的冷漠无情中,他的确和老子及庄子一样具有深刻的精神独立性。”
综合《荀子》、《庄子》、《韩非子》诸书,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宋钘言论的评论和引用,既包含了墨家的思想,又包含了道家的思想甚至还有儒家的思想,这给后人透露了一个信息,在“百家争鸣”时代,各种思想之间是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钱穆在《宋钘考》一文中曾说:“余尝谓黄老起于晚周,兴于齐,又谓道源于墨。若宋子,宗墨氏之风,设教稷下,其殆黄老道德之开先耶?”另外,郭沫若把《管子》中的《心术》、《内业》、《白心》和《枢言》归于宋钘和尹文的遗著,并说明其中包含的道家思想。我们知道,《管子》一书是杂糅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家的思想,在这本兼收并蓄的书中,“我感觉着我是把先秦诸子中的一个重要的学派发现了,有了这一发现,就如像重新找到了一节脱了节的连环扣一样,道家本身的发展,以及它和儒墨两间的相互关系,才容易求得出他们的条贯,宋钘这一派,无疑是战国时代得道家学派的前驱,而它的主要动向是调和儒墨。”
三、结论
先秦诸子散文范文 篇3
关键词:先秦;诸子散文;庄子;文体
一、《论语》
它主要记载孔子的语录,也是一部说理散文,相传是由孔子及其弟子编纂而成。《论语》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记录了孔子的许多名言,它反映了孔子的仁爱思想。比如,“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这是孔子对子产的评价,从这个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作为政治家的政治主张。《孟子》一书的问世,标志着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相比于《论语》,它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文章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虽然还是以语录体为主,但是却减少使用三言两语式的独白,它从简明扼要的语录发展成了长篇大论,并且其中许多语录体散文已经具备了专题论文的性质。在先秦诸子散文文体的发展演变中,《墨子》是一部重要的作品。与《孟子》比较,它表现出由“对话”向“专论”过渡的特征。《墨子》各篇出现了简洁的标题,这些标题都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不仅如此,这些文章的谋篇布局也层次分明。当然,有些文章的语录体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但与之前的相比,它们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围绕中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庄子》
它在我国散文史上的地位很重要,下边重点来谈一下《庄子》。先秦诸子散文发展到《庄子》的时候,已经变化很大了。《庄子》给人的感觉人可谓是耳目一新。从文体上来说,《墨子》虽然已经表现出由“对话”为主转向“专论”,但仍有语录体的成分在内。而《庄子》已经摆脱了语录体的形式,进入了专题性论说文阶段,它用寓言的形式组成文章,与之前的《论语》《孟子》《墨子》以及后来的《荀子》《韩非子》有很大的不同。《庄子》里的寓言,达百篇之多,《内篇》有将近有神话幻想故事,也有借物寓言故事篇――寓言故事,这些寓言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它们往往环环相扣,组成一个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如《养生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身,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段文字表达了全文的中心,总述了养生之道,提出了“缘督以为经”的观点。但是庄子却没有用客观事实来论述,而是讲了庖丁解牛等寓言故事。表面看来,这几则寓言故事好像没有什么联系,但实际上都是为论点而服务,说明了养生的关键在于“依乎天理”。正因为《庄子》主要是寓言故事,这样就决定了它的论述方法不是运用逻辑推理,而是运用比喻及形象思维来论述观点,在故事情节中表达深刻的哲理。如,庄子的代表作《逍遥游》:“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没有使用抽象概念,而是展开想象,选取了一系列具体事务开始描写。其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大鹏等都可以看出《庄子》驰骋的想象。庄子对具体的形象进行描述,说明世间万物虽然各不相同,有大小之分,长短之别,但是它们的存在和运行都是“有所待”的。如果只看浅层的话,《庄子》里的许多文章似乎有些模糊,但如果仔细品读的话又觉得有法可循。许多学者对此都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有的学者将《庄子》的篇章之法归纳成游龙式、故事式和议论式。其中游龙式体现了《庄子》的风格,它包括《内篇》和外篇的《秋水》等。这些文章由很多寓言故事组成,用议论连缀成篇。这些议论仿佛没有联系,但是其实贯穿于一个主旨之中。从论说文的角度来说,《庄子》这种光中引线的做法虽然不太合适,但对于论说文的写作来说也是一种独特的风格,在我国散文史上是辉煌的一个篇章。
三、《荀子》和《韩非子》
这时,先秦诸子散文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它在论述方式和论证方法上与《墨子》和《庄子》有很大的不同,代表着我国论说文体已经进入了一个成熟的阶段,为后世的论说文体建立了楷模,同时它也标志着我国论说文体进入了比较成熟的阶段。
综上所述,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脉络大致为:语录体―对问体―专论体。先秦诸子散文文体的类型很复杂,大致呈直线发展而分为三阶段,但诸子文体的演变必然是多元的,因此,我们在研究先秦诸子散文的文体方面,必须呈批判性的态度。
参考文献:
[1]赵辉。先秦诸子散文的“史”体性质及渊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民社会科学版,2011(01).
[2]董芬芬。论对春秋辞令进行文体研究的依据和价值[J].甘肃社会科学,2009(06).
先秦诸子散文 篇4
贾谊在《过秦论》这篇文章里论述了秦朝兴衰的原因。他这样做,是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借鉴,施行仁义,以免蹈秦朝的复辙。这是贾谊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为他们谋画“长治久安”之道,事实上只能是一种幻想。但是这篇文章表现出贾谊对农民起义的力量和意义有所认识,写出了他反对统治者施暴政于人民。这些地方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语文《过秦论》教学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品读语言,欣赏文章铺张扬厉、气势沛然地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从诵读中体会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感受政论文磅礴的气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人深邃的思想认识贾谊对秦代暴政的批判——“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教学重点:
分析文章气盛的原因,感受文章的气盛
教学难点:
欣赏文章铺张扬厉、气势沛然地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检查一下同学们掌握的情况温顾
二、品读文本
师:过秦论中论是?议论文,可以有叙有议,可以发表观点
过:指责推究……的过失
秦的过失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师:齐读课文1、2段,读的过程中注意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
生:有气势或气势酣畅、磅礴
师:很好,换句话说也就是文章气盛请找出你认为气盛的句子来,并思考为什么气盛呢?可从句子在语言表达上的特色和效果来回答
生: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你读一读,读出气势来)(四个动宾短语组成排比句,说明秦孝公有兼并天下的野心,增强气势)
师:文中多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请同学们试着找一找
生: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找得很好,你读一读)(用四个动词写出秦国领土扩张,国力日趋强盛的气势)
生: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之伦制其兵
(有同学说这几句人名太多,读起来很拗口,虽然有铺叙但似乎气势不够酣畅嘛!)(这些人物距离今天时代久远,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当时他们都是杰出人物,是战国星空中璀璨耀眼的明星,他们的名字在当时都如雷贯耳,铺陈排列在一起显得更有声势,读起来自然很有气势)(这种排比铺陈手法读起来自然很有气势,我们一起读出这几句的气势来)
生: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四个动词渲染秦始皇消灭六国平定天下的气势,这情景和唐朝诗人谁的诗句很接近?李白的《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你把这几句再读一读,读出这几句的气势来)
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你来读一读)(突出了陈涉之弱,反衬消灭秦国之轻而易举,感觉秦从强大无敌走向崩溃的一泻千里和迅速,显得有气势)
师:秦孝公一统天下时“席卷”、“包举”、“囊括”、“并吞”和秦开疆拓土的“南取”、“西举”、“东割”、“北收”的排比铺陈述让我们感受到秦国国力上升时的气势如虹;“为之谋”、“通其意”、“制其兵”
让我们感受到九国运筹帷幄调动兵马时的磅礴气势;四个动词渲染出始皇的凌厉之气;陈涉“非尊于”、“非铦于”、“非抗于”、“非及向时”
让我们感觉秦从强大无敌走向崩溃的迅速这些层层铺排的语句节奏与秦勃兴速亡的节奏协调相应,全文句式又长短相间,读来铿锵有致,朗朗上口,富有气势和节奏感
这种极尽铺陈排比和渲染夸张之能事的写法,就是赋的写法150多年的历史,众多的国家、君主、人物和事件作者写来游刃有余这种赋的手法使文章纵横捭阖,自由驰骋,酣畅淋漓,文采飞扬,增强了论证力量,文章自然气盛气势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挡,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由此我们知道了文章气盛的原因,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板书]
师:贾谊作为政论家,他知道仅凭飞扬的文采还不足以深深触动汉文帝他还用什么手法来说理?
生:对比手法
师:很好!为了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和震撼力,贾谊还运用表现手法中最具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对比手法文章运用对比的哪些地方让汉文帝警醒和震撼?或者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汉文帝哪些地方会让你警醒和震撼?
生:陈涉与九国的对比;(你把这几句话读一读)(第六段,突出了双方的尊卑、才能、军队和武器的悬殊,强调陈涉之弱)(唉,不够有味道,再读,读出味道来)
生:秦朝与陈涉的对比;(你把这几句话读一读)(第五段,极写陈涉的条件之差,再写他亡秦之速,和前两段秦之强形成鲜明的对比,以陈涉之弱反衬秦更弱)
生:秦与九国的对比;(齐读)(第二段先写六国人才之多,士兵之多,后写他们在秦人面前的窝囊相,对比反差非常强烈,写诸侯之强,反衬秦国实力更强)
生:秦国本身的对比(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秦的勃兴与速亡形成对比;借助于史实本身的前后对比,秦在“攻”去取天下过程中,几乎所向披靡,而在守卫天下时挡不住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陈涉之众)(恐惧——镇定从容;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天下诸侯已困矣;)
师:各用一个形容词来概括双方的特点当你读到这,你会想些什么?
生:尊与卑,大与小,强与弱,败与成,攻与守[副板书]
生1:成败异变,功业相反或强大的秦朝却输给了陈涉或仁义不施
生2:强大的九国输给了秦国,强大的秦朝却输给了陈涉秦国赢得了天下,天下并没有变小变弱,秦朝却丢了天下,强秦却亡于微不足道的陈涉之手,因为仁义不施,作为皇帝应该以警醒和震撼
师:很好尊的、强的一方输给弱的、小的一方,对比的结果出人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答案令人信服相信这些鲜明的对比给了汉文帝以警醒和震撼,因为历史已经给了我们答案:文景之治
师:我们自然也就知道了用这么多对比,用意是
生:希望汉文帝以秦为鉴,施行仁政,与民休养生息,使国家长治久安告诉汉文帝打天下可以用武力,而守天下却必须靠仁义(马上可以打天下,不可以治天下)
师:本文从九国与秦国、陈涉与秦朝、陈涉与九国、秦国本身攻时的形势与守时的形势,多侧面、多角度地反复进行对比
这一时期的历史本身就是惊心动魄的,加上几种对比不仅交织在一起,而且贯穿文章的始终,使得文章结构宏伟,气势磅礴跌宕起伏,震撼力强语气激昂有力,文章气势酣畅文章气盛的原因,仿照前面概括一下: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论点,这也正是本文精彩之处[板书]把一种对比写好已属不易,作者把几种对比写得清晰更见作者功力一种对比已经让人震撼,四种对比更是振聋发聩
强烈鲜明的对比不仅给了汉文帝而且给读过文章的人以警醒和震撼历史长河浩浩荡荡,朝代更替,历朝历代“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很难跳出这一“兴亡周期律”的怪圈,这种现象让人深思这也是本文成为千古传诵名篇的原因之一
语文《过秦论》教学教案二
教材分析
本书节选的《过秦论》是西汉贾谊论述秦国政治得失的《过秦论》其中一部分,主要从秦孝公开始,到陈胜吴广起义推翻秦王朝暴政结束。这一部分安排在必修三议论性散文的第三课,说理性较《寡人之于国也》《劝学》弱,但从材料的剪裁和理论的方法上来说则有更多可取之处。教授这篇文章,可以从基本史实和一些典型语言入手。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了《寡人之于国也》《劝学》之后,了解了一般的论述方法,掌握了一定的理论技巧,为学习本文打下了基础。另外,历史知识方面也学习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得失,可以比较公正客观地分析这一问题,为讨论贾谊在文中“仁义不失而攻守之势异也”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结合注释与课外资料,学生能了解本文相关的基本史实。
学生通过自学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能复述文章的基本内容。
学习本文是如何立论和论述观点的,并能对贾谊关于秦王朝政治得失原因的论述进行评价。
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难点
学习本文的立论、讨论问题的方法。
客观评价本文观点。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请学生谈一谈自己眼中的秦始皇和秦王朝。
讨论回答
设疑激趣
正音
崤xiáo函之固
孝公既没mò
膏腴yú之地
合从zòng缔交
逡巡qūnxún
亡矢shǐ遗镞zú
流血xuè漂橹lǔ
鞭笞chī
俯首系xì颈jǐng
以愚黔qián首
隳huī名城
涉瓮wèng牖yǒu绳枢shū
氓méng隶之人
赢yíng粮而景yǐng从
锄耰yōu棘jí矜qín
非铦xiān于钩戟jǐ长铩shā也
度duó长絜xié大
百有yòu余年
自读课文,在文中进行标记,之后全班集体正音。
夯实阅读基础
文章架构
自由走读朗读,把课文读得流畅。每人至少要读二遍。老师通过齐读来检查流畅的程度。
根据标志性词语,划分文章结构。
兴:秦孝公时期-惠文、武、昭襄、孝文、庄襄时期-秦始皇时期
亡:秦二世时期
自读课文、齐读课文。
流畅理解文意
串讲字词意思
串讲文意,把握重要文言知识。
通假字
外连衡而斗诸侯:衡
通
横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从
通
纵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
通
敝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何
通
呵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
倔
通
崛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景
通
影
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有
通
又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没
通
殁
一词多义
因
因遗策(沿袭,动词)
因利乘便(趁着,介词)
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
之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结构助词)
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
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
聚之咸阳(到,动词)
及
非及向时之士(赶得上,追得上,动词)
及至秦始皇(到,介词)
北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方,方位名词)
追亡逐北(败北的军队,名词)
制
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裁,制服,动词)
履至尊而制六合(控制,动词)
兵
赵奢之伦制其兵(军队,名词)
收天下之兵(兵器,名词。下文“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斩木为兵”中“兵”同此)
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
亡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丢掉,动词)
追亡逐北(逃亡,动词。在此用作名词:逃亡的军队)
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使动用法。)
举
包举宇内(举起,拿走,动词)
西举巴、蜀(攻取,动词)
利
因利乘便{利
有利的形势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锋利,形容词)
词类活用
a)名词作状语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像用席子、包裹、口袋一样
内立法度
外连衡而斗诸侯
在国内
对国外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向南、向西、向东、向北等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像云彩那样
像回声那样
像影子那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向南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在北方
b)使动用法
外连衡而斗诸侯
使(诸侯)相斗
会盟而谋弱秦
使(秦)衰弱
约从离衡
使(秦国的连横策略)离散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使(百姓力量)愚蠢
以弱天下之民
使(天下百姓)衰弱
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八州)有序
使(同列)来朝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匈奴)退却
吞二周而亡诸侯
使(诸侯国)灭亡
c)名词作动词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做帝王
履至尊而制六合
本意为鞋子,此处意为登上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用瓮做
用绳子系
d)形容词作动词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变小变弱
尊贤而重士
看重
e)动词作名词
追亡逐北
逃跑的士卒
聆听,在书上做标记。
逐字理清文意
第二课时
回顾前文
自读课文,回顾文章主要内容。
自读课文。
温故知新
分析第一段
自读课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秦孝公时期的秦国有什么特点?这样写从全文来看有什么意图?
语文《过秦论》教学教案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品读语言,欣赏文章铺张扬厉、气势沛然地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从诵读中体会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感受政论文磅礴的气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人深邃的思想认识贾谊对秦代暴政的批判——“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教学重点:
分析文章气盛的原因,感受文章的气盛
教学难点:
欣赏文章铺张扬厉、气势沛然地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检查一下同学们掌握的情况温顾
二、品读文本
师:过秦论中论是?议论文,可以有叙有议,可以发表观点
过:指责推究……的过失
秦的过失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师:齐读课文1、2段,读的过程中注意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
生:有气势或气势酣畅、磅礴
师:很好,换句话说也就是文章气盛请找出你认为气盛的句子来,并思考为什么气盛呢?可从句子在语言表达上的特色和效果来回答
生: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你读一读,读出气势来)(四个动宾短语组成排比句,说明秦孝公有兼并天下的野心,增强气势)
师:文中多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请同学们试着找一找
生: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找得很好,你读一读)(用四个动词写出秦国领土扩张,国力日趋强盛的气势)
生: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之伦制其兵
(有同学说这几句人名太多,读起来很拗口,虽然有铺叙但似乎气势不够酣畅嘛!)(这些人物距离今天时代久远,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当时他们都是杰出人物,是战国星空中璀璨耀眼的明星,他们的名字在当时都如雷贯耳,铺陈排列在一起显得更有声势,读起来自然很有气势)(这种排比铺陈手法读起来自然很有气势,我们一起读出这几句的气势来)
生: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四个动词渲染秦始皇消灭六国平定天下的气势,这情景和唐朝诗人谁的诗句很接近?李白的《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你把这几句再读一读,读出这几句的气势来)
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你来读一读)(突出了陈涉之弱,反衬消灭秦国之轻而易举,感觉秦从强大无敌走向崩溃的一泻千里和迅速,显得有气势)
师:秦孝公一统天下时“席卷”、“包举”、“囊括”、“并吞”和秦开疆拓土的“南取”、“西举”、“东割”、“北收”的排比铺陈述让我们感受到秦国国力上升时的气势如虹;“为之谋”、“通其意”、“制其兵”
让我们感受到九国运筹帷幄调动兵马时的磅礴气势;四个动词渲染出始皇的凌厉之气;陈涉“非尊于”、“非铦于”、“非抗于”、“非及向时”
让我们感觉秦从强大无敌走向崩溃的迅速这些层层铺排的语句节奏与秦勃兴速亡的节奏协调相应,全文句式又长短相间,读来铿锵有致,朗朗上口,富有气势和节奏感
这种极尽铺陈排比和渲染夸张之能事的写法,就是赋的写法150多年的历史,众多的国家、君主、人物和事件作者写来游刃有余这种赋的手法使文章纵横捭阖,自由驰骋,酣畅淋漓,文采飞扬,增强了论证力量,文章自然气盛气势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挡,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由此我们知道了文章气盛的原因,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板书]
师:贾谊作为政论家,他知道仅凭飞扬的文采还不足以深深触动汉文帝他还用什么手法来说理?
生:对比手法
师:很好!为了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和震撼力,贾谊还运用表现手法中最具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对比手法文章运用对比的哪些地方让汉文帝警醒和震撼?或者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汉文帝哪些地方会让你警醒和震撼?
生:陈涉与九国的对比;(你把这几句话读一读)(第六段,突出了双方的尊卑、才能、军队和武器的悬殊,强调陈涉之弱)(唉,不够有味道,再读,读出味道来)
生:秦朝与陈涉的对比;(你把这几句话读一读)(第五段,极写陈涉的条件之差,再写他亡秦之速,和前两段秦之强形成鲜明的对比,以陈涉之弱反衬秦更弱)
生:秦与九国的对比;(齐读)(第二段先写六国人才之多,士兵之多,后写他们在秦人面前的窝囊相,对比反差非常强烈,写诸侯之强,反衬秦国实力更强)
生:秦国本身的对比(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秦的勃兴与速亡形成对比;借助于史实本身的前后对比,秦在“攻”去取天下过程中,几乎所向披靡,而在守卫天下时挡不住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陈涉之众)(恐惧——镇定从容;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天下诸侯已困矣;)
师:各用一个形容词来概括双方的特点当你读到这,你会想些什么?
生:尊与卑,大与小,强与弱,败与成,攻与守[副板书]
生1:成败异变,功业相反或强大的秦朝却输给了陈涉或仁义不施
生2:强大的九国输给了秦国,强大的秦朝却输给了陈涉秦国赢得了天下,天下并没有变小变弱,秦朝却丢了天下,强秦却亡于微不足道的陈涉之手,因为仁义不施,作为皇帝应该以警醒和震撼
师:很好尊的、强的一方输给弱的、小的一方,对比的结果出人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答案令人信服相信这些鲜明的对比给了汉文帝以警醒和震撼,因为历史已经给了我们答案:文景之治
师:我们自然也就知道了用这么多对比,用意是
生:希望汉文帝以秦为鉴,施行仁政,与民休养生息,使国家长治久安告诉汉文帝打天下可以用武力,而守天下却必须靠仁义(马上可以打天下,不可以治天下)
师:本文从九国与秦国、陈涉与秦朝、陈涉与九国、秦国本身攻时的形势与守时的形势,多侧面、多角度地反复进行对比
先秦诸子散文范文 篇5
【关键词】先秦诸子散文;人文精神;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在《先秦诸子散文》的阅读欣赏中,在注意语言知识积累运用的同时,教师也要高度重视学生高尚人格和人文精神的培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高中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既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丰富与人格的提升,也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养成。
《先秦诸子散文》这本选修教材的宗旨在通过先秦诸子论著的学习,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行,提高对我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优良传统的热爱,发展学生阅读古文的基本功。
二、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首先,要明确人文精神的内涵。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在本课程中,我们主要是学习儒、道、墨、法四家的一些重要典籍,作为教师要深挖先哲们的思想核心,对这些思想精髓了如指掌,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引导。
如孔子的思想核心是“礼”。他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仁的基本面是“克己复礼”,即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视、听、言、动都符合礼的规定。在今天《中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国家的法律法规就是我们中学生的“礼”。我们只有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视、听、言、行都符合今天的“礼”才是一个合格的中学生。
墨子的思想核心是“兼爱”或“兼相爱”,即不分等级、远近、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正如孟子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首先,道是宇宙中的终极存在,它创造了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次,道是一种规律性的东西。老子确立这一核心,是为了给现实人生确立一种根本法则:“......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最终要取法的是道。
荀子有极强的人文意识。他强调人和动物的根本差异。他认为人的高贵之处,在于能依据礼义,组成有序的社会群体。其他万物都无法做到这一点,这是人可以征服自然的根本原因。
庄子安时处顺的思想,蕴含着灵魂在现实压迫下的挣扎;其以无用为大用的思想,回应着把生命当作工具的价值观对生命尊严和价值的戕害。
先秦诸子散文范文 篇6
关键词: 先秦诸子选读 选修课程 教学方式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了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与文字运用、文化论著研读。“先秦诸子选读”是“文化论著研读”系列中的一个模块,它不是一般的知识型课程,其宗旨是通过向学生讲授先秦诸子的一些经典散文,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性,提高学生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优良文化传统的热爱,增强学生阅读和分析古文的基本功,培养学生把握社会人生问题的能力。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室和北京大学中文系编著的《先秦诸子选读》为普通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之一,所选材料采自《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这七部经典。先秦诸子活跃于春秋战国这样一个风云激荡的历史舞台上,其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组织皆有根本的改变,社会迅速剧烈的变化孕育了种种瑰伟思想者。诸子百家争鸣,他们的散文以其思想的深邃、艺术成就的高度成功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泉,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材选取了先秦诸子散文一些重要的篇章,分为七个单元,组成系列专题。这些专题包含着深刻的社会人生智慧,是各家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具有巨大的现实启发意义。如何利用好这些专题,完成“课标”所规定的目标,是摆在广大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
选修课程是体现高中课程标准“共同基础,多样选择”这一理念的重要载体,是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和提高,是学生自我规划和发展的需要。比之于必修课程,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有其鲜明的特征。因此,教学时应采取于必修课有别的方式方法。
一、体现专题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选修课都是专题学习,而选修课程的教科书也大都是一种专题式结构。《先秦诸子选读》选用的是儒、道、墨、法四家散文中重要的篇章,每个单元即为每家思想文化专题。我们也不必局限于此,根据单元内选文内容,还可自主组织新的学习专题。如:“孔子论学”“孔子论仁”“孟子论义与利”“《老子》中的矛盾观”“《庄子》中的譬喻”“《韩非子》中的寓言”等。指导学生归纳总结某方面思想内涵,体会其精髓,写作专题论文,进行专题辩论,积累含义深刻的名言警句,这样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张力,提高教学效果。
二、注重人文性
先秦诸子散文是各家及其成员思想的表现,充满了卓绝的智慧,他们都关注和思考着现实社会与人生中的种种问题,提出了深刻的认识并为解决问题开出了方子。孔子针对现实社会秩序的紊乱及仁爱忠恕之心的缺失建立“礼”和“仁”的学说,孟子针对功利主义和君王暴政发出“仁义”“仁政”主张,墨子针对“亏人自利”的世风提出“相爱”“交相利”的思想,庄子“安时处顺、以无用为大用、尊生”思想体现了对生命价值和尊严的尊重,对处于无路可走境遇人们的关怀……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材料,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当然,诸子思想有些已不适应时展,如老庄的消极无为、顺应天命,韩非子对人民的轻视等,教学中也应予以重视,可结合现代社会现实,让学生展开讨论,辨清真相,消除负面影响。
三、实现延伸性
选修课教学是以必修课为基础的教学,要求应当更高一点。学生在必修课程以及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先秦诸子散文,但那是零星点滴的,《先秦诸子选读》是专题课程,是对先秦诸子散文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它的容量大。教学中可以课内外结合,处理文本前后贯通,精心整合,大胆取舍。教学节奏可适当加快,压缩时间,为学生自主研习和探究留下更大的空间。在较为全面地领悟先秦诸子思想智慧的同时,注意与时代特点结合起来分析研究,欣赏总结,交流论辩,在多样的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文化品位,提高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四、防止片面性
先秦诸子散文 篇7
摘 要:文学史家通常将先秦诸子文献划分为语录体、对问体、专论体三种类型,认为它们沿着“语录体—对问体—专论体”方向之演进。这种归纳整体上指出先秦诸子文体的发展历程,然而新材料为先秦诸子文体的具体演进带来新的认识。《论语》载录的主要是孔子的言论及其行为,但孔子的言论、行为还散见于《论语》之外的其它文献,这些文献可视为《论语》类文献。《论语》文本的真正特征在于言、行两录,其中记行文本的分量少,记言则占据主要地位,其记言文本又包括格言体、对话体与事语体三种形态,但除事语体外很少长篇大论。《论语》类文献一方面继承《论语》格言体、对话体与事语体这些形态,但又有所发展,具体表现为:一是语录体向长篇大论演进;二是语录体向专论体演进。《论语》类文献表明先秦诸子文体的类型是复杂的,其演进路径也是多元的,所谓三阶段说的直线式演进思路显然遮蔽了诸子文体多元演进路径的真实图景。
关键词:《论语》类文献;对话体;专论体;诸子文体
中图分类号:I207.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074(2012)05006209
诸子文献是先秦散文史发展的重要环节,它们在文体形态方面所呈现的特征以及变迁对于先秦散文研究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文学史家通常将先秦诸子文献形态划分为语录体、对问体及专论体三种类型,并且认为这些类型是沿着“语录体—对问体—专论体”之方向演进的,这一观点长期主导人们对先秦诸子文献形态及其演进的认知。然而,随着出土文献等新材料的不断发现,一些学者开始质疑这一认识框架,比如陈桐生在《新的先秦说理散文发展观》、《中国说理散文之源:历史记言文》、《从出土文献看七十子后学在先秦散文史上的地位》等文章中就明确提出先秦说理散文发轫于《尚书》、《国语》等历史记言文,而纯粹的说理散文在七十子后学手中已经成型。这些看法无疑丰富了对先秦诸子文体生成的认识,但是,语录体、对问体、专论体这三种文体是不是包罗诸子文献形态的全部,诸子文献是不是按照“语录体—对问体—专论体”之单线方向演进的,这些问题还有待做进一步的思考。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本文试图从《论语》类文献这一维度出发,通过在形态学意义上分析《论语》及其相关文献的类型及其生成,重新思考先秦诸子文献的形态,并借此清理、描叙先秦诸子文体变迁的实际进程。
一、问题回顾
我们通常将先秦散文划分为史传与诸子两个层次,关于先秦诸子文体的类型及其演变,其间之认识显然经历一个过程,对此聂永华在《20世纪先秦诸子散文研究之回顾与思考》一文中有详细的论述,这里只略举两种比较典型的认识。傅斯年认为记言是战国文体的初步,《论语》、《孟子》、《庄子》、《管子》、《晏子》中若干部分,及《墨子》的演说体都属于这一系列;进一步发展是舍去记言之体而据题抒论,如《商君书》、《荀子》、《韩非子》等,著论虽改变记言的形式,形成独立的论,但仍然只有篇的观念,到了战国晚年,书的观念才出现,如《吕氏春秋》。[1](P136
138)游国恩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提出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约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论语》和《墨子》,前者为纯语录体散文,后者则语录体中杂有质朴的议论文;第二阶段是《孟子》和《庄子》,前者基本上还是语录体,但已有显著发展,形成了对话式的论辩文,后者已由对话体向论点集中的专题论文过渡,除少数几篇外,几乎完全突破了语录的形式而发展成专题议论文;第三阶段是《荀子》和《韩非子》,在先秦散文中都已发展到议论文的最高阶段。[2](P60)这两种观点由于视角的不同而存在一些差异。傅斯年主要着眼于战国文籍体式的演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记言
著论
成书”这样的三阶段说。这种三阶段说不纯关乎诸子文体的演进,但其中“记言
先秦诸子散文范文 篇8
[关键词] 《晏子春敢》 “以人组事” “传记之祖”
《晏子春秋》是一部介于子史之间的作品,杨义先生说它的“命名很怪,‘晏子’是子书之名,‘春秋’是史书之名,来了一个子、史合壁的‘四不象’。”[1](p8)如果把它与先秦其它散文作一比较,就会发现其内容上确实有自己的特点。
首先,《晏子春秋》和先秦诸子散文的区别十分明显。诸子散文在阐述各自对自然、对社会的看法时,一般采用分析说理的形式,如要表现重民爱民,《孟子》是这样说的:“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2](《离娄上》)。而《晏子春秋》在表述同样的思想观点时,却是通过对晏子言行举止的描绘表现出来的,如《谏下》第五章:“晏子使于鲁,比其反也,景公使国人起大台之役,岁寒不已,冻馁之者乡有焉,国人望晏子。晏子至,已复事,公延坐,饮酒乐,晏子曰‘君若赐臣,臣请歌之。’歌日‘庶民之言日:“冻水洗我,若之何?太上靡散我,若之何!”歌终,喟然叹而流涕。公就止之日:“夫子曷为至此?殆为大台之役夫!寡人将速罢之。晏子再拜。”
另外,诸子散文都是某一学派的代表性著作,在表述其观点的过程中,往往建立起完整的哲学体系,如《庄子》的哲学体系是以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为核心的,等万物,齐生死,无是非,表达其追求具有超越性和超脱性的绝对精神自由的思想。《晏子春秋》也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当代学者们多认为其思想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但这是通过对晏子言行的记述表达的。《晏子春秋》虽然有子书之名。但它的表现重心不在思辨哲理而在叙事写人,这与先奏其它诸子有明显不同。
其次,《晏子春秋》与先秦历史散文也有不同。《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先秦历史散文的取材倾向往往偏重于“祀与戒”等“国之大事”(《左传・成公十三年》)。《晏子春秋》则不然,往往从日常政务或属于生活领域的小细节着笔。如从齐景公的饮酒、畋猎、衣狐裘不知天寒等事情中,写晏子的态度、言辞和行为表现。
《晏子春秋》虽然与上述历史散文有所不同,但它却有史书的特点。它约略按照晏子侍齐灵公、庄公、景公的顺序从其生前写到死后,以这一真实过程构成本书的基本时间框架,以景公、庄公、崔庆、粱丘据等历史人物构成晏子活动的具体背景,从晏子的政务外交、生活细节等多种活动中记叙晏子的言行,展示了晏子爱民尚贤、忠君爱国、清正笃行、机智幽默这一历史人物形象。尽管它没有《左传》那样明确精细的纪年,但基本上写出了一个历史人物的一生。这与先秦其它史书亦有明显的不同。
综上所述,《晏子春秋》有子书之名,却无诸子的思辨性、哲理性,它是写一个人的言行事迹;有史书之名,却不像其它史书那样记述军国大事,而是从日常生活琐事中选取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一个个片段叙述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以人物的活动反映了历史的变化。
《晏子春秋》该如何归类呢?《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及《郡斋读书志》、《文献通考・经籍考》等公私史志目录皆列诸子部,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则认为“案《晏子)一书,由后人摭其轶事为之,虽无传记之名,实传记之祖也,旧列子部,今移入于此。”如何认识《提要》的论断呢?
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柳宗元的《段太尉逸事状》、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归有光的《先妣事略》等被公认为传记名篇,仅以《段太尉逸事状》为倒看它所体现的传记文的基本特点。
柳宗元为了写《段太尉逸事状》亲自到段秀实曾经任职的地方采访,再以“言信行直”的刺史崔公提供的事实“复校无疑”,才正式写定。
在人物的塑造上,首先,作者精心选取诛杀暴卒、卖马市谷、拒收贿赂等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特征的事件来刻划人物。其次,作者写尹少荣大骂焦令谌,谌“一夕,自恨死”。据旧注,焦在大历八年还活着,这“自恨死”以合理的夸张虚构反衬出段人格力量的伟大。再次,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塑造人物。段秀实诛杀暴卒,“唏一营大噪,尽甲”,矛盾激化,段秀实只身人营,勇服郭唏。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了段秀实大智大勇、为民解忧的良吏形象:作者将白孝德的畏于权势与段秀实不畏权势对比,以段秀实之“仁”与焦令谌之“暴”对比,人物个性更加鲜明,段太尉卖马代农偿租的细节,多侧面展示了人物为官清廉、真心助人、施恩不图报的性格:焦令谌杖击饥民,段太尉见之“大泣日:乃我困汝。”以言行写出了段秀实震惊、同情、自责等复杂心理。
另外,《段太尉逸事状》寓论断于叙事之中,褒贬分明,爱憎强烈,“言近而旨远”,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上述特点,其他传记文同样具有。可见,除了人物与人物事迹的真实性外,形象的鲜活生动、艺术手段的丰寓多彩、寄意的深切遥深,构成了作为历史与文学联姻产物的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所以。传记文学是艺术性地再现一个历史人物生平或生平片段的文学样式。《晏子春秋》是否符合这一基本特征呢?
晏子史有其人,《左传》对晏子的19处记载有12篇与《晏子春秋》相同。就材料的取舍而言,论者认为它以“表现晏子的性格特征”[3]p245为自己的编撰标准,可是,书中的晏子“是晏子故事的作者和传诵者摆脱历史的摹写和纪实,在历史史实基础上的艺术创造。”[4]所以,《墨子春秋》有明显的想象和虚构成分,如《杂上》第25章写晏子御之妻的一节,恐怕就是出于作者的“假之喉舌”:“二桃杀三士”、“晏子使楚”等就不能看作是信史。
就写人手法而言,《杂上》第3章写崔杼逼迫众人发誓叛公室而顺从自己。就是从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冲突中揭示了晏子大智大勇的特点。《晏子春秋>也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写人。《杂上》第12章中的晏子与司马穰苴,贤相与良将,互相衬托:齐景公与梁丘据,昏君与佞臣也互相衬托。贤相良将与昏君佞臣又构成对比,形象鲜明。《晏子春秋》也用言行写人物心理。晏子接济过北郭骚。“晏子见疑于景公”被迫出走,北郭骚仅以“夫子勉之矣”一语相送。“晏子上车太息而叹日:婴之亡岂不宜哉!亦不知士甚矣’。”当晏子“闻北郭骚以死白己也。太息而叹日:‘婴之亡,岂不宜哉!亦愈不知士甚。”[5]p361前之叹息含有失望、委曲、不被人理解等复杂心绪,后之叹息更有意想不到、痛惜、自责、错过知音等难言苦衷。
《晏子春秋》也同样寄寓了编写者对明君贤相忠臣义士美德懿行的呼唤,对昏君佞臣不恤民力滥施的贬斥,言近而旨远,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性。
先秦诸子散文 篇9
关键词:纵横辞令 裂变 西汉精神内核
汉赋的起源和体制演变一直莫衷一是,众说纷纭。但毫无疑问的是,汉赋特别是汉大赋,其形成的社会背景、历史背景都是极复杂、极特殊的,一方面它脱胎于秦汉乃至先秦的文学思想,另一方面又因汉王朝本身的社会经济因素而形成了“裂变”,这种传承与异位的相悖关系造就了汉大赋特殊的文学体制。
一、汉赋的起源
汉大赋,亦为散体大赋,是汉赋体制中的一种。其源起于汉初“骚体赋”,经枚乘奠基、司马相如发展,形成一种辞采华丽、恢弘大气的特殊文体。然而究其本源,汉赋的形成在历史上一直聚讼不已,未有明确的定义。历史上,对汉赋起源之说法有如下几种:
(一)《诗》之于赋
对汉赋起源的探讨,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班固在《两都赋序》中提出的“赋者,古诗之流也”的观点:或曰:赋者,古诗之流也。毛诗序曰:诗有六义焉,二曰赋。故赋为古诗之流也。诸引文证,皆举先以明後,以示作者必有所祖述也。他皆类此。昔成康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1]
班固认为赋和诗同出一流,是因赋与诗一样具有讽喻社会的政治功能,归根到底其目的在于讽喻。基于这种观点,班固批评后期汉赋只是一味华章丽句,却没有讽喻之能,失却了赋本来的存在意义。
但在这里我们要注意,“赋”本身具有两重含义:一是手法上的铺陈,另一则是文体上的“不歌而颂”。而“六义”之中的赋为铺陈手法,与文体本身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以其为“汉赋”定义难免有失偏颇。
班固之后,晋人挚虞沿袭了“古诗之流”的看法。他在《文章别流论》中说:古之作诗者,发乎情,止乎礼仪。情之发,因辞而形之;礼义之指,须事以明之。故有赋焉,所以假象尽辞,敷陈其志。[2]
挚虞从文体角度,将“六义”中的“赋”提升至文体之“赋”,在理论上对其进行了解释。然而这与班固的原意已然有所差异,此外其所指“因辞而形之”与汉大赋华丽铺陈手法的使用之间也并没有直接联系,期间缺少一个重要的桥梁。
(二)《楚辞》之于赋
与“古诗之流”相仿,赋源于《楚辞》的说法同样颇具影响力。
汉赋总体上分为三个发展阶段:骚体赋、散体大赋和抒情小赋。其中骚体赋直接承袭《离骚》《楚辞》之风,也从一个侧面强有力的证明了赋与楚辞的纵向联系。
汉人评价贾谊、宋玉之赋,多半着眼于怀才不遇之感,这与《离骚》是相契合的。而在这种互相融合、互相渗透的过程中,汉赋与楚辞得到了同一,成为一种“浑然一体”的存在,“赋”就是“辞”,“辞”也就是“赋”。这也侧面表明,赋源于楚辞的说法得到了汉人的普遍认可。
(三)先秦散文之于赋
与诗、骚之说相异,学术界有人主张汉大赋实际上是起源于先秦诸子散文和战国纵横之辞。清代学者章学诚就指出:
古之赋家者流,原本《诗》《骚》,出入战国诸子:假设问对,《庄》《列》寓言之遗也;恢廓声势,苏、张纵横之体也;排比谐隐,《韩非》储说之属也;征材聚事,《吕览》类辑之义也。[3]
章学诚将目光延展到一个横向的历史大背景中,发现并指明了赋的形成并不是单线条和一源的,而是受到诸种思想、体例的影响,在诸多合力之下演化而成。
章太炎在《》中叶提出:“纵横家的话,本来有几分象赋,到天下一统的时候,纵横家用不着,就变作辞赋家。”[5]这说明纵横之辞向汉赋转换的过程,正是游士向辞赋家转换的过程,二者是同步且互相促进的。
二、汉大赋的异位与裂变
汉大赋在从《诗》《骚》之源延伸发展出的线索中处于一个“异位”的状态:以《诗》为源,汉赋继承了其讽喻、颂事之能,不同之处在于诗能歌唱,而“不歌而诵谓之赋”[6]。但在创作上,散体大赋突破了《诗》平易和简约的要求,形成浩瀚挥洒的艺术特色。以《骚》为源,汉赋确有抒发胸臆的思想倾向,但表现手法与《离骚》有显著的不同,后者营造的空灵悠长之韵与大赋煌煌之辞一为“出”一为“入”,更是大相径庭。汉大赋与早期的骚体赋之间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断裂,也与“诗骚”的发展脉络产生异位。
第二,从创作内容上看,早期游士的纵横辞令多半以劝讽、献计为主,也常常体物叙事。而汉大赋擅长言物说事,歌功颂德,二者也有所相似。
散体大赋在形成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文学内部发展规律的支配,行文的方式更为灵活,结构也更为松散;另一方面,在汉武帝大一统的时代背景下,体物言事、歌功颂德的需求也要求文学扩充词汇、扩大范围;最后,社会风气也深刻影响着文学形式,大赋洋洋洒洒、纵横恣肆的创作方式正是汉王朝精神内核的外现。
但是,大赋并不是对战国散文的完全复归和简单复制,它在诸多方面都表现出与战国辞令的不同。首先,《战国策》中的论辩和对话,是建立在思想有重大相悖和矛盾的基础上,是一种尖锐的对抗;而汉大赋中的对话,由于思想的统一和融合,这种矛盾失去了存在的依托,双方的互相辩难实际上只是一种架空的“虚拟对抗”。
其次,战国游士在歌颂君主英明的同时,也极力彰显着自己的谋略与理想,是带有明确目的性的。汉大赋虽然同是兜售主张,表达方式却是极力铺陈,煌煌千言,讽谏之辞只占极小的部分,更多的是颂德与润物,这也就导致了汉大赋“劝百讽一”的现象。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可以推断,汉大赋的形成和发展是多方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在精神内核上与汉王朝之风休戚相关,在发展脉络上也无法脱离《诗》《骚》的影响,而其铺张扬厉的外部风格,则是对先秦诸子和纵横辞令的继承和更新。
汉大赋这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特殊文体,既处于文学发展的脉络之内,同时又不断地进行着否定和裂变。同时,汉大赋借鉴纵横之辞的表现方式,与儒学精神相契合,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文学自觉的表现。
参考文献:
[1]文选 两都赋序[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91
[3]章学诚。王重民等。 校雠通义通解[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4]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