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植物的现代诗歌【最新6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诗歌吧,诗歌具有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诗歌吗?如下是爱岗敬业的小编小月月给家人们整理的6篇关于植物的现代诗的相关文章,欢迎借鉴。
描写植物的现代诗歌 篇1
新课程的实施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将各学科与综合实践有机结合,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如何通过课程资源的整合利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交流合作,最终确保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是我们面临和思考的主要问题。
校本课程《校园植物文化》以植物为载体开展系列活动,引领学生走近植物,积极挖掘植物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创造性运用植物文化育人,通过感知植物、诗词吟诵、现代散文赏析、文化品读、雅闻趣事、歌咏植物等研究性学习,构建以自主探索为基础,合作学习为主体的开放的学习过程,实现在认知、情感以及行为等方面的个性发展,培养人文情怀、提高艺术修养、丰富生活情趣。
校本课程《校园植物文化》由生物和语文两部分组成。语文教学活动分为四节,通过组织学生阅读与校园植物相关的文章,学生可以了解和认识植物与人类的关系;配合生物学课程调查校园植物资源;探究植物各种生命现象及规律;培养观察方法,写好植物观察日记;背诵相关的诗文积淀人文素养;阅读名家散文,丰富情感。所有这些活动都会最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编排语文阅读第一节“物竞天择·人与自然”,特别在贾祖璋的《葵与向日葵》之后安排了“综合性学习自然科学小论文”,在这篇关于生物学分类知识的科学小论文后面,安排学写自然科学小论文有它的合理性,指导高中学生撰写自然科学小论文富有重要意义。从写作教学目的看,我们培养的高中学生,将来绝大多数都要去从事生产劳动和科技工作,指导他们撰写自然科学小论文,可以为他们将来的科技写作打下坚实的荃础,使他们终身受益。撰写自然科学小论文,一般都要建立在自然学科的科学实验或实地科学考察活动的基础上,是一个使中学生对科学现象的认识进一步深刻化和条理化的过程,中学生如果要对自己接触的自然科学中的某些事物现象、问题或某个专题,进行比较深入广泛的探索研究,并加以论述,写成科学小论文,以揭示其特征、意义及规律,这种科学小论文的学习非常必要。它是培养青少年创造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从跨学科教育学的角度看,学生撰写自然科学小论文,无论对自然学科的学习,还是对写作学科的学习,都有着极其深刻的意义和不可低估的价值。
诗歌是语言和文学的精华,而每一个青年心中原本都有诗意的人生向往,只是被压抑在教育体制的冻土下。屈原所谓“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杜甫所谓“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李白所谓“万物兴歇皆自然”。他们“大天而思之”,对于天地的博爱无私,自然的规律性,以及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都有极好的形容。诗人亲近自然,不论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日月山川,风雨雷电,都能触发他们的灵感,引起许多关于宇宙、人生的思考,品读诗词就是让高雅的诗歌贴近我们普通人的生活,纳入我们必经的人生历程之中。当诗歌对我们显得亲近,我们的心灵就会比较自然地感受并萌发诗意。因此第二节编排了诗词品读以及“综合性学习解意象品诗歌作诗词”。
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和高考语文辅导以及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点。以花草树木植物为象征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是各民族语言文化中的一种共同现象。人们在欣赏花草树木外在美的同时,也赋予了它们某种特定的意义。文人学士通过咏诗赋词,把他们内心的感情和审美情趣寄托于大自然的花草之中,这些形象从外界移入诗中时,为诗人的思想感情所点染、浸润,传达着一种感化、教育的力量,因此诗人都非常重视创造意象。意象在诗歌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绝大多数诗歌就是通过意象来诠释作品的哲理,通过意象来破解作品的寓意,通过意象来鉴赏作品的意境,通过意象来与作者进行艺术、美学、心灵与精神的交流。在诗歌学习中,分析意象,就是分析文学物象中所蕴合的意义,正如艾略特所说:“表情达义的唯一方式,便是找出‘意象’,即一组物象,一个情境,一连串事件,这些诉诸感官经验的外在意象出现时,该特别情意便马上给唤引出来。”鉴赏诗歌的意象,就是要让学生将自己所接触到的诗歌中的意象分门别类地作梳理。通过查找有关意象的资料,用简明文字概述意象的寓意。
散文这种体裁,精粹警辟,形式自由,能够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写植物的散文在情物关系的处理上,常常是托物抒情、融情于景、移物就情,就是将物拟人化,赋予物以人的精神、品格、性情、风貌;或通过有声有色的景物描写,把情完全融合在写景的文字中;或把物拉过来,赋予人的情感。作者常常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他的或喜、或忧、或悲、或思的情感,通过情感倾向的宣泄表达出文章的主旨。因此需要学会在阅读过程中由体味作者的情感进而准确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
语文第三节散文品读之后安排了以“植物与文化”为主题的各类活动。植物历来就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尤其是中国园林植物在配置上更是受历代山水画哲学思想的影响,在植物的选择上十分重视品格,注重色、香、用。不仅仅是为绿化,而且要能入画,意境上求深远、含蓄、内秀。植物象征意义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一个是传统文化,一个是生活习俗。以花草树木为象征,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是各民族语言文化中的一种共同现象。古老的中华大地和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孕育了以松、梅、竹、菊和牡丹为代表的植物文化,而西方人以玫瑰、百合和栎树为代表的植物文化则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和西方宗教文化影响的结果。汉民族注重以花木喻人,西方人注重以花代言,这是汉英植物文化最重要的区别。汉民族以花木喻人,关注的是花木的内在气韵与人之精神品质的联系。西方人也以花木喻人,但着意的主要是植物的外部特征与人之外貌的联系。
描写植物的现代诗歌 篇2
【关键词】雪莱 《西风颂》 浪漫主义
一、 引言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期的欧洲,战争频繁,社会动乱。政治的黑暗和社会的不平等让人们认识到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非启蒙思想家所描绘的“理想王国”那样美好,人们在深深失望之余,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这种情绪反映在文学创作中,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了当时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而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则是诗歌。在19世纪的英国诗坛上涌现出了以华兹华斯为代表的“湖畔派”诗人,他们开创了新鲜活泼的浪漫主义诗风,使诗歌创作脱离了古典主义的理性的轨迹。而后崛起的拜伦、雪莱等诗人把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推向了高潮,为英国诗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对《西风颂》中浪漫主义元素的解读
浪漫主义诗歌以对自然地生动刻画和丰富的想象为特点,作者往往将个人的情感和想象置于首位,常借助于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内心的情感,热衷于追求物我合一的理想境界,呈现出很强的主观性。这一点在《西风颂》中有鲜明而具体的体现。作为英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雪莱乐于亲近、观察大自然,从中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并善于用诗歌的形式反映出来。在《西风颂》这首颂歌中,雪莱为我们树立了自然与现实完美结合的典范,成功实现了时间与空间的转换,独特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使该诗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诗歌共分五节,前三节咏风,诗人以丰富的想象把西风在陆地、天空、大海上的凛凛威风写得酣畅淋漓。接着诗人笔锋一转,由咏物转而抒情,将“我”引入诗中,在后两节中抒发了自己愿随西风而舞、与西风合而为一的澎湃激情,表达了诗人对革命的迫切向往。全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主题集中。无论是前三节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还是后两节的直抒胸臆,都充满了主观性。诗人对西风破坏威力的感叹,对西风保护者的讴歌,让我们强烈感受到诗人的革命乐观主义,他不仅看到了西风席卷落叶的破坏威力,也看到了它吹送种子的建设作用,雪莱将自己作为一位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的淋漓尽致。《西风颂》这首颂歌里充满了对自然的崇尚和向往,在诗人的笔下,自然被人格化了。第一节既写了秋之呼吸的西风,也写了春天“碧空的姐妹”――春风;既写了鬼魅似的落叶,也写了“像羊群一样,觅食空中”的春天的嫩芽;诗人既用“重染疫疠”等词语来诅咒垂死的秋叶,同时也瞻望春天“将色和香充满了山峰和平原”。诗歌中对现实的不满和鞭挞,对未来的幻想,也即是诗人对西风破坏旧的,催生新的双重作用的讴歌,使诗歌主题思想中这两个部分通过对比描写,不断地在交叉中发展,矛盾又统一,从而为后面几节诗的发展提供了中心线索,更为诗篇结尾的著名预言:“要是冬天已经来了,西风呵,春日怎能遥远?”埋下伏笔。在诗的第二小节诗人除了继续描写为“频死的一年”唱出了葬歌的西风的威力以外,还从上节诗中枯叶的形象联想到天上的流云,二者的联系密切而又自然,体现出异曲同工之妙。在诗歌的第三小节,诗人又带领我们进入惊涛骇浪的海洋,雪莱着力描绘被秋风唤醒的波涛汹涌的蓝色地中海,西风的威力进一步得到了渲染:大西洋的海水“向两边劈开”,为西风让路;深植海底的花木被西风“吓得发青,一边颤栗,一边自动萎缩”。至此,诗人以丰富的想象书写了西风扫落叶、席卷流云、翻江倒海掀起巨浪三种自然景象,这些想象中都融进了诗人最真切的感情,诗人正是借西风这一生动的意象来抒发自己强烈的革命激情和愿望。浪漫主义笔法的使用不仅没有破坏诗歌对现实的真实反映,反而使诗歌的意境更为宽广,让读者于视野的转换中充分感受到西风排山倒海般的气势,更为完美地反映了现实。这与诗人对大自然的细心观察是离不开的,就连落叶因不同的生长时期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这一细节都被诗人捕捉到了并在诗歌里表现出来:黑的、惨红的、铅灰的,或者蜡黄,这些对自然地着力描写体现出雪莱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
三、结语
《西风颂》中,西风具有排山倒海的豪迈气势,上天入地的神力,这与诗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的结果。西风的威武形象贯穿全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在诗歌的各个小节诗人分别使用了丰富的想象来扩展诗的艺术效果,与全诗主题思想的两个方面相呼应。
参考文献:
[1]王佐良。英国诗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描写植物的现代诗歌 篇3
关键词: 曹植诗歌 艺术特点
曹植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的悲剧遭遇,是与他和曹丕的争为太子的经历密切相关的。他少时以才思敏捷而深得曹操的宠爱,一度曾被立为太子,但由于他放纵不羁,缺乏政治家的成熟与老练,最终在与曹丕的明争暗斗中失败。由于有这样一段经历,所以在曹后,他的日子便很不好过。曹丕继位后,他位为藩侯,但曹丕对他颇多猜忌,屡屡更换封地,加上曹丕的部下多方谗毁,他受到了严厉的迫害,名为侯王,行动却不得自由,动辄得咎,行同囚徒。魏明帝即位后,他希望改变自己的地位,多次上书,力图得到任用,但仍得不到信任,最终郁郁而终,死时年仅四十一岁。
曹植的诗歌今存八十余首,辞赋、散文四十余篇,就其创作经历来看,大致以建安二十五年曹丕即位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曹植由于受到曹操的宠爱,显得志满意得,昂扬乐观,充满自信,富于浪漫情调。《白马篇》可说是前期作品的代表,诗中所写慷慨赴国难的侠少年,实际上是作者的自我化身。其他作品如《鰕 篇》等也都充满豪迈气慨,洋溢着自信自负的少年意气。后期的创作,由于是在曹丕父子的猜忌、迫害下忍辱求生,心情极为悲愤苦闷,所以其内容与风格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品中那种豪迈自信、昂扬乐观的情调没有了,代之出现的则是深沉的愤激与悲凉,作品集中抒写的是对个人命运、前途的失望,对曹丕集团的怨恨,对自己在碌碌无为中空耗生命的哀伤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赠白马王彪》可说后期作品的代表。
曹植诗歌的价值,除了内容上的充实外,对后代影响最大是他的诗歌艺术。他的诗歌做到了气骨与丹彩的完美结合,故钟嵘说他是“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他诗歌上的创造性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他的诗歌抒情性增强,个性更加鲜明。就诗歌体裁来看,曹植诗作中有不少乐府诗,但是他运用
乐府体裁,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在诗中更多地注入了个人的感情,从而将乐府诗的以叙事为主,改变为以抒情为主。所以王瑶先生说:“他诗中的抒情成份加多了,有了鲜明的个性,因此独成大家”。比如他的《美女篇》,从形工上看是模仿汉乐府《陌上桑》。但汉乐府叙述的是彩桑女巧妙地拒绝太守调戏的故事,以叙事为主,而《美女篇》主要表现是美女盛年未嫁的苦闷,他以此美人迟暮的苦恼,寓托他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这样就注入了诗的感情,具有了诗人自己的个性。在这一点上,他较曹丕的单纯模仿民歌胜出一筹,因为曹丕的诗好象总是在替别人诉说哀肠,看不到自己的个性。
第二,他的诗在结构上更讲究,尤其是发端往往很精警。汉乐府诗往往以气为主,自然道来,无意于工巧,而曹植诗则更注结构的安排,他常常以带有强烈的主观感彩的景物描写开头,渲染气氛,笼罩全篇。如他的《赠徐干》:“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以白日西归,星月忽至来写时光的流逝之速;《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海水构其波。”以激烈动荡的景象,暗示作者心境地的不平和处境的险恶,等等。所以沈德潜说他“极工于起调”(《说诗晬语》)。
第三,他更注重诗歌的艺术技巧,尤其表现在注重对偶以及锤炼字句上。曹植诗歌中对偶句极多,这一特点是魏晋诗歌趋向骈偶化的开始,而曹植是将这一手法运用到诗歌创作中的诗人。如“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缘池。”(《公宴》),“阊阖启丹扉,双阙耀朱光”(《五游》),再如炼字的句如“清风飘飞阁”(《赠丁仪》),“明月澄清影”(《公宴》),“清激长流”(《公宴》)等,经过诗人的精心锤炼,便达到了十分警醒的效果。这为后来南北朝文人诗歌注重修辞技巧开了先河。
描写植物的现代诗歌 篇4
水为佳丽增神韵
在我国传统的爱情观中,人们追求的理想境界是男才女貌,也就是说能与一位出水芙蓉般的美女结为伉俪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世界文学名著《红楼梦》里,主人公贾宝玉曾说过这样的话:“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主人公这种对女性的爱恋之情,实际上是对传统的“重男轻女” 思想的宣战。在这里,水不仅成了美女的化身,而且成为体现贾宝玉叛逆性格的象征。
把女人比作水确有一定道理,因为一个成熟可爱的女子全身都彰显着水美的神韵。从体态上看:飘逸乌黑的秀发,坚挺的酥胸,弧度优美的柔腰,高翘的圆臀……女子这种特有的风采,与水波荡漾、水流曲线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再从表情来看:女子喜而含羞微笑、乐而撩人、悲则放声痛哭、怒而咆哮责骂,这些又与水的潺潺涓流、奔流不息、暗流汹涌、惊涛骇浪有相似之处。因此,无论是外表还是内蕴,女子与水形神一致,用水来形容女子之美再也贴切不过。出水芙蓉、带雨梨花、冰肌玉骨、柔情似水等,用这些带水的词汇来形容貌美少女真是微妙至极。
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非常直白地把西湖比作美女:“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白居易的《长恨歌》和杜甫的《丽人行》都是以唐玄宗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创作的,其中都描写有水为美女增添神韵的内容。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用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等词句描绘了杨玉环洗浴和伤感时的美貌。因为他们的爱情悲剧,因而留下了“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无限长恨。杜甫在《丽人行》中写道:“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意思是说,在长安东南的曲江边,来往着许多美丽的佳人,她们姿态优美、神情高雅、贤淑自然、体态匀称。这里展示了丽人与水的和谐。
三国文人曹植的《洛神赋》,不惜浓墨重彩地描写了洛河之神的美丽: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关于《洛神赋》的写作背景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曹植爱上了比他大10岁的女子甄氏,其兄曹丕娶甄氏为妻后,曹植不眠不食害了相思病。不久甄氏死了,曹丕把甄氏生前枕过的枕头送给曹植,曹植不由得悲痛辗转,借作《洛神赋》以抒哀思。因此,有人认为曹植是把甄氏当做洛河之神加以描写的。另一种说法是在《洛神赋》的开头一段交代的背景。说在黄初三年,曹植到京都洛阳渡过洛水时,想到洛河的河神是宓妃,因此他写《洛神赋》赞美洛河的河神宓妃,寄托他对理想中美女的赞颂与思念。《洛神赋》的写作背景我们姑且不论,有一点我们是可以大胆揣测的:曹植是借写洛水之神来描绘自己心目中最美的女子。
柔情似水荡春心
哪个少年不多情,哪个少女不怀春?清澈碧绿的水,波光粼粼的湖,绿荷与芙蓉相伴玉立,鸳鸯双双戏水湖中,垂柳在岸边摇曳。青年男女轻舟荡桨进入了这如诗如画的意境。这是文学作品中常有的画面。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篇之作《关雎》中就写了一对俊男靓女在水畔相爱、相思、相求的情景。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是我国爱情诗篇中的经典之作。全诗描述了一位男子爱慕追求一位美丽姑娘的情景。诗中以爱情专一的雎鸠水鸟起兴,描述男子对一位在水中采荇菜女子苦苦的思慕和追求。全诗以河洲、水边、水鸟、水生植物为背景,写出了君子好逑窈窕淑女这种“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真挚纯正的一往情深。
《诗经》中还有一首《东门之池》写一对男女在水边从相识到相爱的全过程: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以晤歌。
东门之池,可以沤纻。彼美淑姬,可以晤语。
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以晤言。
诗意是,在陈国东门外有一个护城河,河边一个小伙子见到一位端庄美丽的姑娘正在河里沤麻,激起了他对姑娘的爱慕之心。于是便同这个姑娘先是对歌,再是交谈,最后,倾吐相爱的衷肠。因为麻、纻、菅都是长纤维植物沤在水中可以由硬变软,从而用以纺线织布、搓绳编鞋。诗中的小伙子正是希望通过“晤歌”、“晤语”、“晤言”这种“水中沤麻”似的渐进方式打开姑娘的心扉,使姑娘春心动荡,接受小伙子的求爱。
唐代崔颢在他的《长干曲》中写了一对男女乘船在水中相遇、相恋的情景: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这首诗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描绘了一对青年男女在水中相会、初萌恋情的种种情态。开始,船家少女停船询问少男的住址,又主动自报家门,诚挚坦率、热情爽朗的性格表露无遗。少女想结识对方,主动搭讪,感觉有些冒失,于是忙改口说,我们恐怕是同乡吧。接着,男方的回答也耐人寻味。他听出了“或恐是同乡”的弦外之音是想拉近彼此的距离,于是他便如实地告诉自己的家庭住址,最后说“同是长干人”。这一个“同”字语淡情深,意思是说,虽然你住横塘,我住九江,但距离不远,都属长干人。横塘、九江、长干是古地名,都在现今的江苏省境内。用“同”字不仅回答了少女“或恐是同乡”的疑问,而且还表明双方都是风行水宿之人,含蓄地表达了对女方的爱慕之情。紧接着用“生小不相识”来结束对话,表达了相见恨晚的惋惜之情,突出了萍水相逢所产生的爱慕和喜悦。全诗语言纯朴自然,不艳不媚,把男女双方纯洁的爱情通过水上对话写得鲜活生动。
唐朝诗人皇甫松的《采莲子》也描写了一个采莲少女在水中向她所爱少年抛掷莲子,表露爱情的故事: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在那碧波荡漾、银光闪闪的湖面上,一位采莲少女划着船行驶过来,她全神贯注地看一位也驾船在湖上行驶的少年。她情不自禁地向少年抛去莲子,表达对少年的爱慕之情。这种既直率又含蓄,既痴情又聪慧的举动又怕被别人看到。“遥被人知半日羞”,一个初恋少女羞涩的形象跃然纸上。
相思始觉海非深
唐朝诗人李商隐在《无题》诗中有“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的佳句。情人离别,就会相思、相念、相怨,形成无限的忧伤和惆怅。而这些复杂的相思情感又常常是因水而起,或以水喻思。牛郎与织女因为一条银河相隔,造成了分离和相思。在《古诗十九首》中有首《迢迢牵牛星》生动地描绘了这个故事: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扎扎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银河边有个明亮的织女星对牵牛星一往情深。纤纤玉手在织布机上来回穿梭,但一天也织不成一匹布,只因相思的泪水如雨长流。就是因为这条银河,使牛郎、织女只能含情相望,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相思的深情。诗文控诉了破坏男女真心相爱的种种制度和观念,为人间爱情呼唤、呐喊。
水能隔开相思的恋人,也能联结相思的恋人。宋朝词人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写出了水在相思情人之间的纽带作用: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用一江之牵,写出了有情人的心愿:一定不要辜负无穷无尽的相思之心、相思之情、相思之意,把相爱的人永放心田。
绿水悠悠,相思绵绵。宋朝词人李清照用水来表达夫妻离别之情。结婚不久,丈夫赵明诚负笈远游,李清照恋恋不忍别离,于是在锦帕上填下《一剪梅》送给爱人。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词中用自流的清水象征相思的情感,这种情感使双方感到愁苦,而且从忧愁的面容浸入到深深的心头,无计可以消除。
白居易在《浪淘沙》的词中说思情更比海水还深: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汹涌而来的江潮和广阔无垠的大海,你们多么像情侣之间的深厚感情啊!可恨的是情郎不能像潮水一样在约定的时间回到身边,相思的苦,真是比大海还要深。
借水抒发夫妻久别思归的心情也是常有的。唐朝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借水表达了这种心情: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你来信问我何时回家,我只能回答:“未有期。”我这里此时正是巴山夜晚,秋雨涨满了水池。我是多么希望早日回到家中,在西窗之下,共同剪去烛花,使蜡烛更加明亮,向你讲述巴山夜雨时思归的心绪。短短28个字的杰作,两次写到“巴山夜雨”,突出了诗人思妻求归的急切心情,所以现在人们常把巴山夜雨当做缠绵情思的代用词。
唐朝词人温庭筠在《梦江南·梳洗罢》中用水生动地表达了等待情侣久别归来时的心情。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
早上起床梳洗好后就独自来到望江楼上凭栏望着大江,江上的千船万帆都一一过去,但见不到自己所爱之人船只的归来。从早一直等到晚,西斜的夕阳依依不舍地落山了,静静的江水仍缓缓地流淌,看到那开满白花的水边小洲,亲人怎么还不回来呀,真叫人愁肠寸断。
白居易在《长相思·汴水流》中也生动地描写了这种情感: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汴水流到远方,泗水流到远方,一直流到瓜洲的古渡口。想到远去的心中之人,座座青山好似都有忧愁。思念无穷无尽,怨恨无穷无尽,一直要恨到心中人归家才能罢休。我独自依偎在凄冷月光照射下的高楼上,等着心中的人归来。诗以水起兴,把思归的离愁别恨鲜明地表现了出来。
曾经沧海难为水
“海枯石烂”四字誓言是相恋人们渴望的忠贞爱情。天各一方的恋人以水来寄托相思,有幸相守的爱人将长相厮守的愿望同样借水来表达。不少的文学作品对此都有动人的描写。
汉朝的乐府中有首《上邪》的诗写道: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苍天啊,请你给我作证。爱人啊,我要与你恩恩爱爱,白头到老不分开。除非高山成为平地,江水枯竭断流,冬天雷声阵阵,夏天雪花飘飞,天地合而为一,我才与你分离。这五种情况,其中包括江水断流、夏天雪飞等,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他们的相爱也是忠贞到永远的。
唐朝诗人卢照邻在《长安古意》中写道:“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意思是,如果能够像比目鱼一样双双相伴在水中畅游、相亲相爱,就是以死相逼也不害怕;如果能像鸳鸯一样在池中快乐地戏水,就是神仙般的日子也不羡慕。
望夫石,是无数痴情女子坚贞爱情的纪念碑。望夫石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它们都是临水而立。每座望夫石都有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唐朝诗人王建的《望夫石》把这些故事典型化了: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江水滔滔,千古奔流。伫立在那里望夫归来的妻子哪怕千年万载,化为石头也不回头。天天在这江边的山头上盼望丈夫归来,风吹雨打浑然不顾。等到远行丈夫归来时,这由人变成的石头也应开口讲话,诉说望夫的思念之苦。诗人用江水的奔流和日日的风雨,衬托出了一位忠于爱情、至死不渝的女性形象。
唐朝诗人元稹在《离思》诗中从另外一个角度以水传情写出男女相爱的忠贞: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是元稹为悼念亡妻写的。诗中他把亡妻比作大海,比作巫山的云。他说,曾经见过大海的人,其他的水就算不了什么了,除了巫山的云,其他的云就不值得一提了。自己虽然也遇过不少美妇,但无心回顾,也不想再娶亲了。诗人用大海寓亡妻在心目中的极高位置和夫妻之间的深厚而牢固的情感。以水寓情描写对亡妻的怀念写得情深意切。
宋代词人李清照与其夫婿赵明诚伉俪情深。丈夫去世6年后,李清照在《武陵春》词中以水寓情,把对亡夫的怀念写得悲悲切切: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风停了,芬芳的花凋谢了,自己也懒得去梳妆。物还在,人已去,对什么事都感到没有兴趣,本来想说点什么,可还未开口,泪水已然流下来了。听说双溪河的风光不错,本想去河中泛舟,但只怕双溪河的船只载不动我这许多哀愁。词的上半阕借景、借物写出了词人因夫亡而产生的愁苦心情。下半阕借河、借舟写出了这种愁苦的心情是多么的沉重。真是句句悲切、字字哀怨,刻画了词人与丈夫的深情。
金朝词人元好问写的《迈陂塘》,记述了发生在汾河岸边一则十分感人的爱情故事: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磋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描写植物的现代诗歌 篇5
关键词:曹植;诗赋创作;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8-0006-01
一、汉乐府及汉代小赋对曹植诗歌创作的影响
曹植今存诗作,以五言诗居多,这与曹操的四言诗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差异的出现于二者所秉承的创作思想有关。“四言正体,雅润为本”,而“五言流调,清丽居宗”,四言诗的“雅润”,更适合表达正统思想、胸襟抱负,作为魏之一主的曹操,更多的用四言诗表达心志。相比于四言诗,五言诗在运用和表达上更灵活方便,这也比较适合曹植用它来表达日常生活化的题材。而当时五言诗的兴盛,可看作是汉乐府的进一步发展。汉乐府民歌的特点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主要运用当时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创作的新风。由于汉乐府是当时下层人民的创作,在音乐形式、字数上没有过多限制。但到后期,如《孔雀东南飞》则成了完整的五言诗形式。但这类作品只占汉乐府的极少数部分,可见其在整个汉乐府的发展过程中是由杂言渐趋五言逐步发展的。曹植继承了汉乐府的这一发展趋势,在他的《斗鸡》、《公宴诗》等作品中,诗歌形式已趋完备,而如其中“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等,不仅形式完整,而且已开对仗等修辞手法的开端。而《斗鸡》诗中,曹植继承了汉乐府的叙事功能,完整的叙述了事情的缘起、过程等,诗歌内容“缘事而发”,现实主义诗风影响更加明显。这类诗作,可看成是发展了汉乐府的叙事功能和形式特点。
而曹植的赋,亦是在汉代抒情小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汉大赋以铺陈、渲染帝王贵族生活为手段,形式上则篇幅较长,结构宏大。到东汉时,大赋创作依然存在,但抒情小赋也开始占据的自己的位置,如张衡《归田赋》,赵壹《刺世疾邪赋》,张衡《鹦鹉赋》等为例,篇幅较之汉大赋大为缩减,而抒情性大大增强。如《归田赋》中“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哀鸣,交颈颉,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此段单纯的对自然物进行描写,抒情成分增加,而象征、比兴等成分减弱。发展到曹植时,由于时代变迁,曹植赋中已基本无歌功颂德等应制之作。取而代之的是如《白鹤赋》、《喜霁赋》等描写日常化题材的作品。这类作品或纯粹描写,或有所寄托,但寄托不深,篇幅上已较汉大赋大为缩减,寄托时已充分注意到语言的形式美,读来朗朗上口。此类咏物赋的发展,可看成是东汉小赋的进一步的发展。
二、时代背景对曹植作品的影响
历史上的建安文学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建安13年前,为建安文学的前期。建安13年时曹植16岁,此前其已有作品存世,但所作不多,作品也多生活化的题材。建安13年至24年,为建安文学的第二阶段。此时稳定的社会形势使当时文学创作均减少了描写战乱的成分,曹植在此期间亦不太过问政治,闲暇日多,便将大量时间用于日常游乐上。曹植的一些作品,如《斗鸡》、《娱宾赋》等皆为以他为中心的贵族集团当时的群游创作。除此之外,还有大量描写动植物题材以及自然景象的作品,如《芙蓉赋》、《大暑赋》等,此类作品及日常化倾向的出现,说明当时社会环境对文人心理,创作风格的影响。随着生活环境的稳定,诸如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等专写进取精神和事业心的作品变少,作品中也失去了磅礴气势和胸襟。但取而代之的诸如《斗鸡》这些日常化题材的描写,为建安文学注入了一股新鲜力量。这类题材虽着眼于细小处并少有寄托,但为文学创作的多样化开辟了先路。
三、个性特征对曹植作品的影响
在现存作品中,曹丕,曹植同样都有日常生活化倾向的作品存世,而如《迷迭香赋》、《斗鸡》等都是二人群游活动留下来的同题作品,但除此类同题作品外,与曹植相较,曹丕同样身为贵族公子,日常化倾向的题材比曹植多很多。同样身为贵族公子,生活环境又十分相似,但文学风格的差异实由个人性格的不同造成的。曹植少年时期即已表现出过人的文学和武力,曹操一向重以才取士,因此对曹植特加宠爱,本来想立曹植为太子,但曹植却最终失败即是因为性格上的狂放与简易。据《魏志》记载:“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翼杨修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而植人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立为嗣。”曹植性格热情外向,任性而行,虽然曹操欣赏其文学才能,但在屡次委以重任却“因醉不能任事”,终为曹操失望。而曹丕与曹植相较,虽偶也纵情宴饮,但不会像曹植一样委以重任时而不能担当。比较两人表现,可发现曹丕“机巧”的性格颇突出,曹丕虽偶有放纵,但在争取自己的利益时,却能巧妙使用一些手段。而相比曹丕,曹植虽也热衷追求功名,但性格热情开放,作风简易放达。“热情率真而欠深沉”,这种性格对其追求功名或许不利,但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由于这种热情而简单的性格,使他的作品中重描写,而又能描写较细致,精微而又少有寄托提供了很好的主观条件。
描写植物的现代诗歌 篇6
关键词:语用修辞功能;意象;《诗经》
H131
《诗经》是我国较早的富于现实精神的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我国诗歌面向现实的传统。它的现实主义精神及强烈的抒情性,受当时以采摘和种植为主的生产方式的影响,人们对大自然产生了依赖、欣赏、崇拜、敬畏等驮拥那楦小V参铮作为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礼物。由于长期与植物亲密接触,人们对植物的价值认识和审美意识不断增强,物我交感,人的生命和植物的生命互相回还震荡,植物成为人们感情的寄托与象征,也是人们传递审美信息与审美感受的媒介。《诗经》中描述的桑树这一意象,通过对其外在形象描绘,为人们展现出生动的画面,给予读者心灵的碰撞和美的启迪。
一、《诗经》
要想明确掌握《诗经》中植物意象的语用修辞功能,首先要明确诗经中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诗经中融合的是具有现实主义的诗歌,推动了我国诗歌向现展的进程。首先植物是较早存于大自然的一种生命形态,也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生存礼物,人类大部分时间都与植物相处,自然而然与植物之间有着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古代的许多诗人利用植物来表现自己的意识形态和审美观念,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便是由此引发而来。诗经中大部分借助植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通过植物来传递自己想要表达的信息。
二、《诗经》中的语用修辞功能
1.语用学与修辞学的结合
《诗经》中运用的语用修辞功能,大多数是将语用学与修辞学相结合,语用修辞简单来说就是将语用学和修辞学相结合的一种交叉学科。随着文学时代的不断发展,国内外许多研究学者将语用学和修辞学作为研究的关键,渐渐地将语用修辞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2.语用修辞功能阐微
在探究语用修辞功能时,必须要慎重选择学习的切入点和方向,语用修辞可以准确的将物体的形象描绘出来,此外还可以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最后还会对描写的事物进行适当的美化。形象描绘简单来说就是对所描述的事物进行精准的叙述,而意向描绘则是将诗歌中最基本的感情主调展现出来,通过犀利的语言表达基调,将诗歌中的内容进行准确的叙述。通过意象这一形象来将自己内心想要表达出的情感抒发出来,这样所达到的预期效果就是感情描绘的主要功能。诗人在抒感之前,首先会找出一个载体,然后通过娴熟的运用语用修辞来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三、植物意象的语用修辞功能分析
1.形象描绘功能
桑树在《诗经》中会经常地出现,似乎所有的诗人对于桑树都有这一种特殊的情感,桑树为人类提供着基础物质需要,同时它美丽的外表也寄托着人类的精神文明。在古代时期丝绸的原材料就是桑叶,在古代,长达五百多年间桑叶一直出现在人们的工作中,这一原因也就导致了桑叶在作者们的眼里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古代大多数的纺织工人都是以女性为主,这也就致使了诗经中大多数用桑树这一意象表达女性的情感。桑叶作为人物情感表达的一种植物意象,具有其独特的现地位和价值,加上诗人技艺高超的描绘技术,就为后人呈现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2.感情描绘功能
对于人们来说大千世界是一个较为客观的物质载体,诗人通常会用带有感彩的主观情感去看待这个世界。著名的文学作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语我两忘的结果是物我同一,这句话就是说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作者首先要和借助的物体进行一定的情感交流。只有充分的掌握借助物体的各方面特点,才可以更有把握的借助这些特点表达自己的人物情感。诗人借助物像往往是用于渲染整首诗的气氛,有的时候生硬的语句并不能更好的展示诗人的内心活动,这个时候就需要借助柔和的意向,对内心的活动加以深刻的描写。《诗经》中运用植物意象,就是赋予一个植物具有人类的情感,结合该植物的特点表达出作者物我合一的境界。桑树最早出现于女性的生活环境中,在纺织时代女性经常与桑树在一起工作,所以在诗经中商业酒成为寄托女性情感的主要物质载体。
3.美学功能
诗歌借助意想来表达,不仅仅可以传递直观的视觉信息,还可以表达作者细腻的人物情感心理。《诗经》中植物意象承载了人们过多的人物情感,一是因为古代人表达情感的语言较为含蓄,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通过意象的领悟来明白作者的思想感情。《诗经》中会美化桑叶从而表达出女性细腻的思想情感,这就是语用修辞中的美化功能,《诗经》中只不过是用静态的桑叶反映出了社会的动态形式。古代妇女在纺织时期长期和桑叶朝夕相处,所以桑叶可以更加形象的表达出妇女在日常生活中的工作形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古代的许多诗人利用植物来表现自己的意识形态和审美观念,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便是由此引发而来。通过意象这一形象来将自己内心想要表达出的情感抒发出来,这样所达到的预期效果就是感情描绘的主要功能。诗人借助物像往往是用于渲染整首诗的气氛,有的时候生硬的语句并不能更好的展示诗人的内心活动,这个时候就需要借助柔和的意向,对内心的活动加以深刻的描写。
参考文献:
[1]曹德和,刘颖。修辞学和语用学关系的回眸与前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
[2]何自然。语用学对修辞研究的启示[J].暨南学报,2009
[3]刘芳。诗歌意象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