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大全 > 课外阅读 > 名言警句 > 孝的名言经典3篇正文

《孝的名言经典3篇》

时间:

名人名言是指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的,富有知识的名人所说的能够让人懂得道理的一句较为出名的话。广泛上来说就是有意义,向人们揭示一定的道理的话。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孝的名言经典3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孝道的名言佳句 篇1

1、 大孝终身慕父母。——孟轲

2、 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劝孝歌》

3、 尧舜之道,孝悌而已。——李纲

4、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5、 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格言联璧》

6、 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7、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8、 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迅

9、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10、 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11、 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西塞罗

12、 首孝弟,次谨信。——李毓秀《弟子规》

13、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

14、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孔丘

15、 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二十四孝�为母埋儿》

16、 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字严

17、 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何铸

18、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19、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20、 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劝孝歌》

21、 重情轻物,厚养薄葬。——字严

22、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23、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24、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25、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26、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27、 长幼有序。——孟子

2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29、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30、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孝顺的名言警句 篇2

1、 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2、 诗书立业,孝悌做人。——王永彬

3、 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4、 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劝孝歌》

5、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6、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7、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8、 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9、 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曾子

10、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出自《大学》

11、 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维吉尔

12、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

13、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培根

14、 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15、 在幼童的心和口里,母亲就是上帝的代名词。

16、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孝经》

17、 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西塞罗

18、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19、 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20、 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讯

孝道的名言句子 篇3

1、 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莎士比亚

2、 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拉法格

3、 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4、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5、 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6、 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7、 长幼有序。——孟子

8、 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9、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10、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