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句摘抄5篇》
比喻句,通俗地说,就是为了让读者更明白你要说的意思,把一个很平常的东西说得不一样一点,另类一点,就是把不是的东西比做是的。用另类而形象的句子来打一比方,这样的句子就是比喻句,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又有明喻、暗喻、隐喻之分。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比喻句摘抄5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比喻句摘抄 篇1
关键词:阅读教学 乐趣 魅力 意境
在语文发展性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而且必须指导和训练学生积累语言。积累语言是小学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在发展性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呢?
一、体会积累语言的乐趣、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
教师要指导学生把优美的语句摘记下来,并且换化成自己的语言,在作文和说话中加以运用。同时,教师对学生在作文中运用得好的句子,要用红色笔标记,并附上自己的赏析,这样能增加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并能增加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乐趣。
而且,学生应该学习一下作者的描法,化为己用。这样长期积累的话就可以出口成章,把摘抄语句和语言归纳变成自己的爱好。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习这些语句在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在生活中爱上写作,爱上阅读。
二、指导学生在掌握方法中体会积累语言的乐趣
学校应该每天开设阅读课,利于学生收集精美的句子。同时学校应该开设在外写生写作的课程,利于学生阅读中摘录的句子能够得到运用。教师在此过程中起到的是指导作用,指导学生怎样正确地运用和掌握积累的语言。笔者认为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积累的乐趣,包含以下几种方法。
(一)熟读成诵法
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只有了解了摘录的文章的意思,才能出口成章,在实践中更好地去运用。熟成背诵法又包括:主导词背诵法、提纲背诵法、手抄与背诵结合法。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分别介绍了这三种方法的运用。
(二)主导词背诵法
如果文章不是很长,可以找出段落中最主要的部分,然后根据主要意思进行概括归纳,归纳完后再比较一下与原话的不同之处,如果自己归纳的比原文要好的话可以用自己归纳的部分,相反归纳的不好,要找到原因,在原文中标注出来。
(三)提纲背诵法
对于篇幅较长的文章,要先把文章熟读几遍归纳出文章的大体提纲,根据每段提纲的大义来背诵,这样既能练习学生的记忆力也能练习学生的语言归纳能力。
(四)手抄与背诵结合法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些人照读背诵的很慢,但是把要背诵的内容抄一遍却能很快地记住。所以可以让学生试试不同的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背诵方法。在此基础上,应该灌输学生巩固的思想,在能刚好背下来的时候要再多读多记几遍,以此巩固发到熟练背诵的程度,达到事倍功半的结果。在刚开始背诵的时候,记住得快但是忘得也比较快,再能熟练背诵后应该适时地复习,这样就不会很快忘记背诵的内容。
(五)摘记法
把优美的句子摘抄下来,写在纸片上,或者在书中标记下来。学生可以自己随身带一个手抄本,当生活中遇到优美的句子或者感人肺腑的话时可以记在手抄本上。
(六)归类法
对于自己收集优美的语句,可以自己归纳分类。比如描写人外貌的包括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更多时候侧面描写比正面描写表现的更为生动形象,学生可以把自己摘录的侧面描写的语句进行归纳,学习一下侧面描写的方法。
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如何积累语言,就能够在实践中形成一种习惯。
三、运用比较法理解体会语言的魅力,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
比较法能够看出普通的语句中不同的地方,能看出丰富的哲理。
(一)省略原句原段中的精彩词句与原句原段比较。
例如,“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和“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让学生比一比,这两句有何不同?学生仔细一读,发现第二句多了一个比喻句。再让学生说说有了比喻句好在哪里,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第二句形象具体地写出了徐悲鸿不知疲倦学画的情景,使学生体会到比喻句的妙处。
(二)用其他词句替换原文的词句再与原文比较,引导学生体会原文遣词造句之精妙。
例如,“他十分珍爱图书。”句中“珍爱”一词引导学生换词,可换成“爱护、珍惜”,通过比较,学生体会到“珍爱”包含有“爱护、珍惜”之意,更能表达出主人对图书的“爱”,可见作者用词多么精妙。
四、运用想象法畅想语言的意境之美,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
对意境优美的句段或全文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文中意境之美。例如,《但愿人长久》一文中写到:“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这天夜晚,皓月当空,万里乌云。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只有苏轼却在为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在这里,可引导学生想象人们全家团聚、品尝瓜果、观赏明月的情景。第三小节中写到:“苏轼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他眼睁睁地望着那圆圆的月亮,心里埋怨起来。”可引导学生想象苏轼面对明月,听着外面传来的笑声,他会想些什么呢?古诗《游园不值》的佳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留给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那满园的春色。学生在大胆的想象中,丰富了课文的内涵,领略了语言的意境之美,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总之,在语文发展性阅读教学中,只要学生掌握了积累语言的方法,就能在实践中乐此不疲,成为一种爱好。
参考文献:
[1]张勇。让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积累语言[J].小学教学参考,2011(22).
[2]杨庆太。小议培养小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J].学周刊,2011(8)期。
[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积累[J].吉林教育,2011(23).
比喻句摘抄 篇2
关键词:壮族嘹歌;语言;陌生化
“陌生化”是20世纪俄国形式主义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是由诗学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他在《艺术作为手法》中指出:“为了恢复对生活的感觉,为了感觉到事物,为了使石头成为石头,存在着一种名为艺术的东西。艺术的目的是提供作为视觉而不是作为识别事物的感觉;艺术手法就是使事物奇特化的手法,是使形式变得模糊、增加感觉的困难和时间的手法……”[1]P65。在什克洛夫斯基看来,“陌生化”就是“奇特化”、“反常化”,其含义就是超越常境,把人们本来熟悉的平常的东西通过艺术加工变得不熟悉、不寻常,使人们对它产生陌生和新鲜感,从而在审美过程中获得一种别于寻常的独特感受。
对诗歌而言,陌生化效果是较为突出的。俄国形式主义认为,诗歌的所有形式技巧,包括声音、意象、节奏、音部、韵脚、修辞手法等都具有陌生和疏离的效果。壮族嘹歌是一种独特的诗体民歌,属于口头文学的范畴,但又区别于其他口头传唱的民歌,它是由歌手创作后才在壮族地区流行传唱的,内容固定,形式严整,而且全是用古壮字传抄流传下来,是壮民族的文化瑰宝和百科全书,堪称史诗性的作品。
1 古壮字与壮文的运用
古壮字是古代壮族人民创造的用来记录壮族语言一种文字,是借用汉字或汉字偏旁部首创造的,曾被称为“方块字”、“土字”或“土俗字”,壮族人称之为Sawndip(“生字”)。这种文字普遍流行于壮族民间,尤其是大量运用于壮族地区民间的古籍文献中。据壮学研究著名学者梁庭望先生的收集与整理,方块壮字文献分为宗教经书、碑碣、讼牒、契约、谱碟、信函、记事、民歌、长诗、剧本、说唱等十一种[2]。壮文是一种推广使用于壮族地区的由26个拉丁字母组成的拼音文字,与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明显不同。壮族嘹歌目前搜集到的手抄歌本几乎都是用古壮字记录或创作,版本主要有“汉歌整理”、“壮文转写”和“古壮字原歌”等,如《平果壮族嘹歌》中的《三月歌》、《日歌》、《路歌》、《贼歌》和《房歌》等五部民间长诗,就是由罗汉田先生根据广西平果县太平镇著名歌师谭绍明提供的民间传统手抄本用壮文转写、汉文翻译而成的,而《平果嘹歌·长歌集》则是将“汉歌整理”、“壮文转写”和“古壮字原歌”对照集成一书出版的。古壮字与壮文的运用是壮族嘹歌的特色之一。如:
上例中,“”、“”、“贝溜”、“溜贝”、“坡雷”等都是土俗字。从来源上看,其中的“贝溜”、“坡雷”、“吩”是直接借用现成的汉字来表达壮语的。“贝溜”、“吩”是借用汉字的正音或谐音来记录壮语意义;“贝溜bae liuh”中的“贝bae”是“去”,“溜liuh”是“游玩”或“玩耍”;“贝溜”就是“外出游玩”的意思;“坡bo”和“吩fwen”是对汉字借音兼借义,分别指“山坡”和“欢”,即嘹歌(嘹歌在广西上林、忻城、来宾、宾阳、平果等地一般称为“欢”);而“sai”和“mbwk”则是借汉字与汉字的组合来表达壮语,就是“男”、“女”的意思,“坡提坡”意思是一坡接一坡,表示玩的地方较多,“坡雷”就是“哪一个山坡”的意思。
壮文的声母、韵母、声调与汉语普通话在读音、书写、结构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壮文中有22个声母、48个韵母和6个声调。如,以上壮文中,“Ngeih”的声母是ng,韵母是ei,声调是h,表示“二”的意思;“doiq”中的声母、韵母、声调分别是d、oi、q,表示“对”的意思。“花va”,是第一调,不用标号,所以只有声母v和韵母a,其余音节也与汉语普通话不同。
语序上,壮语与汉语普通话的表达也很不一样,就修饰语与中心语的位置来说,汉语的语序基本上是修饰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而壮语的语序则是正好相反,如“坡雷 Bo lawz”直译成汉语就是“坡哪”,中心语“坡”放在了前面,修饰语“哪”放在了后面,这个词用汉语表达应该是“哪一个山坡”。“圩莫haw moz”汉语表达应该是“莫圩”,“圩”是街日,中心语,“莫”是修饰语。
从上述看,用古壮字或壮文创作或记录的壮族嘹歌与汉语普通话有着较大差异,语言引起的陌生感必然使读者的阅读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从而加深读者的阅读感受。
2 独特的结构形式与韵律
嘹歌是一种男女对唱的双声部民歌,具有着独特的诗体形式和优美的韵律。从唱词上看,以五言四句式歌本居多,流行最广,结构严整,讲究押韵和对仗。如《三月歌》、《日歌》、《路歌》、《贼歌》和《房歌》等五部民间长诗都是五言四句式结构,押韵方式与汉语诗歌不同,韵律以押脚腰韵为主要特征,也有灵活押脚头、脚脚韵的,分上下两联,句与句之间环环相扣,节奏感强,首与首之间独立存在,有完整或相对完整的意思。这种押韵现象,相对于中国汉语诗歌来说是奇特的。其中,脚腰韵兼押脚头韵格式为(《三月歌》土俗字):
此外,壮族嘹歌的抒情和叙事方式也别具一格。嘹歌对唱,大多是在男女双方之间展开,一般情况下由男方先唱,女方接唱并且接唱时要重复男方的第一句,然后再根据其意决定是否引申,但第二句的最后一字必须与第四句的最后一字押韵,抒情和叙事就在这一唱一接、一问一答的方式中展开,这种押韵和句式的重叠,是壮族嘹歌的显著特色,它使壮族嘹歌的结构紧凑严密,富有形式美。
壮族嘹歌在演唱时还注重衬词“嘹”的运用。“嘹歌”的得名有种种说法,其中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因演唱时每一句都有“嘹”作为衬词拖腔而得名。在嘹歌演唱中,作为衬词的“嘹”基本无实际意义的,它也不出现在歌词的基本句式中,甚至有些地方如果加上“嘹”字反而成为无意可解的累赘。但在演唱时是必须加上“嘹”字作为拖腔,才能使嘹歌的演唱成为完整。衬词“嘹”的运用,使壮族嘹歌增添了光彩,也强化了其独特艺术风格。
3 别致的修辞和意象
修辞是汉语诗歌惯常的手法,也是壮族嘹歌抒情和叙事的主要手法,意象也是诗歌不可或缺的。壮族嘹歌的修辞手法丰富多样,比喻、排比、重复不拘一格,意象也富有地域性和民族性,从而使其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3.1 重复:类型多样化
重复使作品产生一唱三叹,往复回旋之效果。壮族嘹歌中重复的类型很多,如同一词语的简单重复、声音相谐、意义相同的词的重复、前置词重复,在一行诗首重复上一行诗的末尾的同一个词等,这种重复手法,延宕了接受者感受的时值,增加了感受的难度,激起跌宕起伏的情思,无形之中使作品的内容增色丰蕴。如“男:不插花就完/不采花就谢/凋谢在枝头/飘浮落在地/女:不插花就完/不采花就谢/凋谢在枝头/飘浮落在地”这是语句的简单重复,即对歌中,女方的应答完全是对男方唱词的原版复述,这样的复述,加强了男女对方之间的情感联系,不但没有累赘之感,反而有一种特殊的韵味。
再如:“男:二三月花开/催人出来玩/游玩到街上/见黄花中意/女:二三月花开/催人出来玩/游玩到街上/见黄花开心/男:二三月花开/催人出来玩/来到蔗园地/见枉花中意/女:二三月花开/催人出来玩/来到蔗园地/见枉花开心。”这里既有句子的简单重复,也有意义相近的词语的重复,即男女的唱词中没有太多变化,只有最后一句的末尾一词稍有差异。这种重复结构,阻碍了男女对唱正常速度的推进,推迟了情感抒发高潮的到来,让人回味无穷。
3.2 比喻:“花”的普泛化
壮族嘹歌中的比喻手法也较为丰富,有明喻、暗喻、博喻等,并且喻体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如《三月歌》描写初春时节,壮家青年男女结伴来到青山旁、泉水边、树荫下、花丛中,采鲜花,摘嫩笋、拾蕨菜的欢乐情景,诗中以“花”喻人的现象随处可见,而且花的名目也很多,有桃花、李花、玉兰花、牡丹花、荷花、木棉花、茉莉花和各色野花等。如:“男:桃花开满坡/不如朵牡丹/姑娘一帮帮/不如妹可爱/女:桃花开满坡/不如朵红棉/满山的青年/哥伟岸过人。”这里,男方以满坡盛开的“桃花”比喻姑硠们的娇媚和美丽,而以“牡丹”的高贵和可爱夸赞心上人的漂亮可爱和貌压群芳;女方也诚心地以满坡盛开的“桃花”比喻满山充满朝气的青年,并以英雄花——木棉比喻心上人的阳刚之美和伟岸过人。由此看出,嘹歌中的“花”并非只用于比喻女性的美,也可用来比喻男性。事实上,壮族嘹歌中,青年男女把对方比作花果植物的现象随处可见。如:“男:李花白连连/桃花红艳艳/艳不过桃花/白不过情妹/女:李花白连连/桃花红艳艳/艳不过桃花/白不过情哥。”这里“李花”的白、“桃花”的艳,是同时用来比喻情妹和情哥的,这种以花互喻的手法,表现出了壮族青年男女以花为媒的习俗,相互逗乐,以自谦、自贬来夸奖和抬高对方,表达爱慕之情的情趣。“男:哪个在那边/像瓜花开放/像马蜂展翘/脚步轻似燕/女:哪个在这里/好似朵牡丹/谁站在那里/像新结的瓜。”这里,男方以“瓜花”的怒放比喻女方的神态,以“马蜂展翘”的优美比喻女方的姿势,以燕子的轻盈比喻女方的动作,而女方则以“牡丹”自喻,以“新结的瓜”来比喻男方的神态,惟妙惟肖。
此外,《三月歌》中还用大量篇幅描写壮族青年男女观花、赏花、采花、插花、求花等与“花”相关的活动,这些活动无不隐喻青年男女的恋情,这样的比喻,使得嘹歌朴质自然,而又鲜活生动,增强了表达效果。壮民族居住于亚热带,依山傍水而居,在他们的生活环境里,到处都是花草繁盛,绿树成荫、蝶舞蜂飞,所以壮族人民向来对花草情有独钟,因而嘹歌里情窦初开的男女青年常常把异性比作他们熟悉的自然界中的花草虫鱼,这是不足为奇的,但这在汉语诗歌的海洋中却是罕见的。
总之,作为方言文学,壮族嘹歌以艰深晦涩的语言、独特的结构形式与韵律、别致的修辞与意象给人一种强烈的陌生化感,这种陌生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读者的阅读阻碍,延长了感受时间,而正是这种“阻碍”和“延长”的存在,才使得壮族嘹歌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感受。
参考文献:
[1] 兹维坦。托多洛夫(法).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M].蔡鸿滨,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2] 黄南津,高魏,陈华萍。方块壮字文献生存及传承状况调查分析——以龙州、象州、忻城三县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10(02).
比喻句摘抄 篇3
1、我顺着柳荫小路漫步,只见那依依的垂柳,仿佛像少女羞涩的低着头,在朝辉中舒展着柔美的身姿。
2、冬雪像一个晶莹透明的小精灵,调皮地翻着跟头飘落在山腰上,飘落在大地上。
3、炕沿上坐着的那个鬼子军官,两眼红红的,像刚吃过死人的野狗。”
4、春风像一只彩笔,把整个世界勾勒得更加绚丽多彩
5、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6、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7、太阳像一颗巨大的红宝石一样一闪一闪的,把池水全都染红了。
8、荷叶上有几颗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
9、春天到了,大地变成了一片绿毯。
10、我呀!白白的皮肤,红红的笑脸,一双漂亮的大眼睛。我整天唱啊跳啊,像只快乐的小鸟。
11、天渐渐破晓,淡青色的天空镶着几颗残星,大地朦朦胧胧的,如同笼罩着银灰色的轻纱。
12、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暗喻)
13、他打破了一块玻璃,吓得像妖怪一样逃跑了。
14、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
15、自行车有一对弯弯的把,像一对羚羊角。
16、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17、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
18、村子里一棵棵黑油油的广柑树,就像一把把巨大的伞,挺立在那里,满树都闪着细碎的银光。
19、月亮默默的从江心升起来了,圆圆的、亮晶晶的,好像一个银盘。
20、田螺的青灰色硬壳像座小山。
21、玉盘似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22、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23、人潮卷来卷去,地坝变成了露天舞台。
24、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朱自清《春》
25、东方天边的彩霞时刻在变幻,如霜枫,如榴火,如玛瑙,如琥珀。
26、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的漂浮在空中。
27、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像高大的山神,像神秘的古堡,像沮丧的巨人,像一条连绵不断的地毯。
28、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
29、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30、金黄的落叶飘进水里,小鱼游过去,把落叶当伞。
31、月亮从东方悄悄地露出笑脸,像一个文静的姑娘。满天的星星却像一个个淘气包在对我眨着眼睛。
32、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朱自清《春》
33、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比喻句摘抄 篇4
1、我顺着柳荫小路漫步,只见那依依的垂柳,仿佛像少女羞涩的低着头,在朝辉中舒展着柔美的身姿。
2、人潮卷来卷去,地坝变成了露天舞台。
3、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4、玉盘似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5、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6、炕沿上坐着的那个鬼子军官,两眼红红的,像刚吃过死人的野狗。“
7、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一道亮丽的彩虹,像仙女飘舞的裙带,像一座七彩小桥,像一朵朵耀眼,绚丽的云。
8、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
9、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宛如一座彩桥悬在上空。
10、月亮默默的从江心升起来了,圆圆的、亮晶晶的,好像一个银盘。
11、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12、太阳像一颗巨大的红宝石一样一闪一闪的,把池水全都染红了。
13、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
14、春风像一只彩笔,把整个世界勾勒得更加绚丽多彩
15、月亮从东方悄悄地露出笑脸,像一个文静的姑娘。满天的星星却像一个个淘气包在对我眨着眼睛。
16、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17、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18、荷叶上有几颗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
19、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
20、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的漂浮在空中。
21、冬雪像一个晶莹透明的小精灵,调皮地翻着跟头飘落在山腰上,飘落在大地上。
22、春天到了,大地变成了一片绿毯。
23、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像高大的山神,像神秘的古堡,像沮丧的巨人,像一条连绵不断的地毯。
24、我呀!白白的皮肤,红红的笑脸,一双漂亮的大眼睛。我整天唱啊跳啊,像只快乐的小鸟。
25、田螺的青灰色硬壳像座小山。
26、天渐渐破晓,淡青色的天空镶着几颗残星,大地朦朦胧胧的,( 成功)如同笼罩着银灰色的轻纱。
27、他打破了一块玻璃,吓得像妖怪一样逃跑了。
28、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29、东方天边的彩霞时刻在变幻,如霜枫,如榴火,如玛瑙,如琥珀。
30、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朱自清《春》
31、自行车有一对弯弯的把,像一对羚羊角。
32、村子里一棵棵黑油油的广柑树,就像一把把巨大的伞,挺立在那里,满树都闪着细碎的银光。
33、金黄的落叶飘进水里,小鱼游过去,把落叶当伞。
比喻句摘抄 篇5
2、不光树上粉嘟嘟的,就连原本属于芳草的地方,也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粉毯,真不愧是遍地红。
3、茶烟,细细的缭绕在湖面的上方,仿佛仙境一般,而且一个“香”字更将此仙境烘托到了极至,清清静静的,总给人一种身处仙境之感,正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
4、城河边,每隔三五步便有棵红叶榈傲然挺立着。红叶榈的树冠挨挤着,繁密的花儿好似胭脂中掺了雪般美丽。
5、风吹过,花儿徐徐飘落,翩翩飞舞,如同一场小雪,微笑着撒下,透着活泼的美。
6、海淀公园的乡村一角也非常怡人,今秋时节,那里长出了金黄的稻谷,像一片金海,沉甸甸的穗子压得稻秸抬不起头。一阵风吹过,掀起起伏的绿海,美丽极了。
7、忽然,天边的一丝云彩遮住了太阳的一部分,仿佛给它披上了一件随风飘逸的披风。但是它似乎不要,努力挣脱掉身上那件‘碍手碍脚’的衣裳。
8、花儿密的,从树枝缀到树梢,一点不留缝隙,宛如一座喷花的飞泉;有的虽没有多少盛开的花,一颗颗粉嫩的小苞儿,还有那艳红的叶儿,好像燃烧的火焰,却有着几分婉柔,火树胜霞。
9、火烧云上来了,大地被夕阳的余辉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周围的一切就像一张张发黄的照片,别有一番滋味。
10、街心公园的花坛,五颜六色。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走进花园,就像走进了花海,流连忘返。
11、今天风和日丽,天上的云像太阳的嫁衣,让人感觉好想穿上一试;天上的云好像冬天的火盆,让人感觉好想用它来取暖。它也会变:一会儿变个小红帽,一会儿变块红领巾,一会儿变个生日蜡烛。
12、近看菊花,像毛线球一样,花瓣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它们就像兄弟姐妹一样拥抱在一起,围着一个害羞的小姑娘。
13、看天空,一半蓝一半黄,似乎是哪个淘气的云宝宝不小心把天上的调色盘打翻了,把天空渲染成如此色彩,装扮得这般美丽。黄的这一半云彩又厚又多,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那样有立体感。蓝的那一半呢,则犹如平静的大海荡漾着微微的涟漪。
14、蓝色包围着我们,一种宁静,柔和的感觉袭上心头。如果说,大地是孕育万物的母亲,那么,天空便是用双手温暖着世间的父亲。我喜欢天空,它用独特的方式包容着我们,让我们生活在这把被蓝蓝的爱所包围的伞下。
15、哦,晚霞就像是俊俏的舞女,在云雾飘渺之中展现她的风采;晚霞就像是奢享的皇帝,在金碧辉煌之中聆听优美的旋律;晚霞就像是光洁的玉盘,在云海之中放射它的光芒;晚霞就像是飘逸的丝巾,在风雨之中随意游动……
16、轻细的雨花,像飘忽的雾,白茫茫的,轻吻着人的脸,微微觉着痒,又轻轻濡湿着衣裳。雨伞仿佛是风帆,在雨色中载浮载沉;也像一只只大翅膀,东南西北,无边无垠,因风四处飘航。
17、清澈的湖水中有一群群鱼儿自由自在地畅游着。它们有的三五成群,追逐嬉戏,好像顽皮的孩童;有的二鱼结伴,碰碰头再碰碰尾,好像一对对情侣卿卿我我;有的独自一人,好像遇到了什么伤心事……
18、盛夏,清风徐来,月升东山。老槐树上虽然没有小喜鹊,但知了却不停地名叫着,鱼塘里蛙声大作,动物的叫声编织了一首新的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