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翻译【5篇】》
商鞅立木是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国都市的一个事件。这里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高中文言文翻译【5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文言文翻译 篇1
一、对译法
所谓对译法,就是用现代汉语中对等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例如:“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欧阳修《卖油翁》)此句就可词对词地翻译:“有”译为“有个”,“卖油翁”译为“卖油的老者”,“释”译为“放下”,“担”译为“担子”,“睨之”译为“斜眼看他”,“发矢”译为“发箭”,“十中八九”译为“十次中了八九次”,“但”译为“只”,“微颔之”译为“稍稍地对此点点头”,然后把上面所有的对换词连接起来就是准确译文:“有个卖油的老者放下担子站着斜眼看他,很久不离去。看他发箭十次中了八九次,只稍稍地对此点点头。”由此可见,对译法能帮我们轻松地翻译文言文。这种对译的方法,应该说是翻译文言文的一种主要方法,使用频率非常高,必须掌握。
二、增删法
增,就是增加;删,就是删除。由于文言词汇大多是单音节词,而它们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成为双音节词了,所以翻译时,就要把单音节词增扩为双音节词。例如:“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我所欲也》)这句就可以这样翻译:鱼,是我喜欢的;熊掌,也是我喜欢的。两种东西(如果)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很明显,括号里的字是我们为了通顺而添加上的,“也”字删掉了,再加上了“是”字,句子就非常通顺了。
又由于有的文言虚词的意义非常虚,以至于虚得无一点实在意思,这时就可不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翻译出来,反而会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都应该删去。例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句中的“夫”是发语词,不译,“也”是表判断的语气词,也可不译,这两个都应该删去。再如:“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者”起停顿作用,“也”是表判断的语气词,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句,已经不用这两个词了,所以应该删去。
三、移位法
文言文的语言顺序和现代汉语的语言顺序是很不相同的。文言文中有很多倒装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就必须将颠倒了的顺序再转换过来,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移位法。例如:“致之何由?”“何以效之?”(《订鬼》)“子何恃而往?”(《为学》)“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这些句子实际上都是宾语前置句(即倒装句)。翻译的时候,都得把倒置了的宾语提到前面去。“致之何由”颠倒过来就是“致之由何”,意思是引起这种幻觉的原因是什么。“何以效之”颠倒过来就是“以何效之”,意思是用什么来验证它呢。“子何恃而往”颠倒过来就是“子恃何而往”,意思是你靠什么前往呢。“微斯人,吾谁与归”颠倒过来就是“微斯人,吾与谁归”,意思是假如没有这种人,我和谁一道呢。
四、保留法
文言文里的人名、地名、官名、帝号、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以及古今意思相同的词,都可以不翻译而照录下来,这就是保留法。例如:“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伤仲永》)句中黑体字都可以照录不译,整体翻译出来就是:金溪有个老百姓叫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再如:“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包拯》)同样,句中黑体字都可以照录不译,整体翻译出来就是:包拯字希仁,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
五、替换法
汉语的发展,使得有些文言词现在已经不用了,其所含的意思,现在用另外一个意义相当的词来表达了,这就是替换法。例如“牺牲”(古指祭祀用的猪、牛、羊)“大牢”(古也指祭祀用的猪、牛、羊三种都有)“少牢”(古指祭祀用的猪、牛、羊中的任意两种)“缙绅”(古指高官)“烈士”(古指壮士)等等,这些词翻译时,就可用替换法。
六、意译法
文言文有的句子能直译,有的句子不能直译。不能直译的句子,可把大意翻译出来,不强求与原文一一对应,而只求在整体上使译文的内容与原文的内容保持一致,这种翻译方法就是意译法。例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这句话很难直译,就必须得意译,可翻译为: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但注意意译要掌握一个度,否则很容易使译文完全脱离原文,从而使句子变形。意译的方法尽量少用,一些确实直译不了的文言句子,才用意译。
【阅读训练一】
季札挂剑
延陵季子①将西聘晋②,带宝剑以过③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④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反⑤,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⑥剑致之嗣君⑦。嗣君曰:“先君无命⑧,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⑨徐君墓而去。
(选自刘向《新序》)
[注]①延陵季子:季子即春秋时吴国公子季札,他不肯继承君位,后封于延陵(今江苏常州一带),故称延陵季子。②西聘晋:出使到西面的晋国。③过:拜访。④上国:北方之国。另一说指大国。⑤反:通“返”。⑥脱:解下。⑦嗣君:继位的国君。⑧命:吩咐。⑨带:挂。
探究练习
1.同“延陵季子将西聘晋”中的“聘”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招延俊秀,聘求名士B.季文子初聘于齐
C.乃假货币以聘,予酒肉之资以内妇D.久无事则聘焉
2.同“带宝剑以过徐君”中的“过”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雷霆乍惊,宫车过也B.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C.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3.同“带宝剑以过徐君”中的“带”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带刀升座B.亭带山临江
C.颇带憔悴色D.带雨云埋一半山
4.比较以下句中的“以”“之”,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带宝剑以过徐君 ②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而去
③不言而之④于是脱剑致之嗣君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5.文中以下复句按其分句间的关系加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徐君观剑,不言而之。
②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
③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
④不言,而之。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
6.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言而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而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训练二】
俞伯牙与钟子期
伯牙①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像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选自《列子》)
[注]①伯牙:古代传说中的人物。相传为春秋时期人,善弹琴,作有《高山流水》等曲子。
探究练习
1.对下面句子中黑体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志在高山 志:心意
B.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阴:山的南面
C.卒逢暴雨 卒:同“猝”,突然
D.初为霖雨之操 操:曲调
2.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卒逢暴雨,止于岩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B.善哉!子之听夫/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C.伯牙乃舍琴而叹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乃援琴而鼓之/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3.我国古代传说中记载了许多如同俞伯牙一样身怀绝技的人物,以下四个人物,其绝技分别是:射箭、相马、解牛、唱歌,请你选择对应正确的一项。
①庖丁( )②伯乐( )③韩娥( )④养由基( )
A.①射箭②相马③解牛④唱歌
B.①射箭②相马③唱歌④解牛
C.①解牛②相马③射箭④唱歌
D.①解牛②相马③唱歌④射箭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俞伯牙每次演奏曲子的时候,钟子期都能够猜到他演奏的声调,并准确地说出俞伯牙所演奏的曲子的名称。
B.俞伯牙在泰山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被阻止在岩石之下,心情悲切,于是抱着琴来弹奏。
C.由此故事而演绎出的现代版的高山流水觅知音佳话,人们又是特别地津津乐道!
D.这篇故事,不仅表现了俞伯牙演奏乐曲的高超技艺,也反映了朋友之间的心心相印和情感共鸣。
5.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吾于何逃声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讲练之翻译》
阅读训练一:
1.B2.C3.A4.C5.B 6.①没有说话但表情上可看出很想要这把宝剑。②于是季子把宝剑挂在徐君坟墓上才离去。
高中文言文翻译 篇2
关键词:文言文翻译 要求与方法 积累
一、文言文翻译的必要性
文言文翻译长期以来都是采用选择题的考查方式。选择题在考查字词句的理解、文章内容的把握概括能力方面确实有一定的功效,学生只要对文言词义、句法有一定的理解,便可以结合选项较容易地得出答案,但是考生是否完全读懂了文章的内容还很难加以判断,因此选择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仍只停留在“理解”的层次上。但“文言文翻译”并不只是“理解文言文”,从文言文的特点来看,最有效的方法是让考生直接翻译一段文字,从而看出他们阅读文言文的真实水平。从2002年起,高考试题对文言文翻译的考查开始有所变化,题型由以往的选择题改为让考生直接翻译句子,强化了对“翻译”的考查,由此加大了对文言文考查的难度。此后“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一直是高考的重要考点,对这一考点的表述形式虽因省份年份不同有所变化,但考查题型与2002年高考试题相同。
文言文翻译是对考生文言能力的一种综合考查,也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由于这类试题有沟通古今的作用,考生在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既要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所以,它又是检查考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一种好方式。
根据高考评卷题分得失情况,通报指出,高考考生文言文翻译得分偏低,主要是翻译方法不当,虚词翻译不准确,不能抓住关键词和文言句式。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并无大的改观。在备考过程中,许多高三语文教师也几乎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探求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要求学生重视积累扎实完备的文言知识,吃透课本,强化质量,从而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
二、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和原则
(一)要求
严复在翻译外文时首倡“信、达、雅”,我们不妨借用一下,文言文翻译也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求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意思,也就是不走样;“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求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表述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比较考究,文笔优美,生动形象,能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如《触龙说赵太后》中的“日饮得哀乎”,直译为“你每天的饮食恐怕减少了吗?”就显得生硬,也不符合触龙那种亲近关切的语气,可译为“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要使译文典雅得体,必须注意人物个性,语气和文章的文体风格。
就中学生来说,后一点是较高的要求。但前两点是应该并且必须做到的,否则就不算好译文。高考中的翻译一般只涉及“信”和“达”。
(二)原则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准确规范”的原则。译文要忠实于原文,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语气不改变。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三、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一)基本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高考文言文翻译也主要考“直译”。
(二)具体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具体方法可概括为七个字:对、留、删、补、换、变、调。
1.“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
如:郑 人使我掌 其 北门之 管。
│ ││││ │ │││ │
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
2.“留”,即保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如“山、水、中、笑、有”等),以及古代的人名、国名、地名、器物名、官名、帝名、政区名、国号、年号、朝代、度量衡单位、典章制度、时间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如:“庆历中,有布衣毕升。” “庆历”(年号)、“毕升”(人名)是专用名词,译时可直接保留在原句中。
3.“删”,即删除。删去原文中无须译出的某些字词。主要是针对一些没有实在意义,只有某种语法作用,表示语气、停顿、起连接作用或凑足音节的文言虚词而言。如句首发语词,表顺接的一些连词,起补足音节或停顿、只起结构作用的助词等等,均可略去不译。如《报任安书(节选)》“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夫”是句首发语词,可不译删去。
4.“补”,即增补。(1)变单音节词为双音节词。指在单音节词的前边或后边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或短词。如《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古,学,必,师,传,受,业,解,惑”译为“古代,求学,必定,老师,传授,道理,教授,解答,疑惑”。(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量词等。省略成分补出来,才能使语句通顺,意思明了。如《桃花源记》“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译为“(桃花源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5.“换”,即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把“岁”换成“年”。
6.“变”,即变通。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又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此句运用“互文”修辞,必须将上下文的词语互相渗透,互相说明,结合起来才能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
7.“调”即调整。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要求,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忌不自信”是宾语前置句,译时要调为“动+宾”语序,把动词“信”放到宾语“自”前面,译为“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
(三)译文顺口溜
牢记译文顺口溜,也将有助于古文翻译。下面有两种顺口溜,供大家选择记忆。
*古文翻译口诀1: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
“吾”、“余”为我,“尔”、“汝”为你。
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
句子流畅,再行搁笔。
*古文翻译口诀2:
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
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四、文言文翻译的步骤
文言文翻译的步骤,大致可以这样进行:解词――串意――顺意。就整篇文章而言,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简言之,翻译步骤可概括为:①通览全文,把握大意;②通读全句,标注要点;③按照词序,对应翻译;④调整语序,符合规范;⑤检查校正,以防误译。
五、文言文翻译的注意事项
(一)宏观把握
1.结合历史背景,切忌主观臆测。
每一段文言文文章都有它的历史背景,因此理解时要与历史背景结合起来。背景的显示可能是直接的,如文末注明文章作者、出处等或有简单的背景注释;也可能是间接的,从文中的人物及事件或细节中推断出来。了解了历史背景后,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就从大脑中涌现出来:当时的政治形势、相关政策、科技水平、民风时俗……只有结合了背景,对文章的理解才不会失之于主观臆测。
2.树立全局观念,联系具体语境。
历年高考翻译材料,主要以人物形象塑造为中心,通过具体的事件表现人物性格和寄托作者的深情,因而它有一个完整的中心和明确的主旨。解答这类题目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把句子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认识和理解。通常讲“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即是强调语境的重要。(1)有些词多义,但放在具体句子中取哪个义项就确定了;(2)有的代词,具体指代什么,只能根据上下文去推断;(3)有的虚词用法灵活,但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却是固定的。
3.正确认识古今汉语的差别,切忌以今律古。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我们强调要树立历史的观念,一方面是说要注意古今的区别,另一方面要注意古今的联系。看不到差异,就会“以今律古”,弄出错误;看不到联系,就会割断历史,失去许多“解文”的依据。此外,读文言文还会遇到古人的观念问题,缺乏历史的眼光,也就难以正确地理解和评价。看不到差异,可能会把文言文的词形弄错。如07年高考全国卷(一)的文言试题中有“中元元年,多蝗,其飞至九江界者,辄东西散去,由是名称远近”句,其中的“名称”用现代汉语讲就是名字、称呼,可在原句里“名”是名声,“称”是传播、称赞的意思。缺乏历史观念,对文中有特殊意味的地方就可能视而不见,或者理解错误。典型的例子有《鸿门宴》中对座次的记述。没有历史观念的人可能一带而过,甚至会觉得司马迁嗦。但以历史的眼光来看,这些记述绝不是多余的,而是具体地表现出了项羽的骄横和政治上的幼稚,也可以看出刘邦的隐忍之功。
古人的思想与今人有一定的差异,古文中的词语有的也与现代汉语迥然有别,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要“以古人的思想标准和行为习惯去理解古人”,“以词语的现代用法去翻译古文”。要充分重视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切忌以今律古,望文生义。
(二)考查的重难点
考查的重难点是文章的中心句、文眼句、精彩句,以及理解有难度的和含有某种语法现象的句子。2002年高考北京卷的文言文翻译为两个句子:“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第一句关键点在“穷困”上,涉及省略内容和古今异义;第二句的关键点在“多”和“知人”,二者都是古今异义。
可见,文言文翻译的考查要点主要在文言实词,包括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等。2002年高考全国卷第一个句子“其李将军之谓也”涉及了固定结构“其……之谓也”的考查。只有熟悉考查的重难点,学生在文言文学习和复习中才能做到有针对性。
(三)得分点把握技巧
1.看词性――从词类活用现象方面把握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有的语法现象,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活用。翻译时,对活用的词要善于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的词性及词义。
2.观句式――从文言句式特点方面把握
我们要掌握文言句式的不同特点,特别要掌握好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而这些句式一般说来都有语言标志,因此,可以通过对这些语言标志的识别,来判断它们是属于哪种句式特点。
3.悟词义――从关键实词意义方面把握
所谓关键实词,即那些在句子中起关键意义的、解释通常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或有多个义项的词语。句子中的关键实词,以动词最多,形容词、名词次之。另外,也要注意句子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如“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汉书・公孙弘传》)”关键词是:“会议”、“端”、“面折庭争”。译文:每次上朝同大家议论政事,总是先开头陈述这种事情,让皇上自己去选择决定,不愿当面驳斥和朝廷争论。由此可见,抓住了关键词,准确翻译全句就不成问题。
4.辨用法――从主要虚词用法方面把握
虚词是句子构成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考试大纲18个文言虚词中经常考的有“而、以、于、因、用、乃、其、为、则、之”等,考前应当注意把它们的用法进行归纳并强化训练以加深印象。翻译时,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注意上下文的关系,注意意思的衔接和连贯。
在文言文翻译中,要注意通过看词性、观句式、悟词义、辨用法等方法,敏锐地发现这些得分点并准确地把它们翻译好,力求通顺流畅。这样,才能在文言文翻译中得到高分。
六、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
众所周知,文言文翻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学生即使牢固掌握了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与注意事项,若平时文言基础知识积累不够,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仍然无法完全读懂文章的内容。所以在熟练掌握翻译方法诸事项后,还应抓平时积累,文言知识积累得扎实完备,翻译自然就能解决。
文言文的翻译,牵扯到方方面面的文言知识,其中以实词、虚词、文言句式为主,在此基础上,还有句读、通假现象、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等小知识点,而熟知这些知识,是准确翻译文言文的必要条件。因此须梳理这些知识,形成网络,且要吃透课本,从而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
文言文翻译水平的提高并非靠一日之功可以达成。学习文言文的第一要素就是积累,而积累的最好办法就是背诵。把文言文中的重要篇章烂熟于心,文言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各种句式的变化等也就包含在其中。其次是转化能力,也就是迁移能力。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就是要掌握一定的学习规律和方法。翻译难度虽有增加,但只要了解文言文特点,积累基础知识,掌握翻译的方法和规律,加强训练,文言文翻译就轻而易举了。
参考文献:
[1]惟敏。文言文的翻译[J].中学文科,1999年Z1期。
文言文翻译 篇3
一、读
首先,通读原文,整体把握。把要翻译的文句放到原文中去,正所谓“字不离句,句不离段”,然后读几遍,意思自然就明白了。
例如,201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11题(2),“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句中关键词语“其”,或虚或实。若不“回归”原文,观其大略,则很难翻译准确;反之,结合本段大意“妻子安贫乐道,治家有方,善于相夫教子”,则很容易联想到“而余亦悔其随而不能极夫游之乐也”的典型例句。“其”译为“我(自己)”。整句
话译为:“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这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
其次,细读文句。通过细读文句来了解句子的成分,分清主谓宾,判断有无特殊的文言句式,并且根据分值推测文句中有哪些关键词。
例如:201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11题中(1),“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句子成分为“殓+以嫁时之衣(介宾结构后置),甚矣吾贫(主谓倒装)+可知也”。整句话译为:“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
二、译
把文言词语及句式转换成现代汉语的词汇和句式。采用“一一对应,字字落实”的直译方法,要达到原文中每一文言词都有“着落”,答案中每一现代词都有“来历”的要求。采用常规的“六字法”来翻译。
1换
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替换相应的古文中的单音节词,包括虚词也要有着落,千万不可随意丢掉。如上题中“殓”译为“入棺”,“嫁”译为“出嫁”,“穷”译为“贫穷”等。
2留
古文中的人名、地名、朝代官名、礼俗习惯等专有名词要留下。如2010年全国卷(Ⅰ)11题(1),“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脱脱”、“王”、“”就是人名,不要翻译。
3补
增补句子省略的成分。省略句式要“补”。“补”就是要补出文言文中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介宾短语等。翻译中,要用括号注明省略成分,显示专业性。如2010年广东卷翻译题(2),“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中“以”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之”,翻译时要补上“居庸关”并且用括号注明。参考答案为:“而今上天把(居庸关)授予我们,不可以(再)丢失。”
4调
调整倒装句的语序。把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如2010年江苏卷11题(1),“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中“以嫁时之衣”为介宾结构后置,“甚矣吾贫”为主谓倒装,翻译时均要调整语序。
5删
删去那些只起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的或在现代汉语中找不到相应的词来翻译的虚词,通常是句首语气词、音节助词、结构助词和个别连词等。如2010年湖北卷翻译题(3),“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句中“之”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应删去不译。整句话译为:“但是如今当官的不是这样,只是处理公文、办理政务罢了。”
6变
在无法直译的情况可以适当变通,尤其是存在修辞现象的词句。如果文言文中使用了比喻、借代、婉曲、互文、用典等修辞方式,一般不宜直译,应结合上下文进行意译。如2010年全国卷(Ⅰ)11题(2),“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中“爝火馀烬”、“日月”就是使用比喻修辞,分别翻译为“就像微火残灰一样的(元朝)、“像太阳月亮一样的(明朝)”。
三、连
连即连缀成文。在把文言词句转换成现代汉语的词句后,要把这些词语连缀成符合语法规范的句子。就是把实词、虚词和句意揣摩的结果,再回归到相关语段,遵循“信达雅”的原则整体贯通,连缀成句。这当中不可忽略特殊句式。
高中文言文翻译 篇4
就是名词谓语句。常见的有五种形式:1.用“者”或“也”表判断;2.直接表示判断,即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3.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4.用动词“为”“是”表判断;5.用“非”“未”“弗”“无”“莫”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2008年考查了直接表示判断,即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这实质上是“者”“也”表判断的一种省略式。
如: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浙江卷15题)
这里“况,吴人”便是,这实质是“况,吴人也”或说“况者,吴人也”的一种省略式。译文:(顾)况,是吴地人氏,自恃有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文(或诗人)。
六、 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称凝固结构,是指那些结构比较固定的习惯句式。
1.“莫如”“莫若”
意思是“没有……比得上”“莫如”“不如”。
如: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全国I卷11题)
译文:每天等着吃从东南地区运来的军粮,浙地人民已经困乏,要解救这一患难不如屯田。
2.“是以”
“是以”,是“以是”的倒装,可译为“因为这个”“因此”,这里“是”是指示代词。
如:颍川由是以为俗,民多怨仇。(北京卷8题)
译文:颍川人从此相互告发成风,百姓间多仇恨。
3.“得无……乎”“得无……耶”
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意思是“恐怕……吧?”“莫非……吧?”“该不会……吧?”。
如:以敬父而见罚,得无亏大化乎?(北京卷8题)
译文:因敬爱父亲而受罚,这样恐怕会有伤教化吧?
4.“何也(何……也)”“何哉(何……哉)”
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呢”“什么……呢?”“怎么……呢?”
如:①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天津卷15题)
译文:等到一年,朝廷的臣子饿得面有黑黄色。这是什么缘故呢?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子能这样做。
②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广东卷9题)
译文:人们往往有一些优点,很少不自己称赞自己的,你的功劳那么大,却没有说一句,这是为什么呢?
5.“何……之有”
表示反问,是“有何……”的倒装,意思是“有什么……呢?”,“何”是动词“有”的前置宾语,“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如: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天津卷15题)
这句中“此何难之有焉”,即“此有何难焉”,意思是:这样有什么困难呢?“以为”即“以(之)为”,介词宾语省略。
译文:这样有什么困难呢?只不过是君王不用这样的方法施政而士人不用这样的方法行事的缘故。
6.“若……然”
相当于“像……一样(似的)”,如“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或相当于“像……这样”。
如: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上海卷19题)
“非若吏人、百姓然”中的“若……然”,即“像……这样”。译文:即使这样,任职期满就离开了,不像差役、百姓这样。
七、 其他
下列几种固定句式,近两年虽未考查到,但也不可忽视。
⒈“有……者”
常用于叙述的开头,以突出叙述的对象。
如: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有……者”有时候是定语后置的一种形式。这里“有涉江者”是“人”的定语。
⒉“无乃……乎”
表委婉的商榷语气,意思是“恐怕……吧?”
如: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奈不可乎?(《崤之战》)
译文:部队精疲力竭,远方的对手又有准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
⒊“孰与”“与……孰……”
表示比较和选择,意思是“跟……比较,哪个……”
如: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比,哪个(厉害)?
⒋“不……亦乎”
表示委婉的反问,意思是“不是……吗?”或“岂不是……吗?”
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⒌“何以……为”“何……为”
表反问,意思是“还用……做什么?”“要……干什么?”
如:①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书・霍去病传》)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⒍“有以……”“无以……”
就是“有所以……”“无所以……”。“有”“无”是动词,“所以”和后面的词语组成名词性短语,作“有”“无”的宾语。意思是“有什么可拿来用来……”“没有什么可拿来用来……”。
如:项王未有以应。(《鸿门宴》)
译文:项王没有什么话可回答。
⒎“有所……”“无所……”
“有”和“无”是动词,“所……”是名词性短语,作“有”和“无”的宾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没有什么……”。
如: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有所近”直译为“有接近的东西”。
⒏“如……何”“奈……何”“若……何”
这种句式用来询问办法,可用“对……怎么样”“把……怎么样”来对译。
如: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⒐“非惟……抑亦”
表递进,相当于现代汉语“不只……而且”。
如: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陈寿《隆中对》)
译文:不只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啊。
⒑“庸……乎”
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哪里(怎么)……呢?”
如:吾师道也,夫庸之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译文:我学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岁比我大还是小呢?
⒒ “何(奚)以……为”“何(奚、曷)……为”
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要……呢?”“还用……做什么呢?”“要……干什么?”
如: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将颛臾》)
译文:这是我们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⒓“……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
表示总结性的判断。这是宾语放在动词“谓”之前的句式,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如: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译文:听到许多道理,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啊。
固定结构,2007年全国高考18套试卷只有江西卷作为考查点,今年则不同,有全国、北京、天津、上海4家考查了6种形式。值得注意的是,忽略了固定结构,往往会理不顺句意,译不准句子“大意”,更谈不上字字落实了。
正确理解句式,必须把握“两个意识”:
一是语言标志意识:如固定句式,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用“得无……乎”“得无……耶”。如文言文中被动句,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用“于”“受……于……”“为”“为……所……”“见”“见……于……”等。
文言文翻译 篇5
郑捆文言文翻译
郑絪
【原文】
刘瞻之先,寒士也。十许岁,在郑絪左右主笔砚。十八九,絪为御史,巡荆部商山,歇马亭,俯瞰山水。时雨霁,岩峦奇秀,泉石甚佳。絪坐久,起行五六里。曰:“此胜概,不能吟咏,必晚何妨?”却返于亭,欲题诗。顾见一绝,染翰尚湿。絪大讶其佳绝。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公戏之曰:“莫是尔否?”景拜曰:“实见侍御吟赏起予,辄有寓题。”引咎又拜。公咨嗟久之而去。比回京阙,戒子弟涵、瀚已下曰:“刘景他日有奇才,文学必超异。自此可令与汝共处于学院,寝馔一切,无异尔辈。吾亦不复指使。”至三数年,所成文章,皆辞理优壮。凡再举成名,公召辟法寺学省清级。(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
1、絪:念yīn。
2、刘瞻之先:指刘瞻的父亲,即刘景。
3、荆部商山:地名。
4、概:景象。
5、起:启发。
6、馔:念zhuàn,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