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节日作文 > 春节作文 > 春节红包作文(优秀8篇)正文

《春节红包作文(优秀8篇)》

时间: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春节红包作文(优秀8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春节红包作文 篇1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钱不在多,一百就行。”这是我们小时候常对长辈们说的一句话,意思是让长辈在春节时多给我们红包,有了压岁钱,干什么都行。不过,这也是一个害人的东西。

据统计,在全国的大多数地方,在春节,一些孩子们只有20%才用这些钱买学习用品等必要的东西,而约80%则用来买玩具枪、买玩具,甚至用这些钱去赌博,上网。现在大多数的街头网吧都不会管你上网干什么。等到开学时,有些孩子们早就把这些钱挥霍光了。这的确是个伤脑筋的问题。

我认为,孩子们的红包应该拿给家长,或者干脆取消这种不良的'风俗习惯。再说,我们小孩子拿这些钱大多也不会有个什么正经用途。

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不利影响:一是一些孩子认为自己的压岁钱自己花,不用父母来操心,结果买的东西没用几天就坏掉了。甚至就是正月这十多天玩一下子,到了开学时就被父母锁进了“箱底”,基本上成了废品。你说这不是浪费了金钱吗?二是孩子们去买东西也极有可能被不法商贩讹诈,上当受骗是极有可能的事;三是现在街上有很多网吧,不少孩子拿压岁钱去上网,而有些网虫则因此而荒废了学业,得不偿失啊;更有甚者拿去赌博,那危害就更大了。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钱不在多,一百就行。”这虽然是一种风俗,但也害人不浅。所以我建议:应该取消这种害人的风俗!

春节红包作文 篇2

如果你问我春节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我会回答:那是一年30号的晚上,奶奶家和姐姐姐姐一起燃放烟花。

除夕之夜,我和姐姐在奶奶家楼下放鞭炮。由于她五岁的`姐姐不敢放鞭炮,她开始躲在奶奶的窗户前看我和姐姐放鞭炮。我们买了各种各样的烟花,包括“三角塔”、“照明灯”和www.baihuawen.com“钻石升天”。我和姐姐先点燃了“照明灯”。它是圆柱形的,点燃了引线,发出火花,一个球从里面飞了出来。随着球的爆炸,产生了小球,里面发出了噼啪声。我们非常开心。之后,我开始了“钻石的提升”,它的形状像一个三角形的塔,有一个蓝色的外观。导火线一点燃,火焰就像一只虫子向鞭炮跑去。鞭炮一点燃,它就开始旋转,并迅速飞向天空空。它就像一颗真正的钻石。我们非常惊讶,同时鼓掌。

之后,我们还燃放了其他种类的鞭炮。在这个特殊的夜晚,我和姐姐快乐而自由地燃放各种烟花爆竹。我们非常开心。我们也希望让我着迷的烟花爆竹能在明年春节快乐地燃放。

春节红包作文 篇3

北京的新春佳节是一个隆重而欢快的节日。今年放寒假,我和爸爸妈妈去北京过新春佳节。

照北京的规矩,新春佳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这是一年里最寒冷的时候。还要泡蒜,买饺子,买鞭炮。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天一黑,炮竹声就响起来,有一股过年的味道。这一天,街上的人很多,有的看演出,有的买东西。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肉,鸡,鱼和青菜什么的都预备充足——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香喷喷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响个不停。

正月初一早上,有一大堆昨天放过的小鞭炮。

男人们午前去亲戚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还买点礼物送送,多数铺户在正月初六开张,不过并不很忙,还可以逛庙会,逛天桥和看演出。

在天坛公园,还有民间艺人在模仿皇帝和大臣,在进行祭天仪式,有的拿着刀,有的拿着剑,很英俊。从初一到初九,圆明园里面每天举行皇家庙会,有抬轿子的,有猜谜语的,还有斗鸡和各种小吃,等等一些内容丰富多彩的节目。

这就是北京过新春佳节的习俗。

春节红包作文 篇4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有端午节、中秋节……但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新年,也就是大家说的过大年。

大年三十,父亲忙着贴春联,挂灯笼,我在忙着帮父亲拿胶水。贴好了春联,我家焕然一新,看上去愈加漂亮。到了晚上,父亲拿来爆竹,点燃引线,爆竹噼哩啪啦的响起来。开饭了,我看到桌子上摆满了一桌丰盛的晚餐,有鸡,有青菜,有鱼……真在应有尽有,大家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有说有笑,我感觉真幸福。

我问母亲,春节为何要放爆竹,穿红色新衣服,挂对联?

母亲告诉我,从前有个怪兽叫年,一到大年三十就会出来吃人,因此人都会跑到深山里去躲避。后来,有个神仙告诉大家说:“这个巨无霸魔鬼最怕的就是红色与响声,有了这两样东西,它就会害怕才不会出来。”从此,大家每到大年三十就会打爆竹和贴红红的`对联。

大年初中一年级,我正在做着甜蜜的美梦,忽然之间,我被爆竹吵醒了。我快点穿好衣服,起床吃饺子。我跟母亲出去拜年,可开心了,由于我可以收到不少压岁钱了。

如果每天春节该多好啊!

春节红包作文 篇5

快要开学了,算一下尚未完成的作业,就剩下“寻找年俗”这一主题了,老师要求学生把家乡的年俗记录下来,可以是文字、可以是照片,也可以是视频。时间很紧张,于是萱萱妈就和女儿分工,她从过年手机拍的照片里选几张洗出来,而女儿则负责写一篇“春节日记”,这样“组合”一下,开学就可以交差了。

等萱萱妈洗完照片回家,女儿的“春节日记”写好了,上面写道:“在春节里,我买了窗花、福字,小兔子灯,我还吃了赤豆元宵和很多小吃。我还看到大人们打麻将,上网抢红包,熬夜看电视,他们很开心。”短短几行日记,让萱萱妈哭笑不得的同时,又感到些许尴尬:“我没想到在孩子眼里,过春节竟然是这样的`。不过说实话,现在过春节确实演变成要么吃吃喝喝出去玩玩,要么上网发微信、抢红包,却没有将真正的传统文化传递给孩子,我们以前小时候浓浓的年味,现在的孩子们确实难找到了。”

春节红包作文 篇6

在一个阴沉沉的星期一,人们应该躺在暖烘烘的被窝里,可今天却和以往不一样,人们一大早就起床,将自家的对联给换成崭新的。因为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你想到是什么日子吗?没错,是新年。

我原本想继续窝在床里,可谁让今天是新年呢?没办法,我只好穿上新的衣物们,穿上闪闪发亮的鞋子。看上去整个人都帅气了许多。我踏着轻松的步伐,走出家门,发现街上的东西都大不相同了。邻居家门口喜气洋洋。他们家的对联是:千好万好年年好,一顺百顺事事顺,迎春接福。看上去,下一年他们很有福气。我们家写得对联是: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合家欢乐。

新年习俗是:早上吃豆腐粥,中午吃春卷,晚上吃扁食。这是我们家的习俗。

今天,我们还要去亲戚家拿压岁钱,传说:一个叫岁的妖怪,它身体是白色的,其余部位都是黑色的。被它碰到的小孩,先面部发白,然后发烧,最后变成一个傻子。有一户人家,怕岁来他们家,碰两个小孩,就跟两个小孩一直玩到深夜,不久,一家人都睡着了,岁来到两个小孩身旁,发现了压岁钱,就匆匆逃跑了。从此有了这样的传说。

春节红包作文 篇7

北京的春节是一个隆重而欢快的节日。今年放寒假,我和爸爸妈妈去北京过春节。

照北京的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这是一年里最寒冷的时候还要泡蒜,买饺子,买鞭炮;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天一黑,炮竹声就响起来,有一股过年的味道;这一天,街上的人很多,有的看演出,有的买东西。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肉,鸡,鱼和青菜什么的都预备充足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香喷喷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响个不停。

正月初一早上,有一大堆昨天放过的小鞭炮。

男人们午前去亲戚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还买点礼物送送,多数铺户在正月初六开张,不过并不很忙,还可以逛庙会,逛天桥和看演出。

在天坛公园,还有民间艺人在模仿皇帝和大臣,在进行祭天仪式,有的拿着刀,有的拿着剑,很英俊。从初一到初九,圆明园里面每天举行皇家庙会,有抬轿子的,有猜谜语的,还有斗鸡和各种小吃,等等一些内容丰富多彩的节目。

这就是北京过春节的习俗。

春节红包作文 篇8

家乡的春节,很多风俗都和外地一样。包饺子,各式馅料的饺子,有的里面放糖,据说吃到糖馅的可以增添喜气。守岁,一家人坐在电视前,等到十二点的钟声想起,便又长了一岁。拜年,正月初一开始,亲戚朋友们来到家中互相祝贺。而拜年中我最为关注的一项,还是送红包。

红包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晚辈给长辈的`,叫压腰钱。第二种是长辈给晚辈的,叫压岁钱。每到春节,我与表哥表姐便坐在奶奶家,等待压岁钱“成批输入”。大人们一边摸着我们的头一边说:“又长大了一岁。”而我们的心,早就被压岁钱吸引,今年会收获多少?这些钱可以买多少零食?我们握着来之不易的“年初奖”,心中乐开了花。

春节过去,从市里奶奶家回来,我们口中说着没有玩够,心中却是无比满足。这时,父亲母亲会走来说:“这些压岁钱,你拿着干什么呀?”“当然是买零食!”我可不会上当,“年初奖”怎可被“老板”没收?“爸爸妈妈只想帮你存着,压岁钱常装在随身口袋里,会发臭的……”没有经得住父母一逗,我乖乖地叫出了压岁钱。于是,这一年春节就过完了,我们只好期待下一年的红包。

如今,时光飞逝。春节依旧在过。可没有了节日的氛围。压岁钱如期寄来,却没有温馨的祝福。市里喧闹繁华,却只留奶奶一人在空荡的房中寂寞。屋外,热闹非凡,但只有我独自在安静的屋里吃儿时的糖果。

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新一代的我们未曾放过鞭炮,不曾贴过春联。时光冲淡了古老的习俗,手中的红包灰烬。

一滴眼泪滑过脸颊,过去的记忆,不应消散,古老的习俗,不应失传。我知道,春节依旧在,我们不曾失去春节的红包,我们不应忘却古老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