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发展 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现状论文【优秀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2023年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发展 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现状论文【优秀5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发展 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现状论文 篇1
俄罗斯侨民文学与本土文学关系初探
汪介之
2012-9-28 15:02:24 来源:《外国文学评论》(京)2004年04期
作者简介:汪介之,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内容提要:20世纪俄罗斯侨民文学和本土文学有着不同的生成背景和生存语境,它们的价值取向和美学追求也有明显的差异,甚至呈现出彼此对峙的格局,但两者又是互相依存的。本文考察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并由此提出了在审视作为文化现象的移民文学与本土文学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时值得深思的若干问题。
关 键 词:俄罗斯 侨民文学 本土文学 对峙 依存
十月革命后,完整的俄罗斯文学开始分成两大板块:俄罗斯侨民文学(流亡文学)与苏联俄罗斯文学(本土文学)。这一分裂状态一直延续到1991年苏联解体,几乎横贯整个20世纪。其间,侨民文学先后出现过三次浪潮,本土文学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考察这两大文学板块之间既彼此对峙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发现其价值取向、美学追求和历史命运的异同,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20世纪俄罗斯文学,也能够为审视作为世界性文化现象的移民文**提供某种有益的参照。
一
20世纪俄罗斯侨民文学“第一浪潮”的生成与1917年十月革命密切相关。1905年二月革命后,知识界曾普遍欢呼俄罗斯“与自由联姻”,并将这一历史变动视为民族振兴的契机。但是,对于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的迅速转换,一些知识分子却缺乏精神和心理准备,他们难以接受革命中出现的一系列现象,于是陷入困惑、怀疑和忧虑之中。这种情绪由于局势的动荡不安、知识阶层社会地位的下降、言论出版自由受到限制等原因而不断加剧。从1918年起,就陆续有许多在白银时代已蜚声文坛的作家离开故土。截至1922年,迁居国外的知名作家有巴尔蒙特、布宁、扎伊采夫、格•伊凡诺夫、库普林、列米佐夫、梅列日科夫斯基夫妇、苔菲、霍达谢维奇、茨维塔耶娃、什梅廖夫等人。他们分属于白银时代的各文学流派,并构成第一代侨民作家队伍的主体。因此,女诗人济•吉皮乌斯当时不无夸张地写道:“俄国现代文学(以它的主要作家为代表)正在从俄罗斯流向欧洲。”(注:аитонкрайний,полетевропу.см.:а.я.зись.русскаяиея:lдкруzуписате лейимыслителеǔрусскоzозарубежья:вх момах,томⅱ.москва:искусство,1994,стр.360.)
与此同时,在艺术界享有盛誉的音乐家格拉祖诺夫、拉赫玛尼诺夫、斯特拉文斯基,画家和艺术史家别努阿等,均先后出国。人文科学领域也有许多知名学者离境,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被遣送出国的。1922至1923年间,苏联政府曾分别从莫斯科、彼得格勒、克里米亚等地,由水路将160余名知识界人士遣送出境。被遣送者中包括别尔嘉耶夫、谢•布尔加科夫、洛斯基、弗兰克、伊里因等著名哲学家。后来,这些遣送船只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哲学船”。(注:сергейхоружий,филосодфкпǔпapохд.《литературнаягазета》,09.05.1990,no 19.)知识界名流的大量流失,无疑是俄罗斯本土文化的重大损失;而对于侨民文学 来说,却因此获得了无可替代的思想和文化资源。
第一代侨民作家遍布于俄罗斯周边的一些国家。他们先后以柏林(1921—1923)和巴黎(1924—1940)为中心展开活动,掀起侨民文学的“第一浪潮”。“二战”爆发后,这一代侨民作家开始向大西洋彼岸迁移,其中大部分人定居于纽约。在那里,他们继续进行文学创作。但是,作为侨民文学一个阶段的“第一浪潮”,至此已走向终结。
苏联俄罗斯文学(本土文学)的最初阶段,包括十月革命时期和整个20年代的文学。初 期的本土作家包括四部分人:首先是那些从一开始就赞同革命的老作家,如绥拉菲莫维 奇、魏列萨耶夫等;其次是在革命和国内战争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作家,他们作为巨大 历史事变的产儿,合乎逻辑地成为新时代的讴歌者;还有一些留在国内的白银时代作家,他们对新政权多少持保留态度,如索洛古勃、别雷、阿赫玛托娃、曼德尔什塔姆等; 最后是一些起步于革命前后的年轻作家,他们不能认同流行的文学观念,与“主流文学 ”格格不入,如扎米亚京、皮里尼亚克、普拉东诺夫、米•布尔加科夫等。托洛茨基曾 把上述后两类作家分别称为“国内流亡者”和“同路人”,并将其作品纳入“非十月革 命文学”。(注:列•托洛茨基《文学与革命》,刘文飞等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92 年,第13和41页。)
应当说,在这一阶段,本土作家尚有幸置身于相对宽松的文化氛围中。十月革命初期世界文学出版社的建立及其活动,俄共(布)中央决议《关于党的文学政策》的颁布,思想倾向不同的文学团体的存在,允许作家出国并在国外逗留、发表作品的事实等等,都是苏联政府一度实行开明文艺政策的表现。因此在当时,多种理论批评学说还能够并存,作家们在艺术上的探索和试验、在创作方法上的选择还有一定的自由度。于是,本土文学在这一阶段获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此时,极左文学思潮已现端倪,对文学的行政干涉也已开始。无产阶级文化派思潮和庸俗社会学的盛行,托洛茨基的《文学与革命》的发表,苏联政治教育管理总局《关于从公共图书馆中清除反艺术、反革命书籍的指令 》的出台,“拉普”以文学总管身份对作家们进行监控的做法,对扎米亚京、皮里尼亚 克等人的批判,都表明本土文学的上空正在聚集把阶级斗争引入文学生活的浓重乌云。
进入30年代后,本土文学遭遇了另一种文化语境。在个人崇拜盛行、极左政治占据统治地位的背景下,文艺指导思想急剧“左”倾化。1932年,联共(布)中央决定撤销各文学团体,筹建统一的作家协会。同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概念和一种创作方法被提出。1934年,这一创作原则在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上得到确认,并被写进《苏联作家协会章程》,从而获得了某种法律效应。“拉普”在20年代梦寐以求的从组织上、思想上对作家实行“一统化”控制的格局此时终于形成。此后,一大批作家和艺术家,如曼德尔什塔姆、皮里尼亚克、巴别尔、沃隆斯基、梅耶荷德等,都相继被关押、流放或处死,阿赫玛托娃、米•布尔加科夫、普拉东诺夫等人则受到批判与谴责。许多作家不得不避开文学这一荆棘丛生的领域,转向翻译或其他研究领域。他们或者强行改变自己的艺术风格,试图加入屈从和遵奉的时潮中去;或者干脆辍笔,告别文坛。这一切导致了本土文学的大面积滑坡,使得一批为极左政治和个人崇拜唱赞歌的低劣作品充斥文苑。
苏德战争的炮火一度冲破了极左文艺政策对文学的钳制。在民族危亡的特殊历史年代,文坛氛围稍显宽松。在爱国主义的主题下,作家们在题材范围、体裁样式和表现手法 等方面曾被允许有某种选择的自由。30年代被迫搁笔的一些作家也能够发表他们的新作 了。一时间,人们似乎透过弥漫的硝烟看到了文学复兴的希望。然而,极左思潮并未因 战争而得以根除。战后,个人崇拜情绪达到高潮,文艺指导思想也达到“左”的顶峰,造成本土文学更为严重的滑坡。1946年,联共(布)中央发布《关于<星>和<列宁格勒>两 杂志》的决议,指责两刊发表阿赫玛托娃和左琴科的“在思想上背道而驰的作品”,责 令其停刊整顿。日丹诺夫发表长篇演讲,对这两位作家进行猛烈抨击,并将其开除出作 家协会。紧接着,关于戏剧、电影、音乐等方面的一系列决议出台,随即开展了对于“ 资产阶级世界主义”的讨伐。一大批作家和艺术家横遭迫害,许多刊物、剧场和文艺作 品被封禁。幸存的作家们或委曲求全,或检讨认错,或被迫沉默。文坛出现了万马齐喑 的局面,这时期的创作多是伪浪漫主义和伪现实主义作品,此阶段即所谓“日丹诺夫主 义”时期。
正当本土文学走向低谷之际,由于“二战”的爆发,侨民文学“第二浪潮”得以形成。第二代侨民作家分散在包括巴尔干半岛、澳大利亚和南美各国在内的广大地区。他们大都对战前的苏联现实特别是30年代的大清洗有着深刻而沉痛的印象。战争使他们获得了脱离这种环境,并从一个新的视角反观这种现实的可能性。但这一代侨民中知识分子比例偏低,具有一定稳定性的文化活动圈并未形成,因此,这一代侨民作家的创作成就远低于第一代侨民作家。不过他们却比后者更了解国内新近的真实情况,在新的创作素材的占有上具有一定优势。“第二浪潮”的兴起,给侨民文学注入了新鲜的细流,拓宽了它的表现领域,并架设起连接“第一浪潮”和“第三浪潮”的桥梁。
50年代初,苏联社会长期沉闷的文学氛围开始被打破,本土文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定义因一些作家的质疑而得到了修改,现实主义得以回归,现代主义也开始涌动。但这一时期文学的发展并不是平静无波的。从1957年初开始,中央机关报便连续发表社论或文章,文艺界也组织各种会议,号召开展“反对修正主义”的斗争。于是,又有许多作家作品或受到公开批判,或被打入冷宫。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不仅未获准发表,当小说在国外出版,作家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作者更是很快便遭到一连串毁灭性的打击。这时的文坛气候可以说是“时而解冻,时而冰封”。“停滞时代”强化了这种“冰封”。关于文艺问题的中央决议和报纸社论连篇累牍,反复批判“非英雄化”倾向,号召作家对资产阶级思想发动进攻,“歌颂今天的现实”。与此同时,文学界的“持不同政见者”还遭到了严厉惩处。被批判、被“搁置”的作品较前一个时期大有增加。这一切构成了“停滞时代”本土文学生活的特有景观。这种状况直到80年代中期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侨民文学的“第三浪潮”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形成的。由于一些作家的作品在苏联本土不能公开发表,或被明确宣布为禁止发表的作品,“地下出版物”便应运而生。从50年代末期起,就不断有作家设法将自己的作品寄往国外发表。这类行动激起了苏联当局的强烈反应。作家们或受到猛烈批判,或被开除出作家协会,乃至被逮捕、判刑和驱逐出境。如1966年在莫斯科就举行了对西尼亚夫斯基和达尼埃尔的公开审判,指控他们“持敌对的反苏立场”,把“诽谤性的作品”寄往国外,结果两人分别被判处7年和5年徒刑。1969年,索尔仁尼琴因同样的罪名被取消作家协会会籍。1974年,他被驱逐出境。70年代初,苏联当局开始放松对公民出国的限制,于是便有一批作家离开本土。他们与被驱逐出境的作家一起,形成了侨民文学的“第三浪潮”。
第三代侨民作家大都侨居于巴黎、慕尼黑、维也纳和美国各地。他们在出国前一般已有作品在境外发表,出国后则继续推出新作。“第三浪潮”拥有诸如索尔仁尼琴、布罗茨基等一些著名的作家和诗人,其文学总体成就远远超过“第二浪潮”。8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社会政治生活再度发生变化,这一代侨民作家的旧作陆续回归祖国,新作也有了在国内发表的可能性,于是,“第三浪潮”也开始走向平息。
1991年苏联解体后,对作家进出境的种种限制不复存在,俄罗斯侨民文学和本土文学之间的界限最终被打破,两大文学板块在分离70余年后重新合而为一。
二
由于生成背景和生存语境不同,俄罗斯侨民文学和本土文学的思想指向和美学追求也有很大的差异。第一代侨民作家分属白银时代的现实主义、象征主义、阿克梅派和未来主义等不同流派。侨居国外以后,他们的流派属性和艺术观方面的矛盾渐趋淡化,但彼此之间的思想冲突依旧存在。他们当中有的坚持自由民主主义理想,有的留恋东正教君主主义,有的信奉“欧亚大陆主义”,也有的陷入宗教神秘主义。侨民作家们也做过彼此联合的尝试,如1928年9月,在贝尔格莱德曾召开过一次侨民作家代表大会,然而这 种尝试并未取得成功。后来,侨民作家中只出现过一些小范围内的联合,这些文学圈子分别围绕着布宁、霍达谢维奇、列米佐夫、格•伊凡诺夫、阿达莫维奇、波普拉夫斯基等人形成,其中前四个圈子以老一代作家为主,后两个圈子则结合着年轻的文学探索者们。
侨民文学“第一浪潮”中的作品,有不少反映了作家们对于刚刚过去的革命事件和国内战争的回望与评价,如布宁的《可恶的日子》、什梅廖夫的《死者的太阳》、列米佐夫的《被掀动的罗斯》等,这些作品一般以人道主义为尺度,从文化的角度检视动荡的岁月。对历史变动的思考,对个人命运、侨民的出路乃至民族前途的探测,还使得一些作家把视线转向本民族历史和宗教文化传统,于是便出现了什梅廖夫的抒情随笔《老瓦拉姆》和长篇小说《天国之路》、扎伊采夫的《拉多涅日城的圣谢尔吉》、苔菲的小说《女巫》等。这些作品都显示出一种强烈的“寻根”意识。
第一代侨民作家对俄罗斯本土大都抱有深深的怀念之情,因此,在对往昔生活的深情回忆中抒发乡愁便成为“第一浪潮”的重要主题。库普林的小说《热涅达》、格•伊凡诺夫的诗集《蔷薇》、萨沙•乔尔内依的诗集《渴望》等,把对祖国的怀念和失去家园的孤独感融合起来,道出了一代侨民的心声。布宁的《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什梅廖夫《朝圣》和《上帝的夏日》、扎伊采夫的《格列勃的游历》等自传体作品更表现了天涯游子对祖国的忧思和对本土文化的眷恋。由于同样的原因,回忆录在“第一浪潮”中大量涌现。格•伊凡诺夫的《彼得堡的冬天》、霍达谢维奇的《名人陵墓》、扎伊采夫的《悠远的回忆》、茨维塔耶娃的《被征服的灵魂》、谢•马科夫斯基的《在白银时代的帕尔纳斯山上》、济•吉皮乌斯的《活着的面影》等都是有影响的回忆录。侨民作家们热衷于回忆录的写作,不仅是出于表现乡愁和怀旧情绪的需要,更是保存本土精神文化遗产的意识使然。
随着时光的流逝,一些阅历丰富的侨民作家将注意力转向某些永恒的主题,如人生的奥秘、生活中的宗教因素、爱情与死亡等等。布宁在国外的创作是开掘这一主题的典范。济•吉皮乌斯的《光华》、维•伊凡诺夫的《暮色》、格•伊凡诺夫的《1943—1958年诗抄》等白银时代诗人的晚期诗集则往往把历史的追问、宗教的沉思和哲理的探寻结合在一起,诗化了对人生的思索,并带有浓厚的形而上色彩。
统观侨民文学“第一浪潮”的主要作品,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美学取向。一种是向现实主义传统的复归和对古典美学观念的重新认同。这种创作倾向曾成为一股潮流在老一代侨民作家中悄然涌起。这一倾向不仅表现于他们的创作中,也体现在他们关于经典作家的论著中,如布宁的《托尔斯泰的解脱》、扎伊采夫的《屠格涅夫的生平》、霍达谢维奇的《普希金的诗学事业》等。与前一种艺术取向相对应,一些较为年轻的作家则更多地吸收了西方现代主义的新鲜经验,积极投身于欧美文学的新潮流,甚至干脆以法语或英语写作,如阿尔丹诺夫、阿达莫维奇、纳博科夫等。其中纳博科夫在开始文学生涯之初就受到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他1940年以后的文学活动事实上已经融入西方文化之中。
在侨民文学“第二浪潮”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反映的是战前和战争初期的苏联生活,其中涵纳着作者对30年代本土生活的批判性思考;另一些作家则以第二代侨民的亲身经历为素材,表现“二战”期间的某些俄罗斯人在本土的个人崇拜和德国法西斯战俘营之间作出痛苦选择的主题。这些作品中常见的主人公是一些在苏联社会中找不到自己位置的人,不能接受个人崇拜的知识分子,或对农业集体化感到失望的农民等。他们往往 要经过布满荆棘的苦难历程,克服种种恐惧感,才能达到一种自由的精神境界。因此,“第二浪潮”中的作品普遍具有一种悲剧色彩,给人以沉重感和压抑感,如叶拉金的诗 集《你,我的世纪》、《沉重的星星》,还有希里亚耶夫的小说《万卡—维尤加》、《 长明灯》等。但也有些作品突破了上述范式,如叶拉金后来的诗作,这些作品渐渐转向 了对现代文明的恐惧、以美来克服现代人精神分裂的主题。
第三代侨民作家的思想倾向是多元的。在对待俄罗斯及其文化的态度上,有的作家怀念祖国,保留着对本土文化传统的尊重和眷恋,如索尔仁尼琴的思想观念就和19世纪的斯拉夫派较为接近。由于受到“托尔斯泰主义”的某些影响,因此有人称他为“民族主义者”或“新斯拉夫派”。也有的作家对本土文化传统的感情比较淡薄,甚至持基本否定的态度,如西尼亚夫斯基、布罗茨基等。他们较多地接受了西方流行的各种社会哲学思潮,认同现代西方人的基本价值观。从审美取向上看,“第三浪潮”中只有少数作家继承了19世纪的文学传统,如索尔仁尼琴、维•涅克拉索夫等,而其余大部分作家的创作都不同程度地带有现代主义特色,如阿克肖诺夫、弗•沃伊诺维奇、西尼亚夫斯基、格•弗拉季莫夫等。同时也有的作家把两者结合起来,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如诗人布罗茨基。一方面,他显然保持着与俄罗斯诗歌传统的紧密联系,遵循以普希金为代表的俄国诗歌中的“希腊路线”,带有曼德尔什塔姆那种“对世界文化的眷恋”,其诗作在很大程度上透露出一种忧患意识、一种对于社会人生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诗人对于生命本体意义的追寻,又表明他的思想同现代西方思想界关于人的存在的哲理思考发生了共鸣。在诗歌艺术上,他推崇阿赫玛托娃凝重沉静的诗风、哀歌的音调和安详而深邃的思考,同时他也从17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多恩那里承续了冷峻的意象、新奇的节奏以及学究式的思辨,再者,从他后期诗作不追求整饬的诗歌形式、意识与潜意识交叉和荒诞手法的运用中,又分明可见英美现代主义诗潮的印迹。可以说,布罗茨基的诗歌创作代表了“第三浪潮”的最高成就。
绵延70余年的侨民文学三次浪潮虽然色彩斑斓、千姿百态,却清晰地显示出它们对于思想自由和艺术独立性的共同追求。如果说侨民文学中的这种追求是独立而自由的,那么,与其相对应的本土文学的发展则始终处于这一追求和对它的限制之间的冲突之中。在种种限制面前,几代本土作家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因而也有了不同命运。罗赞诺夫、索洛古勃、别雷等老作家当然没有在各种限制面前就范,然而他们也难以再用锐利的眼光逼视现实,只能独自吟唱与时势格格不入的忧郁而悲怆的旋律。他们写于苏联时期的作品只能是白银时代文学的一种回光返照。年轻的诗人叶赛宁和马雅可夫斯基曾经是“十月风暴”的热情歌者,但没过多久,前者就看到“农夫的天堂”不是注定会实现的,而“历史正经历着扼杀个性的沉重时代”(注:цит.с.бавин,и.семибратова,судьбыпoзмовсеребряноzовека.москва:книжнаяпалата,1993,стр.157.);后者则在以《臭虫》、《澡堂》等讽刺杰作鞭挞现实的同时,感觉到了将要被扼住歌喉的威胁。于是,他们都只能悲剧性地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与上述两位英年早逝的诗人不同,还有一大批作家以各具特色的方式与极左思潮进行了悲壮的抗争,留下了本土文学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作品。如扎米亚京写下了日记体幻想小说《我们》,艺术地表现了反对粗暴践踏民主自由、维护个性独立的鲜明意向,显示出一种透视未来的远见卓识。作品在国外发表后,作家遭到排挤压迫,无法继续写作,只得在高尔基的斡旋下离境出国。自20年代后期就遭到批判的诗人曼德尔什塔姆,在30年代依然怀着深深的悲剧意识与时代对话,抗议极左政治对个性自由的压制,表达出同时代人苦闷的情绪、沉重的预感和普遍的绝望。这一切注定了他在大清洗年代难逃灭顶之灾。命途多舛的普拉东诺夫在小说《疑虑重重的马卡尔》遭到批判、《切文古尔》被禁止发表的情况下,于30年代仍然写出了《储藏备用》、《初生海》等作品,揭露极左政策造成的危害,思考着农民的命运。作家终于无法避免厄运,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含恨去世。当初以隽永含蓄的爱情诗确立自己诗坛地位的阿赫玛托娃,在30年代经由自身的痛苦体验到了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于是转向沉思国家民族的命运,以一部《安魂曲》将个人的悲剧性倾诉升华为亿万人民的呐喊,使这部长诗成为20世纪俄罗斯民族的一曲史诗性的悲歌。
和上述作品并论的还有皮里尼亚克的《红木》、米•布尔加科夫的《大师与玛格丽特》、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格罗斯曼的《生活与命运》、多姆勃罗夫斯基的《无用之物系》、沙拉莫夫的《科累马故事》、雷巴科夫的《阿尔巴特街的儿女》等一系列被批判、被搁置、被禁止的作品以及“写给未来的作品”。它们的作者也和前述作家一样遭遇了相同或相似的命运,因为所有这些作品都显示出对于思想独立和艺术自由的追求。
当然,本土文学中还出现过另一些作品,如潘菲洛夫的《磨刀石农庄》、革拉特科夫的《动力》、杰米扬•别德内依的诗歌、巴甫连科的《幸福》、费定的《不平凡的夏天》、阿扎耶夫的《远离莫斯科的地方》、巴巴耶夫斯基的《金星英雄》和《光明普照大地》、弗•维什涅夫斯基的《难忘的1919年》、布宾诺夫的《白桦》、李别进斯基的《 光芒》、柯切托夫的《茹尔宾一家》和《州委书记》等。它们是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定义所框定的范围内,按照官方要求完成的一些顺应时势、歌功颂德之作。这些作品 都曾经身价百倍,但今天已少人问津。时间已公正地判定出它们的艺术生命力极为短暂,而原因正是由于其作者没有独立的思想和艺术追求。作家一旦放弃或被迫放弃这种追 求,无论他拥有多么高的天赋和才能,也不可能写出具有长久艺术生命力的作品。
三
俄罗斯侨民作家和本土作家的价值取向和美学追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甚至呈现彼此对峙的格局,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然而,如果用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来看待整个侨民 文学和本土文学的关系,则显得有些简单化。其实,侨民文学和本土文学是互相依存的,因为从根本上说来,它们本是同一民族文学的两大板块。
如前所述,第一代侨民作 家和俄罗斯古典文学、白银时代文学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不仅显示在作家们的 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上,也表现于其作品的题材选择、叙事方式和艺术风格上。布宁、什梅廖夫、扎伊采夫、霍达谢维奇、列米佐夫、茨维塔耶娃的作品就是很好的例证。正 是由于他们的文学活动,20世纪20年代以后的俄罗斯文学和19世纪文学、白银时代文学 的历史联结才未中断。即使在20年代,侨民文学和本土文学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势不两立。在所谓“俄罗斯的柏林”时期(1921—1924),侨民作家和国内作家的交往相当频繁。侨民作家曾仿照革命初年彼得格勒文艺界的做法,在柏林建立了“艺术之家”。包括霍 达谢维奇、列米佐夫、阿•托尔斯泰、别雷、高尔基、什克洛夫斯基、爱伦堡等在内的 侨民作家和短期旅居国外的本土作家曾在那里自由交往。马雅可夫斯基、皮里尼亚克、帕斯捷尔纳克等都在那一时期到过柏林。据《航舵报》出版者、言论出版社创建人伊• 格森证实,20年代他在柏林的住所曾成为经由不同路线汇集于此的俄国侨民作家和本土 作家聚会的中心(注:см.:о.н.михайловский,лимераму рарусскоzозарубежья:1920—1940.москва:наследие,1993,стр.45.)。那个时期,在柏林曾出 版过许多俄罗斯作家的作品,其中既有侨民作家的作品,也有上面提及的曾在柏林逗留 的本土作家的作品,还包括诸多身处国内的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家包括索洛古勃、古米 廖夫、叶赛宁、曼德尔什塔姆、米•布尔加科夫、克留耶夫、库兹明及“谢拉皮翁兄弟 ”的作家们。一些短期旅居国外的本土作家和留在国内的作家还曾在《现代纪事》、《 前夜》等侨民刊物上发表过作品。
20年代在柏林出刊,由高尔基、别雷、霍达谢维奇等参与编辑的杂志《交谈》(1923—1925)一度影响极大,其内容广泛涉及欧洲文学、哲学、科学和艺术。鉴于当时侨民作家和本土作家之间的交往相对自由的状况,高尔基曾设想通过该刊使两方面的作家相处得更为融洽,并以此来保持俄罗斯文学的完整性。类似的努力并不少见,如在上文提及的1928年侨民作家代表大会上,就特地安排了一个关于国内出版界和报刊情况的专题报告,目的是让作家们了解本土文学现状。巴黎出版的《里程碑》一刊曾转载过别雷、帕斯捷尔纳克、巴别尔、梯尼亚科夫、谢尔文斯基、阿尔乔姆•维肖雷等国内作家的作品。阿尔丹诺夫在《现代纪事》第43期(1930)撰文评论阿•托尔斯泰的新作《彼得大帝》第一部时,曾同时称颂过扎米亚京、爱伦堡、左琴科、米•布尔加科夫、皮里尼亚克等一系列本土作家。彼得格勒的文艺刊物《文学纪事》也曾刊出过侨民作家的作品,报道过他们在国外的文学活动,甚至发表过关于“未来俄罗斯文学的骨干”未必产生于本土、而有可能产生于“彼岸”的评论文章(注:см.:глебструве,русскаялимерамеруравизzнании:опымисморическоzообзоразарубежнойлпмерамуры,2оеизданиеидололненное.париж:ymcapress ,1984,стр.27—28.)。但时至30年代以后,这类现象便不复存在了。
由于形成时的特定历史背景,侨民文学的“第二浪潮”和同时期本土文学之间的对立关系是明显的;第二代侨民作家和同时代本土作家个人之间的交往也相对少些。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一代侨民作家切断了和本土文学的所有联系。仅就取材于“二战”的作品而言,尔热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处于两大星球之间》、希里亚耶夫的中篇小说集《山雀》等,就是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中战争题材作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代俄罗斯学者阿格诺索夫认为,尔热夫斯基的作品比肖洛霍夫的《人的命运》更早涉及了战争中普通“人的命运”问题。前者冷峻地展示了法西斯分子在战俘营中暴戾恣睢的兽行场面,表现了处于“两大星球”之间的俄罗斯人的爱国主义情操和爱国者的悲剧命运。希里亚耶夫着力描写了俄罗斯人对自由的热爱,强调在战争中起决定作用的并非阶级因素,而是民族因素。《山雀》中的诸篇作品还具有和法捷耶夫被迫修改后的《青年近卫军》展开争论的性质。希里亚耶夫的长篇小说《长明灯》则是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中一部较早的“集中营文学”作品。另外,在诗人莫尔森的作品中可以发现他对白银时代诗歌传统的继承。他对语言的精微内涵的发掘(《部分与整体》、《守在词典边》、《晚霞》等)则分明是受到了俄国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诗人们的启示。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代侨民作家还曾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日丹诺夫主义的无形影响。从情节结构上看,他们的作品往往具有公式化、概念化的特点;在人物设置上一般遵循二元对立模式,“善”与“恶”的对比十分鲜明;“正面人物”几乎都是某种“典型”,只不过在政治取向上和日丹诺夫主义是相反的,如谢•马克西莫夫的小说《丹尼斯•布 舒耶夫》。这部作品具有和肖洛霍夫的《被开垦的处女地》论争的性质,但人物设置和 结构布局却与后者有着某些微妙的联系。小说的主人公阿里姆•阿赫德洛夫是个农庄主 席,他本来全心全意地推进集体化运动,后来却大失所望,最终因不愿在谎言和恐惧中 生活而自杀。这一形象很容易令人联想到肖洛霍夫笔下的纳古尔诺夫和拉兹苗特诺夫。作品中的其他几个重要角色,如谢维里扬老爹、沉默寡言的中年男子格里沙•班内赫、农妇玛涅法等形象则对应于《被开垦的处女地》中的舒卡尔老爹、中农梅谭尼可夫和其 他几位女性形象。当然,如果说肖洛霍夫是“按照生活的鲜明足迹”及时歌颂了农业集 体化运动,那么谢•马克西莫夫则无疑是否定这场运动的。《丹尼斯•布舒耶夫》和《 被开垦的处女地》这两部作品之间的关系也反映出侨民文学和本土文学既相互对立又相 互联系的特点。
如同第一代侨民作家和白银时代文学的关系甚为密切那样,第三代侨民作家和“解冻”以后的本土文学也有着斩不断的联系。第三代侨民作家的代表之一索尔仁尼琴的成名作《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便是在“解冻”文学之后出现的“集中营文学”的主要作品之一,他的长篇小说《癌病房》、《第一圈》和“文艺性调查初探”《古拉格群岛》等重要作品也是在国内完成、在国外出版的。1974年出国的作家维•涅克拉索夫曾被 认为是“战壕真实派”的代表作家之一。阿克肖诺夫出国前在国内发表的小说《带星星 的火车票》、《摩洛哥的橙子》等则是颇有影响的道德题材作品。
然而,更多的侨民作家在出国前是难以在国内公开发表他们的作品的,因此,他们只能把作品寄往国外发表,或将其提供给国内的“地下出版物”。如西尼亚夫斯基的那篇给他带来灾难的文章《何谓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当年就是以阿•捷尔茨的笔名在法国一家刊物上首次发表的。阿克肖诺夫、沃伊诺维奇、布罗茨基等人在出国前都有许多作品在“地下出版物”上发表。沃伊诺维奇的长篇小说《士兵伊凡•琼金的生平和奇遇》就是首先由“地下出版物”推出的。在1972年被驱逐出境前,布罗茨基既有一系列诗作通过“地下出版物”广泛流传,也有多种诗集在国外出版。可见,第三代侨民作家多为原先本土文学作家中的“持不同政见者”。当他们不能为本土文学所容纳时,就只能把目光转向“地下”或国外了。这批作家在国内编辑、在国外出版的《大都会》(1979)和《目录》(1980)两本文集是他们为显示自身存在而努力的成果,同时也表明整个侨民文学的“第三浪潮”其实不过是“解冻”之后本土文学的一种特殊变体。
四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俄罗斯文学整体在20世纪的分裂、侨民文学与本土文学的生成及各自的命运,可以引起我们诸多思考。
首先,三代侨民作家的出现、侨民文学三大浪潮的形成,都与20世纪的历史变动,与这一世纪中发生的革命、战争或特定时期的政策密切相关。如果我们注意到,出国离境在俄罗斯人心目中意味着饱尝离乡背井、流落天涯之苦,“驱逐出境”被认为是仅次于极刑的一种处罚,那么就不难想象,一大批作家被迫远离故土无论对于作家们的个人命运、还是对于俄罗斯文学的发展而言,都是一种悲剧性现象。
其次,俄罗斯侨民作家和各国流亡作家一样,他们的文化身份和文化环境,都使得他们的文学活动具有某种“边缘性”。这种“边缘性”决定了他们同时具有某些优势和劣势。特殊的生活经历和独特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的生活视野、创作素材、感受方式等既与本土作家不同,又和侨居国的作家有别。由于拥有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生活的亲身体验,侨民作家对生活的艺术把握还获得了更多的参照。于是,他们的作品便带上了一种独特的“异域情调”,这无论对于本土的读者,还是对于侨居国的读者来说,都是新鲜而具有吸引力的,常常使得侨民作家的作品拥有范围广大的读者群。然而,在迁居国外以后,这些在俄罗斯民族文学和文化传统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作家却和本土生活、本土文化甚至本土语言失去了密切的联系。这无疑是一种缺憾。异国生活、异域文化和异族语言等在他们迁居国外之初通常还具有某种新鲜感,还能够影响作家的文化素养与精神积累,引发出一些有创意的作品。但是,当这种精神文化储备不再得到经常性的、必要的补充时,异邦的一切便都会引起一种或明或暗的陌生感、失落感和排斥情绪。在侨民作家的才能和灵感受到了生活给养的限制时,他们便不得不转向历史、向记忆汲取诗情,但这往往仍无法挽回走向衰竭的文思,除非他们完全融入侨居国的生活与文化中,并以所在国的语言进行创作,像纳博科夫等一些后来在国外走向创作高峰的作家就是如此。不过,这样的作家显然不具有普遍性。
还有关于侨民文学和本土文学的评价问题。长期以来,俄罗斯侨民文学一直是不入“正史”的,无论是苏联学者撰写的文学史著作,还是我国学者编写的俄苏文学史,基本上都不提侨民文学,至多只把它作为一种置于否定地位的文学现象偶尔予以提及。但如果说这类文学史只是写了“本土文学史”,也不确切,因为它们在掩盖了侨民文学的丰饶实绩的同时,还忽略了白银时代的几乎全部的文学遗产,淡化了那些不愿只写赞歌、颂歌和理想之歌的诗人和作家们的巨大成就。所以,即便仅仅是作为“本土文学史”,旧有的文学史著作也是片面的。正因为如此,重建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才有了一种必要 性。一位俄罗斯作家说过:“思想是不能以强力的方式战胜的”,“被封锁的言论常常 具有特殊的说服力”,被驱逐的思想“往往具有某种高尚的色调,并引起同情”(注: м.горъкий.несвоевременныемысли:замемк иореволюции икульмуре.москва:совет скиеписатели,1990.стр.100,166.),文学也是如此。俄罗斯侨民文学及其他被封锁、被驱逐的文学在今天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有时甚至获得了超过其自身价值的评价,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由于它们曾遭受过驱逐、查禁和批判的命运。
尽管以往的文学史著作有意对许多侨民作家避而不谈,他们的文学成就却是无法否认的。如布宁在国外创作了他最优秀的作品——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并以这部作品获得1933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该奖的俄罗斯作家。30年代初,梅列日科夫斯基、什梅廖夫曾和布宁一起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足见他们的创作成就颇为可观。在第三代侨民作家中,索尔仁尼琴和诗人布罗茨基分别于1970年和198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中,布罗茨基以诗歌创作获奖,得以跻身于由泰戈尔、叶芝、艾 略特等伟大诗人组成的光荣行列中。由此可见,侨民文学的成就是巨大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侨民作家在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独领风骚。本土文学中固然出现了大量平庸之作,却也产生了一系列具有长久艺术生命力的佳作。特别是像《日瓦戈医生》、《安魂曲》、《切文古尔》、《大师与玛格丽特》、《生活与命运》这样的杰作,它们都是作家们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完成的,所以更加显得难能可贵。今天,俄罗斯人在回眸20世纪本土文学的艰辛历程时,毕竟能够以一大批写就于特殊年代的优秀作品而自豪。^
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发展 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现状论文 篇2
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图文)
新华网(2001.10.26 14:08:42)
1991年12月27日,中俄在莫斯科签署《会谈纪要》,正式建立两国国家关系。
中俄两国近年来的高层互访:
1992年:
1月31日,出席联合国安理会首脑会议的李鹏总理会见俄总统叶利钦。
3月15日—17日,俄罗斯外长科济列夫访问中国。
11月24日—26日,国务委员兼外长钱其琛访俄。
12月17日—19日,叶利钦总统首次访问中国。
1993年:
1月12日—19日,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代表团访华。
6月23日—7月5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访俄。
11月8日—11日,俄国防部长格拉乔夫访华。
1994年:
1月27日—29日,科济列夫外长访华。
5月14日—18日,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主席雷布金访华。
5月25日—29日,切尔诺梅尔金总理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6月27日—29日,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访俄。
7月11日—16日,国防部长迟浩田访俄。
9月2日-6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
1995年:
5月8日-9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应叶利钦总统邀请在莫斯科出席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庆典。
5月15日,俄国防部长格拉乔夫大将访问中国。
5月16日,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访问北京,北京与莫斯科结为友好城市。
5月底,俄罗斯内务部长叶林访问中国。
6月12日-14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访问俄罗斯。
6月25日-28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
9月21日-22日,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对俄罗斯进行访问。
10月,俄罗斯空军总司令彼·斯·杰伊涅金上将访华。
12月2日—9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对俄罗斯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1996年:
3月31日—4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对俄罗斯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4月24日─26日,叶利钦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5月2日─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傅全有上将对俄罗斯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9月20日─26日,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对俄罗斯正式友好访问。这是中国全国政协主席第一次访问俄罗斯。
10月21日—24日,俄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主席斯特罗耶夫访华。
12月26日—28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对俄罗斯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1997年:
4月22日─26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
11月9日─11日,叶利钦总统访华。
1998年:
11月22日─25日,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俄罗斯。
1999年:
2月24日─27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
12月9日─10日,叶利钦总统应邀访华。
2000年:
7月18日─19日,俄总统普京访华。
2001年:
7月15─18日,江泽民主席访问俄罗斯。
9月,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并举行中俄总理第六次定期会晤。(完)
资料图片:2001年9月11日,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摄
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发展 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现状论文 篇3
第一部分,地理环境各项数据顺序全部都是中国,俄罗斯
国土面积,中960万俄1700万
难以利用土地(荒漠高山极寒等),中250万俄1200万
耕地总面积 120万,100万
折合耕地面积(一年2熟或3熟即乘2或3)250万 100万
森林面积 200万 1000万
草原面积 350万 200万
领海面积中国350万,俄罗斯无数据。
水热资源情况,中基本相当都较适中,俄罗斯偏冷
第二部分交通通讯情况
铁路 8.6万 8.4万
高速铁路(200时速以上)中9000 俄基本无
公路 410万约100万
高速公路 7.5万 5000
航空客运量中2.3亿人次俄5000万
港口吞吐量中70亿吨俄1亿吨
电话数量 11亿 2亿
网民数量 4亿 7000万
第三部分人口情况
总人口13.4亿 1.4亿
劳动力数量 8亿 7000万
第四部分经济财富状况 gdp总量中5.2万亿美元俄1.2万亿
工业产值(ppp法)中4.5万亿美元俄罗斯2000亿美元
地面房屋数量,中400亿平方米(其中城市房屋混凝土结构约150亿)俄罗斯约100亿
能源消费中国30亿标准煤(其中31吨煤炭,4亿吨石油,3.7亿度电,)
俄罗斯约8亿吨标准煤
汽车消费量 1360万 200万
钢产量 56803 5920(单位万吨)
粮食口粮产量(大米小麦)中3.2亿吨俄罗斯3000万吨
饲料类粮食产量(玉米)中1.6亿吨俄罗斯基本无
油料类粮食产量(大豆花生油菜)中国2000万+1500+2000万吨,俄罗斯很少。
肉类产销量中8000万吨俄800万吨
水产品中5000万吨俄很少
对外依存度(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例,税收比例,对外贸易商品总流通占国内总流通比例)中国约15%,俄罗斯约20%。
gdp我们是俄罗斯的4倍多,工业产值是俄罗斯的22倍,如果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实际购买力计算的话,我们的gdp总量是俄罗斯的10倍,这是多大的悬殊?
俄罗斯如果没有核武库和能源,他的大国地位岌岌可危,而中国的大国地位,指标是丰富多彩的!
通过以上有关两国军事力量核后端力量的比较,两国的国防力水平相信大家应该有个新的认识,当然有些铁杆鹅毛粉丝,估计你再怎么解释,也改变不了他们固执的态度。
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发展 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现状论文 篇4
翻开近代史。我们可以看到。亚洲国家中,中国是领土丢失最多的国家。就象日本虽然战败,但还是吞下了琉球。从满清至如今,不知不觉中,俄罗斯已吃掉中国五百多万平公里的土地。
19世纪60年代初,中国遭遇第二次***战争和太平军起义。为镇压太平军,当时的满清政府,不得不调离了北方的守边部队。俄罗斯趁火打劫,大军压境。仅仅以威胁的方式,就胁迫清政府割让外东北100万方公里,及50万方公里**东亚领土。
该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再败。随之出现义和团起义。俄罗斯再以镇压义和团为名,进军中国东北。好在日俄发生战争,俄罗斯内部政权也发生了更迭,阻挠了俄罗斯进一步蚕食中国领土的计划。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20世纪的外蒙古独立,也是因为日本大举侵华,及国共之间的中国混战,让俄罗斯得手撮成的。
众多侵略者当中,俄罗斯是受益最多的国家。而付出代价却是最少的。在分割中国领土时,俄罗斯以静制动。仅采用守株待兔的方式,就先后把中国五百八十八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非法占有或分割。从俄罗斯一步步吞噬中国领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规律:历史上的俄罗斯,就像潜伏在中国身边,一直窥视着中国领土的野兽。中国强大稳定时,它潜伏不动,两国相安无事。但一旦处于混乱或弱小时,它不会给你喘息的机会。对你突然落井下石,一口吞掉你。
该出手的时候就出手,毫不犹豫,绝不手软。是俄罗斯利益获得最大化的固定模式。
再看看现在的俄罗斯又是怎样处理领土问题的。
日本在钓鱼岛挑起中日领土争端。俄罗斯总统随之登上,视察俄日争议的北方四岛。日本进行抗议,以商谈为名,召回驻俄外交官。俄罗斯无视日本的愤怒,搞得日本很无趣。对北方四岛,俄罗斯是实际占有者,已经赚足了便宜。以中国处理领土的传统方式,俄罗斯大概要适可而止,到此画个句号了。
中国有句“得了便宜还卖乖”,体现的就是中国人的这种思维。但俄罗斯却没中国人容易满足,它们不仅要占领,更要稳固。在日本政权交接刚过,俄罗斯又派其轰炸机挑衅般的,围着日本领土环绕一圈,从而镇压日本的士气。日本愤怒了一下,但最终还是乖乖地陪着俄罗斯军演去了。在这次接招中,日本彻彻底底是个失败者。可见俄罗斯策略的正确性。遇事躲着走,中国人最怕的就是惹祸上身。这可以说,是中国人处理日常生活,普遍存在的态度。假设其它国家,正因领土,或其它事情,闹得红眼的时候,中国人绝对不会贸然进入,以免陷入它国之间的纠纷。这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惹了一身骚”。
但我们看看俄罗斯是怎么做的。在中日两方因领土问题,彼此纠缠不清时。俄罗斯却毫不避嫌,主动跳进来搅局。它们以宣誓主权的方式,直接“挑衅”日本。对待领土,俄罗斯绝不做一个仅仅“观虎斗”的国家。
俄罗斯的这个动作,也可以让我们隐隐感觉得到,历史的俄罗斯,在侵吞中国土地时,惯用的一个手段:典型的落井下石。俄罗斯的“正义”行为,实际是一举两得。一方面:在中国陷入纠纷时,半路杀出的这个程咬金,显然在外交和声势上都有助于中国。作为友好国家,是俄罗斯送给中国的大礼。
你中国能不领情?但另一方面则体现会俄罗斯的固有本质。只不过现在的国家,不是当年的中国,而是日本陷入了一系列问题——外交、地震,政坛不稳。仅仅实际占有,并不能让俄罗斯满足,它不仅有实更要有名。
日本原打算与中国单打独斗——挑起钓鱼岛争端。日本绝对不会想到,俄罗斯会趁机参合进来。虽不情愿,但日本挑起中日领土争端,既成事实,已不能有所改变。明知这是俄罗斯的火坑,也不能不硬挺着陷进去,被中俄两国夹击,前后受敌。一个国家被两个国家围殴的结果,最终日本会处于弱势。因承受不住双面打击,必将有所收敛。对两国不得不采取一硬一软的方式。
俄罗斯是实际占领者,改变现状,日本并没有办法。选择示弱于俄罗斯,是日本政府必需选择。在俄日领土争端上,这也是,俄罗斯为什么会一直处于强势,而日本则处处挨打被动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也不自觉地,而又很快感的。再次沦为替俄罗斯争取领土的一个工具。
其实沦为他国工具也并不是丢人的事。中国反过来也可以把俄罗斯当做中国维权的工具。这就要看一个国家的具体操作能力了。操作的好,每个国家都可以作为中国的工具,操作不好,或者根本就不会操作。中国就只能空有工具,却被别人拿着当工具使,而没奈何。世界就这么现实。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真正的盟友。
作为世界大国,如今的中国,却莫名其妙的陷入了被群狼共殴的局面。这不仅让中国丢了面子,更丢了实惠。领土纷争迫在眼前,中国外交却处处被动,如果我们打不破此时的外交局面,很有可能会永久性地丧失国土,使我们成为后世罪人。
笔者之所以整理出,俄罗斯领土扩张的过程,并不是让我们去如何仇视俄罗斯。毕竟一个只能看到过去的民族,是没有出息的民族。而是寄希望于未来:对于我们在涉外处理领土方式上,希望能有所帮助。
俄罗斯能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的回报。虽与当年中国的衰弱有一定的关系。但也并不全是。实际上在康熙年间,中俄的第一次交锋,中国是战胜国,然而战后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却是丧权辱国的。
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与当时统治者的知识局限性有关。他们固步自封、夜郎自大,对世界局势缺乏了解,也不懂得去了解。觉得自己是世界第一大国。好像有丢不尽的土地。也正是这个思维,消极地影响着清朝历代统治者。最终导致晚清时的中国,处处被动受辱。满清的结局告诉我们:一个没有野心的民族和国家,只有被衰弱的命运。
看现在的世界地图,中国已不是最大。中国已经没有太多的土地可丢弃。所以俄罗斯领土的扩张,对中国很有现实意义。在扩大、维护自己领土的时候:俄罗斯处置果断、勇敢,毫不虚伪。对其领土扩张的意图,赤裸裸的写在脸上。虽然这种“暴露本质”的行为,很不适合中国的习惯。
历史证明:自满清开始,中国在处理领土问题上,都显现出,中国文化的那种大度豁达、息事宁人。但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这种错误的处理领土方式,不仅导致了中国丢失了大量的土地,更丢了声誉。对于爱面子的中国人来说,这不过是最大的讽刺。
因此认为,有认为中国人的惯性思维,很不适合解决领土争端。只有突破中国思维,才能有维权、维国之道。否则中国很难解决,目前被动的外交局势。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提议“设立组织限制中国的南海行为”。显示出其拉拢俄罗斯参与南海利益的强烈愿望。
一再受俄罗斯欺辱,日本却不计前嫌,一再地讨好俄罗斯的行为,有点脑子的人,都能看出其内部玄机。如果中国外交依然保持着现有的不温不火,凭靠着嘴皮子说话。没有手段,没有动作,更不讲智慧,只用收买的方式,并不能阻止,未来俄罗斯加入分中国利益一份羹的话。中国将会在领土问题上,陷入完全的孤立。
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发展 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现状论文 篇5
一. 中国与俄罗斯贸易结构与经济合作的现状
俄罗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具有丰富多彩的历史。平等和互利是我们两国传统的紧密关系的特点。一条世界上最长的边界、互补的经济结构促进合作的发展。对于互补的经济结构,我们不把它理解为俄罗斯的原料商品对中国轻工业商品的简单的贸易 交换,而理解为能够使我们两国非单一的经济综合体所创造的那些优势,首先是使俄罗斯的机 器制造业、工业、国防工业高度的生产水平、科技水平在对外经济关系中发挥作用。
近年来,中俄双方贸易额大幅增长,中国已跃居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两国领导人规划了下一个10年中俄关系发展蓝图,制定了双边贸易额2015年达到1000亿美元、2020年达到2000亿美元。中俄贸易仍主要是传统商品交易。在俄对中国的出口中,机器设备、矿物燃料、木材、钢材、肥料、化工产品、海产品、有色金属、纸浆处于前9位,占到了95%以上的贸易份额。俄从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有机器设备、皮革制品、鞋、纺织品、针织服装、化工产品、肉类、玩具和体育器材、裘皮、果蔬制品、干果制品、粮食、陶瓷、水果、矿物燃料,这些产品占其进口总额的85%。
在双方投资方面,中国对俄累计协议投资额相当于中国对外投资总额的1.8%,相当于俄累计外资额的0.8%;俄对华累计投资额相当于俄对外投资总额去年双边贸易额的4.8%。
2008年,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再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达到了110亿美元,黑龙江对俄贸易商品结构呈现以中方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俄方的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的特点,双方贸易互补性强,但贸易结构的层次较低,贸易规模的扩大主要靠数量的增加来带动。一般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据首要地位。上述两种贸易方式发展迅速、增势强劲,在黑龙江省对俄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极大地促进了黑龙江省经济额快速发展。黑龙江省向俄罗斯出口的产品中,以纺织品、服装和各类轻工业产品为主;俄罗斯通过边贸向中国出口的产品70%以上为木材、石油等资源产品。
俄罗斯是吉林省第二大出口市场,该省对俄出口的主要商品有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鞋帽、控制仪器及装置、塑料制品、化学工业及相关工业产品、机电设备、陶瓷、金属及其制品、食品等;从饿进口的主要商品有干、鲜、冻鱼、木制品,石棉和有机化学品等。同时,俄罗斯已经成为吉林省外派劳务的第二大市场。该省对俄劳务合作派出人数占全省劳务合作派出人数的17%。截至2007年9月,吉林省在俄共建立37家境外企业,俄方在吉林省设立18户企业。
二. 合作成因
1)自然资源互补
2)人力资源互补
3)产业结构互补
4)经济技术互补
三. 存在的问题
1)经贸合作不太规范
灰色清关 “灰色清关”是指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各地市场商品供应极为紧张,俄政府不得不大量从国外进口商品。为鼓励进口、简化海关手续,俄罗斯海关委员会允许所谓的“清关”公司为货主代办进口业务,提供运输和清关捆绑在一起的“一站式”服务。这种服务也常被称为“包机包税”、“包车包税”或“包柜包税”。这种方式对到俄罗斯做生意的商人的有利之处是进口手续简便,货主只要向“清关公司”缴纳一笔费用,自己不用与海关打任何交道,“清关公司”就会把所有俄罗斯海关报关手续办好。目前,俄罗斯在同土耳其、韩国、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等许多国家的贸易实践中,也都广泛使用“灰色清关”。两国政府会为他们创造有利的条件,但合作成功与否则在两国公司。多年来,俄主管部门对“灰色清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打击也是时紧时松。“灰色清关”几乎一度成为俄罗斯进口的惟一路径,并被各国商人看成是抢占俄市场的无奈手段之一。事实上,俄罗斯政府也非常清楚“灰色清关”的弊病所在,但一时又下不了彻底取缔的决心。尽管对中国货物的封库拉货事件屡屡发生,但因有高额利润吸引,加上侥幸心理的作用,部分在俄华商还是不愿下决心与“灰色清关”决裂。不能否认,“灰色清关”的贸易方式,在历史上对促进中俄两国民间贸易的发展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俄国内的“灰色清关”这张看不见的大网中,华商是利润率最小、风险最大、稳定性最差的一环。所以,俄高层每次清剿“灰色清关”时,损失最大的就是华商。
2)对俄产品出口的比重太小,缺乏有竞争力的品牌和骨干品种。
一直以来,中俄双边贸易的基本结构仍然以两国的传统产品为主,俄罗斯对中国主要出口原材料和机械设备,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主要是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向俄罗斯出口的主要商品为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革及毛皮制品、机电设备及零件、鞋靴制品和玩具家具等杂项制品。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为矿产品、钢铁及贱金属制品、化工产品、木及木制品和动物产品。虽然目前我国对俄出口商品结构有小幅度改善,机电产品所占比重较以往有所上升。但机电及化工等附加值高的产品在出口中所占比列不大。严重影响着中俄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
3)中俄合作缺少大项目支撑。
4)中国威胁
俄罗斯人的大国心理一直相当浓厚,对过去是自己的小弟,现在gdp是自己两倍的国家,总是怀有歧视甚至敌视,同时又具有妒忌成分的心态,严重影响了双方贸易的扩大。中国产品,在俄罗斯人的眼中,一直居于便宜,但质量差的地位,产品现象不佳,也是阻碍中国扩大出口的一大障碍,在俄罗斯建立自己强大的品牌有着迫切的要求。先期在俄罗斯的中国商人,给人称之为“倒爷”,在中俄两国结束多年敌对关系之后率先开启了两国双边贸易的大门,也是这些“倒爷”,把大量的假冒伪劣商品从中国倒腾到俄罗斯倾销,致使中国产品在俄罗斯人心中的美好声誉在“鸡毛服”、“一日鞋”大举登陆以后一落千丈。
5)了解不够
双方互相了解还远远不够,俄罗斯企业不了解中国的国情、法律、生活方式,中国企业也是如此。黑龙江等边疆省长期与俄罗斯有密切联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中国华北、南方等省市虽然愿意合作,但对俄罗斯的了解却不多,“中国年”提供了一个好机会,中国企业得以亲眼看到俄罗斯市场有何商机。
四. 发展趋势
1)科技合作将成为东北地区与俄罗斯经济合作的重要方式。
俄罗斯是世界科技强国之一,具有雄厚的科技实力,每年新的科研成果约占世界科研成果总数的20%,其中25%的科研成果达到世界水平,7%的科研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东北地区应充分利用中俄科技发展差异和自身区位、地缘优势及历史上的科技合作基础,大力发展中俄多领域的科技合作。通过科技合作引进俄罗斯先进的科技和人才,改造东北地区的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2)中俄商品贸易结构将得到进一步优化
东北地区和俄罗斯经济合作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俄罗斯单纯依赖能源、原材料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优化中俄商品贸易结构。中俄贸易的重点也是石油等能源、原材料贸易。虽然石油等能源、原材料出口占外贸出口的绝大部分,但俄罗斯并不想长期维持资源型经济结构模式,充当周边国家的原料供应国。俄罗斯经济迫切需要由资源型经济向发展型经济转变,而与东北地区的经济合作将有助于这一转变过程。其原因在于,中俄毗邻地区的经济合作是与投资合作、科技合作紧密结合的,在能源设备制造、高科技、信息技术、金融、交通、基础设施、核能、航天领域、汽车制造、黑色和有色金属制造、森林工业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在多领域的合作中,能源合作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但其比例将会缩小,这不仅对优化中俄贸易结构有积极作用,而且对转变俄经济增长方式有促进作用。
3)贸易主体将发生重大变化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东北地区对俄贸易出现了多种贸易形势并举的局面。边境小额贸易、中俄边民互市贸易在贸易中的比重逐年增加。贸易主体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份额逐渐减少。
五 促进发展的措施
1)充分发挥双方海关工作组的作用,加速解决通关便利问题
海关问题是中俄贸易中的一个现实问题。俄方海关手续繁杂、报关时间长、海关服务设施老化,加之官员腐败,严重影响了两国贸易的正常进行。为此,2009年6月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海关合作分委会的成立标志和两国和海关合作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海关合作分委会的成立对于规范通关秩序、打击走私等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200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和俄罗斯联邦海关署关于规范通关监管秩序的合作备忘录的签署标志着两国海关合作正式启动,意味着两国将在解决“灰色清关”的问题进一步加强联系和合作。因此,通过双边海关小组的工作,力促俄方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简化通关程序,缩短报关时间,实行具有透明度的电子报关办法,加快通关便利,为发展中俄贸易清除障碍。
2)对国际铁路联运问题进行多方协调和磋商
对国际铁路联运问题进行多方协调和磋商由铁道部、外运公司、商务部和银行以及大陆桥协调机制共同协商,力求建立一套符合国际贸易规范的国际铁路联运体系和制度,特别是单证规范化问题。结合我国铁路系统改革,探讨铁路承运方的改制问题。同时还应扩大口岸的换装能力,利用(gps)等高科技产品建立铁路运输货物信息跟踪系统,为中俄贸易驶入快车道创造顺畅的物流基础。
3)加速两国间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大力发展连接两国贸易的电子商务平台
尽快启动中俄合作网站,免费为企业提供有关俄方的经济政策、投资贸易环境、各种商品需求状况等方面的综合信息。同时建立权威性的中介信息咨询机构,为企业提供有偿的咨询服务,由此可形成一个有效的信息网络,使企业能够及时了解俄方市场及各种政策的变化,为开展贸易和投资活动提供依据,降低对外经营活动中的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总之,只有中俄双方密切经贸合作,共同携手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才有利于双方尽早摆脱危机阴影,走向新的发展与繁荣。中国帮俄罗斯摆脱危机,也将减轻自己的危机压力,同样,俄罗斯与中国实现区域自由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安排,也将非常有助于俄罗斯自己走出危机。中俄经济未来快速发展将为两国互利合作创造更多的机遇,开辟更广阔的空间。中俄经贸关系发展历程表明,经贸合作规模扩大,合作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与两国各自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