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大全 > 国学经典 > 文言文 > 文言文《董其昌传》【优秀4篇】正文

《文言文《董其昌传》【优秀4篇】》

时间:

以下是勤劳的编辑帮助大家找到的文言文《董其昌传》【优秀4篇】,仅供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文言文《文天祥传》 篇1

文言文《文天祥传》

【原文】

文天祥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德祐初,诏天下勤王。天祥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注释】

①无

【翻译】

文天祥二十岁中进士,在集英殿对答皇上的策问,被皇上亲自选拔为第一。德祐元年,皇上下诏号召天下帮助朝廷抗敌,文天祥召集郡中豪杰,有万余人。他的好友劝阻他,文天祥说:“既然国家抚养臣民三百多年,一旦国家遇到紧急情况,向天下征集兵员,竟然没有一人一马响应入关,我对此非常遗憾,所以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行动来对众宣示,期望天下有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的忠臣义士。”于是倾尽家财为军费。第二年正月授任临安知府,不久又授任右丞相兼枢密使,朝廷派他到元营请求和好,跟元丞相伯颜在皋亭山谈判时据理力争。元丞相伯颜气愤地扣押了他,文天祥随元军向北到了镇江。后来趁夜色逃到真州,辗转到了高邮,渡海到了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逃到南岭。文天祥正在五坡岭吃饭,张弘范的'军队突然抵达,文天祥仓皇出逃,千户王惟义上前抓住了他。

文天祥被押解到潮阳,带去见张弘范,张弘范的近侍命令文天祥下拜,文天祥不拜,张弘范用对待客人的礼节接待他,带他一起到崖山,让他写信去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护卫皇上,还教别人背叛皇上,能这样做吗?”张弘范坚持索要劝降信,文天祥就将他过零丁洋时所写的诗写出来交给张弘范。崖山被攻破之后,张弘范派人护送文天祥去京师大都。文天祥在北方共有三年,元世祖知道文天祥始终不屈服,于是元世祖召文天祥入朝,对他说:“你有什么愿望?”文天祥回答说:“文天祥受大宋恩泽,担任宰相,怎能臣事他姓之人呢?只愿赐死就满足了。”可是元世祖还是不忍心杀文天祥,就让他退下了。有人进言,竭力赞成依从文天祥的请求,元世祖同意了。文天祥临刑时特别从容。向南方行了拜礼后死去,死的时候年仅四十七岁。

文天祥简介:

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相貌堂堂,身材魁伟,皮肤白美如玉,眉清目秀,观物炯炯有神。在孩提时,看见学宫中所祭祀的乡先生欧阳修、杨邦义、胡铨的画像,谥号都为“忠”,即为此高兴,羡慕不已。说:“如果不成为其中的一员,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汉。”他二十岁即考取进士,在集英殿答对论策。当时宋理宗在位已很久,治理政事渐渐怠惰,文天祥以法天不息为题议论策对,其文章有一万多字,没有写草稿,一气写完。宋理宗皇帝亲自选拔他为第一名。

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起用为荆湖南路提刑。因此见到了原来的宰相江万里。江万里平素就对文天祥的志向、气节感到惊奇,同他谈到国事,神色忧伤地说:“我老了,观察天时人事应当有变化,我看到的人很多,担任治理国家的责任,不就是在你吗?望你努力。”

文天祥给人民留下的精神财富是丰富的。虽然他在文学研究上除了《御试策—道》这篇哲学专著外,再无其它专题研究或专著,这是由于当是的环境不允许他坐下来进行专题研究所致,除对策、封事等外,他在百忙中不却友人之所托,写了大量的文稿,其中包括序言、墓志铭,寿序、赞、颂、祝辞、书、启、跋等各种不同形式的文体。此外,诗、词最多,除了《指南录》和《指南后录》和《吟啸集》外,还有《集杜诗》200首以及《十八拍》和少量的词等。这是最有价值的著作,称之为史诗。此外还有在抗元前的部分诗稿。

文言文《董其昌传》 篇2

文言文《董其昌传》

文言文

董其昌,字.元宰,松江华亭人。举万历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礼部侍郎田一俊以教习卒官,其昌请假,走数千里,护其丧归葬。迁授编修。皇长子出阁,充讲官,因事启沃,皇长子每目属之。坐失执政意,出为湖广副使,移疾归。起故官,督湖广学政,不徇请嘱,为势家所怨,嗾生儒数百人鼓噪,毁其公署。其昌即拜疏求去,帝不许,而令所司按治,其昌卒谢事归。起山东副使、登莱兵备、 河南参政,并不赴。

光宗立,问:“旧讲官董先生安在?”乃召为太常少卿,掌国子司业事。天启二年,擢本寺卿,兼侍读学士。时修《神宗实录》,命往南方采辑先朝章疏.及遗事,其昌广搜博征,录成三百本。又采留中之疏切于国本、藩封、人才、风俗、河渠、食货、吏治、边防者,别为四十卷。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寻转左侍郎。五年正月,拜南京礼部尚书。时政在奄竖,党祸酷烈①。其昌深自引远,逾年请告归。崇祯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居三年,屡疏乞休,诏加太子太保致仕。又二年卒,年八十有三。赠太子太傅。福王时,谥文敏。

其昌天才俊逸,少负重名。初,华亭自沈度、沈粲以后,南安知府张弼、詹事陆深、布政莫如忠及子是龙皆以善书称。其昌后出,超越诸家。始以宋米芾为宗,后自成一家,名闻外国。其画集宋、元诸家之长,行以己意,潇洒生动,非人力所及也。四方金石之刻,得其制作手书,以为二绝。造请无虚日,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精于品题,收藏家得片语只字以为重。性和易,通禅理, 萧闲吐纳,终日无俗语。人撅之米芾、赵孟頫云。同时以善书名者,临邑刑侗、顺天米万钟、晋江张 瑞图,时人谓刑、张、米、董,又曰南董、北米。然三人者,不逮其昌远甚。

【注】①党祸酷烈:此处指明朝东林党人受到宦官的残酷镇压和迫害。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寻转左侍郎

B.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 寻转左侍郎

C.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 寻转左侍郎

D.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 寻转左侍郎

(1)【答案】D

【考点定位】要求对一段课外古文的全部或部分断句,能力层级为B

【技巧点拨】本题考查对浅易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标点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读多背,形成语感。有了一定的语感,读到该停顿之处,就会自然而然地停顿,不必苦思。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字”是古人入学时取,通常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也便于他人称呼。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礼部”为中国古代官署。其长官为礼部尚书,主要管理全国学校事务、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C.“疏”在文中指古代一种重要文体,用于臣下向皇帝分条陈述意见。疏还可指对古书的旧注作进一步解释。

D.“致仕”在文中意为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词来指官员辞职归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核文学常识。A项,“入学”误,“字”是古人成年时取。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后因称字为表字。《旧五代史?周书?王峻传》:“ 太祖 虽登大位,时以兄呼之,有时呼表字,不忘布衣之契也。”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易错警示】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人的称谓;二、古代职官;三、天文历法;四、古代地理;五、科举制度;六、风俗礼仪;七、饮食器用;八、音乐文娱;九、文史典籍;十、目录辞书;十一古代军制。该题干中, A项考核“人的称谓”,B项、D项考核“古代职官”。 C项考核“文史典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顶是( )(3 分)

A.董其昌为人仗义,礼部侍郎田一俊教习庶吉士,死在任上,董其昌为此事请假,奔走数千里路程,把田一俊的灵柩护送回乡里安葬。

B.董其昌很正直,他担任南京礼部尚书时,看不惯宦官把持朝政,对东林党人残酷迫害,就对东林党人加以援手,从而受到牵连被贬。

C.董其昌做事很踏实,修撰《神宗实录》时,朝廷派他搜集神宗朝时大臣的奏章和遗闻逸事,他搜集记录了三百多本,受到皇上褒奖。

D.董其昌有多种才能,擅长书法、绘画、书画鉴赏,还精于禅理,并取得很大成就 ,人们把他比作米芾、赵孟頫,后又称他为“南董”。

【答案】B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比如本题的B项,考生就应到文中找到相关内容,然后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即可发现,说法错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①不徇请嘱,为势家所怨,嗾生儒数百人鼓噪,毁其公署。(5 分)

②造请无虚日,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5 分)

【答案】①他不谋求私情(宴请嘱托),受到有权势人的怨恨,他们唆使数百个生儒闹事,捣毁了他的衙门。(“徇”“为……所”“嗾”“鼓噪”各1分,句意1分。) ②每天都有许多人来求书画,(他的')一小幅画或一封短信,流传到社会上,人们竞相购买珍藏他的书画和书信(把他的书画和书信当作宝贝)。(“造请”“尺素短札”、省略、“宝”各1分,句意1分。)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董其昌,字元宰,是松江府华亭县人。万历十七年考中进士,改为庶吉士。礼部侍郎田一俊教习庶吉士,死于任所,董其昌请假,奔走数千里路,把田一俊的灵柩护送回乡安葬。回来以后,被任为编修官。皇帝的长子就学读书,董其昌充任讲官,他在讲书中根据史事随时对他进行启发诱导,皇长子不时报以会心的一瞥。由于董其昌未按执政大臣的意志行事,被外任为湖广副使,董其昌称病回乡。后来起用,官得原职,提督湖广学政。因他不谋求私情(宴请嘱托),受到有权势人的怨恨,他们唆使数百个生儒闹事,捣毁了他的衙门。董其昌当即上奏朝廷,请求离职,皇帝不允许,下令有关部门对闹事的书生审查处治,董其昌最终辞职回乡。朝廷起用他为山东副使、登莱兵备、河南参政,他都不去上任。

光宗即位后,问道:“原来的讲官董其昌先生现在在哪里?”于是朝廷征召他为太常少卿,掌国子司业事。天启二年,提升为本寺卿,兼侍读学士。当时修撰《神宗实录》,派他去南方搜集神宗朝时大臣的奏章和遗闻逸事。董其昌广泛搜集征召,记录有三百本之多。他又选择没有批复的奏章中有关太子、藩封、人才、风俗、河渠、食货、吏治、边防的论述,分门别类,录成四十卷。他仿效史书论赞的体例,每篇之后都附以自己的论断。书编成后,上表进呈,皇帝下旨,加以褒奖,命交给史馆备用。第二年秋天,提升他为礼部右侍郎,协助管理詹事府事务,不久转为礼部左侍郎。天启五年正月,被授予南京礼部尚书。当时朝政被宦官把持,对东林党人残酷迫害,董其昌遇事则远远躲开,过了一年即请假回乡。崇祯四年,起用为原官,掌管詹事府事务。过了三年,多次上奏请求退休,皇帝下旨给他加太子太保衔准予退休。又过了二年就去世了,终年八十三岁,追赠太子太傅。福王在位时,赠谥号为“文敏”。

董其昌天资过人,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声望。当初,华亭地方的人物,从沈度、沈粲以后,南安知府张弼、詹事陆深、布政使莫如忠及其儿子莫是龙,都以擅长书法著称。董其昌后起,超越各家。他起初学习米芾,后自成一体,名闻外国。他的绘画,汇集宋、元各家的长处,按照自己的意愿作画,形成潇洒生动的画风,这不是人力可以达到的。四面八方的金石刻词,如果能得到他的撰文和书丹,被认为是“二绝”。每天都有许多人来求书画,(他的)一小幅画或一封短信,流传到社会上,人们竞相购买珍藏他的书画和书信(把他的书画和书信当作宝贝)。他又精于书画鉴赏,收藏家得到他有关的片言只字,都十分重视。他生性平和,平易近人,精通佛理,谈吐高雅,整日无一句世俗语。人们把他比作米芾、赵孟頫,同时以书法著名的人,有临邑的邢侗、顺天的米万钟、晋江的张瑞图,当时人称之为邢、张、米、董,又称之为南董、北米,但其他三人,成就远不及董其昌。

董其昌简介 篇3

画兰 明·董其昌

绿叶青葱傍石栽,

孤根不与众花开。

酒阑展卷山窗下,

习习香从纸上来。

【分析】

董其昌(1555—1636),字思白,华亭(现上海松江)人。他精通诗文书画,绘画方面专长山水,倡导“南北宗论”;书法方面自成风格:圆劲秀逸,平淡古朴。其一生勤于书画,传世小说诗歌文学作品颇多。

雕传文言文 篇4

雕传文言文

【原文】

雕传

陶宗仪

昔黄帝、少暭之世,凤鸟适至,故为鸟师而鸟名,命凤凰为百禽长。

当是时,南山有鸟,其名曰雕,雕之性,鸷而健,贪而狡。稻粱之甘,木实之美,雕不屑焉,资众禽之肉以为食。雕之徒实繁。其与雕同气而异质者:鹰、鸇、鸢、隼、鹞、鹘、鳥戎、鹗,皆助雕为虐者也。其异类而同姓者:鸱鴞、鸺鶹、枭、鸩、训狐、鬼车,其恶与雕同,特其材异耳。然雕有大小。小者从鹪鹩、燕雀,力可制则制之。大者虽鸿鹄不畏也。故雕之所在,众禽皆逃散远去。标枝无安巢,灌丛无息羽。

雕无所得食,则操遣诡辞,召众禽之过而愬诸凤曰:“鸿雁背北而南来,是叛者也。鹦鹉舍禽言习人语,是奸者也。仓庚出幽谷迁乔木,是冒越者也。鷾鸸秋冬远遁,是避役者也。乌知吉凶妖祥以惑众听,鹊填河以阻水利,鳲鸠攮鹊之居,鸳鸯荒淫无度,鸥好闲,鸡好斗殴相伤,凫鷖鹅鸭习水战,鸬鹚白鹭得鱼不税,孔雀有异相,杜鹃催归,令戍卒逃亡,提壶劝人饮酒生事,劝人饮酒生事:是皆有罪,不治将益甚。”凤凰惑焉,命爽鸠氏治之。雕与爽鸠相为表里。穷山谷,搜林麓。禽之出者,抟之,逐之,攫之,拏之。啄胔扼吭裂肪绝筋,喋毛扬风,洒血殷地。凡遇之者无噍类。其余皆周章振掉、谋所以免祸者。毁巢破(壳鸟),空所积以奉爽鸠,且以赂雕,使勿执。

于是,雕之势益张,而众禽之生理日蹙。其爪距稍利者,慕雕所为则起而效之。其钝者,深藏远竄,馁死于草莽相藉也。

而凤凰始忧之。闻蓬莱之颠有胎仙焉。胎仙名鹤,号青田翁,廉介而洁白,和平而好生。于是徵爽鸠,使鹤乘轩而治之。鹤乃与凤凰谋曰:“夫雕,其始一而已。自子之不戒而使之蔓延,今之为雕者何其多也。今有非雕而雕者何也?雕则得食,不雕则不得食;雕则有利而无害,不雕则利未见而害常随之,故不容其不雕也。今禽之产子者愿为雕,雏之习飞者,学为雕,形状与雕异者又冒为雕。不诛其渠魁,歼其凶丑以励其余,吾恐鸾鷃鵷鸑神雀大鹏金翅,皆化为雕耳。”凤凰曰:“善。”

奏请于帝。帝遣虞人持弓矢张网罗,随雕而磔之。雕之徒尽毙。勅天下无留雕。故其余党皆屏迹匿影不敢出。众禽始得安于生养以尽天年。此皆少暭氏之恩、凤凰与鹤之力也。

太史公曰:“雕,奸禽也。暴恶受诛固宜。吾独惧今之人子务养雕,意有所欲,举雕而放之,求众禽之血肉以肥其躯,殊不知少暭氏之戒也。嗟夫!害物而日益者,刑虽未及,天必谴之。其雕岂足恤哉?”

【译文】

从前黄帝、少暭时期,正是凤来到的时候,所以以凤为师并以鸟名为纪年,任命凤凰为禽的首领。

在那个时候,南山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雕,雕的性格,凶猛而矫健,贪心而狡猾。稻谷高粱的甘甜,植物果实的美味,雕都不屑一顾,以众禽类的肉作为食物。雕的种类其实很多。它们和雕的习气相同形体不同的鸟有:鹰、鸇、鸢、隼、鹞、鹘、鳥戎、鹗,都是助雕为虐的鸟。和雕不同类但祖先相同的鸟有:鸱鴞、鸺鶹、枭、鸩、训狐、鬼车,他们的恶劣和雕相同,只是他们身材不同而已。而雕也有大小之别。小的像鹪鹩、燕雀,有力气制住它就制服它。大的就是鸿鹄它也不怕。所以雕所在的地方,所有禽类都逃散远去。高树枝上没有安全的鸟巢,灌木丛中没有安息的禽鸟。

雕没有地方得到食物,就制造诡辩流言,宣示众禽鸟的过错并说给凤听:“鸿雁离开北方而来南方,是叛逆的鸟。鹦鹉放弃鸟的语言而学习人的语言,是奸诈的鸟。莺飞出幽深的山谷而迁居高大的树木之上,是冒犯和僭越(超越本分)的鸟。乌鸦凭预知吉凶福祸来蛊惑大家,喜鹊填塞河流阻碍水利,布谷鸟侵占喜鹊的巢穴,鸳鸯荒淫无度,海鸥好偷闲,鸡喜好斗殴而互相伤害,野鸭、鸥类、鹅、鸭学习水战,鸬鹚和白鹭抓鱼不纳税,孔雀有叛逆的长相(像凤凰),杜鹃(啼叫声)催人回家,令镇守边疆的兵卒逃亡,提壶劝人喝酒滋事:这些都是有罪(的行径),不治罪将会更加变本加厉。”凤凰被谗言迷惑了,命令爽鸩氏治它们的罪。雕和爽鸩内外勾结。找遍山谷,搜遍山林。禽类只要一出来,就打它,追它,抓住它,擒获它。啄骨头上的肉扼住喉咙撕裂肌肉扯断筋,啄下的羽毛在风中飞扬,血洒在地上变成暗红色。凡是被它们遇到地方就没有能吃东西的活口。其余的(禽鸟)都仓皇挣扎、想能够免祸的。办法。倾家荡产,拿出所有的积蓄供奉给爽鸠,并通过它贿赂雕,以求不被治罪。

于是,雕的势力越来越张大,而众多禽鸟的生计一天比一天紧迫。它们的爪距稍微锋利点的鸟,羡慕雕的行为就跟着效仿。爪距钝的鸟,深深地躲藏或远逃,饿死并杂乱地尸陈草莽之中。

这时凤凰开始犯愁了。听说蓬莱之顶有胎仙。胎仙名字叫鹤,号青田翁,廉正而(身体)洁白,(性格)和平并且热爱生命。(凤凰)于是惩治爽鸩,派鹤乘坐车去惩治它。鹤便和凤凰谋划道:“雕,它当初是一种鸟而已。自从您不限制它而致使它蔓延,如今成为雕的鸟何其多啊。如今有不是雕而(行径)是雕的鸟是为什么?是雕就有食物,不是雕就没有食物;是雕就有利益无祸害,不是雕就见不到一点利益而祸害却是常常跟着它,所以不允许它们不成为雕啊。如今禽鸟们生子希望它成为雕,雏鸟学习飞翔,学雕的样子,形体和雕不同的鸟也要冒充为雕。不诛灭那来源的首领,歼灭那些凶恶丑陋者以劝勉其余的禽鸟,我恐怕鸾、鷃、鹓、鸑、神雀、大鹏、金翅,都要变成雕啊。”凤凰说:“对。”

(于是凤凰)向天帝上奏并请示。天帝派虞人拿弓箭放大网,凡是雕就碎尸万段。雕之类全部杀灭。天帝命令天下不留雕。因此它的余党都隐形灭迹不敢露面。众多的禽鸟才得以安身立命以享天年。这都是少暭的恩德、凤凰和鹤的作为啊。

太史公说:“雕,是奸诈的禽鸟。(因)暴戾恶毒而受到诛灭确实应该。我唯独害怕如今的人们专心养雕,想满足自己的欲望,高举着雕并放纵它,捕捉众禽鸟吃它们的血肉来养肥自己的身躯,殊不知少暭的戒训。悲哀啊!有害的事物一天比一天多的话,虽然刑法不能及,天也必然要惩罚他的。那雕难道值得怜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