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法文言文翻译精选10篇》
学习文言文可以了解历史,学习古代文化,欣赏古代文学,研究古代文明。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下面是人美心善的小编给家人们分享的10篇文言文翻译的相关文章,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文言文翻译 篇1
纵观这些题目,不难发现有如下特点:史传文占据多数达11套,分别是全国卷I、全国卷Ⅱ、北京卷、上海卷、安徽卷、江西卷、广东卷、辽宁卷、四川卷、江苏卷、海南宁夏卷,由于这一文体具有故事性强的特点,正越来越受到命题人员的青睐;文言实词均予以考察,而考察虚词的有9套:从题数和分值来看,上海卷(《烈女传》《(秋寻草)序》)和江苏卷(《吴汉传》《梦溪笔谈》)因同时考查两篇文言文而位居前列,分别是10道29分和9道30分,题数最少的是5道,分数最少的是19分,就单纯翻译题来看,最多的达10分,最少的也有6分。有些同学可能会问,翻译单题为何占如此高的分数呢?将文言文翻译为现代汉语,是检测考生能否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有效手段,它虽然侧重古汉语语言形式的考查,但由于同时也涉及内容,因而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一种综合性的检测手段,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的先进理念。
根据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考查特点,对高考涉及文言文翻译的种种情况做一扫描,但愿能给2009年复习备考的高三学子有所启发。所选例句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均源自于2008年全国高考试题。
1、“留”,即保留法。文言文要保留原文某些不必翻译的词语,具体有哪些呢?专有名词包括年号、国号、地名、时间、官职、物名等。另外,古今同义的词,现代汉语仍然常用的成语,也可保留不译。全国卷I“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人”中“廖刚”是人名,“用中”是字,“南剑州顺昌”是地名,均不用翻译。本句话意为“廖刚字用中,是南剑州顺昌人”。
2、“对”,即对译法。翻译时,须严格按照原文的词义、词序和句式逐字逐句地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江苏卷“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就可以直接翻译为“立即连夜派精兵出营突击,大败敌军”。
3、“拆”,即拆分法。文言文中有时连用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恰好是一个双音节词,这就需要拆分成两个词来进行翻译,而不能用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去解释。湖南卷“及晋公败,士当不免,惟公不及”中,“不免”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意为“免不了”,本句中“不免”为两个单音节词,“不”为“不能”,“免”为“免祸”;“不及”在现代汉语中也是一个双音节词,意为“不如、比不上“意,这里“不”为“没有”,“及”为“被牵连”。本句话可译为“等到晋公,士人大都不能免祸,只有欧阳公没有被牵连”。
4、“加”,即加字法。古汉语用词大多为单音节词,在翻译时,就应当加上语素使之构成双音节或短语。全国卷I“以亲老求补外,出知兴化军”中,“亲、老、求、补、外、出、知、军”均为单音节词,翻译时要加上语素使之构成双音节词。因此这句话可翻译为“因为双亲年老请求递补外地(到地方任职),出京掌管兴化军政”。
5、“换”,即替换法。古汉语经常用的词,可能现在已不大常用,这就要在现代汉语中找到与之匹配的词,去置换古代的说法。全国卷I“丁父忧,服阙,除工部员外郎”,“忧”在古代是“去世”,现在则直接用“去世”。本句话可译为“廖刚的父亲去世,服丧期满,被任命为工部员外郎”。
6、“补”,即补充法。古汉语用词甚为简单,可是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就要把其中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使句意完整。与前面所说“加”不同,“加”仅是增加语素,而“补”则是补充省略的成分。福建卷“晏子逐以为上客”,“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这句话翻译为“晏子就把他当做上等的宾客”。
7、“删”,即删除法。在不影响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删除原文中的某些词语。这些词语一般是发语词、音节助词,也可以是某些连词、语气词等。广东卷“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中“也”是语气词,应删去。本句话的意思为“周访字士达,先人是汝南安城人”。
8、“调”,即“调序法”。文言文翻译,必须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文言倒装句的语序。福建卷“睹弊冠反裘负刍,息于途侧者”中,“息于途侧者”的正常语序是“于途侧者息”,属介宾短语后置,翻译时就应当是“(晏子)看到戴着破帽,反穿皮衣,背着饲草,在路旁休息的人”。
9、“还”,即还原法。对文言文中的特殊的语言现象,如互文,要还原成原来的样子。如《张衡传》中“通五经,贯六艺”,就属互文现象,可以考虑译为“精通五经六艺”。
10、“点”,即点义法。古汉语有时为了表达得言简意丰的需要,在文中喜欢用典故。在翻译时,不必将典故照抄出来,只须点明典故在此的含义即可。
文言文翻译 篇2
语言能力是人类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所获得的一种特殊的技能。语言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每个符号单位都由音义结合组成。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统称。总之,人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了一定的文化熏陶和修养。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学研究者认为,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反过来又对文化施加影响。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一种语言。语言的运用方式集中表现了各民族的文化特征。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习俗,因而任何形式的语言都具有某种文化的内涵。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变迁、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差异,各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各个社会集团也形成了自己的次文化,这种结果导致了语言障碍和文化障碍。因此,要正确理解和运用外语,我们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文化。
二、语言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所谓翻译,就是借助语言这一多功能符号体系,进行各种文化信息之间的转换。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王佐良语)。从这个意义上讲,翻译工作显然具有其自身的繁杂艰巨性。翻译之所以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么容易,是因为语言反映文化,并受着语言的制约。例如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凤凰”的概念,“凤凰”在我国古代传说中是百鸟之王,含有祥瑞的意思,如“龙凤呈祥”“攀龙附凤”等。但在英语中“phoenix”是神话中的一种鸟,在阿拉伯沙漠中生活五六百年后自我焚化,并由此得到再生。所以在用这一词时,常包含“再生”的意思。
三、英汉词汇层面上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涉及层面很大,从词汇层、语法层直到语境层无不受到文化的制约。译者须抛弃过去的“语言工具观”,而应建立“文化语言观”,既考虑语言又考虑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传达语言载体所承载的信息。
1.概念意义上的文化差异
词的概念意义即词的认知意义或指称意义,是在语言交际中所表达出来的词语的最基本的意义,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概括。由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差异和人们在对客观事物作出反应或概括时,始终都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影响,因此,这种反应或概括就在不同的语言上出现差异。有些词汇只存在于英语文化中,在汉语文化中难以找到对应词,例如hot dog,hippie等。
2.文化意义上的差异
文化意义指附加在词项的概念意义上的意义,包括内涵意义、风格意义、联想意义等与民族文化因素有关的意义。在概念意义相同的情况下,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为:①英语词汇有某种文化意义,而汉语对应词无特定文化意义,如propaganda常含有“撒谎、欺骗”等文化意义,而汉语的“宣传”则无此义。②汉语词汇有某种文化意义,而英语对应词无特定文化意义。如“松”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长寿”“骨气、节气”,而英文的pine则不含此义。③英汉对应词各有不同的文化意义。
3.文化差异的翻译
(1)直译。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些词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是对应一致的,这种情况下,两者之间便可进行互译或直译。例如“walls have ears”译为“隔墙有耳”就属于这种情况。
(2)代换。语言是受文化制约的,翻译时必须照顾到不同民族文化的习惯和特点。代换指在保留原文交际意义的基础上,用译文中某个概念意义不同但文化意义相近的词代替原文词的方法,如:“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译成“挥金如土”。
(3)意译。一些文化意义很浓的词汇,直译不能准确传达文化意义,这时可用意译法,即用译文中文化意义较弱的词汇去译原文所要传达的信息,例如“You are indeed a lucky dog.”译作“你真是个幸运儿”。
文言文翻译 篇3
一、对译法
所谓对译法,就是用现代汉语中对等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例如:“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欧阳修《卖油翁》)此句就可词对词地翻译:“有”译为“有个”,“卖油翁”译为“卖油的老者”,“释”译为“放下”,“担”译为“担子”,“睨之”译为“斜眼看他”,“发矢”译为“发箭”,“十中八九”译为“十次中了八九次”,“但”译为“只”,“微颔之”译为“稍稍地对此点点头”,然后把上面所有的对换词连接起来就是准确译文:“有个卖油的老者放下担子站着斜眼看他,很久不离去。看他发箭十次中了八九次,只稍稍地对此点点头。”由此可见,对译法能帮我们轻松地翻译文言文。这种对译的方法,应该说是翻译文言文的一种主要方法,使用频率非常高,必须掌握。
二、增删法
增,就是增加;删,就是删除。由于文言词汇大多是单音节词,而它们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成为双音节词了,所以翻译时,就要把单音节词增扩为双音节词。例如:“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我所欲也》)这句就可以这样翻译:鱼,是我喜欢的;熊掌,也是我喜欢的。两种东西(如果)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很明显,括号里的字是我们为了通顺而添加上的,“也”字删掉了,再加上了“是”字,句子就非常通顺了。
又由于有的文言虚词的意义非常虚,以至于虚得无一点实在意思,这时就可不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翻译出来,反而会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都应该删去。例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句中的“夫”是发语词,不译,“也”是表判断的语气词,也可不译,这两个都应该删去。再如:“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者”起停顿作用,“也”是表判断的语气词,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句,已经不用这两个词了,所以应该删去。
三、移位法
文言文的语言顺序和现代汉语的语言顺序是很不相同的。文言文中有很多倒装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就必须将颠倒了的顺序再转换过来,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移位法。例如:“致之何由?”“何以效之?”(《订鬼》)“子何恃而往?”(《为学》)“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这些句子实际上都是宾语前置句(即倒装句)。翻译的时候,都得把倒置了的宾语提到前面去。“致之何由”颠倒过来就是“致之由何”,意思是引起这种幻觉的原因是什么。“何以效之”颠倒过来就是“以何效之”,意思是用什么来验证它呢。“子何恃而往”颠倒过来就是“子恃何而往”,意思是你靠什么前往呢。“微斯人,吾谁与归”颠倒过来就是“微斯人,吾与谁归”,意思是假如没有这种人,我和谁一道呢。
四、保留法
文言文里的人名、地名、官名、帝号、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以及古今意思相同的词,都可以不翻译而照录下来,这就是保留法。例如:“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伤仲永》)句中黑体字都可以照录不译,整体翻译出来就是:金溪有个老百姓叫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再如:“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包拯》)同样,句中黑体字都可以照录不译,整体翻译出来就是:包拯字希仁,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
五、替换法
汉语的发展,使得有些文言词现在已经不用了,其所含的意思,现在用另外一个意义相当的词来表达了,这就是替换法。例如“牺牲”(古指祭祀用的猪、牛、羊)“大牢”(古也指祭祀用的猪、牛、羊三种都有)“少牢”(古指祭祀用的猪、牛、羊中的任意两种)“缙绅”(古指高官)“烈士”(古指壮士)等等,这些词翻译时,就可用替换法。
六、意译法
文言文有的句子能直译,有的句子不能直译。不能直译的句子,可把大意翻译出来,不强求与原文一一对应,而只求在整体上使译文的内容与原文的内容保持一致,这种翻译方法就是意译法。例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这句话很难直译,就必须得意译,可翻译为: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但注意意译要掌握一个度,否则很容易使译文完全脱离原文,从而使句子变形。意译的方法尽量少用,一些确实直译不了的文言句子,才用意译。
【阅读训练一】
季札挂剑
延陵季子①将西聘晋②,带宝剑以过③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④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反⑤,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⑥剑致之嗣君⑦。嗣君曰:“先君无命⑧,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⑨徐君墓而去。
(选自刘向《新序》)
[注]①延陵季子:季子即春秋时吴国公子季札,他不肯继承君位,后封于延陵(今江苏常州一带),故称延陵季子。②西聘晋:出使到西面的晋国。③过:拜访。④上国:北方之国。另一说指大国。⑤反:通“返”。⑥脱:解下。⑦嗣君:继位的国君。⑧命:吩咐。⑨带:挂。
探究练习
1.同“延陵季子将西聘晋”中的“聘”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招延俊秀,聘求名士B.季文子初聘于齐
C.乃假货币以聘,予酒肉之资以内妇D.久无事则聘焉
2.同“带宝剑以过徐君”中的“过”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雷霆乍惊,宫车过也B.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C.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3.同“带宝剑以过徐君”中的“带”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带刀升座B.亭带山临江
C.颇带憔悴色D.带雨云埋一半山
4.比较以下句中的“以”“之”,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带宝剑以过徐君 ②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而去
③不言而之④于是脱剑致之嗣君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5.文中以下复句按其分句间的关系加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徐君观剑,不言而之。
②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
③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
④不言,而之。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
6.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言而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而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训练二】
俞伯牙与钟子期
伯牙①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像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选自《列子》)
[注]①伯牙:古代传说中的人物。相传为春秋时期人,善弹琴,作有《高山流水》等曲子。
探究练习
1.对下面句子中黑体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志在高山 志:心意
B.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阴:山的南面
C.卒逢暴雨 卒:同“猝”,突然
D.初为霖雨之操 操:曲调
2.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卒逢暴雨,止于岩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B.善哉!子之听夫/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C.伯牙乃舍琴而叹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乃援琴而鼓之/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3.我国古代传说中记载了许多如同俞伯牙一样身怀绝技的人物,以下四个人物,其绝技分别是:射箭、相马、解牛、唱歌,请你选择对应正确的一项。
①庖丁( )②伯乐( )③韩娥( )④养由基( )
A.①射箭②相马③解牛④唱歌
B.①射箭②相马③唱歌④解牛
C.①解牛②相马③射箭④唱歌
D.①解牛②相马③唱歌④射箭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俞伯牙每次演奏曲子的时候,钟子期都能够猜到他演奏的声调,并准确地说出俞伯牙所演奏的曲子的名称。
B.俞伯牙在泰山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被阻止在岩石之下,心情悲切,于是抱着琴来弹奏。
C.由此故事而演绎出的现代版的高山流水觅知音佳话,人们又是特别地津津乐道!
D.这篇故事,不仅表现了俞伯牙演奏乐曲的高超技艺,也反映了朋友之间的心心相印和情感共鸣。
5.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吾于何逃声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讲练之翻译》
阅读训练一:
1.B2.C3.A4.C5.B 6.①没有说话但表情上可看出很想要这把宝剑。②于是季子把宝剑挂在徐君坟墓上才离去。
文言文翻译 篇4
郑捆文言文翻译
郑絪
【原文】
刘瞻之先,寒士也。十许岁,在郑絪左右主笔砚。十八九,絪为御史,巡荆部商山,歇马亭,俯瞰山水。时雨霁,岩峦奇秀,泉石甚佳。絪坐久,起行五六里。曰:“此胜概,不能吟咏,必晚何妨?”却返于亭,欲题诗。顾见一绝,染翰尚湿。絪大讶其佳绝。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公戏之曰:“莫是尔否?”景拜曰:“实见侍御吟赏起予,辄有寓题。”引咎又拜。公咨嗟久之而去。比回京阙,戒子弟涵、瀚已下曰:“刘景他日有奇才,文学必超异。自此可令与汝共处于学院,寝馔一切,无异尔辈。吾亦不复指使。”至三数年,所成文章,皆辞理优壮。凡再举成名,公召辟法寺学省清级。(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
1、絪:念yīn。
2、刘瞻之先:指刘瞻的父亲,即刘景。
3、荆部商山:地名。
4、概:景象。
5、起:启发。
6、馔:念zhuàn,食物。
经典文言文句子及翻译 精选70句 篇5
1. 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春风吹不过玉门关。
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衣物食品使人安身立命的东西,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4. 敝帚自珍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①,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
5. 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6.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7.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 ——今天将要远离了,面对表章落泪,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了。
8.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9. 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10. 三思而后行。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11.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我确实知道自己(长得)不如徐公漂亮。
12.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13.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14.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15. 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16.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7.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译:能把一本书读过百遍,其中的含义自然就领会了。
18. 崔九堂。
19.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20. 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买履》) ——宁可相信所量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21.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22.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23.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你替我把他叫进来,我应该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24.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25. 蜀之鄙有二僧。(《为学》)——蜀地的边邑有两个僧人。
26.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27.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活板》) ——如果印几十几百几千本,就非常快了。
28.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9. 学不博者,不能守约;志不笃者,不能力行。译:学识不广博,就不能得其要领;志向不笃诚,就不能努力去做。
30.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毕升死去之后,那些印版被我的侄子们得到。
31.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
32.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 ——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种地为生。
33.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34.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译:干活
35. 覆盖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听了妻子的话,全身好像盖上冰雪一样。
36.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37.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 ——天帝被他真诚的心意所感动,便派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这两座山。
38.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译文:桃树蓓蕾缀满枝杈,鲜艳明丽一树桃花。
39.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41.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
42.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43.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44.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45.
46.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采草药》) ——按照古法采草药,多在二月和八月,这很不恰当。
47. 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48. 父母者,人之本也。(《屈原列传》)——父母是人的根本。
49.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那些做官的人见识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50.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51.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咏田家》) ——医治完了眼前的创伤,却挖掉了心上的肉。
52.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 ——君子只担心自己无能,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53. 内立法度,务耕织。(《过秦论》) ——对内设立法令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54.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晴阳缺,此事古难全。
55.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用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忍,增长他的才干。
56.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辞》) ——面对窗户梳理头发,照着镜子在额头贴上花黄。
57.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58.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屋,以突隙之*焚。
59.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如果我不做这个差使,早就困苦不堪了。
60.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61.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62.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63.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 ——如果能这样,那么,霸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就可以中兴了。
64.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65.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66.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67. 满招损,谦受益。——《尚》
68. alon
69.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揠苗助长》) ——今天我太累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
70. 此言得之。(《六国论》) ——这句话说对了。
文言文翻译 篇6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2―0122―01
古文翻译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却又是学生的失分点。对此,笔者就其答题策略归结为“四步法”。即:
一、研读选文晓大意
考生面对题目不要急于翻译,而要对选料作整体性感知阅读,通晓大意,初步明确文言中的人、事、物、境、情,出乎其外,把握考查词、句的语言发生环境、存在环境和活动环境,为审慎解词,准确释句,体味风格,尤其对把握重点考查的五类实词、三类虚词和五种句式作准备。
二、审视题目研考点
这是由整体感知到局部研析的过程,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重在悉心研究评分标准和准确推敲考查点(词、句式及风格)。即明确评分点――采分点。
2005年全国卷(3)节选《汉书・丙吉传》,考查了文中的这样两句:“御史大夫坼岵荒芟曛,以得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加也。”和“方春未可大热,恐中近行用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其评分要求是,共10分,每句5分,每句译出大意2分,译对三个考查词各1分。由此可见:
高考文言翻译,已顺利过渡而完成了由重词义考查到句意与词义并重考查的理路。即句子大意占2分,考查词一词1分;每题的考查词(包括特殊句式)一般是2-3个。那么,哪些是考查词(包括特殊句式)呢?这就是翻译的关键。“五类实词”指单音与复音词、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活用词。“三类虚词”,一指古今变化了的虚词(主要有四:①少数沿用的词,如“于”,词的部分用法被沿用的,如“然后”;②完全消失的,如发语词“盖”“夫”,起提顿作用的“者”,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等。③用法变化了的,如“所以”,“虽然”;④改用为其他词的,如“于”的多种介绍作用,在现代汉语中分别用“向”、“到”、“对”、“从”、“同”、“比”、“被”等代替)。二指一词多用的(同词异用和异词同用),三指特殊运用的(如兼词,虚词连用,双音虚词――古为两个单音虚词或一实一虚,而现在为双音虚词,像“于是”);“五种句式”主要指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和定语后置句。
三、尝试翻译解考点
明确了考查点后,考生不必急于在试卷上作答,而须在草稿纸上试译。巧用直译“六字”法:“留”――专用名词不译要留,“删”――语气词、发语词、助词、偏义复词中的虚设成分要删,“调”――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序要调,“对”――古代单音词增加语序为现代多音词,(如“难”为“困难”)“换”――换个说法(如“师”为“军队”),“补”――补所省成分并用括号标记。然后对直译时“卡壳”遇到的特殊句式和词的特殊用法,要辅以意译(或用转述法或用浓缩法)。
四、依据“标准”精修改
高中文言文翻译 篇7
一、认知语言学简述
1.认知语言学含义。认知语言学已经发展到30多年,现在应用领域比较广泛,尤其在一些语言应用过程中。认知语言学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到人工智能、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学者对认知语言学提出是根据语言天赋,在学习与应用过程中,都需要人类文化知识进行解释,认知能力是学习知识的基础,在英语翻译中引进认知语言学,对提高学生英语的翻译能力,由于认知语言学是语言的理论总称,对学习语言有促进作用。
2.认知语言学基本原则。
(1)语法性辨别与范畴化。语法性辨别是有一定规律的,具有渐进性特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同一个语法与语义、语法环境有一定关系,认知语言学与其它语言的语法有本质区别,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表现出渐进性、可变性的特征,根据认知语言学特征,要实现语法学家的目标是有一定难度,必须科学的应用认知语言学语法性辨别与范畴化,掌握其基本原则,能更好的学习英语翻译。
(2)语言与其他认知。认知是认知语言的功能,必须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去进行认知,除了常规的认知,还需要具有特色的认知,以提升认知语言学的特色。认知语言学是要在常规的认知中不断寻找语言现象的类似物。认知语言学家在实际工作中,要积极吸收心理学关于人类范畴化、注意以及记忆性的研究成果来不断完善理论,进而使认知语言学更具有活力。认知语言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其理论水平,能促进其实际应用的效果。
(3)句法的非自主性。句法是一种模式,英语在学习过程中有多种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根据实际学习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以适应现代企业用人的标准。句法的模式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知识的应用能力,句法有一定格式,具有一定的非自主性,根据其句法特征,可以让学生根据规则进行模式演练,对提高学生翻译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3.认知语言学与形式语言学的区别。人类的语言丰富,认知语言学与形式语言学是两种相反的语言形式,认知语言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以句法为基本结构,语法与语义,词的结构都有一定联系,是一种有效的结合体。对语义的研究涉及到语法,还受一定语言的环境影响。
二、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特点
1.体会性特点。体会性是认知语言的特征之一,人类的认知语言在应用过程中,展现出英语翻译观,这对英语翻译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英语的翻译作品,翻译者与作者需要沟通,进行体会,体会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知语言学应用的能力,是否能对英语的翻译能力得到迅速提高。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具有体会特征,在教学过程洪,要引导学生正确应用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特点,对英语的翻译能力进一步提升,体会性特点制认知语言翻译观的体现,让学生体会到翻译中的快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工作。
2.互动性特点。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具有互动性特点,英语翻译本身就应该具有互动性,教师可以与学生互动,学生之间也可以互动,学生在学习平台中进行英语翻译练习,遇到困难也可以与平台进行有效互动,互动是学习好英语翻译的有效方式,翻译者与作者进行互动,能体现出英语翻译作品的原创性,现在很多译文在翻译完成后,没有体现出原创的精髓,在翻译过程中改变了作品中的实际应用价值。英语文献的应用最能体现出认知语言翻译观的互动性特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及时与作者进行有效沟通,完善其实际应用意义,翻译后能体现出作品的特色,符合现代认知语言翻译观的特点。
3.创新性特点。创新性是认知语言翻译观的核心特点,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现代高校对大学生培养的目标,高校在各个层面都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对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促进作用,对英语文献作品翻译的过程中,翻译的水平能体现翻译者的创新能力,在翻译前,要对作品的思想,社会背景,应用的意义等要有所了解,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就能翻译出优秀的作品,也是对作者的创新能力的检验,符合现代大学生人才培养标准,具有一定的现实应用意义。
三、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问题
1.词汇、语句与文章含义的关系。词汇与语义是文章的终于组成部分,对提高英语文章的质量起到重要作用。认知语言学也非常重视词汇与语义在文章应用的重要性,正确应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词汇与语义,对提高学生英语的翻译能力起到重要保障。英语词汇、语句的涵义主要是上下文的相关内容,是联系英语文献作品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情感、认知和态度。整篇文章相对而言是一个整体,其表述的内涵是由词汇与语句融合为展现出来的。众所周知,词汇是语句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语句是整篇文献的组成部分,这就使得语句表述的含义对整篇文章的核心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然而,词汇、语句和整篇文章之间的含义通常不具有一致性,例如使用隐喻后,在对文章进行理解时,就不能从文字表面的意思进行理解。隐喻是一种修辞方式,在进行翻译时,就会对翻译文献的内容产生影响。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翻译者要充分地将原有词汇进行理解,将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方式进行深人的探讨,进而明确作者想要表述的含义。并依照原有的含义在另外一个语境中重新找到适当的词汇或者语句进行代替,进而能保留和传达原英语作品的文献价值。学生要能准确翻译文章,必须理解文章的含义,才能在翻译过程中,不能促使文章偏离正确的轨道,对学生翻译起到促进作用。
2.文本含义与作者意图的关系。在翻译过程中,需要重视文本含义与作者意图的关系,翻译出来的作品不能脱离作者写作的意图,要充分了解文章的语义,是科学的翻译中重要环节,符合现代英语翻译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完善其中的应用意义,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在文献中,文本的涵义是相对孤立和机械的。通常情况下,文本自身的涵义要最大化的解释作品原创作者真实的意图,而对文本的解释要以作品原创作者实际意图为标准。但是在不同文章篇幅中以及文学创设的环境下,文本的涵义具有差异性。例如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本,在表述的过程中就会展现出不相同的涵义。在翻译过程中,文章的历史背景,文化的差异性都要考虑,这是保障翻译准确性的基本含义,文本含义与作者意图是一致的,必须深刻理解作者意图与文本含义,要科学的理解其中含义,这是保障翻译质量的关键因素。
3.翻译者文学加工和内用忠实性的关系。认知语言学在翻译中的应用,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实际在翻译的过程中,作者不仅要有雄厚的外语理论基础能力,还必须有一定的实践能力,翻译过程中,要考虑文章的文化差异性,历史背景性,当时的社会环境等因素,要对作品有充分的认知基础上,在进行适宜的翻译,这样才能保障翻译的科学性。在翻译者对英语文献作品进行翻译时,基于翻译者对作品理解的角度和深度不同,就使得在翻译后的文献作品与原创作品的含义的有一定的出人性。很多时候翻译者为了能将作品更好的表述出来,很多情况下会对文献的内容进行加工。由于对原文内容进行加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很好的翻译原创的文献,并非改变原文文本,这种创新后的文献,没有与原文真实性发生冲突,也可以说,对原创文献文字进行加工只是对翻译工作的一种补偿的行为。同时基于各方面的原因,如若要使文本在另一个环境中准确地展现出来,在这样的状况下就不需要对文本的文字进行加工。文字加工是对文本的有效处理,是提升语言的准确性,尤其翻译完成的作品,必须需要进行文字加工,加工过程中,提高学生文字处理能力,这能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英语翻译能力。
四、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应用探索
1.深刻理解文本内涵。深刻理解文本内涵,是进行翻译的首要任务,翻译不是简单把英文翻译成汉语,或把汉语翻译成英文,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充分对文章内容有所理解,不是机械的翻译,必须结合作品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翻译,保障翻译的质量。认知语言学应用在英语翻译中时,翻译者首先要对文献的内容进行深刻的了解,不要只根据文本语言文字表面的含义进行翻译,应摆脱文字表面含义的误导,通常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对的失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原发于和目的语之间有很多相似语义产生的误导,这些语义相似的语言具有隐蔽性,由于文化背景、社会体制和认知方式存在差异性,这些都使得在一种语言下较容易理解的内容和思想,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进行理解就会很吃力。翻译具有整体性,认知语言在应用过程中国,需要对文章从各个层面进行了解,根据作者的意图,有效根据文本含义,科学的,有效的进行翻译,提高翻译的质量。
2.以作者意图准确重构为导向。翻译是一项复杂工作,必须从多个层面进行考虑,科学的准确进行翻译,保障翻译的质量。一作者意图就是翻译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翻译工作这需要以作者意图准确重构翻译的方向,引导学生正确翻译,认知语言学的应用,从各个层面进行认知,能更好的对文章进行理解,充分了解作者意图,能科学准确进行翻译,有效提高翻译的质量。
3.进行有选择性的翻译创作。在对文学类的英语文献进行翻译时,要将适应主题为翻译的第一要素,在运用修辞手法时,要服从原著所要的表述的内容和思想,同时在刊语言文字进行加工和创作的过程中,不仅要使用能辅助读者理解原著的修辞方式,同时还能有利于提高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
总之,认知语言学涉及多个学科,多个领域,需要从不同层面进行认知,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英语,对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起到促进作用,翻译是一项复杂过程,需要从不同方面進行考虑文章内容,需要结合作者意图与文章含义,科学有效的进行翻译,有助于提高翻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姜丽。谈语域理论和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翻译中的应用[J].才智。2015(26).
[2]王晓燕。隐喻理论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海外英语。2014(21).
[3]宋薇。概念整合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J].梧州学院学报。2014(04).
[4]姚吉刚。象似性翻译观在英语委婉语汉译中的应用[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
[5]吴晓明。大学英语语法教学行动研究与实验分析报告——谈认知语言学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1).
[6]胡家英,闫卓琳。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及其对翻译实践的指导[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
高中文言文翻译 篇8
关键词:创造性 社会性 文化性 历史性
一。引言
众所周知,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语际的信息传播和交际活动,是两种有众多不同点的语言和文化的碰撞,要恰到好处地实现信息传播和交际,有极大的难度,译者需要对原文进行再创造。本文试图浅析在汉语文化词语英译中翻译的创造性不是孤立的,它与翻译的其他特性:社会性、文化性和历史性是紧密相连的,只有综合翻译的所有特性才能更好的完成翻译过程,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二。翻译创造性之理论依据
2.1 翻译的创造性
翻译的创造性,也就是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即译者在透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从多种表达方法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表现方式去再现原作的内容及风格、神态和意境。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者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包惠南,包昂,2004:9-13)
2.2 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在西方,翻译通常被看成是一种“创造性的叛逆”。译者的创造性叛逆是语际转换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是在难以进行直接的语言转换或文化传递的条件下,译者根据翻译的目的,超脱语言的制约,突破历史文化差异造成的隔阂,实现对原文的高度忠实的一种翻译策略(张德鑫,1999)。
三。汉语文化词语英译
3.1社会性因素视角下的翻译创造性体现
任何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作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其思想、语言、行为无不深深打上其所处社会、时代的烙印,翻译家也不例外。翻译的过程是运用语言的过程,在原语与译语转换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对语言产生影响的一些社会因素。翻译是一种社会活动,不能脱离社会因素孤立地进行语言转换。
3.1.1 教育程度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译者接受的教育程度不同,在翻译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文本也会存在差异。一般而言,受教育程度较低的译者翻译时往往句子结构简单,句式变换不多,用词比较单一且重复使用,也没有创造性。相反,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译者用词规范,词汇量丰富,句式结构繁简运用得当,译文会给人以跌宕起伏的感觉。例如,在翻译中国《红楼梦》时,原著是文言文,若译者受教育程度不高,就不能充分理解文言文的意思,甚至有些内容看不懂,会对汉译英造成很大的困难。
3.1.2 不同场合对翻译的影响
无论口译还是笔译,在文学作品或者现实生活中的特定场合,翻译要根据不同的场合随机应变。译者为了使语言交际活动顺利进行,需要使用恰当的语言文体以适应讲话的场合和对象。如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就职演讲时使用的语体色彩,和他在家里与亲人交流时使用的语体色彩明显不同。此时,译者在翻译时就需要分清场合,就职演讲时使用书面语,而与家人交流时使用口语,显而易见,进行翻译时应区别对待,进行恰当的翻译。
3.2 文化视角下的创造性思考
文化的差异为翻译制造障碍,在实际的文化词语翻译过程中,只有发现差异并正视差异,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避其锋、投其好,才能超越差异。
3.2.1 词汇的不对应性
词汇的不对应性是指源语词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其对等语句或对应词汇。汉语中有些词所表示的意义,在英语里找不到确定对应词来表达。由于英语语言、英语词汇或英语文化中根本没有这类可对应或对等的词汇,如果我们要将这些词汇翻译成英语,只好采用音译或释义的方法来进行。比如,将“阴”译为yin、“阳”译为yang,这些词在英语中只好写成汉语拼音,再加上注释,此外别无他法。(张培基,2006:20-22)
3.2.2 词义的矛盾性
翻译的矛盾性是指,不同语言中的同义词,其表层指称意义相同,但词义深层所承载的文化含义却不尽相同或相反。这类词语数量不是很多,但在翻译实践中同样要给予重视。如从字面理解,汉语中“个人主义”的英语对应词应该是individualism,可实际上,这两个词的含义却有很大反差。在西方文化背景中理解这个词,是“主张个人正直和经济上的独立,强调个人主动性。”从此角度理解,它可以被视为汉语“拼搏进取”的同义词,具有积极的褒义性。而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中理解“个人主义”,则是指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甚至是无原则、无组织、无纪律的信奉个人主义至上,贬义性非常强烈。
3.3 历史性视角下的翻译创造性思考
3.3.1 文本阐释的历史性
译者对原文本的解读过程必定会受其“先有”、“先见”和“现设”的影响,从而影响到翻译过程。李雯野翻译《简・爱》时,中国正经历着新文化运动,人们急需引进新的思想和新的风气,更迫切地找寻人类的平等,妇女的解放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方案,因此李先生更多从政治的角度来阐释原文。在《译序》中,李先生称简・爱为“反叛的要求解放的近代女性”(加达默尔,2004)。译文语言也激进,具有明显的阶级斗争色彩。黄源深译本完成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当时中国正处于经济蓬勃发展时期,人们渴望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过着丰富多彩的生活。因此黄先生翻译《简・爱》则更多着眼于艺术阐释,再现原作的艺术风格。
3.3.2 翻译策略选择的历史性
不同时代的译者具有不同的翻译思想,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表现为翻译策略选择的历史性。李先生翻译《简・爱》时,正处于我国翻译在第三次翻译高潮西学翻译之后的转折期,鲁迅、郭沫若等人的翻译思想深深影响着这个阶段的翻译实践活动。李先生深受鲁迅的影响,为忠实原文借鉴异国语言,译文风格主要采用了欧化汉语的语言特点和直译的翻译手法。黄先生认为,翻译要“谋求作者风格与译者风格的统一”,即:译者“既要表达原作风格,又要具有自己独特风格”(黄源深,1992)。黄先生采用了比较灵活的意译的翻译策略,以期再现原文的艺术风格。
四。结语
翻译的创造性并不是没有根据和限度的乱译。译者在创造的同时应受到译语语言文化规范与原语语言文化规范的双重制约。译者必须在另种规范所能容忍的限度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与宏观语境的协调,真正做到随心所欲不逾规,使语文信息在不同语言文化世界得到再创造,实现应有的文学、文化和社会效益。本文通过对汉语文化词语英译的范例中,证明在翻译实践中,译本是对原文的再创造,并且这种创造性并不是孤立的,它与翻译的其他特性:社会性、文化性和历史性是紧密相连的,综合翻译的所有特性,翻译过程才能更好的被完成,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参考文献:
[1] 包惠南,包昂。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9-13.
[2] 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 洪汉鼎译。 真理与方法。[M]. 上海译文出版社。204.
[3] 黄源深。 时代呼唤具有独特风格的翻译家[J]. 中国翻译。1999(2).
[4] 张德鑫。数里乾坤[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高中文言文翻译 篇9
关键词: 高职英语 翻译教学 重要性
一、引言
翻译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翻译技能和语言能力。翻译作为一种教学活动,是为学生打好英语基础的有效教学手段,也是考查学生综合性语言技能的标尺之一。因此,翻译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翻译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成了高职英语教学中一个薄弱环节,而高职学生普遍英语翻译水平偏低。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的翻译能力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学生大多是从应试教育中过来的,但是高职的录取分数线要比普通本科院校低,所以,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非常薄弱。在翻译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在翻译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知道忠实和可接受性的度,常常出现翻译病。
如在长句的处理上,有些学生在翻译时只知道逐字翻译,不善于变通,不善于调整从句的类别,不能根据英语句子的特点,理清长句脉络,分出主次,致使译文不能打破原文语序,句子太长,不符合中文的习惯。又如逻辑关系混乱不清,不能将原文的隐含信息深入理解并在译语中表现出来,或是过度发挥,言过其实。其原因应归咎于高职学生缺乏翻译技巧方面的知识。
(二)高职学生缺乏西方文化知识和社会背景知识。
学生不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文化知识,就会产生误译的现象。如:He was born blue-blooded.不少学生译成:他出身贫寒。实际上,“blue”一词在英文中有“高贵”之意,故该句应译为:他出身高贵。
(三)在语言结构转化上没有正确的思维方向。
不同的语言结构反映了不同的思维方法。思维方法的差异又造成了不同语言的语义结构的差异,这种差异会给翻译带来一定的困难。学生翻译时思维脱不开源语的结构方式,过分遵从原文的词性、语序和结构,使译文洋化而不自然。如:He was so tired that he couldn’t say a word.(他累得不行,话都说不出来。)不少学生译成:他是如此的累,以至于说不出一句话来。
(四)学生的语言能力有待提高。
译文语言平淡,不精练、不形象,累赘且缺乏文采,不能用译语表现法再现原句的神韵。在篇章结构上,不能把握原文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衔接,致使译文结构松散,上下不连贯。
三、加强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的建议
(一)让学生掌握翻译的基本理论。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中,通常大一只开设一门英语精读课,到大二时,学生就开始学习专业英语了,学生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翻译基本理论的学习。所以,如果条件允许,可开设一门翻译课作为学生的选修课程,或不定期地进行翻译讲座,较系统地讲授一些翻译理论和技巧,并通过翻译实践培养学生的把握语句与语篇结构能力、语感认识及双语驾驭的能力和语境认识及准确理解上下文的能力。
(二)让学生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同一事物或同一理性概念的不同理解和解释,有时甚至会引起误解。因此,文化是翻译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的问题之一。学生不仅要了解外国文化,也要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还要把两种文化加以比较。在翻译教学中,对待文化因素的处理,大的原则是向读者传递准确、真实的信息,完整的源语文化,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及对艺术的感悟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提取文章信息,抓住源语所欲表达的意思。
(三)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在英语课堂翻译教学中,教师可以系统地从教材的每单元精读课文中选出两至三个能体现明显的英语结构特点的句子着重进行翻译练习。为了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可让几个学生在黑板上进行现场翻译,然后引导全体学生找出黑板上各译句的优缺点,最后得出较理想的译文。在此翻译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在英汉之间、黑板上的译文之间、黑板译文与自己译文之间进行多次反复的对比、判断。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进行比较才能显示出来。所以,拿英语和汉语进行比较,学生就能自己慢慢地得出英语的语言特点和汉语的语言特点,在比较和鉴别的基础上学生的翻译能力也能渐渐地提高。这种由个体带动整体的翻译比较教学法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翻译技能是很有帮助的。在课余时间,教师也可以安排一些翻译讲座,让学生了解不同体裁的文章所要求的语言特点、语言风格和翻译特点都是不同的,如天文、地理、军事、政治、历史、文化、科技等。要让学生懂得无论何种文体,翻译不仅是要将源语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概念、思想、价值和感情传递出来,而且要将表达这些东西所用的文体和风格用译入语表达出来,充分发挥译语的表现力,完整准确地将源语的信息、意义、文体和风格传达给译语读者。通过对这些语言和翻译知识的了解,学生自身也会意识到培养语言能力和翻译技能的重要性。
(四)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
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逻辑分析能力的培养。例如:在用词方面,要做到用词准确,通过上下文及全篇内容,分清词的概念意义和词的隐含附加意义,根据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和常识来确定一个词或一句话的真实含义,避免错误理解词义或望文生义。
(五)培养学生学习翻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将改错作为教学手段,将教师提供的参考译文作为翻译课的终极目标,在一定的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翻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翻译教学应从改错的做法中解脱出来,把重点放在发挥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上。教师可让学生自己挑选翻译材料,翻译自己喜欢的文章,以利于发挥个人的特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创造性。学生还可按要求把自己的译文和名家的译文进行对比,或进行小组讨论,找到自己译作中的精彩之处,并从名家译作或同伴中吸取营养。语言能力的提高,建立在一定量的翻译练习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质的提高,所以,大量的翻译实践必不可少。
四、结语
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翻译能力,改进翻译教学的质量是每一位高职英语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翻译是一个非常辛苦、费心思并需长期实践的工作,我们不能苛求学生一蹴而就,但要学生有恒心、耐心、决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辅之有效的指导与大量的翻译练习、阅读欣赏,对学生因材施教,并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翻译水平和语言能力,经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翻译水平一定会有实质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穆雷。中国翻译教学与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1-11.
高中文言文翻译 篇10
就是名词谓语句。常见的有五种形式:1.用“者”或“也”表判断;2.直接表示判断,即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3.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4.用动词“为”“是”表判断;5.用“非”“未”“弗”“无”“莫”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2008年考查了直接表示判断,即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这实质上是“者”“也”表判断的一种省略式。
如: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浙江卷15题)
这里“况,吴人”便是,这实质是“况,吴人也”或说“况者,吴人也”的一种省略式。译文:(顾)况,是吴地人氏,自恃有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文(或诗人)。
六、 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称凝固结构,是指那些结构比较固定的习惯句式。
1.“莫如”“莫若”
意思是“没有……比得上”“莫如”“不如”。
如: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全国I卷11题)
译文:每天等着吃从东南地区运来的军粮,浙地人民已经困乏,要解救这一患难不如屯田。
2.“是以”
“是以”,是“以是”的倒装,可译为“因为这个”“因此”,这里“是”是指示代词。
如:颍川由是以为俗,民多怨仇。(北京卷8题)
译文:颍川人从此相互告发成风,百姓间多仇恨。
3.“得无……乎”“得无……耶”
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意思是“恐怕……吧?”“莫非……吧?”“该不会……吧?”。
如:以敬父而见罚,得无亏大化乎?(北京卷8题)
译文:因敬爱父亲而受罚,这样恐怕会有伤教化吧?
4.“何也(何……也)”“何哉(何……哉)”
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呢”“什么……呢?”“怎么……呢?”
如:①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天津卷15题)
译文:等到一年,朝廷的臣子饿得面有黑黄色。这是什么缘故呢?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子能这样做。
②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广东卷9题)
译文:人们往往有一些优点,很少不自己称赞自己的,你的功劳那么大,却没有说一句,这是为什么呢?
5.“何……之有”
表示反问,是“有何……”的倒装,意()思是“有什么……呢?”,“何”是动词“有”的前置宾语,“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如: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天津卷15题)
这句中“此何难之有焉”,即“此有何难焉”,意思是:这样有什么困难呢?“以为”即“以(之)为”,介词宾语省略。
译文:这样有什么困难呢?只不过是君王不用这样的方法施政而士人不用这样的方法行事的缘故。
6.“若……然”
相当于“像……一样(似的)”,如“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或相当于“像……这样”。
如: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上海卷19题)
“非若吏人、百姓然”中的“若……然”,即“像……这样”。译文:即使这样,任职期满就离开了,不像差役、百姓这样。
七、 其他
下列几种固定句式,近两年虽未考查到,但也不可忽视。
⒈“有……者”
常用于叙述的开头,以突出叙述的对象。
如: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有……者”有时候是定语后置的一种形式。这里“有涉江者”是“人”的定语。
⒉“无乃……乎”
表委婉的商榷语气,意思是“恐怕……吧?”
如: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奈不可乎?(《崤之战》)
译文:部队精疲力竭,远方的对手又有准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
⒊“孰与”“与……孰……”
表示比较和选择,意思是“跟……比较,哪个……”
如: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比,哪个(厉害)?
⒋“不……亦乎”
表示委婉的反问,意思是“不是……吗?”或“岂不是……吗?”
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⒌“何以……为”“何……为”
表反问,意思是“还用……做什么?”“要……干什么?”
如:①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书・霍去病传》)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⒍“有以……”“无以……”
就是“有所以……”“无所以……”。“有”“无”是动词,“所以”和后面的词语组成名词性短语,作“有”“无”的宾语。意思是“有什么可拿来用来……”“没有什么可拿来用来……”。
如:项王未有以应。(《鸿门宴》)
译文:项王没有什么话可回答。
⒎“有所……”“无所……”
“有”和“无”是动词,“所……”是名词性短语,作“有”和“无”的宾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没有什么……”。
如: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有所近”直译为“有接近的东西”。
⒏“如……何”“奈……何”“若……何”
这种句式用来询问办法,可用“对……怎么样”“把……怎么样”来对译。
如: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⒐“非惟……抑亦”
表递进,相当于现代汉语“不只……而且”。
如: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陈寿《隆中对》)
译文:不只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啊。
⒑“庸……乎”
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哪里(怎么)……呢?”
如:吾师道也,夫庸之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译文:我学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岁比我大还是小呢?
⒒ “何(奚)以……为”“何(奚、曷)……为”
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要……呢?”“还用……做什么呢?”“要……干什么?”
如: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将颛臾》)
译文:这是我们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⒓“……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
表示总结性的判断。这是宾语放在动词“谓”之前的句式,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如: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译文:听到许多道理,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啊。
固定结构,2007年全国高考18套试卷只有江西卷作为考查点,今年则不同,有全国、北京、天津、上海4家考查了6种形式。值得注意的是,忽略了固定结构,往往会理不顺句意,译不准句子“大意”,更谈不上字字落实了。
正确理解句式,必须把握“两个意识”:
一是语言标志意识:如固定句式,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用“得无……乎”“得无……耶”。如文言文中被动句,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用“于”“受……于……”“为”“为……所……”“见”“见……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