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精彩8篇正文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精彩8篇》

时间: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整理的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精彩8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篇1

新材料作文是介于以前的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这种作文不限文体,不给话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范围更广,但是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是很重要的,一篇作文不管写得多好,如果偏题,也得不了较高的分数,所以如何审题一直是学生作文的一个难点。下面是我在实践中的几点感悟。

第一点:注意对材料的全面理解,抓材料的中心

例如:在西伯利亚雪原上有一种动物叫白貂,白貂十分爱惜自己的一身纯白、漂亮的皮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愿意玷污,于是猎人们抓住白貂的这个弱点,在它的巢穴周围撒上一圈煤粉,这样白貂往往就束手就擒了。白貂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习性,依然年复一年地守护着自己纯白、漂亮的皮毛。

分析:对这一材料的理解,有些同学从猎人的角度,理解为要善于抓住对方的弱点。可是这样只理解了材料的一部分,他只看到了猎人怎样捕捉白貂,却没有看到后文还有“白貂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习性,依然年复一年的守护着自己纯白、漂亮的皮毛”这样的话,对猎人的叙述只是一句话。这则材料的立意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守自己的信念、节操等。

第二点:注意材料的论述主体。有些材料论述时是有侧重点的,审题时要注意抓住材料的论述主体

例如:鲸遇到身体瘦小的沙丁鱼时,便张大嘴巴跟在逃命的沙丁鱼后面穷追不舍,离海滩越来越近了,鲸却浑然不觉。等鲸以极快的速度接近海滩时,要避开险境已经太迟了,巨大的身体已因为惯性冲上了海滩,陷在海滩中无法动弹。

分析:这则材料的论述主体是鲸,是对鲸的做法的否定。可以立意为: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学会放弃、学会取舍等。

还有这样一则材料:沙丁鱼是海中十分平常的鱼类,它身体瘦小,几乎是所有鱼类的食物,但是当沙丁鱼遇到鲸的时候,就拼命地跑向海滩,离海滩越来越近时,鲸却浑然不觉,等鲸以极快的速度冲上海滩时,沉重的身体陷在海滩中无法动弹,最终搁浅,沙丁鱼很快就可以逃生。

分析:这则材料的论述主体就是沙丁鱼,是对沙丁鱼的肯定。可以立意为:要善于抓住对方的弱点来制服对方。

第三点,注意材料的感情倾向性。每一篇作文都是有感情倾向的,要注意把握材料中有感情倾向的词语

例如:有一个人在河边钓鱼,他钓了很多的鱼,但每钓上来一条鱼就拿尺子量一量,只要比尺子大的鱼,他都丢回河里,旁观的人见了不解地问:“别人都希望钓大鱼,你为什么将大鱼都丢回河里呢?”这人不慌不忙地说:“因为我家的锅只有尺子这么宽,太大的鱼装不下。”

分析:这则材料的审题,有些同学认为这个渔人不知道变通,太傻了。其实只要他抓住材料里面的“不慌不忙”一词就可以理解出,其实出题人并没有贬低渔人的意思,而是称赞他的这种处世方式,正确的立意是:取舍有度。

审题时抓住这几点基本上就可以做到把握中心,心中有数。另外要是遇到多材料作文时还要注意材料的特点,有的材料是有共性的,要寻找其中的共性,有的材料是具有互补性的,要把握二者的联系。

每一则材料都有各自的特点,方法不是唯一的,比如说还可以抓住材料的中心句、主旨句,从作者的议论入手,等等,这些方法都是互相联系的,要学会综合运用。■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篇2

一、有一则小故事是这样的: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嘲笑对面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连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直到有一天,有个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的衣服洗不干净。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她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原来,是自己家里的窗户脏了。

一个人发现别人的错误总比发现自己的错误容易,而错怪别人也比检讨自己更简单。因为,生活当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那些愤世嫉俗的人。我们不妨提醒他们:“擦亮你的窗子。”而我们每个人也应常常自问一句:“自己的窗子擦亮了吗? ”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话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角度提示

阅读材料,我们会找到一个关键的句子:“一个人发现别人的错误总比发现自己的错误容易,而错怪别人也比检讨自己更简单。”擦亮你心灵的窗子,你会发现更真实更精彩的东西在闪闪发光,生活中很多东西都不是可以直视的,要用心去发现。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擦亮窗户就是擦亮眼睛、擦亮心灵。擦亮心灵的窗户,你会发现原来很多东西都是你没看过的。擦亮你的窗子。

这是一个比喻型作文,我们应善于从喻体中发现本体,然后通过联想类比,这样才能打开思路。这里的窗子并非只是实指的窗子,而有更深层面的意义,是非物质化的心灵、认识、修养类的窗子。隔着物质的窗子看世界有时会很不分明,很不清楚;隔着心灵上的窗子更会让心迷失方向。这个话题可以写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或缺点,可对于自己的问题或错误往往看不到,因此别让灰尘挡住了自己的视线,擦亮窗子可以使我们看清这个世界;因此多找到自身的不足,检讨一下自己,而不要一味地怪罪别人。文章需要从这个层面展开,写出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二、有这样一个传说,说的是有这么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美妙动听。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着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荆棘上,便在那荒蛮的枝条之间放开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声竟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这是一曲无比美妙的歌,曲终而命绝。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因为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疼痛的巨创来换取。它的歌声是以生命为代价的歌唱,是世间最凄美的绝唱。这不仅仅是一种生的态度,更是一种感天动地的爱的方式。

角度提示

主旨:赞美荆棘鸟以顽强的精神唱出最美的生命之歌。

材料中的主要事件:荆棘鸟从离巢便不懈寻找着荆棘树,经历磨难,超脱自身的痛苦,唱出最美的生命绝唱。①超脱出自身的痛苦,生命之花才美丽;②有顽强的意志,才敢挑战生活中的荆棘;③生命需要勇敢和顽强。

如何让把握寓意:

1、提取关键语句。

2、明确材料主旨

三、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景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成就了一道到风景。

角度提示

写优势互补才能够达到共赢。

1、相互映衬,构筑和谐

2、互惠互利,实现双赢

3、借人精华,以铸辉煌

4、巧“借”巧“还”

牵牛花借枯树之躯,得以昂然,此巧“借”;攀而附之,展叶开花添美丽,也使枯木逢春,此巧“还”。于巧借巧还之中,牵牛花得以笑傲枝头,枯木得以久病逢春,田地间万物因之

和谐、因之美丽。

四、在浩瀚的撒哈拉沙漠腹地有一个小村庄比赛尔,它紧贴在一块仅有1、5平方千米的绿洲旁,为艰苦的生活条件所迫,村民们曾多次试图离开那里,但无论向哪个方向走,却一次次有走回原地。原来,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凭感觉前行,常常会走出大小不一的圆圈,从起点再回到起点。1926年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肯?莱文来到这里,他教会比赛尔人认识了北斗星。他们沿着北斗星指引的方向,只用了三天就走出了大漠。

角度提示

(1)科学改变世界

(2)方法决定成功

五、有一家人生活很贫困,一位富有的女士很想帮助他们。一天,这家人的邻居去找那位女士,劝她不要管他们,因为他们是在装穷。这个邻居说:“这家的孩子天天都能吃上美味的食物。”

当天中午,富有的女士去拜访那家人。她刚要叫门就听到屋里有人说话,一个小女孩说:“今天你要吃酱肉吗?”另一个女孩答道:“不,今天我想吃烤鸡。”听完这番话,女士敲了一下门,然后走了进去。她看到两个小女孩坐在桌前,而桌子上只有几片薄薄的干面包,两个冰凉的土豆和一罐水。那位女士询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家人说,他们把这点可怜的食物想象成各种各样的美食,一个小女孩说:“当您把面包当作水果饼时、面包就会变得非常可口。”“如果把面包当成冰淇淋的话,它会更加美味。”另一个小女孩说。

角度提示

(1)尊重事实(让事实说话)

(2)乐观是快乐之源

(3)美好的心态孕育快乐

六、一阵海啸过后,沙滩上出现了许多鱼。它们的心被无奈与痛苦充斥。有的鱼,选择自暴自弃,一动也不动,在寂寞的等待中结束了生命;有的鱼,不停地跳跃,想回到碧蓝的大海中,但没过多久,它们就累死了;有的鱼,它们知道回去已不可能,但努力呼吸适应没有水的新环境,在呼吸中他们长出了肺,鳍也变成了四肢,于是,它们开始了新的生活,也许,陆地上的生活比海洋里的生活更美好。

角度提示

(1)适应是硬道理

(2)用行动改变现实

(3)学会调整

(4)积极应对(岂能坐以待毙?)

七、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乡镇给失业家庭各发放1000元补助,一个宣布为“救济金”,一个宣布为“保险金”。前一个乡镇的失业家庭觉得太少,充满了抱怨,并期待安排工作;后一个乡镇的失业家庭觉得没有后顾之忧,开始努力去争取工作。同样是1000元,效果确实如此不同。材料中两种不同的表述和产生的不同结果蕴涵着什么道理?你对此又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角度提示

(1)从积极的角度思考,生活便会焕然一新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健康心态,积极生活

八、(1)袁隆平一行三人组成的中国杂交水稻专家组,乘飞机到达洛杉矶。美国圆环种子公司总经理威尔其已经打着牌子在机场迎候。初次见面,威尔其闹了个以貌取人的笑话。袁隆平笑道:“威尔其先生,您认错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我还有一个绰号,叫做‘刚果布’,也就是‘非洲黑人’的意思。”“您真了不起,袁先生。一认清您,我就想象出您的伟大发明是怎样取得的了。”威尔其敬佩地说。

(2)袁隆平说:“6岁时一次郊游,曾在武汉郊区参观了一个园艺场。满园里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时隔60多年的漫长岁月,袁隆平忆及当年儿时的感受,仍不免双眼闪烁,神采焕发。这片美丽的记忆,成了他心目中永远的梦幻,使袁隆平从此与“农”结下了不解之缘。你对发生在袁隆平身上的事有怎样的看法和认识?

角度提示

(1)伟大的成就,来自忘我的奋斗

(2)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3)兴趣引领成功

(4)对科学的追求就是对美的追求

九、一辆开往郊区的公交车马上要开了,一个穿着整洁的青年一步跳上了已经启动的车子,

回头对售票员说:“我的皮夹被人偷了,没钱了。”售票员说:“没钱就不能上车。”这个青年理也不理地坐到位置上。售票员让他下车,他装作没听见,显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车上的人议论纷纷:“就5元钱,值得这样吗?”“也许是没有钱了,开车吧,就算做件好事。”“这样拖着,我们怎么办?”双方就这样僵持着????一会儿,一个大学生模样的人掏出5元钱,对售票员说:“我替他买了吧。”售票员接过钱,给了车票。车子开出不久,那位没买票的青年人掏出手机与别人滔滔不绝地聊天????

角度提示

(1)坚持原则,维护秩序

(2)遵守规则,社会有序和谐

(3)动机与效果

十、一个酷爱芭蕾舞的女孩决定将跳舞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但她很想知道自己是否有这个天分。于是,当一个芭蕾舞团来到女孩居住的城市时,她跑去求见该团的艺术教练。女孩说:“我想成为最出色的芭蕾舞演员,但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这个天分。”“你跳一段舞给我看看。”教练说。5分钟后,教练对女孩摇摇头说:“不,你没这个条件。”女孩伤心地回到家,把舞鞋扔到箱底后再也没穿上。多年后,她去看芭蕾舞演出,在剧院门口又碰到了当年的教练。她给教练看了自己家人的照片,并聊起了现在的生活。她说:“有一点我始终不明白。您怎么那么快就知道我没有当舞蹈家的天分呢?”“哦,你跳舞时我几乎没怎么看,我只是对你说了对其他所有人都会说的话。”她气愤地叫道:“您的这句话毁掉了我的一生,我原本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舞蹈演员的!”“我不这样认为。”老教练反驳道,“如果你真的渴望成为一名舞蹈家,你是不会在意我对你说的话的。”你怎样理解这件事?请以“谁动了我的‘舞鞋’”或“谁动了我们的‘舞鞋’”为题作文。

构思提示

这是命题作文。“舞鞋”是比喻理想、目标、爱好。在选择题目中的“我”或“我们”的时候,要考虑你的素材,以及题目的难度。“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吧!”对于一个目标坚定而又能果敢行动、发愤努力的人,世界都要为之让路!那些毫不负责任的言论又岂能左右他们的脚步?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篇3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诗人顾城有句出名的诗:“你看云时,我觉得很近,你看我时,我觉得很远。”这里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成语中有“咫尺天涯”一词,意思是说虽然近在咫尺,却远如天涯。

海南省海边有一块石碑,上书“天涯海角”,那里就是人们常说的“天涯”,现在飞机几小时就到了。美国在地球的那一边,似乎也是“天涯”,但卫星电视一下子将它拉到我们面前。这是现代科技的神威,它使我们生存空间的距离相对缩短了,难怪有地球村之说。

2、有个班级获得了校运会“道德风尚奖”,有人向校长提出疑惑:在整个竞赛过程中,并没有发现这个班的道德风尚比其他班级高在何处。校长笑着说:你忽略了一个细节——在大家都为自己班的运动员取得好成绩欢呼雀跃时,惟有这个班的同学在为自己喝彩的同时,也不忘为别人喝彩。

3、有一个孩子,伸手到一个装满榛果的瓶子里去,他尽其所能地抓了一把榛果,当他想把手收回来时,手却被瓶口卡住了。他既不愿意放弃榛果,又不能把手缩回来,不禁伤心地哭了起来。

一个旁边的人对他说:“你知足些吧!只拿一半,让你的拳头小一些,那么你的手就可以很容易地拿出来了。”

在生活中,有时候只有放弃才能得到,但许多人却不明白二者的辩证关系,一味地想要获得,不想放弃,结果却什么也得不到。

4、一座庙里的石地板,对香客膜拜、香火不断的石佛像愤愤不平:“你我同是石头,来自同一座山,为什么你能高高在上,享受千人朝拜,万人供奉?”佛像略一沉思后微笑道:“贤弟,世间事大体是公平的,你我的确材料相同,来自同一座山,但在你出山前,师傅只是嚓、嚓几下子,把你劈的方方正正着着送出山。在你走后的三年里,师傅对我砍呀、凿呀、刻呀、磨呀,从未间断,我才成了今天的样子。既然出山前我们的历炼不同,今天的际遇又有什么不公平的呢?”

5、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上最后一课,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乙说:“用火烧。”丙说:“撒上石灰。”丁说:“连根拔去。”哲学家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一年后再来此相会。”一年后,都来了,哲学家未来。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终于悟到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6、植物学家考察阿尔卑斯山脉的植被后发现:许多山底牧场上开放的花已经移到了海拔20xx米的雪带上,原先雪带上的植物则超过雪带向更高处攀登。经研究得知,因为阿尔卑斯山脉地区的气温逐渐升高,那些原来在低温环境里生存的植物不得不向山上低温处寻找适宜的土地。

7、寓言《口鼻眼眉争辩》

口与鼻争高下。口曰:“我谈古今是非,尔何能居我上?”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察天际,唯我当先。”又谓眉曰:“而有何功居我上?”眉曰:“我虽无功,若无,成何面目?”

8、郑国有一个人在一棵树下避暑,他随着阳光变化和树影移动,挪动自己的席子,以此来纳凉。等到黄昏时,他又把席子挪到树下。月亮出来了,他又按月光和树影移动,挪动席子来避免露水淋湿衣服,结果露水照样淋湿了他的衣服……

9、 愿风不要像今夜这样咆哮

愿夜不要像今夜这样迢遥/愿你的旅行不要这样危险啊

愿危险不要把你的勇气吞灭掉/愿崖树代我把手臂摇一摇

愿星儿代我多瞧你一瞧/愿每一朵三角梅都送一送你啊

愿你的脚步不要被家乡的泪容牵绕/愿你不要抛却柔心去换取残暴

愿你不要儿女情长挥不起意志的宝刀/愿你依然爱得深,爱得专一啊

愿你的恨,不要被爱跺起了手脚/夜,藏进了你的身躯像坟墓也像摇篮

风,淹没了你的足迹像送葬也像吹号/我的心裂成了两半

10、没有直线,不能显现何为曲线;没有正直,无以映照何为邪恶。

11、赵薇在电影学院的时候,并不是很出众的学生,她主演的《姐姐妹妹闯北京》好像也没引起多大反响。直到琼瑶让她去《还珠格格》剧组试镜时,她抓住了这个机会,并且在演戏过程中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演技,才脱颖而出。]

12、母亲领孩子去动物园看猴子。孩子把花生、香蕉扔过去,笼中猴母子中的母亲翻着筋斗来接,孩子大乐:"猴子好笨哦!"然后不停投掷食物,兴尽而返。笼中猴儿子不解地问,伸手去接东西就行了,何苦翻筋斗猴母亲说,这样他们才能给我们更多好吃的呀,然后作结论说:"人类好笨哦!"

13、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某单位宣布裁员,实行竞争上岗。老王和老张两人之中应裁一个,老王于是买了两瓶五粮液去求人事处长,老张买了两条大中华送到一位副局长家中。等到人员调整名单出来时,老王和老张差点背过气去:二人都被裁了,取而代之的是正局长的外甥。.。.。.

14、王局长位高权重,是位炙手可热的人物。有一次王局长偶感风寒,住进了医院,来探病的人排起了长队,甚至影响了医院的正常工作。王局长家人亲属也组织起了专门队伍,往家运送那堆积如山的礼品和营养品。事隔仅两月,王局长又住进了医院,这次是严重的肝硬化。可这次王局长的病床前却冷冷清清,他望穿双眼也不见有人探望。儿子无奈只得告诉他实情:省里的批文已下来了,王局长退休,李副局长扶正,这几天人们正忙着去新局长家贺喜呢。

15、问渠那得清如洗,为有源头活水来。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参考答案

1、材料说明距离的远和近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一、二则材料从心理角度讲咫尺可以成为天涯,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心灵的隔膜;三、四两则材料从科技角度讲天涯可以变为咫尺,这是因为科技进步的力量。写作时从这两个角度切入方为正点。

2、喝彩的对象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别人,但据此材料,应写成要为别人喝彩。至于喝彩的原因,不外是学习上取得好的成绩,思想上有好的品质,生活上有好的习惯等,各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尽量朝人无我有的方面努力,方能写出佳作。

3、此题审题难度不大,大家很容易将中心聚集为“学会放弃”,这点在能力有限的竞争社会中显得更加重要。不过要写出佳作不容易,应在“学会”二字上做足文章,如放弃什么,不放弃什么;全部放弃还是部分放弃,就看你怎么把握了。

4、的确,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许多事,公平与不公平,就看你从什么角度看问题。

基本主旨应是“公平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公平”。

5、这个故事让人明白:欲无必有,欲有必无。那么,要心中有真善美,必远离假恶丑。这必须经过选择、鉴别和心灵的“巷战”,才会让一个退出,另一个占据。材料中要“无草”,则要“有庄稼”,这是含义深刻的比喻,草喻生活中的假恶丑,庄稼喻真善美,此类题目审题时要注意化抽象为具体,这样一来,思路就开阔了。如要使一个人没有贪心,就必须用良心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没有虚荣,就必须以真诚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没有怨恨,就必须以宽容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不再麻木,就必须以清醒占据他的头脑;要使一个人不再冷漠,就必须以爱心充斥自己的心灵等。关键要把握生活的大网,以小见大。

6、大凡生命都是如此,都有适应环境的本能。但也有环境将生命改变的。

只要把握住生命与环境的关系即可。如可写生命离不开环境,一旦环境改变了、生命也将改变,环境可以改变生命的品质等。生命的内容也比较丰富,它可以是动植物生理层面上的生命,也可以是人类个体精神世界上的生命,还可以是人类群体意识的生命;环境可以是自然环境,也可以是心理环境或社会环境等。

7、寓言的寓意是强调要有团结合作精神。本文的主旨就明朗了,即评价个人的业绩不能片面地看他的成绩或缺点,而要放在整体利益当中来考虑,看他为整体做出了什么贡献。

8、郑人用“纳凉”的办法来“防露”,历来被当成笑柄。其实生活中与郑人思维方式相同的人并不少见,当然也有许多人的做法正好与之相反。

寓意是要适应客观环境变化,不断更新理念,推进事业发展。

9、这首诗大意是表现作者对友人的祝福,显示自己的美好心灵。只要跟此命意相关的材料皆可作文,因此,这也是一道限制性较弱的题目。如写记叙文可写自己的对父母、家乡、祖国的心愿,也可写他人的心愿,如妈妈希望孩子成绩好、爷爷希望儿孙前途好、台胞希望两岸和平发展等。写议论文可以议论心愿的作用、心愿的不同类型、怎样才能拥有正确的心愿、心愿受不同历史条件限制等。此题审题难度不大,但要写出新意也不容易。

10、曲与直并非水火不相容的二物,它们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没有邪恶,无以凸显正直;没有直线,便不知何为曲线。正如世上有战士是因为有战争,有警察是因为有犯罪一样,失去任何一方,另一方就无法存在。

11、明星并不值得崇拜,他们的成长和我们平常人一样,也离不开机会和努力。?

12、从人和猴子各自的视角出发,由不同角度却得出相同结论来表现人的思想中普遍存在的自高自大的一面。?

13、当今世界,无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国与国之间,都竞争激烈。竞争促进了发展,推动了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果。.。.。.

14、冷与热是辩证的。北极可谓冷矣,但相对于月球晚上的温度则是热的;重庆在夏天是个大火炉,但与太阳外缘的温度比起来却不只像是冰。冷和热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冷的事物可以变热,如一度被冷落的唐装现在热了起来;热的事物也可以变冷,如八十年代的文学热让位给九十年代的经商热。

自然是富于变化的,冷和热就是其中很重要的方面。在人类社会中,我们也常常在人际交往时,感到对方态度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引发我们许多思索。

15、首先明确二者的关系,“清流”是果,“活源”是困,要使流清,必须源活。其次化形象为具体,如要使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的循环(清流),必须要有改革的措施(活源),要使个人的思想端正,就必须要有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活源)作保证等。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篇4

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呈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 “四不象”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出开放性,又加强限制性,是高考作文命题值得思考的问题。

令人欣慰的是,20xx年全国高考试题的甲、乙卷,在作文命题方面又有了悄然的变化: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种材料作文,不限文体,它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材料作文,也不同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我们姑且把它叫做新材料(或后话题)作文,题目中所供“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余闻(20xx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可见,正确审读材料,是作文立意的关键。那么,如何审题立意呢?

一、从抓关键句入手。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对话句、结语句),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如:

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读这则材料,就要注意贝利先后两次回答“下一个”时所处的情景,要抓住最关键的句子“下一个!”思考,初露锋芒说“下一个”,表现了他的不满现状;而第二次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球,成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现了他的永远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抓住这一点立意即可。

二、从分析原因入手。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

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20xx年全国卷(乙卷))

乌鸦为什么抓山羊失败?因为它不顾自身条件(身子太轻,爪子不如老鹰锋利),盲目模仿老鹰,哪有不失败之理?从原因入手,可立意为:盲目模仿别人,就如东施效颦,难免遭致失败。当然,也可从小孩称赞乌鸦“它也很可爱啊!”分析原因立意。因为它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乌鸦,它要超越,它敢于挑战,勇气可嘉!从此处立意,更容易写出新意。

三、从作者情感倾向入手。

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它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材料中的情感倾向十分明显。“好事之徒”、“趋之若鹜”等词贬斥之情溢于言表。对想接上断臂在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据此可立意为: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倾向,立意为:坚持就是胜利或攻书莫畏难。就明显偏离题意。

四、从辨明关系入手。

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如:

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护区内,曾发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于是,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十几年后,鹿群由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然而鹿的体态愚笨,失去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于是人们再次把狼请进来,鹿有奋力奔跑了,保护区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

从材料中看,鹿和狼的关系,鹿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狼和鹿共处,相克相生,才能保证它们不失本性,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据此可立意为:生态平衡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类亦如此,自然规律不可违。从鹿和周围自然生活环境的关系看,鹿没有了狼这样的天敌,生活太安逸、舒适,于是体态愚笨;后来又有了狼的介入,鹿因躲避狼的捕食而奋力奔跑,终于又恢复了生机。可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总之,根据材料写作文,审题立意,不能偏离材料自行确定立意,而要全面仔细地阅读材料,从材料出发选择立意的角度。不能另搞一套。上面的几中方法不是孤立运用,而是相互联系、综合使用的。每则材料都可从多个角度分析立意,然后再选择构思作文。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篇5

新材料作文时20xx年高考出现的新的作文命题形式,学生虽接触了很多,但是理解掌握得并不好,还需要系统的进行讲解强化其认识,促使其掌握方法。

二、说学生

学生对这样的作文训练已经不陌生,但是在审题立意时还是会出现一些偏差或者跑题的现象,以致于在写作时总是不能很好得拿到作文分数。

三、说教学目标:

学生了解新材料作文的要求;

掌握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的“三步法”的基本步骤。

学生学会运用“三步法”分析新材料作文。

四、说教学重点

作文材料立意角度的寻找。

五、说教学难点:

立意的创新。

六、说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启发教学讨论法

七、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害怕写作文吗?害怕的同学究竟是怕什么呢?

如同学所说,确实有很多的因素,造成我们在写作时文思枯竭、言语乏味问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至关重要的一个——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二)指出本节课学习目标:

1、了解新材料作文的特点。

2、掌握新材料作文审题与立意的发放和步骤。

(三)检查导学案的`预习情况。

1、何谓新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的这些特征,使得新材料作文比话题作文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才华,但同时也增加了审题的难度。

2、新材料作文审题的主要方法?

理清对象;分清主次;辨清关系;析清含义。

(四)通过导学案给出的作文材料及设置的相关问题来共同学习、探讨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步骤。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新材料作文的命题样式及特点。

2、多角度、多方面地分析理解作文材料。

3掌握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步骤和方法。

重点难点:

熟练运用新材料作文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方法

讲解法、问答法、探讨法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近几年各种考试中,新材料作文是一个热点,也是一个主流。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新材料作文。

二、考点解说

新材料作文,顾名思义就是在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它新在什么地方呢?就新在材料意蕴的多义性、立意角度的多向性和命题思维的开放性上。

新材料作文,介于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之间,就其本质来说是材料作文,但从形式上又是话题作文。只给出材料,却不规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优点————讲究审题,有又继承了话题作文的长处————体现开放,从而弥补了两种作文的缺陷,更有利于我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文学才华。

新材料作文题目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二是要求。材料可以是单则材料,也可以是多则材料;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表。它提供条件性和情境性,规定内容范围,提示思维方向。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全面理解材料”,就是看材料着眼于整体意义;二是“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立意时任选一个角度都可以,只要能够自圆其说,言之成理;三是“不脱离材料的含义”,就是写作时要符合材料的道理。

三、探究学习

古人云:“千古文章意为高。”杜甫说:“千古文章唯称意,再无余事可参量。”王夫之也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都是说“意”是文章的核心与灵魂,立意的有无高下是决定一篇文章成败的关键。立意必须先审题,立意与审题紧密相连。审题立意看起来头绪纷繁,其实有章可循,这个章就是指有一定的步骤和方法。

(一)审题立意的步骤:

首先阅读材料,

其次领会含义,

再次找准角度,

然后明确立意。

那么,具体有哪些方法可行呢?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讨。

(二)审题的方法与方法

A、审题的方法

1、抓关键

——一段材料的主旨有时在一些关键语句上体现出来,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一个突破口,这样往往可以事半功倍,省时省力。

例:《鞋匠的好奇》

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这么认为的。冬季燕子在池塘的冰下越冬,这是古希腊伟人亚里士多得得出的结论。天经天义,人们尊奉了2400多年。18世纪,瑞士巴赛尔城的一位修鞋匠,看到棚下筑巢的燕子,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燕子,你在何处越冬?”并将它绑在燕子的腿上。第二年春天,当这只燕子翩然而归时,鞋匠意外地发现了一张新的字条:“雅典,在安托万家越冬。”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2400多的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

找出这则材料体现主旨的词语。

“好奇”——材料三次用到这个词语:“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好奇心让他怎样做;“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2400多年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好奇心最终有什么结果;两个方面围绕标题《鞋匠的好奇》来说。

抓住了关键词语很容易明白本材料的主旨,联想起类似的故事,比如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因为好奇促使他深入思考,最终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这样就可以立意:好奇,往往是发明和创新的原动力。

小结:议论性文字里的中心句、叙述性的文字里的议论句或抒情句(点睛句)都很关键。只有把准脉,才能审准题。

2、查原因

——俗话说:“无因不成果,有果必有因。”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和变化,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所以,阅读分析材料,由结果入手,顺藤摸瓜,由本溯源,从原因方面切入,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乌鸦抓小羊

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

(1)乌鸦为什么抓山羊失败?

客观原因是乌鸦不顾自身条件:身子太轻,翅膀不强大有力,爪子不如老鹰锋利。

表明乌鸦行为性质的词语是“模仿”,这是主观原因。模仿不现实,不可能,就是盲目模仿,这样哪有不失败的道理?

想起中国古代有两则寓言,主人公是一男一女,模仿别人都失败了: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从原因入手,可立意为:盲目模仿别人,难免遭致失败。

(2)小孩为什么说乌鸦“它也很可爱啊”?

乌鸦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呢?有。因为它不安于现状,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乌鸦,它要超越自我,它敢于挑战,勇气可嘉!拿破仑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中国古语:“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乌鸦也是失败的英雄啊!从此处立意,更容易写出新意。

3、明关系

——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而且从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的答案。我们可以从分析事物之间的关系入手,看看他们是什么样的相互关系,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正常的关系是怎样的,不正常的关系又该怎么办。

例:引狼逐鹿的故事

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护区内,曾发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于是,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十几年后,鹿群由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然而鹿的体态愚笨,失去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于是人们再次把狼请进来,鹿有奋力奔跑了,保护区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

(1)从材料中看,狼、鹿和植物构成食物链。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灭狼保鹿正常吗?不正常,链条断裂,此消彼长,恶性循环。要想保持正常,怎么办?只有引狼逐鹿,让狼和鹿共处,相克相生,才能保证它们不失本性,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据此可立意为:生态平衡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类亦如此,自然规律不可违。

(2)从鹿和周围自然生活环境的关系看,鹿没有了狼这样的天敌,生活太安逸、舒适,于是体态愚笨;后来又有了狼的介入,鹿因躲避狼的捕食而奋力奔跑,终于又恢复了生机。这让人想起一些名言,比如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欧阳修“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小结: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

当然事物的关系很复杂,但并不是没有规律,再比方说过程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内容与形式、现象与本质、物质与意识、主观与客观、实践与认知、感性与理性、对立与统一、、质变与量变、真理与谬误、辩论与诡辩等等。

辨明这些关系和角度,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

4、联实际

——材料大多源于生活,往往通过一些数据、比喻、寓言、漫画等形式反映出现实中的某些思想、观点、言论、行为。这就需要我们善于从中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挖掘其中的含义。

例一:①(蚂蟥)多次吸你的血,它都用热烈的亲吻。②(香烟)时时刻刻的亲热,从你口中吻去多少健康。

表面上对你亲热,实际上吸你的血,夺你的健康;表面上对你好,实际上暗下毒手。我们会想起与现实生活有关的一些成语,如口蜜腹剑、佛口蛇心笑里藏刀、两面三刀等等;俗语如“蜜罐子嘴,秤钩子心”、“当面笑哈哈,背后使绊子”、“口里喊哥哥,手里摸家伙”等等;典故如唐代的“笑面虎”李义府、《红楼梦》里的“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王熙凤等等。这些组合组合起来,主旨也就容易把握了:表里不一、心口不一、口是心非。

例二:连环漫画

画中的某学子,从上幼儿园、小学直到中学,都由爸爸自行车接送,习以为常,父子都很满意。出了大学门,“怎么没来接我?”从这句话可以知道他感到意外非常惊诧。再从体态语言可以看出他在校门口徘徊,不知道怎么回家。

想起有些同学,在校时不洗衣服,把脏衣服积起来,一到放假全带回家。在家里也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种情况着实令人担忧,教育程度越来越高而生活却不能自理,这是严重的“高分低能”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两个原因:一是家长的溺爱与包办一切,二是孩子只管读书不求自立。

小结:生活是万花筒,材料总可以从中得到映照。对应起来理解,构思行文,就有现实针对性,有思想意义。

5、看倾向

——材料中有时或明或暗地表达出褒贬爱憎的感情,这就是材料的是非倾向性,对此我们不能视而不见。辨明材料的倾向性,可以判断自己的审题立意是否正确。

比如乌鸦抓小羊中有两句表明感情色彩: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话里含着讽刺的意味;而孩子说“它也很可爱呀”,话中却有赞美的成分。这两个方面,就是两个很好的审题立意的角度。

例:蚂蚁爬墙的故事

有一只蚂蚁爬墙,六次失败了,可是它还是沿原路向上爬,一人说:“多可敬的小蚂蚁。”第二人说:“多么愚蠢的蚂蚁。”第三人说:“多么可悲的小蚂蚁。

(1)从可敬的角度分析,是屡败屡战,不屈不挠。想起神话,失败的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成功的如愚公移山、唐僧取经;想起历史人物,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吾心之向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想起成语,如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等等。从这点可以写执着坚守。

(2)从愚蠢的角度来分析,此路不通,另找他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树挪死,人挪活。所以要变一条路,换一种方法,就可以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从这点可以写机变圆通。

(3)从可悲的角度来分析,钻牛角尖是死路一条,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不能一条道走到黑,如同守株待兔,缘木求鱼,要达到目的,条条大路通北京,既要坚持,又要变通,从这个方面来写也能出采。

B、审题的原则:

方法很多,关键在于灵活运用一种或几种方法,不管哪一种审题方法,都要符合作文的要求与新的特点,即三个原则:

首先是整体性的原则。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枝末节,否则有可能出现偏题离题现象。

其次是多元性的原则。一般说来,新材料作文意蕴丰富,从不同的对象不同的角度解读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再次是筛选性原则。我们从材料中得出的道理或观点具有多样性,所以要进行适当的取舍。筛选时把握两点:一是观点独到新颖,二是自己有话可说。

(三)立意的方法与原则

悟道理之后,就是立意。审题与立意水乳交融,但立意也要讲究方法。

A、立意的方法

1、顺向立意

也叫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

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可以按照这个方向去思考,还有“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的名言,还有“孟母三迁”的故事,还有“居必择邻,交必良友”的古语。据此可以立意为外因或环境对人的影响。

2、逆向立意

也叫假设推理,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假设,正的反过来想,反的正过来想,进行恰当的引伸、推理。

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不正着想,而是反过来想,可以立意为“近墨者未必黑”,外因有影响,但起决定作用的有时是内因,即人的主观意志。比方说莲“出淤泥而不染”,还有名句“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千磨万击更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冰霜雪压心犹壮,战胜寒冬骨更坚”等等。

3、类比立意

就是通过联想,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把材料的已知内容同材料以外的其他内容(最好是当前的实际)由此及彼地联系起来考虑,找出其中的相似点。

例:少年学剑术的故事

这是一则禅宗故事。从前,有一位少年,渴望练就一身超群的剑术,便千里迢迢来到一座仙山求教于一位世外高人。这位少年一心想早日成名,跪拜之后,便说:“我决心勤学苦练,请问师傅需要多久才能学成下山?”师傅答道:“十年。”少年嫌太长,就说:“假如我全力以赴,夜以继日,需要多长时间?”师父说:“这样大概要三十年。”少年大吃一惊:“为什么全力以赴反而要三十年呢?”师父不答。少年又说:“我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拼死拼活修练,争取早日成功。”师父说:“那么,你就得跟我学至少七十年。”少年冥思苦想,良久,终于大悟。

少年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凭自己最大的努力学成剑术,可是世外高人告诉他不可能。由此想起中国寓言《揠苗助长》里的农夫,《伊索寓言》里的老妇人,想母鸡多下蛋就多喂食,结果长成胖子反而不下蛋;想起俗语“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口吃不了胖子”;想起成语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联系现实,才发现类似的现象比比皆是,如现在许多家长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强迫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费尽心思把子女变成天才,妄想一步登天,结果可想而知。

这样一类比,立意轻而易举。

4、辨正立意

新材料作文的观点最能体现考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辨证地看问题,一分为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联系,看本质看主流,看发展。这样,辨正地立意也就最能显出文章的深度、广度、力度。

例:教授和青蛙的故事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接着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就向教授发问:“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青蛙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动物们纷纷说:“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何况不是呢?!”

(1)从整体材料看,反映的是一分为二、客观全面的哲理,事物有两面性,井底之蛙传统认为孤陋寡闻,见识短浅,但这时也有一隅之见。由此可提炼出话题“怎样看待事物”“要看到别人的长处”。

(2)从教授的言行上看,反映了理论与实践、客观与主观的哲理,可提炼出话题“言与行”“理论要联系实际”

(3)从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来看,反映了相对与绝对、共性与特殊的哲理。

(4)由青蛙对待教授的态度,可以提炼出话题“勇于质疑”“敢于挑战”。

(5)从其他动物的议论中可以提炼出话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等。

辨证立意,需要我们多懂得一些哲学知识。

B、立意的原则:

准确——紧扣材料,合乎真理

鲜明——爱憎分明,是非明确

集中——强化中心,突出重点

———(这三个是基本要求)

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独到——标新立异,人所未言

———(这两个是较高要求)

四、归纳总结:

对材料的思考解读,审题立意,这好比是“磨刀”,而动笔行文就是“砍柴”,“磨刀不误砍柴工”,审题立意很重要,马虎不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要我们按照要求,开动脑筋,开发思维,灵活运用多种方法,不断练习,才能审好题,立好意。

寄语

仔细阅读巧审题,深入揣摩悟道理,选准角度妙立意,纵横考场显才气!

附;板书设计(一)

作文之新在:材料意蕴的多义性

立意角度的多向性

命题思维的开放性

新材料作文:(本质)材料作文——讲究审题

(形式)话题作文——体现开放

板书设计(二)

审题立意的步骤:

阅读材料——领会含义——找准角度——明确立意

审题方法:抓关键

查原因

明关系

看倾向

联实际

审题原则:整体性

多向性

筛选性(观点独到新颖自己有话可说)

立意方法:顺向法

逆向法

类比法

辨证法

立意的原则:

准确——紧扣材料,合乎真理

鲜明——爱憎分明,是非明确

集中——强化中心,突出重点

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独到——标新立异,人所未言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篇7

1. 有人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请以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到达金字塔顶”即意味着取得成功或目标实现;老鹰到达顶端,归功于它有一双矫健、敏捷的翅膀;蜗牛能到达顶端,则归功于它的吃苦耐劳和执著精神。

立意提示: 1 、持之以恒的努力,能弥补先天的缺陷(着眼于蜗牛)

2、成功离不开超群的实力(着眼于老鹰)

3、如果你缺少优越的条件,你仍有成功的机会,只要你够勤奋而且有恒心;如果你拥有出众的天赋,也不排斥仍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勇气(着眼于老鹰和蜗牛)

参考标题:

1、 创业中的蜗牛精神(着眼于蜗牛)

2、 凡人想成功,该走蜗牛路(着眼于蜗牛)

3、 是只蜗牛又何妨(着眼于蜗牛)

4、 用坚持向成功挺进(着眼于蜗牛)

5、 成功源于对生命的执著(着眼于蜗牛)

6、 执著努力,打造成功的宝剑(着眼于蜗牛)

7、 超群的实力是成功的保证(着眼于老鹰)

2.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主人公蜗牛想干什么?它干了没有?最终是什么结果?

沿着材料分析,会明确:蜗牛想干“惊天动地”的事,可因为两个目标都太遥远,使宏伟的计划流产。放弃了大目标后的蜗牛“十分悲哀,什么也不肯做,一蹶不振,死于草丛。

蜗牛的悲剧原因是什么?

一是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一是不肯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就是寓意,是材料的主旨。

蜗牛的悲剧对人来说应该吸取那些教训,有哪些启迪?这就是确定目标要恰当,勇于拼搏,永不放弃;正视现实,笑对人生;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人贵有实干精神。 心动不如行动

3.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

第一种人大老远看了,赶紧绕道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生怕不小心会中毒。

第二种人来到树边,看见这棵树,马上就想到它的毒素,急着要砍除它,以免有人受害。

第三种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愿意带着慈悲的心去思索:这棵树也有生命,不要轻易地毁掉。于是在树旁圈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路人。

至于第四种人,在看见这棵树的时候,会说:“喔!一棵有毒的树,太好了,这正是我要的!”他们开始研究树的毒性,与其他药材的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新药。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有意义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立意提示:我们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有缺陷、有过错、对社会有一定危害性的人如失足青年、吸贩毒人员和各式各样的罪犯;也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尤其是文化现象。怎样对待这些人与物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联想到我们【WWW.BAIHUAWEN.】学过的课文, 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早就作过精辟的阐述,即存其精华,去其糟粕。按照新型话题作文“抓其一点不顾其余”的原则,我们可以只对其中一点立意。

参考标题:

1、 远离毒 品,小心交友(着眼于第一种人)

2、 做人要有公德心(着眼于第二种人)

3、 归来吧,慈悲之心(着眼于第三种人) 4、 我们要有创新精神(着眼于第四种人)

5、 换个角度看问题(着眼于第四种人) 6、 成功之道:化腐朽为神奇(着眼于第四种人)

7、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着眼于全部材料) 8、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着眼于全部材料)

4.请看下面的作文材料:

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广为人知,郭沫若曾仿拟曹诗写成《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上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曹植用“豆与萁”来比喻手足相残,郭沫若则认为,若站在豆的一面,“可以感到萁的煎迫未免过火”,但若站在萁的一面,“又是富于牺牲精神的表现”。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合适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只要认真阅读所给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分析,就能化难为易了。材料中曹植的《七步诗》“广为人知”,便点出了是一种传统的认识法。而郭沫若的《反七步诗》“若站在豆的一面”和“若站在萁的一面”等语句,则运用了逆向思维,说明看问题应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角度不同,答案也会不同。这样一分析,就不难确定出所给材料的主要意思:1、对待事物可有不同的看法。2、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也会不同。3、不能用传统的眼光看待问题等等。

5.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按要求作文。

一个卖草帽的老人,有一天躺在大树下打盹,醒来一看,身边的草帽不见了,抬头一看,树上的猴子都顶着一只草帽。他想,猴子喜欢模仿人的动作,就把自己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猴子见了也把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他拣起草帽高高兴兴回家了,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儿子和孙子。很多年后,孙子继承了家业。有一天也跟爷爷一样在大树下睡着了,草帽同样被猴子拿走。他突然想起爷爷讲的故事,就把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结果树上的猴子不但没跟着做,反而冲他嘲笑似地吱吱大叫。他正纳闷,猴王出来了,说:“还跟我们玩这个,你以为就你有爷爷吗?”

请你以上述故事的寓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本材料可以采用多角度立意法:一是从孙子这个角度,可立意为:“在模仿的基础上要进行创新” “要批判地继承” “经验主义要不得”等;二是从猴子这个角度,可立意为: “吃一堑,长一智” “要进行创新”等;三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立意,可以从模仿与创新﹑ 经验与创新 ﹑守旧与创新﹑ 继承与创新等角度立异,论证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但重在论证要敢于创新。

6.阅读下面一组材料,结合实际情况写一篇议论文。

材料一:阿基米德是古希腊数学家、力学家。在他75岁的时候,一天正蹲在地上看他画的几何图形,残暴的罗马士兵闯进来,拔出了利剑。阿基米德坦然说:“等一下杀我的头,给我一会儿工夫,让我把几条定理证完,不能给后人留下不完整的定理呵!”可是罗马士兵的剑已经砍下,阿基米德大叫:“我还没完成——”便离开了人世。

材料二: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无数次失败后,终于成功地发明了***。在进行最后一次火药制作实验时,火药爆炸了。他从爆炸的火与硝烟中跑出来,全身多处都流着鲜血,而他却高兴地大呼:“我成功了!”

材料三:居里夫人成年累月在实验室里与镭、钍、铀等放射性元素打交道。由于长期受到放射性物质的照射,居里夫人后来患了恶性贫血而死。她所发现的放射性元素镭,曾用来治疗癌症,医好了许多病人,而她自己却死在镭的手中。

提示:

三位科学家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研究领域也各自不同,但他们有着相似点:那就是对所从事的科研事业,都具有执着忘我的可贵精神。抓住三则材料的“共性”,进行“求同概括”,便会准确把握材料的中心论点了。

参考命题:  《可贵的执著精神》  《成功者的启示》

7.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太阳和风在争论谁更有威力。风说:“我来证明我比你行。你看到那儿穿大衣的老头了吗?我打赌我能比你更快地使他脱掉大衣。”

于是太阳躲到云后,风就开始吹起来,愈吹愈大,大到成了一场飓风,但是风吹得愈急,老人把大衣裹得愈紧。

终于,风放弃了。然后太阳从云拮走出来,对老人露出了灿烂的微笑。不久,老人开始擦汗,然后脱掉大衣。太阳对风说:“你看,还是温和与友善,比愤怒和暴力有威力。”

【提示】写作时要注间以下几点:

第一,准确领会材料精神。不仅要诠释“友善”的重要性,还要拿它与“愤怒”“暴力”作比较。

第二,可以小处着笔,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也可以大处着眼,谈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友善相待,不要战争,不要恐怖等等

8. 世界球王贝利喜得贵子,有记者贺道:“看他长得多壮实,今后他一定会成为像你一样了不起的体育明星。”贝利听了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他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绝不会有我这样的成就,因为他现在很富有,缺乏先天竞争意识,而我小的时候却是非常贫穷的。”

请你根据这一段材料,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提示:

贫困是一笔财富,之所以说它是财富,是因为越是贫困越激励人们奋发向上,越是要改变生存环境,自然就产生了“人十之,己百之”的上进心。古代就有“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的说法;孟子曾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参考论据:

范仲淹两岁丧父,后随母亲改嫁,幼时读书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司马光也出生寒门;明代大学士宋廉家中一贫如洗;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荷兰画家梵高也曾是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济;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出身于鞋匠家庭;居里夫人刚刚满十岁就去打工,供姐姐读书……

参考文题:  《贫困是一笔财富》  《自古雄才多磨难》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篇8

近年来,高考作文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作文模式,我们把它称为“题意作文”“新材料作文”等。新材料作文“新”在不拘泥文体,而是将作文的审题与立意结合起来,在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之前,首先考查了考生阅读理解和提炼中心的能力。考生只有准确把握了材料的中心,才能提炼出话题,确保准确立意。但是在作文过程中,如何挖掘材料的内涵、准确审题立意是考生最为棘手的问题,尤其是有些隐性材料增加了考生的审题难度,考生该如何准确审题立意呢?在此,本人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首先,推敲词句。即抓住材料中一些关键词句进行反复推敲,理解其蕴含的意义,从中找到立意的突破口。材料在表述过程中,往往会设置一些内涵丰富、蕴含深刻思想意义的中心句,它是你文章的灵魂,是你要写的议论文的论点,你所写的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我们只要抓住它,就能理解材料的中心和主旨。例如: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学者秦晖在为德国柏林墙倒塌20周年所写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今天在柏林墙保留下来的最著名的一段‘涂鸦墙’上,有一幅很大的墙画最引人注目,它画的是一群各种肤色的人正在兴高采烈地拆墙,标题是‘还有许多墙需要拆掉’。”

确实,在我们的生活、思想和观念里,也还有许多有形无形的墙需要拆掉。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得抄袭。

本则材料的关键句就是“还有许多墙需要拆掉”,再联系第二段的引导语“在我们的生活、思想和观念里,也还有许多有形无形的墙需要拆掉”,这里的“墙”显然不单是指有着防御、隔断功能的有形的屏障或外围,更象征一种思想或观念上的隔阂、封闭,且亟需“拆掉”。这样一分析,就能挖掘出材料所隐含的主旨――要消除思想观念、感情上的隔阂或自我封闭,写作中要体现“拆”掉这堵“墙”的过程和“拆”掉后的美好。

其次,提炼话题。尽管新材料作文没有话题,但是通过推敲词句,往往能提炼出话题,然后再联系材料所给的内容,确定写作的范围,这样是不难扣题的。比如上则材料,我们通过推敲词句,可以确定其话题是“拆墙”,如有的考生以“墙”为话题,大谈各种各样有形无形的墙,就有偏题之嫌。再如:

1960年,美国贫富悬殊,社会矛盾突出。有一天,一个叫罗伯特的电视记者拍摄到这样两组画面:一组的主人公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此人在办公室里超负荷地忙碌着,虽然西装笔挺,但神情憔悴,满面疲惫;另一组的主人公是一位在写字楼工作的清洁工,他身着帆布衣服,陈旧却整洁,只见他一边清扫垃圾,一边哼着乡村歌曲,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

总经理是富人的代表,而清洁工则是穷人的代表。这两组镜头在电视上播出之后,奇迹出现了:许多穷人不再敌视富人,也开始感受到快乐和幸福;居然还有富人羡慕起穷人来。

请根据对上则材料的感悟,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这则材料的关键句是“也开始感受到快乐和幸福”,通过两组镜头的比较,可以发现材料想体现的是快乐和幸福不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而关键是一种心态,所以我们可以先提炼话题“快乐和幸福”,再结合材料,可以立意为“知足常乐”“欣赏自己”等。可是有的考生不会整体把握,推敲词句,提炼话题,而立意为“穷与富”“理解万岁”“如何解决矛盾”等,很明显,这有悖材料的原意。可见,新材料作文没有话题的提示并不等于考生可以无视话题,只有找准话题,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再次,辩证分析。对于新材料作文,在分析材料时要学会整体把握,辩证分析,不能一叶障目。有些材料会设置一些陷阱,考生自以为简单,不想正中圈套。对于高中生来说,三年的学习生活,已经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看问题要学会通观全局,对比分析。比如:

时下浮躁的娱乐行业流行一种所谓的“炒作”,方法无奇不用,可以说是花样迭出。这种情况让人想起了挪威著名小提琴家欧雷?布尔的故事:

年轻的他在欧洲巡回演出时,好评如潮,但米兰著名音乐评论家却在报纸上写道:“他是一位未经正式训练的音乐家。如果他是一颗钻石的'话,他还处于粗糙、未雕琢的状态。”面对这种情况,年轻气盛的欧雷至少有两个选择:一是置之不理,因为说好的人太多了;一是进行时下流行的“炒作”――打嘴仗。但是,欧雷却选择了听取评论家的意见的方法,然后根据评论家的意见,苦心钻研技艺,面壁十年,在26岁终于成为世界级著名小提琴家。

请根据以上内容,审题立意,自己命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本则材料用对比的方式谈了一个问题:如何去获取成功?娱乐业尚“炒作”,而欧雷选择“苦心钻研,面壁十年”。只有将两段材料联系起来,才能得出最佳立意:获取成功的途径是苦心钻研,不是炒作。余者如“正确面对批评”“选择”“虚心使人进步”等立意都是只看局部,未观全局导致的。任何一则材料的段落之间不会是孤立的,只有整体把握,对比分析才能不至于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