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读后感 >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初二5篇正文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初二5篇》

时间: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经典的纪实作品,真实记录了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初二5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初二第一篇

暑假的一天,我拿起了这本名为《红星照耀中国》的书。本以为这是一趟无聊的读书之旅,但是看完这本书之后。我陷入了深刻的沉思,因为我不光是体会到先辈的英勇无畏,更是因了解而更加地钦佩。

这本书是一本记述红军生活的书,由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而写。作者从中立者的角度,在这本书中记叙了有关红军的重要事件和红军伟人的生活习惯,还记叙了许多我们在书本上找不到的伟人事迹。这本书中也体现了作者对红军的感情变化。从最开始的害怕,到接受,到喜爱。可以体现出红军的和蔼可亲。总之,这本书让我们深刻地了解了红军。

在这本书的开头,埃德加。斯诺写他对红军不太了解,听了传言甚至怕红军身体里的病毒感染到自己身上,以至于他开始是很惧畏惧红军的。但是到后来,他看见了红军对自己的真诚和友善,以及红军将士们的大胆。再后来,他又遇见了许许多多红军的领导人,并细致地记叙了他们的一言一行,使我们了解伟人更多的生活习惯,亲切可感。

我印象深刻的还有:

这本书记叙了红军与人民的关系:每一个村子里都有一个红军军委,每一个村子里都有一些小学生愿意给红军通风报信。告诉红军国民党的动向。其中最令人深刻的,就是红军领导人的住处都没有警卫站岗。反观蒋介石,出门就必须要有几个警卫员跟着他。并且他并没有被悬赏首级。红军领导人这么放松是因为人民对他们的信任。这也体现出了一个哲理。只有爱戴人民,人民才会爱戴你。这就是斯诺渐渐喜欢的原因,也是人民爱戴的原因。

这本书还详细地介绍了红军领导人生活的家常便饭。有一次就记叙了斯诺在跟毛泽东讲话时,一只飞蛾飞来落在油灯上,毛泽东小心翼翼的把飞蛾给抓住,给旁边的警卫员看,还不时地发出笑声。这不是正是一个亲切和蔼的领导人的形象吗?

红军不是神,红军也是有血有肉平凡质朴的先辈。开卷有益,掩卷有味。这真是一本让人真切地了解红军了解伟人的书啊!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初二第二篇

《红星照耀中国》出于美国人埃德加·斯诺,在当时所有人都不了解红军,不了解中华苏维埃,只有从国民党政府放出来的“红匪”“反政府”“红军杀人无数”的幌子消息,没有人进入红区秉实的写出一本真正红军的书,但斯诺做到了,他不顾“白匪”的扫荡、威胁和外界传闻“红匪”的强暴毅然地进入了红区,他以他的声誉、真诚、以他一个记者的身份创作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他是红色的,他是真诚的,他是值得全世界人民纪念的,他永远忘不了红色的中国,在病危之时,他挤出了一句:“我热爱中国”。也正如毛主席所说:“斯诺先生是中国人民的朋友,他一生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做出重要的贡献,他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这本书描述了红军的坚强坚毅,无所畏惧,甚至还有许多有趣的事儿,红军中的孩子也非常坚强却又很可爱,有一种融入骨子的军人气质,但外面还有一层孩子的稚气,让人怜爱,还有一些人他们的故事感人肺腑,但也有一些资产阶级,家财万贯,但还不停的剥削无产阶级,贪得无厌,甚至从中还出了“里通外国人”像如“四马”中的马鸿逵明目张胆地让日本人在西北地区建飞机场,他的捐税项目是怎么做的呢?大概有40多项捐税,简直举不尽举,而且盐专卖,每个月必须买半磅盐,不管他用不用的完,而红军去打败了他使百姓过上了平等的日子,不在被当作奴隶,不在负债,变成了一个完完全全的自由之身,像这样的事有很多,很多·····

感谢斯诺先生,感谢《红星照耀中国》让我们了解了与我们时隔80余年的旧中国,感谢红军感谢中华苏维埃。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初二第三篇

我推荐朋友读读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

书中记述的1936年是中国国内局势大转变的关键一年:日本依然用高压手段威胁中国接收广田三原则,大规模增兵天津和华北,德国和日本签订防共协定。战争一触即发,智慧之光何时照耀中国引导全民合力抗战?带了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与战争的无数问题,斯诺于六月间由北平出发,经过西安,冒了生命危险,冲破了国民党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对中国革命的严密的新闻封锁,进入陕甘宁边区,成为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它不仅是一部采访录,还是一部详尽的历史资料。在诞生后的七十多年里,一直是许多国家的畅销书,是国外研究中国问题的首选读物。

斯诺首先在当时苏区临时首都保安(即志丹县)和毛泽东同志进行长时间的对话,搜集了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然后,经过长途跋涉,他到达了宁夏南部的预旺县,这已经是和国民党中央部队犬牙交错的前沿阵地了。最后他冒着炮火,从新折回保安,由保安顺利地到了西安。当他回到北平时,正是西安事变爆发前夕。他在北平首先为英美报刊写了许多篇轰动一时的通讯报道,然后汇编成一本书,书名是《红星照耀中国》。这是一本真实描述红色中国的着作,使西方世界第一次了解了中国共产党。

作者以出色的纪实文学技巧记录了正在成长中的红色苏区一幅幅立体而丰富的影像,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忍不拔、英勇卓越的革命斗争,以及西安事变爆发前夕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伯渠、徐海东等中共领导人对时局的看法以及他们各自的传奇经历。除了领导者,斯诺还描写了许许多多的黎民百姓,从火车上偶遇的老者,到飞夺泸定桥的敢死队员,还有穿得破破烂烂、头上拖着辫子的农民,这些普通人是组成陕北苏区最真实鲜活的画面。

“我以前从未见过任何中国青少年有这样一种人格尊严……随着我更深入苏区,我发现在这些红红脸蛋、欢乐愉快、精神饱满、忠诚不渝的“红小鬼”身上,洋溢着一种令人惊奇的青年运动的蓬勃精神。”斯诺看惯了羸弱无助的中国孩子,“红小鬼”表现出的蓬勃朝气让他着迷。随后接触的那群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战士震撼,“有时我几乎不能相信,只是由于这样一批坚决的青年,有了一种思想的武装之后,竟然能够对南京的千军万马进行了群众性斗争达十年之久。”斯诺笔下的苏区普通百姓活灵活现,真实生动,他们的精神状态,折射出当时蕴藏在民众思想里的智慧之光,这是正义的力量,也是中国的希望。

“读史使人明智”,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之际,中华民族复兴之时,再读《红星照耀中国》,不仅让我们重温抗日战争那段非凡的历史,领略真实鲜活的红色中国,更能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夺取中国革命胜利并成功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原因。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初二第四篇

他从小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里,长大后当过农民、工人。大学毕业后从从事采访工作,后期来到了中国,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时,他为了采集新闻,到达中国东三省、内蒙古、台湾以及日本和朝鲜,因为当时的旧中国十分的压迫文人,如果当时用现在这个名字来写书,一定会发生许多不好的后果,所以在当时这本书的名字为《西行漫记》。

这本书不仅照耀中国,甚至还照耀世界。同时斯诺也是把鲁迅先生的书介绍到西方人之一。

三六年的时候,是中国国内局势大转变的关键性一年,他冒着生命危险,进入到我国西北地区,并且,他是在这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记者。到了后来,他冲破了国民党对中国革命的严密封锁,与毛泽东进行了长时间的对话,搜集了关于红军长征两万五千里的资料,之后的他,将近期来到中国所了解的事务和资料汇总编辑成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做《红星照耀中国》。

读完这本书我感到了巨大的震撼,一个外国人能对中国有如此深刻的了解,这本书在之后的一年里,就由伦敦的一家出版社第一次发行了,而当时的斯诺正在被日本帝国主义所包围的上海中,在当时的那里公开出版发行一定是不可能的,但是!在中共地下党的组织和领导下,集体的翻译及印刷,发行出了中译版,斯诺也在原基础上进行了增删,还添加了一些图片,并且为中译版写了序文。由于中国当时的环境,用原书名《红星照耀中国》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就用了《西行漫记》当书名来作为掩饰。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初二第五篇

提起红色中国,大家必然先想到的是红军,其次大家便会陷入深深的沉思,是什么样的信念推动着红军战士去豁出性命拥护中国共产党呢?

是为了活命而盲目战斗这样的信念吗?我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情走入了这本书--------《红星照耀中国》

那是1931年,日本军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日寇的铁蹄任意践踏着祖国的大好河山,中国人民的噩梦已经悄然开启。

西北的危机富有戏剧性地使全世界都知道,张学良少帅统领大军同他以“剿共”军副司令的身份去剿灭“匪军”令人惊诧的结成联盟,在毛主席和周总理领导下的共产党与国民党一致对外时,南京却以二十五万银洋缉拿毛泽东,联盟又戏剧性的瓦解了。

共产党的预见是,在这场战争中,将有必要武装,训练,动员千百人民参加一场能够一举割除帝国主义外瘤和阶级压迫内癌这一双重外科手术作用的斗争,唯有解救这千百年来困扰在人民心中的封建固化思想并将它们根治,大家才能一致对外驱除倭寇。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中国雄狮怒吼着站起来了,红星照耀着中国冉冉升起。

我终于明白了中国已有成千上万的有志青年为了民主社会主义捐躯,在这种民主思想主义的背后,是他们最敬爱的母国,他们不但为自己而战,也是为了家人而战,更是为了千千万万中国同胞而战,他们就是中国人民所爱戴的红角---共产党。