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大全 > 课外阅读 > 名言警句 > 关于团结的名言优秀5篇正文

《关于团结的名言优秀5篇》

时间:

团结就是很大的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毛泽东统战理论的根本战略思想吴艳春作为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主要法宝之一的统一战线,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美丽的编辑为大伙儿收集整理的关于团结的名言优秀5篇。

团结演讲稿 篇1

小学生团结协作演讲稿一团结是要有前提的,协作是需要条件的。这前提,这条件,就是我们同学间的互相关爱、互相尊重、互相欣赏、互相善待、互相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团结,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协作,那就是:关爱和理解是团结协作坚实的台阶,尊重和欣赏是团结协作的保障!

让我们养成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营造互相尊重的良好氛围,理解和尊重他人,善待和关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同学,为我们在学业上、事业上的协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创造好可靠的保障!

不知道在坐的各位同学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总是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同学和朋友时,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有好多同学的好多优点,好多长处,甚至是我们自己无可比拟的,甚至是我们自己都无以伦比的。同学交往中常有这样的现象:由于彼此的个性差异比较大,对对方有些方面看不懂,看不惯,便先在心里有了敌意,这样两个人相处起来,就觉得别扭,难免磕磕碰碰,后来由于想和对方改善关系,于是就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换一种欣赏的眼光去看,结果发现对方“原来也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讨厌,那么不好交往。”逐渐的,相互之间相处的很融洽,很投机,还成了要好的朋友。所以我们说,学会欣赏每一个人,我们就会拥有越来越多的伙伴,我们就会拥有人际交往的一片蓝天,人生的路,就会越走越顺畅,越走越宽广!同学们,朋友们,幸福之路,成功之路,就在我们的脚下,目标和方向已经非常清晰,让我们共同协起手来,懂得尊重,学会欣赏,团结协作,齐心协力,共创美好的明天!

小学生团结协作演讲稿二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就是我们前面铁的两个字——团结!

“团结就是力量!”这句歌词好啊,它激励着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团结一致,勇往直前,而不是只靠某一个人的力量。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就是因为这个“巴掌”没有团结的动力,没有去团结另一个巴掌。就好像我们人一样,独自一个人不团结别人得话,他的贡献也就微乎其微。所以我们不管在集体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要团结,因为团结的力量比铁还要硬,比钢还要强!

现在我们喊得最响亮的一句口号就是:one world,one dream!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如果我们不团结,哪来的同一个世界,更何谈同一个梦想……

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成功需要克难攻坚的精神,更加需要团结协作的合力!只有懂得团结的人,才能明白团结对自己,对别人,对整个集体的意义。才会把团结当作自己的一份责任。

我们头顶上的这些奖状,以及上个星期的篮球赛,无不透漏着我们所有人团结的力量。篮球场上,我们的队员团结一致打的是最有激情的,常下我们的拉拉队齐心协力喊的是最响亮的。虽然比赛我们输了,但它所展现出来的团结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同时它也使我们对团结更多了一份责任感,没有团结是得不来这些成绩的!

我们大家都知道彩虹美,彩虹的美丽就在于它的七色光彩,如果七色光彩不团结得话,哪还会展现出这么耀眼的光彩呢?班级的魅力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独特性,团结性。如果我们这个集体不团结的呢,她就会像人毁了容一样,很难看,惨不忍睹,被人家笑话。而当我们所有人都把我们的智慧与团结的力量贡献给集体时,这个集体也会展现出比彩虹更加耀眼的光芒!正像我们这些奖状,哪一个不是我们用团结的力量赢得的呢?因此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这些奖状所散发出的精神魅力可比彩虹得炫目七彩之光!

团结,团结,越团越结!那就让我们更加团结,永远团结,让我们永远去散发这彩虹斑耀眼而美丽的七彩之光!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小学生团结协作演讲稿三透过时空的隧道,我们的眼前就会浮现出这样的图画:“神舟”升空,上九天揽月;“非典”远遁,靠万众一心。在“非典”肆虐的日子里,中华民族凝聚起无坚不摧的巨大力量,焕发出民族精神的强大生命活力。“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多难兴邦”。这一饱含哲理的话语,是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写照。XX战争以来,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腐朽的满清政府签下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黄河在哭泣、长城在哭泣、虎门的炮塔在哭泣。

关于团结的名言 篇2

建设美丽德宏,每一个青年都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德宏团州委在5月4日举行的“我为‘沿边特区,开放前沿,美丽德宏’建设建言献策倾听日活动”中,来自高校以及州直的青年代表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有的青年表示青年要加强沟通和交流,发挥青年的凝聚力量。有的青年表示建议在建设美丽德宏中要做到文化建设和旅游建设相结合;改善生态环境;积极发现挖掘民族特色文化

在听取了7名青年代表的意见后,几名政协代表以及人大代表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与希望。政协委员何方从一名老团干的角度谈了自己的想法和希望。他说,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是有成效的,成效是显著的;当前青年朋友是积极向上的,开放创新的。希望全州各级团干要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开创德宏发展新局面;团员和青年朋友要刻苦锻炼,执着追求;学生朋友要珍惜机会,把握德宏发展机遇,为德宏发展作贡献。

州人大代表、德宏师专副校长党颖为“倾听日”这一新颖的方式点赞!他建议,五四青年精神的传承和发扬要用实际行动来响应;最好的落实要从家乡建设开始,把德宏的区位优势发挥出来;加强中缅合作,抓住留学生资源。

最后,团州委书记侯华总结发言。她说:建设‘沿边特区,开放前沿,美丽德宏’要有大格局,要团青有为,要敢于创新。

机关开放日“团团”喊青回家看看

5月4日下午,德宏团州委组织35名青年人员在州委大院开展机关开放日活动,向各位青年具体介绍了团州委办公场所、机构设置、人员构成、共青团的中心和特色工作,对各科室的具体职能职责做了相关介绍。

参观结束后,35名青年代表又来到大榕树青年之家参加德宏共青团“一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机关开放日暨主题团课活动,活动中,来自州直、社会创业青年、志愿者代表等6名青年就如何立足岗位,在沿边特区、开放前沿、美丽德宏中发挥光和热,做一名合格共青团表态发言,有的青年表示在自己的创业中遇到过困难,但是却从未放弃过梦想;有的青年表示尽管自己的岗位非常平凡,但是同样需要我们认真对待,构建美丽德宏的宏伟蓝图需要我们一起付出。

团州委书记侯华向青年朋友介绍“网上共青团青年之声”以及“街上共青团青年之家”,侯华分别从什么是共青团,共青团的发展历程,共青团的四项基本职责,如何做合格共青团团员等几个方面为青年朋友上团课。侯华寄语青年,要践坚定信念,加强学习;要践行工匠精神、练就过硬本领;要紧扣时代脉搏、勇于创新创造;要矢志艰苦奋斗、永葆青春本色;要勤于修身养性、锤炼高尚品格。

最后侯华说,共青团就是广大青年人的家,希望青年人都常回家看看。

各位青年代表认真聆听,并纷纷表示通过机关开放日,听取其他青年的分享,学习团课收益颇多,也表示希望日后一定会常回家看看。

五彩斑斓凝聚公益大美!

5月4日晚上,德宏团州委联合州总工会、州妇联一起借“五四”,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公益晚会。

参加晚会的嘉宾有州委常委、州统战部长黄丽云,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州总工会主席孙春兰以及州总工会、团州委、州妇联等相关领导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

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州总工会主席孙春兰代表州总工会、团州委、州妇联祝青年朋友们节日快乐,对一直以来关心、支持群团组织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各级各部门和慷慨助贫的爱心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晚会上州委常委、州委统战部长黄丽云宣布德宏州助力脱贫攻坚圆梦助学行动仪式正式启动。

本次晚会共分为三大环节,分别是忆青春、劳动美、展风采。大家听到了50后、60后、80后F干的成长故事,欣赏到了来自各行各业的亮丽风采,听有关青春的歌,看美丽的旗袍秀。

团结合作范文 篇3

“青年团建立起来以后,应该干些啥?怎样过组织生活呢?”最近哈尔滨市青年团检查工作中,发现不少干部和团员对这问题不明确,认为青年团的任务与工作大概就是:发展团员、开小组会、文化娱乐活动,如此而巳。不知道团的活动应该结合本部门的中心任务。工厂的中心任务就是生产,学校的中心任务就是学习。有个工厂团委在四、五月中开了十次会议,有八次是讨论批准团员、学习、演剧、收团费……等问题,有两次捎带谈了劳动竞赛。有的工厂团委会。甚至对生产问题一次也没讨论过。当电车厂全厂已卷入“五一”生产竞赛时,团委站在一旁始终没有过问。有些干部认为团在工厂中应以文娱活动为主,他们觉得“在生产上,团员自觉起作用就够啦。”而团委是可以不必“插手”的。当生产任务紧起来时(工厂生产忙,是通常的情形),文娱活动顾不上了,团的干部就觉得“无事可做”。团员也觉得“自己和别人没有两样”。于是认为团的组织生活不健全。这实际上是把青年团降低为业余文娱团体的水平了!一般说,我们团员同志在生产上,都是埋头苦干的,但还不完全会运用团的组织来推动生产运动,使团员和一般工友们的劳动热情能得到更大发挥、更持久、更有组织性。这是目前团的工作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学校团的情况怎样呢?根据上半年学期中间考试成绩看,团员的成绩一般是很好的(平均在八十或七十五分以上),但也有些团干部经常忙团务工作和课外活动。影响了自己的正课学习,而且在思想上对于“学校青年团的主要工作,就是学习”,没有弄清楚,因而也就不知道发挥团的力量及通过与创造各种方式来推动保证正课学习。个别总支书记,甚至不敢号召团员学好正课,害怕大家“钻进去”,“影响课外活动”;哈尔滨一中团干部反对“学习上死扣”,但连在学习上钻研,也反对下去了。铁路学院的团委认为:开小组会就别提正课问题。有的学校吸收团员的标准,主要看他的劳动服务、工作、捐书等进步表现,而却不忍为学习是主要的,因此有的同学就说:“我先不入团好,学习学习再说吧!”团的会议有的也因为未能与当前具体的生产工作学习任务密切结合,内容往往流于一般化,团员来开会的兴趣就不高。正因为没有认识到青年团应该团结青年群众积极完成本部门的中心工作,由此又产生了一种错误思想:以为团一定要表现出自己的“特殊”,“与众不同”,才显得出团的“进步”。在团与广大群众间划了一道鸿沟,生产、学习、娱乐样样单独搞,不吸收广大群众参加。如有个工厂青年团不是到青工中去组织他们,起带头作用。而以青年团的名义向全体青工“挑战”,有个工厂团组织的业余戏剧组、音乐组、壁报委员会,通讯组、歌咏队,除一个非团员外,统统是团员。有的群众说:“好吧!让你们青年团去搞吧!”团的活动若脱离群众脱离中心工作,就不能不把自己从各方面孤立起来,成了光杆的小团体。这种偏向,是值得我们严正注意的。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任务与工作”(冯文彬同志在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说得十分明白:“在公营工厂和企业中,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生产活动而进行的,青年团必须发动青年工人与成年工人在一起,为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减少废活,爱护机器,和节省材料而努力,并遵守劳动纪律,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学校中青年团的主要工作就是学习,就是组织在教帅指导下的学习互助。必须首先学好正课,同时注意在课外与假期中参加社会服务活动与文化娱乐活动。防止读死书的编向。”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全国团代表大会文件,纠正上述偏向。这样才能把团的工作提高一步,使青年团更快的巩固和壮大。

团结演讲稿 篇4

一滴水是微不足道的,渗入泥土,便会消失不见,可汇聚成河却是川流不息。在困难面前,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可当我们团结起来,却可以创造无数的奇迹。共同阅读有关团结的演讲稿2020最新,请您阅读!

有关团结的演讲稿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团结就是力量”。

你可见过蚂蚁拖食?一粒米饭比蚂蚁大得多,但它们却能把它拖到洞了去,他们靠得是什么神奇的力量?是团结。“众人碰才火焰高”,这是俗语说的。她们不都说明了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之所在吗?翻开历史的篇章,胜利的取得,不都是依靠人民大众团结的力量吗?

明朝抗拒倭寇的名将戚继光不是也靠团结打败了那些经常来我过沿海骚扰的倭寇?他所领导的戚家军全部都是精兵,但如果没有那些经验丰富的老渔民的指点,他的精兵也寸不难行。在同倭寇抗战中,万民举动,送粮食,创造了海上飞速前进的“滑翔扳”。可见,团结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不也是依靠人民,发动群众,取得了抗战的胜利吗?中国共产党在最艰苦的岁月里,由于团结了广大人民群众,依靠群众的力量度过了这一艰难的时期。正如徐特立所说的那样:“在中国革命中,谁团结了群众,取得了群众的信任,谁就将统一中国”。

不是吗?太平天国起义,洪秀全领导农民团结奋斗,定都天京。但定都天京后,韦昌辉滥杀无辜,石达开领兵出走,致使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惨遭失败。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但他只是孤军作战,没有联系群众,不能得到人民大众团结的力量,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自从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凝聚成一股力量走向胜利以来,“团结就是力量”便被披上了“信仰”的色彩。

而中国走到现在,成为一个让世界不敢忽视的名字,不正是靠了那“信仰”吗?用下流行的话说,即“团队精神”。

人类的祖先,便是以团队为单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历史的轮转,不是靠个人,而是靠集体的力量。就连动物界,小巧玲珑的食人鱼之所以能猎食几吨的庞然大物,忽微的蚂蚁能逃离洪水火灾,靠的也是“团队精神”。而现在这个竞争白热化的时代,我们还有余力去说“我的地盘,听我的”吗?

团队就像是一个凸透镜,她把分散的力量集中到一点,她是个扩音器,她把微吟变成了呐喊,影响到更远的地方。

智慧,阅历和经验都让我们无法忽视“团队精神”。在常常被抱怨冷酷无情的竞争时代,有一个可尽我所能,可安心依靠的集体,岂不是像一艘漂泊在海岸上的海员们那样,是最好的朋友,最铁的兄弟,过最酣畅的生活,放声最高亢的旋律吗?

一个人再伟大,也离不开集体;一个人智慧再卓越,也不能成为神而脱离众人。刘邦成就了帝业,而英勇盖世的项羽自刎乌江。历史会理智地告诉你什么叫一人之智不敌万人之智,什么叫历史因个人而改变,什么叫团结就是力量。

没错。三个臭皮匠抵上一个诸葛亮。伟业积业积累在一个个看似渺小的个体上。爱迪生因电泡而流芳,离不开全身土灰的工人;日本迅速崛起的奇迹,离不开紧衣缩食的百姓。

有关团结的演讲稿2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为自己能站在这个讲台上发表自己的演讲而感到非常的荣幸,我也知道这是老师与同学对我能力的肯定,所以我也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今天我将演讲的题目是“《团结有爱,共同进步》”。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我们就可以知道一个集体力量的强大了,我们一个班的人,在这个教室里同学习共甘苦,我们应该是在学习生活中,团结有爱,在这个大集体当中我们互帮互助才能共同的进步,无论我们在学习还是生活当中只有我们齐心协力我们才能取得成功,因为我们是一个集体,在这个班级我们每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每个月班级的评比就是我们团结的表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成为了学校优秀班级,这是大家每天认真的学习,在教室每天能保持卫生的整洁,不发生迟到早退的行为,遵守课堂的纪律,在宿舍能够按时的休息,并且每天能及时的打扫好宿舍的卫生和内务的整理,通过大家一个月努力的保持,菜获得的容易,这也是大家有集体荣誉感的表现,因为我们是一个集体,班级是我们的家,我们作为班级的一份就应该尽到自己的努力,为班级争光。

在我们班级让我感受深刻的就是大家的团结,在我们的学习当中,如果有同学存在着学习的困难,就会一些学习好的同学主动的去帮助,解决学习上的难点,因为大家都懂的我们是一个集体,只有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才能够更好的成长,我们也才能在这个过程中收获更多,每次我们会为班级取得的成绩而自豪,当我们班级的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时,我看到了大家满脸幸福的笑容。

我知道,我们是一个团结有爱,互帮互助的集体,我们也很爱这个班级,这里见证了我们的成长,这里的每一位同学都是我们的家人,我们共同为了未来而努力奋斗,在这里我们不惧一切,因为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成长道路上,因为有你们,纵使万般的艰辛我依旧有前行的勇气,因为我知道在成长这条路上我不曾孤单。

我们的班级,是一个积极乐观的班级,是一个不畏苦难的班级,是一个坚强的班级,在这里,我们用团结击碎成长的障碍,用我们的有爱谱写青春的赞歌,我们是一家人,我们会一直团结下去。

有关团结的演讲稿3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团结能让我们脱颖而出,克敌制胜。比如说踢球,踢球是多人项目,所以队员之间要有默契。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一起踢球,分成两组踢。比赛开始后,我只要抢到球就一直往前冲,我想:我自己一个人也能进球。结果总是一个不留神,就被对方球友团团围住,只能眼睁睁看着球被抢走。后来,我终于吸取了这个教训,也明白了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与同伴团结合作才能成功进球。最后,在全队成员紧密配合的情况下,我们终于转败为胜。我也真正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团结同样能变弱为强。有一天,我在家里看《动物世界》,电视里讲的是蚂蚁。当蚂蚁要寻找食物的时候就会让一个排头兵先行寻找。如果找到的食物小,它就自己搬运回营地,如果食物大,它就会返回组织同伴一同搬运。蚂蚁看似弱小,但它们群体内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但只要听到同伴召唤,总能团结一致,完成令人意想不到的艰巨任务。团结或许是弱小的蚂蚁得以存活的重要原因。

团结还能拯救生命。前不久,九寨沟发生了七级地震,山体滑坡、巨石压顶,许多游客、受伤群众被困,他们随时可能再次遭遇灾难,就在这危机时候,我们的人们解放军,民间的志愿者、医疗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游客及群众有序撤离。来自全社会的捐款更为他们的后续生活提供了保证。“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大规模的救助单靠任何个人都不可能实现。面对灾难,只有全社会团结的力量才能帮助我们共度难关。

我深信:只要万众一心,团结一致,我们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难。

有关团结的演讲稿4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拉封丹说过,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中国的一句谚语也是这样的:人心齐,泰山移。如果有人问我:“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是什么?”我会说:“当然是团结呀!”是的,团结,的确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

记得小时候,我和小朋友玩泥巴时,发现了一只蚂蚁在一块很“大”的糖面前不知所措。于是,它就返回洞中,带了一群蚂蚁出来了。最后,它们齐心协力,每只蚂蚁都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将那一“大”块糖果搬回洞里去了。

团结就是力量,在“两人三足”比赛中的我们,也深知这个道理。

记得那次,我们正在屈家岭军训,教官说我们要开一个两人三足的比赛,于是,我和我的好朋友就“走马上阵”了。首先,我们将腿绑在一起,喊着街拍,走着走着。仿佛我们的心也连在了一起。过了一会儿,比赛开始,我和好朋友对视一笑,就将腿又绑在了一起。比赛开始了,我们齐心协力有开始喊起了口号……终于,比赛结束,我们得了第一名。

团结,其实并没有那么难,只要大家学会团结,任何事都难到我们。所以,让我们行动起来,消除妒忌恨、讨厌。让团结,尊敬,喜爱与赞美重新回到我们身边来吧!

有关团结的演讲稿5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每当听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时,我就会激情澎湃,慷慨万分。总说“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确是这个道理。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只有团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团结是什么?它是当你遇到困难永不放弃,与朋友团结共渡难关;团结是什么?它是不在失败前低头,勇敢抬起头,同心协力向前冲。

阳光洒向大地,大地换上新装,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台上挤满了同学和老师,呐喊声、加油声、欢呼声……哗然一片。运动员们个个跃跃欲试,精神抖擞,啦啦队在旁边拼了命地呐喊。

五(4)班的同学们“闪亮登场”了,鼓掌声一片接着一片,随后听到“五四五四,非同一般,虎啸赛场,青春飞扬!”其中参赛的选手里就有我,我参加的是200米跑,正站在起跑线,紧张地“分析”着我的跑友们。

随着一声哨响,所有的队员便“飞速起跑,放飞梦想”。由于心理紧张忐忑,不一会儿便落到了队伍后面。正当我沮丧时,耳边响起了同学们的加油声:“肖睿豪,加油!肖睿豪,加油!”,顿时眼泪湿润了我的双眼,心想:同学们都在为我加油,一定要为班级和老师争得荣誉。我抬起头,卯足了劲,身体像上了发条的机器,脚下仿佛踩着风火轮,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1、2、3……”我超越了一个又一个跑友,就在最后一秒冲刺时,仿佛时间都凝固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红线上,我越过了红线,重重地摔倒在地,此刻,我感觉到的是幸福,是五(4)班的团结合作,只有大家一起并肩作战,才能赢得成功。

团结合作范文 篇5

关键词:教师合作;团队;合作要素;合作方式

我国中小教师一直就有着合作的传统,从50年代开始,就有同学科或者同年级组集体备课或者集体会议的制度,“这是建立统一的教学研究管理系统的重要措施,也是在学习前苏联经验建立统一的教学制度的结果。”[1]这种制度与措施与全国高度统一、规定详尽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相匹配,教师可以共同商定统一教学的教学进度、难点、重点甚至课堂讲授的详细内容,应该说这种制度不仅保证了国家规定的统一课程在千千万万个课堂上得到落实,而且也有利于教师的教学保证在一个整体的基本水平之上。

新课程改革,改变了我国的课程政策,国家只给出宏观的课程标准,教师有权力也必须对课程进行再设计,一些新的课程类型比如综合课、综合实践活动也需要教师以合作的方式执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更需要教师在合作互助中探索进行。教师合作作为推进课程发展,保证新课程有效实施再次被提出并受到重视,倡导教师合作成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中一个构成方式,新课程的教师合作可以营造一个合作的学校文化,形成教师间的互助,与50年代相比本次教师合作的提倡的课程背景不尽相同,这种合作中应该孕育出更多的探索性、多样性,以及个性化的教学知识。

目前,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师合作方式一种是教学方式上的合作,比如包含多学科内容的综合课,同一主题在不同学科里授课,教师之间相互照应;一种是研究与发展方式上的合作:除了延续传统的集体备课制、师徒制之外还有集体观课评课制、研讨沙龙、多学科综合教研活动等。教师合作对学校文化以及学校教育质量影响的意义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学校中的教师合作却并非与人们设想的意义一样美好,新的社会行为的倡导依托的是具有强大惯性的学校文化和学校制度,合作难免出现问题:

1.合作方式的规范,教师在合作中是消极的

既然合作是新课程之后被强调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式,那么合作也便成为表明新课程的落实程度的标志,于是定期举办的教师研讨沙龙,新课程讲坛等便成为很多学校教师规范的合作方式。正式组织的运营需要的是统一的行动规范和强制力,而教师合作的真正意蕴不是外显行为的聚合,而是一种伴随着情感融通的思想“共谋”,刻意地要求合作的时间、场地,甚至指定“合作”的内容等于消解了每一个个体思想的自主性、独立性,强制教师思考并非自己发现或关心的问题。合作是学校落实上级精神的标志,自然也便成为教师被动履行的行为义务。

2.行政权力的僭越,教师在合作中是沉默的

教师间的听课、评课是教师相互拓展思路、促进自我反思的方式;同时,听课、评课也是学校管理者了解教师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的有效方式,同样的两种方式,实现路径相同,但目的、意义不同。当听课、评课的团队中包括了校领导、年级组长,而这些具有监督、管理权限的人物又没有恰当的角色转换,研究与管理职能混淆,行政权力僭越专业思考,教师认可管理者的态度成了一种自我保护的生存方式。

3.业绩评价的异化,教师在合作中是抵触的

非人性化的考试文化对立了学校中的同事关系,如果因为班级的期末成绩,老师被“末位淘汰”,谁会与同伴谈自己的经验呢?管理学中按照员工的竞争意识把人分成鹰型与鸽子型的人物,争强好胜,竞争意识多于合作意识的人物是鹰,相反,喜欢平稳,不要求自己一定业绩突出的鸽子型人物很容易与同伴相处,异化的教师评价标准与教师福利、地位甚至生存超强连接,所有的老师都被变成了“鹰”。

教师怎样合作才是有效的合作,形成教师研究的团队被认为是教师合作的有效方式之一,那么,这个共同体或者这个团队的结构特征及其行动方式就应该是保证团队合作有效的值得研究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管理学中对于高绩效团队的构成及特征的描述:在工作场所里,工作团队或者高绩效的团队往往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高绩效团队的规模往往比较小。其次,在他们合作的过程中,成员形成了互补的技能——包括技术技能、解决问题和决策的技能、人际关系的技能。第三,团队成员对激励自豪和责任感的团队目的形成了共同的有意义的理解。第四,团队有一系列共同的、与团队的目的直接相关的无可置疑的目标。第五,团队成员投入时间来理解他们将怎样合作以完成其目的和目标与怎样提升相互信任和成功所必需的建设性冲突水平。第六,该团队有足够的奉献和信任负担起一个团队的责任。[2]

对于在学校中的教师合作团队的构成与特征,教师教育研究者麦克琳(MacLean)和默尔(Mohr)也有过相当细致的描述,他们认为研究团队可以有3-5名成员,每学年中每个月会讨论两次,对于有关的课堂实践问题相互合作、质疑与促进,并分享合作的乐趣,在讨论中,每个成员都要谈自己在这一阶段的研究情况,其他成员仔细地听,团队中至少要有一个人有教师做研究的经验。在研究团队的会议中大家分享见闻、讨论分析研究日志中的资料,使最初的发现变得清晰,教师组成合作团队可以降低教师工作的孤立状态,分享经验,解决问题。[3]为了使团队工作更有效,研究小组应包括三方面的元素:即教师合作组织中的成员有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围绕着这一共同学习目标,教师们分工、合作、积极互赖,共同努力来实践完成这一目标;在达成目标的活动中,教师每个个体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专业成长。[4]我们总结相关论述,教师合作团队的有效与下面必要的构成要素有关:

1.稳定且人数适当的成员

团队的人数与凝聚力有关,在小规模的团队中每个人都是构成团队的一个重要支点,这样才会有属于每个个体的权力与责任,当然人员流动也会给团队带来严重的影响。在团队中还要有一个人扮演领导者的角色,这个团队中的领导者未必有行政职位,但却要善于沟通、有组织能力并且具有研究的经验以及相当的专业判断能力。他的主要责任是:提醒大家按期组织小组会议,掌握公共联络信息比如:电子邮件地址、电话号码等,选择适当的会议地点,协调关系保持团队活力,建立团队功能,当团队成员有意见分歧的时候,通过团队的研讨使教学与研究建立了联系,说明选择的建议,提供研究方法论,为团队成员提供指导等。

2.共同且明确的工作目标

一个团队的组成就是依靠一个小组的共同的意愿,明确的目标是研究团队存在的最稳定的因素之一,是教师可以合作、持续合作,关注研究问题的动力。比如共同开发一个课程,解决教室里碰到的相似问题等,这个共同的意愿是核心的问题,若组成这个团队的时候,成员没有急迫要解决的事情,或者团队的目标太宏观,近期无法实现,合作研究就会变成与自己生活无关的事情,变成被动的、不得不履行的额外工作,自然没有意义与效率。

3.团队认同感

团队的认同感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成员对团队的认同感;一个是成员之间的认同感。认同感可以保证团队成员尊重并遵守团队的规则,在意见甚至利益分歧的时候做到充分沟通与包容,认同感决定着团队文化的形成。

4.成员的自主意识

自主意识看起来与认同感相互矛盾,事实上前者应该是后者的前提,关键是团队成员有自主意识并追求相同的结果。自主意识意味着研究者主体性的在场,是研究者有所收获的前提,是也就是讨论要有真正来自于自己思考的声音。这种基于自己思考的对问题的解释与判断也许会引起争执,但也正是在争执甚至偏执种显现了思想的意义,主体的价值、个体的发展就体现在这对峙中展现出来。

5.研究问题来自实践

理论是在实体对象中,在具体情境中提取实体、情境中的某类属性并分门别类地揭示,这样理论认识才会深刻与发展。但是这些已经被分门别类的属性、理论必然不可能解释一个新的实践情境的全部意义,或者说每一个实践情境都是复杂的,搀杂着学科的规律、学生的个性特征、社会文化的潜在动力等。这些因素相互缠绕,有时甚至相互对立排斥地表现出来,教师需要在真实复杂的实践情境中做出一个较为恰当的判断,并采取行动,因此教师的研究问题必然来自实践。把这些来自情境的、令人困惑的、有争议性的问题拿出来,探讨背后的原因、属性、规则,是反思的过程也是获得行动启示的过程。虽然情境是独特的,不可能完全重复,但教师面临的情境构成因素是相同的、相通的,可以通过思维的共性去感受、评价、分享。这种情境问题的研究不是简单的“就事论事”,不是刻意追求经验、理论的系统性,而是尽量多地反思、斟酌与情境问题相关的经验或理论,进行权衡、澄清并获得进一步采取行动的恰当决定。

格拉桑恩(Clatthorn)认为,教师小组一起工作至少有五种方法:专业讨论、课程开发、同行观察、同行指导、行动研究。[5]

约翰逊等关注的教师合作小组的活动是针对合作的课堂教学的。它可以是一个共同设计、分别执教和共同处理分析的循环。[6]在这个循环中他们的工作内容可以归纳为六项:(1)经常进行合作学习的专业讨论,正是在这种专业中。(2)共同规划、共同设计。大家分担了寻找课程资源与方法的工作。(3)分别或共同执教合作课,共同处理其结果。(4)共同评价合作课上的是否成功。比如界定并解决在实施合作学习过程中忽略的问题;彼此提供有关的反馈;对在实施合作学习方面取得的成功表示赞赏。(5)共同规划以修改、提炼和改进的新课。(6)分别或共同执教新课。

我国的校本教研中学校教师具有团队性的合作研究一般围绕着三种可行的方式:

行动与讨论再行动。围绕着实践中的问题,同年组或同学科的教师共同反思、争执、启发,相互接受,这是一种比较松散的团队,它可以在日常的教研组工作中出现也可以在集体备课或教师讨论会中出现,这种行为称为团队合作的前提是问题提出的自发性,结论的不可预测性,甚至伴随着持续的再行动再研讨。

课程开发。我国新课程中校本课程可以是教师自行研发的全新课程,也可以是对国家课程的编辑与改编,为了开发校本课程,同年级相同学科的老师,或者同样主题下不同学科的老师,聚合起来,他们的合作有具体的目标以及时间限制,共同进行课程设计,协作实施,反思并交流经验、得失。合作的产品不仅是开发出的新课程,还有在相互启发中的自我发展。

与大学合作课题。与大学合作做课题研究也可以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如果课题本身是来自教室、课程情境的真实问题,教师会在研究的收获中获得持续研究的动力。一位西方的大学研究者记述了与教师合作的过程与变化:“我们每月的一次碰头成了了解彼此生活和工作的机会,一位老师负责作研究日志,不断更新我们的新发现以及我们的新研究计划。我们持续不断的研究会议看起来不能建立在兴趣之上,拥有一个方案是很关键的,它可以让我们聚焦在这个问题上……我不再被看成是团队的领导者,这个角色被不同的人扮演,主要看研究方案是针对谁的,谁最需要研究的反馈。经过三年,我们变得彼此依赖了。”[7]教师需要在团队中进行研究是为了在人际互倚中获得动力、力量与鼓励,获得新的信息、新的视角,最终教师需要在没有行政管理、政治甚至没有大学教师对于内容的指导下建立团队,进行研究,获得发展。

西方学者布瑞德雷(Bredely)曾经把教师团队的合作分成了四个阶段,[8]因为每个阶段成员的感觉与行为都会表现出不同特征:

阶段1:形成团队

团队成员的感觉:兴奋、期待、乐观,拥有被选择后的自豪感,也有怀疑、害怕、不安。

团队成员的行为:开始尝试确定任务,收集信息,讨论概念和一些抽象的问题,讨论一些与研究任务无关的现状和问题。会有人抱怨组织和研究任务中的困难。交流经常流于表面,并尽量避免、回避彼此的冲突,拒绝差异,这时不是一个真正的团体,但成员希望成为一个团体。鲜有批判,权力决定成员间的冲突。

阶段2:改进与混沌

团队成员的感觉:抵抗团队任务和与自己不同的方法,态度上出现强烈的波动。

团队成员的行为:成员之间开始出现争论、防御和竞争,成员察觉到“团体中的长幼强弱次序”,增加了压力。有时会建立不切合实际的目标。组织中生成新的领导者,或者突然获得很大的成功。出现多种形式的讨论(团队成员中的讨论不在整个组织中共享),可能发生难以管理的个人冲突,系统内出现小集团的“分裂”和斗争行为。

阶段3:规范与信任、整理、倾听

团队成员的感觉:成员已经具备建设性批判能力,团队成员互相接受,产生团队凝聚力的感觉,能够解决团队中出现的问题。

团队成员的行为:努力协调,由更多的友善、信任、共享,建立和保持行为规则和界线、规范,听到了意见,交流,产生了帮助,理解,尊重,能够倾听彼此的意见,接受差异同时没有人被排斥,开始注意整理团队的文件,完成这一阶段的目标。

阶段4:运行并形成真正的团队

团队成员的感觉:观察个人和组织的进展,理解每个人的优势和弱点,对团队的发展感到满意。

团队成员的行为:成员具有建设性的个人改变,避免组织问题的能力,团队成员近距离接触,成员间的差异是有价值的,“帮我理解看你所看的东西”,会产生冲突但是基于问题控制,而不是基于个人看法,通过差异定位自己,在团队合作中增能、发展、思考。

注释:

[1] 丁刚,同侪互助推进课程教学的基本方式《课程与教学》(台湾)2003年4月六卷二期第1-9页。

[2] Katzenbach, J., & Smith.D.(1993). The wisdom of teams. New York: Harper,转引自《合作课堂》巴洛赫著,曾守锤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 Amy Anderson,An introduction to teacher research, learnnc. org/articles/ research -intro1, 2006

[4] MacLean.Marion.S&Mohr.Marian.M.(1999). Teacher-researchers at work.Berkely.CA:National Writing Project

[5] [美] 古德(Good,T.L.)、布罗菲(Brophy,J.E).透视课堂[M].陶志琼、王凤、邓晓芳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1

[6] [美] 戴维·W·约翰逊等。领导合作型学校[M].唐宗清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6,P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