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演讲稿 > 诚信演讲稿 > 诚信是立身之本精彩演讲稿(推荐4篇)正文

《诚信是立身之本精彩演讲稿(推荐4篇)》

时间:

诚信是立身之本精彩演讲稿(精选4篇)

诚信是立身之本精彩演讲稿 篇1

在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日本、韩国、新加坡,诚信都是天大的事,奈何儒家思想发源地中国,尤其大陆,现在却天天在念叨诚信缺失?我看问题很简单:社会发展阶段而已。

诚信两个字其实很简单。

“诚之者,择善固执之者也”。诚,就是坚守信念,没完没了,打死都不动摇。

人+言为信,所谓“言必信,行必果”。你说出去的话,是你建立信用的开始。你说的话能不能落实,能不能每次都落实,我们会评价你,这叫做声望,是信用的达成。所以,啥都不说的人,没信用可言。说了办不到,或者说了不办,甚至说一套做一套,就是言而无信、失信、奸诈之辈了。

失信,可原谅和不可原谅的

那么,失信,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被原谅下?有两种。

一种,是孟子认可的失信:“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有人把这理解为领导干部可以有不讲诚信的特权,误解!其实,孟子的本意是,如果是涉及大道义的事,可以不讲究小诚信。比如战争双方的卧底,不能说实话,而且打死也不能说。亲人癌症晚期了,可以不用讲实话……基于大爱的善意谎言,可也。

另一种,就是平头百姓,或者生活太艰难,或者被强权者压迫、逼迫太甚,没办法,如孔子说的“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马穷则佚”。所以,孔夫子的治国理念,非常重视一个逻辑:首先要“富之”,然后赶紧“教之”。

除了这上下两端,其他人、其他情况,就绝对不可以不讲诚信喽。

信,是底线

作为个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作为国家,“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作为管理者,“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

作为建言献策者,“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总而言之,没信用,就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中国历代讲究的诚信精神,比之西方舶来的所谓“契约精神”,高大上的太多啦。契约是书契合约,即合同,可以再找个公证、旁证什么的。俩人签字画押,按合同办,当然也可以按合同的约定来毁约。而中国人的诚信呢,是一言九鼎,说了就得算,打死也不能改。所以,才有尾生抱柱、季布一诺的故事

当然,对于文化底蕴有待丰富的人来说,契约精神也可以讲讲。讲了之后,再升级到诚信精神。可也。

信者,圣也!

信,是中国人的基本道德原则之一。道德,即价值观的共识,最牛的道德原则,就是普世价值观了。中国为世界贡献了很多具有普世意义的价值观,比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简单而言,就是董仲舒所概括总结,而由朱熹命名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朱熹说,“百行万善,总于五常”。

这五常,我认为,可以概括为中国人的“德商”,其中包括:爱人人爱之的“仁商”;“无为其所不为”、“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义商”;敬人人敬之的“礼商”;权衡进退、知人自知的“智商”,还有作为底线和最高理念的“信商”。社会上通常所说的“情商”,只是仁和礼两个字的部分含义而已。

有意思的是,作为文化集大成者的董仲舒,把阴阳五行的思维体系与儒家思维整合,以五行对应五德。他认为“信”对应着“土”,土,如同大地和高山,承载一切,又高山仰止,所以,信,是一种神圣的理念。而上世纪汉墓出土的帛书中,也有以“仁义礼智圣”对应五行。可见,信,乃是神圣之品德啊。

《易经·系辞》说:“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讲诚信,则近乎圣人。信商高,则可以发财,持续发展。

河北保定有个“油条哥”,名叫刘洪安,把孔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写在招牌上,宣称不用剩油炸油条,实实在在地履行承诺,居然生意爆棚,从一个小小的早点铺发展为连锁店,本人也成了全国道德模范。当然,对这个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我十分十分地不赞成!

至于老字号们,诚信都是基本功。同仁堂,成立于1669年,一幅对联用了300多年。上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下联“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两个“必不敢”,就是诚信的承诺嘛。

其实,“信”这个字本身,也有表示强调语气的意思:信乎!就是确定一定以及肯定的意思嘛。

诚信精神入骨髓,即文化。有诚信文化,必能塑造口碑。口碑,就是品牌。所以,品牌,其实源自你的文化底蕴。这么简单的道理,可惜我们的企业家、专家们,罗哩罗嗦的没几个能说的明白。

法治加德教,可再现诚信,积累信商

孔夫子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中华民族几千年教化,道德标准始终都在,就是由于天时、环境的影响,人心时有波动,所以周期性地需要重建,即“复”和“归”。如今,也一样,中华复兴,必以中华文化的复兴为基础,目的是人心回归道德。

那么,如何“复”而“归”?需要“克己”嘛。用孔夫子一贯好用的方法,就是“刑政相参,以德以法”,而达到“化民成俗”。就是说,一方面以严格的法治做保障,让人不敢不诚信,另一方面用教化影响人心、提升心智,让人愿意诚信,能够做到诚信,从而笃行诚信。

一、对失信零容忍

授信、建立信用,需要慢慢积累,可如果他什么时候有一块钱的不诚信,请立即开除他,而且把他的不诚信行为永久公布在你的网站上,逼死他。韩国前总统、韩国前国奥足球队员都可以因为失信行为谢罪自杀,我们的人怎么只有畏罪自杀的?

苏州德胜洋楼和山东京博控股,实行诚信报销制度,发票不用领导签字,每次去报销都要宣读诚信誓言,如果有违规,开除没商量。据说,他们实行这样制度多年,没有出过问题。

格力电器董明珠自己说,有一次一位下属上班时间去送父母,回来和她说是送客户,她说,这么正常的事都要撒谎,如果是大事,更不会诚信,所以把此人免掉了。

我们的企业、社会,能不能用最严格乃至于严苛的诚信管理制度和法律?为什么不呢?底线嘛。底线不硬,还叫做底线吗?

二、追究典守者之责

诚信管理,诚信教化,责任在谁?在于朱熹夫子所说的“典守者”。即,企业、组织的最高领导者,有关诚信的管理者、教育者们。

比如说,我们的很多管理规定都是可以商量的,罚款200到20xx,结果把处罚变成交易,罚你200还是20xx,看你给我什么好处了。我认为,涉及诚信问题的类似法律法规制度,都属于混账规矩。是否诚信,是0和1的关系,不能来个0.5,有了0.5,就有0.1、0.2,还会有0.05……

信,是底线问题。有信应该是常态,不应奖励。奖励了就容易导致有人用来做幌子。所以,我建议:

1,不再搞什么重合同守信用、驰名商标之类评选。这类评选完全是给自己弄好处的路子。好,自有市场给好评,不该用政府部门的信誉为其担保。如果今年评的好,明年又完蛋了呢?

2,有市场监督职能的部门应该一起做个诚信网络,设置黑名单。对不诚信的企业、个人,上黑名单公布,永远市场禁入。

3,对民间守信故事可宣传,但不做任何荣誉评选。我们现在很多部门热衷搞评选,连慈善都评选,按照捐款多少评,这样的评选办近乎无耻。善,是发心,不可在乎是一元钱还是一亿元钱。而拿着慈善做幌子买面子,目的无非是更多欺诈。

信,如何笃行之?

中国人一向强调知行合一,诚信,如何知行合一呢,我认为有四个层次:

第一层,博学之,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故我信。

第二层,明辨,则笃信。我信,择善固执。

第三层,信行,即笃行不辍,久而久之,人相信我,口碑、品牌积累中。

第四层,得信,“信则人任焉”。

如此,无论个人、企业、组织、国家,如《中庸》所述,“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诚信是立身之本精彩演讲稿 篇2

大家好:

自古以来,诚信一直都被看作是为人的基本准则之一。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记载着汗牛充栋的这样的事例。幽王烽火戏诸侯,失其诚乃至犬戎破镐京;桓公以信争天下,为五霸之首;商鞅徒木为信,成变法秦霸六国等等此类事例,不甚枚举。作为国家兴亡代替,诚信尚且如此,何况个人乎?

古之先贤无不以诚作为自己的立身准侧,诚信之士总是名留青史,曾子杀彘,侯嬴重言,季布一诺等等都是古人重信,立信,守信的具体体现,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现如今吾国吾土,诚信的普遍缺失已是事实。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泱泱华夏,五千载历史浩瀚,由原始蒙昧,璀璨夏商,汉唐盛世,明清暗哑,乃至近代的百年屈辱,都可以看作是一步步的向前发展,虽然曲折坎坷,但发展是不可否定的。六十年前的新中国成立,三十载改革开发,中国一步步崛起,民族复兴,无疑使巨大的进步,然而道德却逐渐沦丧。

杜甫有诗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说的是希望君王如同尧舜一般,让民风再次淳朴。由此可想,难道随着时代的进步,民风却越发的不堪吗?难道真的是经济越发达,道德的缺失就越严重吗?我们必须思考。

近年来,各种不诚实的现象在报端屡见不鲜。前几年华南虎事件,整个国家都被一只纸老虎所愚弄,民众神经受到考验。近来,食品安全问题却层出不穷,毒奶粉,皮鞋胶囊,酸奶等等问题,越发让人觉得惶恐,而郭美美事件更是引发了一连串的社会信誉危机。为何此类现象愈演愈烈?究其根本原因,还是既得利益高于一切的主导思想在作祟。中华民族历来讲究仁义良知,处于目前社会飞速发展的特殊时期,有些基本的伦理道德已经渐渐为人淡然置之,所谓人无廉耻,百事可为,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这种现象并非仅仅存在于某些领域,而是开始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倘若不能正本清源,回归基本的道德规范,则会酿成大患。(文章阅读网: )

中华民族历来讲究“忠,孝,诚,信,礼,义,廉,耻”。很多人都把这些看作是封建思想的毒瘤,是愚民政治的体现,大力加以批判,然则诚信却毫无疑问是民族传统美德之一,是人的立身之根本,成事之依归,立国之原则,现如今却是言在口,实相悖的普遍景象,诚信者实少,不诚者弥多。难道这就是鲁迅先生所言的民族的劣根性,人心不古?还是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刷,众人皆言利?还是……?

中国一直在国际上努力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然而不诚者何以负责?中国并未在国际事务中不诚信,然而国内不诚之风却越演越烈,处处是欺诈,人人皆小心,民众如此,国情此般,怎么能够让世界相信中国,让人民相信中国。中国一直谋求这民族复兴,国家富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也却是有所富强,然而社会道德问题却是日益严重,诚信的缺失,道德沦丧,这样的中国何以崛起于世界,这样的民族怎么屹立于民族之林?

在一个诚信缺失的国度里,何以立身?唯诚者可立。

诚信是立身之本精彩演讲稿 篇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诚信待人,立身之本

参天大树挺拔耸立,靠的是深扎大地的根的默默支撑;凌云高楼气势撼人,来自厚重坚硬的基石无语的支撑;那么,我们人,又是靠什么来支撑起无比睿智的人生呢?那就是——诚信。

何为诚?诚实做人即为诚。何为信?一诺千金则为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用毕生的精力著书立说,阐述诚信是人立身之本,是国家立业之本,是人类发展之本。至今,延绵数千年,其精神早已深入人心,代代相传,燃遍中华大地的每个角落,并作为东方文明的精髓传遍全世界。众所周知,《弟子规》在做人方面有六个必修课。而信则是其一。其中“凡出言,信为先,乍与妄,悉可焉”。它是说人与人之间,只要是说出口的话,就要本着诚信做人的原则去实现,不能食言。

大家是否知道这样一个故事: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争相同他交朋友。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反而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为了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好像得到了“实惠”。但却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丢了西瓜捡芝麻,是得不偿失的。

这些道理大家都懂,可是我们身边也存在一些不够诚实守信的行为。例如有的同学在学习上不认真,却通过抄袭、偷看等方法取得虚假成绩。还有一些同学对待值日敷衍了事,不负责任等。这些行为就像是掩耳盗铃,害人害己。当然我们的身边也不乏“一诺千金,言而有信”的示例。古语有云: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看见他人的优点和诚信的行为,心中就有向他看齐的好念头;即使目前还差得很远,只要肯努力就能渐渐赶上。

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民族的存亡之根。一个不讲诚信的个人是社会的危险品,而一个不讲诚信的民族是莫大的悲哀.作为学生的我们,更应当身体力行,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我们要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增强自己的道德意识,把诚写在脸上,把信装在心中。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吧!

诚信是立身之本精彩演讲稿 篇4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以诚信为本,做诚信之人》。

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鲁迅先生也说:“诚信为人之本也!诚信比金钱更具有吸引力,比美貌更具有可靠性,比荣誉更有时效性!”是的,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存亡之根,个人的立身之本。

从历史中走来,我们会深刻地感受到我们历来重视诚实守信的道德修养。早在两千多年前,睿智的孔子,就用毕生的精力著书立说,阐述诚信是人生立身之本,是国家立业之本。更有季布一诺千金,被传为千古佳话:相传秦朝末年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终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

然而,失信于人,又会有怎样的结果呢?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木头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渔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渔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莎士比亚曾说,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海涅也曾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作为当代小学生,我们应当身体力行,言必信、行必果,做一个诚实守信、品德高尚的人。

和同学、老师约定好的事情按时做到,是诚信;借了他人的物品及时归还,是诚信;在无人监督的图书角借了书,如期放回,是诚信;作业独立思考,独立完成,是诚信;考试不作弊,遵守考试秩序,是诚信;做到说话做事实实在在、表里如一,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是诚信;捡到物品归还失主,是诚信;将自己在学校里的表现如实向家长反映,是诚信;做错事情主动承认,亦是诚信。走出校门,我们更应该用诚信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买东西时,商家多找给了钱,我们如实归还,是诚信;面对社会上一些唯利是图的骗术,我们能用恰当的方式揭发其真面目,也是为诚信的社会风尚做出自己的贡献……

这些看起来是一件件小事,但诚信就在这点点滴滴中。养成诚信好品质需要从小事做起,更需要坚持去完成,只要同学们以诚为本,以信为根,坚持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从小养成一种对任何事情认真踏实,对任何人以诚相待的态度,就会逐渐成为一个具备诚信好品质的人。

同学们,让我们用扎实的知识,良好的品格,求真的态度向老师、向父母、向同学、更向自己交上一份真实的诚信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